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工作发言
水利工作发言
2012年,渑池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超前实施信息水利”的治水思路,全年共投入农建资金1.28亿元,完成重点水利项目32个,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先后获得市“红旗渠精神杯”奖杯,“全省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先进单位”、“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先进集体”等荣誉。
回顾总结我县水利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水利的良好氛围
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一年来,省、市、县领导对我县水利事业高度关注,并多次深入一线视察调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县水利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水利工作,深入工程一线调研指导,形成了领导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水利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思路,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水利的良好局面
(一)超前谋划,以规划统揽全局。近年来我县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县先后印发两项重大水利规划。其中:《渑池县水利“十二五”规划》明确五年内投资8亿元,打一场水利建设转型发展的翻身仗,重点建设一批堤防工程、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节水改造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共计120余项。《渑池县农村安全饮水“十二五”规划》已明确解决12.3万农村居民及3.9万在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此规划已列入国家安全饮水“十二五”规划。至此,形成了渑池今后水利发展的总体框架,各项水利工程有序快速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二)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我们坚持把解民难、排民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心实施了一批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水利民生工程,极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我县涧河 “水脏、水乱、水差、水臭”现象十分突出,为彻底治理好涧河,我们将人水和谐的人文理念融入工程建设,投入2541万元对涧河西河南段进行综合治理,将昔日的“臭水沟”建设成为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景观,成为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同时我们还完成了洪阳河洪阳段、沙村河和柳庄河河道治理工程。
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我县坚持“统筹发展、科学规划、集中规模”的原则,继续加大投入,使受益面和 覆盖面持续增大,完成了张村、英豪、坡头等11个乡镇2.6万农村居民和2000名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了天池镇张吕、仰韶镇裴窑等9个自然村及南庄学校的饮水困难。从2005年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以来,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41处,全县1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效果明显,深得民心。
在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方面,我县抓住国家对小水库除险加固这一重要机遇,积极跑项目、引资金,今年以来投资4109万元对南泉、韩沟、仁村等11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设,现已全部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
在节水灌溉工程方面,我们大力实施微灌、喷灌、管道输水等节水新技术,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高标准建成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
在城市供水工作方面,完成城区供水418万方,工业供水630万方,发展各类新用户1200户,铺设管道5000米。完成了惠民苑社区、和谐小区、新兴花苑等8个小区供水工程和印刷厂、新兴街、平板桥等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投资565万元完成了天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东线供水工程,铺设管道5400米,日供水能力6000吨,解决了省道247以东后续发展企业的生产生活供水,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推动了渑池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开新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只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更高要求。渑池水利工作将大力发扬“红旗渠精神”,以“低调务实、锐意进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治水兴水,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抓紧建设一批打基础、谋全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水利项目,着力解决12.3万农村居民及3.9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富村、高崖等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芮沟、杜寺沟烟水配套水源工程,发展仰韶中型灌区5万亩、槐扒灌区30万亩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东石门、龚石门、刘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等项目建设。
渑池,大兴水利的思想在统一,实干兴水的合力在形成——让江河更加安澜、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安康,渑池水利风鹏正举,正当其时!
水利工作发言
2012年,渑池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超前实施信息水利”的治水思路,全年共投入农建资金1.28亿元,完成重点水利项目32个,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先后获得市“红旗渠精神杯”奖杯,“全省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先进单位”、“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领导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兴水利
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一年来,省、市、县领导对我县水利事业高度关注,并多次深入一线视察调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县水利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水利工作,深入工程一线调研指导,形成了领导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水利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提速扩面,重点工程建设高潮风起云涌
我县大力组织高投入、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将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由过去的主要解决防洪、排涝、灌溉的农业性水利向统筹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景观的现代水利转变,大力推进安全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水保治理、节水灌溉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全年解决了张村、坡头等11个乡镇2.8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和天池镇张吕、仰韶镇裴窑等9个自然村及南庄学校的饮水困难。从2005年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以来,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41处,全县1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效果明显,深得民心;投资565万元完成了天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东线供水工程,解决了省道247以东后续发展企业的生产生活供水,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推动了渑池经济社会的发展;投资4109万元,完成了南泉、徐家寨等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防洪标准和拦蓄能力全 面提升;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完成了沙村河、柳庄河、洪阳河洪阳段、涧河西河南段河道治理工程,将昔日的“臭水沟”建设成为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景观;大力实施微灌、喷灌、管道输水等节水新技术,建成了陈村后河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开启了仰韶中型灌区5万亩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项目,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中西部高效农业产业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只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更高要求。渑池水利工作将大力发扬“红旗渠精神”,以“低调务实、锐意进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治水兴水,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抓紧建设一批打基础、谋全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水利项目,着力解决12.3万农村居民及3.9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富村、高崖等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芮沟、杜寺沟烟水配套水源工程,发展仰韶中型灌区5万亩、槐扒灌区30万亩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东石门、龚石门、刘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等项目建设。
渑池,大兴水利的思想在统一,实干兴水的合力在形成——让江河更加安澜、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安康,渑池水利风鹏正举,正当其时!
