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米机收总结资料
推进科尔沁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工作目标。将继续争取和集中用好购置补贴资金,并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跨区作业;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结合玉米机收的“大发展”,推进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大推广”;推广和创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和土地经营模式,加快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努力推进科尔沁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再上新台阶。
11月4日,科尔沁区委、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通辽市农牧业局、科尔沁区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各镇、苏木、国有农牧场主要领导、机管站长、科尔沁区农机系统全体职工、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代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玉米收获机有机户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表彰了近年来为推进科尔沁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7个先进单位、10个先进个人及10名作业能手。授予了科尔沁区农牧业局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工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玉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合作贡献奖”。余粮堡镇、大林镇等6个镇被分别授予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工作先进单位”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农机大户代表、生产企业代表和优秀乡镇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市农牧业局领导对科尔沁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科尔沁区在全市玉米机收工作起到的示范带动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要继续发扬知难而进的工作作风,努力推进科尔沁区农机化工作再立新功。
会上,区委副书记邢立君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尔沁区的玉米机收工作经历了2000年至2005年的试验示范、积累经验阶段和2005年至2009年的强力推进、跨越式发展阶段,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机具保有量显著增长,作业面积、作业质量、作业效率明显提高,作业收益明显增加,同时有效地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力转移和土地集约化经营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邢书记指出,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一是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二是科尔沁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玉米机收工作重点推进小组,并把玉米机收列入了政府的“五项考核指标”,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玉米机收工作的开展。地方财政对购机进行累加补贴,以奖代补贴等资金扶持,充分降低了农民的购机风险,提高了购机积极性。三是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每年除举办培训班、借助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外,还举办机具演示会,有效地提高了农牧民的认识水平。四是充分运用国家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对玉米收获机进行集中补贴、优先补贴,有效地发挥了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五是农机部门督促生产与销售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做好跟踪服务及信息反馈工作,为推进玉米机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邢书记还提出了立足当前,推进科尔沁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工作目标。将继续争取和集中用好购置补贴资金,并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跨区作业;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结合玉米机收的“大发展”,推进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大推广”;推广和创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和土地经营模式,加快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努力推进科尔沁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次会议及时地总结了经验,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为科尔沁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和农机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孟州市委、市政府和焦作市农机局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孟州市农机局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玉米机收任务,今年我市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5万亩,玉米机收率达60%。现将三秋玉米机收工作总结如下。
一、玉米收获机械准备充裕
今年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全市新增玉米收获机156台,保有量达到了324台,加上从周边县市和山西运城引进50台,全市共投入玉米收获机374台,有效地增强了机械化收获能力,满足了全市玉米机收需求。
二、信息、维修等各项服务到位
一是印制500张三秋农机服务卡发给机手,确保机手求助有门;二是制定三秋农机服务人员守则,确保服务质量;三是通过手机短信、网站、宣传资料为机手搞好农机作业信息、机车分布、机收进度、天气预报、技术等信息服务,为三秋农机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面、高质量的全程信息服务让机手及时、准确的掌握一手信息;四是积极与石油公司协调,出台三秋农机作业优惠供油政策,有效地保障了三秋农机作业用油优惠充足供应;五是对农机合作社的机手、农机大户、新购置机具的机手开展培训,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550人;六是协助玉米收获机供应厂家对今年新补贴的玉米收进行回访和调试,确保机具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顺利参加三秋玉米机收作业;七是从单位抽出精兵强将,和厂家三包人员、农机修供网点技术能手共同组建了7个服务小分队,出动7部服务车辆,公布3部抢修电话,24小时为机手提供服务,有效保证了机车的顺利作业。三秋期间共提供技术维修服务500多人次,有力保障了三秋农机作业顺利进行。
