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阜康市2011年上半年畜牧业工作汇报2011.8.16
阜康市2011年上半年畜牧业工作汇报
一、2011年上半年畜牧业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全市现有牲畜38.39万头(只),其中:牛3.94万头(良种及改良奶牛3.17万头),猪4.33万口,羊29.41万只,家禽322.48万羽。截止目前,出栏牲畜40万头只,完成任务的50.19%。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3.5万吨、2.67万吨、0.55万吨,分别完成计划的53.03%、59.33%、57.29%,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畜牧业经济稳中有升,发展势头强劲。
二、畜牧业重点工作任务及进展情况
(一)小区建设工作
任务:新建挤奶厅2座,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新建或在现有养殖小区内扩建标准化畜禽舍1.5万平方米,集中托养奶牛1200头。
进展:已落实运行挤奶厅11个,新建3个(城关镇柳城子村马生明挤奶厅设备已安装完工,鱼尔沟西村马生明挤奶厅正在运行中,柳城子村冯占江新建挤奶厅1个,正在实施建设,建成后即可投入运行;九运街镇黄土梁北村、大庄子村关军挤奶厅已投入运行,新湖村李小科和古城北村王文佳2010年挤奶厅正在试运行,伟牛乳业及五运村杨国华2011年各新建挤奶厅1个,建成后即可运行;滋泥泉子镇龙泉村托牛所设备已安装完毕,待锅炉安装后可投入运行;三工河乡大泉村挤奶厅因牛源少,还未运行)。
已完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福康源种鸡场、泰昆肉鸡场,阜康大茂种羊场、滋泥泉子镇龙泉村奶牛养殖小区、滋泥泉子镇苇湖生猪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工作)。
已落实建设标准化圈舍面积45300 m,已开工建设标准化圈
2-1
牧民不同意禁牧,还在继续作工作。
(四)退牧还草项目工作
任务:开发人工饲草料地2万亩,投资2330万元。其中:滋泥泉子镇九分地建设草料地0.5万亩,三工河乡大泉建设草料地0.5万亩,拜斯胡木村建设草料地1万亩。
进展:《实施方案》已通过自治区评审,并批复。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计划9月初施工建设。
(五)品种改良
任务: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150头,纯种西门塔尔母牛100头;引进纯种萨福克种公羊30只,纯种萨福克种母羊100只,高杂萨福克公羊400只;购入西门塔尔肉牛冻精6000剂,优质荷斯坦奶牛性控冻精2000剂;完成肉羊胚胎移植400剂,完成黄牛改良2万头,完成肉羊改良35000只;建设肉羊繁育场2个。
进展: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150头,目前有扶贫办落实50头,在巴里坤县隔离,9月初就可引进。剩余100头已落实,9月初到库车县购牛。引进纯种西门塔尔母牛100头,已于山西对接,由购牛经济人9月初购进。引进纯种萨福克种公羊30只,目前已全部引进。引进纯种萨福克种母羊100只,已由大茂农场完成。引进高杂萨福克公羊400只,其中300只已从农户自行繁育高杂萨福克肉羊中选育,剩余100只已落实,正在引进中。购入西门塔尔肉牛冻精6000剂,目前已发放4000剂。购进优质荷斯坦奶牛性控冻精2000剂,目前已发放性控冻精1200剂,冷配牛760头。完成肉羊胚胎移植400剂,目前已落实到玉源祥肉羊繁育场进行胚胎移植。完成黄牛改良2万头,目前已完成1.23万头。完成肉羊改良35000只,目前正在实施肉羊配种阶段。建设肉羊繁育场2个,已确定玉源祥肉羊繁育场和大茂农场肉羊繁育场。
(八)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任务:建立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机构,做到机构编制、仪器设备、专项经费“三到位”。
开展兽药GSP管理认证工作,年底完成辖区内现有兽药经营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规范辖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场(区)的养殖档案,在牲畜养殖环节杜绝有毒有害物的违禁添加行为;严查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案件,做到立案一起,查处一起,结案率达100%。完成畜产品抽样监测任务900份
进展: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机构已上报市政府,等待批复。截止目前,全市畜产品抽样检测已完成512份,累计出动监督检查执法人员193人次,查处经营未经检疫动物产品案件4起,共计货值3496.32元,罚款482.93元,案件结案率100%,切实保障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九)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工作
任务:完成招商引资70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元。进展:目前招商引资已完成5500万元。分别引进了天滋肉牛养殖合作社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九运街镇伟牛乳业千头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滋泥泉子镇良种肉羊繁育及育肥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上户沟乡20万羽商品蛋鸡场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已落实项目资金4870万元,其中牧民定居1225万元,饲料粮补助1500万元,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2000万元,蛋鸡补助70万元,骆驼养殖引种补助10万元,玉源祥肉羊繁育50万元,奶牛性控冻精15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目前在强制免疫过程中,应激死亡牲畜补偿标准和市场价悬殊较大,且各县市之间补偿标准不统一,部分农牧民对防
第二篇:畜牧业工作汇报材料
畜牧业工作汇报材料
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畜牧富民兴县”战略,按照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立足实际,强化职能,狠抓畜牧技术队伍建设,大力推行规模饲养,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标准化,全县畜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XX年底全县牛存栏7.20万头,其中奶牛存栏 0.43万头;羊存栏15.25万只;生猪存栏20.20万头;家禽存栏403.79万只,其中蛋鸡238.72万只,肉鸡94.28万只,与去年同比增长7.50%、7.50%、5.9%、9.9%、6.7%、6.81%,7.75%,肉类总产量8.8万吨,禽蛋产量4.56万吨,奶类产量1.77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10.27%、17 %、0.5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7%,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请提出建议和批评。
