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6:2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

第一篇: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

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员工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加油站作为油品销售企业前沿阵地,一线员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加油站一线员工工作之实际,本文从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出发,以天龙石化盘龙分公司下属13座加油站150名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加油站员工的职业倦怠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自我和组织双向调节的职业倦怠干预措施,为有效解决一线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找出了对应对策,以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员工 职业倦怠 对策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最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的现象,是个体员工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着长期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往往会导致个体职业目标、职业生涯的短期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在国字号的加油站,众多加油站员工经常得加班加点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工作强度之大和服务要求之高可想而知,有时还要遭受个别顾客的有意刁难,甚至是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下班后,可能还会因为自己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而受人歧视。面对来自工作和社会的重重压力,如果员工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不能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分解压力,调节情绪和心境,学会适应变化,那么引发职业倦怠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1、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

加油站员工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很多加油站员工职业兴趣丧失, 职业成就追求淡化,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感觉钝化, 激情消逝。从调查中发现, 对加油站员工吸引力最大的奖励不仅在于薪酬福利,同时也在于其精神奖励和职业前途。具体来说, 职业倦怠对于加油站员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员工生理上的亚健康状态

一线员工工作生活中需要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些往往会影响人的有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加油站作业不同于其他标准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一车一个八步法流程,重复且不连续,简单枯燥。每日加油高峰、节假日加油高峰期间,加油站员工经常要面对各类安全、服务及突发事件,导致加油站员工长期处于紧张、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并由此产生诸多生理上的消极反应,常常感到异常疲劳、体力透支、失眠、头晕、胃肠功能紊乱和身体某些部位疼痛等症状。由于工作特点的影响,加油站员工的就餐时间与常人相比也很不规律,所以很多加油站员工都患有胃肠类疾病。

1.2心理上的消极情绪

职业倦怠在加油站员工心理上的表现主要有对本职工作不满意,自尊心下降,经常出现抑郁、易怒、焦虑、无助感、缺乏安全感等。根据对盘龙分公司13座加油站员工工作满意度状况所作的调查中发现,员工满意者占50%以下的加油站数量比例为58.57%,满意者占50%以上的加油站数量比例为41.43%,这一结果说明加油站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

1.3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加油站的高速增长对对优秀员工有大量需求,而现实则是加油站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严重缺乏。近年来, 加油站从业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通过对员工流失率的调查发现,在抽样调查的加油站中,员工的年流失率在15%-40%之间的加油站数占所调查加油站数的55%,而年流失率在40%以上的加油站比例则为11.43%。有一定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较高素质的员工难招、难留、难求已成为困扰许多加油站经营者的普遍难题。加油站目前普遍存在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过高问题。比如盘龙公司某站,由于员工流动较大,今年5-6月份公司先后分配到站的6名大学生到现在仅剩下1名。

1.4工作满意度低

就从组织管理层面来说, 员工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工作满意度降低。满意度下降不仅表现在员工心理上对加油站工作有诸多不满,而且在与加油站的关系上也日趋紧张。调查显示,约54%的加油站员工对于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本片区员工的年平均离职率高达40%,这也说明了加油站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不高的事实。本次问卷设置涉及企业组织制度、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管理者风格及方式、发展空间、激励机制及业务培训、工作环境7组工作要素55道题。通过整理得分,对离职员工满意度进行多方面分析, 获得49个细分因素中平均分值较低前五项因素,离职员工对加油站工作的社会地位、薪酬福利待遇、晋升机会、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制度这5个方面评价较低。

2、加油站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加油站员工出现职业倦怠,一方面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观、成就观、幸福观等受到冲击,而新的以90后为个体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这反映到生活和工作中,就是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则是由加油站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引起的,具体体现在:

2.1工作劳动强度大

加油站服务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和不可储存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无法通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实现流水线生产,工作时间长且负荷量大,需要从业者付出大量的体力、脑力和情感。二十四小时倒班工作,与人的正常作息规律不符。

2.2工作内容单一

新员工进入加油站后,被分配到加油站首先会经历一个“蜜月阶段”,工作热情度和满意度都很高。由于加油站加油作业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员工很快会进入适应阶段,半年过后天长日久面对高度重复和枯燥单一的工作内容,最初的热情开始退去,疲劳症状、枯燥感、厌烦和抑郁持续出现。