三、依托组织、实现共赢
以三秋玉米机收竞赛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组织优势、装备优势和规模优势,大力开展订单作业、连片作业、整村推进的玉米机收作业模式,加快机收进度,提高机车作业效率。根据焦作市农机局安排部署的玉米机收竞赛活动精神及目标,孟州市农机局专门成立了孟州市玉米机收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宣传发动,营造竞赛氛围。全市先后召开农机合作社谈座会三次,向各合作社负责人宣传了焦作市玉米机收竞赛活动精神及奖励办法,并向其发放了焦作市玉米机收作业协议样本、考核要求、评分准则、随机作业记录本、三秋作业进度表等,使他们充分了解竞赛目的和要求,并要求其向广大社员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竞赛浓浓氛围。二是出台奖励措施,掀起竞赛热潮;三秋期间出台对玉米机收状元、机收整体推进村、机收整体推进乡奖励措施,鼓励各合作社多吸收社外机手,壮大各社的玉米机收队伍,争当玉米机收的排头兵。今年全市报名参加玉米机收竞赛的农机合作社共有18家,参与竞赛机车203台,签订玉米机收作业协议306份,涉及作业面积13万亩。三是加强督导,确保竞赛顺利开展。通过下乡和电话联系等方式每日和参赛各合作社负责人进行联系、督导,并详细掌握其作业情况和进度,确保竞赛顺利开展。今年三秋合作社共机收玉米机面积10万余亩。
四、阴雨天气、多措并举
在今年三秋期间,由于阴雨连绵,给三秋玉米机械收获带来了很大困难,为加快玉米机械收获进度,我局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一针对地湿的特点,动员机手摘除还田机进行作业,提高作业速度;二是督促所有合作社加大组织力度,鼓励合作社成员晚上加班加点作业;三是召开玉米机收抢收现场会,唤起玉米机收高潮。9月23日,孟州市会新农机合作社组织8台机车对签单的200余亩玉米集中进行收获,对加快我市玉米机收进度起到促进作用;四是引导54台小型玉米收获机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小地块积极开展机收作业;五是对从周边县市和山西引进的50台玉米收获机,做到分布合理,有人带机,提高作业效率。这些措施的开展大大加快了我市的玉米机收进程,截止到9月30日,我市玉米机收全面结束,共机收玉米面积15万亩。
五、存在问题
一是今年三秋阴雨连绵的天气,造成一些机手玉米机收作业量达不到预定目标。二是机手们普遍反映国丰牌玉米收获机设置粮仓位置不太理想,影响了玉米机收效率。
第二篇:玉米机收工作总结
玉米机收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玉米机收工作,按照省局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作用,实行大中小型机械并举发展玉米收获机,增加保有量,积极发挥玉米机收重点县和先行县的示范效应,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提高全市玉米机械收获水平,努力使玉米机收实现再突破。为切实组织开展好玉米机收工作,努力提高秋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为全面提高秋粮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玉米机收新突破。省局三秋农机工作会议结束,市局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三秋农机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局会议精神。并对做好三秋农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把进一步提高玉米收获机械水平作为三秋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是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制定玉米机收工作方案,建立玉米机收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任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到早谋划、早行动、早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二是明确目标任务。今年全市要争取完成玉米机收200万亩以上,比去年提高八个百分点,要求玉米 机收重点县、先行县玉米机收面积要力争达到50%以上,完成玉米秸秆还田500万亩的任务,投入三秋玉米收获机械要达到3000台以上。三是要采取补贴政策拉动、行政组织推动、典型示范带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采取大中小型并重,积极推进玉米收获机保有量的增加,力争今年新增玉米收获机500台以上。四是要积极借鉴小麦跨区作业的经验,加大玉米收获机引进力度,组织开展跨县域、跨乡镇的玉米机收作业,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力争实现玉米机收新突破。
二、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收获机的补贴力度
为增加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切实推进玉米机械收获进程,我市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收获机的补贴力度,以调动农民群众购置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一是对玉米收获机补贴实行普惠制。对申请购置玉米收获的农民不受报名先后、购机数量、资金规模的限制,优先给予补贴,同时要求各县完成补贴玉米收获机不少于50台,重点县、先行县不少于75台的任务。二是要求各县在9月20日前只受理农民购置玉米收获机的申请,对购置其它机械暂不受理,以保证补贴玉米收获机的补贴资金能落实到位。今年全市共补贴玉米收获机(玉米割台)557台。
三、加大宣传示范推广力度
为促进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各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积极 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一是组织召开玉米机收示范现场会,邀请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参加玉米机收演示会,向政府领导、农民群众、机手展示玉米收获机的作业性能和作业效果,提高政府领导、农民群众、机手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认识,以增强农民群众购置和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全市三秋共召开11次玉米机收示范演示会,到会参观的群众达3000多人次。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加大对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对玉米机收的认识和了解。三是邀请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开展对玉米收获机机手的培训,以提高机手的驾驶操作能力和故障、机械调试技能。
四、积极组织开展好玉米机收作业,努力提高玉米机收机械化水平
