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随着祖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执法作风要求的提高。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执法部门要面对新情况,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教育,强化对执法监督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持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
一、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基本内涵,是依法办事的观念对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执法人员坚持严格执法就是要做到: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切实增强程序意识,自觉做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手续执法。按照依法办事的原则对执法结果合理性的要求,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执法资格规范。
执法资格规范从加强资格审查清理、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纪律、强化教育培训、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着装管理力度、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七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交通协勤人员管理,特别强调了协勤人员的工作纪律:禁止收扣违法当事人的驾驶证、行驶证以及其他相关证件;禁止对违反禁停规定的机动车张贴违法通知书;禁止使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摄录取证;禁止对交通违法当事人作询问笔录;没有办理警用车辆准驾证的交通协勤人员禁止驾驶公安制式警车(含摩托车);禁止替代交通民警开具交通法律文书;禁止从事交通违法处理工作。同时,加强考核监督,对违规人员一律严肃处理。
2、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执法行为、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规范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 1 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徇私枉法,钱权交易,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都是与我们工作要求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办案人员要提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因为案件质量的高低于取决于办案人员的各项素质,与办案人员的各项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3、规范执法程序
执法程序虽然是人们主观制定的,然而它是人类理性的选择,是人们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自已行为所作的自我控制和制约的设计。如果人们的行为失去程序控制,社会就会出现无序状态,社会安定就要出问题,人们也就无法实现他的目的和任务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的。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必然也有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实体是规定实质内容,即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程序是规定实现实体内容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等问题的。即如何操作的问题。合理的、正确的程序会使人们正确、顺利地达到目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程序,必然使人们偏离或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公安机关负责社会治安管理,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把公安行政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化、具体化,严格规定公安治安管理的任务、职责等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条例》中实体法的实现,仅靠公安实体权力的实现是很不够的,要使实体法顺利正确的实施,就离不开公安行政程序法的规定。程序法严格规范,控制和制约执法者行为,排除执法中的随意性,确保行政执法权在法制轨道上正确运行。公安机关必须既重视实体法,又重视程序法才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实践中有些执法者,不按规定程序行事,不是有程序不依,就是乱设置繁琐程序,使实体法难以实施,结果给相对人造成严重损失,也降低了行政效率。这个例子清楚地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我国的行政程序问题已严重到何种程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和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公安行政执法中,必须严格按程序法办事,并深刻认识它的重要意义。
二、公正执法
公正执法是党和人民对公安队伍的永恒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行,公安机关尤其是 2 公安民警队伍中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格格不入,同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着整个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以及警民鱼水关系。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保证执法公正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经过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各界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要保证公正执法,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公正意识是保证公正执法的关键
1、正确的行动离不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公正执法也是如此。当前,影响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公安民警的头脑中要么公正意识淡漠,要么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公正观念,要么没有充分认识到公正性对公安执法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因此,切实保障和提高公安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维护执法公正,就必须不断强化和巩固广大公安民警的公正意识,以正确的公正意识有效指导执法工作,促进各项公安工作,永葆公安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2、要增强公安民警法律至上观念,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广大公安民警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从最基本的环节最细微的地方作起,切实作到在所有的公安工作和执法行为上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不为权力、名利和美色所动,努力做到不枉不纵,既不滥用职权、超越职权,也不能消极不作为,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3、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要求。要关爱弱势群体,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办事,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各项执法活动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这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行警务公开和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机关是实事求是和公正的。
(二)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公正执法的必然要求
自由裁量权是指定在特定情况下依照职权以适当和公正的方式做出行为的权力。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中,根据法律法规赋予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和刑事侦查权限,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作出或不作出具体行为的权力。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主要集中体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像20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了违反本条规定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违反该法此款规定的可以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选择处罚,这就存在一个裁量的问题和标准的问题。因此,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确保公正执法,要求公安机关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法原则,二是正当合理性原则,三是服务原则,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原则,五是保守国家机密和工作机密原则,六是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原则,不断探索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的长效机制,正确引导广大公安民警从教条式的执法活动中解放出来,既防止执法僵化,又杜绝主观上的放纵,既做到严格公正,又做到热情服务。
(三)强化和完善执法监督是实现公正执法的保障