2.3工作缺少自主性

油站管理者为追求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的便利性, 加油站基本上都是采取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并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确保员工按照流程的规定提供服务,员工往往处于被动、压抑和紧张之中,工作自主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发挥。

2.4缺少晋升机会

油品销售企业管理者,往往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需要去选拔人才,论资排辈、上级指派、拉帮结派等不合理现象时常发生。再者, 加油站员工的岗位晋升通道为班长、计量员、记账员、加油站经理、管理部门,岗位设置呈金字塔状。实际情况是加油站基层岗位不多,上层岗位更是百里挑一,使加油站一线员工,尤其是高级能、高学历人才因得不到认可和提升,挫折感加剧,十分困惑,前途渺茫,缺乏信心。

2.5容易发生角色冲突

一些员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加油站工作社会地位低,没有存在感,时间一长,对加油站工作的热情度、认同感和自豪感就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加油站服务是特殊的服务行业,要求员工对工作有发自内心的热情,才能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从而体现个体价值,这种角色上的冲突经常使一线人员处于自我矛盾的境地。

3、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调节措施

对于一线员工倦怠的预防和干预,应当同时关注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关注员工自身,可以从以下个体和组织两方面入手进行调节: 3.1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自我调节。

3.1.1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首先,个人应认识到自己在重压之下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应当冷静下来,重新思索自己,目标是否定得太高了,是否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 自己对现任岗位是否胜任?现任岗位能否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等。

3.1.2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工作压力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使人充满干劲,而压力过大则会使人身心衰竭。要学会化消极回避为积极应对,变压力为动力。比如:对自己不宜要求过高,一次完成一件事情,学习表扬自己,学会时间管理,统筹方法,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等。

3.1.3寻求心理理疗的外部援助

当出现职业倦怠时,单纯靠自身调节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要外部的支持。比如:加强与上级、同事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家人、朋友倾诉,释放心中的郁闷,求助于心理医生、职业生涯顾问等,接受他们的指导。

3.2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组织调节

3.2.1定期轮换岗位

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在油站内部或油站之间的岗位调换,使加油站员工经常处于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既培养了“多面手”,又让员工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和热情度。

3.2.2加强职业认知的培训

加油站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职业认知的机会,使员工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来调整工作期望,进行角色定位,学会调节情绪和心境,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 加油站可以在员工入职培训时开办新老员工座谈会、让员工参与制定员工手册、有意识地加入职业认同感的培训内容,以提高新员工对加油站职业的认识, 加油站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性质,强化其职业认同感。

3.2.3向员工服务一线授权

授权是指给予员工一定的考核、分配、油站管理等资源调配权力,允许员工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行使权力,实现油站员工自理自治。员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一方面把自己从细枝末节的严格约束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自主性;另一方面,授权使员工感到自己是工作的“主人”,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3.2.4建立压力宣泄机制

要有效防止和治疗加油站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在加油站内建立有效的压力宣泄机制,具体包括:上级直接定期与员工沟通,倾听下属的心声;由人力资源部或聘请专业公司定期对从业人员做心理健康调查,对有问题的员工进行针对性辅导;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鉴,如“爱抚管理”的模式:设立员工“出气室”、成立烦闷发泄会、心理聊吧等机构,用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和压力等等。

3.2.5寻求社会舆论的支持

充分利用媒体影响公众、社会团体改变对加油站从业人员的看法,让全社会了解加油站员工工作辛苦及所奉献的社会价值,引导消费者对加油站服务工作的正确认识,确保加油站一线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社会环境。

结束语综上所述,职业倦怠是一种客观现象,任何油品销售企业和加油站都无法完全避免它的存在,面对以90后员工为主体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早早重视职业倦怠的危害,积极的加以引导和协调,为加油站员工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友善的社会环境,将是油品销售企业管理者的唯一选择。

第二篇: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分析及控制对策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分析及控制对策

摘要

从职业倦怠概念和现象、对个体影响入手,针对于中国企业员工的现状特别是电力企业员工的现状,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电力企业如何运用一系列先进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策略深入讨论,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基本原则,着重对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管理、疏导、教育,手段控制,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稳定,快速,持续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人力资源管理

0引言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发展迅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节奏加快,企事业工作人员承受的个人心理、生理压力也成几何倍数增长,从而逐渐对职业兴趣减少,个人成就感降低,常体验到无能感和挫败感。研究显示,职业倦怠现象已经从教育、医疗、新闻工作几个行业向社会更多的行业蔓延,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的高发期。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命脉行业之一,其特有的安全生产、技术化程度高等工作性质,决定了对行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研究和分析已经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

