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6: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解 放 思 想

真 抓 实 干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中医事业大发展

——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的中医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自主创新、循环经济为主导,紧紧围绕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和广东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按照我市卫生和中医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较好地完成了《2007年深圳市卫生局责任目标白皮书》中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07年中医工作总结

2007年的中医工作,在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框架下,中医事业的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中医社区服务网底初步形成,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初见成效,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行业亮点纷呈,中医文化功能得到彰显,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医发展呈现好的势头

第一,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我市中医医疗机构263家,其中医院5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中医门诊部10家,中医诊所246家,比2006年增长10.97%;以上5家中医院的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1737人,比2006年增长11.2 %。其中,市中医院有卫生技术人员621人,含正高级职称75人、副高级职称165人,博士后及博士29人,硕士59人。以上5家中医院的门(急)诊疗人数共398.3万人次,占全市诊疗总量的6.7%; 2007年全市出院人数670071人次。

第二,中医药立法进入快车道。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中医药 立法工作,下大力气与市人大和市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对《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进行了反复修改,并上报市法制办。经过多方协调,《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由上半年调研项目调整为预审议项目,力争2008年通过审议立法。

第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认真落实《“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以建设市中医院为重点,带动区级中医院与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市政府投入1.8亿元的市中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病床总数将由目前的400张增至600张;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市编委批准,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市中医院一门诊将改建为针灸推拿专科医院,此项工作将填补省内空白;福田区中医院新大楼建成;罗湖区中医院住院楼已列入新建项目计划;宝安区中医院综合门诊部已经立项;龙岗区中医院已奠基。

第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高度关注。我局高度关注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专门组织开展了对我市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中医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偿付标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情况、中医保健服务行业的调查,并就调研结果形成了4个调研报告,提出了意见或建议。

(二)中医社区服务网底初步形成

一是建设一批中医示范社区。2007年5月,经广东省、国家两级评审,盐田区已获得国家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光荣称号;宝安区公明医院、福田区梅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被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授予“广东省首批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称号。二是加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要求每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选拔1名非中医专业医务人员,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培训班”,集训3周时间,使他们了解中医药基本知识,掌握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全市600个社区健康服务 中心,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中医专业人员有260多人,每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能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此同时,我市还有29名名优中医主动请缨,到社区服务,向社区医生传授医疗经验,直接为市民解决“看病难,看专家更难”问题。三是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为充分发挥中医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加大对社区居民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的宣传,专门成立了由60名中医专家组成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进社区讲习团”,确定了70多个与市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题目,在深圳市各个社区免费为市民讲座,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认知中医药。目前,中医社区服务网底初步形成。

(三)中医行业亮点纷呈

一是“中医坐堂”率先破冰。2007年2月,我局印发《关于在中药店设置中医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坐堂”试点工作。

二是中医影响逐渐扩大。加强中医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深圳特区报》、《中国中医药报》、《深圳卫生》等媒体开辟专栏专刊,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认知、感受中医药,享受中医药发展带来的成果。

三是中医科研硕果累累。2007年全市中医系统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6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34项,其中市中医院立项课题28项。全市中医系统发表论文452篇,其中国家级184篇,省级省级268篇。

四是中医继续教育不断深入。承担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市级31项;有5674人次参加了2007年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

(四)“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在名院建设方面,深圳市中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中医名院单位,宝安区中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中医名院创建单位。

在名科建设方面,深圳市中医院肝病专科通过了国家“十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验收,成为我市卫生系统第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市中医院针灸科、肾病科和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老年骨科被国家中医药局确认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在名医建设方面,在我市评选出67位名优中医的基础上,我们提供并扩大了名中医的服务平台,下发《深圳市 “名中医馆”的建设标准》(试行),在深圳市中医院等9个单位设立 “深圳市名中医工作馆”。

(五)中医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主题,在去年检查的基础上,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深化医院管理年的内涵。第一,关口前移,抓好检查医院“三级”查房、中药处方、中医病历和中药饮片质量。第二,开展中药饮片和中药处方、病历书写规范大练兵活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第三,积极推进全市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逐步提高中药处方规范化水平及中药饮片质量。开展《处方管理办法 》暨《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培训,全市有250余名中医药人员参加培训。第四,与市总工会联合在我市开展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竞赛活动。第五,完成了2007年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的报名受理、资格审查和考务工作,共受理214人报名,参加实践技能考试人数214人,参加笔试人数152人。

(六)中医文化功能得到彰显

一是借助深圳读书月活动,开展第八届深圳读书月“中医文化 系列活动”。该项活动荣获第八届深圳读书月“优秀活动奖”;二是市中医院与中国中医药报社联合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医药书画摄影大赛暨中医院文化建设与传播研讨会”,成为全国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一次盛会,得到广泛的好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了会议;三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把医院文化建设与业务建设结合起来。四是加强对行业学会的指导,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二、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机遇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同时,16个部门联合发布实施《中医中药创新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中医药发展,都为我市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在挑战方面:近年来,我市的中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如何积极应对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思路、原则和中医药强省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如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的需求还有差距,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事业在区域发展中不平衡,对“中西医并重”的指导方针认识不足。二是解决中医发展瓶颈问题,未能得到市里高度关注,缺乏协调机构和机制。三是政策法规滞后,投入比重偏低,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缺乏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四是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补偿机制不健全,加重了开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的经济负担,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五是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相对滞后,乡镇街道中医服务能力弱化、西化。六是特色明显、区域影响大的中医拳头专科不多。七是中医 预防、保健、康复、养生、治疗未病的理念未能发挥优势。八是中医社区服务网底建设,仍需高度关注和重视,政府还需加大投入。九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还有待全面提升。

三、2008年中医工作思路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世界眼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动中医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进。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事业发展

联系我市中医工作实际,关键是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大发展。

(二)积极应对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医事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局面

第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要统筹兼顾中医事业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解决我市中医药工作存在的发展问题,要把全市中医的发展规划列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规划,不断加大对中医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的投入。