针对今年玉米生长后期持续阴雨天气、低温寡照、光合作用不足、成熟期推迟、土壤含水量大、个别地方倒伏严重、不利玉米收获机械下田作业、三秋农机有效作业缩短的情况。各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认真抓好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一是抓好机械检修,对投入三秋玉米收获的机械全面进行检修,确保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三秋生产。二是搞好物资贮备。要求各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和经营企业,要备足零配件,认真落实好“三包”服务 政策,“三包”技术人员要组织到位,做到有故障能及时排除,损坏能及时修理。三是积极与中石油联合推出三秋农机作业用油“优惠卡”活动。凭优惠卡农机加油给予0.1元/升的优惠,并确保农机作业用油供应。四是搞好机械的组织调度。针对今年三秋玉米收获出现的新情况,组织农机系统的干部和技术人员578人成立服务小分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大机械的组织和协调力度,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鼓励玉米收获机多下田作业,减少空转率,提高有效作业时间,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五是搞好信息服务。农机部门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将玉米机收信息发布出去,通过信息引导机具合理分布,实现余缺互补,促进玉米机收作业有序推进。六是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玉米机收中的骨干作用。为进一步扩大玉米机收面积,我们充分发挥全市2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装备成套、技术优良、信誉度高、组织能力强、信息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吸收分散农机户参加联合作业,努力提升农机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玉米机收水平。七是组织开展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为扩大玉米机收面积,提高玉米收获机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玉米跨区机收作业工作,共引进玉米收获机1194台,完成玉米机收面积56.7万亩。同时积极组织当地玉米收获机参加跨区作业,共组织537台玉米收获机外出作业,完成玉米机收12.8万亩,即提高玉米 收获机的利用率,也增加了机手收益。
二0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第三篇:2011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秋季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一、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就是利用机械方式一次进地完成摘穗、输送、集箱、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作业的农机化技术。全市重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要求: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割茬高度≤8cm,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
1、适时收获:玉米完熟期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
2、选择机械:选择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的机型,提高作业质量。
3、作业条件:收获时玉米结穗高度≥35cm,玉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
4、割茬高度一致,秸秆抛洒均匀。
5、安全作业:作业中,地头拐弯、倒车时,要提升秸秆还田机,操作人员不要接近旋转部位。
二、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就是机械一次进地完成苗带旋耕、起垄筑畦、间隔深松、分层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技术要求:深松深度25~30cm可调,小麦播种深度3~4cm,底肥和种肥施肥量每亩20~70kg可调,底肥均匀施在两行小麦中间地下12~20cm之间,种肥施在种子下方3~5cm处,播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播后镇连续压。
1、播前秸秆粉碎还田: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cm,抛撒不均匀率≤20%。
2、深松深度:长深松铲30cm,短铲25cm,长、短深松铲每年进行交换。
3、施肥量:根据地力基础确定底肥施肥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50%-60%。
4、调整播种深度:通过试播,调整每行的播深,要做到均匀一致。
三、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具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播种量10 kg/亩左右;施肥量35kg/亩左右,肥料在种子下方3~5cm处,无重播、漏播,播后适度连续镇压。
1、秸秆还田覆盖: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玉米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覆盖率≥30%,抛撒不均匀率≤20%。
2、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烟农
19、济麦
19、济麦20、济麦22等。
3、适期作业:根据土壤墒情,播期在10月1日~15日。
4、规范作业:小麦播深3cm左右,宽幅播种苗带宽10~12cm,播后镇压。
四、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就是用深松机进行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土壤疏松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作业深度35cm左右,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漏松和重松,适度连续镇压。
1、适墒作业: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
2、作业时间: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松后及时播种,以免大量失墒。
3、作业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35cm左右。
4、深松方式:保护性耕作地块宜采用单柱式间隔振动深松机,作业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作业。传统耕作地块宜采用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也可选用单柱式振动、单柱带翼、异型铲深松机,以保证表土全部松动,利于小麦播种。
第四篇: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补贴合同
甲方:西王庄乡人民政府
乙方:村委会
为了保证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的顺利实施和补贴资金的全面落实,特签订本合同。
一、乙方组织本村村民开展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保证完成作业面积亩。
二、作业结束后,经甲方核实,由财政部门向乙方支付40元/亩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奖补资金。
三、乙方在收到甲方奖(补)资金后,要按照与村民作业验收单所确定的作业面积,足额将奖(补)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
四、在组织开展作业中,乙方不得弄虚作假、虚假冒领,一经发现,甲方将永远取消其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并进行严肃处理。
五、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
第五篇:东明县2008年玉米机收及跨区作业情况的调查