第二篇:水利工作典型发言
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业
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高举生态立县改善民生旗帜
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淅川县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1日)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集山区、库区、边缘区、贫困区于一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渠首所在地,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70万亩,水域60万亩,山地290万亩,大体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
淅川县区位独特,地形复杂,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特别是地处调水源头,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近年来,为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农建工作为抓手,以“净化库区水源、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新型农村”为目标,按照“突出生态、培育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带领全县人民大打农建攻坚战,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多元水利、永续水利的转变,开创了农建工作的新局面。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294.98平方公里,建设高效农田6.5万亩,解决
农村饮水7.7万人,修筑生产道路460公里,高标准修建堤防36公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54.3万亩,农建工作连续三年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五年获得市“兴水杯”,并被省、市推荐参评“全国农建百强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服务大局,建设生态水利。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 确保源头水质责任重大,使命神圣。为此,我们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农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开展“生态兴水杯”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强力实施。一是科学规划重实效。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生态、富民、富县共赢。结合15个乡镇的区域立地条件,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在县城东南部的九重、香花、厚坡等乡镇和库周低山丘陵区,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实施农综开发,建设农水小区;在丹江口水库以西和丹江南部的中低山区,以荒山造林和封禁治理为重点,辅之以生态移民,恢复自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功能,建设绿色乡村;在丹江口水库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结合东桑西移等项目,以营造水保经济林为重点,培育湖桑、柑桔、山杂果等绿色产业。二是集中连片出精品。根据流域分布情况和地质条件,集中连片治理,突出规模效应,打造精品工程。近年来,我们对治理的近20条小流域,每条小流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治理面积均在5000亩左右,确保治理一条流域,保持一方水土,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我县上集镇的王沟、莲花寺、铁娃河三大流域水保工程,由于规格高、面积大、成效好,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生态环境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三是配套设施强产业。农建工程只有与产业配套,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为此,—2—
我们根据各乡镇地域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差异性,科学实施生物配套设施,真正做到建一处工程、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目前,通过对10条小流域89.98平方公里的水土治理,我县的马蹬、仓房、滔河、老城、大石桥等环库山区乡镇已成为花椒、柑桔、仁用杏农产品基地,荆关、寺湾、西簧等沿库沿河乡镇也已成为花椒、湖桑、鲜杂果等特色产业基地。马蹬镇结合“长治”工程发展花椒10万亩,成为中原花椒第一镇,仅花椒一项每年群众人均增收1000多元。寺湾镇结合“东桑西移”工程,发展湖桑4万亩,成为中原湖桑第一镇。特色产业的稳步发展,不仅致富了群众,而且促进了生态保护。
二、利民为民,建设民生水利。为政之要,民生为本。在农建工作上,我们始终坚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致力打造民生水利。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打基础。淅川山多、丘陵多,水浇地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部分地区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收”。为逐步改变这种面貌,我们立足长远打基础。对九重、香花、厚坡、上集等乡镇岗丘地集中进行治理,先后实施了灌区配套、农综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等建设项目15个,新增灌溉面积5000亩,提高灌溉标准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大大增强了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前一度被群众称为的“三跑田”变成了现在的“三保田”。二是改善生活条件利民生。为改善农村面貌,方便群众出行,我们把农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狠抓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大力推广“畜—沼—果(粮)”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共建农村户用沼气3.6万余座,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改善了周边环境。同时,为解决 —3—
群众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全县共修筑乡村路1700公里,行政村新通水泥路200个,总共达到510个,6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班车;修建水窖4400座、小高抽52处、高泉引水46处,打井320眼,解决农村饮水安全7.7万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防灾减灾保民安。淅川河道多,小水库多,为全面消除隐患,确保其安全运行,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去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1400余万元,用于各类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险工险段的治理。目前,盛湾镇裴营水库除险加固已进入扫尾阶段,金河蒿坪水库、马蹬孙庄和厚坡岗西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同时,完成了宋岗码头护岸、鹳河西湾段险工修复,共修复水毁工程38处,新建加固堤防1.5千米,疏浚河道2千米,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创新机制,建设多元水利。