第一篇:依托“网格化”管理 开创社区矫正新模式
依托“网格化”管理
探索社区矫正新模式
推进网格化管理,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是平安建设固本强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XX司法所依托街道社会治理大联动管理机制,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充分利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把两正人员的排查、走访、监管、帮扶等日常管理工作列入网格员的工作内容,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社区矫正动态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网格化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
一、整合资源,实现平台信息共享
根据实际,XX街道将辖区内X个村社区划分成X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协管员和网格信息员。针对XX两正人员数量较多,社区矫正管理专职人员只有两名的现状,司法所依托街道社会治理大联动工作平台,将两正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管理原则,形成由XX司法所管理—村社区管理—网格管理的“三级”社区矫正网格体系,实现了无缝衔接、网格化管理、立体化矫正。同时司法所还制作一张一目了然的两正人员网格分布地图,把现有的X名两正人员,分别按照所属网格和三色等级来进行分类管理。蓝色为普管,黄色为严管,红色为重点人员。除此之外,司法所充分利用街道社会治理大联动信息系统,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实现对两正 人员情况报告、管控,推动实现信息化与网格化的有机融合。
二、明确任务,发挥“一长三员”作用
首先由司法所以派送任务清单的模式,把辖区内两正人员名册发送至各网格。并明确网格内“一长三员”的三项具体工作职责:一是入户核实两正人员基本信息;二是对重点人员每周走访排查两次,严管人员每周排查走访一次,普管人员半月走访排查一次,实时掌握两正人员日常工作、学习、社区服务、思想动态及社会家庭关系等情况;三是及时报告社区服刑人员未请假外出、思想行为出现不良倾向、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等情况。其次是发挥“一长三员”作用,提高与两正人员的贴近度。“一长三员”通过日常巡逻、入户走访,准确了解网格内两正人员的基本情况,并作日常考核记录。网格信息员发现两正人员思想、行为出现不良倾向或通过走访、谈话发现两正人员遇到困难时,及时通过APP、社会治理大联动信息系统、社区矫正工作微信群、钉钉工作群向司法所进行反馈,以便司法所及时准确掌握两正人员的动态情况。
三、加强帮扶,促进社区矫正效果
司法所根据掌握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级处理。同时,司法所和网格团队十分重视对两正人员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帮助,及时开展帮扶工作,努力解决其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让其在感受法律 严肃与神圣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如社区服刑人员XX,其母因家庭贫困,8前年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其父中风卧床,需长期治疗,其本人也因表达能力欠缺、身体状况较差及照顾长期瘫痪在床的父亲等原因,一直无法工作。司法所通过网格员的情况报告和实地走访中,发现其父亲每月需要一定医疗费用,家庭又没有经济来源,其本人情绪比较低落,系社区矫正管理不稳定因素,容易引发再犯罪。为此,司法所及时将困难情况向区司法局和街道领导汇报,并落实了相关措施。一是为其审前免费定位手机并为其充值话费,确保落实定位监管。二是送上衣服。去年冬天,每次来司法所报到,都只穿一件单薄的衣服。司法所工作人员整理自己的衣物,并亲自为其送去。三是积极联系村、街道及相关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有关规定,XX本人有劳动能力,办理低保非常困难,通过司法所多次与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科室、部门沟通,最终在今年5月XX拿到了临时救助金和低保的办理。四是司法所每个月携带一些生活必需品(大米和油)到他家中进行走访慰问。
四、落实考核,提升网格工作效能
为增强社区矫正网格化工作实效,健全服务管理制度,XX司法所在街道组团联村(社区)工作考核细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矫正网格化工作网格长职责》、《社区矫正网格化工作例会制度》、《社区矫正网格化工作考核细则》等 制度。通过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规范问题处置流程,指定1—2名信息员,负责各类信息的传送、报送,确保准确及时掌握辖区各类信息。各网格长定期对居民信息进行整理汇总,进行分类处理,并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进一步加强了对两正人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材料
##社区网格化管理材料
##社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创新社会化管理,以“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服务理念,以关爱于民,服务至上为服务宗旨,以居民自治为管理模式,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两化”措施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
(一)管理区域网格化。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状况,依据片区人口和管辖面积,##社区划分成四个网格和十个责任区。网格设内置有“一长四员四组织”,“一长”即为网格组长,“四员”则为网格管理服务员、网格居民自管员、网格单位协作员、网格管理监督员,“四组织”分别是党员先锋组、管理服务组、居民自管组、单位协作组。每个网格里设有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是社区管片工作人员,要求一岗多责,一职多能,并在网格管理中建一档一册一网实现动态管理。社区管片工作人员是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同时责任区内设网格管理中心户,也就是原来的单元组长,他们既是社区的信息员又是为民服务的督导员,他们能够及时的向上反馈信息,更好的协助社区社区把为民服务的工作落实到户、到人。为实现人到户、户到格、格到网的“一网到底”的管理模式奠定
基础。
(二)管理人员责任化。
办事处下派四名工作人员到##社区,对社区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使工作中遇到的急、难、险、重问题都能及时的解决。同时在网格化管理中,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责任人,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工作内容涵盖了所有条线,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全、更高、更细了,他们成为发现、受理、处理、协调、报告的第一人,因此需要网格责任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工作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对于网格内出现的任何问题,都由责任人第一时间接受处理,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要与相关责任人、相关部门协调尽快解决,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
在居民中根据社区所涉及的服务项目设立九大员,即:助残爱心员、助老服务员、就业预警员、社会保障协查员、计生监督员、文体员、安全防范员、环境考核员、民情调解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实现自主服务,精细化服务,真正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特色项目实现社区服务人性化