东明县2008年玉米机收及跨区作业情况的调查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今年玉米机收和跨区作业情况,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我们专门成立了以农机中心副主任魏广印为组长的调查小组,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玉米机收和跨区作业专项调查活动。调查小组深入到各乡镇,各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及部分机手中间,通过采取口头交流、发放问卷,听乡镇领导介绍,与协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机大户座谈,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待收玉米地块等方式,获得了比较可靠的玉米机收和跨区作业情况。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今年玉米机收、跨区作业情况,并对玉米机收和跨区作业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调查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一、我县2008年玉米机收及跨区作业情况
我县有14个乡镇、开发区,现有耕地面积124万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玉米是我县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据调查统计,玉米主要以夏玉米为主。目前该县小麦耕、播、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玉米从种到收大部分采用人工方式,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机化发展的瓶颈。玉米生产过程中收获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靠人工作业不仅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加快玉米联合收获,已成为发展农机化当务之急。近年来,我们农机中心根据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上来,连续组织实施了以玉米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作业演示会,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发动、现场交流、典型示范等措施,较好地推动了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好处,焚烧秸秆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机械化收获正在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保有量分别达到207台、1414台。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开展大范围跨区域的农机作业,对于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努力探索和完善三秋跨区作业的运行机制、效益机制、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玉米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尽快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市场培育成完善、健康、发达的农机作业市场。
二、我县玉米联合收获和农机跨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的因素
1、农机与农艺不适应。目前,我县玉米种植有平作、畦作、间作套种等多种行距,有用2行、3行播种机播种的,也有用1行简易播种机播种的,还有人工点播的,行距有600~700mm和300~400mm等多种规格,而推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适应600mm--700mm的规格。另外,玉米果穗的脱皮难易程度、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粗细、高矮等都直接影响着玉米联合收获的机械作业,严重制约了该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认识不够。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玉米收获适应期长,晚收几天一般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农民只需手工掰下玉米棒即可,无需人工镰割镐刨玉米秸秆,所以玉米机械收获的需求不如小麦那么迫切。
3、机械收获费用高。受柴油涨价影响,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玉米收获价格为50—60元/亩,而且玉米机收只能做到摘穗和秸秆切碎,一般没有剥皮工序。因此,玉米收获后还需剥皮脱粒,需要投入劳动力,收获成本增加。
4、机械性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造质量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对作业质量满意率仍不高。作业效率较低,经济收入不高。不论是自走式还是背负式的收获机,生产效率都达不到农民要求。
5、机具价格偏高,投资回收期长。目前1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需要10多万元,1台2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也在3万元左右,加上拖拉机不低于10万元,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相比其结构简单,价格却高出许多,很多机手觉得风险大,担心自己难以收回。由于玉米的收获期季节性较强,再加上农民整体支付经济能力低下,购机户的盈利空间较小,资金回收期较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6、行距适应性较差。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宜行距一般为600~700mm,而我县玉米大部分为套种,行距不均匀。联合收获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损失率大。
7、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目前,我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收的生产效率,导致作业费用相对偏高,农民用机积极性不高。
8、自然条件影响。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常使玉米出现倒伏、果穗下垂等现象,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致使宜机械收割面积减少。如:2006年玉米收获期间,我县连续多次降雨,使机械无法进地收获,等到机械能够收获时,果穗下垂,严重损伤了农民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
(二)我县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
1、跨区作业难度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快速增加,夏季跨区作业市场已趋于饱和,而秋季作业市场逐步形成,作业市场竞争不如小麦激烈,外出作业,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无人用,跨区作业难度大。
2、跨区作业成本高。农用柴油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有些地方供应没保证,造成因加油而机械空耗;雇佣机手工资增长较快,原来60-100元/人日上涨到现在120-150/人日。作业成本的上升,压缩了跨区作业的利润空间。
3、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低。我县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07台,每年秋季参加跨区作业的少,有的合伙、有的单独外出,盲目性大,组织性差,活难找,收益差。
