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乡镇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结范文
XX乡2011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乡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提质量、外塑形象,拓宽渠道,加快发展,积极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为全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全乡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9390 万元,同比增 23%。全乡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积极招商引资、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为加快发展,全乡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工业强乡”理念。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制定了全年招商引资的工作计划,高标准规划城乡建设和工业带的区划,为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规划了蓝图。同时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狠抓工业生产和招商引资工作。
二、关注民生,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了对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1)通过实施水利、道路、和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建设等工程。(2)结合乡村规划情况,对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大力改造,先后对乡道路进行了硬化,建成了标准的绿化带,有力地改善了乡街道环境,增强了整体形象。(3)合理规划积极鼓励富裕农民在
乡投资兴业。使我乡的投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三、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努力扩大投资渠道。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乡的实际性况,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使投资项目落户我乡。
2011年以来,我乡的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的带动了全乡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主要是投资的增长的速度还不够快,投资的主体不够多,投资的领域不宽,在下半年的以至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于自的特点,继续努力,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为全面推动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XX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
XX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25日
第二篇: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县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更加趋于理性。1-5月,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7亿元(含高速),同比增长118.26%,剔除高速投资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同比增长59.8%,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2.87、3.77、2.4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1.5%、41.3%、27.2%。实现了三大产业的均衡发展。第二产业所占投资比重明显高于一三产业,成为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动力。预计全县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理性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1、施工项目多,投资规模偏小。县委、县政府制定今年的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多管齐下上项目。通过对接大企业上项目、扩大投入上项目和招商引资上项目,形成新的发展支撑。1-5月全县固定资产施工项目9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8个。新开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增加投资1.16亿元,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14%。虽然新开工项目比较多,但投资规模不大。新开工的亿元项目,计划总投资最大的都只有2.5亿元。
2、城市建设投资迈大步。加快城市建设,既能拉动投资、改善环境、带动产业发展,又能造福市民。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今年以来,城市建设投入之大、项目之多、速度之快、效果之明显前所未有。城市建设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118.5%,城市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8.6%,今年城市建设投资近乎前五年的总和。
3、工业投资重头戏。1-5月,全县共完成工业投资3.77亿元,同比增长47.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3%。从行业来看主要投向依然是制造业和采矿业,受益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经济回稳,我县采石场、沙场及其他建筑辅助产业遍地开花,铁矿、钨矿开采、采选及技改项目逐步恢复投资与生产。
4、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第一产业增长强劲,1-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万元,是去年同期的3.75倍,举全县之力建设生态林业项目,农林项目投入力度加大;第三产业占比降低,今年占固定资产比重为27.2%,比去年降低了14.6个百分点。
5、房地产投资逐步回归理性。受政策面的影响,全县房地产市场投资减少。1-5月,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2918万元,同比下降38.2%,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19%。去年同期房地产投资完成4723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26%。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制约问题进一步突出,物价上涨压力大。由于国家明松暗紧的货币政策,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无论是企业流动资金还是项目建设资金都比较紧张,对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形成较大影响。有的重点项目上级资金到位不及时、地方政府配套自筹资金缺口大、物价持续上涨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对施工带来较大影响,工程进展缓慢。
2、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增长的难度加大。近年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因之一,因而,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购房者变得更为理性,楼市有价无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降低,这种情况是近年来少有的。同时,开发商囤地观望现象严重,14家房产开发企业仅有6个在建项目。1—5月,房屋施工面积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35%;制约了县房产投资增速的继续攀升。
3、一批重点工程已完工,主要建设投资项目进度慢。如g106线改建、淇南电站、湘能扩机工程等重点项目已完工。106桂东开山至段公路改造等项目因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大,致使工程建设进展缓慢。由于缺乏大型项目的及时跟进,全县投资的快速增长将难以持续。
三、几点建议
