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小良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2016年小良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贯彻落实我镇食品安全工作,促进我镇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铺开,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经镇委、镇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致力打造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政府部门监管与落实学校、企业等主体责任相结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推进我镇食品安全工作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效能。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经营质量不合格、不达标食品等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解决好我镇人民群众“菜篮子”问题,维护广大居民群众的合法消费权益。
(二)基本原则。
1、合力推进,联合整治。第一,与各村(居)委会、学校、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人与工作要求。第二,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加强部门间、各村(居)委会间的合作,建立镇经济办、派出所、工商所、供电所、物业所、农业办、卫生院、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兽医站、食品公司等相关单位部门,针对各特定食品区域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创建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
2、细化分组,分步开展。镇食品安全工作巡查小组(包括生猪屠宰和猪肉质量安全巡查小组、假冒伪劣食品清查小组、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小组、医药品巡查小组、学校食堂巡查小组)要按照我镇食品安全工作总体部署及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热点问题,细化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分步实施。
3、用事实来说话,以实践带动改革。及时总结各巡查工作组在食品安全清查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我镇实际的食品安全治理方式,并在镇域范围内逐步进行完善推行。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要集中力量全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排查“违禁超限”、“假冒伪劣”食品,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在此基础上,加强查处力度,坚决清理整顿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切实净化我镇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境,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二)开展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严格屠宰行业准入,规范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行为,落实“两章两证”(即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章、生猪检疫合格验讫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制度,坚决取缔私屠滥宰窝点,严厉打击销售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肉品的违法行为。配合工商部门加强对商场、超市生鲜肉经营场所、肉制品加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等生鲜肉采购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三)开展食品标签标识问题专项整治。由镇政府牵头,配合食药所对镇域内宝贝儿乳粉店、利发批发部、国良饭店、惠多多超市等商铺进行检查行动。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单位对食品标签标识的管理规定,着力解决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强化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标签标识检查,严厉打击篡改生产日期、伪造产地、违法涂改标签、伪造冒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违法行为。
(四)继续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进一步深化乳制品、酒类、调味品、食品包装材料、“地沟油”等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范围,督促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切实巩固各项治理整顿成果。及时总结治理整顿经验,细化完善监管措施,健全长效机制。
(五)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要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点监管目标,加大对学校食堂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增加检查频次,加强对学校食堂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食堂,要督促整改,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学校应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积极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监督。针对我镇辖区内农产品养殖、种植生产区域及辖区内前进街市场、水果市场及小良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平价商店、菜市场,制定巡查监督方案,明确重点项目、重点对象、重点农产品和检查措施。利用我镇农办现有农产品监测站作为农产品监测前哨站,加强对采集农产品样本的残留农药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加强部门协作,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监控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预警机制。
(七)继续做好春节、中秋及国庆等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针对辖区内农贸市场、食品超市、屠宰点及餐饮业进行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平安、祥和、欢乐的节日。
三、工作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食品安全基层综合监管机制建设,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镇委、镇政府成立我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我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附:小良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电白区小良镇政府 2016年3月5日
第二篇:XX镇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国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和全面推进我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基础,专项整治为手段,增强综合监管能力为保障,着眼于提升乡内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一、工作内容
(一)组织协调机构及制度建设
1、成立食品安全工作组,由分管安全、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卫生院、学校所负责人及乡有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乡食安办公室工作人员为食品安全工作联络员,负责本乡乡食品安全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在全乡17个行政村成立食品安全信息联络点,落实食品安全“四员”,负责投诉举报、信息收集、消费争议调解、农村50人以上聚餐报告、宣传指导等工作。
2、乡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二)综合基础工作
