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学论文.

时间:2019-05-14 09:2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玉米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玉米学论文.》。

第一篇:玉米学论文.

[西南大学]

中国近十年玉米育种、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 农学]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2017年9月23日 [ 中国近十年玉米育种、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xxxx)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4级 重庆 400715)

【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至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已突破1.3亿hm2,中国栽培玉米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举足轻重。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玉米增产的各种技术因素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在35%以上。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 95%左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2010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4.872亿亩*、单产364.10千克/亩、总产1.774亿吨,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在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玉米生产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消费多元化、分布区域化、产业层次等特点。在了解玉米育种和生产状况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玉米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玉米育种 玉米生产 发展趋势

一、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玉米育种成就

1、玉米育种理论创新成就

1.1玉米育种目标、育种方向的改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玉米育种目标有很大变化,商业化育种机制正在形成。为了满足玉米生产、加工、饲料、出口的需求,育成的品种类型多、周期短、速度快,除了保持和发扬传统的优质、高产、抗病等育种目标外,随着对玉米品质要求的提高,对高淀粉、高油、高支链淀粉、甜玉米、爆裂玉米等专用玉米的研究更加重视。同时加强耐密植、低能量消耗、高产、优质的普通玉米新品种和专用品种选育。近年又提出“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培育抗病、抗倒伏、抗螟虫、脱水快、籽粒含水量低、产量高、品质好、耐寒、拱土力强、适应性广的育种新材料,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大方向大都是培育高产玉米品种、优质玉米品种、多抗玉米品种、广适玉米品种、全机械化品种。1.2玉米遗传育种材料的科技创新

玉米遗传育种材料的科技创新成就,主要体现在玉米种质素材的收集、研究、改良与创新方面。近年来,玉米种质研究更加深化,利用也更加多样化,从地方适应种质到外来非适应种质,从普通种质到各类突变体种质;从一般群体到杂种优势群体;从现有杂种优势模式到创新杂种优势模式。“七五”以来,培育出一批高配合力、多抗高产的自交系,建立、改良和引进了大量玉米群体,利用多种技术创造出优异的育种材料,通过回交转育,导入抗病基因,提高了骨干自交系的抗病力。引进国外杂交种,把热带、亚热带玉米和近源属种质导入温带玉米,选育出一大批新的遗传稳定、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和育种中间材料。

2、玉米育种时间方面的研究成果

培育玉米自交系是玉米杂交育种的基础。优异自交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突破性新品种的诞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玉米育种家采取多种途径,成功的培育出许多综合性状或个体性状优良以及高配合力的自交系,拓展玉米种植基础,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条件。

东北地区近年来,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创新自交系吉1037、8505、沈118、沈

219、丹598、HR3788等,成功培出吉单342、吉单4011、沈试

17、丹玉

26、丹玉

39、龙单24等优良品种。

21世纪初期,玉米品种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主要目标;各单位相继开展了优质蛋白、高油、高淀粉、青储玉米及甜、糯、爆裂玉米的研究工作。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第五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辽宁省共育成玉米杂交种340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辽单565粒重高、抗逆、抗瘠薄、耐密植、高产稳定,在辽宁、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宁夏等十几个省得到迅速推广,已累计种植600万hm2,该成果或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资助,并成为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及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项目重点推广品种之一。“耐密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选育及应用研究”2007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玉米品种选育成就

“十一五”以来,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达1000多个,这些新品种大面积示范的平均亩产都达到600公斤以上。同时各单位还育成一批配合力高、抗性好、单株生产力高的优良自变系。在新通过审定的1000多个玉米新品种的亲本中,有近百个是近五年育成的自交系。如果加上非国家攻关单位和私营企业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和自交系,其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玉米育种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在各玉米产区,依靠l~2个品种当家的历史已经结束,新品种更换的速度大大加快,新品种推广呈现多元化趋势。东北地区直到现在,旅大红骨类群任然是育种家首选的核心优异种质之一。

4、现代育种进步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已经开始系统地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开展育种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农业大学利用基因枪、子房注射、超声波介导的方法进行的基因育种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等单位的分子标记育种取得了有益的结果,(二)我国玉米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优良紧凑型品种的选育

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和育种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和优良自交系的选育,玉米育种水平大大提高,也加快了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处于世界玉米研发和生产领先地位的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在过去的70年里,美国玉米杂交种的单株生产能力没有显著提高,而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品种的耐密性和抗逆性。我国一些学者对于玉米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紧凑型品种拥有合理的外在株型和内在代谢过程,可以通过增加单位体积的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系数和光合势,来达到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目的,实现群体增产之路。应用优良的紧凑型品种,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是今后玉米生产的必然选择。

2、生态适应型品种的选育

近几年,随着玉米产区栽培环境的恶化,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日趋严重,干旱、低温和风雨灾害的频发,病虫害加重的趋势,生态育种更加备受关注。玉米迫切需要对不同生态区域的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以保证生产安全。2.1玉米高产育种的研究。