第二,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要统筹兼顾中医事业的发展。一是正确处理卫生改革和中医工作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领导与行业指导的联动关系。三是认真处理区域间中医事业发展的关系。四是统筹兼顾中医药事业内部发展的关系。五是认真处理我市中医工作 “两头热、中间冷”的关系。

(三)认真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全面提高中医整体诊疗水平

第一,认真实施中医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强有力推动中医药强市的进程。第二,积极推进《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的立法进程。第三,构建中医药全面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第四,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内,再创建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实验室),以及市级中医特色专科20个,省级5个。

第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选拔培养20名优秀中医药学科带头人,30名临床名优中医、150名中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

在《深圳市名中医工作馆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制订《深圳市名中医工作馆设置及评估标准》,促进名中医工作馆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四)积极构建覆盖社区的中医服务体系和中医治未病的保健体系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竞争实力

(六)加快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七)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管理,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八)切实加强行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既总揽全局,又勤于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善于破解中医工作发展难题,推动我市中医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统一思想,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人人享有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做出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

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

2012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之年,深圳市的中医工作,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全面贯彻《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促进中医医疗、预防、教学、科研、文化科学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委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框架下,中医事业的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抓好中医科研和继续教育,积极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医各项业务营运指标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 1.服务机构

目前,深圳市有中医医疗机构 302 个(2011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185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611家),其中中医医院7个,中医门诊部13个,中医诊所228个,中医馆12个,中医“坐堂医”诊所42个。

2.服务能力

(1)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2319人,占全市执业医师(22657人)的10.24%。

(2)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1522张,占全市床位数(24079)的6.32%。

(3)中医医疗机构2011年诊疗人次874.9万人次,占全市疗人数(8878.0万人次)的9.85%;出院人数48563人次。占全市出院人数(960190人次)的5.06%。业务收入达到15.3亿元。(4)5家中医院2011年门急诊诊疗人数719.94万人次,占全市中医医疗机构2011年门急诊诊疗人数的82.29%;5家中医院2011年出院人数46722人次,占全市中医医疗机构2011年出院人数的96.21%。

(二)认真贯彻《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促进中医药科学发展

一是多形式、广泛宣传《条例》。面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厂家、药品批发商、连锁企业及卫生监督局执法人员举办《条例》培训班;组织召开《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回顾、总结《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的推进和发展,交流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建言献策;在有关媒体上报道解读这部《条例》,引导广大市民了解、学习《条例》,运用好《条例》维护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制定了深圳市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条例》规定,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拟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三是出台了《条例》的配套文件。在市场准入方面,制定《深圳市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基本标准》、《深圳市中医馆的设置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设置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并印发施行。截至2011年12月,我市中医坐堂医诊所增至42家,中医馆12家。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全面铺开有效拓展我市的中医药服务途径。在中医药服

务质量与能力方面,率先建立了中药饮片和方剂数字编码规则及其中药饮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针对中药处方书写规范及中药处方调剂规范、中药采购规范、中药养护规范、中药方剂给付饮片规范、中药饮片煎煮规范等9项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这些系列技术规范是《条例》的重要配套技术规范,同时,有利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增加中医药服务的透明度,也是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四是草拟了《深圳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章程》。中医药行业协会是由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自律组织,履行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组织中医药学术和业务交流、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中医药技术推广、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的评审;调解行业内部争议等职责。

(三)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制定并印发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将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全市将分为二批进行创建,确定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复核)、光明新区为第一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3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确定宝安区、龙岗区、坪山新区为第二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5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

遴选20项“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编辑出版了《深圳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 》。以该《手册》为教材,筛选了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10个中医适宜技术作为推广技术,在全市各辖区举办了6期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推广培训班,共306人参

加培训,加强了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同时,探索引用人才准入机制--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保障局中级按摩保健师以上资质的人员,进行中医实用技术培训,统一准入标准和考核要求,在社区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

(四)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促进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发挥

一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要求,狠抓中医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先后组织市内专家及迎接广东省中医药局对市、各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工作。并根据检查情况,下发整改通知,要求上述医院努力提高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市中医院获“全国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特约研究单位”称号,并被确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省级重点联系医院之一;宝安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福田区中医院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签订合作签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利用妇产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的优势技术力量与福田区中医院妇产科、神经内科(内二科)、康复科开展合作,合作科室挂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建科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定期派出高级医师担任相应科室领导职务,积极参与科室业务管理、查房、会诊、培训及交流。

二是督导全市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的建设,引导并确定其中医药业务重点发展的方向,逐步完成全市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的达标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市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五)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

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市教育局印发了《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暨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由政府投入中医师承工作专项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有影响的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在我市,首次先后启动了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定了指导老师49名,遴选了继承人54名,并给与专项经费支持;分别委托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市中医院、市中医药学会组织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到2015年,为期三年的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将全部出师。

至2011年,为期2年的“深圳市首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顺利结束。完成2年学业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学员,在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可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六)继续抓好中医科研和继续教育

2011年,承担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39项,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1项。市中医院肝病科获深圳市“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项目”,中医肾病科、针灸科获批市“医学重点学科”。

2011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16项,市级45项。各中医医院针对不同级别的中医从业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不断推进各级各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如深圳市中医院主办的“全国名医论坛”系列讲座、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经典著作临床研读班等,丰富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

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及2011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共有101人次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课统考,389人报名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七)积极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

一是制定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全市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实行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我市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人才培养与执业管理机制、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与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我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建立以市中医院为龙头,以各区中医院为骨干,以各级综合性医院为网络,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各类社会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力争在2015年以前,实现我市每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都能提供中医“治未病”和5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目标。

二是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从2011年12月21日起,《晶报》将用一年的时间分200余期连载《让你不生病——健康.养生.治未病》。这是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推广中医“治未病”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是中医“治未病”的宣教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全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举措。

(八)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是注重中医医院院内文化建设。坚持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狠抓落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中医医院服务文化品牌。二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及行业报纸《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深圳卫生》及我委《简报》宣传和反映我市的中医工作动态;