一、XX年主要工作
(一)齐抓共管,群防群控,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近年来周边国家和国内部分省、市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并有人感染死亡的报道,使得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尤其XX年的秋季免疫工作,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以外,又增加了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四种疫病同时进行集中强免,进一步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为切实做好XX年春季和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们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加强了疫苗的供应、发放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动物防控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了疫情预警预报制,强化了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并且形成了长期工作机制。全县禽类免疫率达到100%,口蹄疫、猪瘟、蓝耳病免疫率达到100%,保证了我县XX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出现,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快了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进程。
我县畜牧业继续以规模养殖为主线,以发展标准化养殖为重点,围绕五个基地(即科龙、绿健、信牧业公司为龙头的肉(奶)牛养殖基地、以黄河青山羊场为龙头的青山羊养殖基地、以新合、黄河养鸡场等为龙头肉(蛋)鸡养殖基地、以樱源鸭食品为龙头的肉(蛋)鸭养殖基地和以富乐家畜等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在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上均迈出了新步伐。目前,我县已发展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4个、县级龙头企业58家。在龙头企业建设上,一是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重点管理,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实行“绿灯工程”,给予倾斜扶持,促其规模膨胀,产品提升档次,增强带动,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拉动农户和产业化经营格局。山东臻嘉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链条,新发展了两处600头以上规模育肥肉牛养殖场;樱源鸭食品有限公司积极扶持基地建设,现已发展肉鸭养殖基地4处,规模达60万只。二是在饲养基地建设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饲养,标准化生产,强化生态养殖理念。三是加强对企业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XX年我县科龙、华梁畜牧、富乐家畜、新星肉牛和臻嘉食品五家企业一次性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全面提升了我县畜牧业产品档次。四是抓好畜牧生产、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推动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国家级《秸杆养畜示范县》项目自XX年实施以来,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秸杆处理利用率达到51.4%,比XX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年可节约精饲料4万吨,节约饲料投入4000余万元,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牛羊业的发展。投资140万元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积极努力,已完成项目建设,共购置仪器设备72台套,装修实验室 300平方米,XX年10月份已通过省验收,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动物疫病监控水平。
(三)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全力打造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对畜禽规模饲养场、屠宰加工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加大监管力度。通过进行巡回检查,发放畜产品质量安全材料万余份,传送了省畜牧办印发的《国家法规对畜牧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共印发1200份。同时选派了15名业务骨干,分赴各乡镇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指导工作,从环境消毒、卫生防疫、用药、用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环节都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对16处屠宰加工厂(点)、51个规模养殖场、56家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全部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提出了具体责任目标,并帮助其进行整改,确保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按照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和要求,XX年招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较快发展。一是梁山县新星肉牛养殖场与吉林榆树市投资1200万元的肉牛养殖项目,二是华梁畜牧与大连一期投资1000万元的肉牛养殖项目,三是樱源鸭食品吸引国内27家养殖户到我县发展肉鸭生产,项目投资453.6万元,四是科龙畜牧与北京蓝天公司合作开发高档肉牛项目正在实施中。