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6.4亿~7亿吨才能满足需要。如果按玉米占粮食分额的四分之一计算,到203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应达到1.6亿~17.5亿吨。在玉米播种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我国玉米年平均增长的速度必须维持在5公斤/亩/年的水平。因此,高产育种仍然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2 抗虫抗病育种的研究。

长期以来玉米病害的流行一直是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大量实践证明 3 利用玉米的抗病性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近年为,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国际间材料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我国玉米产区,老的病害,象青枯病、病毒病、大小斑病,并未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新老病害的蔓延此起彼伏,在一定的地区已经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玉米抗病育种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此外,世界范围内的玉米害虫达350多种,亚洲玉米螟发生年可是春玉米减产10%左右,夏玉米减产20%-30%左右,大发生年减产30%以上,甚至完全绝收,所以抗虫育种也是不可忽视的课题。2.3资源高效利用与环保型玉米育种的研究

根据我国玉米带地区历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矛盾将愈来愈突出。在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和大量使用化肥,我国土壤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21世纪,玉米耐旱性、耐碱性、耐酸性和肥料高效利用应当作为重要的育种目标。通过培育资源高效利用与环保型玉米新品种达到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3、优异特色品种的选育

当前,玉米已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资源和能源物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和加工副业的进一步发展,应使用高营养品质、高能源产能的优良特色品种,提供满足市场不用要求的优质原料,提供玉米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二、我国玉米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

1、突破性优良新品种少,大面积应用品种单一

近年来全国每年审定品种虽达上百个,但生产上 能真正大面积推广品种却寥寥无几,玉米生产上无论是夏播区还是北方春播区郑单958、先玉335等少数品种及其类似的衍生品种占了很大比例,玉米生产存在潜在的粮食生产安全隐患。

2、栽培技术滞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在栽培技术方面,缺乏合理轮作,片面强调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用,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影响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成本高,尽管国家收购价格较高,但农民的收入仍很低。

3、品质较差、缺乏竞争力

优质专用玉米育种在我国相对滞后,造成我国玉米品质和专用性相对较差,且玉米深加工技术、设备滞后,加工成本高、品种少、档次低,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4、病虫害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病虫的严重危害,特别是抗病性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国际间种质交流的日益频繁,新老病害的蔓延此起彼伏,近年来丝黑穗病、青枯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和南方的纹枯病、锈病都有扩大之势,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危害。玉米的虫害,特别是玉米螟和地下害虫是玉米生产中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靠药剂防治,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5、资源与环境问题日趋尖锐

许多地方已经丢弃了施用农家肥料的好传统,再加上提高复种指数,过度垦植,土壤肥力下降,盲目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严重恶化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水资源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干旱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威胁。缺乏水、肥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新品种。如何提高土壤肥力,经济合理地施用化肥,改进农家肥料的加工与施用技术,如何节约用水,合理灌溉等,应引起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二)我国玉米的生产的发展趋势

1、我国玉米发展前景

1.1前景展望

无论从人口众多的口粮需要,还是大量发展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需要,以及市场开拓出口创汇的需要,都要求我国的玉米生产必须要有更大的发展,也只有玉米生产发展了,才能担得起粮食、工业原料、饲料多用途需求的重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2生产潜力

我国玉米生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①平衡增产潜力。

②科技增产潜力。同世界上玉米大面积高产的美国相比,我国玉米生产上的科技差距相当大,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我国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杂种优势及抗逆性不强,种子生产繁育控制不严,种子纯度、净度不高;在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上,我国尚不足。客观差距是存在的,主观上要认识差距,因地制宜研究配套的改进措施,就能逐步缩小差距,依靠科技进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2、玉米产业发展措施

2.1发展区域优势,建立商品基地

从全国大局考虑,在玉米生产发展的战略上,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稳固的商品玉米生产基地。比如东北地区要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当调整玉米品质结构,发展一部分高油、高淀粉、高赖氨酸玉米等,建立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为出口创汇打好基础;黄淮海地区是夏播玉米生产的适宜地区,要稳定种植面积,进一步发挥玉米抗灾高产作用,建立稳定的玉米生产基地,为南方地区提供玉米商品货源;南方丘陵地区走综合提高玉米粮食生产的路子,建立食用玉米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稳定增长;西北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玉米病虫害及自然灾害较少,玉米产量高,应围绕畜牧业和玉米种业的发展建立优质饲料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沿海及城郊地区积极稳步发展鲜食甜玉米、糯玉米生产,既要满足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又要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逐步改善食物结构。2.2抓好高产创建,挖掘增产潜力

2007年,农业部领导根据专家们的建议、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讨论和论证,通过对玉米供求关系,增产潜力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玉米应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的主力军,并提出了“一增四改”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思路。①合理增加种植密度②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③改套作为连作净作④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⑤该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

