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同发明德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我校德育工作,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展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吉林省通榆县同发明德学校是由原同发中学、同发小学合并而成。学校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座落在距通榆县西部88公里与内蒙古接壤的边陲小镇同发牧场境内。学校始建于2012年5月,由国家总投资,台塑集团、香港应善良基金会赞助投资,共筹资667万元。新校址占地面积2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教学楼,宿舍楼,幼儿园楼拔地而起,在边陲小镇成为亮丽的风景。学校现有教职工107人,18个教学班(含幼儿园),学生总数546人。
学校提出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这也迎合了明德教育思想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注重环境氛围的熏陶,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全人教育的办学思想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润物细无声,让古老文化与古代文明潜移默化的滋润着每一位师生。建校以来,学校领导集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不断进取与创新,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办学成果,几年来,学校秉承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引进特色教学,创新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吸引力不断增强。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我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师生凝
聚力、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因此,我校始终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逐步形成了突出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建立涵盖校园环境、办学目标、学科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创建文化校园、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的指导思想,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核心突出,内容广泛,集思想性、艺术性和现代感的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性。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是校园精神、理念的建设,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一个主题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纲”,想起什么就做什么,就很容易出现内容繁杂、主题不明确等问题,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牢牢把握好学校的核心理念,才能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围绕核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校非常重视校园精神和理念的建设,首先确立了“快乐成长、幸福一生”的核心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方针、办学目标等,教室、宿舍、餐厅、楼道等方面的文化建设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校园文化体系。我校在每一项文化建设的细节上都注重核心理念的体现,学校文化长廊里的内容选取都是随机抓拍了学校各项活动上的精彩瞬间,诠释了孩子们快乐、向上的风貌;学校快乐体育、快乐宿舍、快乐班级等建设也都围绕学校核心理念展开,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靠集中时间搞突击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往往会出现主题不突出、定位不准确、不符合学校实际等等问题。在学校资金紧张不富裕的情况下,一次性拿出大量资金搞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也难以承受。我校从2012年两校合并开始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四年来从未间断,每年都有新内容新发展。2012年末搞了“弟子规”文化墙和班级文化建设了楼道文化,提高了宿舍文化层次,创办体育节、校园艺术节,2013年对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校园小区的修建,校园的硬化。2014年又对班级和室外长廊的重新布臵,几年不间断的建设,回过头来已成蔚然大观,形成今天浓厚的文化氛围。
3、注重发挥师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激发广大师生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样的学校文化才有生命力,为树立优良的团队精神,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校在制定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和建筑物命名等过程中都反复征集师生意见,通过共同讨论后才确定,通过这种形式,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不仅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还让校园成为寄托师生情感的精神家园。在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学校在统一区域规划好相应的板块,内容则由师生自己动手制作,学校不指定、不包办,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和创造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为学校文化不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力量和源泉。
4、树立精品意识。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靠长期的文化积淀,每进行一
项文化设施建设都既要考虑独具特色,又要考虑使其长期发挥教育作用,文化设施能长期保存是基本条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树立精品意识。我校就非常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精品。从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园建筑的色彩搭配到小品的位臵,花池围栏的高度、颜色到文化橱窗、校务信息栏的布臵花坛内的警示标语牌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西南角20米长的实验小区,标准的200米跑道给孩子们提供了无限遐想和运动的空间,学校文化墙多是出自教师之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内容,色彩和谐、图案对称、造型别致,室内长廊是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全文,文字雕刻在高密度pvc板上,再镶嵌上墙,保守估计这两项文化设施最起码也能保存20年以上。在教室、餐厅、宿舍等部位像这样的文化设施精品随处可见。
5、因地制宜、突出创新、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校园事事皆教育,处处皆文化。只有充分利用空间,才能使学生手之所触、目之所接都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发明德学校地处乡镇中心,校园面积狭小,所以非常注重立体空间的利用,行走在同发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对思想的冲击。各种设施布置合理井然有序,夏天走进学校犹如步入花的海洋。走进教学楼、宿舍、餐厅,更是一步一景,班级量化评比台、墙壁上的学生书画作品、教室门前的班级风采榜,楼道拦板墙上的名言警句,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美好向上的激励,继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注重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素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校园文
