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亭区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龙亭区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龙亭区组织工作在市委组织部指导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解决问题,树立形象、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新的突破,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区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周密部署,严格程序,顺利完成区、乡两级党委换届工作
(一)精心筹备谋划,扎实做好换届基础工作。一是严格把关,选出高素质的代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广泛性、先进性相统一的原则,经过提名考察,对人选的政治素质、议政能力严格把关审批,选举出席区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代表216名,代表的构成比例、年龄文化结构较往届更趋合理。二是充分酝酿,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安排方案。针对区、乡两级党委换届工作中干部选任重点,按照“选优配强”要求,深入开展换届前的干部考察工作,通过科学评价干部,提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领导班子人事安排方案,扎实推进换届工作中干部人事安排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
(二)加强组织指导,确保党代会顺利进行。按照《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省市委的要求,认真制定了符合章程和有关规定又便于操作、利于监督的选举办法和大会议程及日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流程图,在重要环节上,进行分工预演,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加强换届前、换届中、换届后的干部思想稳定工作,引导教育干部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确保干部在换届中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三)严肃组织纪律,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区委对中纪委、中组部《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和《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进行了中心组专题学习;同时印制了宣传页,并运用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将换届纪律内容发到每个科级干部手中,提高干部对换届纪律的知晓率。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乡党委换届监督工作的通知》,并与区纪委联合组成了“换届工作纪检督察组”,推行严肃换届纪律承诺制度,全区33名县级干部和137名正科实职以上干部均签订了《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向组织上承诺严格遵守换届纪律,自觉抵制违法乱纪现象,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
通过此次换届,市委、区委的人事安排意图和多数党员的意愿,通过选举得以圆满顺利实现。新一届区委、纪委班子成员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专业结构更加完善,年龄结构更趋于合理。在区委、区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11名区委常委得票率均为100%,7名纪委常委得票率均达95%以上。九
届区委常委中留任的八届区委常委6人,新提名6人;平均年龄40.3岁。其中,40岁以下2人,40至45岁的5人,46至50岁5人,均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整体上,区委、区纪委班子的整体结构、综合素质明显改善,班子的配备更加科学合理。
二、提升素能、优化结构,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理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一是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按照《龙亭区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要求,分解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全年结合工作需要,共举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3774人次。选调20名干部参加省、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主体班和专题班的学习。二是积极推进干训工作的改革创新。创新办学模式,青干班首次采取“校内培训、异地考察”模式,在区委党校学习后,赴南京、上海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看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效果明显。三是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载体建设。积极参与县(区)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工作,协调、督促区委党校硬件设施建设。促进培训资源整合,统筹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区级党校办学水平,不断满足基层党员干部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
(二)加强青年干部培养选拔。我们建立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干部宏观管理的意见》,注重对优秀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由于培养措施得力,选拔任用及时,我区科级干部队伍结构较好。35岁以下科级干部62人,占科级干部总数的18.7﹪,其中30岁以下31人。
(三)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我们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从建立预警机制入手,严格执行《关于建立组织部长与干部谈话制度的通知》(龙组[2008]5号),建立了组织部长谈心制度,引导干部健康成长;从建立阳光机制入手,大力推行政务、财务公开,让群众监督干部成长;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和任中、任后经济责任审计的落实,帮助干部廉洁成长。
三、培养激励、增强活力,全面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千秋大业,人才为本。今年,我区结合实际,积极发挥组织部牵头抓总的作用,调整、充实人才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研究出台了《龙亭区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引进、培养人才,发挥作用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区人才办在管好用活各类专项人才的基础上,2010年初重新充实了区人才库,对人才结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党政人才库、专业技术人才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库,实现了对各类专项人才的分类管理。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原有人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各类人才共计87多名,进一步改善人