开展中医药文化与健康讲座等,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宝安区中医院举办《“三地情,岐黄缘”宝安、安康、北碚首届中医药文化节》,3000多名市民亲临现场感受、体验、受益各项中医药服务,《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受到国家、省、市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三是尝试中医药文化的外延式发展。宝安区中医院被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局确定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2012年全市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全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落实“十二五”中医发展规划,做大做强市中医院,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体系

按照“十二五”中医发展规划,将市中医院打造成全国中医名院。一是加强医院内部的整合,形成学科群,重点发展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市重点学科及中医特色专科,在人、才、物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医、名科、名院。二是打造成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大大提升该院的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打造成中国中医研究院分院,大大提升该院的科研能力。四是将中医特色门诊部改扩建为分院,引进全国有中医特色的人才来深圳奉献技艺,并形成一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大全专著。五是以推进中医医改为契机,构建以市中医院为依托的深圳市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中医慢病的管理、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项目的质量监控、宣传中医防病治病科普知识,指导全市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工作。六是落实新建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分院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市中医院床位达到1200张,服务诊疗人次达到350万以上,业务收入10亿以上。以市中医院带动各区中医院的发展,以各区中医院促进各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以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工作的发展推动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区中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骨干,各级各类医院中医科为网络,以社康服务中心、中医门诊部、中医馆、中医诊所、中医坐堂医诊所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配套制度和细则的起草出台。协同政策法规部门尽快制定出该《条例》的实施办法,提高《条例》的执行力度。二是根据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并制定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并惠及老百姓健康的政策,尤其是在人才准入、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的改革及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方面。三是设置联席会议制度,力争政府更多的资源配置,促进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力争2012年5月召开第一期联席会议,6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全市的中医药工作会议。四是推进中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医药行业协会的成立及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换届改选工作。

(三)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培训面扩展至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保障局中级按摩保健师以上资质的人员。二是创建1-2个全国基

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三是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分类管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标准。与此同时,加强中医药进社区的政策研究,让中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四)继续开展中医师承工作

做好第一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中期考核工作,开展第二、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理论授课及临床跟师学习,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五)实施名中医工程

在成立市中医药行业协会之后,完成深圳市第二批名中医遴选评审工作。在2005年开展评选深圳市第一批名中医的基础上,修定《深圳市名中医评选条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开展深圳市第二批名中医的遴选和培养,完成培养100名名优中医的的目标,打造我市中医药强市的领军人才队伍。

(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组织专家对48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进行中期评估,重点考核其是否发挥了中医特色优势。给予评估成绩优秀的专科专项经费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将有发展优势的中医特色鲜明的专科申报为省级和国家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指导按照现有发展态势还有潜力可挖,且具备初步的达标条件的专科进行中医特色专科的创建工作,为中医药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

(七)力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大力宣传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及意义。二是以市政府发布的9项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为标准,加强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数字化管理,推动中医药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中医药产

品质量和安全。三是开展“放心中药房”复审,推动我市29家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率先实行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四是与市药监局联合开展全市医疗机构中药房建设、药店中药调剂管理工作的质量检查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实现人人享有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做出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大事记

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大事记

1.1月11日,宝安区中医院举办“三地情,岐黄缘”宝安、安康、北碚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莅临指导。

2.1月13日,深圳市“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暨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理论课程培训班开课。共有89名首批深圳市师承人员和副高职称以上中医师参加了培训。

3.2月,我市出台了《深圳市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基本标准》。这是继去年7月,深圳实施了新医改后我国首部中医药地方性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其中出现了一类此前从未有过的医疗机构名称:中医馆后,推出的方便社区市民享受多种层次的中医医疗服务的具体标准要求。

4.3月,市中医院心血管病区喜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30日下午,深圳市妇联主席蔡立出席了揭牌仪式。

5.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先后发布了由深圳市卫人委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中药饮片与规范,中药方剂编码规则,中药处方与中药调剂等9个中医药系列标准与规范。该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是《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重要的配套技术规范,将为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增加中医药服务的透明度,保障中药用药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作用。

6.4月,《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市卫人委中医处张慧敏副处长组织编写,着眼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结合深圳实际,遴选了20种中医药疗法作为深圳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7.4月6日,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签署了《在全国开展首届百名“郭春园式的好医生”协议》,并正式签发了《关于推荐首届百名“郭春园式的好医生”的通知》(中会继„2011‟034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百名郭春园式的好医生评选工作。

8.4月12日,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医院肝病科周大桥主任获首届“鹏城杰出人才奖”。

9.4月15,福田区中医院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签订合作签约,建立医疗合作关系,北大医院利用妇产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的优势技术力量与福田区中医院妇产科、神经内科(内二科)、康复科开展合作。合作科室挂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建科室”,北大医院定期派出高级医师担任相应科室领导职务,积极参与科室业务管理、查房、会诊、培训及交流。

10.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发布了《深圳市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设置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开始受理深圳新增分类的医疗机构--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行政许可。

11.5月14日,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的设计招标完成。10月19日莲塘新院设计方案通过深圳市规划局审批。

12.5月25日,市中医院中医肝病、中医肾病、中医心血管、中医内分泌、中医骨伤、中医消化、中医神经内科、中医妇科等8个专业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

13.5月30日,市中医院被确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省级重点联系医院之一。

14.6月,宝安区中医院被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局确定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15.2011年6月~12月,以我委组织编写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为教材,遴选了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10项中医适宜技术,在全市开展了6期中医“治未病”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培养对象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生或护士1名。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课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每期培训学时为52学时。全市共有306人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6.6月25、26日,广东省中医住院规范化培训公共必修课统考。我市共有中医住院医师101人次参加必修课统考。

17.7月1-5日,2011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在市中医院举行。共有389人参加考试。

18.7月1日起,市中医院推出速递中药、代煎中药的便民措施。市民看病交费后可不再等待取药,只需在院内填写一张速递单,即可享受送药上门服务。

19.7月27日,广东省省情调查中心发布2010全省三甲医院满意度测评结果,市中医院综合满意度在全省三甲医院中名列第十。20.8月,宝安区中医院尹建平同志获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11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21.8月9日,市中医医院蛇伤病区正式开业,这是深圳市开设的第一个蛇伤病区

