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合并)

时间:2019-05-12 16:4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合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合并)》。

第一篇: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合并)

五 年 辉 煌 路 健 康 百 万 人

――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广水市卫生局(2011年3月29日)

近五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难奋进、全力以赴,以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品流通体系,落实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全市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协调发展。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本药物制度逐步落实,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期望寿命从68岁提高到69.4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过去五年,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最快、城乡医疗机构面貌变化最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抓机遇、强基础,城乡卫生呈现新面貌

近年来,我市卫生系统牢牢抓住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的好机遇,积极争取发展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全面发展。五年间,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总投入达5.6亿元,是“十五”期间0.5亿的11倍,卫生单位固定资产总值达1.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7倍。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使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医疗设备更加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近五年时间,全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4亿元,较“十五”期间投入增长2倍。共实施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面积9.2万平方米。完成卫生国债建设项目12个、地方债建设项目10个、中心城区卫生建设项目8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61个,实施扩大内需卫生项目5个,新建、改扩建业务用房9.3万平方米。完成市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综合楼建设,启动了市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全市6个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个乡镇卫生院和161个村得到项目建设。卫生单位业务用房从2005年的5.5万平方米增加到12万平方米,增长110%,服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医疗设备得到更新。近五年时间,全市医疗设备投入0.4亿元,医疗设备总价值达0.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0.75倍。市一医院配备了核磁共振,市二医院、中医院配备了C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13个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17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X光机、B超、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卫生院医疗设备从“老三件”更新为“新三件”;369个村卫生室配备了高压消毒锅等基本医疗设备;市疾控中心新增卫生应急处突车2辆,全市储存疫苗的冰箱从52台增加到95台;市卫生监督局装备卫生监督转用车1辆、购臵执法监督车两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60台(件),设备装备跃上新台阶。

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8所,其中,医疗服务机构510所,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两所、二级专科医院两所、一级甲等卫生院17所、民营医院1所、诊所和医务室23所;设公共卫生服务机构18个;村卫生室352个。编制病床数1829张,较“十五”末增加229张,每千人口病床数1.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734人,村医991名。覆盖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卫生事业发展呈现新面貌。

二、建机制、重培训,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人才发展战略,把“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根本,完善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卫生技术人员招聘工作,全市引进卫生技术人员112人,吸引外流人员返岗52人;争取“三支一扶”人员12人。投入培训经费35万元,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全科医生培训等培训项目,培训卫生技术人员2740余人次。加强省地市合作,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00余人次。改善基层卫生人员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鼓励优秀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共下派医师12名,分别支援3个乡镇卫生院。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习、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称考试。2010年全市卫技人员专科以上学历占39%,比2005年提高7%;高级技术职称增加94人达160人,中级技术职称增加365人达1014人;执业医师增加410人达1760人,执业护士增加450人达1020人。全市卫生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总体素质逐步提高,结构得到优化。

三、重民生、强保障,全力落实惠民利民新举措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注重民生,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实施试点,2008年新农合制度在全市推行,提前两年实现了全覆盖的目标。五年来,不断加强监管机构能力建设,严格基金管理;开展即时结报,方便群众就医;推进付费制度改革,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扎实搞好服务,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2010年,全市参合人数达72万人,参合率达95.26%,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150元,当年筹集资金1.08亿元,补偿140万人次,补偿9262万元。其中,门诊补偿134万人次,次均补偿11元,住院补偿57922万人次,次均补偿1339元,住院最高补偿提高到4万元。累计筹集基金2.89亿元,补偿269万人次,支付补偿资金2.65亿元。新农合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力保障了各族群众健康需求,收到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发展”的效果。

有效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专项项目。各种卫生专项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投入经费166万元,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十项目)和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对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治愈3162例,治愈率达96%,有效保护了劳动力;投入经费110万元,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加强联防联控,疟疾发病率从2005年的5.8/万下降到0.49/万。投入经费50万元,实施“降消”项目,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7.9‰下降到4.3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下降到0;投入经费120万元,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监测目标人群4.5万人次,对检出HIV阳性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阻断率为100%。开展农村贫困孕产妇救助,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全面实施免费咨询检测和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纳入城乡救助体系,实施医疗救助270人次,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提供支持与帮助,使在校儿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完善冷链运转设备,运转次数从每年6次增加到12次,实施免疫的疫苗由5种增加到12种,免疫的疾病由7种扩大到15种。为全市0—6岁儿童接种各类疫苗56.7万针次,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7.99%;乙肝疫苗常规接种10.5万针次,接种率99.4%,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11.2万针次,接种率达98.59%,疫苗针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五年时间里,全市无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发生,麻疹发病率下降到0.54/10万,下降68.75%。

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694万元,实施了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促进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今年初,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乡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其它医疗机构按照比例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四、重预防、促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