1、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查考核。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对重点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项目服务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定期召开部门联系会议,各部门互通情况,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的资金面不容乐观。首先要多开展银企洽谈会,让银行资金找到好项目,让好项目找到资金。其次要对于因贷款、融资困难,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建设进展缓慢的项目,建议政府帮助项目单位和金融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帮助项目单位获得金融支持。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项目储备。一方面要抓好已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和争取准开工项目的早日开工;另一方面抓好重大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第三篇:xx乡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结(小编推荐)
xx乡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工
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乡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提质量、外塑形象,拓宽渠道,加快发展,积极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为全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今年5月,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的民族风情园建设已完成3700万元投资,计划总投资1984万元的团圆煤矿技改已完成1300万元投资,计划总投资1960万元的林业用道建设已全部完成,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去年完成500万元)的燕子崖度假山庄已全部完成,计划总投资21.3万元的邮电所已完成12.78万元投资,计划总投资160万元的敬老院已完成8万元投资。2012年以来全乡固定资产投资共计完成7980.78万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积极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为加快发展,全乡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开发引资带乡”理念,制定了全年招商引资的工作计划,为招商引资工作规划了蓝图。民族风情园等一批有特色的项目开工,为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夯实了基础。
二、关注民生,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了对人
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通过实施敬老院、邮电所和公路建设等工程,实践了“惠民生,促发展”的理念。
三、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努力扩大投资渠道。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乡的实际性况,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使投资项目落户我乡。
2012年以来,我乡的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的带动了全乡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主要是投资的增长的速度还不够快,投资的主体不够多,投资的领域不够宽,在下半年的以至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于自身的特点,继续努力,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为全面推动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
xx乡人民政府
2012年5月23日
第四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总结
好范文原创投稿
2001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连年高速增长,200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4.75亿元,至200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6.79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进入稳定高速增长的新阶段。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勇敢战胜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404.5亿元,GDP618亿元,财政收入110.18亿元,保持了难能可贵的高速发展。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大环境下,未来几年该如何挖掘投资潜力,支撑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课题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特点和现状
2001年以来,我市经济连年高速增长,GDP总量快速攀升,结构逐渐优化,这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活跃,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投资建设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有力拉动了产业投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国内外投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投资增长的约束显著增强。
(一)固投呈现高增长
从总量上看,2001年以来,我市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最高年同比增幅达77.5%。近五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30.5%,投资规模从2004年的145.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4.5亿元,增长1.78倍,五年来累计投资额达到1333.6亿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固投(亿元)34.75 61.68 106.79 145.46
同比增幅 13.6 77.5 73.1 36.2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固投(亿元)191.4 262.2 330 404.5
同比增幅 31.5% 36.9% 25.8% 22.6%
从相对量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依然偏弱。全市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份额曾达到7.6%,至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仅是全省的6.3%,不升反降。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我市固投 34.75 61.68 106.79 145.5
全省固投 964.1 1133.3 1477.7 1914.2
占比 3.6% 5.4% 7.2% 7.6%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我市固投 191.4 262.2 330 404.5
全省固投 2521.0 3544.7 5093.7 6470.6
占比 7.5% 7.4% 6.5% 6.3%
(二)二产投资比重大
在马钢新区500万吨等重大工业项目和地方工业企业强劲投资的支撑下,5年来我市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基本保持在60%以上的比例。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一产投资 投资额(亿元)0.9 1.13 3.56 3.4 4.05
占比(%)0.62 0.59 1.35 1.03 1.0
二产投资 投资额(亿元)98.53 124.78 179.7 218.61 235.75
占比(%)31.7 34.2 30.1 32.7 40.7
三产投资 投资额(亿元)46.07 65.49 78.94 107.99 164.7
占比(%)67.7 65.2 68.5 66.2 58.3
全市固投 145.5 191.4 262.2 330 404.5
二产中,采矿业及黑色金属压延行业投资比重突出,两项合计投资比例基本稳定保持在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保持在20%以上水平。
(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我市2004年以来,“861”行动计划,建成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861”项目和重点项目有力支撑了近年全市投资快速增长。马钢500万吨钢、万能达发电厂、大唐电厂等项目有力支撑了全市投资的较快增长。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钢天源、稳润光电、科达机电新材料等项目有力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马鞍山崛起的新的增长点。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861”投资 42.39 86.81 119.85 137.87 168.78