22.9月14日,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定为2011年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23.10月,为期2年的“深圳市首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顺利结束。完成2年学业的学员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学员,符合医师资格

考试报名资格有关规定的可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24.10月,宝安区中医院林晓生同志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25.11月3日,宝安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6.11月5日,市中医院获“全国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特约研究单位“称号,李顺民院长获”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

27.11月-12月期间,在总结第一批深圳市名中医继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批指导老师10人,第一批深圳市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15人;第二批指导老师20人),启动了第二、三批继承工作,确定了徐晓明等21位中医专家为第三批指导老师;彭俊杰等19位同志为第二批深圳市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胡翀妮等19位同志为第三批深圳市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28.12月21日,《晶报》将用一年的时间分200余期连载《让你不生病——健康 养生治未病》。这是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推广中医“治未病”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是中医“治未病”的宣教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全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举措。

29.12月21日,制定并印发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将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全市将分为二批进行创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复核)、光明新区为第一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3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确定宝安、龙岗、坪山新区为第二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5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

第三篇:**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街道二〇〇五年工作总结暨二〇〇六年工作思路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全面履行街道各项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二〇〇五年是街道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街道按照“打造平安××”的既定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四次党代

会和区委工作会议的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迎难而上,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执行有力,全面履行街道各项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和决策落实到基层,竭诚为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一年来,玉龙新村引进物业管理得以在全市推广,社区网格化巡控得到市、区公安部门的认可并普及到全市,社区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全市首创,出租屋管理与计生工作资源整合得到国家及省、市计生部门的肯定,带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小品《四人空间》获中国戏剧奖,……辖区呈现出一派平安、繁荣、和谐,极具××特色文化的新景象。二〇〇五年的主要工作

一、抓队伍,求效率,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针对办事处成立时间短、队伍新的状况,为了提高执行力,我们从抓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入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首先,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每周召开班子成员例会,汇报上周工作情况,部署本周工作,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了解情况。做到周周有计划,事事有小结,既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又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每位班子成员挂点一个社区,每周至少到社区检查一次,督促落实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

二是制定了《干部职工考勤管理规则》,实行指纹打卡、考勤。干部职工从班子成员到普通员工全部实行上、下班打卡,每周汇总一次,迟到、早退者由部门负责人说明理由。这样既保证了出勤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上班散漫等一些不良现象。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各科室和各社区工作站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由部门负责人汇报上季度工作落实情况和下一季度工作打算。通过季度例会,促进了工作的落实,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真正得以体现,工作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大大提高。

四是营造机关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在辛勤工作的同时,党工委、办事处非常重视和推崇人性化管理,关爱干部职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一年来,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30余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了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更加激发了工作的干劲和热情,使整个干部职工队伍充满了活力,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通过抓队伍,今年,我街道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如分管城管工作、“专啃硬骨头”的陆文祥同志,分管安全工作、“刮风下雨睡不着觉”的张保国同志,“吃着抗癌药上班”的刘晓英同志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抓管理,重服务,社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着重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工夫,努力探索新时期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

(一)构建立体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一是推行社区治安网格化巡控和资源整合工作。为了彻底扭转社区治安秩序,我街道推行了以社区警务室为阵地,资源整合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网格化”立体防控体系。同时由综治办牵头,组织物业管理处及辖区有关单位积极参与,筹建了治安联防协会,设立治安联防基金,有效整合巡防队、出租屋管理员、物业管理处保安队伍等人力资源,共同参与维护社区治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通过治安网格化巡控和资源整合,辖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今年1—11月份,共立刑事案件527宗,治安案件516宗,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5.4和5.8。以前治安案件高发的“插花地”玉龙社区,今年1—11月份仅发案9宗,同比下降52.6,今年9月份,另一个“插花地”龙湖社区被市委政法委授予“百日无案件社区”和“无毒社区”。在罗湖区公安分局综合考评中,××派出所连续两年(04、05年)名列第一。

二是加大社区综治硬件投入。街道拨出专款80万元装修了8个社区综治办公室,每个办公室不小于50平方米;选择最有利位置投入20多万元建设玉龙和龙湖两个警务室;投入20多万元为派出所购置了两台治安巡逻车,使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投入315万元在玉龙、坭岗、草埔西3个社区装置了电子监控系统,成为社区治安整治的“千里眼”。投入20多万元对红岗花园和坭岗西村进行

“围合式”封闭管理,较好地改善了小区的治安环境。

三是建立排查预警机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我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街道综治、司法、劳动等部门定期开展排查,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新动向,做到“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每逢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都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并通过及时化解消除了

不稳定因素。1—11月份,街道和社区两级综治部门共发现较大的矛盾纠纷12宗,如宝岗北立交桥建设引发的居民上访、章輋股份公司部分股民联合上访、市一建公司企业改制引发的职工上访等矛盾纠纷,都因调处及时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敢于碰硬,标本兼治,城市管理有了新进展

“清无”行动成效显著。××辖区有各类无证无照门店1427家,其中属于市里要求坚决予以取缔的“10类场所”就达500多家。在“清无”行动中,党工委、办事处坚决贯彻市、区的决定,形成了由办事处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的“大清无”格局,通过“打”、“疏”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1月份,共组织“清无”行动50余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门店1019间,责令停止经营185间,新发营业执照200余份。

违法建筑防控有力。今年以来,城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对辖区“违建”的巡查力度,建立了两级巡控机制,并与各社区工作站签定《防控违法建筑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类违法抢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共开展各类拆违专项行动10余次,出动400多人次,累计拆除乱搭建21处、近3000平方米,清理封存玉龙新村烂尾楼54栋。此外,年初被纳入街道防控重点的20多处停建民宅,均未出现抢建,防控成功率达100%。

辖区环境明显改善。为了配合我市参与“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管、执法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在辖区内开展了全民参与的“清洁深圳月”活动,对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活动中共组织大型义务劳动4次,近2500名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出动车辆150台次,清理各种垃圾300余吨;清除乱张贴1500余处,清理大型脏、乱、差场所5处,疏通沟渠近500米;对市民举报和投诉的12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通过开展各类整治工作,辖区环境卫生状况发生明显变化。