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新提高。加强了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增加监测检测设备装备,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一批较为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得到应用,提高了实验室监测检测能力。市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中心被确定为县级甲等实验室。疫情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乡镇以上疫情网络直报,疫情监测和管理更加规范。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防治策略,以鼠疫、霍乱、疟疾、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重点传染病发病率保持逐年下降的态势。积极应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疫情,有效处臵甲型H1N1流感疫情,完成疫苗接种6.3万人次,报告发病的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防控效果显著。2005年以来,全市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严重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668.3/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74.5/10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取得了当年争取,当年夺牌的优异成绩;切实抓好农村改厕改水项目的实施,累计投入经费1440万元,改建卫生厕所36000所,农村的卫生状况逐步得到改观。

以疾控规范化建设试点为抓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全市医疗救援队伍发展到4支32人、疫情处臵队伍26支78人。在汶川大救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应急处突经验。开展了“问题奶粉”查处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处臵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参与了多起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维护了群众健康安全。2008年,我市疾控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到得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评,省卫生厅于2009年在我市召开了全省疾控规范化建设试点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广水模式”;2010年,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岱犁对我市疾控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市疾控规范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整合防艾资源,增加经费投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共投入经费180万元,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防艾宣传教育活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城镇居民达83%。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个、自愿咨询监测点1个,累计检测0.2万人份,监测检测能力得到提高,监测覆盖面逐步扩大。设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1个,清洁针具交换点1个,全市宾馆、酒店、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摆放率达100%,暗娼、吸毒人员、流动人员等高危人群纳入干预范围,对管理的HIV感染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母婴阻断率 100%,行为干预不断深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艾滋病格局逐步形成,艾滋病防治工作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从隐蔽到公开、从被动到主动、从倡导到落实的五大转变,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加强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完善孕产妇急救网络,强化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加大基层业务指导力度,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和育龄妇女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05年的97.20%提高到99%;新法接生率从99.36%提高到10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从81.59%提高到 89.63%,儿童保健覆盖率从75.96%提高到79%,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逐步下降,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8年,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全市共规划设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服务站13个。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推进城市社区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至2010年底,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1.57万份,居民建档率达28.44%,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新加强。完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设备装备,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加强对食品卫生、职业放射卫生、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学校卫生以及生活饮用水的执法监督,加强对医疗市场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卫生秩序。完成重大节日、两会和中高考期间的卫生保障任务42起。

五、重行风、强管理,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新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积极推行“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改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通了绿色就诊通道。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试点,方便群众就医并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加强医院美化绿化,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就医环境更加优美。认真组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荆楚万里行”活动,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中医药事业得到新发展。实施了市中医医院基础建设项目,中医院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中医诊疗设备不断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加快,中医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行风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廉洁自律工作,有效地教育、培养和保护了卫生系统的干部。五年来。共提拔和调整干部107名,对所提拔的干部都是在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和群众推荐票数集中的情况下,由人事科会同纪委到所在单位进行严格考察,再提交局党政班研究,通过后到原单位公示一周;调整的干部都根据工作需要,经局党政班子联合研究通过的,实现的干部提拔、调整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和学习先进模范人物活动。在“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活动中,我们严格清权,建立廉政防控“风险库”;规范用权,制定权力运行“硬标准”;强化宣传,提高预防腐败“免疫力”;健全制度,编织风险防控“安全网”;单独或协助市纪委处理违纪干部4名,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得到省纪委和随州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投入17万余元,对党员活动室、廉政文化室、荣誉室等进行了高标准装修,为全市党员阵地树立了新标杆。

全系统学先进、比奉献的氛围渐为浓厚,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1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89万人次,增长46%,住院7.5万人次,增加3.8万人次,增长1倍;完成手术15000台次,增加110%;病床使用率达76%,提高31%,住病人治愈好转率达95%,提高30%,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六、保基本、强基层,卫生改革迈出新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围绕省、市医改办工作部署和安排,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全面加强;新农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逐步落实;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离退休人员待遇由2007年的不到680元/月,提高到现在的1450元/月,离退休人员由过去的“群体访”、“重复访”,转变为现场的“畅快活”、“安心养”;在医疗卫生便民服务、卫生机构管理和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卫生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过去的五年,是真抓实干、持续发展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五年;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五年;是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全市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和携手并进,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化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为坚定,加快发展的思想更加牢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步伐更加快速,为“十二五”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五年来的各项卫生工作,在看到主要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卫生系统面临着三个方面较大的压力,一是人才稳定压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大幅下降,同时,为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卫生院人员经费相对减少,医务人员绩效工资难以兑现,收入待遇大幅度下滑,业务骨干流失的风险大幅上升,人才稳定压力较大。二是化债偿债压力,近年来,卫生系统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以达到不断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的目的,在国家经费支持不足的情况下,举债发展,加之前些年初保达标等活动的历欠,目前,全市债务总额已达到9000万元,其中乡镇1980万元,这些债务在教育系统和村级机构都由国家偿还,但卫生系统目前没有明确政策,化债偿债压力较大。三是医疗安全压力,近年来,由于部分媒体为提高知名度而对医患纠纷进行了恶意炒作,少数群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对医疗机构进行恶意攻击,加之部分医务人员于患方沟通缺乏技巧,导致医患纠纷不断增多,不断升级,卫生系统保障医疗安全的压力空前高涨。