1、加强建设绿色优质玉米生产基地

近年来,国内外玉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若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地之席,关键要提高玉米产品的质量,生产优质绿色玉米。

2、依靠科技进步迅速提高单产

3、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促进玉米转化增值

发展饲料生产增加对玉米的需求,以市场扩大进一步拉动玉米生产发展,同时,通过转化增值,促进玉米经济发展,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大量采用玉米作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也是玉米转化增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吉林玉米高产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王立春 2.《辽宁玉米》,中国农业出版社,王延波

3.《东北玉米》,中国农业出版社,杨镇、才卓、景希强、张世煌 4.《玉米栽培-使用新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高广金 5.《玉米生产配套技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赵明、李从峰

第二篇:玉米栽培技术论文

玉米栽培技术论文(1)

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中所应用的技术

1.1土壤水分抑蒸

土壤蒸发对于旱地来说是夺取水源的一大问题。有效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让玉米吸收更多的水分生长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一大特点。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运用完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带来的不利因素。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水分抑蒸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让玉米根系能吸收到周围任何利于生长的水分。大量的试验数据显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于抗旱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还能增加玉米的单位产量。

1.2太阳辐射增温

宁夏武威地处于西北部,温差大是其农业的一大特点,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采用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这就相当于给种植的玉米搭起了袖珍的保温大棚。这样地膜强有力的透光效果可以有效地把热量传递给地膜里面生长的玉米,让玉米吸收更多的热量;因为地膜的保温效果,到了夜间温度低的时候,剩余的热量也不会轻易散发。

2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地膜可“一膜两年用”

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利益空间非常小,随着农业投资成本的不断增加,甚至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但是对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农业是主要收入,即使收入非常微薄人们也愿意耕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旱地种植玉米的技术革新,但是旱地种植玉米的成本不会增加。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采用的地膜使用年限是两年,这样就减少了地膜的成本投入,而且可以让覆盖在地膜下面的土壤水分不蒸发。此外,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还可以减少宁夏武威春天沙尘暴带来的风化和沙化,从而让土壤保持最好的状态,迎接新一季的耕种。

3结语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技术创新,对于旱地农业来说,可以有效地保收增产。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旱地因为水分和温度达不到玉米生长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地膜全覆盖的方式减少玉米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从生态环境上来看,干旱地区面临着严重的耕地沙化、风化的情况,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中的全膜覆盖可以有效保持土壤的水分,而且在面临大风的时候可以防止土壤风化。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值得旱地玉米种植推广的技术,希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可以给更多地方的玉米种植带来效益和利益的双丰收。

玉米栽培技术论文(2)

1.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

1.1播种技术

一是播种前先采用种衣剂对种子包衣进行处理,如乌米净、吉农三号或吉农四号等,将种衣剂与种子湿拌均匀后阴干。种子完全阴干后便可以播种,播种的日期与常规单垄种植的玉米相同,确定耕层5~10厘米处的地温保持在8℃~10℃时便可以开始播种,播种时可以根据栽培地块情况选择人工播种或机械播种方式。如地块的墒情较好,则抢墒播种即可;如墒情较差,则采用坐水种的方法播种;二是播种时注意将底肥与种子之间的水平距离控制在5~7厘米之间,同一畦面上可播两行种子,行距以30厘米左右为宜。由于大垄双行的种植密度可高于常规栽培的5%~10%,因此可以将株距控制在20~25厘米,保苗为6~6.5万株/亩。播种工作完成后可覆土3~4厘米,覆土后及时镇压。如播种时当地的降雨量较少,则加大播种深度及减小覆土厚度,镇压时要将坷垃压碎,以实现保墒的目的。

1.2田间管理技术

一是化学除草与中耕管理。如地块墒情良好,则在种子拱土前采用噻吩磺隆及异丙甲草胺对土壤进行处理,噻吩磺隆的用量为40克/亩,异丙甲草胺为2000毫升/亩。如地块墒情较差,则待幼苗长出4~5叶时,采用烟嘧莠进行化学除草。在中耕管理方面,要注意出苗后进行深松防寒处理,深松深度为20~25厘米,长出4~6叶时深耕浅培土,将浅表土整为张口垄,大喇叭口期可实施第3次中耕及根际追肥;二是化控促熟及防治病虫害。根据植株长势合理应用玉小宝及玉黄金等化控剂,以起到降低植株高度、促早熟及防倒伏的作用。大斑病为玉米常见病害,为避免大斑病影响玉米产量,则可在大喇叭口期应用丰产素及多菌灵喷施植株。常见的虫害为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可采用辛硫磷颗粒剂及可湿性BT粉剂进行防治。