在项目申报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XX年我们共争取能繁母猪补贴96万元,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165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559万元,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资金325万元,青山羊扩繁场资金150万元,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0万元,市扶持资金70万元,通过这些无偿资金的补给,极大的促进了我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五)廉政教育逐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我们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紧紧围绕畜牧中心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深化监督机制,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对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早做工作,积极疏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违法违纪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坚持民主集中制、转变工作作风的情况
我们不断强化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调动局领导班子和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重要问题决策、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的施行等方面,都经过民主讨论、科学决策。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我们相继制定了《加强党组班子自身的建设意见》、《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等制度,用制度约束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执行县人大决议、提案的情况
工作中我们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正确对待县人大代表以及服务对象的建议、意见。对于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县人大代表提出的涉及我局工作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我们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每次都专门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落实方案,指定专人限期保质保量完成。在办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并逐项向县人大实事求是地汇报办理情况。如牛羊调拨市场,在县人大提出建议后,我局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并出台了《关于加强牛羊良种调拨市场管理的通告》,对乱挂匾牌、乱涂广告的非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清理,有效的保护了我县牛羊良种调秩序,对外树立了我县良好的声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县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不高。
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人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员、中级人员年龄明显偏大,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人才外流现象突出,人才利用低效,经费投入不足。县畜牧局现有在职人员71人,其中45人为差额,并且差额人员自93年调整以来,县财政每月只拨付19000元的经费,且增人不增资、增资不增额,差额部分全部从业务收入中解决。近两年来,我局业务收入锐减,致使差额人员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针对近年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我县防疫机构和队伍现状实难应付。如此复杂的局势,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机构和队伍建设问题。
(二)是畜牧技术推广经费欠缺。
我县在肉牛、肉羊规模饲养育肥、秸秆开发利用、三元猪生产、肉鸭生产及畜禽程序化免疫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近年来,通过争取实施一些畜牧生产项目,在点上带动促进了以上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因经费不足,没有能够全面铺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体系较为薄弱。
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增长贡献率偏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优良畜禽品种比重不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少、推广难。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检疫手段落后。
我县散养畜禽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传统的养殖方式与动物疫病防治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基层防疫、疫病监测及化验等基础设施落后,检疫主要是靠临床健康检查和简单的实验室诊断,致使一些动物疫病难以检测出来,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三、XX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下步为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1、强化人员培训。一是深入开展全县组织的各类主题教育,认真学习xx大精神,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服务基层发展的本领。二是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各级畜牧技术优势,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明白纸、承包养殖场等形式,加大对养殖户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三是组织开展全县动物检疫、兽药、饲料管理和种畜禽管理执法人员培训,提高畜牧执法水平,树立良好的畜牧执法形象。
2、深入开展畜牧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三学三创”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的活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一年的学习,使我们畜牧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完善动物防疫、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行业管理制度,引导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和种畜禽生产企业,积极创建无假、劣产品单位。同时规范畜牧执法行为,加大对执法人员的考试、考核和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二)强化依法治牧,规范畜牧业发展