1职业倦怠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其症状通常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出现。静态形式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工作压力的结果。动态形式指,个体因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的工作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为负性情感应激状态,并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阶段。①职业倦怠概念理论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Maslach和Leiter在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

2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职业倦怠会以生理和心理及社会功能三方面表现。职业倦怠的生理表现主要是以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形式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表现为对待工作的认知变化、负性情绪增多、个人的工作动机减少、工作价值感降低、职业理想消失等。

Maslach的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

化(Dehumanization)、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维度构成。②情绪衰竭,指在工作中没有工作热情,情绪低落,情感易疲劳。去个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环境和对象采用冷漠的方式,对工作敷衍了事的行为。个人成就感降低,指倾向消极地评价自己,工作体验和工作成就感下降,认为在工作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3职业倦怠在我国的现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举办的“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调查中33.30%的员工存在心理问题,12.6%的普通员工收到职业倦怠的困扰,并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另一项 “工作倦怠指数” 调查结果表明,4000名调查者中,70%的调查者呈现轻微职业倦怠状态,39.22%的调查者呈现中度职业倦怠状态,13%的调查者为重度职业倦怠状态。其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46.40%,其次是国有企业(40.90%),再次是三资企业(39.17%),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36.95%。③

通过对于对调出数据的统计,得出的规律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职工,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为46.62%。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被调查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依次为:44.74%;40.69%;40.45;43.68%,一直到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4电力企业职工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电力企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生产企业,安全运行也就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单一性、技术性的工作性质特点。如在输电线路工作单位的职工甚至要面临生命安全的危险,工作对于精力和体力要求很高,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情绪衰竭。在变电站、换流站工作的职工需要面对工作环境的恶劣、人际交往面的狭窄,往往长期远离家人。为保证安稳运行的工作要求,关键监控岗位需要进行三班倒24小时的值班,夜班值班的员工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在工作时间员工必须承担安全运行的巨大工作压力,并长期处于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疲劳状态下。特别是青年职工,因为工作性质和工作偏远地点的原因,婚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者处于两地长期分居,造成婚姻破裂所带来的去个性化问题也不容小视。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还有些员工因为职位的升迁的暂缓,个人的职业发展受阻,长期的学习压力,以及体制产业改革涉及到自身所带来的工作目的不明确性造成个人成就感低下。④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对某电力企业中339名员工的调查报告表明,高度情感衰竭的员工占总人数27.7%,高去个性化的员工占总人数23.6%,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占总人数26.5%。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悲观、工作强度大、对工作条件不满意的员工情感衰竭水平较高;已婚人员的情感衰竭水平较低;年龄有助于减轻去个性化水平;面对工作压力悲观态度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较高;身体健康良好者的个人成就感水平较高。⑤

饼图 1,扇面 4,22%饼图 1,高情感衰竭高

去个性

化, 27%

高成就

27%

某电力企业高职业倦怠维度结构分布图

5电力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控制策略

饼图 1,高去个

性化高个人成就感降

低, 24%

介于电力企业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企业,直接受中央领导。它的管理和改革也具有政府行政性质。应从大局宏观的眼光出发。就解决企业职工职业倦怠问题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5.1深入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直到现在,大多数电力企业部门还没有充分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中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大多属于服从管理性质,没有从自身出发进行科学规划,久而久之职业目标消失,对工作产生倦怠。华北电网有限公司一名44岁女员工从学校分类到华北电网供公司工作,年轻时没有任何危机感,可是人到中年,发现身边的人都得到提拔,连自己的徒弟都成了自己领导。她感觉到对于职业的前景非常迷茫。2009年8月,华北电力公司针对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由香港中文大学职业辅导和职业生涯培训专家林欣进行培训,反应强烈,职工感觉受到很大启发。之后,公司对职工进行能力测评并帮助员工制定了系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员工工作状态焕然一新。⑥

5.2展开员工心理疏导和专业教育

企业可以利用党团及工会部门展开形式多样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通过专业趣味讲座,参观学习,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化解疏导。例如,2012年4月27日,广东粤嘉电力公司举办的《走出职业倦怠,重燃工作激情》专题讲座。还可以在中青年职工中间开展提高工作技能的学习班,为职工的技术提升,工作潜能开发创造良好基础,增加个人成就感。