才结构,提高了人才素质,完善了人才布局。三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举办专家讲座18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四是加大选调生培养管理力度,为选调生快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从2004年起,我区通过各种渠道共引进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毕业生37人,其中通过省市选调23人,我区根据需要引进14人,他们中已有13人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其中副科实职10人。
四、贯彻法规,推进民主,不断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一方面,深入调研摸底,认真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按照省、市有关部署和要求,与区人劳局共同组织开展全区公务员队伍现状调研工作,对全区公务员在编在岗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清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底数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和公务员工资配套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合理完善考核内容、科学改进考核方法和综合运用考核结果三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推动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部门工作实际,坚持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细化工作实绩认定和评价标准,增强考核的针对性;扩大干部考察考核范围,向上级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发放测评表征求评价意见,吸收下属单位负责人、所辖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统一参加民主测评、民
主评议和个别谈话,尽可能拓宽考察信息来源,力求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干部,推进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大考核反馈力度,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加大了干部“下”的力度。
五、强基固本,服务大局,全面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围绕发展主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以“三级联创”为统揽,以乡党委换届为契机,下大力气抓实基层,打牢基础。采取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村、部门包村、进驻工作队等措施,扎实开展后进村转化工作,今年明确的北郊乡巴屯村转化成果明显;深入实施“典型引路”工程,全区涌现出市级示范村1个、区级先进示范村6个,其中孙李唐村还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了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综合运用教育培训、民主监督、工作目标、考核奖惩等多种手段,切实加强农村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三是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坚持和完善工作例会、定期交流、巡视督查和签到考勤等制度,切实加强对下派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一年来,下派干部认真遵守工作纪律,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共协调资金
20万元,走访慰问农户300余户,引进经济项目2个,修路4000米,打井1眼,有力地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新形势下做好社区党建的思考和研究,在参观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建的工作思路。指导各街道按每年占本街道社区总数30%左右的标准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深入。二是依托活动载体,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发挥社区无职党员的作用。区委组织部根据无职党员特长、身体状况以及居住地等实际情况,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划分了政策宣传岗、邻里纠纷调解岗、治安巡逻岗、便民服务岗、卫生监督岗等5大岗位,并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共为全区353名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2011年以来,353名无职党员累计解决邻里纠纷86件,为群众办好事152件,深受群众好评。三是以社区服务为根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重点进行细化量化,指导街道社区党组织依托自身资源,加强服务网点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街道爱心超市”4家,爱心服务站2个。
拓展党建空间,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立足于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将符合建支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纳入工作视野,抓好组建工作。新
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个。目前,全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8个。在此基础上,狠抓规模以上企业党的工作。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行业上”、“建在市场上”、“建在协会上”等新的组织形式,努力在全区打造一批班子建设好、党员素质好、制度执行好、群团配合好、合作共事好、发挥作用好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影响和带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推进。
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抓好党员发展。全年发展党员120名,壮大了党员队伍。积极完善党内关怀、激励、帮扶机制。在各乡、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在农村、社区建立了党员服务站和爱心服务站。全区启动爱心救助基金78000元。今年春节、“七一”和中秋节期间,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5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3万余元。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强化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我区的做法还被《开封组工信息》以专期的形式予以推广。