第二篇: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简介范本

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简介范本

范本一

利用同步辐射能谱研究凝聚态物理,特别是在探索***的机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发现***的直接证据,理清它与***的关系,解决了一个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发现了***及其作为超导序参量的重要性;指出***作用不可忽略;发展光电子能谱和软x射线散射新技术,建成国内首个***仪。在“科学”、“自然”、“物理评论快报”等杂志发表论文25篇,被引940多次。范本二

在***任职期间,主持神经系统网络形成和应用实验室,首次提出***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和***的新药。近五年共发表11篇期刊论文,多数刊登在 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国际一流期刊。曾在数十种主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专题发言。

范本三

开展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研究,降低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和脆弱性,解决非线性时滞系统递推控制器设计的***难题。提出基于参数辨识的***和***反馈控制器设计原理,克服辨识过程中对状态微分信号的依赖,揭示系统***时滞、***时滞和增益的解析关系。提出自适应时变参数设计方法,突破了***控制算法在高动态流量下的性能瓶颈问题。SCI收录50篇,他人引用145次,EI收录71篇,专著1部。

范本四

在复杂制造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的独创性研究。在模糊PID控制研究基础上,提出全新的***设计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多个复杂制造过程和系统;首次将***引入电子封装过程,在***创建了全球首个面向电子封装的***研究实验室,并已开发出***系统;在香港主持了17项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内4项科研(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现任***副主编。

范本五

在我国开辟了***动力学和***动力学两个研究方向,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的非对称***技术,首次提出***方面3个理论关系式和***安全评判准则,创建了吸能***设计和***安全评估方法。以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进步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项,EI、SCI收录12篇。带领学术团队自主研建国际领先的***试验系统,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负责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Ⅱ)建设。

范本六

首次通过量子化学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了有***的氧化化学动力学参数,发现了***氧化的新的反应通道,提出了迄今最全面的含***复杂系统反应模型;合作开发了电站锅炉“***”,据

不完全统计,近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千多万元。获200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合著专著3部;发表期刊论文66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24篇,被SCI收录20篇、SCI他引34次,被EI收录36篇,被ISTP收录4篇。

范本七

最近五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成绩:第一,关于大学史的研究,出版《***》、《***》等;第二,关于散文史的研究,出版《***》、《***》等;第三,关于图象与文字关系的研究,出版《***》、《***》等。第一、第三两项研究,兼及文学与教育、文学与艺术,带有某种开拓性,在学界颇有影响;第二虽属传统课题,也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范本八

近年来的学术重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政府管理制度的核心问题***。先后发表《***》、《***》等论文,完成专著《***》(中华书局2002年)。此项研究仍在深入之中,已发论文《***》、《***》等,提出汉代***结构为“***”。

(以上样本仅供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第三篇:教育五年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夯实基础,发展内涵,提升质量,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清水河县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清水河县基本情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最南端,东南以古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平鲁区、偏关县接壤;西濒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北依古力半几河,与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相毗邻,属自治区级贫困县。整体位置处于“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和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区、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腹地,是和林格尔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和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县域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总人口14.25万人,辖4乡4镇和1个工业园区,共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蒙、回、满等12个民族。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1所,在校学生12278人,教职工1268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五年来,清水河县投资3.3亿元,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新建、改造、维修,总面积达150769平方米。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

五年来,清水河县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招聘特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92名,缓解了部分学校专业、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各校将5%的公用经费提高到10%,选派校园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达5000人次,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清水河县教育力求改革创新,通过课改实验、送教下乡,中小学、幼儿园互观互鉴教学观摩活动,选派音体美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让农村学生享受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逐渐缩小城乡教育、校际教育差距。2013年县二中,一中和城关一小分别被命名为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和呼和浩特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五年来,清水河县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提高,特别是201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0.4%,2018年高考乔博冉以633分荣获九个旗县区所属学校的第一,连续五年清水河县本科上线率稳居五个农业旗县第二名。中考成绩、优秀生比例进一步提高。

五、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显著

五年来,清水河县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特色,效果十分明显。高级中学的文化墙、大课间活动,职业中学的技能训练,一中的读书活动,二中的国学教育,民中和民小的民族风情教育,城关一小的七彩成语、欢乐腰鼓,三小的陶艺美工,阳光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等,这些特色教育,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新课程改革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紧密结合,构建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体系。2014—2015年县一中、城关三小、县二中、城关一小被评为呼和浩特市特色学校。连续举办了清水河县中小学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艺术节,首届 “三独”比赛和合唱节,在全县创城工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六、校园安全保障措施得力

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按照各校园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县政府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召开各类安全工作会议,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每月对全县寄宿制学校食堂、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各校在餐厅管理中,以卫生部下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为依据,并根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了餐厅管理制度。做到卫生安全、荤素搭配,讲究营养,成本核算。清水河县普通高级中学、一中学生宿舍被评为“五星级”文明宿舍,普通高级中学被评为“五星级”文明餐厅。全县各校园开展传染病防控、安全教育和防灾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各校园的人防、物防与技防水平。正在向清洁、文明、无烟学校迈进。