5.3加强企业文化教育

加强企业文化教育也是防止职业倦怠的一项有效措施。作用在于,通过企业文化强烈的感召力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的宏观目标上来。员工在遵守企业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感受企业赋予个人的尊重和赞扬。使员工自觉接受组织文化的规范和约束,达到自律,并按照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5.4进一步合理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

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企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把员工的工作行为引导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上来,良好地绩效考核体系还会对企业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的关系起着重要意义。

薪酬除了能够给企业员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意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员工的心理起到一定的激励杠杆作用,增强员工的主动工作积极性。改变员工在工作中的去个性化程度,提高个人成就感。

运用绩效考核方法通过合理薪酬分配制度,有效防止员工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使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一致,提供强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6结语

“现代社会是人才的社会”。电力企业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更应该遵循科学规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聚合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减少员工职业倦怠想象出现。同时稳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消耗,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稳定,快速,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红.职业倦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 Maslach C.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8-80

[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网(http://www.chinahrd.net)[EB/OL] 2004年中国 “工

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2005-09—08.

[4] 陈俊,浅谈电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有效疏导,人力资源管理,[J]

北京: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5] 徐金平,某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紧张、工作倦怠、抑郁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及其

关联的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6,5

[6] 霍文丽,打开一扇窗-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实施情况

调查,[N]北京:中国电力报2010,6

第三篇: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分析及控制对策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分析及控制对策

摘要

从职业倦怠概念和现象、对个体影响入手,针对于中国企业员工的现状特别是电力企业员工的现状,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电力企业如何运用一系列先进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策略深入讨论,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基本原则,着重对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管理、疏导、教育,手段控制,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稳定,快速,持续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倦怠,人力资源管理

0引言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发展迅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节奏加快,企事业工作人员承受的个人心理、生理压力也成几何倍数增长,从而逐渐对职业兴趣减少,个人成就感降低,常体验到无能感和挫败感。研究显示,职业倦怠现象已经从教育、医疗、新闻工作几个行业向社会更多的行业蔓延,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的高发期。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命脉行业之一,其特有的安全生产、技术化程度高等工作性质,决定了对行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研究和分析已经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职业倦怠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其症状通常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出现。静态形式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工作压力的结果。动态形式指,个体因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的工作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为负性情感应激状态,并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阶段。①职业倦怠概念理论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Maslach和Leiter在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

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职业倦怠会以生理和心理及社会功能三方面表现。职业倦怠的生理表现主要是以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形式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表现为对待工作的认知变化、负性情绪增多、个人的工作动机减少、工作价值感降低、职业理想消失等。

Maslach的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维度构成。②情绪衰竭,指在工作中没有工作热情,情绪低落,情感易疲劳。去个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环境和对象采用冷漠的方式,对工作敷衍了事的行为。个人成就感降低,指倾向消极地评价自己,工作体验和工作成就感下降,认为在工作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职业倦怠在我国的现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举办的“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调查中33.30%的员工存在心理问题,12.6%的普通员工收到职业倦怠的困扰,并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另一项 “工作倦怠指数” 调查结果表明,4000名调查者中,70%的调查者呈现轻微职业倦怠状态,39.22%的调查者呈现中度职业倦怠状态,13%的调查者为重度职业倦怠状态。其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46.40%,其次是国有企业(40.90%),再次是三资企业(39.17%),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36.95%。③

通过对于对调出数据的统计,得出的规律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职工,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为46.62%。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被调查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依次为:44.74%;40.69%;40.45;43.68%,一直到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4 电力企业职工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电力企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生产企业,安全运行也就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单一性、技术性的工作性质特点。如在输电线路工作单位的职工甚至要面临生命安全的危险,工作对于精力和体力要求很高,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情绪衰竭。在变电站、换流站工作的职工需要面对工作环境的恶劣、人际交往面的狭窄,往往长期远离家人。为保证安稳运行的工作要求,关键监控岗位需要进行三班倒24小时的值班,夜班值班的员工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在工作时间员工必须承担安全运行的巨大工作压力,并长期处于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疲劳状态下。特别是青年职工,因为工作性质和工作偏远地点的原因,婚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者处于两地长期分居,造成婚姻破裂所带来的去个性化问题也不容小视。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还有些员工因为职位的升迁的暂缓,个人的职业发展受阻,长期的学习压力,以及体制产业改革涉及到自身所带来的工作目的不明确性造成个人成就感低下。④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对某电力企业中339名员工的调查报告表明,高度情感衰竭的员工占总人数27.7%,高去个性化的员工占总人数23.6%,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占总人数26.5%。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悲观、工作强度大、对工作条件不满意的员工情感衰竭水平较高;已婚人员的情感衰竭水平较低;年龄有助于减轻去个性化水平;面对工作压力悲观态度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较高;身体健康良好者的个人成就感水平较高。⑤