六、突出特色、服务率先崛起,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握方向,探索创新,突出特色,取得了预期效果。
七、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一)坚持学习兴部,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素能。着眼于提高组工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以开展深化拓展“讲党
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部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中学习交流8次,举办组工业务讲坛4期。着眼于拓宽干部知识面,先后开展招商引资、全区经济形势专题讲座,观看经济热点面对面、“专家深层次解读”等光盘。
(二)坚持务实强部,着力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健全分级管理、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实行月度汇报、定期督查,加强跟踪问效,激励组工干部奋发有为、提高效能。抓好全员办信息工作机制,锤炼机关干部创新本领。全年共有
20条组工信息稿件被省、市组工信息刊物采用(其中省委组织部采用2,市委组织部采用),6篇稿件被省级报刊采用,扩大组织工作外向度。认真抓好部机关党风廉政、综治信访、宣传创建、保密、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党员统计、公务员统计、党刊征订、党史专题编撰等工作。
(三)坚持形象立部,着力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以开展“阳光组工行动”契机,扎实开展开门纳谏、信访接待、谈心谈话、集中下访、真情帮扶等活动,切实改进作风,树立组织部门良好形象,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通过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 问卷调查征集意见等特色活动,共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80余条。建立了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机关效能,方便基层办事。采取“走
出去谈、请进来谈、定期约谈”等方式,组织部长谈心活动。部领导班子成员共与92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谈心谈话。进一步完善城乡结对帮扶制度,部机关全体干部都在农村找到了一门“亲戚”。全年部机关共深入基层调研20余次,召开各类座谈会29场,走访群众120户,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1篇。关爱特困群众,全年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40户,联系资助留守儿童4人。
第二篇:龙亭区委办公室后进村整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后进村整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龙亭区委办公室张书)
2012年8月9日
张书,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该同志自到柳园口乡朱场村驻村以来,兢兢业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使该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整建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开展走访调研,绘制“村情五图”
该同志深刻明白,乱村之所以乱、后进村之所以后进,必然有其乱的根源、有其后进的缘由。因此,找准乱象根源、找准后进缘由,是驻村整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开展整建工作的重心所在。入村后,该同志采取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地查民情、听民声,了解村情民意。在与群众的促膝恳谈中,消除疑虑,了解民怨,商讨对策。经过一个多月认真、细致、艰辛的调查摸底,在与该村60余户群众逐一见面恳谈后,详细绘制了‚村情五图‛,即:班子队伍结构图、经济发展现状图、基础设施平面图、贫困家庭状况图、帮扶工作推进图。根据‚村情五图‛提示的情况,逐步找准了该村后进根源--班子联系群众不紧、农业基础滞后。
二、制定帮扶措施,探索“四心”工作法
面对各种复杂问题,该同志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在实践中探索出‚四心‛ 工作法,有效地将复杂问题分类、量化、细化,使各类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一是抓“党心”,发挥党员作用,打开工作新局面。刚入村时,群众认为整建帮扶只是为应付上级,是‚走马观花‛工程,对工作队冷嘲热讽,不理解,造成阻力重重。为此,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但该同志坚信党员是群众身边的标杆和旗帜,群众往往是通过党员来观察了解党的作用、党的能力、党的形象。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群众、推开工作、打开局面,该同志从党员群体入手,抓党心、带群众,逐步推进驻村整建帮扶工作。该同志先后组织分层召开了支委会、党小组长会、党员大会,突出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稳定教育以及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教育,反复灌输区委、区政府开展驻村整建帮扶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通过学习教育,全村党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同时该同志利用党员的组织生活会,结合党章要求、结合党员标准、结合村情实际,组织全村党员深刻反思剖析自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中查摆近年来自身在发挥党员作用、促进全村发展、稳定方面是否尽到了义务、作出了贡献。通过查摆反思,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普遍提高,党员与驻村工作队的心近了、工作配合得紧了。
二是抓“民心”,办实事,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同志始终认为,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坚持把整建、稳定、福民、发展统筹谋划、统筹安排、统筹落实。工作中注意广泛收集民意,倾听
群众所需、所盼,注重从全村百姓普遍关心关注而又力所能及的小事、实事入手,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在该同志的积极倡导下,该村实施了村民信访代理机制,由村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受群众信访,化解矛盾帮扶。简单问题实施立即办结;复杂问题提交村委班子讨论,2日内给予明确答复;村委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村委向区、乡相关部门反映。实施该机制以来,共接待群众84余次,解决实际问题62个,连续两年实现赴市、区信访为零的效果。此外,该同志还先后协调民政、教育等部门支持,为特困农户办理低保6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2人。今年‚三夏‛期间,针对该村麦熟时间集中、雷雨频繁易遭灾的实际难题,该同志组织村内青壮年劳动力成立农田托管协会,有偿对因外出打工劳动力缺乏的家庭的夏收秋种进行帮扶,解决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组织党员成立‚一对一‛帮扶工作队,免费为老弱病残家庭和计生家庭的夏收秋种进行帮扶。同时积极协调农业部门调配大型收割机4台进行集中作业,全力以赴完成夏收、夏种、夏管任务。