4、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很大一部分机手和中介人员缺乏专业培训,致使跨区作业工作受到影响。有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不听招呼,擅自行动。有的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小故障也不会解决,影响了作业效率。
5、农田机耕道窄。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乡镇的生产路太窄,不安全,存在很多地块没法进机,农户想用机,机手不敢进地的现象,也影响了玉米机收进程。
三、推动玉米联合收获和农机跨区作业上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多措并举力促玉米联合机械化收获上水平
1、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务实发展的观点出发,制定有关鼓励政策,拿出切实措施,调动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一是通过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引导和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扶持玉米联合收获。省、市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应加大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补贴规模,补贴额度,最好能提高到50%以上,以快速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拥有量,提高机收率,以减轻农民购机负担和投资风险,调动广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二是实行作业补贴。对购机户和农户给予适当的油料和资金等方面的补贴,缓解收获成本高的状况。机手购机的目的就是要有作业市场,有市场才能有效益。若农户采用玉米机收能够得到补贴,就会调动其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玉米机械化程度就会不断提高。
2、加强质量监督,完善技术服务。要加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质量监管,依法定期对农机产品质量进行抽检,严把质量关。及时了解掌握玉米收获机械使用和服务情况,处理质量和服务纠纷,做到用前培训、用中服务、用后回访。“三秋”期间搞好跟踪服务,保证玉米机收作业的顺利进行。生产厂家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完善机具性能,确保售出的每一台机具都能正常作业,让农机户无后顾之忧。同时要增强创新能力,挖掘潜力,降低价格。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机手素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好对购机机手作业前的技术培训,强调以理论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以提高机具的利用率,降低故障率,使机手们能够熟悉机械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为机械故障和人为收获损失。通过培训,使机手在现实生活中把学到的技能通过机具作业转化为经济效益,其示范带动的作用将是极大的。
4、做好示范试验工作。召开现场会,现场讲解,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现场演示会最好安排在玉米收获期间进行,让农民看到实际作业效果。另外还要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此项工作搞上去了玉米联合收获也就事半功倍了,只要采用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来种植小麦,就能减少作业工序、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成本,使两项新技术得到共同发展。
5、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农机农艺有效结合,农机和农艺需要一个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过程。由政府出面要求农民按照一种模式去种植,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农民是生产的主体,他们有充分的生产自主权,我们不能强迫农民,只能引导农民,我们引导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农机研究开发部门要尽快研究开发适应小型地块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地块要求。
(二)加强领导,提高对农机跨区作业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全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上新台阶
1、进一步搞好组织协调。要加强宣传发动,让机手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参加跨区作业的优越性,增强机手参加组队和带证作业的自觉性,努力扩大跨区作业规模。要考察好作业市场,落实好作业地点,签订好作业合同。要主动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多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加大散机整治力度,维护作业秩序,确保作业机械顺利流动。
2、积极开拓新的作业区域。在稳固传统作业区域基础上,大力开辟新的作业区域,扩大作业范围,多增加作业地点,有效提高机手收益。
3、大力培育秋季作业市场。要将10多年来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市场中来,努力探索和完善三秋跨区作业的运行机制、效益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玉米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尽快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市场培育成完善、健康、发达的农机作业市场,4、完善各项服务。要为作业机械提供准确信息服务,避免重复引入、盲目派出的情况发生。要抓好培训,通过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中介服务组织、中介人搞好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安全生产和作业经验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跨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跨区作业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保障安全生产。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要让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加入保险,以解除机手的后顾之忧。
6、加强政府调控能力。借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实现农作物大方种植,完善玉米栽培技术,选择优良品种,防治玉米倒伏现象,充分考虑到天气因素对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影响,大力推广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新品种,以便于农民使用机械进行收获作业,增强机械适应性,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总之,在玉米联合收获和跨区作业中,农机部门应搞好宏观调控,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把好关,一要做好机具选型工作,二要搞好区划,注意控制机具数量,避免重复购置。同时,三秋跨区作业既要借鉴小麦联合收获的经验,又不能照搬照抄,要区别对待,少走弯路,使玉米收获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