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正文明执法

时间:2019-05-13 19:2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公正文明执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公正文明执法》。

第一篇:浅析公正文明执法

浅析监狱民警公正文明执法

广东省高明监狱

李 赫

内容提要: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分别从当前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现状,影响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主要原因和监狱人民警察怎样才能做到公正文明执法等三个方面浅谈监狱公正文明执法工作。最后总结提高民警的个人素质和执法水平是公正文明执法的首要条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正确的执法观是公正文明执法的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执法制度及监督机制是公正文明执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 公正文明执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执法监督机制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公正文明执法已经成为国家机制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公正文明执法是社会法制化的重要体现。顾名思义,公正文明执法就是要采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科学、文明、依法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达到社会井然有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监狱作为刑罚的执行机关,公正文明执法理所应当地应贯穿于惩罚和改造的全过程。下面就监狱公正文明执法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现状

《监狱法》1994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监狱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世人的称赞。不仅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狱执法制度,而且在全体监狱人民警察中形成和树立了公正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监狱人民警察的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与日俱增,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透明度日益提高,罪犯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罪犯构建和谐的改造环境,实现监狱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了积极和卓有成效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看到监狱工作还存在一些执法偏差。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行为不规范。尤其是在办理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标准和条件上具体操作和监督程序不够严密。个别警察不愿按法律程序办事,总是按所谓的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有意无意侵犯了罪犯的合法权益。二是对罪犯的日常管理严宽失度,失之于松、失之于宽的问题普遍存在,对罪犯的违纪行为不敢管、不愿管和不会管。个别警察在管理罪犯过程中,不按法律、法规办事,对罪犯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以人治代替法治,侵犯了罪犯的部分合法权益。三是存在执法不作为的现象。少数警察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把执法权交由他人或罪犯管理,导致出现牢头狱霸(“躲猫猫”事件)和团伙帮派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改造秩序。以上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实现。

二、影响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主要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监狱法》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监狱法》颁布实施十余年,其配套的实施细则迟迟未出台,由于《监狱法》内容是一 1

些原则性的规定,监狱机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难免造成执法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狱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主要反映在:一是《监狱法》部分条文规定较为笼统,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现象。二是有些条款难以落到实处。三是在某些内容上尚需补充完善。四是个别条款缺乏限制性或者责任性内容。五是在某些条款上与其它法律存在冲突,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干警的执法效能。同时监狱内部的制度建设失范,有些制度出台缺乏法律依据,且多“点”不及“面”,“一事一制”,使人觉得“繁”和“杂”,虽具有操作性但缺乏科学性。

(二)、监狱执法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罪犯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法律质疑”增多,并不像以往那样“唯命是从”了。另一方面,监狱管理者(尤其是一线警察)的法律及技能培训严重滞后,对日益细化的管理制度“囫囵吞枣”,特别是对有关责任人责任追究制度,出现了职业“恐惧感”,工作信心不足,导致出现少数警察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的现象。二是随着狱务公开不断深入和细化,罪犯亲属对监狱整个执法环节要求了解的欲望越来越迫切,对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社会对监狱的关注程度提高,监狱从以往的封闭型向半开放型发展,监狱执法由内部监督、法律监督延伸到社会监督。上述几方面对监狱公正文明执法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此外,影响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外部环境还有诸多社会因素,如监狱周边的社会治安、民情社情、地方政府及周边群众与监狱关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狱执法活动。

(三)、队伍整体素质与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不适应

应该说,监狱警察队伍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忠于党和人民的队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不正之风的渗透,不正确的世界观、不良的人生观其至错误的价值观无时无刻地在误导着我们(某监狱900多名警察,2008年一年中有3名警察被判刑,28名警察被查处),使个别警察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少数警察追求物质享受,甚至收受索取罪犯及其家属钱物而违法犯罪;个别警察综合素质不高,法律专业知识缺乏,执法能力不强,工作不负责任,是非不分,随意执法。这些人在警察队伍中虽然说只是个别、极少数,但他们直接影响到监狱执法公正,影响到监狱机关的良好形象。

