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探讨(本站推荐)
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探讨
最近几年,由于政策和农机本身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机培训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发展我们农机培训、谋求农机培训新的发展,是我们农机培训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农机培训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即要立足于农机,也要走出农机。根据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服务,只有这样,农机培训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牢固树立技术技能理念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拥有大量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只要让学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才能胜任当前岗位的需要,更好地就业。农机培训工作就是要把农机新技术、新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3、牢固树立市场理念 自从2004年5月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它明确规定:农机培训要社会化。这就意味着农机培训工作要适应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再和以前一样是不可能了。农机培训出来是学员,真正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有立足之地,那样的农机培训才有前途。
第二、农机培训工作的新途径
1、与农机监理工作相结合 要进一步打开农机培训工作的局面,保证培训质量,农机培训就一定要和农机监理紧密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监理机关的执法职能,坚持“四不办证”原则,即不参加培训的不办、培训不合格的不办、考试不合格的不办、手续不齐全的不办。以监理工作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以培训工作保证监理质量。农机培训要重点抓好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员的培训,使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的挂牌数与驾驶员的办证数量基本持平,最终消除无证驾驶,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2、与推广工作相结合 最近几年,大量功能完善、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进入了市场,这就对农机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机培训要紧跟时代潮流,与农机推广结合起来,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搞好培训。任何先进的机械设备,最终都要靠人去操作,没有熟练技术的操作人员,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机培训工作就要通过规范的农机培训,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提纲人力资源,为农村科技化工作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
3、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近几年来,我们农机培训尝试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农机从业人员从一开始的观望到现在主动进行鉴定,我们农机培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4、与农机销售市场相结合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农机培训与农机销售市场结合是一举两得的事,市场上获得了免费的宣传,而我们获得了免费的实习场地。
5、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我们东昌府区是个农业大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有条件我们可以培训学员,并与劳动部门联系,负责输送他们到就业岗位,避免难免外出打工的盲目性,真正为农民服务,帮农民解忧,促农民增收。
6、与社会办学相结合 传统的农机培训主要是培训农机从业人员,并负责与农机有关的咨询工作。但在新时期,再这样是不行了。如有机遇的话,应该与大中专院校加强联系,争取和他们联合办学,提高农机培训的档次和规模。
第三、农机培训工作要坚持持续发展
我们农机培训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持续发展。农机培训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因此要重视对教师的教育,使农机教师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使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农机培训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有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鼓励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农机培训工作才能发展好。
第二篇:关于对武城农机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武城农机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大量推广使用,但由于农机手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农机最大效益的发挥。为打破这一限制农机化发展的瓶颈,武城县农机校在省、市农机局的关怀支持下,在武城农机局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意见精神,围绕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武城农机培训现状
武城农机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教学教务和后勤管理规范,各种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现拥有教练车7台、示教板和教学挂图6套、电化教学设备5套、主要教学零部件实物80余件,教学设施包括教室170M2、教练场地2000M2、办公用房300M2等,教职员工13人,其中教师8人、教练3人,全部持证上岗。今年已获县政府批准新建一所农机校,在城区内西半部,占地10.5亩,总体设计分北楼、东楼、南检测线、西车库四部分。北楼设计为单面五层楼办公房,东楼设计为双面三层楼房,包括新农机具展示、学员宿舍、伙房餐厅等,南部设计为单层拱顶中空农机检测线,西部设计为单层平顶车库,院中设计为教练考试场地。
2011年全年共培训农机驾驶员800余人次,培训农机实用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人员1300余人次、经济作物技术人员近8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00余人次,“阳光工程”农机服务人员培训200人次,全部结业合格,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农机培训的特点