七、教育惠民政策深入民心

五年来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3866万元,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748万元,高中“两免”、助学金经费2408万元,资助生源地贫困大学生2769万元,争取社会帮扶贫困学生物资达300万元。

八、机关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清水河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十八字“抓党建、促工作、谋发展;立师德、树师风、铸师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述廉、谈话诫勉等有关廉政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和每周二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实行党务、政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招生、财务管理等工作,增强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意识和能力。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了党员先锋岗和干部工作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百名干部进校园、千名教师大家访、万名学生得实惠”、“三包三联三推进”、“三带好三争创”、“三走进三服务”、“三帮三带一促进”、“两学一做”、手抄党章“百日行动”、“三进三讲”、“三严三实”、“老牛坡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聘请党校校长杨凤山作了专题讲座,参加双休日学习讲座200人次,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30人次,普通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500人次,举办各类讲堂35场次。机关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共计400余篇,通过学习与培训,促进了职工干部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的大提升,营造了“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五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1人,发展新党员46人。16名教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名教师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向县委组织部选报8名后备干部,向统战部选报5名无党派人士,选派1名干部参加了市委党校2016年秋季旗县区副科级后备干部培训。教育局、职业中学

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清水河县因地处偏僻,属于自治区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教师专业人才、业务能力水平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任务光荣而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倍加珍视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倍加努力的辛勤工作、志存高远、创新图强。为推动清水河县教育事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近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就及五年工作规划

XXX区近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就 及今后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署

近五年来,XXX区以‚服务大项目、建设新农村、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为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载体,着力抓好理论武装、文明创建、对外宣传、群众文化等工作,为港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和舆论氛围。

一、近五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理论武装与时俱进,齐心协力服务改革发展。近年来,区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做好理论学习、宣传、普及工作,全区各级党委、各级党员干部围绕发展学理论,深入实际搞调研,把理论学习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升了理论学习、宣传、普及的活力和实效。五年来,先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及创新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破解发展难题,为XXX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五年来,我区投入510万元,建成了各镇文化综合楼,以及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3个村镇文化广场和

45个村级球场等一批文体活动场所,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在全区各镇开通,区、镇、村三级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引导和培育,打造了文化‚一镇一品‛,即以XX为主的排球之乡,以XX为主的曲艺风情镇,以XX为主的篮球爱好镇。组建XXX文艺协会,组织开展‚我参与我快乐‛群众文艺汇演及各种群众广泛参与的文艺演出、农民卡拉OK大赛、农民篮球邀请赛、百村农民排球赛等文体活动,群众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和繁荣。

(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一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巩固提升第四轮自治区文明城区的成果,积极创建并成功获得第五轮自治区文明城区;五年来,一大批单位获得各类文明称号,XX镇被评为自治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XX村荣获自治区第十三批文明村称号,XXX等荣获XX市第十六批文明村镇的称号。全区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二是抓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文明素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岗要》,实施‚市民素质工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组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类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编发《XX区市民守则》,聘请专家授课、发放礼仪读本等方式,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两届全市公务礼仪文明风采大赛,分获优秀奖和二等奖,展示了XXX区良好的公务礼仪形象。

三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国学经典研讨、文体科技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日‛、‚孝德伴我成长‛等主题教育,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实施‚环境净化工程‛,大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建‚绿色网吧‛,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创新宣传教育活动载体,优化美化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区相继开展‚法制宣传大篷车‛进村、百村农民排球联赛、篮球邀请赛、农民卡拉OK赛、‚法系农家‛文艺巡演、‚三通三平三贴近‛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播放形势教育短片、电影工程、文体活动、有奖竞答、电视广播、信息简报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开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清洁工程、计生服务、新农合、廉政文化、消防知识、项目发展等教育宣传,很好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推进组团建设。同时,推进城乡共建,美化发展环境,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行城乡清洁工程‚小手拉大手‛获得全市推广。

(五)对外宣传不断加强,XXX区知名度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突出抓好对外宣传工作,切实提高XX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有效地整合资源,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充分调动区外新闻媒体、宣传文化单位和全区通讯员的积极性,对我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高品位的宣传造势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宣传了我区服务项目及‚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做法,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平均每年接待上级新闻单位记者10多批(次),上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稿件400多篇(条),上《XX日报》头版头条10多(篇)条。

二、今后五年工作部署

(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强XXX区影响力。一是做好各项中心工作、重大活动宣传,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区委四次全会定下的的发展目标,开展重大宣传文化活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大力宣传XX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我区在服务项目、发展经济,服务民生、构筑和谐,服务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在其中凸现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人物。重点做好建区20周年重大宣传活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宣传,努力提升XXX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和谐奋进新港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要拓展对外宣传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外宣工作相配套的组织建设,完善外宣机构(外宣办、政府新闻办公室),保证在人员、设备、经费投入上满足外宣工作的需要,争取开设‚XXX区新闻网‛,解决港区对外宣传渠道单一的问题。三是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和信息报送工作。全面、准

确、及时地收集信息和社会舆情,为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战线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加强和改进对热点问题、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舆论监控。