资金问题是搞好农建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群众参与”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多元投入搞建设。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对治理难度大,投资多,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水保工程,政府出面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控,将农综开发、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土地整治、东桑西移等项目资金与水保工程捆绑使用。仅2007年,全县捆绑使用各类资金达4000余万元,为农建工作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二是坚持市场引导。在水保工程上,我们坚持走水土流失治理市场化的路子,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培育水保产业结合起来,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导扶持企业、个人和民间组织投资开发四荒资源、发展水保经济。政府在征地拆迁、—4—
经营环境、规费征收、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激发他们投身农建事业的热情。我县仓房镇是柑桔大镇,种植柑桔面积近3万亩,其中农户种植2万多亩,种植农户达2400多户,初步形成了大户带动散户,采摘、包装、运销一体化发展的良性格局,实现了生态改善、农民致富双赢。2007年全县参与水保开发的企业达到22家,私营业主320余人,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逐步形成了遍地开花之势。三是坚持发动群众。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农建工作的积极性。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县、乡、村不同会议动员,发动群众参与水保工程建设。去年通过该形式共建设生产路40公里,植树120万株。同时,实行民办公助和以奖代补形式,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统一按照工程直接费用的10—20%,进行以奖代补和民办公助,引导群众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水窖500多个,谷坊120多个。
四、建管并重,建设永续水利。为真正把农建工程建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工程,我们坚持做到三高:一是高标准建设。从工程的规划、设计,初道工序开始,要求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按标准规范执行,使工程设计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通过上级部门评审论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工程项目质量监理,由技术质量监理员全过程跟班监督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二是高质量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制、公示制和资金报账制,打造“阳光工程”、精品工程。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凡达不到资质等级要求的,一律拒之门外。在工程实施前后,按法定程序,将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 —5—
监督。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落实工程资金报帐制,形成了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实施和验收,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审计部门监督资金运行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治理资金的安全运行。如我县近年建成的上集镇水田河、贾沟,马蹬镇紫气河、杨营河,仓房镇磊山桔园,老城镇仁用杏等农建工程都是精品工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高效益管护。为使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们多措并举,加强管护。首先是鼓励群众自建自管。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个人自建全部由投资人自己管理,政府负责法律指导和技术服务。其二是实行公建民管。工程由政府组织建成后,按照“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将经营权交还群众,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其三是采取协会管理。对涉及面广、利益复杂的农田灌溉和饮水工程,引导受益群众组成用水协会,负责用水调度、水费征收、工程维护、矛盾调解和资金使用管理等,解决管理主体缺位和管理粗放等问题。盛湾镇周湾、衡营、陈岗、姚营等四个行政村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了成员达2800人的用水协会,协会理事和会长由群众推选,民主议定水价和运作程序,民主约定会员责任和义务,对7000亩农田、3100亩经济林的灌溉工程和3000人的吃水工程进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效益,较好地维护了工程设施,为水利工程的永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好的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6—
进一步加大农建工作力度,学习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使我县的农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7—
第三篇:水利站发言
重建设
强管理
充分发挥乡镇水务站的主力军作用
一、全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县1965年建县,总面积1362平方公里,62.6万人,105万亩耕地。辖1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怀洪新河、浍河、澥河、北淝河、沱河横贯东西,历史上是一个有雨涝灾,无雨旱灾的贫困落后地区。建县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水利作为脱贫致富的抓手,先后历经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沿河洼地防洪”,七十年代的“三一沟网化”,八十年代的“发展灌溉”,九十年代的“河道治理”,2000年以来突出“民生水利”等阶段。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乡镇水务站建设始终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基础来抓,水务站不仅对水利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在2000年机构改革时,全县乡镇水利站全部下放,并与其它基层站组建成乡镇农林水综合技术服务站,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县水务局负责业务指导。三权下放后,为了使其人心不散、队伍不乱、职能不变,县委、县政府并没有放松对基层水利人员的关心和管理,仍然利用他们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从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入手,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工程“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一方面,强化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组织。面对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劳务经济、现代农业发展等“三农”工作特点,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及时成立了以乡镇为单元的11个水务建设管理站,核定事业编制44个,上划业务部门,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以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另一方面,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为主,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从全县村两委干部和热衷于水利公益事业的群众中,推选水管员。依托59名水政监察员、44名水利员、227名水管员,做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从而保证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二、乡镇水务站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