占固投百分比 29.1 45.4 45.7 41.8 41.7
重点项目投资 75.32 100.6 142.55 160.72 208.58
占固投百分比 51.8 52.6 54.4 48.7 51.6
全市固投 145.5 191.4 262.2 330 404.5
从
第五篇: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阜康之窗_阜康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06-09-17 文章来源:null
【字体:大 中 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
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的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以前基建计划内结转投资(包括利用基建设备材料)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2)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
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3)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
更新改造投资
更新改造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和有关工作(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和虽未列入本年更新改造计划,但使用上年更新改造计划内结转的投资在本年继续施工的项目;(2)本年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与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对企、事业单位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的项目,和增建主要生产车间、分厂等其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未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作;(3)国有企、事业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改建或更新改造性质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
房地产开发投资
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包括非房地产企业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活动,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未列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包括:
(1)国有单位按规定不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总投资
在5万元以上的以下工程:①用油田维护费和石油开发基金进行的油田维护和开发工程;②煤炭、铁矿、森工等采掘采伐业用维简费进行的开拓延伸工程;③交通部门用公路养路费对原有公路、桥梁进行改建的工程;④商业部门用简易建筑费建造的仓库工程。
(2)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在五万元以上的项目。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抽样调查总队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3)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经济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其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未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
(4)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个人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包括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全部私人建房,不论其房主是否系本地的常住户口均应包括:农村个人投资包括农村个人建房及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抽样调查总队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上年末结余资金、本年资金来源小计和各项应付款。其中本年资金来源小计又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股票、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七种:
(1)国家预算内资金 指国家预算、地方财政、主要部门和国家专业投资公司拨给或委托银行贷给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和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拨给企业单位的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
(2)国内贷款 指报告期企、事业单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国内贷款包括:
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及吸收的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国内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包括煤代油贷款、劳改煤矿专项贷款等),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国内储备贷款、周转贷款等。
(3)股票 是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4)债券 是企业(公司)或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各种债券筹集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包括由银行代理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和重点建设债券。
(5)利用外资 指报告期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无偿捐赠等。其中,国家统借统还的外资,是指由我国政府出面同外国政府、团体或金融组织签订贷款协议、并负责偿还本息的国外贷款。
(6)自筹资金 指建设单位报告期收到的,用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和本单位自筹资金。
(7)其他资金来源 指报告期收到的除以上各种拨款、借款、自筹资金之外,其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建设项目归哪个行业,按其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或主要用途及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来确定。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更新改造、国有经济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根据整个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行业来划分。一般情况下,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联合企业(总厂)所属分厂属于不同行业的,原则上按分厂划分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按建设性质分
建设项目的性质一般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建设设性质,更新改造、国民经济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按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建设情况确定建设性质。目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区分的,所以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都可以分别按新建、扩建等划分。
(1)新建 一般是指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单位。有的单
位原有的基础很小,经过建设后其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原值)三倍以上的也算新建。
(2)扩建 一般是指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厂内或其他地点增建主要生产车间(或主要工程);独立的生产线或总厂之下的分厂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在原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如学校增建教学用房、医院增建门诊部或病床用房、行政机关增建办公楼等)也作为扩建。