(四)、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现有的监督往往表现为事后的监督,都是等发生了问题,监督部门才履行职责,没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上即未能保证监督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而且,内部监督过于宽容,各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存在职责不明,分工不细,关系不清的现象。

三、监狱人民警察怎样才能做到公正文明执法

(一)、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思想规范监狱执法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法治 2

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提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在全国监狱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是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和监狱工作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是确保监狱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也是切实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社会主义法治能力的需要。切实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就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经过“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教育整顿、规范执法行为、普法教育、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执法能力、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现象,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警察的执法理念不正确。所以,非常有必要从端正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理念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大家真正弄明白、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二)、监狱人民警察要学法、知法、懂法,树立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执法者,首先要熟悉精通宪法、刑法、刑诉法,以及相关的监所管理法规和业务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试想:如果我们连罪犯的基本权利有哪些都不清楚,又何谈罪犯的合法权益保障;如果我们连法律赋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强制措施都不清楚,又何谈强制劳动改造;如果我们连提请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法律条件、幅度、间隔期这些基本内容都不清楚,又何谈“以法律为准绳”;如果我们连罪犯关押禁闭的期限、警戒具的使用条件、计分考核的方法都不清楚,又何谈有法可依;如果我们连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必要法律知识都不具备,又何谈执法公开,又何谈公正文明执法呢?同时,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和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还必须熟知《国家公务员基本常识》、《人民警察法》等监狱人民警察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监狱,作为刑罚的执行机关,它担负的职责归纳起来无疑就是两个管理:一方面是民警对罪犯的管理,一方面是领导机构对民警队伍的管理.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提高我们的执法水平,首先就要提高民警的个人素质,而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准则、人民警察行为准则等管理法规是民警素质提高的标志.要对罪犯公正文明执法,首先就要在民警队伍的管理上达到公正文明,从一般民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提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从监狱领导的角度来说,除了要带头模范遵规守纪,依法办事外,还要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文明的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管理民警队伍,杜绝以言代法,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公正文明执法环境.总之,只有熟悉精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树立法律意识,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才能具备公正文明执法的先决条件.(三)、健全和完善执法制度,规范监狱警察的执法行为

从我所在监狱近几年来发生的案件来看,制度不完善是关键,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致使权利不受制约而出现的权利滥用现象。“完善监管立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被羁押者的权利与人道待遇。”①因此,完善执法制度是实现公正文明执法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建立和落实各个执法环节的制度,使各项执法工作程序化。要不断完善监狱机关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工作的管理,杜绝或减少执法腐败发生。二是增强警察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监狱机 3

关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强监狱警察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树立法律至上、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三是保持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当前,监狱机关在制度建设方面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强调制度建设,做到有制度可依,更重要的是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清理和废除不规范、不合时宜的制度,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警察掌管着国家刑罚执行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运作必须与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推进公正文明执法······,从而使许多‘软指标’成了‘硬任务’”。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权利的正确行使,才能防止、克服某些执法腐败的现象,确保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刑罚执行的效能。一是强化内部执法制衡机制。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严密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执法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减少和杜绝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二是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发生的执法过错,既有个人的责任,又有领导责任。因此当发生执法过错,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过错当事人的责任,同时又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实现执法为民思想,构建和谐的监管改造环境

公正文明执法能不能正确实现,起决定作用的是执法主体即广大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和素质。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监狱人民警察是一支党和人民信赖执法队伍。因此要树立公正文明执法意识,实现执法为民,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警察队伍,建立一套有利于加强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从严治警,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关带基层的工作思路,把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坚持以“严格、公正、文明、高效”为主题,以“创建人民满意”活动为载体,把制度贯穿其中,在抓好经常性工作的同时,又要解决好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根据监狱实际,紧紧抓住“公正文明执法”这一主题,通过教育整顿、执法执纪等教育活动以及座谈会、讨论会的形式,进一步加强警察队伍的执法意识教育,围绕公正文明执法,如何执法,为谁执法的问题,不断提高队伍的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四是严格实行和落实警察岗位考核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增强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健全和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加强执法检查,进一步为警察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的公正文明执法环境,不断提高监狱整体队伍执法水平。五是不断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在职培训,重点培养和锻炼其日常管理、教育改造和应急处置能力,高超的业务技能是实现公正文明执法