为使乡镇水务站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我县在水务站建设管理中围绕“三个加强”,做到了“健全机构队伍、保证职能履行、树立水利形象”。
一是加强体制建设,健全机构队伍。
2011年8月4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水利行业特点和乡镇水务站担负的职责,明确提出:以乡镇为单元,健全乡镇水利服务机构,理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2011年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县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2011年8月份县编委就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下发专文,明确要求以乡镇为单元,成立乡镇水务建设管理站,人权、财权全面移交县水务局管理;9月份县政府出台文件,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实行基本补助加奖励的形式,人均财政月补助100元,考核合格奖补50元,优秀奖补100元。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保证高效运行。
在明确乡镇水务站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后,县政府安排县水务局、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及乡镇,研究探索乡镇水务站内部改革,建立健全了水利员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巡查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制度、工作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年终考核由县水务局制定考核细则,实行“分线切块”的方式,分“专业岗位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目标”、“其他工作目标”三个部分,考核结果不仅与任用、晋级、评先评优相结合,而且与水利员每月的绩效工资挂钩,按考核的实绩予以发放兑现。围绕中心工作,实行周跟踪、月调度、年终考核、培训轮岗。在农田水利等重点工作推进阶段,水务站长到县水务局参加例会,汇报工作,接受任务。
鼓励水利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2011年9月初,县政府举办了首期水利员培训班,市、县水利专家进行了授课。工程员、水政监察员等均持证上岗,职工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享受养老保险、职工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同时利用农饮水厂、现有房屋调配、新建水务站等,多渠道解决水务站办公场所问题,并加强办公硬件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做到配齐电脑、打印机、水准仪、档案柜等办公设备。
目前,全县乡镇水务站已做到六有,即:“有人员、有编制、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不仅提高了水务站人员素质,而且调动了广大水利员服务“三农”、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加强职能建设,树立水利形象。
乡镇水务站是从事公益性事业的管理服务机构,担负着本辖区内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维修、养护、更新、改造计划编制及防汛抗旱工作,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抢抓机遇,争取和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农水重点县、世行洼地治理、大沟疏浚、城市防洪等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项目调查摸底、规划编报,组织实施到建后运行管理,水务站均全程参与,全面监管,保证了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水务站还积极参与水法规宣传、水行政执法、水规费征收,对破坏水工程行为及时上报乡镇和县水务局,积极参与调查取证、查处,在维护水利工程安全、调解水事纠纷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践充分证明,我县乡镇水务站现已成为农村水利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力军,成为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的参谋和助手,成为承担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重要保障,成为基层水政执法和规费征收的主体力量。回顾我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搞好乡镇水务站和加强水利员队伍建设的根本;理顺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是保障农村水利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的基础; 保障经费是水务站开展工作的前提;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抓好现有人员业务培训是搞好农村基层水利工作的当务之急。
目前,全县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职能明确、布局合理,体制优势逐渐显现。但是,我们还只是在摸索阶段。全县乡镇水务站建设还存在人员老化、知识陈旧、素质不高、乡镇中心工作牵扯精力过多等诸多问题。下一步,我县将认真学习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会议要求,围绕优化队伍结构,加强队伍培训,推动人员轮岗,探索经营创新等,全面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篇:水利发言材料
乘势而为 实干攻坚
努力开创平溪水利工作新局面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是进入水利冬修的紧要关头,是抢抓春耕备耕生产储水保水工作的关键时刻,全镇上下积极抢抓机遇,齐心协力,鼓足干劲,苦干实干,努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切实推动全镇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动群众,加强冬修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水利扶贫工作进程
去冬今春,通过镇领导多方面协调,积极筹措资金6万元,动员广大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维修的水利设施有:渠道清淤补漏140余公里,渠道防渗5公里,维修山塘2口,维修电提灌11座,恢复2520余亩稻田的灌溉,保障了粮食的生产。