(3)改建 一般是指现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消耗和成本,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包括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生活福利设施)。有的企业为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进行填平补齐而增建不增加本单位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的车间等,也属于改建。
固定资产投资按用途分
固定资产投资按工程的经济用途分为用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住宅四部分的建设,是研究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投资之间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基本建设投产、国有经济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的用途按单项工程确定,现有企业、事业单位更新改造投资的用途按更新改造项目确定。
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
(1)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工作量)??? 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包括各种房屋建造工程,各种用途设备基础和各种工业窑炉的砌筑工程;为施工而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和临时工程以及完工后的清理工作等;铁路、道路的铺设,矿井的开凿及石油管道的架设等;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设备进行的试行工作。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
(2)设备、工具、器具购置 指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标准按财务部门规定。新建单位、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和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
(3)其他费用 指除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以外的投资完成额。它包括两种性质的费用,一种是属于增加固定资产的费用,主要有: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勘察设计费,研究实验费、农林单位牲畜购置费、各种经济林木的营造费、办公和生活家具、器具购置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项目的其他费用、联合试运转费等;一种是属于不增加固定资产的费用,主要有:施工机械转移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农业开荒费用及报废工程损失费等。
基本建设项目按大中小型划分
基本建设划分大中小型项目原则上应按照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没有正式批准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的,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所列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上述两条均不具备的,按本年计划施工工程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生产单一产品的工业项目,按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的工业项目,按其主要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品种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按全部计划投资额划分。划分标准以国家颁发的《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依据。国家曾在1958年、1962年、1977年和
1979年先后五次修订《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因此各历史时期的大中型项目数不完全可比。
施工项目
指报告期内曾进行建筑或安装工程施工活动的建设项目。包括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报告期以前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项目以及报告期施过工并在报告期内全部建设投产或停缓建的项目。
全部建成投产项目
工业项目是指设计文件规定形成生产能力的主体工程及其相应配套的辅助设施全部建成,经负荷试运转,证明具备生产设计规定合格产品的条件,并经过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与生产性工程配套的生产福利设施可以满足近期正常生产的需要,正式移交生产的建设项目。非工业项目是指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工程和相应的配套工程全部建成,能够发挥设计规定的全部效益,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正式移交使用的建设项目。
新增生产能力
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增加的设计能力或工程效益,它是用实物形态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果。新增生产能力的计算,是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单项工程(或项目)为对象。当单项工程(或项目)建成,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正式移交投入生产,即可计算新增生产能力。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以建设项目或单位工程建成后的年产能力表示。如煤炭开采、石油开采等。
(2)以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建成后处理原料的能力表示。如选矿工程的年处理矿石能力,洗煤厂年洗原煤能力等。
(3)以新增的主要设备数量或容量表示。如棉纺锭枚数,发电机组容量等。
(4)以建筑物容积、容量、面积或长度表示。如水库容量、铁路公路里程等。
新增生产能力的数量一般按设计能力计算。设计能力是指设计文件中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而不论投产后的实际产量如何。以设备数量、建筑物容积、面积、长度等表示的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则按建成的实际数量计算。
施工和竣工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是从房屋外墙线算起的各层平面面积的总和,包括房屋结构(如
柱、墙)占用的面积和地下室面积。多层建筑按各自然层面积总和计算,包括房屋内的楼隔层,突出墙面的眺望间、门斗、有柱雨罩的面积。不包括突出墙面结构的构件、艺术装饰等所占的面积,如台阶等。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指施工和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中供居住用的施工和竣工房屋建筑面积。
竣工面积
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正式移交使用单位的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
指一定时期内房屋竣工面积占同期房屋施工面积的比率。它是从房屋建筑施工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和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新增固定资产
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资产价值。包括已经建成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工程价值和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及有关应摊入的费用。它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
建设项目投资率
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建成投入生产项目个数占同期正式施工项目个数的比率。它是从项目建设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的指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完成投资额的比率。它是反映各个时期固定资产动用速度,衡量建设过程中投资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未完工程占用率
指年末未完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的比率。它反映未完工程的相对规模,并可从资金占用的角度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由于未完工程是指已经开工,但尚未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有个跨问题,因此未完工程占用率会出现大于1的情况。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年限超过1年;3.单位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