2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

在某地的玉米种植中心推广应用了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种植地块为中等肥力且地势平坦,栽培面积为200亩,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先玉335,在栽培阶段使用了3台雷沃TBM554作业农机。在墒情相似的地块上按照常规清种方式栽培先玉335,以便能够对比大垄双行技术的应用效果。大垄双行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如下:每亩的穗数比常规栽培方式多400~500穗,干物质的重量比常规清种方式高15%左右。在对两种栽培方式的植株生长环境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垄双行玉米植株接受光照的强度比常规清种方式高15%左右,通风率则高1.0%左右。此外,大垄双行的玉米亩产量比常规清种高12%左右,其投入与产出比可达到1∶3。在该地推广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并获得增产效果后,将此类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从200亩增加到了400亩,玉米的增产量达到了10%~11%,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栽培技术是决定植株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则可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推广应用大垄双行技术。

第三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1品种来源

该品种由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来源于郑58×CTO1)、父本CT201(来源于黄早4×黄168)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夏玉米区域种植。

2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黄淮海区域夏播生育期98d左右,适应性广,品质好,淀粉含量75.8%,高产稳产,抗病性好,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红色,叶片宽大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1cm,全株19~21片叶,果穗筒型,穗行数14~16行,穗长17~18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6g。

3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126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左右。

4高产栽培技术

4.1整地施肥

麦收后及时灭茬整地,撒施优质腐熟土杂肥15.0~22.5t/hm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氯化钾50kg/hm2、锌肥15~30kg/hm2,或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600kg/hm2。

4.2适时早播

麦收后应及早播种,有墒抢墒、无墒造墒,力争在6月15日前后播种结束。

4.3合理密植

一般留苗6.0~6.3万株/hm2,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70~80cm,窄行距50cm,株距30cm。

4.4田间管理

4.4.1间苗与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若连片缺苗较多,可用同一品种浸种以后补种或阴雨天移栽,于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4.4.2科学化除。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施地表,出苗后可用玉农思(41%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3kg/hm2对水600~750kg/hm2,或21%百草枯600~750g/hm2对水600~750kg/hm2,进行行间喷施除草。

4.4.3科学追施“三肥”。要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攻粒肥。定苗后追施尿素90~120kg/hm2或碳酸氢铵300~375kg/hm2作苗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氢铵600~750kg/hm2作穗肥;吐丝期追施尿素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300kg/hm2作攻粒肥。

4.4.4人工辅助授粉和去雄。减少秃顶空粒和植株养分消耗,提高玉米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人工辅助授粉可在玉米盛花期用竹竿钉制成丁字架推动雄穗或用手轻摇植株等方法,促使花粉迅速落在花丝上。人工去雄方法是在玉米抽雄后散粉前进行,当雄穗顶端露出喇叭口20cm左右时,用右手握住雄穗轻轻向上迅速拨起,在无大风晴好天气,根据苗情长势可采取隔1行(株)或隔2行(株)去除雄穗,注意不要带叶和伤叶。若天气干旱要少去,一般不要超过全田的1/3。

4.4.5抗旱排涝。在生长期遇连阴雨,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受渍害,特别在玉米拨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若遇天气干旱(田间持水量低于70%),应及时浇水防旱。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玉米叶锈病、纹枯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防,大、小叶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防,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5.2虫害防治

对玉米螟可在大喇叭期用3%呋喃丹颗粒15.0~22.5kg/hm2丢入心叶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kg/hm2对水450kg/hm2对心叶丛喷雾防治。对蚜虫、红蜘蛛、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225kg/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氧化乐果1.2~1.5kg/hm2对水450~600kg/hm2喷施防治。

6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时,及时收获。收获过早影响玉米产量品质,过迟会对后茬作物种植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翟玉玲,蒋海燕,陈莹,等.杂交玉米新组合高产栽培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48.[2]段征贤,张福利,段传金.国审玉米中科11号的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2008(2):63

论文关键词:玉米;中科11号;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玉米中科11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科1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第四篇:小议玉米种植技术论文

玉米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且品种繁多,产量较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玉米是一种经济效益非常髙的农作物。当前玉米在我国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但玉米的总产量却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鉴于此,针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并促进玉米种植技术的大力推广。

1合理选种

1.1深入了解当前市场所需的玉米品

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玉米品种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对玉米品种的实际需求,着重、科学、认真地研究玉米的实际销售状况以及各类玉米种类的市场回收行情,进而对玉米进行科学选种,并按照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种植技术的推广。

1.2详细分析玉米种植地的土壤情况任何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会受到其所生长的土壤和日照情况的影响,玉米也是一样,土壤肥沃与否、日照热量充足与否都严重地影响着玉米的生长。一般玉米的生长周期越长,产量必然会增长,质量也会提高,同时质量的稳定性也会增强,也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此外,其产量与其生长还受到种植地块的湿度、温度、酸碱度及土地坡度等的影响。

1-3针对当地病虫害情况合理选种为合理地选取玉米品种,保障种植效益,需要对当地一些已经遭受病虫害危害的玉米品种进行研究,选育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从而解决玉米种植品种遭受病虫害的现象,以免在玉米种植的产量及经济效益上遭受损失。