实施的水利扶贫工程有:人饮工程的实施能解决当地178户,712人,64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投入资金78万元;人饮工程的实施既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抗旱工作,镇党委、政府已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抓落实,成立了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和防汛抗旱应急分队,并全面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落实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了值班制度,随时听从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
积极抓好春耕前冬修水利工作,为防汛抗旱除险排涝及
储水保水打下了基础。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们把防洪减灾作为防汛抗旱的第一任务,认真落实“以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思想,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防汛抗旱并举”的方针,达到了今年防汛抗旱总要求,即确保不垮一个坝,确保不因自然灾害死一人,防汛抗旱工作做到警钟长鸣,把洪灾和旱灾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
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打好灾后水利基础设施恢复生产攻坚战
今年我镇遭受60年难遇的特大旱情灾难,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农作物受灾60%,成灾50%,绝收15%;干旱期间蓄水51万方的3个水库蓄水都达到死水位,蓄水量为28万方的21座山塘蓄水1.5万方,比同期减少95%,29座电灌都在超负荷运行;21处人饮工程点水源水量有3处干枯、10处不能满足供水、8处基本维持供水,全镇447口水井,80%干枯,20%出水量比同期减少90%,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为了让群众渡过灾期,尽快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我镇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抗旱救灾应急方案,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各种应急抢险预案,在前期救灾资金、物质没到位的情况下,积极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在水利局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镇上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抗旱救灾措施,努力将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按照“摸底调查,规划上报,2
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群众自救、地方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我镇水利设施恢复重建方案。
对全镇受干旱影响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抢修,总投资1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7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
补助恢复的工程有:
1、维修电灌6座,装机64千瓦,抢修电灌2座,装机15千瓦,改善灌溉面积520亩;
2、抢修人饮有:黄婆溪人饮、栏木冲人饮、杉木坳人饮、龙塘河人饮、共解决了181户,724人,246头牲畜的人畜饮水困难,改善了当地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加大宣传,加强水费的征收力度,增加水利资金的投入,使水利工程持续见效
过去,群众认为水利工程是“大锅水”、“福利水”的现象特别严重,许多群众认识不到交纳水费的重要性,所交水费甚微,造成水价与成本倒挂,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致使一部份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而导致瘫痪,通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提高认识,转变了思想,今年已圆满地完成了水费征收任务3.8万元,将投入恢复和完善的一批水利设施,为春耕生产和投入抗旱生产发挥较大的作用。
为进一步管好用好水费,水费管理是实行单独建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采取谁交谁受益的原则,水费的使用是根据年前群众的冬修报告,结合该灌区水费的收支情况,水务站进行实地勘测,并报镇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水费的使用受灌区代表监督,确保水费收之于民,用之于民。
五、把握形势,坚定加快水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是我镇水利建设与发展中较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水务局领导的关怀下,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今年特大干旱的自然灾害,抢抓多项机遇,积极主动争投资,全力以赴抓建设,凝心聚力抓管理,团结一致促发展,先后相继实施了贵州王人饮、田坝人饮、王家人饮、草坪人饮、大坡人饮、渡口人饮等,下一步将抓紧抓好王家坡、张家坪,塔坡人饮工程的实施,争取年前竣工。这批人饮工程的实施能解决当地593户,2669人,1779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水利设施的建成,为改善民生,服务“三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水利管理工作,使水利工程持续见效 加大人饮工程、灌区工程、水资源、河道的管理力度,督促镇水务站建立各灌区、人饮工程点用水户协会,在切实加大专业管理工作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村用村管、组用组管、户用户管等群管组织的管理职责。各协会把安全供水作为首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作为首要目标,千方百计保供水,认真抓好人饮工程水质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了饮水安全问题的发生。水资源管理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用水,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协助水务局水政执法,坚持把河道安全放在首位,随时巡查,预防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七、强化工作措施,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强化目标考核。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列出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要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已定的事情干实、干好、干成功。三要切实改进作风。我镇要求水务干部职工坚持以“实”为先,“干”
字当头,要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对已定的事情和安排了的工作,要立说立行,不等不靠,按期完成。四要加强督促检查。我镇要求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定期不定期的对我镇水利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处理不落实的事,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不走样、不落空。