(二)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文明单位管理制度,巩固提高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示范户等创建工作成果;深入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培育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三)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注重在提高凝聚力上下功夫,切实增强理论武装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紧紧围绕社会热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创新宣传思想教育活动载体,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理论向基层群众普及,拓展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运用平台,提高理论武装的实践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社区做个好居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

来,把基本道德规范要求融于有关具体政策之中,融于社会的各项管理之中,突出诚实守信教育,强化公民信用意识。以促进和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组织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办法和具体举措。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治理文化市场环境,整治网吧,创建‚绿色网吧‛,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推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保工程。

(五)繁荣群众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加大经费投入,组织和鼓励区各条战线的文艺爱好者创作出更多的文化精神品。对陂塘剧团等已形成的群众文化品牌,积极加强对它们的宣传,以近年逐年成熟发展的篮球、排球、农民卡拉OK‚三大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文化汇演、农民运动会、节庆活动等,以活动提升人气,树立品牌,力争通过5年努力,形成1—2个比较有影响的、长期性、有特点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

(六)进一步完善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宣传干部综合素质。根据XXX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任务越加繁重的现状,改进现有宣传思想文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滞后于形势的状况。一是增设完善宣传部内设机构设置。与中央、自治区、XX市相对应,增设网络信息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社科联,完善一直缺位的外宣办(政府新闻办),增强组织协调重大宣传文化活动,掌握运用新媒体和分析社会舆

情、理论宣传教育等工作的职能和力量。二是充实人员,根据 关于《印发加强我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通知要求,在区委宣传部按现有编制配齐人员的基础上,适当充实人员,解决宣传部人手严重紧决的现状。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至少2个事业编的专职人员。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通过公开招考、公开选调等方式,广纳贤才,鼓励并促进文化队伍人才年轻化、知识化。四是加强专业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努力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

(七)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搭建区、镇、村、户四级文化阵地平台,力争在全区实现‚一通四有‛。‚一通‛,即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四有‛即村村有文化广场或综合活动室,村村有农家书屋,村村有球场,村村有舞台。争取每年建设1—2个以上村级文化广场或综合活动室,3—5个村篮、排球场,3个以上农家书屋,并逐步修缮充实农村文化阵地基础设施,改变农村文化设施陈旧简陋现状。同时,争取落实区级文化基础设施1—2个,解决区级文化馆、体育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空白的现状。

第五篇: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专题

文章标题: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落实县政府今后五年工作规划和《**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桂阳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一、规划背景及卫生发展现状

(一)社会经济现状。

**县辖3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5024个村民小组,面积2994平方公里,总人口79.3万,其中农业人口64.1万。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41亿元,财政收入4.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6元。

(二)居民健康现状。

1、居民健康主要指标:2004年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3.4岁,孕产妇死亡率35.23/10万,新生儿死亡率8.92‰,传染病发病率158.96/10万。

2、“十五”期间,急、慢性传染病仍是威胁我县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2004年,我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4种,1259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1.14/10万。传染病发病率居前6位的疾病依次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淋病,这6种传染病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14。

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2004年我县发现新增HIV感染者1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上升迅猛,2004年共发现病毒性肝炎157例,发病率为19.82/10万,比去年上升了32.11。肺结核病出现上升趋势,2004年共发现肺结核病例579例,居传染病发病率第一位。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居民健康意识滞后,运动不足、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未被有效遏制,心理健康和合理营养等问题未受到足够重视,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增加。

(三)卫生资源现状。

1、卫生机构:2004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74所,其中县属医疗卫生单位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39所,省市驻桂厂矿医院2所,民营医院4所,村卫生室484所,个体诊所40所。

2、卫生人力:全县卫生系统在职人员1669人,其中卫技人员1398人,占总人数的84.44。执业医生456人,执业助理医师462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16人;注册护士486人,每千人拥有护士0.61人;药剂、检验等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64人。具备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287人。医院床位:2004年底,全县共有病床114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1.5张。

3、房屋设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房屋总面积161341m2,业务用房77608m2。目前,全县医疗设备3948.17万元,万元以上设备共有236台件,其中50万元以下的226台件,50-100万件9台件,100万元以上3台。大型医疗设备中,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3台,彩超3台。至2004年底,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总资产为14157.23万元。

4、卫生事业经费:2004年,全县财政对卫生投入643.19万元,其中卫生事业费615万元,中医事业费28万元。卫生事业费中,医院经费40万元,占6.5;防治防疫经费99.36万元,占16.15;妇幼保健经费57.45万元,占9.34;乡镇卫生院经费370万元,占60.14;其它卫生经费48.38万元,占7.86。

二、“十五”计划期间的发展情况

(一)主要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很快的一个历史时期,全县卫生系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抢抓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团结拼博,深化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促进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县卫生事业呈现出崭新面貌。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获市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县”、“湖南省消除碘缺乏病危害合格县”、“省级妇幼项目合格县”、“湖南省农村中医建设先进县”、“湖南省‘三个代表’学教工

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抗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公益形象示范单位”等荣誉。