(一)居民参与有热情。在社区内组建“七星联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即:义务巡逻队、义务护绿队、义务保洁队、义务民调队、义务帮扶队、企业协作组、唱响艺术团。通
过居民自治组织的组建,真正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这些居民自治组织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的奉献,使社区真正达到了“公众参与协调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局面。同时引导居民代表制定了《社区居民文明公约》号召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使小区真正成为自已的家。此外,社区还协助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提升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热情。
(二)民意表达有渠道。在小区居民楼侧悬挂网格责任区公示板。明示了网格组长、责任人的姓名职务、电话、以及责任区的平面图和便民电话,使社区居民更直观的了解网格管理。同时在每个单元内悬挂了“有事您说话”便民公示板。使百姓的呼声能直接找到对接的出口,解决了居民有事不知找谁的问题。
(三)民生项目有落实。围绕居民关心的各种问题,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针对居民关心的健康问题,社区与医大四院,北塔社区医院、爱尔眼科医院等建立联系,为居民进行义诊和免费的体检活动,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志愿者和医生还自发的组成了“爱心团”为居民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使预防保健进社区、进家庭。针对居民关心的就业问题,社区与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建立帮扶机制,由他们派工作人员为社区的失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及编程的授课,使失业人员增强了就
业的技能,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四)网格管理有步骤。在网格管理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六步”即一步尊重、二步掌握、三步服务、四步落实、五步勤动、六步到户。把“创新社会化管理”与“星级社区创建”活动紧密结合,通过社区网格化建设,加强党组织核心作用,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的全方位、精细化、信息化,做到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工作推动在网格、感情融洽在网格。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社区管理模式,也是一项服务居民的实践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脚步、加大力度、加强领导,不断开创管理与服务相容的城市社区工作新路子,为打造和谐社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社区网格化管理
1、什么是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以实现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是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的一种尝试。
2、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改进社区工作作风,切实做到矛盾化解更及时,治安防线更牢固,信访秩序更规范,服务居民更便捷。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准。有利于实现社区管理的全员化、信息化、精细化,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有利于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型社区。
3、社区网格化管理仅仅是一种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吗?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是单纯的城市管理模式,它是城市社区履行社会管理综合职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还包含了党建、综治、维稳、民政、社保、计生等社区工作的全部内容。
第四篇:社区网格化管理
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水平
---友好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创新社区管理新模式
根据县镇党委政府有关要求,友好社区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以解决社区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水平和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为目的,开展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是在实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机制的基础上,为实现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覆盖全体社区居民的社会服务网络,构建迅速快捷的社区服务圈而实行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一、友好社区基本情况
友好社区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7月,地处县城中心区域,交通便利,东至青园北路,西至如泰河与掘苴河的交汇,南至如泰河,北至掘苴河,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1名。共有三个商业居住小区:华荣上海城、文峰财富广场、和盛世华城小区,现有居民4101户。总人口10071人,居民小组6个,社区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8名。辖区单位150个,其中机关单位2个,学校2个,私营企业146个,个体工商户391个。社区近几年先后荣获“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省节水型社区”、“省充分就业社区”、“南通市文明
社区”、“南通市卫生社区”、“南通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及“如东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制定网格管理实施方案,落实相关措施
首先,制定网格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指导原则、组织机构、工作步骤以及网格管理员职责、工作程序和考核办法等。
其次合理划分网格。按照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把办事处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在社区内划分若干基础网格,将社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驻区单位以及楼栋、院落等归入基础网格,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参照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实际情况,将友好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其三,配齐配强网格管理员。一是精心选配网格管理员。每个网格配备1名管理员,共计配备网格管理员12名,网格管理员年龄均在7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政策水平、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较强。二是搞好网格管理员培训。组织网格管理员学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网格管理的工作程序、考核办法以及南通市在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的典型经验等。参训人员明确了网格管理各项工作职责及有关程序,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其四,落实网格管理员待遇。制作并张贴网格化图谱,并向每个住户发放公开信和网格管理员服务联系卡,累计发放1万余份。网格管理员待遇参照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并享受社区工作人员同等福利待遇。经费由社区多渠道筹集,不足部分由镇财政预算。