总之,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优质的玉米品种能够在一定基础上提高玉米的产值。因此,在选择玉米品种时,一定要选择颗粒丰满、抗干旱和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玉米品种,从而达到提升玉米产值的浦目标。麟,优质的玉米品种在提高玉米成活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娜[步提高玉米的产值。优质的玉米品种自然灾謝,损失也会相对跡。

2合理栽植

合理密植对于玉米的生长尤为重要,过密或者过疏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农作物营养吸收不全面,进一步抑制作物的生长。首先,需要依据具体种植土壤的肥力和土质进行科学的种植。针对土壤肥力比较高的地方,可以适当密植;土壤肥力比较差的地方,则必须适当稀植。同时,还需要根据所选玉米品种自身的种植要求来合理栽植。此外,在合理栽植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土地中土壤的具体承受能力来进行合理密植。

3科学施肥

土壤肥料对于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其不同生育时期应选择增施不同类型的肥料,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具体施肥应遵循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要养料、磷肥为辅助养料的原则。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施肥配比的科学性,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及相互间的比例,与土壤成分、温差及施肥方法的不同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程度存在不同,简单来说,玉米幼株对于氮的吸收量比较少,待玉米到了拔节和开花阶段,对氮的吸收量达到50%以上,在玉米灌浆的生长时期,对于氮的吸收量相应减少,一般在40%左右。而玉米对于钾元素的吸收,在授粉过程中为50%以上;在灌浆高峰期的生长阶段,玉米吸收的元素全部是钾元素。此外,在具体施肥过程中,必须注意施肥方法要科学。在给玉米增施肥料的过程中,应深施基肥,以保证玉米幼苗期和生长后期的稳定性;科学选用安全合理的原料作为种肥,不断满足玉米种子发芽阶段和幼苗期生长的不同营养需求。与此同时,需要分层次地合理施用追肥、孕穗肥、花粒肥及叶面喷肥等,最终保证玉米在其生长阶段中的不同营养需求。

4、田间管理

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发叶和茎、节、叶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时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

(1)定苗、间苗:掌握“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定苗一般在5片真叶时进行,每穴留一株壮苗,同时进行查苗补苗,带土移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如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进行1—2次,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在5—6片叶时,第一次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于畦中间开沟条施,然后盖土。苗期如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在雨天、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要注意开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标是:攻秆、攻穗、严防缺水脱肥,使植株整齐、茎节粗短、叶片宽厚,根粗量多,雌雄穗发育好。

(1)水肥管理:在8—9片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秆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加氯化钾7.5公斤,施肥方式为条施。在14—15片叶时(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加氯化钾10公斤,结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叶和15片叶时分别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亩用 50克 稀土或800—1000倍磷酸二氢钾喷施。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时缺水,发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协调,影响授粉,造成秃顶、缺粒或空秆,所以这时期应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为害的危害期,都要喷施500—800倍敌百虫或杀虫双+Bt粉混合喷施,防治玉米螟。

(2)中耕培土:为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提高根系的生长机能,促进根系的多发和深扎,穗期要根据土壤和杂草情况进行中耕、培土。一般拔节到抽雄前进行1—2次中耕,在行间进行2—4寸的深中耕,切断部分毛根,刺激多发新根,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再浅中耕1次,并培高土垄。

3、抽穗结实期的管理

此期是决定有效果穗数,每穗结实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主要抓适量补肥(尿素10公斤)、抗旱与排涝、人工辅助授粉等工作。抽穗开花和灌浆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马水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积水缺氧伤根。玉米开花期,如遇不良天气,应进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可减少缺粒和秃顶。

5、结语

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提髙玉米种植的产量及质量,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回报,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玉米资源的大量需求,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国家农业发展,提髙国家GDP总值。

第五篇:玉米杂交制种技术__论文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2013.1.0.214.Zuc7Ul&scm=1007.77.0.0&id=6942324095&pvid=7f91b9cd-129a-444a-86dc-e989fbe4ecef&ad_id=&am_id=&cm_id=&pm_id=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摘要:本文是通过在伊犁金禾种业实习期间,对大田玉米杂交制种流程和各阶段关键技术的简单分析和总结,介绍了玉米制种的播期、播种技术、隔离条件、母本摸苞去雄、去杂去劣等田间管理技术,希望能给各位从事玉米杂交制种和将要从事玉米杂交制种的人的一点帮助。在这一年的实习过程中,我学习并掌握了大田玉米杂交的关键技术和整个流程,下面以玉米制种的播种到分级包装为时间轴介绍各个关键技术。关键词: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1.选地隔离

配制杂交制种的地块称为杂交制种的隔离区。隔离区除了保证隔离安全外,还应选用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可保证植株生长整齐,抽雄一致,便于田间去杂和母本去雄在短期内完成,并保证质量。