三是抓“核心”,选好支部班子,建成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就看党支部‛。驻村工作毕竟是短暂的、有限的、是终究要撤离的。只有建好支部、配好班子、选好干部,才能为后进村留下一支土生土长、永不变色、永不撤离的‚驻村工作队‛。基于这一认识,2011年10月,该同志结合村委换届选举,从该村村情和党员队伍实际出发,组织组织党外群众公开推荐支委候选人中,将群众推荐层面扩大至一家一户,每户一票,凭身份证或户口本领取推荐票,参加民主推荐。经党外群众公推,共推荐出支委预备候选人4名。随后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又从4名预备候选人中推出正式候选人3名,并张榜公示7天。接着,再次组织召开全村党员选举大会,组织3名正式候选人进行选前竞职演说。党员、群众普遍赞誉:‚这是一次最公正、最公平、最民主、最规范的选举,这样的选举他们服气,选出的干部他们放心,朱场村百姓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四是抓“重心”,建立工作台账,加快推进福民强村建设。该同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要求,充分挖掘后进村的资源优势,帮助理发展思路、谋发展规划,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针对该村农业基础薄弱、出行条件较差等问题,该同志积极向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杨杰汇报情况,开创后进村整建帮扶的高位推进局面。在区委杨主任的协调沟通下,多方筹措资金160余万元,决定新建朱场至柳园口乡公路共2.28公里,以有效改善该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同时协调城区国土资源局对该村黄河滩区土地进行平整,约200多亩。项目确立后,该同志及时建立项目建设台账。同时,在项目开工至结束期间,多次与项目建设方研讨协商,现场勘查,一线跟踪,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利用一切
可利用的关系,切实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落实、群众满意。目前,道路和土地平整均已完工。此外,该同志还结合该村的历史传统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围绕农业特色种植、近郊农家乐等琢磨点子、做好文章,探求福民强村的新路子。
经该同志的不懈努力与扎实工作,村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过程中,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社会环境更加稳定。该同志也在工作中得到了锤炼和成长,体现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在新时期所具备的良好形象,是后进村整建帮扶的优秀代表。
第三篇:旗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
旗委组织部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部在旗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扩大覆盖、加快创新,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干部动力。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全区创先争优“6个环节、25个步骤”和全旗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部署要求,我旗创先争优活动从5月27日全面启动,全旗11个党委,24个党总支,290个党支部、7536名党员参加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旗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五个紧紧围绕”的要求,不断完善活动的“五要素”,坚持分类推进,注重解难事、办实事,通过生动的实践来创先争优,在实际行动中体现特点、发挥作用。
1、强化方案制定,完善活动要素。旗委下发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紧扣争创要素不缺失、严格规定动作不走样。明确争创主题。全旗明确了“科学发展主动融入西部经济区,创先争优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旗”主题。各级也都精心设计了体现特色、务实管用的争创主题。如富新苑确定了“依托园区、抓特色、壮主导;服务园区、搞合作、促增收”主题;白雁湖确定了“发展低碳产业,力促转型升级,助推旗域经济发展”主题;白一校确定了“创新办学模式,争作优秀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主题。
2、强化调度指导,严格督查考核。适时成立的3个指导组,帮助各级党组织严把环节程序、精心设计要素。旗委把争创活动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出台了《党委及所属党组织创先争优考核办法》,与11个基层党委签订了抓争创促发展责任状,明确争创排名靠后的不得评先。下发了《领导点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在督促检查中渗透点评指导,重点对创先争优干了什么、成效如何
导干部熟悉《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旗委中心组分两次对《四项监督制度》进行了学习,并将《四项监督制度》单行本及时发放到各旗级领导手中,坚持把《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列为纪检委、组织部必学内容,及时印发了学习资料和测试题,进行了专题学习和讨论。组织全旗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纪检、组织部门全体领导干部进行了测试,提高了管理部门领导和干部正确理解、运用和贯彻执行的能力。
2、认真落实干部选用新机制。2010年6月份,我们针对部分科局领导岗位空缺等实际情况,报请市委组织部同意,首次运用了“一推荐、两差额、两票决”方式。“一推荐”是指在提名环节上,坚持从各苏木乡镇、旗直各单位负责人和后备干部中提出初始推荐候选人。即:对符合资格条件的推荐人选,提交由全旗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苏木镇党政正职、旗直党政群机关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民主推荐大会,按照1:3的比例分职位推荐产生人选;“两差额”是指:一是由旗级四大班子领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提名推荐出的人选进行第一轮差额推荐,从每个职位的3名推荐人选中以无记名票决方式按照1:2的比例产生2名初步提名人选;二是旗委常委会差额推荐。旗委常委会在市委干部工作督察员的监督下,对每个职位的2名正式提名人选进行第二轮差额推荐,每个职位得同意票数最多的为拟任人选。“两票决”是指以三次民主推荐结果和考核结果为依据,根据干部的能力、素质、特点、经历,结合平时对干部的了解,同时考虑班子结构要求和干部职务任期、交流、回避等规定,按照人岗相宜的原则,经过反复酝酿,最后通过旗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和全委会票决,确定了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卫生局两名主要负责人拟任人选。通过不断扩大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酝酿协商,我旗干部提名方式得到明显改进,初步形成了广大干部群众“选”干部、党组织在群众推荐的基础上研究决定“用”干部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既坚持了群众公认原则,又有效地实现了由“以人选人”向“以制度选人”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