综上所述,提高民警的个人素质和执法水平是公正文明执法的首要条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正确的执法观是公正文明执法的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执法制度及监督机制是公正文明执法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在管理罪犯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抛弃旧思想和观念,接受和借鉴先进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坚持公开、公平与公正原则,文明执法。

注释

①·《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2009年4月13日

②·吴晓凤,黄成宏,《构建监狱民警工作绩效考评体系》,2009年第四期《江苏警视》,第39页。

参考文献

1·周永坤:《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王耿心:《监狱学基础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4·王耿心:《监狱法教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晓思:《狱政管理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二篇:浅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浅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指在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与野蛮相对。严格、公正、文明作为执法活动中的最高标准,也是社会发展对执法活动的必然要求。监狱机关作为我国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社会主义法制工作中,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保卫经济建设的执法工作。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以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逐步建立,对监狱人民警察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如何切实提高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也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一、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现实意义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这篇话就确认了依法治国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肯定。监狱是国家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的执法者,它代表国家在最广泛、最关切群众利益的层面上与广大群众打交道,它是法制形象的重要方面。执法的严格、公正、文明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监狱作为司法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就决定了司法机关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的性质。司法机关的专政作用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担负着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任务。司法机关专政职能是专门用来对付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是解决敌我矛盾的,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增强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公正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因此,为更好履行民主和专政两项职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就决定了执法必须严格、公正、文明。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类已经跨上了进入21世纪的门坎,世界正在迅速发展,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现有代化建设事业也在日新月异。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公民的民主

权利得到了了充分的保障,能够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当家作主,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国家大事。而且,随着普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和提高,懂得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的权利。同时,人类注重发展“人权“问题,在我国“人权“问题也摆上了桌面,并且将于国际接轨。一些诸如“沉默权“的规定,更给我们的执法带来了强烈的挑战,更势必要求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严格、公正、文明。

三、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有效途径。

第一、加大普法宣传、加强法制建设,营造一个利于执法的大环境。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我们在20世纪末开展的“一五”普法、“二五”普法和即将开始的“三五”普法教育,是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从小培育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遵守法律,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是百年树人的重要一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普法提高人民群众的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执法,从而促进司法工作的严格、公正、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树立法律旨上意思,党和国家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合法权利都必须一视同仁地加以保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予以追究。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以任何形式干预执法与司法的特权,坚定不移地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权威,人人懂法,事事用法,处处以法律为镜,鞭策自己的行为,从而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一个整体大气候、大环境。

第二、加强自身素质、完善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要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具有以身殉法的精神。二是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精通法律,并能正确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只有经过统一资格考试合格的人,才能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和司法队伍。三是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公务员和司法工作者不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

第三、加大监督力度,推行警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执法监督机制的职能作用,各级司法机关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形成监督合力。各级司法机关作为内部执法监督的主管部门,在本级司法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执法监督工作。

警务督察部门要多进行现场督察,法制、监察、人事部门等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认真落实。

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齐下,让社会重视,让人民关注,执法活动才能更加严格、更加公正、更加文明,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司法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神圣职责,共同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伟大国家。

第三篇: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随着祖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执法作风要求的提高。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执法部门要面对新情况,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教育,强化对执法监督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持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

一、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基本内涵,是依法办事的观念对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执法人员坚持严格执法就是要做到: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切实增强程序意识,自觉做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手续执法。按照依法办事的原则对执法结果合理性的要求,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执法资格规范。

执法资格规范从加强资格审查清理、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纪律、强化教育培训、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着装管理力度、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七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交通协勤人员管理,特别强调了协勤人员的工作纪律:禁止收扣违法当事人的驾驶证、行驶证以及其他相关证件;禁止对违反禁停规定的机动车张贴违法通知书;禁止使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摄录取证;禁止对交通违法当事人作询问笔录;没有办理警用车辆准驾证的交通协勤人员禁止驾驶公安制式警车(含摩托车);禁止替代交通民警开具交通法律文书;禁止从事交通违法处理工作。同时,加强考核监督,对违规人员一律严肃处理。