安全隔离室在隔离区的四周一定距离内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玉米,以防止外来花粉的串杂。自交系繁殖隔离不能少于400米,双交制种区不能少于300米,南北向150-200米。在多风的地区,特别是隔离区设在其他玉米的下风处或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加大隔离区。

时间隔离是把隔离区制种玉米的播期与领近周围其他玉米的播期错开。一般春播玉米错期35-40天,但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灵活掌握。

自然屏障隔离是利用山岭、房屋、林带、等自然障碍物做隔离,达到防止外来花粉串粉混杂的目的。

高杆作物隔离是在隔离区周围种植高杆作物达到隔离目的的方法,但高杆作物的行数不宜太少,一般不能少于30行,高杆作物应早播,并加强管理,以便在玉米抽穗时高杆作物要高于玉米高度。

2.确定玉米制种播期

当地表温度达到12.5℃即可播种,在生产,调节调节父母播种期,要掌握“宁可母等父,不可父等母”的原则。如果双亲花期相同,父母本可同期播种;如果母本吐丝盛期比父本散粉盛期早2-3天,也可以同期播种,这是因为母本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而父本散粉时间一般为4-5天,花粉在田间只能存活数小时;如果父母本德花期相差5天以上,就需要调节播期。先播花期较晚的亲本,间隔一定时间再播另一亲本。

在我实习生产的这一品种,播第一期父本的时候是在母本刚出土露尖50%的时候,而第二期父本是在母本出苗露尖接近100%时播种,在实际生产时一般会播2期父本来保证授粉的充分和及时,也可以采用播不同深浅的方法来延长散粉时间,只是操作上会不好控制。

3.制种地播种技术

由于杂交玉米亲本种子的生长势弱,种子萌发力弱,顶土力差,出苗慢,苗期长势弱,因此制种地播种必须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次播种出全苗。播种时,不论是否同期播种,都要掌握好播种的比例。父本母本的比例可以根据亲本的高低,散粉力的强弱来调节,今年我在184团场播种时采用的比例是父母比为1:7,也就是1行父本,7行母本。大田制种在保证充分授粉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父母行比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播种时的株行距要根据每个品种的不同要求来确定。制种地播种时必须要严格分清父母本行,不得重播、漏播。行向要直,不交叉,父母本行要标记清楚,避免后面操作时弄混。

4.花期预测及其调节

花期预测一般采用叶片比较法,即根据父母本生长出来的叶子数来测定花期是否相遇。因此首先要了解两亲本全生育期的总叶片数,按照母等父原则,在生育期间,母本应比父本提前发育1-2片叶。

母本早于父本时,可通过加强父本水肥管理,促进父本生长;推迟么本去雄时间,等到将要散粉时才去雄,以延缓雌蕊生长,但要特别注意母本去雄时间,以免散粉影响种子质量;后市母本吐丝过早的采取剪花丝。

父本早于母本时,可通过加强母本水肥管理,促进母本生长;一般在我们生产的是侯采用的还是提早母本去雄,来缩短母本吐丝时间。如母本苞叶过多,吐丝偏晚,则剪去母本苞叶以促进母本提早吐丝。

5.母本摸苞去雄技术

传统的玉米制种去雄方法已延续多年,现已被淘汰。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捏苞带叶方法去雄,既是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有效方法,又是提高种子产量和发芽率的有效措施,其技术介绍如下:

5.1、摸苞去雄的技术标准

5.1.1、去雄标准,在母本挑旗而雄穗未吐苞前,为去雄适期,去雄带1片叶为最佳,带2片叶为宜,最多不宜超过3片叶。

5.1.2、去雄时间。凡生育整齐一致的田块,可在全田有50左右的母本植株挑旗时,立即组织制种户进行第1次去雄,接着视植株挑旗情况,连日或隔日陆续进行3~4次去雄,直至去净为止。生育不整齐的三类苗地块,在第1次去雄之后要增加去雄次数,最后一次去雄时,把母本三类苗彻底去雄或将特别矮小的植株全部砍掉。

5.1.3、去雄方法。在雄穗顶端露出苞叶,并能摸到穗颈部为去雄适期。去雄时拇指和食指往心叶里伸,防止多带叶片或去雄不彻底而遗留残枝。

5.1.4、去雄后的处理。凡是拔下的母本雄苞要放在田间或地头事先挖好的坑中埋严,防止后熟散粉。

5.1.5、检查验收标准。制种田雌雄不见面,三类苗不见苞。

5.2、摸苞去雄的效果

5.2.1、捏苞带叶去雄提高了制种质量。捏苞带叶去雄是将母本的雄穗在未出苞叶之前拔掉,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母本自交。