1、强化了农村卫生工作管理。

(1)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2002年,我县率先推行“动产融资,不动产有偿使用”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经过运行,全县乡镇卫生院总资产增加了500余万元,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干部职工的平均工资有所增加。省人事厅、省卫生厅将我县这一改革称为“桂阳模式”,并向全省进行了推介。

(2)进一步夯实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十五”期间,加大了对农村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入100余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的人才、房屋、设备建设。2004年,开展了以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和太和、洋市中心卫生院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2005年,将完成24所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工作,总投资达397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90万元,大大改善了我县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疗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全县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功能。

2、顺利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2003年2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县为全省首批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我县积极开展工作,2003年、2004年、2005年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分别达16.9万人、23.3万人、45.5万人,覆盖率分别为25、34.7、71。自2003年7月1日以来,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到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12813人次,兑付补助金额860.66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3、预防保健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断加强。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通过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理疫情疫点等措施,扎实抓好了传染病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传染病总发病率逐年降低,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特别是2003年,我国暴发非典疫情,我县迅速成立了指挥部,制定了工作预案,组建了机动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我县未发生非典疫情,取得了重大胜利。加强了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开展了执业卫生执法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开展了妇幼保健工作,妇幼保健两大系统管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医政、无偿献血及卫生协会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明确了职责,加强了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防范意识,严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了对红会、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如质如量完成了无偿献血任务。2004年,召开了全县农村卫生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健全了卫协会机构,举办了乡村医生培训班,组织开展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试,进一步提高了村级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县卫生资源总体人均拥有量不高、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70集中在县城,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卫生队伍学历结构偏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整体科技实力不强,专业技术人才断层。

自2000年大中专毕业生停止分配后,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未进过专业技术人员,而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达到退休年龄已退休,部分技术较好的纷纷往上调或流出,造成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专技人员断层,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据2004年统计,目前乡镇卫生院共欠临床、护理、影像、药学、放射、财会等专业人员78人,其中特别是护理和影像专业人员欠缺严重,同时,县级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拔尖人才不足,卫生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医、教、研一体化的高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卫生科技整体实力不强,优势学科不多,医药卫生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效益不高,卫生科技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按卫生部、省卫生厅下发的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妇幼保健体系建设的标准及其职责职能,规范了各级政府的责任,要求各级政府按照标准安排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费。我县原卫生防疫站核定人员编制50人,县妇幼保健院核定人员编制70人,2004年县疾病预防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三个单位的人员编制总数核减35人,人员经费减少一半,给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制约我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4、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县财政卫生事业经费缺口大,严重影响了卫生工作的开展。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卫生事业经费应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8,而现在我县的卫生事业费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9,按2004年卫生经费补偿政策,卫生系统补偿经费原安排1134.45万元。而县财政实际拨付卫生事业经费到位623.08万元,经费缺口大。由于财政补助相对不足,而在职人员经费、医疗机构发展建设经费等,只能靠医疗机构“创收”解决,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扭曲,加大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使卫生总费用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困难较大。

一是群众互助意识较差;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长效机制未建立,乡镇筹资工作量大;三是乡镇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难保证。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等为重点,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起符合桂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卫生体系,为构建和谐新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是: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通过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保证重点项目和优先领域的投入,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卫生服务绩效。加大农村卫生的投入,进一步缩小城镇和农村卫生条件的差距,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1、总体目标。

从我县县情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建立起一个经济类型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卫生队伍专业化的医疗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医疗机构多种类型并存,相互补充,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卫生事业新格局。到2010年,使我县医疗卫生服务和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内领先水平。

2、主要指标。

⑴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5以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城市达95,农村达75以上;

⑵孕产妇死亡率≤35/10万;

⑶婴儿死亡率≤15‰;

⑷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⑸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⑹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140/10万。

⑺儿童建卡、建证率达100,“五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

⑻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覆盖率及规范治疗率达95;治愈率达到90。

⑼每千人口医生人员数1.8人。

⑽每千人口床位数2张。

⑾人均期望寿命达74岁。

⑿疫情报告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

⒀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0;

⒁卫生监督覆盖率城区达到95,村镇达到90以上;

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以上;

(三)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任务

1、医疗救治体系。

依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市场供需趋势,逐步完善城乡整体医疗网络。把县城区建成为集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卫生服务网络中心;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其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

(1)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建设

县城区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逐步建立起设施完善、管理现代、服务一流、具有市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医疗中心,成为我县乃至我市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外科住院大楼的建设,同时,打造口腔科、神经外科等拳头科室,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更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传染病区建设,逐步建成全县法定传染病治疗中心。构建符合桂阳未来发展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桂阳县人民医院成为县的医疗急救中心。

(2)中医中药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培植建设一批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重点打造骨伤科、颅脑外科等专科特色。加大优秀中医临床专家培养力度,造就一批继承型、中西型结合型、外向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中医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争取利用国债及省补助资金,“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县中医院住院楼的改建,加快中医院的建设,加强民族医学的发展。

(3)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履行城市社区内健康教育、防病、保健、治疗、康复等职能的服务机构,是实施各项具体公共卫生工作的载体,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网底,我县“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健全与城镇社区建设及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经济有序,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家庭,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每个社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1万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生,保证城镇社区卫生覆盖率要达到100,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医疗模式。