(三)出租屋综合管理工作扎实到位

&amhy;

加强了出租屋综合管理工作,对租住人员信息采集、录入这项基础性、源头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截止目前为止,共采集出租房屋信息33204间(套);采集租住人员信息92438条,在“暂住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专项行动”中,共采集非出租屋暂住人员信息20090条,注销人员信息74782条,采集率达98%,更新率81%,录入照片总数84923张,上传率92。管理员在日常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违法犯罪迹象和行为,能及时报告社区民警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发现出租屋内有计划外怀孕、生育人员,以及安全消防隐患、无证经营等现象,能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处理。截止目前,共向公安、计生、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反馈各类特种信息3417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5人,其中公安部通缉犯6人。

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市、区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并在全市推广。下半年,南山区、宝安区、罗湖区的有关街道和职能部门到工作开展较好的玉龙新村参观指导达20余次。今年3月份,我街道获市出租屋清理整顿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街道出租屋管理所积极推进“城中村”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筹建工作。目前,玉龙、坭岗、××、章輋、鹤围五个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软硬件设施全部到位,运作良好,已经率先通过全区第一批考核验收。

(四)计生各项工作指标全面达标

计生部门全面落实计生与人口包干责任制“两员一干”制度,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针对“插花地”、“城中村”

计生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狠抓队伍建设,强化监督与考核,实行“两月一查一通报”制度,即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工作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及时通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极大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成效,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我街道分别获市维稳与综治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先进单位、区计划生育创新奖、区计划生育优秀组织奖等奖项。

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加强了青春健康教育,全年共举办教育培训54场,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1万份,宣传品入户率达97。今年我街道户籍人口出生率13.16‰,自然增长率12.7‰;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87.22,查环查孕率90.68。所有指标均达到上级的要求。

(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深入开展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重点对“房中房”、“六小场所”、“地下加工厂”等进行了安全排查,存在较大隐患的278家饮食店责令停业整顿,对10间非法煤气店和31家地下加工厂坚决予以取缔。二是开展

“空楼”行动,治理危险边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今年1月和12月,我街道在玉龙新村开展了两次“空楼”,行动中充分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的特点,提供免费搬迁、法律咨询、学生退学费、代租房、垫付押金等服务。班子成员亲自上门对住户进行思想动员,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双休日加班帮住户搬家。第一次8栋186户在一周内主动搬离,第二次10栋315户按期清空。9月份,玉龙新村南侧危险边坡治理工程正式动工,a10、a34两栋危楼经过做思想工作,由业主自行拆除。

(六)采取帮扶措施,关爱弱势群体

积极组织开展“帮贫助弱”活动,关爱困难群体。一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8万元,临时救助7.6万元;春节、中秋节慰问辖区困难户96户,分别送去慰问金4.4万元,以及油、米、月饼一批;慰问残疾人120户,发放慰问金18.3万元;每逢节假日及时发放拥军优属补助,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了解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创造条件,开发岗位,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举办了街道第一届现场招聘会,成功上岗16人;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计划,辖区21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就业;关爱外来工,为223名外来务工人员讨回欠薪33万元。

(七)关注外来工子女教育,帮扶辖区民办学校。

我辖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资源贫乏,约10.1万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目前辖区只有3所公办学校,只能提供4000个学位,约11000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任务都由民办学校来承担。而民办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与公办学校相差甚远,外来工子女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今年,由办事处牵头,联合街道人大代表联组、草埔小学,对辖区根洪学校、育龙实验学校、清秀小学、鹤围小学等4所民办学校进行社区帮扶试点工作。计划在2年内建立起公办与民办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开展教学交流、教学展示和文体互助等活动,鼓励教职员工之间的交流,并号召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个人从资金、设备、图书等方面给予一系列帮扶活动。2006年,办事处准备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推广,真正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

(八)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开展工作

人大联组密切联系群众,回访、走访选民132人次,接待来访群众60余人次;关心辖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经常深入一线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如对民办学校进行社区帮扶、××交通拥堵问题、××物流园区改造等,得到了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武装部加强落实对民兵队伍的教育整顿和管理工作,完成了2005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共输送15名优秀青年光荣参军。工委会积极抓好工会组建工作,新组建工会58个,发展会员1120名;关心困难职工,完成女工互助安康保险计划320份,推荐培训、就业27人次。团工委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共发展在册义工426人,志愿者2250人;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区纪委、区妇联联合主办的“反腐倡廉”主题辩论赛,获得三等奖。社会事务科积极筹备成立了第一届归国华侨联合会。妇联以“提高女性素质、为妇女解困办实事、创文明家庭、促和谐社区”为目标,先后在各社区开办讲座52次,共2万多人参加;组织单亲和下岗贫困妇女免费参加体检,受检妇女达230人。街道残联在梅园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工疗站,安排了10余名残疾人就业。

三、抓创新,促规范,建立社区管理新机制

2005年,我街道通过树立“经营政府”的理念,在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有益的探索,通过政府与企业管理机制的融合、人力资源整合、工作量化考核和基层单位规范化建设等一系列尝试,对部分基层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从而在实现政府在基层的管理目标的同时,节约了行政资源,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引进正规物业公司,开创政府管理职能与企业服务理念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今年初,针对玉龙新村脏、乱、差的局面,率先在该社区引进正规物业管理公司,并将计生、出租屋管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项目与物业管理出租登记、维修、水电费收取等集中起来,统一建立对外服务窗口,建立“公寓式”和“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使社区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安全管理扎实到位,治安状况更加良好,群众在这里生活有了安全感和舒适感。

市长许宗衡、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视察玉龙新村时指出,玉龙新村的做法值得我市其他地方借鉴和学习,并决定在2006年1月份作为全市老旧住宅区整治工作现场会的参观学习点。