在今后的工作中培养作风正、干劲足、肯吃苦、勤奉献的我镇水务干部队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协助水务局实施农村人饮、病险水库改造和集雨节灌等水利工程。协调各种纠纷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已建工程设施的养护维修,加大水源保护力度。确保人饮水质安全。真正做到便民服务。通过水务干部职工的勤奋努力和扎实工作,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今年水利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同志们,新的一年要有新的作为。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全县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第五篇:水利工作表态发言
水利工作表态发言(精选多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xx年苏-家-屯区水利局的工作在市局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面完成了预期的工作任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加强灌溉管理,确保水田生产顺利进行
为确保今春我区水田灌溉顺利进行,我区从两方面狠抓落实。一是管理方面。浑南灌区、八一灌区在灌溉前组织人员进行用水情况调查,结合实际制定水田灌溉管理方案,制定用水计划、科学调配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实行目标管理,将管理目标分解到各管理站,工
作业绩与效益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了用水者协会工作,利用用水者协会这一平台,调动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水费收缴力度。全年引水120天,总引水量9776.85万立米。二是工程方面。投资832万元完成了八一灌区第二节制闸拆除重建工程、灌溉渠道修复工程、苏抚灌渠改线工程等三大灌溉工程,确保了全区水田灌溉顺利进行,为水稻丰产提供保障。同时八一灌区改造立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一期可研报告通过国家批复,投资600万元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中。
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区安全渡汛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国家防汛法规,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工程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一是
组织准备:充实和调整了区防汛指挥部成员,落实了各级领导防汛责任制,制定了河流、水库、险工、险段、防汛重点部位的防洪预案。二是物资准备: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储备了一定量的防汛物资。三是工程准备:投资630万元完成黑牛屯水库输水洞改造工程;东山口水库维修工程;北沙河左岸红菱烟台段堤防加固工程;浑河前谟段平顺护岸工程;浑河胡家甸排水闸出口处理工程;韭菜河一排干清淤整治;前谟排水站维修改造等水利工程,为全区防汛渡汛奠定了有利基矗
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我区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以水源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北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为重点,把农建与产业化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田基本建设真正做到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年初制定了与水利自身相结合、与
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农建方案,并积极指导和协调农田基本建设开展,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以北沙河防汛应急工程、北沙河护岸、红菱堤防加固、黑牛屯水库溢洪道改造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精品工程。xx年全区投入各级农建资金24745.1万元,完成土石方311.39万立米,使用人工99.79万工日,投入机械车工5.79万台班,完成骨干、精品工程30项。在今年全省农田基本建设评比检查中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
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取得新成果
今年浑河、北沙河仍实行全线禁采砂石。为加大打击非法采砂力度,我们采取了六项措施加强对河道的管护:一是派人24小时巡视河道;二是清除了河道内所有采砂设备;三是对盗采砂堆进行了立案查处;四是在主要堤坝口设限宽桩,防止采砂设备进入河道采砂;五是节
假日安排专人日夜驻守在交通要道口守护河道;六是在重点部位设立活动房,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遏制了盗采砂石的违法行为。全年处理盗采砂石车辆80余台,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1余起,收缴罚款216万元。
强化水资源管理,保证水资源合理开发
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履行了取水许可的审批程序,公开办事程序,全年审批水源井68眼。完成了我区地下水位的观测任务和水资源综合分析评价规划。积极开展新建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完成了碧桂园、华润雪花啤酒集团、华创啤酒有限公司、御泷家园地温空调供水水源等8个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为取水许可提供可靠技术依据,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科学保障。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见成效
进一步加大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完成33个已建砖厂和石场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评审,为全区水土
保持行政审批规范化开了个好头。投资60万元完成了石庙子和田水河两条小流域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水利基础保障。我镇是农业大镇,有耕地面积1.91万亩,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这次我县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难得机会,第一时间开展了广泛宣传,通过召开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会议,积极组织申报灌溉渠道177.96千米,占全县的40%。今年总投资960余万,计划修建灌溉渠道52千米,整治山塘3座,占全县总任务数的23%,涉及全镇29个行政村,受益人口1.5万人。
现在正值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全力以赴,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任务。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落实工作。认真扎实地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根据我镇地域特点,把项目区域划分为梅源-某某、沙铺-大湾、黄家畲-张家地三大片,加强组织领导,相应各片项目涉及村的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形成推进机制,做到组织协调有力、管理建设有序、整体推进迅速。切实抓好政策处理、项目联系、纠纷调处等工作的落实。
二是继续深化宣传,做好思想工作。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粘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多层面的宣传工作,提高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认识,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建设
区群众深刻理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做到及早、主动 1