1、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全县畜牧兽医体制改革。
2、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完善市、县、乡三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强制免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强化目标考核,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深入开展春、秋季集中免疫和程序化免疫工作,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
3、加大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的监督力度,提高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强化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率达100%;强化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严厉查处违反动物防疫规定的经营行为。深入开展兽药、饲料和种畜禽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兽药、饲料和种畜禽质量,保障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4、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行兽药gsp管理。
5、抓好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普查对象清查,搞好普查人员培训,切实搞好各乡镇畜牧生产企业污染源的减排工作,为国家治理污染源作出详实的数据。
(三)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
1、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大力发展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重点是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并抓好今年项目申报工作。
2、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养殖。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今年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研究探讨生物环保养牛、养禽等技术,在试验示范基础上,全面推广。
3、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健康养殖。一是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做好能繁母猪的统计工作,确保国家补贴资金的到位,让广大养殖户感觉到党的温暖。二是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认真配合保险部门做好能繁母猪入保工作,全县能繁母猪入保率达到100%。三是落实生猪人工授精建设补助项目及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促进生猪、奶牛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循环畜牧业经济,加强饲养环境治理。
大力推广种植——养殖——青贮——沼气——有机肥料生态链模式,对畜产品加工企业及养殖场产生的污水、粪便和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力争做好绿健奶牛场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到年底争取完成5—7个肉类加工厂的排污治理,发展生态养猪场2处。
(六)着力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畜牧生产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基础及技术支撑。一是重点抓好徐集镇、黑虎庙乡等七处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2万元,按照国家标准,把7处乡镇兽医站建成为标准化兽医站,进一步巩固、提高乡镇检疫、监督水平。二是强化县动物化验室建设,把县动物化验室建设成为全县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支撑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对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配备必要的防疫器具,提高我县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尽快抓好县动物检疫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工作。
总之,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这次评议工作,必将对我们在加强干部管理、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关心支持下,以这次评议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广大群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奋进开拓,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2010年畜牧业工作汇报
八家户农场2010年畜牧业工作汇报
2010年,我场畜牧业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州、县农村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切实做好春秋季畜禽集中免疫和补免工作,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依托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建设,不断加大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积极扶持一批养殖大户,不断加快畜牧业转型的步伐,逐步使养殖户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保持了全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我场2010年畜牧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各项生产指标稳步提高