近年来,公安工作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各届及新闻媒体监督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了内部执法监督,设立了不少的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式变化和发展,这就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更需要公安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切实查找问题,使监督经常化、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对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监督,必须下大力气强化监督意识,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察机制,充分发挥监察、纪检、法制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警务公开,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工作。
(四)提高广大公安民警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水平是实现公正执法的重中之重
公安民警是公安执法的主体,其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执法活动,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只有着重加强民警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学习教育培训一条龙格局,通过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法规测试、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日常考核、综合奖评、排名公示、竞争上岗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其法律水平和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正执法,也才能做到公正执法。
(五)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制度建设是实现公正执法的治本之策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进一步保障公安机关公正执法,必须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尽快完善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执法质量检查制、执法监督制、警务保障制、民主公示制、执法奖惩制等直接关系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保证机制和制度,并使之得到有效实施。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的重要专政机构,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改善,才能有效保障公正执法,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和谐、安全环境,也才能使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就是要充分展现公安队伍的形象。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对待群众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考虑细致,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执法民警自身形象与公安机关的工作和整体形象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民警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民警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有一种亲近感、信任感,对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更容易理解、支持和配合。我认为文明执法应树立五种意识:
1、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执法人员的宗旨、执法人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本来就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新的时代,为人民服务就其服务领域、服务方式而言,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是我们执法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文明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只有树立了服务意识,才能有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服务意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是文明执法的力量源泉。
2、效率意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干部进行评价,往往是以这个干部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多少实事为根据。同样,人民群众对执法人员的评价就是看这个执法人员为群众排了多少难解了多少忧,而为群众排难解忧是从具体办案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各类纠纷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需要执法人员依法理顺调整各种法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依法多办案办好案,及时化解矛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我们文明执法的目的。
3、质量意识:有人曾说过:“一次枉法裁判,比十次犯罪还要厉害。”一件 5 案件的枉法裁判,造成的恶劣影响,大大超过了案件的本身。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徇私枉法,是执法者的大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执法,秉公办案,保证案件质量,是我们文明执法的核心。
4、形象意识。人民群众很看重法官的外在形象。人民法官的外表,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民群众对法官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法官衣着不整,满嘴脏话、粗话,举止轻浮,蛮横无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对法官的信任感,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形象工程”,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端庄的举止,文雅的谈吐,整齐的穿戴,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文明执法的良好开端。
公安执法内容庞杂、范围很广,准确评价执法质量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考评标准。将不同类型的执法内容细化成一个个达标项目、评分标准。从此,衡量“生命线”的标准不再是“感觉”和“经验”,而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连续考评成绩优秀的执法部门可以记功,连续两年不及格的领导则要引咎辞职。真考实评、奖惩兑现,使执法战线执法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人民公安部》2003.7.24
2、《人民公安部》2003.7.30
3、《人民公安部》2003.8.9
4、《人民公安部》2003.8.13 7
第二篇:浅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浅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指在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与野蛮相对。严格、公正、文明作为执法活动中的最高标准,也是社会发展对执法活动的必然要求。监狱机关作为我国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社会主义法制工作中,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保卫经济建设的执法工作。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以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逐步建立,对监狱人民警察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如何切实提高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也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一、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现实意义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这篇话就确认了依法治国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肯定。监狱是国家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的执法者,它代表国家在最广泛、最关切群众利益的层面上与广大群众打交道,它是法制形象的重要方面。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监狱作为司法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就决定了司法机关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的性质。司法机关的专政作用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担负着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任务。司法机关专政职能是专门用来对付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是解决敌我矛盾的,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增强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公正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因此,为更好履行民主和专政两项职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就决定了执法必须严格、公正、文明。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类已经跨上了进入21世纪的门坎,世界正在迅速发展,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现有代化建设事业也在日新月异。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公民的民主