2、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执法行为、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规范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 1 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徇私枉法,钱权交易,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都是与我们工作要求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办案人员要提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因为案件质量的高低于取决于办案人员的各项素质,与办案人员的各项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3、规范执法程序

执法程序虽然是人们主观制定的,然而它是人类理性的选择,是人们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自已行为所作的自我控制和制约的设计。如果人们的行为失去程序控制,社会就会出现无序状态,社会安定就要出问题,人们也就无法实现他的目的和任务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的。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必然也有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实体是规定实质内容,即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程序是规定实现实体内容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等问题的。即如何操作的问题。合理的、正确的程序会使人们正确、顺利地达到目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程序,必然使人们偏离或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公安机关负责社会治安管理,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把公安行政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化、具体化,严格规定公安治安管理的任务、职责等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条例》中实体法的实现,仅靠公安实体权力的实现是很不够的,要使实体法顺利正确的实施,就离不开公安行政程序法的规定。程序法严格规范,控制和制约执法者行为,排除执法中的随意性,确保行政执法权在法制轨道上正确运行。公安机关必须既重视实体法,又重视程序法才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实践中有些执法者,不按规定程序行事,不是有程序不依,就是乱设置繁琐程序,使实体法难以实施,结果给相对人造成严重损失,也降低了行政效率。这个例子清楚地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我国的行政程序问题已严重到何种程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和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公安行政执法中,必须严格按程序法办事,并深刻认识它的重要意义。

二、公正执法

公正执法是党和人民对公安队伍的永恒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行,公安机关尤其是 2 公安民警队伍中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格格不入,同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着整个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以及警民鱼水关系。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保证执法公正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经过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各界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要保证公正执法,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公正意识是保证公正执法的关键

1、正确的行动离不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公正执法也是如此。当前,影响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公安民警的头脑中要么公正意识淡漠,要么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公正观念,要么没有充分认识到公正性对公安执法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因此,切实保障和提高公安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维护执法公正,就必须不断强化和巩固广大公安民警的公正意识,以正确的公正意识有效指导执法工作,促进各项公安工作,永葆公安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2、要增强公安民警法律至上观念,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广大公安民警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从最基本的环节最细微的地方作起,切实作到在所有的公安工作和执法行为上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不为权力、名利和美色所动,努力做到不枉不纵,既不滥用职权、超越职权,也不能消极不作为,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3、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要求。要关爱弱势群体,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办事,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各项执法活动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这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行警务公开和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机关是实事求是和公正的。

(二)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公正执法的必然要求

自由裁量权是指定在特定情况下依照职权以适当和公正的方式做出行为的权力。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中,根据法律法规赋予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和刑事侦查权限,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作出或不作出具体行为的权力。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主要集中体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像20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了违反本条规定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违反该法此款规定的可以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选择处罚,这就存在一个裁量的问题和标准的问题。因此,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确保公正执法,要求公安机关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法原则,二是正当合理性原则,三是服务原则,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原则,五是保守国家机密和工作机密原则,六是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原则,不断探索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的长效机制,正确引导广大公安民警从教条式的执法活动中解放出来,既防止执法僵化,又杜绝主观上的放纵,既做到严格公正,又做到热情服务。

(三)强化和完善执法监督是实现公正执法的保障

近年来,公安工作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各届及新闻媒体监督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了内部执法监督,设立了不少的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式变化和发展,这就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更需要公安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切实查找问题,使监督经常化、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对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监督,必须下大力气强化监督意识,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察机制,充分发挥监察、纪检、法制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警务公开,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工作。

(四)提高广大公安民警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水平是实现公正执法的重中之重

公安民警是公安执法的主体,其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执法活动,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只有着重加强民警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学习教育培训一条龙格局,通过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法规测试、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日常考核、综合奖评、排名公示、竞争上岗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其法律水平和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正执法,也才能做到公正执法。