饼图 1,扇面 4,22%饼图 1,高情感衰竭高去个性化, 27%饼图 1,高成就感降低,27%

某电力企业高职业倦怠维度结构分布图 电力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控制策略

饼图 1,高去个性化高个人成就感降低, 24%

介于电力企业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企业,直接受中央领导。它的管理和改革也具有政府行政性质。应从大局宏观的眼光出发。就解决企业职工职业倦怠问题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5.1 深入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直到现在,大多数电力企业部门还没有充分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中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大多属于服从管理性质,没有从自身出发进行科学规划,久而久之职业目标消失,对工作产生倦怠。华北电网有限公司一名44岁女员工从学校分类到华北电网供公司工作,年轻时没有任何危机感,可是人到中年,发现身边的人都得到提拔,连自己的徒弟都成了自己领导。她感觉到对于职业的前景非常迷茫。2009年8月,华北电力公司针对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由香港中文大学职业辅导和职业生涯培训专家林欣进行培训,反应强烈,职工感觉受到很大启发。之后,公司对职工进行能力测评并帮助员工制定了系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员工工作状态焕然一新。⑥

5.2 展开员工心理疏导和专业教育

企业可以利用党团及工会部门展开形式多样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通过专业趣味讲座,参观学习,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化解疏导。例如,2012年4月27日,广东粤嘉电力公司举办的《走出职业倦怠,重燃工作激情》专题讲座。还可以在中青年职工中间开展提高工作技能的学习班,为职工的技术提升,工作潜能开发创造良好基础,增加个人成就感。

5.3 加强企业文化教育

加强企业文化教育也是防止职业倦怠的一项有效措施。作用在于,通过企业文化强烈的感召力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的宏观目标上来。员工在遵守企业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感受企业赋予个人的尊重和赞扬。使员工自觉接受组织文化的规范和约束,达到自律,并按照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5.4 进一步合理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

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企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把员工的工作行为引导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上来,良好地绩效考核体系还会对企业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的关系起着重要意义。

薪酬除了能够给企业员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意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员工的心理起到一定的激励杠杆作用,增强员工的主动工作积极性。改变员工在工作中的去个性化程度,提高个人成就感。

运用绩效考核方法通过合理薪酬分配制度,有效防止员工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使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一致,提供强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结语

“现代社会是人才的社会”。电力企业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更应该遵循科学规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聚合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减少员工职业倦怠想象出现。同时稳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消耗,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稳定,快速,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红.职业倦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 Maslach C.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8-80

[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网(http://www.chinahrd.net)[EB/OL] 2004年中国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2005-09—08.

[4] 陈俊,浅谈电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有效疏导,人力资源管理,[J]北京: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5] 徐金平,某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紧张、工作倦怠、抑郁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关联的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6,5 [6] 霍文丽,打开一扇窗-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调查,[N]北京:中国电力报2010,6

第四篇: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肯定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受尊敬程度,也影响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和农村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教育广大群众尊重农村教师的劳动,尊重农村教师的人格,能够创造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和控制大众心理,让全社会都重视农村教师,尊重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

(二)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农村教师是社会中的一员,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职业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发展。在未来社会中,社会支持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它应该是一个系统、一个网络。农村教师应尽可能地获得各种帮助,缓冲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同时,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农村教师;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

(三)肯定农村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矫正农村教师自身价值与人才价格(工资)不符现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谈到: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就要求价格符合价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小学农村教师的劳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人才价格(农村教师的工资)就必须符合农村教师自身价值。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如果农村教师工资低于其他行业,必然导致农村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导致了各校农村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农村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应该由学校自筹。