(一)争取外部工作环境上突出“主动”。该校在深刻学透上级指示精神的前提下,不是被动地等待政策的落实而是主动争取政策,主动地推介自我,主动地向各级领导汇报农机培训工作,使各级领导详细的了解农机管理工作特别是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无偿划拨新建农机校土地,这是县委县政府对农机培训工作的肯定。
(二)落实培训工作计划上突出“严格”。建立严格的教师教练工作管理制度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把上级布置的各项培训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奖惩措施,明确专人负责,明确个人责任,具体工作有步骤、有要求,明确分工职责、相互密切合作,人人身上有压力、有担子、有责任,杜绝了布置任务文件化、落实任务形式化,确保行动轰轰烈烈、效果真真切切。
(三)培训效果突出了两个字“实用”。为了增加农机培训的实用性,在完成规定培训内容的同时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薯类机械化种植收获和机械化植保技术等适合当地的农机新技术列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一改过去“一边认真教、旁边认真学”的形式,变为教学与教练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消化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确保培训的效果不仅仅表现在试卷上,更要表现在动手操作上、利用农机知识发家致富上。
(四)加强自身建设上突出 “务实”。打铁还需自身硬,该校加强自身建设,从软环境和硬条件两方面入手练好内功。一是鼓励教师教练主动走出去,到经销厂家,到田间地头,到维修门市,有针对性的与农机一线人员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学能力。二是通过购买和租赁两种形式逐步完善教学教练用具,资金充足就购买,资金不足就租赁,无论如何要保证教学教练需要。三是用发展的眼观看待农机培训工作,立足长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悲观失望,逐步争取和积累资金用于新农机校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办学水平。
三、农机培训存在问题
从整体分析,农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由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造成。
(一)社会重视程度低,资金投入匮乏。农机培训属社会成人职业教育,应该享受职业教育的优惠条件;又属涉农科技教育,应该享受支农惠农的优惠条件,农机培训应列为国家投资、农机校实施的国家全民科技普教范围。以武城为例,今年国家财政投入9.6万元用于“阳光工程”农机培训 200人,农民提高了操作技能,机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政府赢得了广泛的民心。而该校的其他农机培训超过5000人次,短期和长期农机培训班平均都按7天算,要想达到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标准计算,学校至少要投入240万元培训费用。这笔资金仅凭县级机校自筹,困难很大。社会重视程度低,投入资金的严重匮乏,造成了“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尴尬局面。
(二)培训不能与时俱进,现代素质亟需提高。教学教练设备设施老化,农机培训大部分仍然沿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教练,使用统发教材、编写教案、黑板版书、教学挂图和示教班进行授课。教室教练员的经验丰富体现在知识掌握全面、口头表达能力强、实际操作技能强,而使用信息化手段授课的能力不足。教学教练形式仍然是组织学员集中学习,只不过是现在培训地点灵活了,集中时间灵活了,但从根本上没改变面对面授课的形式。以武城为例,50岁以下的农民使用手机率超过90%,30岁以下的农民家庭电脑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农机培训作为传授先进农机技术的阵地,应该与时俱进,但现在仍然沿用“录音机”时代的方式开展工作,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手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三、农机培训的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家对涉农支持力度仍然有很大提高空间,建议可逐步加大类似“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形式的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可加大类似“千亿斤粮食项目”农机推广服务站项目的机校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也可出台类似农机购置补贴的机校教练车、电子桩考仪购置补贴的政策等。重视农业生产必须偏重农业教育、偏重农机教育。农机校属于社会服务性的职业教育,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不重视农机教育,空喊重视农业现代化生产犹如水中捞月、缘木求鱼。
(二)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各地的农机校大部分隶属于当地农机管理机关管理,建议将农机校、监理站、推广站、鉴定站等农机其它科、室、站捆绑形成农机系统集体向社会宣传,主动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加强农机培训工作的信息宣传,争取社会的认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农机培训社会影响力。不能形成“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恶性循环,要保持“人穷志不短、人穷志更坚”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坚定自身工作的信念,创造条件,去拼搏奋斗,主动地改善自身形象,把农机培训工作做大做强。
(三)苦练内功,加强自身正规化建设。
一是建议农机系统内部组织省级或市级的优秀农机教师制作农机教学的光盘或课件,择优根据各市县情况发放,各县农机校进行复制或转成音频转存于学员手机内存卡,实现教育资源全省、全市共享,有条件的到农机校集中学习,无条件的可在家学习,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到时候参加集中考试。如果条件允许设立系统内部教育网站,只需输入密码便可进行网上学习。
二是建议上级农机系统多多组织农机教师教练员的脱产集中培训。笔者自1990年参加农机培训工作以来,就参加了仅有的一次原“德州地区农机局机校”组织的“BSY-1型功率油耗仪”培训,这应该说是机校教师教练集中培训的缩影。进行集中脱产培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定期更新培训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三是建议各地农机校挖掘内部潜力,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盘活现有资产,或租或联与其它职业学校开展多种课题的培训。机校的教学教练设施和强大的教学教练队伍是进行职业培训的资本,培训任务再重也不是天天有,合理合法的利用本职培训空闲时间和教学教练设施,发挥资产最大效益,增加机校收入,壮大机校自身经济实力。(武城县农机局)
第三篇:农机培训
农机考前培训
培训的形式有很多种,农机培训包含农机技术培训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当前针对农民的服务形式都是以“三农”为前提,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稳定。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四个字:便民、利民。那么如何做到呢?