(二)实行出租屋管理与计生工作资源整合我们充分发挥街道房屋租赁管理所和8个社区出租屋管理站100多名管理员的人力资源作用,让他们在信息采集时将计划生育信息一并登记,按时提交到社区工作站。计生专干根据提交的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分类建档,逐个上门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人力与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上门,减少了对住户的烦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下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报告、交换制度,初步形成了管理员上门登记资料,计生人员上门服务、信息反馈的合作互补机制。截止11月份,各社区工作站共收到12549条管理员所反馈的计生信息,上门服务率达到了100。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及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市推广。

(三)推行社区“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和重点工作量化考核

为了强化责任,锻炼队伍,提高执行力,党工委、办事处经过反复调研,决定在8个社区推行“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和重点工作季度量化考核,将一年的工作细化到每个季度、每个月、每周甚至每一天,一年的工作怎么样,用每一天来说话。“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即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分为若干个片区,每名或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1个片区,承担片区内所有工作;社区工作站站长对社区工作负总责,经常查看各片区工作开展情况,各片区负责同志每周向社区工作站站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工作站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推动了工作,又锻炼了队伍。重点工作量化考核,即根据街道制定的《××街道社区重点工作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将社区日常工作细化、量化为74项,各业务科室每季度对社区工作站的工作进行不定期考核,每季度末报街道社区工作考核督导小组办公室,经督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予以通报。社区工作站每月根据工作分工和“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每季度末汇总后报社会事务科。考核结果与站长的职务津贴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岗位补贴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这一做法,使以前的年终考核变为季度考核,让考核更真实、更有激励作用。通过量化考核,在社区初步形成了纵向有力、横向周密的管理格局,把社区工作人员的责、权、利捆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建设社区的责任感。

(四)打造规范化办公场所,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环境

在街道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的装修风格上,我们进行了创新:在一楼设立了服务大厅,提供人大(政协)接访、法律援助、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出租屋管理等多种服务,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六楼科室实行开放式办公,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社区工作站以红岗、龙湖为试点,提出了“两明确”、“五规范”的新思路。“两明确”即明确社区工作站的职责、明确工作站的权利和义务,“五规范”即规范工作站门牌设置、规范办公场所布局、规范会议记录、规范工作笔记、规范工作人员打卡考勤。通过实施严谨、有序、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社区工作站的效能,让群众得到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配置了电子触摸屏,将所有规章制度、办事指南一并录入,让群众一“触”了然。

通过红岗、龙湖两个社区规范化管理试点,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和制度,再结合不同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分步向其他社区推广,以点带面,达到全面提升的效果。今年,辖区玉龙、龙湖两个社区被市里授予“平安和谐社区”。

四、抓建设,打基础,固本强基取得新进展

(一)社区党建全面加强

今年以来,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街道党工委联系辖区实际,全面加强了党建工作,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辖区党员队伍为主体、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各社区党组织着力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将辖区内离退休党员、无固定单位的流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教育学习,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充分发挥政治上引导、思想上指导、组织上保证、工作中服务的作用。进一步落实了街道和社区党建示范点考核项目,将“6个有”、“15项内容”逐一完善充实,经过努力,硬件建设方面,已有6个社区全面达标,2个社区正在努力,软件建设已基本按上级要求逐项抓落实,基本达到上级的要求。

(二)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针对我街道新成立,基础薄弱的情况,继去年之后,我们继续加大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年来,落实完成了街道办公楼的装修和泥岗、玉龙、红岗三个社区文体广场的建设;购买了红岗、泥岗、草埔西、龙湖四个社区综合服务站用房,正在进行装修阶段;六个星光老人之家已投入使用。以上项目合计25000平方米,投入约4500万元。

五、抓重点,解难点,群众真正得实惠

我们利用先进性教育的契机,紧密结合实际,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道路改造工程解决了社区群众行路难。玉龙新村长期以来仅靠一条由沙土铺成的简易道路出入,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红岗社区内的道路年久失修,居民要求整修的呼声很强烈。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60多万元的玉龙道路改造工程历时3个多月,已于2006年1月5日通车;红岗社区内的道路已于11月份改造完毕,现已投入使用。这些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行路难。开办幼儿园,解决社区儿童入园难。居住2万多人的红岗社区没有一间幼儿园,孩子们要跑到离家三四公里外。为解决这一难题,街道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申办了红岗幼儿园,并针对社区部分困难户无力承受学费的情况,推出了一系列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一站式”服务,解决商家办证难。在“清无”行动中,针对群众反映办证难的问题,街道领导进行认真调研,并于今年8月份推出了全市首家“一站式”办证服务窗口。办证者只需来到办事处一楼大厅的联合办证点,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在家中等待联合执法人员的检查验收,既方便,又快捷。

六、抓经济,促繁荣,辖区呈现发展新态势

(一)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查处违法建筑、“清无”行动等,切实解决了辖区环境、治安等存在的重点性和普遍性问题,改善了辖区投资和置业环境,给××辖区营造了一个整洁、安全、文明的经济发展环境。环境改善了,安全了,人们自然安居乐业,经济也有序稳定向前发展。

(二)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1-9月份,辖区生产总值14.0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同比增长6.7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1.04亿元,同比增长4.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40。辖区重点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7.1亿元,占辖区工业产值的达93。

(三)完成了街道科协的成立和商会的筹备工作

为进一步健全辖区科普网络,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居民科技素质,经区科技协会批准,于12月29日成立了街道科技协会。同时,为充分发挥商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工商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完善政府对辖区企业的服务,推动辖区经济的发展,经上级商会批准,经济科着手组织商会的前期筹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

(四)加强对股份合作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使辖区股份公司经济健康发展,年初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对辖区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指导的通知》,要求股份合作公司根据街道及上级的相关管理规定,查找企业自身的不足,该完善的完善,该整改的整改。同时制定了扶持股份公司发展的长期方案,加强了对股份公司经济的引导和扶持。今年办事处为章輋等股份合作公司争取到两个扶持项目,政府财政下达扶持资金近200万元。

(五)税费代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街道共征收租赁合同管理费250万元,完成全年征收任务的113%,比去年同期增长22%;受理合同登记955份,面积14万平方米;受理合同备案1494份,面积15万平方米;代征税190万元,完成全年征收任务的119%,同比增长了55%