1、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列入学校公共安全和健康课程授课内容,覆盖率达100%;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村覆盖面达100%;利用当地政府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阵地,建立宣传版块。
2、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网。建立群众监督网络,健全基层群众监督组织。行政村都要有食品安全协管员,职责明确并发挥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统一举报和奖励办法,落实奖励经费。
三、工作目标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乡、村二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履盖面达到100%。
(三)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当地企业生产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四)流通环节特别是农村集市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检测手段有保障。
乡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五)农村餐饮店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农村50人以上群体聚餐备案率达到80%以上。
(六)各环节生产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到100%。
(七)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网络履盖面达100%;
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率和处理率达100%;不发生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八)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准备阶段。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作出部署,统一思想认识,要以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使广大群众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组织实施。
乡人民政府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全面疏理各项工作,组织人员,落实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迎接考核阶段。
认真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特点和主要成效,做好迎接上级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考核的相关工作。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协调。涉及综合监督、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镇政府与各部门的协调,及时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向上反映。
2、加强宣传教育。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镇、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和食品安全信息,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第三篇:小良镇“十一五”工作总结
小良镇“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工作成绩与不足
2006年至2010年是我镇“十一五”发展时期,在这五年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镇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积极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在经济、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我镇十五届人大会议的目标任务。
现将有关情况分述总结如下:
一、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镇年生产总值最高达8.05亿元,每年增长达4.3%以上,工农业年总产值高达6.56亿元,年增长达4.9%,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税收每年约完成三百多万元,经济得到平稳发展。
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镇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快速发展。
1、我镇人口出生率5.02‰,计划生育率:95.16%,自然增长率:3.14‰。
2、农业初具规模,形成水果生产、油粮生产、香蕉生产、套,电脑、语音室各一个,建起了下海、秦村、学堂、排岭、陂头、龙山小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起了南华、南塘、北庄、陂头、秦村、龙山小学标准化运动场,小良中学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教育教学工程,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和标准化运动场等。
4、全面完成小良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办公楼工程建设。
三、人民生活安定,文化氛围浓厚
“十一五”期间,我镇人民生活安定,文化氛围浓厚。我镇在文化娱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镇成功举办2008至2010年春节“和谐杯”男子篮球赛;在居委会的倡导下,我镇妇女群众每晚自发组织在镇政府前操场跳健美操,展现了我镇精神文明建议新成果。此外,镇还举办一系列的唱歌、象棋比赛。
广东省信息厅在我镇设立的信息产业体验中心、镇建立文化社区。
四、生活与工作环境
小良镇位于茂港区西北部,毗邻吴川覃巴镇与茂南鳌头镇,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貌。我镇管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6万多,土地面积56平方公里。南面紧靠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小良水土保持站。
我镇交通便利,东南面有325国道横贯境内4个村委会,镇村已通硬底化公路32公里。
我镇水利资源丰富、灌溉便利,西北面有沙琅江经过,镇内有山心水库,菠萝山水库,另建有农村机耕路。
2、体制问题:
1)上级政策与基层脱离。上级不断出台新政策,但由于基层机制不完善,相应配套措施跟不上,在执行上遇到不少问题,令基层政府无所适从。如计生工作,上级计生政策不断调整,但是对镇村的考核仍是老一套,上级下达的“四术”硬任务不完成就要降级挂黄牌。而计生法要求基层的计生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过去那种“通不通三分钟”的强硬做法已行不通,镇村干部没有执法权,其职责只是开展思想教育,动员计生对象自愿做“四术”,而且要让计生对象有知情权,签名同意后方可实施手术。如此,按计生条例做不了,按法律不法做,按行政命令不行不通。
2)镇政府的责、权、利不统一。1994年分税制实行后,上级政府层层集中财力,有利益、有实权的部门如国土、教育、公安、司法等都实行垂直管理,而计生、殡改、社会治安、扶贫救济、修路修桥等要出钱出力不讨好的工作,由镇级来承担。垂直部门的人权、财权镇无法干预,但相关的工作却要镇牵头负责这些工作的协调就显得非常困难。
3)各类达标检查泛滥。镇政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应付各类检查,造成镇干部整天疲于应检,而对于发展经济等主要工作却无暇顾及。
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巩固和发展效益好的水果、蔬菜及淡水、畜牧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形成具有规模的种养生产基地和销售系统,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壮大农村经济。
二、深入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开创企业新局面
改造旧工业,发展新型企业。塑料制品是我镇企业中的强项,但有的企业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对这些企业进行改造或关闭,同时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进品牌战略,切实把产品做优,把企业做强,把产业做大。