一、办学方式机动灵活
采取分散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二、送教下乡
每年多次深入到农村各个培训网点,把农机相关的理论和
实践知识传授给农民。。。
三、多期、短期培训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下乡三次,每次六个乡镇,至
少18个培训班,基本完成知识传授的全覆盖。。。
四、农闲时节安排培训
春耕前、挂锄时、秋收后。。。
五、培训基地建设
在大安职业教育中心有我们的培训机构,随时为我们农民
免费做关于农机方面的的技术咨询和指导。。。
今天我们只针对大家做考前集中培训,内容就是考试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
第四篇: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几点认识
对农机工作的几点认识
家乡在我印象之中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县,无论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机械化水平都不高,前一年在广西区农村实习的时候,发现那里农民的耕作方式都是机械化的,从没有遇到像家乡一样用蓄力人力耕作的,这种巨大的对比使我形成了一股一贯的年轻人所有的Blood of the heart,特别是想到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还在为那一亩三分地常年疾苦劳作,我希望为家乡的农业发展、为农民耕作减轻一点负担,哪怕只有一小点。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沿河农业适应社会现代化亟待改变的地方,然而传统的农业自耕自种方式局限了农业生产具有分散的特性,这与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有很大的矛盾。
首先,农业机械购买成本较高,农民本来年收入相对很低,一贯淳朴的思想方式使其具有一种保守心态,要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换来一具并不常用的“死”机具,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其次,农业机具购买以后还需常年保修,沿河地理位于山区,大多数农村的公路交通很不方便,农业机具容易坏废的风险性也是农民购买的一大顾虑。
再次,农业收入与工业收入的巨大差异,使现今农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真正留在家里务农的多是手脚不够麻利老年人,学习操作机械有很大的不方便。
最后,世世代代传统的耕作习惯,使农民很难放弃现有的牛耕方式,他们这种心理上的特点,会觉得农业机具既没有蓄力人力方便,耕作效果也不见得好。
针对以上这些矛盾,在沿河的农机推广服务工作具有很大的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通过这几天学习相关资料,个人总结出以下工作要点:
第一,认清形势,定位要明确。农业机具对于土地规模化的需求,决定了农机推广的对象大多数是规模大户、农场、合作社等有土地有能力的种植者;一些小型的机具也可以将公路旁边交通较好的平整土地主人作为推广对象;另外,打工返乡的年轻人愿意接受新的方便的耕作方式,也是很好的推广对象。在机具方面,结合山区土地特点,应以微耕、微播、小型收割机为主,辅以少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
第二,合作组织,互惠共赢。这里的组织是个名词,可以包括所有与农机、与农业有关的政府组织、商业组织、合作组织等,农业机械化根本要求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自耕自种向规模化现代化商业化农业的转变,这种革命性的转变在地势平坦,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位于西南部山区的沿河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第三,增强理论,锐意创新。办公室工作虽然又是比较琐碎繁忙,但也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来接收和研读处于全国农机发展前源的论文期刊、新闻杂志等,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整合已有资源,完全有信心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前进。
第四,踏实尽责,态度谦虚。“山高皇帝远”这句话经常被我提及,这段时间更是有深切的感受:那天去纪委,办公室那大妈那股不可一世的嚣张劲让我胆战心惊;那天去交警队,八点半上班,只见那小丫九点左右了才蹒跚而来,不管不顾外面排队等候的人,打开空调,打开烤箱,打开电脑,慢悠悠的泡了杯茶,然后呢?登QQ,开PPS„„,迟迟不开工。或许有人说: “人家谁都是这样啊!”,好吧,我又geek了。
农机管理工作包括补贴推广,接触的对象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不管别人如何,我一定要态度诚恳、不卑不亢,有工作的时候,任务栏右边是一个加号、一个盾牌,干干净净。
对!我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从事“办公室、推广”工作,上网是看新浪NBA,发帖只在百度励志吧,没有写2012年总结,戒了妹纸,依然没钱,但哥很好。
第五篇:农机驾驶员培训
4月8日,胜利乡安监办对全乡12名农机驾驶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农机相关业务交流。
培训交流现场,副乡长谢庆军详细讲解了农机生产的法律法规、安全操作常识和购置农机的相关政策,并结合案例分析,详细地讲授了拖拉机、旋耕机等农机的构造、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农机驾驶员在作业时一定要做到牌证齐全、持证上岗,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事件发生,并与农机驾驶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书。会后,安监办工作人员与驾驶员一起到现场对农机安全运行状态进行了检查,并现场对农机安全操作进行了指导。
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乡农机驾驶人员的驾驶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了对农业机械生产法律法规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