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在原有的考核测评内容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在综合考核中增加了“学”的内容,并对“考学”进行了量化。对全旗所有科级干部全部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同时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凡是三年内达不到90学分的原则上一律不得评优,不得晋升职务,有效地激发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新机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乌党发„2010‟15号)精神,我旗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强班子、强队伍、强服务为目标,努力实施三项提升工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
1、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以“三个一”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采取“选派机关干部强化一批、大学生村官充实一批、学历培训提高一批、考评推优激励一批、整顿转化提升一批的”办法,把“一好双强”型能人选进嘎查村“两委”班子,目前全旗“两委”交叉任职的有84人,一肩挑比例达到了90%以上,致富带头人进入“两委”班子的有125人。着力抓好“三个一”工程。下发了《中共察右后旗委组织部关于启动“三个一”工程有关事宜的通知》,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各部门推荐、旗委组织部门考察审定的形式,向嘎查村、社区、非公企业下派了35名干部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实施人才强村战略,在原有10名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录用了7名,使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7名。及时下发了《大学生村官培训、管理、考核的办法》,从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发挥作用等方面入手搞好村官管理,村官工资实现了直接到卡。
二是健全嘎查村办公经费和干部工资保障机制。按照乌党办„2010‟8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1期,培训支书、主任101人。按照“专兼结合、内培外联”的思路,采用“选、培、聘”等方式抓了师资库建设,全旗11个基层党委都设立了党校。
三是创新优化党组织设置形式。充实了全旗组织制度创新工作领导机构,出台了《创新设置基层党组织设置意见》,通过村居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部门联村,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目的。目前已建立土镇富新苑、贲红镇胜利党总支2个,组建“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产业、支部+园区、支部+基地”等协会组织38个。通过支部抓协会、抓主导产业,协会带农牧户、产业带农牧户,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序,增强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增收。
3、实施农村牧区党建工作提升工程,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层层抓落实责任制。构建党委认真抓党建、书记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党建、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旗委与11个基层党委签订了抓党建促发展责任状,明确了具体的党建考核分值,要求各基层党委全年听取研究了2次党建工作,定期都向旗委开展党建述职述廉。进一步完善了《嘎查村班子和干部考核细则》、《两委双承诺责任制》、《两委班子实行绩效报酬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把嘎查村干部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制定下发了《嘎查村党支部、村委会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的意见》,建立健全了旗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旗直各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点,每月定期到联系村蹲点调研,帮助指导工作。明确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并把“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的落实情况纳入全旗党建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对各苏木乡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运行
学习、生活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二是建立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针对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专业和技能特点,把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分为种植、养殖、等类别,加强培养选拔,并将其纳入全旗人才库,建立档案实行统一动态管理。今年,全旗储备农村实用人才201名。
五、巩固提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1、以“三服务两满意”为目标,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一是夯实工作基础。熟练掌握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程序,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二是强化工作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推进组织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三是开展蹲点调研,与基层干部群众广泛接触、深入交流,增进感情,切实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建设学习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一是健全完善学习调研、成果交流、机关工作等各项制度,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拓宽组工干部学习渠道,提高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采取岗位交流、包扶基层党建示范点等方式,提高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加强实践锻炼。
3、深入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今年为所包联的察汗淖扩建修缮党支部阵地一处,协调有关部门为其整修通村路1公里,种膜下滴灌300亩,还有测水打井等帮扶,下基层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建大组工网,加大组织工作宣传力度。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部组建了大组工网,切实加大组织工作宣传力度。认真抓好信息调研工作,按照《组织部部内组工信息工作综合考评办法》的要求,全体组工干部积极开展信息调研,写作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今年共上报组工信息555篇,其中在内蒙古组工信息刊登4篇,市组工信息及组工信息网刊登52篇,其它报刊、杂志等刊登40余篇,信息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第四篇:龙亭区2012年基层司法所2012年工作计划