其五、完善网格管理运行机制。一是明确网格管理员职责,以群众实际需要为着眼点,为网格内的群众提供切实的服务。即掌握网格内实有人口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排查各类不和谐因素,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收集网格内综治、信访、出租屋、计生、民政、城管、就业、安全生产及党建等社会事务各类基础信息,及时上报;掌握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动态情况,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开展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二是规范网格管理员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由网格管理员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由网格管理员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受理中心商处,处理结果报办事处相关部门,并及时反馈服务管理对象。如遇突发性工作,网格管理员应立即上报,社区及办事处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管理员现场跟踪。三是全面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办事处和基层社区,全面整合社区原有的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协管员、治安巡防员、城管协管员等力量,组成社区综合服务管理队伍,与党建、卫生、治安、城管、信访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等基层工作一并纳入服务平台,网格责任人全面承担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网格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的优化整合。四是落实激励保障制度。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与所辖各单位层层签订管理责任书,办事处及社区组织考核专班,对网格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将网格责任具体化。同时对网格管理员实行月百分制考核,网格管理员每月拿出工资的20%作为考核工资,对网格管理员的“德、能、勤、绩”等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分在90分以上的,考核工资全额发放;考核分在80-90分的,考核工资发90%;考核分在70-80分的,考核工资发80%;考核分70分以下的,考核工资扣发。
综上所述,通过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综合服务协调能力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得到改善,治安明显好转。网格管理员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缩短了社区机关与居民的距离,为广大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是各级领导和社区广大居民有目共睹的。
三、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网格管理员待遇和标准问题如何解决。
三是网格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政府需增加投入,以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友好社区居委会
第五篇:社区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加强网格化管理要“四注”
一要注重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要根据社区管辖的范围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网络。成立网格化管理小组,每个网格指定具体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实行上门走访、日常巡查、情况收集、工作例会、定期考评等制度。定期召开网格小组负责人工作例会,通报网格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网格工作人员要切实沉到各个网格中,着眼于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从抓好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达到“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的要求。
二要注重实效,强化信息化建设。要创新工作思路,将信息技术引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之中,建设和完善社区信息化管理及服务体系。采集社区人口、保障、就业、民政、教育、计生、党建等基本信息,建立社区基础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使社区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统计、台帐、报表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上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社区便民服务宣传作用,为社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宣传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园。
三要注重创新,强化特色品牌建设。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针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新思路、创出新做法,形成社区服务的特色品牌。不断创新社区服务特色品牌项目,深化社区服务,寻求社区建设突破点。深入开展“为老服务”、“救助帮扶”、“文化教育”、“志愿互助”、“环境服务”、“外来人口服务”、“青少年服务”和“廉政文化建设”,挖掘亮点,创出社区的特色品牌。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社区专报、板报,宣传栏、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社区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四要注重实践,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社区干部的培养,提高社区干部的知识和业务能力。注重有机会多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社区定期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情况,社区还加强每周社区干部政治学习力度,引领他们学习向优秀党员和优秀社区工作者前进事迹,不断提升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实行社区工作人员统一管理机制,为社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启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努力构建和谐温馨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