(4)农村卫生机构建设

对农村卫生机构建设,要明确目标,搞好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要以村卫生室为基础,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抓紧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网络。要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2006年初级卫生保健各项工作指标达标。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对乡镇卫生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所需的人员和经费,要予以充分保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利用国家政策,争取国债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设备,扩展业务,保障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5)医疗急救

加强县120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发展,到2010年,逐步完成由“院前指挥型”到“院前急救型”的过渡。我县将先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120指挥中心,积极创造条件,设置120指挥中心。通过120指挥中心整合资源,激活优势,逐步建成适合我县实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制定《县乡村防保一体化管理办法》,健全乡村级防保队伍,使县、乡、村三级网络保持畅通、高效。以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为契机,加强和规范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切实降低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以乡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10万以上,做好人员、资金、物资和技术“四个到位”。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强化各类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降低传染病总发病率,提高疫情报告灵敏性和准确性,把疫情报告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建立健全以霍乱为重点的腹泻病监测防治网络,重点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间禽流感等重点疾病的监控;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到“十一五”末,加大对艾滋病工作的防治力度,按照桂阳县防治艾滋病长期规划,加强机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对重点易感染人群的监测工作,探索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广泛开展全民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推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县为单位,使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0,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85;加强碘缺乏病、地氟病的防治和控制工作,加强流动人群疟疾监测工作,防止暴发流行,巩固我市基本消除疟疾成果。

3、卫生监督体系。

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成果,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政事分开、综合执法、依法行政的要求,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卫生监督队伍,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涉及到的疫情报告、传染源隔离、医院消毒、饮用水、食品卫生安全、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工作的卫生监督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省内外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保证一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被监督部门能积极配合,各项防治措施能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要保障我县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监督覆盖率城区达到95,村以上达到90,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达100,餐饮业及其他食品卫生经营单位达量化管理达90以上,卫生从业人员体检率达到100,食品卫生行业卫生许可证办证率达到100。为加强各乡镇、村级的卫生执法工作,2007年前乡镇中心卫生院完成卫生监督分所的建立。各乡镇承担本辖区内的卫生执法职能,确保卫生监督执法覆盖率达100。

4、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按照国家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要求和标准,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集妇幼卫生监测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能够承担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任务的三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童救护机制和贫困孕产妇救助机制,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一规划,保障经费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建设好妇幼保健门诊大楼和保健中心大楼,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对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坚决取消家庭接生,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积极探索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新形式,全面实现妇幼保健各项工作指标。

5、卫生信息建设。

建设具有现代技术的、准确、高效的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网络建设,实现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网络直连,为卫生科技人员提供医学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完善卫生服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选择部分病人关心的,能体现医院实际工作情况的指标,定期或不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布,保障病人的知情权。

6、卫生人才培养。

积极探索卫生人才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理论武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专业知识培养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本科学历占20,副高以上职称占10;坚持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强化学科带头人培养,力争5年内培养10名在全市相关学科或技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重视青年人才和后备干部培养,每年确定5名青年人才实行跟踪培养;改革卫生管理人员选任方式,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

7、爱国卫生。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爱国卫生基本方针,积极配合城管部门搞好爱卫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和自我保健意识;以除害防病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卫生乡镇活动;要加大指导农村改水力度,基本普及安全卫生饮水,改善农民生活居住卫生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十一五”期间桂阳县城区要建成桂阳县健康教育馆,配备电教设备,形成全方位健康教育网络,全市各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县城无吸烟单位要达到50以上;全面达到全国卫生县城各项标准。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继续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措施,确保试点工作规范、平衡、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占常住农业人口的80以上。

9、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分步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红十字医院等16个项目进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8995万元,其中向上争资4632万元,自筹贷款13498万元,县财政配套865万元;项目新增用地面积24248m2,总建筑面积52250m2,业务用房建设投资14872万元,设备配套投资4123万元。各项目情况详见附表。

四、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卫生改革,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体系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组建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规划局组成的“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修订,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县发改委负责参考规划实施予以监督和管理,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县财政局要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确保卫生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引导卫生服务向公平、高效、优质、多样化发展;县卫生局负责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管理,实施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县规划局要将卫生发展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按照卫生发展规划的要求,安排卫生机构布局和用地,给予政策支持;各乡镇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桂阳县“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要求,制定区域性卫生发展规划。

(二)强化行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县卫生局要对区域内的全部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审批、调整、监督、评价,打破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的格局;建立卫生资源的准入制度,逐步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推进企业单位卫生机构的社会化,将企业单位的卫生机构纳入卫生发展规划管理,对于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医疗机构,逐步实行关、停、并、转。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卫生行业的宏观管理。以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方便群众就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县卫生局要进一步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十一五”期间,我县将积极引进外资,在城区发展一所高规格的综合性二级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做好区域内卫生规划,严格执行上级区域卫生规划有关文件,合理安排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按照“四准入”的要求,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重点是对已有的医疗机构进行整合,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加强对民营医院的医疗业务管理,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履行好预防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义务。在完善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对民营医院的考核标准,加强对全县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吊销执业许可证,鼓励民营医院、个体诊所与国营医疗机构公平竞争,活跃我县医疗市场。完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大院的内部管理,站在发展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两大院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医疗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广泛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拓展业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勇于创新,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各具特色的县级医院。逐步实行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在完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把村级卫生室的人、财、物统一由当地卫生院调配,合理配置当地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优势。