(五)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制度建设是实现公正执法的治本之策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进一步保障公安机关公正执法,必须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尽快完善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执法质量检查制、执法监督制、警务保障制、民主公示制、执法奖惩制等直接关系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保证机制和制度,并使之得到有效实施。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的重要专政机构,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改善,才能有效保障公正执法,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和谐、安全环境,也才能使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就是要充分展现公安队伍的形象。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对待群众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考虑细致,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执法民警自身形象与公安机关的工作和整体形象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民警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民警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有一种亲近感、信任感,对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更容易理解、支持和配合。我认为文明执法应树立五种意识:

1、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执法人员的宗旨、执法人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本来就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新的时代,为人民服务就其服务领域、服务方式而言,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是我们执法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文明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只有树立了服务意识,才能有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服务意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是文明执法的力量源泉。

2、效率意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干部进行评价,往往是以这个干部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多少实事为根据。同样,人民群众对执法人员的评价就是看这个执法人员为群众排了多少难解了多少忧,而为群众排难解忧是从具体办案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各类纠纷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需要执法人员依法理顺调整各种法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依法多办案办好案,及时化解矛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我们文明执法的目的。

3、质量意识:有人曾说过:“一次枉法裁判,比十次犯罪还要厉害。”一件 5 案件的枉法裁判,造成的恶劣影响,大大超过了案件的本身。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徇私枉法,是执法者的大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执法,秉公办案,保证案件质量,是我们文明执法的核心。

4、形象意识。人民群众很看重法官的外在形象。人民法官的外表,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民群众对法官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法官衣着不整,满嘴脏话、粗话,举止轻浮,蛮横无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对法官的信任感,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形象工程”,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端庄的举止,文雅的谈吐,整齐的穿戴,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文明执法的良好开端。

公安执法内容庞杂、范围很广,准确评价执法质量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考评标准。将不同类型的执法内容细化成一个个达标项目、评分标准。从此,衡量“生命线”的标准不再是“感觉”和“经验”,而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连续考评成绩优秀的执法部门可以记功,连续两年不及格的领导则要引咎辞职。真考实评、奖惩兑现,使执法战线执法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人民公安部》2003.7.24

2、《人民公安部》2003.7.30

3、《人民公安部》2003.8.9

4、《人民公安部》2003.8.13 7

第四篇:浅谈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体会

浅谈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准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六个字:严格、公正、文明。每一位运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能否认真刻苦,能否严格、公正、文明办案,在群众眼里直接代表了运政执法的整体素质。本人谨从过去几年的运政执法工作经历中,浅谈一下体会:

一、严格执法是公正、文明执法的基础。

严格执法是法律的灵魂是核心,也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从运管执法上来说,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运管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案,要实体与程序并重,实践中有些同志只重实体法而忽视程序法,很容易造成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另一方面,严格执法要严禁粗暴执法,具体到公路运输交通管理部门,在执法中有一整套严格规定,应当按章办事,避免行为不当造成工作被动。比如在询问当事人、1

证人、违反交通管理行为人时必须要有两位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必须做到亮证执法,按规定着装,佩戴执勤标志,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等等。严格执法的要求还表现在:执行职务时不能行为野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罚款,以罚代管,甚至搞所谓的“以邪治邪”。不能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的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这也是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表现。

二、公正是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保证。

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就是不偏不纵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法定职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不能超越法定职权执法。公正执法要求我们运管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因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或态度很好而从轻处罚“态度执法”、不以违章人与我们有关系或亲戚或朋友因而加重或从轻处罚的“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违法必罚,罚而有据。运管执法岗位分散,处理违章等社会面广,群众影响大,尤其是路面执勤,在群众眼皮底下执法,稍有疏忽,出现一起执法不公正行为,就会引起群众的不信任。形象一旦失去,就难再挽回。同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中,更加注意减少乃至杜绝随意性,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三、严格、公正就通过文明执法来体现

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谓文明执法,是指执法人员以人为本,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办理各种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运管执法的属性所决定的。运管执法的对象大多是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大量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有的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后果的,应教育其纠正。如果言语粗鲁,行为野蛮,不但不能纠正其违法行为,而且会增加违法者的对立情绪,破坏政府形象。执法讲文明,要求有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教育疏导,以理服人,既是执法人员文明素养的展示,也是行政执法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实践表现,大多数违章违法者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执法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家,违法行为是会自行纠正的。因此,文明执法是运管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加强运管队伍建设、树立运管新形象的根本保证。