二、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观念,构建和谐的组织环境

(一)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

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即把农村教师放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从农村教师出发,充分依靠农村教师、尊重农村教师,尽可能地激发农村教师的参与意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让农村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头脑、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力、有价值、有作为的人。因此,学校领导要注重与农村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想农村教师之所想,急农村教师之所急,设身处地的为农村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二)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首先,在管理过程中,要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方法进行“软”管理,即主要通过让被管理者在满足展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欲望的同时,于不露管理的“痕迹”中,去达成管理者目标任务的实现,这才是寓管于不管,寓治于不治的最好管理方法。这样的举措对于预防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次,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不少学校的校园环境变得更美了,教育设施更完备了,这无疑都是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极大的帮助。但农村教师休息好,有充足的精神才是更重要的。如果每个学期期末,学校能让疲惫不堪的农村教师出去旅游一下,可能会对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起到意想不到的益处。除此之外,如果农村教师出现情绪低落,影响工作状态时,学校领导可考虑让农村教师申请休1~2 d 的“情绪假”,在该农村教师请假时,由其他农村教师为其代课。此举能使农村教师调整过心情再重新上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利。

(三)加大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的力度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高校的做法,即农村教师每隔 3~5 年享受一次研究年,在这一年中可以不担任一学期或更长时间的教学工作,而是去从事科学研究。这既可缓解农村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也可使农村教师在此期间积极充电更大效率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三、农村教师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一)干一行爱一行,把职业当事业干

罗素曾经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事业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对职业活动的审美实践是在职业生活实践中体验幸福、获得幸福的基本保障。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农村教师这一事实,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农村教师的快乐。把工作和自我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把职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统一起来,那么,“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二)适时调节,学会弹性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农村教师要善于掌握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农村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自身的健康。不会正确地抑制每日每时的激动,不会掌握局面,是最折磨农村教师的心脏,消熬农村教师的神经系统的事。”所以,农村教师在安排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聚会,做做运动等,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这样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消除倦怠感。

(三)正确认识自己,愉悦接纳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自知更能使人永不满足地虚心学习,在困难挫折面前镇定自若,精神抖擞,不断地自觉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从而使人永远充满活力、健康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治愈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举措。有了目标,才会自觉地去修身养性,实现人格的提升;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做一个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的农村教师。适当的目标能使人获得成功,从而珍惜自我的价值,使生活更充实。

1.面对现实,真实自我。

任何一名教师,在工作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生活存在,教师要投入真实的生活,面对个人生活的挑战,而不是躲进工作“封闭自我”,以“奉献者”的悲剧形象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楚,不论是家庭的、婚姻的、经济的还是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与同事、组织、领导适时地交流,合理宣泄,寻求理解,走出心理困惑,达到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危机。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要尽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相关部门要通过调整相关政策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消除职业倦怠。另外,要确立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望,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古书中的圣贤,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大众应对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3.组织管理支持。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一是要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创造性特征,以“刚柔相济”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为教师的发展、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公正、科学、合理、动态地评价教师的业绩,使每位教师拥有被关爱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要为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一种心理保健福利,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和调适方法,建立、开辟多元化的教师心理保健机制和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作动态观察。三是学校要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使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团结、友谊、向上的集体生活中让每一位教职工享受集体的温暖、彼此的激励、精神的愉悦、热情的激发。4.加强自我心理保健。首先,教师要在认知上调整,从自身入手,积极寻求自身的资源,丰富自身生活,而不要把责任全部推到职业特点和制度上来。因为教师永远不可能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工作,也不可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家长尽善尽美,制度上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教师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关注个人成就的一面,过分自责会影响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其次是生活调整,教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情趣,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减轻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培养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满足感的兴趣爱好,建立使自己有良好归属感的积极社会团体,试着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寻找多样化,合理确定自己有能力实现的并且符合实际的目标等。最后,教师要把握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学习和进修是一种生命活力的充电,而不是体制对自己的强制性要求,自觉融入学生和学习团体,时刻以好奇的目光打量身边的学生,开启逐渐老化生锈的心灵之窗,让生活的阳光照射心房,心理自然会绿意盎然。惟其如此,农村教师自然能享受到这份闪光事业的快乐。

第五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分析

‚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北京某小学的一间教师休息室,周华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周华半开玩笑,‚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是周华认为自己扮演着的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她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对该市31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随着 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所谓倦怠,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耗竭‛。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首先,职业倦怠是长期工作压力作用的结果。倦怠是与压力、紧张密切相关的概念。职业心理学将压力看作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紧张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努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降低、挫折、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工作绩效降低等;而如果紧张状况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就是倦怠。