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是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素质教育等日常工作紧密联系互促发展的,是学校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我校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丰富师生活动文化,学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感恩节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融入学校大家庭的勇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发展。随着学校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不断丰富,班级管理、宿舍管理、餐厅管理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
7、建设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是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同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该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有特长的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大家集思广益,往往能出一些好点子新点子,从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建筑物命名到班级文化设计、宿舍文化谋划、展板的制作都是在这个团队的指导下完成的。学校原来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永久性的上墙内容多是写真或喷绘,时间长了就会褪色甚至风化毁掉,这支团队集思广益,尝试在PVC板上雕刻文字,不仅美观,还解决长久保存的问题,每个教室前的手抄报园地也是尝试了多种材料,最后确定用“海绵板+宣纸”制作,既美观大方,又方便作品摘挂更新,还有七巧板文化墙,…… 都是这支团队的杰作,可以说同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凝聚了这个团队的心血,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团队,推动了
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学校领导班子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师生凝聚力、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因此,炎方示范小学始终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逐步形成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快乐成长、幸福一生”为核心理念,建立涵盖校园环境、办学目标、学科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创建文化校园、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的指导思想,几年来,新华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核心突出,内容广泛,集思想性、艺术性和现代感的校园文化。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性。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是校园精神、理念的建设,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一个主题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纲”,想起什么就做什么,就很容易出现内容繁杂、主题不明确等问题,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牢牢把握好学校的核心理念,才能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围绕核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华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精神和理念的建设,首先确立了“快乐成长、幸福一生”的核心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方针、办学目标等,教室、宿舍、餐厅、楼道等方面的文化建设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快乐体育、快乐班级等建设也都围绕学校核心理念展开,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之间 形成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靠集中时间搞突击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往往会出现主题不突出、定位不准确、不符合学校实际等等问题。同时基层学校大部分都不富裕,一次性拿出大量资金搞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也难以承受。炎方示范小学从2009年开始启动校园文化建设,三年来从未间断,每年都有新内容新发展。2010年教学楼、宿舍楼文化建设,2011年搞了“弟子规”大型文化墙和班级文化;通过几年不间断的建设,回过头来已成蔚然大观,形成今天浓厚的文化氛围。
3、注重发挥师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激发广大师生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样的学校文化才有生命力。新华学校非常注重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船员意识,“炎方示范小学是一艘竞争之舟。我们来到这条船上,每个人都是一名优秀船员,没有人可以当乘客。”为树立优良的团队精神,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校在制定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和建筑物命名等过程中都反复征集师生意见,通过共同讨论后才确定,通过这种形式,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不仅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还让校园成为寄托师生情感的精神家园。学校在统一区域规划好相应的板块,内容则由师生自己动手制作,学校不指定、不包办,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和创造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为学校文化不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力量和源泉。
4、树立精品意识。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靠长期的文化积淀,每进行一项文化设施建设都既要考虑独具特色,又要考虑使其长期发挥教育作用,文化设施能长期保存是基本条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树立精品意识。炎方示范小学非常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精品。核心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全文,文字雕刻在高密度pvc板上,再镶嵌上墙,保守估计这两项文化设施最起码也能保存10年以上。做到因地制宜、突出创新、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校园事事皆教育,处处皆文化。只有充分利用空间,才能使学生手之所触、目之所接都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5、注重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素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是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素质教育等日常工作紧密联系互促发展的,是学校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新华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丰富师生活动文化,学校每年都举办运动会、艺术节、、“六一”庆祝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融入学校大家庭的勇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发展。随着学校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不断丰富,班级管理、餐厅管理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
6、建设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是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该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有特长的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大家集思广益,往往能出一些好点子新点子,从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建筑物命名到班级文化设计、宿舍文化谋划、展板的制作都是在这个团队的指导下完成的。学校原来的办学理念、学生誓词、校风、校训等永久性的上墙内容多是写真或喷绘,时间长了就会褪色甚至风化毁掉,这支团队集思广益,尝试在PVC板上雕刻文字,不仅美观,还解决长久保存的问题,每个教室前的手抄报园地也是尝试了多种材料,最后确定用“芙蓉板+布料”制作,既美观大方,又方便作品摘挂更新,还有七巧板文化墙…… 都是这支团队的杰作,可以说新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凝聚了这个团队的心血,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团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