权利得到了了充分的保障,能够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当家作主,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国家大事。而且,随着普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和提高,懂得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的权利。同时,人类注重发展“人权“问题,在我国“人权“问题也摆上了桌面,并且将于国际接轨。一些诸如“沉默权“的规定,更给我们的执法带来了强烈的挑战,更势必要求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严格、公正、文明。
三、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有效途径。
第一、加大普法宣传、加强法制建设,营造一个利于执法的大环境。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我们在20世纪末开展的“一五”普法、“二五”普法和即将开始的“三五”普法教育,是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从小培育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遵守法律,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是百年树人的重要一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普法提高人民群众的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执法,从而促进司法工作的严格、公正、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树立法律旨上意思,党和国家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合法权利都必须一视同仁地加以保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予以追究。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以任何形式干预执法与司法的特权,坚定不移地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权威,人人懂法,事事用法,处处以法律为镜,鞭策自己的行为,从而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一个整体大气候、大环境。
第二、加强自身素质、完善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要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具有以身殉法的精神。二是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精通法律,并能正确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只有经过统一资格考试合格的人,才能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和司法队伍。三是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公务员和司法工作者不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
第三、加大监督力度,推行警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执法监督机制的职能作用,各级司法机关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形成监督合力。各级司法机关作为内部执法监督的主管部门,在本级司法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执法监督工作。
警务督察部门要多进行现场督察,法制、监察、人事部门等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认真落实。
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齐下,让社会重视,让人民关注,执法活动才能更加严格、更加公正、更加文明,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司法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神圣职责,共同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伟大国家。
第三篇:浅谈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体会
浅谈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准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六个字:严格、公正、文明。每一位运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能否认真刻苦,能否严格、公正、文明办案,在群众眼里直接代表了运政执法的整体素质。本人谨从过去几年的运政执法工作经历中,浅谈一下体会:
一、严格执法是公正、文明执法的基础。
严格执法是法律的灵魂是核心,也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从运管执法上来说,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运管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案,要实体与程序并重,实践中有些同志只重实体法而忽视程序法,很容易造成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另一方面,严格执法要严禁粗暴执法,具体到公路运输交通管理部门,在执法中有一整套严格规定,应当按章办事,避免行为不当造成工作被动。比如在询问当事人、1
证人、违反交通管理行为人时必须要有两位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必须做到亮证执法,按规定着装,佩戴执勤标志,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等等。严格执法的要求还表现在:执行职务时不能行为野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罚款,以罚代管,甚至搞所谓的“以邪治邪”。不能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的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这也是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表现。
二、公正是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保证。
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就是不偏不纵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法定职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不能超越法定职权执法。公正执法要求我们运管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因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或态度很好而从轻处罚“态度执法”、不以违章人与我们有关系或亲戚或朋友因而加重或从轻处罚的“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违法必罚,罚而有据。运管执法岗位分散,处理违章等社会面广,群众影响大,尤其是路面执勤,在群众眼皮底下执法,稍有疏忽,出现一起执法不公正行为,就会引起群众的不信任。形象一旦失去,就难再挽回。同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中,更加注意减少乃至杜绝随意性,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三、严格、公正就通过文明执法来体现
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谓文明执法,是指执法人员以人为本,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办理各种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运管执法的属性所决定的。运管执法的对象大多是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大量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有的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后果的,应教育其纠正。如果言语粗鲁,行为野蛮,不但不能纠正其违法行为,而且会增加违法者的对立情绪,破坏政府形象。执法讲文明,要求有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教育疏导,以理服人,既是执法人员文明素养的展示,也是行政执法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实践表现,大多数违章违法者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执法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家,违法行为是会自行纠正的。因此,文明执法是运管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加强运管队伍建设、树立运管新形象的根本保证。
现阶段应当正确引导教育运管执法人员正确认识“严格执法”与“文明服务”的关系。文明是严格、公正的执法的表现形式,通过文明执法更能表现出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只有做到严格、公开、文明,才能使被处罚者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才能保证行政执法的顺利进行。但是,处罚只能纠正个别违法行为,对于所有管理相对人,光靠少数执法人员,是没有能力进行全面纠正的。只有把严格执法与公开文明执法相结合,在执法中体现文明服务,才能真正达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四、现阶段如何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程度