其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这三个方面。情绪耗竭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此外,情绪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因而教师会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倦怠的第二个维度,去人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学生)为‚物‛,而不是‚人‛,倾向于采用冷漠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成就感低落的特征是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负面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教师因此而工作能力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资料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可引发如下问题:

1.挫折感。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达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因此产生负罪感。

3.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

4.生理症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耗竭的状态,如精力缺乏,容易疲劳,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身心疾病。

5.忧虑感。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感到无聊、空虚,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倾向。

6.工作效率低落。由于工作压力大,以致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

笔者曾经用通用的scl90进行教师心理状态测试,显示50人样本中,存在心理问题教师达到30%。由此可见,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师的工作以及学校组织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同时,上述问题彼此会交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个体所承担的压力也日渐加重。人类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文明史上近70%的知识财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职业特征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2.外在期望与教师的内在迷惘。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过高期望,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使教师产生一种内在迷惘。在快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日趋多元化,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增高,在多方的期望之下.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步增大。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强调其专业性,增强大众的信心,以致对自身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却加以否认,这样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自己的身心。

3.学校组织结构与气氛。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方面,一些学校呈现科层制组织结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专业角色时常面对挑战,工作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降低,工作任务中的行政色彩较浓,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得整个学校的组织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研究显示,缺乏校长的支持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往往对所处的组织环境不满,抱怨学校领导过于缺乏同情心,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无效能,并认为学校领导‚坚守‛在其办公室内,不了解教师的情况,不关心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不够公正。另外,由于教师本身的进修渠道非常有限.在相对刻板的科层体制下,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也会导致教师忙于应对学校的行政任务.进而产生倦怠。

4.教师人格因素。除了上述诸多外部因素以外,教师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众所周知.世上不存在具有绝对完整人格的个体。教师人格特征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所不同的是个体人格特征有所差异。教师若存有某种人格特征,如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该类特征明显的教师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付,更容易陷入倦怠状态。再比如有A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较易产生倦怠。有A型人格特质的人通常表现为成就感强烈、竞争意识浓厚,动作行为急躁、紧迫.言语粗鲁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A型个体特征的个体.其血液的激素成分比其他个体多得多,同样刺激条件下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产生心理紧张反应。

四、预防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要认识自我,加强个性修养。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许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一个理智的教师尽量做到有自知之明,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过分自卑,从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及弱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教师的职业观念是指个人在教师职业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职业是光荣的,同时也是繁重的,生活清苦,但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投入教育事业,那么这一职业许多困难都会逐步加以解决和克服。

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角色适应能力。在发展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教师应该培养对人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或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

学校的帮助。首先,改革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的,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使教师真正从以各种‚率‛来衡量其成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学校领导应带头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在教师中形成高昂的士气,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只有靠领导有效激励,才能变成教师工作的动力,也才能使教师在身心愉悦的心情中成长与发展。再次,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增加对教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优化学校的人员配臵,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它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后顾之忧。

社会的支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物质生活不仅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教师的工作情绪有重大影响。对此,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加大对教师物质投入力度,在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公众关注教师的工作,认可他们的劳动,提高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情和满意程度。此外,教师个体在无力解决自己因职业倦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时,求助于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 

顶一下

下载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线加油站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泉水镇旧州小学 宋 莹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一)职业......

    一线员工辞职报告

    一线员工辞职报告 一线员工构成了各行业的业务主体,但往往他们因为事繁薪低,承受着巨大压力。 下面,小编整理一线员工辞职报告范文四篇,欢迎参考学习:范文一 尊敬的某主管: 您好!......

    一线员工辞职报告(最终定稿)

    精选范文:一线员工辞职报告(共2篇) 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公司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经过这段时间在公......

    最美一线员工

    最美一线员工 ——积极上进唐波同志 在这万物复苏,恰是一年好时光的季节,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批勤劳工作、扎实能干的好同......

    一线员工辞职报告格式(大全)

    一线员工辞职报告格式 一线员工一旦辞职会对公司造成不小的影响,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一线员工辞职报告格式,以供参考! 一线员工辞职报告格式一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

    一线员工表扬信

    一线员工表扬信 一线员工表扬信1 全体同仁:你们辛苦了!炎炎夏日到了,骄阳似火,酷暑难挡,节节攀升的高温给大家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广大一线的员工不畏高温一如既往地坚......

    一线员工感想

    一线员工学习十八大报告感想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隆重开幕。单位组织我们认真收看收听了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关于十八大报告,我有一些学习感受和体会。总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