5.2.2、捏苞带叶去雄提高了结实率。捏苞带叶去雄是在雄穗还未发育成熟时拔掉,减少了养分的无效消耗,促进养分优先输送给雌穗,有利于雌穗发育。

5.2.3、捏苞带叶去雄能减轻螟虫的危害。玉米螟虫早期一般是在玉米心叶或雄穗上发生,由于提前将雄穗拔掉,消灭了大量的玉米螟虫,也减轻了蚜虫的危害。

5.2.4、捏苞带叶去雄有利于雌雄穗发育。雌穗提前吐丝2~3d,去雄期可提前7~10d。

5.3、技术要点

捏苞带叶去雄要根据不同制种组合调整好播种期,确保花期相遇;叶片数要根据不同组合叶片宽窄而定,一般以穗位上部保留4片叶为宜。

6.后期管理技术

6.1综合管理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往往放松后期田间管理,既影响制种田的产量,又影响种子质量。要想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当重视玉米杂交制种田的后期管理。

往往在制种过程中忽视三类苗,造成三类苗散粉,产生自交植株,严重影响种子纯度,也给下年生产用种造成严重减产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求在母本去雄过程中凡见弱小苗必须一次性拔掉,这样既能通风,又能保证种子的纯度。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在制WT-1过程中发现雄穗出来就散粉,摸苞去雄既能保证种子纯度,而且还节省人工费用。

可以提高母本结实率。由于2010年雨水较多,时有晴天,要抓住机会,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对吐丝迟的母本,提前将苞叶顶部剪掉一小段,可促使提前吐丝。对母本花丝抢前出来的,剪掉一小段,这样可以延长时间。再就是母本吐丝3--6d时两人用绳拉动父本,特别制种田种在窝风地块宜用此方法。应在9:00--10:00进行,太早有露水不易授粉,绳长根据制种田父母本的比例而定。在制种过程中有的组合亲本易感蚜虫,大部分都发生在雄穗上。如果不及时防治,蚜虫的黏液粘住花粉,使花粉不易散出,结实不好,减少产量。防治时,要在父本雄穗散粉前,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还要及时防治玉米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等病害,确保种子丰产丰收。

授粉结束后,将父本一律割除,既有利于母本通风,又能提高杂交种的产量,有利于后期种子成熟,提高品质,有利于在田间的后期降水和种子管理。还能防止与父本相同的种子混杂。总之,割除父本能够提高种子纯度和质量。对生育有明显延迟的部分田块要采用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施宝、九二0促早熟。

放秋垄、拔大草能促进作物生育进程,促进灌浆,增加子粒饱满度,增加千粒

重,一些晚熟组合能提前成熟。

6.2.站秆扒皮

站秆扒皮有利于促早熟。田间降水,对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可以提早成熟10d左右,对一般品种还有增产效果。扒皮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应在玉米乳熟期进行,过早会造成瘪粒、皱粒,影响产量和质量,过晚降水效果不明显,一般在玉米定浆时进行。如果成熟不一致,分批进行,扒皮15d后即可收获。

6.3防止早霜冻害

早霜冻害,种子芽率降低。应及时做好防早霜准备工作,保证种子安全成熟。

7.去杂去劣

为了提高质量,获得纯正的种子,繁殖制种时严格进行去杂去劣,一般在田间进行三次。

7.1在苗期去杂 在定苗前根据幼苗的长相、叶色、叶形、叶鞘色、生长势等特征去杂。

7.2拔节抽雄前可根据生长势、株形、叶片宽窄、色泽、雄穗、形态、雌雄穗位和花丝色等性状,将杂株拔除干净。去杂去劣要在雄穗散粉之前结束,不让杂株散粉而影响种子纯度,拔除的杂株应带到制种区外。

7.3 收获后去杂 制种区母本果穗收回后,应根据原来亲本的穗形、粒形、粒色、轴心色等再次进行鉴定和去杂去劣,然后再脱粒,确保入库种子的纯度。

8.种子烘干

种子烘干,是采用热空气强制种子种的水分降至安全含水量一下,以减少霉变,保证种子质量等级和发芽率的工艺流程。玉米制种生产使用专用的烘干机,种子烘干后,水分必须降至13%以下。

9.种子精选

种子精选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种子精选的目的是除去收获后种子种未成熟的、破碎的、遭受病虫害的种子和杂草种子。

精选首先使用风筛选清选机。利用风选和筛选从种子中剔除大、下杂质和轻杂质,使种子在宽度和厚度上达到基本一致。

风筛清选机精选之后,还要使用重力清选机进一步精选。重力精选机利用气流和振动的台面,把经过风筛清选机和窝眼筒清选机加工后,在外形尺寸基本一致的种子中含有哪些不饱满、发霉、虫蛀和受病虫害损伤的籽粒剔除,进一步提高种子的质量。

10.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外面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

衣,这层外衣物质称“种衣剂”。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形成固化的膜,种子入土后遇水膨胀而种衣不会被溶解,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种衣上的有效成分会逐步释放,并被根吸收传导植株的各部位,延长了药剂的有效期。