(三)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新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经过全面调研,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暴露出的问题较多。我县“十一五”期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实现“一个结合、三项分离、三个联动”。“一个结合”,就是将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配置资源结合起来,改变卫生资源在市场分配上存在的“重城镇轻农村”、“重参保人群轻未参保人群”的问题。进一步放开医疗市场,发展各种形式的医疗机构,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三项分离”,一是指公益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的分离:公益性医院的一切运营成本由政府支付,主要面对低收入群体、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营利性医院则主要面向对医疗服务有更高需求的高端客户;二是医药分离:实行医药分离是最终的改革方向,但需5到8年的时间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实行医药的分开核算,收支两条线;第二步,则彻底实行药房分离开来,使医院药房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第三步,则彻底实行医药的分业经营,将医院药房转变成社会化零售药店。医药分业后,彻底改变目前医院60收入来自药品的状况。最后,管办分离。这是实行医改的重要保证。“三个联动”,即医疗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整体制度设计,互相推动,共同完善。

(四)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医。

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加大对各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培养,根据全县各医疗机构的需求情况,每年从卫生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收40-50名,充实全县医疗队伍。每年安排人才培训专项经费130余万元,每年送市级医院进修半年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30人,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培训卫生院院长、防疫专干、妇儿保专干等所有卫技人员,确保人人均有培训机会。

广泛开展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大力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批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要瞄准国际、国内医学科学技术前沿,我县将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坚持以技术引进为主,引创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强区域内知名专科建设,力争逐年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加大对医疗机构临床重点学科研究补助力度,提高疾病诊疗水平,促进临床医学发展。每年选派医技人员到省级医院进行临床进修但和开展学历教育,到2008年,全县45岁以下的医务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切实提高医技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完善卫生经济政策。

加大卫生经费投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增加,卫生经费的增长速度不能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县级财政要全额预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人头经费和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防疫、妇幼专干工资。同时,每年要投入20万元设立农村卫生工作专项经费:投入20万元,设立突发重大疫情、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专科发展建设扶助资金。增加卫生事业机构人员编制,自2006年起,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含分所人员编制)全额事业编制要达到每万人口一人。

(六)进一步拓展中西医疗业务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房屋建设,配置先进设备,加强人才培训,全县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医疗业务得到扩展。县人民医院要开展胸外科、显微外科、腹腔镜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县中医院要发展祖国医学特点,走中西医结合道路,进一步加强骨伤科、肛肠科、脑血管专科的建设。县妇幼保健院重点加强妇科、产科、儿科、不孕不育等科室建设,开展宫腔镜、腹腔镜等妇科、产科新手术,力争赶上全省先进水平。乡镇(中心)卫生院主要按照《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设施与人员配置指导标准》进行建设,争取所有卫生院达到相应标准,具备处理农村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危急重症的应急抢救与妥善转诊的能力,中心卫生院能开展一般上、下腹部手术和四肢骨手术;一般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为农村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的创新,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防治网络,积极培养和配备好中医药人员,各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比例占医务人员比例达10以上,县中医院要达70左右,医疗机构的中医诊治率与中草药使用率分别占本单位相关业务项目的30,、35以上。并重点抓好城郊、塘市、青兰、桥市、方元等5所卫生院的中医管理示范医院建设,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下载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合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水市近五年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合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五年工作总结

    近五年来技术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五年很快过去了,回首这几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我自从忻州师院毕业就来到学校,在这几年里与校领导、班老师一起积极参与模块式教学的教研教改,并......

    近五年工作总结

    近五年主要工作汇报 按照政府办的通知要求,现将教育系统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下一五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1、抓协调,促发展,加大学校办学条件改善......

    近五年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我从教已八年了。“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

    五年成就令人瞩目 发展蓝图催人奋进

    五年成就令人瞩目 发展蓝图催人奋进——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记者2013-3-7 6:17:18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03月07日 04 版)人民日报北京3月6日电3月5日上......

    我县卫生事业惠泽百姓 - 用于合并

    我县卫生事业惠泽百姓 郭宇翔王力雕报道 (口播)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些民谣曾经是我县农民看病难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情景在我县正悄然转变,老......

    257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推荐)

    双流县卫生局文件 双卫发[2007]257号 双流县卫生局 转发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的通知 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双流县人民政......

    XX近五年工作总结

    XX近五年工作总结 本人XX,女,来自于XXXX,出生于xx年x月。第一学历为大专,最后学历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 2009年9月——2011年6月任教于xx小学; 2011年9月——2012年6月任教于xx小......

    近五年考研政治试题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年真题分类汇编 一.单项选择 1.(11年)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