一是必须牢记执法为民,树立服务理念。进一步端正思想作风,牢固树立执法为民观念,保证执法行为规范化、人性化。自觉纠正执法中的不文明行为,用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获取更多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坚持以人为本,堵疏结合,树立群众小事是大事,城市管理无难事的思想,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素质。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敬业奉献意识,爱岗敬业,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善管理、能吃苦,在工作中开动脑筋,多做耐心说服教育工作,自觉维护运管形象。
三是必须严格程序,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化执法是执法程序公正的要件,是涉及公民权利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切实掌握、熟练应用有关的法律条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抓程序化建设中,要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程序规定,做到亮证执法。
四是必须讲究执法技巧,确保执法安全。文明执法从意识形态上来讲,应当是一种执法方式、执法语言,也就是说
执法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言语文明、态度可亲,减少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特别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讲清违法事实,明确处罚程序,公开处罚结果,实施规范的执法行为。
五是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公正.总之,从严执法与公开文明执法是相互独立又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我们运管部门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其达到辩证的统一体,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好务。
第四篇:正确履行职责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正确履行职责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专题心得体会
在全局开展的文明执法教育活动中,我们先后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篇目。通过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和自我反思,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岗位实际,自已对本单位和个人如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必须要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保障部门做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证用人单位规范运作的国家执法部门,必须要遵循这一基本方针。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从行政执法和劳动执法上来说,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所有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实体与程序并重,实践中有些同志只重实体法而忽视程序,很容易造成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另一方面,严格执法还要人性化执法,具体到劳动保障部门,在执法中有一整套严格规定,应当按章办事,避免行为不当造成工作被动。劳动者做为弱势群体,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人性化服务执法。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严格执法的要求还表现在:执行职务时不能行为粗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罚款。
严格执法要求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执法责任制,强化落实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队伍形象。劳动保障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在服务中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联系紧密,是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这就要求更就加强执法规范建设,让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成为制度。要开展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技巧,要认真并贯彻行政许可法和行政行政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
二、只有公正执法,才能使严格执法得到保证
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就是不偏不纵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法定职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不能超越法定职权执法。公正执法要求我们在执行职务中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 “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罚而有据。同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公民的劳动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中,更加注意减少乃至杜绝随意性,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三、严格、公正就通过文明执法来体现
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谓文明执法,是指执法人员以人为本,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办理各种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法讲文明,要求有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教育疏导,以理服人,既是执法人员文明素养的展示,也是行政执法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
体会人:陈勇
践行荣辱观文明执法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作为主要内容。为此,笔者认为这是给执法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为一线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这种服务理念,要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执法根本,努力体现在文明执法中。
在这次的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中,我们结合平时的执法工作经验,认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文明执法的关键所在。至于如何做 到文明执法,我认为: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执法。每一名执法人员都必须把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相联系,与市情、民愿相结合,在态度上热情温和,在语言上规范准确,在行动上合法得当,不能在执法中有违法和粗暴野蛮行为,切实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在文明中执法、在执法中文明的目的。
二、端正服务思想。每名工作人员要始终怀有对国家法律的忠诚信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执著追求,处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着想,时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负责。
三、规范服务程序。在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违章行为时,多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做到文明用语在先、亮明身份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在工作上充满真情,在环节上规范清晰,使违法者心悦诚服,减少行政执法工作的阻力,透射出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体会人:陈勇
第五篇: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承诺书11
《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承诺书》
为履行好宪法、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司法所公开承诺:
一、面向城乡,贴近群众,依法认真履行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等职责。
二、坚决做到廉洁行政、文明服务、公正执法,坚决杜绝不廉洁行为和“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坚持“四个不”:
1、不偏袒一方当事人;
2、不侮辱当事人;
3、不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4、不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时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结案制,不拖延、不推诿;坚决做到对待当事人接待热情、服务周到、文明耐心,办事高效。
四、坚决做到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公开,调解员职务及联系方式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强化职业道德,为当事人保守个人隐私,如因泄露当事人隐私而对当事人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五、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增强宗旨意识、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质量,坚决做到利民、便民、惠民,积极为城乡群众提供满意、放心、安全、优质的服务。
六、及时纠正在工作中的不恰当行为,认真对待人民群众反映和投诉的问题,坚决做到有错必查、有错必究、有错必改。
承诺单位:司法所负 责 人:
2011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