种子的包衣有综合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害,抗旱,防寒的作用,确保一次播种出全苗,促进作物生育,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目前,我国很多种子加工企业都开始生产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是在包衣机内完成的。在“包衣物质”中含有肥料、杀菌药剂和保护层等,包衣种子可促进出全苗,提高成苗率,使苗生长整齐健壮,也更适于机械化播种。

11.称重包装

利用计量称和包装机,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把种子按不同规格称重和包装,并附上品种栽培说明,提高种子的商品性。

12.种子的贮藏

制种玉米贮藏不当会造成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这对制种农民、玉米种子收购企业和用种农民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为减少这种损失,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效梅为大家讲解制种玉米的贮藏技术。

玉米种子贮藏中易出现的情况:

1、易发热玉米是大粒大胚种子,易发热,导致种子变质。

2、易酸败高温、高湿易使玉米胚产生游离脂肪酸,使酸度升高,会影响种子的生活力。

3、易霉变玉米种子皮薄,易生霉,造成种子变质。

4、易受冻霜冻来得早,种子含水量过高而受冻害,影响种子的质量。针对以上情况,贮藏好玉米种,必须做到:

12.1降水分玉米种含水降到12.5%,可贮藏0.5年—1.5年,种子的生活力可达99%以上,发芽率97%—98%,降低种子水分最有效的措施是通风。通风可分两种:

12.1.1、自然通风根据仓内外温、湿度,合理的启闭门窗,利用空气对流通风,其效果取决于内外温差、风速、堆装方式、堆垛大小、种子的孔隙度等等。当外温、外湿低于仓内,风速大,堆垛小,孔隙度大时通风效果好,否则效果差。自然通风只要有温差和风速就会空气流通,为此,必须选择合理的通风时间。通风前测定仓内外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凡仓外的温、湿度均低于仓内时,可通风;仓外的温、湿度一项与仓内相同,另一项低于仓内时也可以通风;仓外温度低于仓内,而相对湿度略高于仓内时,通过空气进入仓内后相对湿度明显低于原来仓内的湿度,可通风。

12.1.2、机械通风将外界干冷空气吹入种堆或将种堆内的湿热空气吸出。机械通风,一种是压入式(吹风),把风机的出风口和风管相连,使外界冷空气压入种堆,种堆内的湿热空气由种面散发;另一种是吸出式,把风机的通风口和风管相连,将种堆内湿热空气从风管内吸出,达到温、湿度适宜。

12.2、巧贮藏方法有两种:一是穗藏法,将囫囵穗贮藏起来,这有利于种子后熟和干燥,减少仓虫和微生物的危害,但仓容利用率低。二是粒藏法,对

种子要求较严格。且粒藏易生虫、霉变。一般相对湿度80%以下,以穗藏为好,适合于农家少量贮藏;相对湿度80%以上,以粒藏为好。粒藏时,可用低温压盖密闭法,使种子保持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

13.总结:

在今年这一年的生产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转眼间一年生产实习就要结束了,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平台。

14.谢词 本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使是我学到了许多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开拓了眼界,是我意识到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它的优越性。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中,我第一次亲身尝试到了作为一个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使我学会了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把理论结合于实践中,进一步掌握了玉米杂交制种的各个关键技术,从而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后,我会加倍努力的去研究,在熟练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新型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启发。没有他的指导和帮助,我是不可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论文的工作。

15.参考文献

1.《农家顾问》洪亮2010 第7期

2.《中国科技财富》刘春发2010 第16期

3.《中国果菜》柳林2010第5期

4.《玉米杂交制种实用技术问答》孙换任泉军金盾出版社

下载玉米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玉米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推荐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玉米的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份的吸收,阐述了不同阶段所施用的肥料及施肥方法及玉米的水灌和病虫害的防治。关键词:玉米;施肥;水灌1玉米施肥技术玉米是喜温、喜光、C4......

    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最终5篇)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无公害玉米的需求逐年增加......

    夏季玉米增产技术研究论文[合集5篇]

    一、无土育苗的优势一是能够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无土育苗可以为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元素,同时还可以满足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使种子在生长发育......

    国际贸易期末论文:我国玉米国际贸易现状浅析

    我国玉米国际贸易现状浅析【摘要】玉米作为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人类的重要工业原料、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作物。随着栽培经验的积累、现代科学技术......

    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探讨论文(共五则范文)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基础农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食。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温度、水分、光照以及灾害......

    高产优质玉米种植实用技术论文[推荐5篇]

    摘 要:玉米是一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活到工业生产,对玉米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玉米种植者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玉......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1渭源县地膜玉米抗旱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一般人们会认为种植的密度越大,就会高产,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过度密植会导致幼苗缺少光照、营养供给不足、根系发育不完全。经过实地考......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精选多篇)

    摘要:总结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推广良种、地膜覆盖、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应用缩节胺、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