七、抓共建,创文明,打造××特色文化

(一)调动辖区资源,推动社区文体共建

街道文体站积极组织辖区各单位及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辖区文体事业,文体队成员单位增至42个,有文体责任人、文体骨干50余人。培养了2支腰鼓队、1支摇滚乐队、1支锣鼓对、4支老年花剑秧歌队、3支业余篮球队、2支业余足球队、1个老年合唱团,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开发文体场馆建设

共建成玉龙、红岗、梅园、泥岗、龙湖、草埔西、鹤围等多个文体广场(中心),总面积27500平方米,其中玉龙文体中心占地13000平方米,包括1个足球场、2个篮球场、3个网球场,配套设施逐步到位。在管理方面,采取三种模式:①“梳理行动”后的空置地,由政府出资建设,对外承包经营;②股份公司提供场地,政府出资建设,由社区工作站管理和经营;③辖区单位提供场地自建,自主经营、对居民开放。所有场馆的管理和经营不用花政府一分钱。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一年来,文体站组织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意识形态。8月10日,街道首届文体节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期间近1000人32个成员单位参加了各类竞赛,共举行各种比赛139场次。文体节期间,还开展了多场文艺演出、“百姓论坛”、“社区文化大家谈”等活动,有效地繁荣了社区文化,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取材于辖区出租屋的小品《四人空间》获全国小戏小品大赛金奖,凤光小学的儿童京剧《拾玉镯》和办事处精品创作歌曲《美丽的××》分别获得深圳市鹏程金秋艺术节银奖和铜奖。

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的方面。一是各项规章制度有待健全和规范;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队伍比较年轻,需进一步加强锻炼和培养;四是在节约政府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方面需要继续探索;五是各部门、各社区比、学、赶、帮、超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都是我们在2006年需要努力的方面。

二〇〇六年工作要点

二〇〇六年街道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二十个罗湖”、抓好“九个第一”、落实“七个更”和建设现代化服务强区的目标,推进辖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辖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开创街道工作新局面。

一、继续推进固本强基工程。06年是城市管理年,也是基层基础年,要在练好基本功上做文章,配齐配强“一把手”,落实“三定”方案(定人、定岗、定责任),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和队伍的执行力;同时,对在建项目做好监督,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对已立项的要尽快完善手续,争取早日动工。

二、抓好辖区社会治安管理和人口管理。要发挥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街道、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有效发挥基层各类治安组织作用,形成群防、群治、群控的格局,实现街道、社区安全网络的全覆盖。同时,要认真落实好人口管理“1 5”文件和出租屋管理办法,力保辖区派出所在06年连续第三年在十个办事处辖区派出所年终考评第一名。

三、切实做好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协调工作。小矛盾不解决最终会引发大问题,维稳综治等相关部门及工作站抓此项工作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预防控制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机制,采取工作站属地为主、各部门配合、逐项排查、专人负责、逐项化解的办法,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辖区的稳定、和谐。

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对辖区内道路交通、工厂、企业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六小场所、危险边坡、建筑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要严加整治。要抓好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特别是要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服从城市规划,坚决清理违法建筑,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强环境脏、乱、差的整治,实现社区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完成老社区的改造和物业管理的引进工作。

五、加强基层的依法管理。基层执法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当事人,一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对上访或以所谓“维权”为由,聚众闹事、扰乱公共秩序甚至暴力抗法的,必须依法查处。此外,要通过法制进社区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辖区市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要用法律来武装群众,使群众能够自觉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形成一个人人懂法、人人用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法制环境。

六、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基层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基层的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居住难、就业难、就医难、打官司难和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继续开展“关爱行动”,注重实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中去,使辖区市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篇:--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2007-12-17 14:37:3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2)

××街道二〇〇五年工作总结暨二〇〇六年工作思路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全面履行街道各项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二〇〇五年是街道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街道按照“打造平安××”的既定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区委工作会议的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迎难而上,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执行有力,全面履行街道各项行政管理

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和决策落实到基层,竭诚为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一年来,玉龙新村引进物业管理得以在全市推广,社区网格化巡控得到市、区公安部门的认可并普及到全市,社区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全市首创,出租屋管理与计生工作资源整合得到国家及省、市计生部门的肯定,带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小品《四人空间》获中国戏剧奖,……辖区呈现出一派平安、繁荣、和谐,极具××特色文化的新景象。

二〇〇五年的主要工作

一、抓队伍,求效率,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针对办事处成立时间短、队伍新的状况,为了提高执行力,我们从抓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入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首先,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

范。坚持每周召开班子成员例会,汇报上周工作情况,部署本周工作,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了解情况。做到周周有计划,事事有小结,既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又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每位班子成员挂点一个社区,每周至少到社区检查一次,督促落实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

二是制定了《干部职工考勤管理规则》,实行指纹打卡、考勤。干部职工从班子成员到普通员工全部实行上、下班打卡,每周汇总一次,迟到、早退者由部门负责人说明理由。这样既保证了出勤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上班散漫等一些不良现象。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各科室和各社区工作站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由部门负责人汇报上季度工作落实情况和下一季度工作打算。通过季度例会,促进了工作的落实,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相互

竞争,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真正得以体现,工作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大大提高。

四是营造机关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在辛勤工作的同时,党工委、办事处非常重视和推崇人性化管理,关爱干部职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一年来,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30余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了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更加激发了工作的干劲和热情,使整个干部职工队伍充满了活力,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通过抓队伍,今年,我街道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如分管城管工作、“专啃硬骨头”的陆文祥同志,分管安全工作、“刮风下雨睡不着觉”的张保国同志,“吃着抗癌药上班”的刘晓英同志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抓管理,重服务,社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工

作重心转移到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着重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工夫,努力探索新时期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