炎方乡示范性小学 二〇一一年12月5日
第三篇:中小学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文化引领 立德树人 努力办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秦皇岛市辖三区四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戴河新区,总面积7812平方公里,人口303万。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68所,其中初级中学134所,小学429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7万人。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努力办好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全市义务教育呈现出建设规范、管理科学、文化特色鲜明的可喜态势。
一、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标准化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十二五”以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市县两级建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工程。全市按照“政府主导、区域推进、城乡统筹、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城市区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市县两级设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五年来,全市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资金17亿元,新建中小学校67所、改扩建240所;建设省一级图书馆259个、数字化实验室23个、探究实验室204
个;投入设备设施购置资金2亿元,更新添置实验、文体、计算机等设备近80万套、图书3693万册;投入使用了83辆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全市基本消除了办学条件差、配置标准低、设备设施简陋的薄弱学校,初步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已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青龙满族自治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大幅改善,为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城乡一体,协调统筹,机制创新助推内涵发展
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坚持“建管同步”,突出科学管理和内涵发展,确保了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教育管理新模式
为了适应教育内涵发展需求,我市依托农村学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联合校管理模式,构建了“行政教研递进推动、城乡一体协同发展”的义务教育内涵推进模式。全市41个农村学区、127个办学联合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山海关区构建“区域统筹、自主管理”的联合体管理机制,全区13所学校组建了3个分别由龙头学校、接收厂企学校和农村学校组成的共同体,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一体化发展,他们的做法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中获得高度评价。海港区实施的联盟校、兼并校模式有效扩大优质资源,缓解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青龙满族自治县探索实施了“一托三”教学点管理模式,带动提高了偏远
教学点的管理和文化建设。
(二)建设优师团队,选好学校发展领路人
为充分调动广大校长、教师的职业活力、管理魅力和教育执行力,我市着力完善师资补充机制,建立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十二五期间,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498人,交流校长教师5100人,有效缓解了农村师资结构性缺编的矛盾,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办学水平的同步提高。同时实施了校长影子培训、学科中心教研组研修和名师引领带路三种师资培训模式。全市组建33个中心教研组,创建61个教研基地校,建立14个名师工作室,不定期开展跨区跨校集体备课、区域学科研修、双向菜单选课送教、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等活动,有力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领导力,我们打好多套“组合拳”,乘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积极与北京市海淀区对接,组织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取得显著效果。组织了全市范围的校长业务过关考试、校长治校方略演讲、校长论坛等活动,校长已快速成长为教育的思考者、探索者和改革者。实践经验证明,校长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追求,才能引领学校实现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才能办好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三)强化四项评估,追求学校管理高效益
提升管理水平、建设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市中小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经历了多年努力和长期积淀。从2007年开
始,我市就实施了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和管理先进县区创建工作,提出了“打造精品区域教育、建设特色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了素质教育示范校、常规管理先进校、教学管理示范校和德育示范学校四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列入对县区政府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体系。各县区立足实际,结合区域教育发展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发挥品牌名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整体推动了区域教育发展。为保障创建效果,不断完善评估内容、程序、方式方法等工作机制,确定了制定章程、特色发展、校长演讲、师生座谈等评估规定动作,把课程开设、安全管理划定为一票否决的红线,从行政管理、校园设施、教职工队伍、教育教学等多维度推动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几年来,全市共创建17所省级素质教育示范校、37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109所市级常规管理先进校、61所市级教学管理先进校、58所市级特色学校。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兰亭中学、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先后获得了“全国基础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昌黎县将创建常规管理先进校工作纳入对校长的考核指标,每校每年安排1—3万元创建奖励资金。海港区将学校文化建设上升到推动教育均衡、建设教育强区的高度,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缩小校际间差距,扩大优质资源,一批薄弱学校通过管理提升、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成为群众认可的优质学校。
(四)打造品牌特色,形成文化建设新格局
我市把特色办学作为推进教育改革、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以优化管理为基础,改革创新为核心,创建特色为抓手,提升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特色办学的方法途径,全面落实了国家教育方针和课改精神。通过文化引领、课程开发、社团建设等形式,引导学校立足实际,挖掘乡土人文资源,以学校发展愿景为蓝本,定位办学目标和特色,实现文化立校、管理治校和特色兴校。如今,特色办学结出硕果,全市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和文化品牌,切实增强了教育的内涵和吸引力,青龙满族自治县多年来实施学校艺体特色项目建设,坚持整体推动艺术教育,建立了特色培训基地,推动艺术教育课程化,全县100多所中小学都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类校本课程,祖山兰亭中学的书法教育享誉全国,满族中学的陀螺、蹴球连续多次获省团体和个人冠军。