与工程区域内的农户联系,扫清因不理解造成的村民不情愿、不配合等消极因素,确保政策处理顺利推进,保障工程无障碍施工。
三是不断强化措施,优化服务机制。积极采用分片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针对此次项目政策处理由各村自理,无任何经费来源的情况下,我镇将尽最大力度,扎实细致地处理好相关政策,快速有效的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阻力问题;针对建设工程量大、分布广的特点,我镇将继续完善驻村干部一线工作制、每周定期汇报制,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对于工程建设中涉及村集体、群众权益的问题,建立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问题收集、诉求回应机制,着力化解影响进度、稳定的不利因素,确保工程和谐推进,努力把这项工程建设成综合效益高、工程质量好、建设速度快、利国利民的
精品工程。
四是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我镇许多工程位于高山地区,1-2月极易出现冰冻天气,无法正常施工,严重压缩了施工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因素下,坚决做到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严格执行联合工作小组一线工作制,保持全程跟踪,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健全责任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切实把农田水利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最后,我代表某某镇党委政府郑重表态:一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忘我工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不断鼓劲加压,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更严的要求、更强的措施,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xx年苏家屯区水利局的工作在市
局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面完成了预期的工作任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加强灌溉管理,确保水田生产顺利进行
为确保今春我区水田灌溉顺利进行,我区从两方面狠抓落实。一是管理方面。浑南灌区、八一灌区在灌溉前组织人员进行用水情况调查,结合实际制定水田灌溉管理方案,制定用水计划、科学调配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实行目标管理,将管理目标分解到各管理站,工作业绩与效益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了用水者协会工作,利用用水者协会这一平台,调动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水费收缴力度。全年引水120天,总引水量9776.85万立米。二是工程方面。投资832万元完成了八一灌区第二
节制闸拆除重建工程、灌溉渠道修复工程、苏抚灌渠改线工程等三大灌溉工程,确保了全区水田灌溉顺利进行,为水稻丰产提供保障。同时八一灌区改造立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一期可研报告通过国家批复,投资600万元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中。
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区安全渡汛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国家防汛法规,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工程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一是组织准备:充实和调整了区防汛指挥部成员,落实了各级领导防汛责任制,制定了河流、水库、险工、险段、防汛重点部位的防洪预案。二是物资准备: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储备了一定量的防汛物资。三是工程准备:投资630万元完成黑牛屯水库输水洞改造工程;东山口水库维修工程;北沙河左岸红菱烟台段堤防加固工程;浑河前谟段平顺护
岸工程;浑河胡家甸排水闸出口处理工程;韭菜河一排干清淤整治;前谟排水站维修改造等水利工程,为全区防汛渡汛奠定了有利基础。
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我区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以水源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北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为重点,把农建与产业化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田基本建设真正做到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年初制定了与水利自身相结合、与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农建方案,并积极指导和协调农田基本建设开展,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以北沙河防汛应急工程、北沙河护岸、红菱堤防加固、黑牛屯水库溢洪道改造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精品工程。xx年全区投入各级农建资金24745.1万元,完成土石方311.39万立米,使用人工99.79万工日,投入机械车工5.79
万台班,完成骨干、精品工程30项。在今年全省农田基本建设评比检查中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
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取得新成果
今年浑河、北沙河仍实行全线禁采砂石。为加大打击非法采砂力度,我们采取了六项措施加强对河道的管护:一是派人24小时巡视河道;二是清除了河道内所有采砂设备;三是对盗采砂堆进行了立案查处;四是在主要堤坝口设限宽桩,防止采砂设备进入河道采砂;五是节假日安排专人日夜驻守在交通要道口守护河道;六是在重点部位设立活动房,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遏制了盗采砂石的违法行为。全年处理盗采砂石车辆80余台,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1余起,收缴罚款216万元。
强化水资源管理,保证水资源合理开发
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履行了取水许可的审批程序,公开办事程序,全年审批水源井68眼。完成了我区地下水位的观测任务和水资源综合分析评价规划。积极开展新建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完成了碧桂园、华润雪花啤酒集团、华创啤酒有限公司、御泷家园地温空调供水水源等8个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为取水许可提供可靠技术依据,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科学保障。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见成效
进一步加大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完成33个已建砖厂和石场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评审,为全区水土保持行政审批规范化开了个好头。投资60万元完成了石庙子和田水河两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加大了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在城区中心地带“河畔花城”小区建立一个“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碑,开创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先河,受到省、市部门的好评。