(一)构建立体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一是推行社区治安网格化巡控和资源整合工作。为了彻底扭转社区治安秩序,我街道推行了以社区警务室为阵地,资源整合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网格化”立体防控体系。同时由综治办牵头,组织物业管理处及辖区有关单位积极参与,筹建了治安联防协会,设立治安联防基金,有效整合巡防队、出租屋管理员、物业管理处保安队伍等人力资源,共同参与维护社区治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通过治安网格化巡控和资源整合,辖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今年1—11月份,共立刑事案件527宗,治安案件516宗,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和。以前治

安案件高发的“插花地”玉龙社区,今年1—11月份仅发案9宗,同比下降,今年9月份,另一个“插花地”龙湖社区被市委政法委授予“百日无案件社区”和“无毒社区”。在罗湖区公安分局综合考评中,××派出所连续两年(04、05年)名列第一。

二是加大社区综治硬件投入。街道拨出专款80万元装修了8个社区综治办公室,每个办公室不小于50平方米;选择最有利位置投入20多万元建设玉龙和龙湖两个警务室;投入20多万元为派出所购置了两台治安巡逻车,使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投入315万元在玉龙、坭岗、草埔西3个社区装置了电子监控系统,成为社区治安整治的“千里眼”。投入20多万元对红岗花园和坭岗西村进

**街道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第五篇:产学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XX大学XX学院2012年产学研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

作计划

2012年XX学院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努力作为,在科研方面凝练专业方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造实用成果,精心组织产学研活动,发挥产学研在专业建设、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服务于我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产学研实力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院的产学研工作呈现出有努力而成果不够、有社会效应而经济效应不够的局面。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

一、产学研工作举措与成效

1、在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上高度重视,加强了对产学研工作的宣传与倡导力度,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产学研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通过专题会议和与教师交流,努力消除我学院广大教师不用搞科研的错误认识,积极扶持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同时,学院领导都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方面在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给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和创造机会,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组建科研与实践团队,努力改善我院产学研工作局面。

2、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工作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我院实验室、实训中心申购了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完善学生实训环境;二是积极建立并切实加强重点实习基地建设,将重点实习基地发展成为学生实习、就业的主要基地。在密切联系原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我院去年签约XX县XX乡、XX镇,建立了新的艺术采风实践基地,在便于激发师生创作灵感、提高我院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弘扬并推广当地风俗文化,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果;三是把产学研活动与“请进企业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院外聘教师在教学、人生道路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除鞋设专业外,我院聘请5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进行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授课,还针对学生毕业前专业方向选择,聘请了多名客座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

3、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和交流。一年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与泉州等地合作企业之间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按照企业的交流意见对毕业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积极组织师生走出去,分别与XX镇XX村、XX市军分区、XX区消防大队、XX武警支队八中队等单位联合,开展村标设计、军徽设计、联合画展、消防品宣传展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同时我院领导班子、产学研骨干积极参与到地方建设中,在XX文化工程验收、工艺美术师评审、高考评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与XX等地企业、单位展开洽谈,努力寻找横向合作项目的契机。

4、在常规性科研管理工作方面,除了加强并积极探索我院内部产学研制度建设、产学研管理队伍建设外,努力强化产学研项目申报的宣传力度和立项组织工作,在产学研项目申报中加强组织,提高教师的申报比例和立项率;准备强化产学研立项项目的管理,拟实行项目负责人问责制,积极督促项目研究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立项课题。

5、积极开展实习基地的维护与建设,努力将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同时积极与新老合作单位联系,组织了3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

我院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又掌握了各种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入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了教师队伍,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产学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诸多原因,我院的产学研工作呈现出有努力而成果不够、有社会效应而经济效应不够的局面。

1、主观能动性方面,教师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主动性不够,尚未形成成熟地产学研合作团队。

2、因经验不足,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横向项目大多流产,签约率非常低。完成的横向项目经济效益不够。

3、同样受经验不足影响,纵向项目申报及立项较往年有一定提高,但与其他兄弟院系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4、受课酬分配等客观原因影响,部分校外客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够,甚至个别教师存在较大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 培养。

5、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学生的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和假期安排与企业的生产需要、人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产学研工作改进措施及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继续加大对产学研工作的宣传与倡导力度,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

2、尽快建立起成熟完善、富有战斗力的产学研合作团队,积极参与到横向、纵向项目申报中。

3、在项目申报方面加大对广大教师的培训指导力度,以克服申报经验不足的问题。

4、扩大校外交流,积极拓展横向合作项目渠道,提高对市场行情的掌握力度和谈判技巧,提高项目签约率。

5、强化产学研立项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要求结项。今后,我院将在以下几方面拓展并改善产学研合作的局面:

1、以XX奖学金的设立及后续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加大与校友的联络力度,积极拓展校外项目合作渠道。同时在我院师生作品拍卖过程中积极扩大我院的社会影响力。

2、以XX实训基地为依托,积极联络鞋类制造企业,寻求合作契机,努力实现部分市场产品的校内生产。

3、积极拓展校内外培训渠道。着手举办XX市工艺美术师培训班、XX方向专升本培训班,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学生的实习、就业为载体,学院与企业相互融合,今后艺术设计学院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我院办学质量,发挥教学社会化的功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XX大学XX学院

2012.03

下载关于印发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2007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街道办事处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街道办事处××年工作总结暨××年工作思路××年工作总结××年以来,我处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牢固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突......

    街道办事处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大全

    ××街道办事处××年工作总结暨××年工作思路××年工作总结××年以来,我处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牢固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突......

    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2007-12-07 17:30:4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xx乡党委工作总结暨20......

    招投标工作总结暨年度工作思路

    招投标工作总结暨年度工作思路 在规范招投标管理工作中,通过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管理,建立诚信档案,严格招标文件备案管理,规范评标程序和评标办法,围绕加强招投标管理,进......

    物资部工作总结暨明年工作思路

    物资部工作总结暨明年工作思路 物资部工作总结暨明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 ,物资部全面落实好集团公司、上级管理公司及我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公司工作总的要求为指导思......

    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xx乡党委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一年来,xx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

    乡党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xx乡党委工作总结暨XX年工作思路一年来,xx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008年2月14日) 深教„2008‟33号 •深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要点‣已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