龙亭区2012年基层司法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局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党政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题,推动“六五”普法开局发展,认真开展各项业务,大力推进创建“平安龙亭”进程,为我区的平安建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司法所、规范调委会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使该项工作均达上级要求,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司法所”,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基层法律服务协助基层党委政府处理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职责,逐步建立街道办事处、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继续开展“司法所进村大服务”活动,力争并保持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居于全市上游。
三、工作任务
(一)抓普法,推进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
2012年是 “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是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关键的一年。法制宣传工作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区规划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法治氛围。
1、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今年我们将以广播、橱窗、横幅、标牌、标语等媒体为主渠道,法制宣传咨询台为依托,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社会法制宣传模式,突破就普法而普法的浅层次运作,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健全学法培训、学法笔记和学法登记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继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职能作用。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等相关法律的普及。
3、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巩固拓展宣传阵地。严格按照区普治办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工作重点示范点的数量和质量均符合上级有关要求。强力推进“平安龙亭〃”的创建工作和依法治区的工作,完善村民自治,调动基层干群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抓基础,加强网络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成立由党政统一领导、区综治办牵头协调、司法行政为主、有关部门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并完善“大调解”机制。规范办事处、两乡调委会、规范化村级调委会的建设始终贯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态运行的理念。加强对社区、村级调委会的工作指导力度,加强基层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坚持重大纠纷快报制度和社情分析制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从行政执法的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确保年内无上访、集访,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着力提高人民
调解工作实效。
2、强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司法厅规范化司法所“五有”、“六统一”的要求,立足我区实际,在申报规范化司法所的基础上,争取区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进步规范司法所硬件、软件建设。
3、落实各项帮教安置、社区矫正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回归衔接和管理力度,定期召开例会,明确职责,各项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结果,及时向上汇报情况。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探索并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认真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衔接和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4、做好信息调研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时刻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重点,及时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报送反映我镇司法行政服务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动态的信息,力求上报原创信息,努力提高信息质量,力争圆满完成年初区局下达的工作任务。
(三)抓业务,全力推进“平安龙亭”创建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关于开展“创建平安龙亭”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创建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确保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诚信的发展环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等五大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四)抓队伍,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素质
狠抓各所工作人员思想素质的提高,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内强
素质,外树形象,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宗旨,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总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五)抓服务,全方位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