水管体制改革及水库移民工作有
进展
全面贯彻落实了省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苏家屯区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完成涉及水管体制改革的单位的职责、人员、资产、收支情况调查摸底工作。
水利普查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启动之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准确掌握我镇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摸清水利建设状况,使水利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民生和经济发展,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水利建设所带来的好处,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水利建设成效,我们就必须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下面我代表二曲镇重点就做好水利普查工作向大家做出表态:
一、提高认识,充分领会普查意义。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
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水利普查,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镇广大干部群众要
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利用普查契机,摸清我镇水利设施建设状况,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普查工作,将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全镇划分为5个片区,采用领导包片,部门包村的方式明确小组成员职能分工。制定并完善有关制度和文件,抽调专人组建普查队伍,为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精心安排,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根据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普查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入宣传,动员全民参与。我镇采用入户宣传、广播、标语、横幅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真正使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在全镇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强化对普查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探索和掌握普查各个环节的工作要领,提高普查组织实施的能力。三是落实经费,确保水利普查投入。虽然财政存在一定困难,但我们会克服财政压力,想法设法,积极筹措,保障普查经费,绝不让经费问题影响到整个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统筹协调,确保普查成果质量。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我镇将在普查的各个环节做到始终把确保数据质量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贯穿于普
查的全过程。坚持科学普查,准确把握水利普查的难点和重点,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普查质量的各种问题,千方百计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五、攻坚克难,加大民生水利建设。
我镇将根据普查数据以及普查过程中发现的关系民生的重点、重大问题,如沙河治理、防汛抗旱、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进行建设,使水利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水利普查和水利建设的成果。
各位领导、同志们,水利普查工作目前已经入到攻坚阶段,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镇全体干部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水利普查工作中去。一定会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各项任务。
谢谢。
在全市水利建设流动现场会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市委、政府部署“三秋冬”工作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分层传达市级动员会议精神,结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专题研究部署秋冬修水利建设工作,一定要在全镇范围内掀起秋冬修水利建设热潮,坚决完成建设任务。
一、前期工作汇报
我镇前期工作的主要特色有三点:一是精心布局。镇党委、政府积极调查研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正式敲定了新洲电排进水渠护砌、万家汊机埠渠道硬化防渗、8口村级堰塘扩改及机埠维修等13处水利建设计划。其中镇级建设任务1处,投资125万元;村级建设任务12处,投资49万元。所有村居俱安排了建设任务,人民群众高度满意。二是多方筹资。我们采取镇投、村集、对上争
资等方式积极筹集建设资金。新洲电排进水渠护砌工程镇级投入已达60余万元;7个村3个居委会共集资万元,全部上缴列入财政专户作为今冬水利建设资金;另外,各村居站所还积极想办法,对上争资万元,目前到账万元。三是推进有力。截止目前,13处水利建设计划正式动工的有6处,新洲电排进水渠护砌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45%,杉堰8组、10组灌溉沟渠硬化、九堰万家汊机埠渠道防渗俱已完成工程量的1/3,荷花堰、青山峪、长岭岗3个村堰塘扩改项目纷纷动工。其余7处项目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实地勘测、扫障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后期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落实此次现场会精神,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切实把认识转化成强烈的责任心、紧迫感,转化成兢兢业业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果。一要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召开党政研讨会议和
全镇三秋冬工作上劲会议,将此次会议精神全面传达贯彻。要讲形势,增强全镇干部的责任心;要抓机遇,提升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要将所有建设项目和计划全面公示,确保群众知晓率达100%;要将群众的理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支持,全面掀起三秋冬水利建设热潮。二要细化责任,创新工作机制。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审视现有规划,从工作上找差距,我本人将一周听一次秋冬修工作汇报,形成每周调度、磋商三秋冬工作制度,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同时完善资金筹划方案,进一步激发部门、干部及群众争资热情,落实项目资金争取跟进措施,确保每一笔意向资金年前争取到位。进一步明确项目责任人和牵头单位,细化分工,形成每个项目从立项、到实施、到竣工集体研究,专人负责的机制,确保每项工程在操作层面上全程透明。三要展现特色,打造满意工程。我们将按月份制定工程施工进展计划,每月组织一次工程落实情况调度,督促
进度,分步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将新洲电排进水渠护砌、万家汊机埠渠道硬化防渗两项工程列为我镇秋冬修水利工程的样板工程,以点带面,打造特色,确保所有工程在2014年3月底前全部竣工,确保建设一批让领导放心、人民满意、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