稳定本地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对有意进驻我镇的龙头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它们征地难题、提供较为优惠的税收环境等,通过这些企业提高我镇的就业率,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关心弱势群体,加大以扶老、助残、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力度,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对农村特困户和五保户的家庭救助,努力解决困难户子女读书、就医、居住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切实做好救济救灾等工作。
2、完善社会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倡人人参保,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抓好
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以“五五”普法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
2、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确保工资、办公、最低生活保障等重点支出,完善镇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结算中心的管理水平,加大镇村政务、财务公开工作力度,巩固减负工作成果。
3、加大计生工作力度,完成以下目标: 1)、杜绝计划外出生,争当“两无”镇。
2)、把计划生育率提升到95%以上,出生率降至9.8‰以下,自然增长率降到6.0‰以下。
3)、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把流出人员落实到每位干部的身上。
4、加强殡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偷葬等违法行为,确保火化率100%。
第四篇:小良镇2014年工作总结
小良镇2014年工作总结
(2014一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13.2亿元,比去年增长45%,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比去年增长19%,其中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农业总产值6.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6%和0.11%,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林牧业经济稳步推进。
我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因而“三农”工作一直是我们职责的重点。2014年我镇粮食种植增收增产,北运菜种植效益较佳,其它经济作物如果蔬、经济林等都有较好的发展。
1、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引导推广品种、病虫害测报,解决用水纠纷等服务措施,夏粮收获总量比往年有所增长,夏播水稻生长良好,形势喜人。经济作物如果蔬、经济林等效益不错;农业作为我镇的经济的基础,是稳定我镇发展的前提。2014年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红薯、木薯、花生为主。其中粮食种
园建设发展的契机,引导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到我镇落户,对我镇的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改观。目前全镇有上规模企业 6间,其他小企业230间,主要产品以化工、塑胶制品、食品加工为主。其中,化工、建材、塑料等支柱行业发展平稳,创造税利较为突出。如云龙工业公司生产总值月达千万元以上,年缴税达三百万元以上。第三产业如餐饮、物流、服务等行业都有所兴旺,对全镇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清理。当前,我镇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打击整治违法犯罪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打击整治违法犯罪工作对于维护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我镇以“六大专项”工作为契机,重拳出击,深入开展扫除“黄、赌、毒”扫黑除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彻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维护了政治和治安大局的稳定。2014年,全镇立刑事案件36宗,破17宗,破案率47.2%,破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
2014年,我镇共破获涉枪案件3宗,缴获各类枪支10支,抓获涉枪网上逃犯2人,破获毒品案件16宗,刑拘11人,缴获各类缴获毒品约80克,抓获吸毒人员75人;破获盗窃摩托车案件2宗,刑拘1人;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宗,逮捕1人;
我镇以创建安居、宜居、康居小良为目标,切实按照市、区“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我镇“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到2014年止,共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1各,建设标准化垃圾池156个,配置垃圾回收桶50各,购置清洁工具一大批;共出动人力3000多人次,发动群众8000余人,出动手扶拖拉机160辆次,对全镇的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基本改变了过去农村脏、乱、差得状况在保洁员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已配置村庄保洁员的自然村有30条;
7、计生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我镇以全省2014计生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全省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抓好计生规范化管理,依法行政及优质服务,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注重成效,狠抓落实,从而使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了一个台阶。2014年,我镇在控制人口出生率、长效措施落实率、长效措施及时率、政策生育率、性别比、自然增长率、查环查孕率、清理“四术”库存、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
2014年我镇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6‰以下,长效措
1、自来水基本全面覆盖全镇。饮水工程顺利开展,全镇11000多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基本全面覆盖全镇。
2、加强了对原有乡道养护的基础上,修建乡道硬底化69公里。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硬底化道路,大部分的自然村通过一事一议等筹资方式建成了硬底化环村路,部分道路两旁还种上了绿化树木,安装起路灯;同时,小良公园借助珍稀植物园的基础上建起了11.8公里的绿道,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3、卫生院综合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周边地区功能齐全、环境优越的医院;全面完成上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任务,人数达5.5万人,覆盖率达98%
4、在扶贫工作中,对小良、学堂二个贫困村(居)会100多户全镇487户进行救助,救助资金74万元以上。对危房户进行核准并录入省系统,今年已完成改造79户。
5、低保工作:严格做好低保审批制度,结合村委会的资料,认真核对,使全镇15个村(居)委会518户,1500人纳入当地低保对象,月发放资金96000元,使困难群众的生活有所提高。
此外,在武装、党务、司法、国土、信访、等部门都取得一定的成绩。
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示范带动作用不强;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在国内、省内的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对市场的冲击力不大;农业产品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群众种植热情不高。上述原因所致,我镇虽以农业作为当地主要经济产物,但离农业强镇还有很大距离,也制约了镇级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工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虽然我镇也有一定量的企业,但这些企业规模都不大,产值也不高,年产值超过500万的企业只有6家。而这些产值较高的企业,大多都是建筑材料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简单加工型企业,缺乏拥有自主产权和技术核心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难以培育成具有绝对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其次,由于受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营业成本大幅上升,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效益。最后,环境与效益无法形成双赢。由于我镇工业都处在起步阶段,难以做到高效、清洁、环保,另一方面,又要达到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指标,怎样才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成为摆在我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将是我镇快速发展的一年,我镇在跟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布署的同时,还将针对小良镇的实际情况,开展如下工作:
1、准确定位,制定镇级经济发展蓝图。根据我镇实际,动性,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四是正确引导,以政府机关作风为榜样,树立并促进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工农兼顾,推进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小良经济的发展,既离不开工业,也离不开农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坚持发展工业,着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工业规模扩张、升级。以茂名石化为依托,引进、发展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石化产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要继续做强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器械制造等加工型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参照兄弟镇沙院所属的中润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中、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争取在本镇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园区。
农业方面,我镇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壮大农业经济。努力推进农业之镇向农业强镇转变,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生猪、肉鸡、蔬菜、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促进特色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经济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4、推进旅游文化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茂名是一个旅游城市,长达220公里的海岸线,沿途产生无数美景,1
第五篇:小良镇调研报告
茂港区小良镇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小良镇位于茂港区西北部,毗邻吴川覃巴镇与茂南鳌头镇,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貌。该镇交通便利,东南面有325国道横贯境内4个村委会,镇村已通硬底化公路32公里。该镇水利资源丰富、灌溉便利,西北面有沙琅江经过,镇内有山心水库,菠萝山水库,另建有农村机耕路。
1、人口与经济:
该镇管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约5.8万,土地面积56平方公里。
2、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该镇党委、政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1条县道、8条乡道、一条街道约32公里的公路硬底化建设,投入建设资金800多万元。
2、全面维修了哈坡尾水闸、菠萝山水库和5个机电水泵房,还加固了那庄、排岭、文梭、双山等围堤。
3、五年来,我镇小学投入300百多万建设教育教学工程,添加电教平台23套,电脑、语音室各一个,建起了下海、秦村、学堂、排岭、陂头、龙山小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起了南华、南塘、北庄、陂头、秦村、龙山小学标准化运动场,小良中学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教育教学工程,建起-1-
了新的教学楼和标准化运动场等。
4、全面完成小良派出所、司法所办公楼工程建设。
3、其它情况:
该镇文化氛围浓厚:如广东省信息厅在该镇设立的信息产业体验中心、镇建立文化社区。
该镇境内还有旅游景点---菠萝山水库及“人与生物圈”的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
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改善民生:如秦村革命老区自来水开通,全镇泥砖房改造1400户。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7697人,覆盖率达72%
二、镇产业发展概况:
1、农业:
农业初具规模,形成水果生产、油粮生产、北运菜生产、香蕉生产、淡水养殖等五大发展基地。一直以来,该镇注重农业基础建设,自04年以来,该镇规划投资290多万元建设那庄、排岭、小良、龙山等四个村委会600多公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措施、技术、资金上落实到位,现已完成机耕路、灌溉水渠及部分泵房等工作。为该镇发展农业奠定了基础。
该镇以农为本,增加对农业投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企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质稻、北运菜和名优水果等优质品种不断增加,畜牧业、淡水养殖发展迅速,形成规模养殖生产基地。以绿色生态养殖场为农业龙头企
业,带动和辐射周边散养户、个体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形成基地化生产。
2、乡镇企业
该镇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直以来,该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推行优惠措施,鼓励和发展民营企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支持各方人士到该镇人办实业谋发展。现有两大工业区:一是学堂工业区,另一个南坑工业区。主要是以生产塑料鞋、塑料桶和其它塑料制品为主,年产值超亿元。
三、专业镇发展存在问题:
1、发展中存在的包袱:
1)历史遗留债务沉重。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镇村财源不足。教育“普九”、水利建设、公路硬底化、办公楼建设等公共事业超负荷开支;完成上级各项任务和应付各种达标检查费用;财务制度不健全,开支不规范导致浪费严重;镇村领导班子变换频繁,一些领导只顾目前,不看长远,将债务留给下一任,以致债务越积越深。
2)镇村收支不平衡,资金缺口比较大,造成镇级运转困难。税费改革后,镇级没有独立财政,所有经费是由上一级政府统收统管后再核发到镇,这些经费与镇村需要的各种支出相差较大。
2、体制问题:
1)上级政策与基层脱离。上级不断出台新政策,但由于基层机制不完善,相应配套措施跟不上,在执行上遇到不少问题,令基层政府无所适从。如计生工作,上级计生政策不断调整,但是对镇村的考核仍是老一套,上级下达的“四术”硬任务不完成就要降级挂黄牌。而计生法要求基层的计生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过去那种“通不通三分钟”的强硬做法已行不通,镇村干部没有执法权,其职责只是开展思想教育,动员计生对象自愿做“四术”,而且要让计生对象有知情权,签名同意后方可实施手术。如此,按计生条例做不了,按法律不法做,按行政命令不行不通。
2)镇政府的责、权、利不统一。1994年分税制实行后,上级政府层层集中财力,有利益、有实权的部门如国土、教育、公安、司法等都实行垂直管理,而计生、殡改、社会治安、扶贫救济、修路修桥等要出钱出力不讨好的工作,由镇级来承担。垂直部门的人权、财权镇无法干预,但相关的工作却要镇牵头负责这些工作的协调就显得非常困难。
3)各类达标检查泛滥。镇政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应付各类检查,造成镇干部整天疲于应检,而对于发展经济等主要工作却无暇顾及。
四、促进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1、历史的债务问题和镇级收支缺口要靠上级与镇级一起协商解决,近期内要靠上级支持,长期则要靠经济的发展。
2、理顺体制矛盾,上下级政府应认真研究讨论,摆脱上述各种弊端与矛盾,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任务,只是被动地应付检查等。
3、转变政府角色,实施服务型政府:
政府应以带动和发展当地经济为第一要任。为经济的发展开路搭桥,创造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进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疏导畅通的购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