突出服务经济这一工作重心,选准突破口,进一步跟进服务,贴近经济建设的每个环节,为各类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竭力营造平安、合法、便捷的投资氛围,为我区经济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第五篇:龙亭区委办公室后进村整建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材料
后进村整建先进单位工作材料
(龙亭区委办公室)
2012年8月9日
该单位自到柳园口乡朱场村驻村以来,工作队兢兢业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使该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整建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开展走访调研,绘制“村情五图”
乱村之所以乱、后进村之所以后进,必然有其乱的根源、有其后进的缘由。因此,找准乱象根源、找准后进缘由,是驻村整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开展整建工作的重心所在。入村后,该工作队采取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地查民情、听民声,了解村情民意。在与群众的促膝恳谈中,消除疑虑,了解民怨,商讨对策。经过一个多月认真、细致、艰辛的调查摸底,在与该村60余户群众逐一见面恳谈后,详细绘制了‚村情五图‛,即:班子队伍结构图、经济发展现状图、基础设施平面图、贫困家庭状况图、帮扶工作推进图。根据‚村情五图‛提示的情况,逐步找准了该村后进根源--班子联系群众不紧、农业基础滞后。
二、制定帮扶措施,探索“四心”工作法
面对各种复杂问题,该单位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在实践中探索出‚四心‛ 工作法,有效地将复杂问题分类、量化、细化,使各类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一是抓“党心”,发挥党员作用,打开工作新局面。党员是群众身边的标杆和旗帜,群众往往是通过党员来观察了解党的作用、党的能力、党的形象。刚入村时,群众认为整建帮扶只是为应付上级,是‚走马观花‛工程,对工作队冷嘲热讽,不理解,造成阻力重重。为此,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群众、推开工作、打开局面,该工作队从党员群体入手,抓党心、带群众,逐步推进驻村整建帮扶工作。该工作队先后组织分层召开了支委会、党小组长会、党员大会,突出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稳定教育以及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教育,反复灌输区委、区政府开展驻村整建帮扶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通过学习教育,全村党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同时该工作队利用党员的组织生活会,结合党章要求、结合党员标准、结合村情实际,组织全村党员深刻反思剖析自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中查摆近年来自身在发挥党员作用、促进全村发展、稳定方面是否尽到了义务、作出了贡献。通过查摆反思,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普遍提高,党员与驻村工作队的心近了、工作配合得紧了。
二是抓“民心”,办实事,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工作队始终认为,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坚持把整建、稳定、福民、发展统筹谋划、统筹安排、统筹落实。工作中注意广泛收集民意,倾听群众所需、所盼,注重从全村百姓普遍关心关注而又力所
能及的小事、实事入手,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在该工作队的积极倡导下,该村实施了村民信访代理机制,由村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受群众信访,化解矛盾帮扶。简单问题实施立即办结;复杂问题提交村委班子讨论,2日内给予明确答复;村委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村委向区、乡相关部门反映。实施该机制以来,共接待群众84余次,解决实际问题62个,连续两年实现赴市、区信访为零的效果。此外,该工作队还先后协调民政、教育等部门支持,为特困农户办理低保6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2人。今年‚三夏‛期间,针对该村麦熟时间集中、雷雨频繁易遭灾的实际难题,该工作队组织村内青壮年劳动力成立农田托管协会,有偿对因外出打工劳动力缺乏的家庭的夏收秋种进行帮扶,解决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组织党员成立‚一对一‛帮扶工作队,免费为老弱病残家庭和计生家庭的夏收秋种进行帮扶。同时积极协调农业部门调配大型收割机4台进行集中作业,全力以赴完成夏收、夏种、夏管任务。
三是抓“核心”,选好支部班子,建成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就看党支部‛。驻村工作毕竟是短暂的、有限的、是终究要撤离的。只有建好支部、配好班子、选好干部,才能为后进村留下一支土生土长、永不变色、永不撤离的‚驻村工作队‛。基于这一认识,2011年10月,该工作队结合村委换届选举,从该村村情和党员队伍实际出发,组织组织党外群众公开推荐支委候选人中,将群众推荐层面扩大至一家一户,每户一票,凭身份证或户口本领取推荐票,参加民主推荐。经党外群众公推,共推荐出支委预备候选人4名。随后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又从4名预备候选人中推出正式候选人3名,并张榜公示7天。接着,再次组织召开全村党员选举大会,组织3名正式候选人进行选前竞职演说。党员、群众普遍赞誉:‚这是一次最公正、最公平、最民主、最规范的选举,这样的选举他们服气,选出的干部他们放心,朱场村百姓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四是抓“重心”,建立工作台账,加快推进福民强村建设。该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要求,充分挖掘后进村的资源优势,帮助理发展思路、谋发展规划,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针对该村农业基础薄弱、出行条件较差等问题,该工作队积极向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杨杰汇报情况,开创后进村整建帮扶的高位推进局面。在区委杨主任的协调沟通下,多方筹措资金160余万元,决定新建朱场至柳园口乡公路共2.28公里,以有效改善该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同时协调城区国土资源局对该村黄河滩区土地进行平整,约200多亩。项目确立后,该工作队及时建立项目建设台账。同时,在项目开工至结束期间,多次与项目建设方研讨协商,现场勘查,一线跟踪,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切实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落实、群众满意。目前,道路和土地平整均已完工。此外,该工作队还结合该村的历史传统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围绕农业特色种植、近郊农家乐等琢磨点子、做好文章,探求福民强村的新路子。
经该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与扎实工作,村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过程中,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社会环境更加稳定。该工作队也在工作中得到了锤炼和成长,体现了基层共产党员在新时期所具备的良好形象,是后进村整建帮扶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