三、立德树人,课程引领,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把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把课堂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以德润身,以文化人,为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课程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地位
我市一直将课程建设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突出课程建设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和
完善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契机,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基础。一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我们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主动、全面、个性、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于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歌华营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利用经典诵读、小虎子活动、感恩教育行动、志愿者进社区等形式,筑牢学生的思想文化根基。二是推进三级课程体系建设。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管理的通知》,对执行课程计划、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确保开齐开全三级课程,重点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设。鼓励学校探索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文化之旅”等实践主题教育,充分发挥了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三是坚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倡导学校建立生本、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生命、目标、主体、合作、探索、习惯、兴趣、批判、问题、研究十种改革意识,通过课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全市范围推行135课堂、211跨越式发展、李希贵语文主题学习等一批创新课堂模式,收到良好成效。
(二)抓好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是课程的延伸,是学校育人、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平台。2007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组织社团活动的通知》,制定了社团活动管理、评选办法,要求学校做到“四有、三定、两交流、一反馈”,即有组织、有管理、有章程、有考勤,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成员之间交流、社团之间交流,社团及时向学校反馈活动情况。同时,各县区、各学校也加大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支持,添置必需的活动器材,配备校内外的专兼职指导教师,推动建立具有本土特色、蕴含德育养成、凝聚特色发展的社团活动体系。海港区每年举办全区性质的社团开放日和社团文化节,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市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学生社团,如开发区第三小学的沙画社团、昌黎县第一小学的地秧歌社团、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中学的陀螺社团等,社团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12年起,我市强力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活动,建立了“六结合”的工作机制,将篆刻与书法、美术、信息技术、社团、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实现了篆刻艺术进校园的市域全覆盖,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经典诵读和篆刻艺术进校园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亮丽彩虹。
(三)规范办学行为服务百姓民生
教育公平,最直接的体现是教育规则和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我市一直致力于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把规范办学行为
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做到了“一个落实、两个杜绝、三个确保”,严格落实“就近、划片、免试”的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坚决杜绝择校热、择班热的教育乱象,杜绝集体补课、学生负担重、教师倦怠、社会不满的恶性循环,确保对全市超过2万名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编班、缴费等方面一视同仁,确保全市6500多名留守儿童、992名特殊需要儿童有学上、上好学、不失学,确保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平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落实到位。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办学水平进一步均衡。特别是2014年,全市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困扰多年的城市区择校和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弱势群体入学、优质资源不足等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愚笨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教育改革家朱永新的教育理想,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将以高位均衡为发展定位,打造秦皇岛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我校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创造充满和谐、富含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下面我就四个方面汇报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专用场室美化
①学校各类用房门窗油漆一新,墙面无破损,无乱涂乱抹现象。
②各科室用房有统一标识。
③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相适应的警句名言。
④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
⑤各室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3、教室美化
①各班注重自我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
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
③统一配置了师生桌椅,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④教室内设卫生角、图书角、植物角。
4、办公室美化。
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职责、科任教师工作职责、教研组长职责、年级组长职责等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
②办公室墙壁上统一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宝坻区教育系统八条禁令》。
③安装正冠镜两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
第五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台头镇郑辇小学大力加强校园墙壁文化建设。校园内的墙壁,有的画上国画,有的写上名人名言;教室内,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室内张贴手抄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使学生时时刻刻处处都能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隋乐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