现阶段应当正确引导教育运管执法人员正确认识“严格执法”与“文明服务”的关系。文明是严格、公正的执法的表现形式,通过文明执法更能表现出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只有做到严格、公开、文明,才能使被处罚者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才能保证行政执法的顺利进行。但是,处罚只能纠正个别违法行为,对于所有管理相对人,光靠少数执法人员,是没有能力进行全面纠正的。只有把严格执法与公开文明执法相结合,在执法中体现文明服务,才能真正达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四、现阶段如何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程度

一是必须牢记执法为民,树立服务理念。进一步端正思想作风,牢固树立执法为民观念,保证执法行为规范化、人性化。自觉纠正执法中的不文明行为,用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获取更多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坚持以人为本,堵疏结合,树立群众小事是大事,城市管理无难事的思想,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素质。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敬业奉献意识,爱岗敬业,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善管理、能吃苦,在工作中开动脑筋,多做耐心说服教育工作,自觉维护运管形象。

三是必须严格程序,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化执法是执法程序公正的要件,是涉及公民权利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切实掌握、熟练应用有关的法律条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抓程序化建设中,要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程序规定,做到亮证执法。

四是必须讲究执法技巧,确保执法安全。文明执法从意识形态上来讲,应当是一种执法方式、执法语言,也就是说

执法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言语文明、态度可亲,减少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特别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讲清违法事实,明确处罚程序,公开处罚结果,实施规范的执法行为。

五是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公正.总之,从严执法与公开文明执法是相互独立又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我们运管部门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其达到辩证的统一体,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好务。

第五篇:正确履行职责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正确履行职责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专题心得体会

在全局开展的文明执法教育活动中,我们先后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篇目。通过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和自我反思,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岗位实际,自已对本单位和个人如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必须要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保障部门做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证用人单位规范运作的国家执法部门,必须要遵循这一基本方针。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从行政执法和劳动执法上来说,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所有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实体与程序并重,实践中有些同志只重实体法而忽视程序,很容易造成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另一方面,严格执法还要人性化执法,具体到劳动保障部门,在执法中有一整套严格规定,应当按章办事,避免行为不当造成工作被动。劳动者做为弱势群体,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人性化服务执法。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严格执法的要求还表现在:执行职务时不能行为粗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罚款。

严格执法要求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执法责任制,强化落实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队伍形象。劳动保障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在服务中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联系紧密,是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这就要求更就加强执法规范建设,让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成为制度。要开展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技巧,要认真并贯彻行政许可法和行政行政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

二、只有公正执法,才能使严格执法得到保证

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就是不偏不纵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法定职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不能超越法定职权执法。公正执法要求我们在执行职务中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 “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罚而有据。同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公民的劳动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中,更加注意减少乃至杜绝随意性,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三、严格、公正就通过文明执法来体现

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谓文明执法,是指执法人员以人为本,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办理各种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法讲文明,要求有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教育疏导,以理服人,既是执法人员文明素养的展示,也是行政执法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

体会人:陈勇

践行荣辱观文明执法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作为主要内容。为此,笔者认为这是给执法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为一线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这种服务理念,要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执法根本,努力体现在文明执法中。

在这次的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中,我们结合平时的执法工作经验,认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文明执法的关键所在。至于如何做 到文明执法,我认为: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执法。每一名执法人员都必须把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相联系,与市情、民愿相结合,在态度上热情温和,在语言上规范准确,在行动上合法得当,不能在执法中有违法和粗暴野蛮行为,切实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在文明中执法、在执法中文明的目的。

二、端正服务思想。每名工作人员要始终怀有对国家法律的忠诚信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执著追求,处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着想,时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负责。

三、规范服务程序。在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违章行为时,多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做到文明用语在先、亮明身份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在工作上充满真情,在环节上规范清晰,使违法者心悦诚服,减少行政执法工作的阻力,透射出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体会人:陈勇

下载浅析公正文明执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公正文明执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