2010年末,全场牲畜存栏达55363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存栏25487头/只、牧区牲畜存栏29876头/只,家禽存栏达1万羽; 母畜存栏33124头/只,母畜比例达59.8%;肉类总产量926吨,产毛量123吨,绒2000公斤,奶类产量544吨,皮31474张,全场年初有应产母畜33124头/只,其中农区16002头/只、牧区17122头/只,已产母畜32296头/只,占应产母畜的97.5% ;已产羔33189头/只,繁殖成活数33089头/只,仔畜成活率达99.8%。2010年全畜牧业为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
二、采取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年初,根据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层层签订了畜牧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目标任务依次分解落实到位,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深入抓,使各项畜牧业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从 1
组织上确保了畜牧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品种改良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牲畜良种率 全场开设改良点2座,改良员3名。今年黄牛改良任务 400头,已完成378头,94.5%。消耗液氮150粒升,冻精 1105粒,趋势土杂公牛21头。今年我场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2头、种公羊63只、其中黑萨福克种公羊15只;种公猪15只。绵羊人工改良任务4000只,牵引交配任务2000只。同时积极协同县品种改良部门,利用县上引进的15只黑萨福克种公羊在我场祖木墩及萨热草场启动两座肉羊配种站进行了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完成人工授精4112只,牵引交配2100只共改良绵羊6212只。
(三)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加大责任落实,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防疫员分片包干,确保责任到人。今年我场购进禽流感针剂疫苗1万毫升、冻干疫苗15.5万羽份,已免疫禽类83539羽(其中上半年43314羽、下半年40225羽),补免8536羽(其中上半年3190羽、下半年5346羽);购进口蹄疫疫苗13.5万毫升(其中猪O型苗1万毫升),已免各类牲畜116785头/只(其中上半年49978头/只、下半年66807头/只),补免3043头/只,购进猪蓝耳病疫苗8000毫升,已免疫猪4027头(其中上半年1497头、下半年2530头),补免55头,确保了全场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二是在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认真做好了常规疫病的免疫工作。全年全场完成牲畜常规疫病免疫90619头/只,其中:牛焦虫528头、牛炭疽789头、气肿疽789头、羊痘20365只、药浴38148头/只,另外驱虫各类牲畜3万多头/只,确保了常规免疫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扎实开展动物检疫与执法工作
为确保人民群众食肉安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我场加大了动物卫生执法工作力度,强化了畜禽及产品检疫工作质量。截止目前共完成动物产品检疫542头/只,其中:检疫牛胴体61头、羊101只、猪380头; 鸡蛋1.5吨、鱼785公斤。完成产地检疫7125头/只,其中:羊4932只、牛331头、马62匹、猪300头,禽类1500羽。其中:出县境3781同时积极建设我场牛羊标准化屠宰场,该屠宰场占地0.6亩、建筑面积达81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工,预计月底可投入使用。
(五)努力完成牧区饲草料种植任务
今年我场积极引导牧民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通过宣传政策,走访牧户,调查摸底,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牧民种植饲草料的积极性。今年县上下达的饲草料种植任务14478亩(保留苜蓿1317亩,玉米6561亩),今年新增饲草料任务6602亩,其中苜蓿1542亩,玉米5060亩,已完成苜蓿2859亩(保留苜蓿1317亩),玉米11619亩,完成任务的100%、出苗率95%以上。
(六)狠抓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了退牧还草项目粮食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场按时发放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粮食补助资金132万元,并对围栏草场加强了管护力度,制定了转场时间。二是强化了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利用集市日及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大力宣传《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受教育人数达3000余人次。三是加大了草原灭鼠虫害防治工作力度。在州治蝗站的技术指导头/只,羊3100只,牛19头,马62匹,鸽600羽。
下,协同县草原站有关技术人员在祖莫墩等虫鼠害发生严重区进行了投药灭鼠治虫工作,完成虫鼠害防治面积达5.5万亩。四是积极开展天然草原退牧工作。按照草畜平衡、冷季舍饲圈养有关要求,计划在春秋草场实现退牧2万亩,目前任务已分解到户。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切实加强了我场草原的保护和建设。
(七)积极做好备草备料及青黄贮制作工作
全场计划备草27691吨(其中牧区12202吨、农区15489吨),截止目前已备草27691吨(其中牧区已备草12202吨)畜均400公斤;计划备料2077吨(其中牧区915吨、农区1162吨),已备料2077吨(其中牧区已备料915吨)畜均30公斤。计划制作青黄贮9000吨(其中青贮1750吨、黄贮7250吨),截止目前已制作青黄贮顺利完成。
(八)认真完成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任务
2010年我场划拨土地2000亩新建一座万头野香猪养殖场,目前养殖场办公室、职工宿舍、饲料房、高标准猪舍等建设工作已完成(新建办公室及职工宿舍1栋480㎡、饲料房1栋500㎡、高标准猪舍6栋3500㎡),预计月底引进种猪,年底可投入使用。
(九)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素质
我场高度重视科技培训工作,首先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区、州、县三级技术人员培训班。其次利用广播、科技之冬、科普集市、培训班、干部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畜牧业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科技知识,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科技兴牧”的意识,截至目前共举办种养殖培训班18期,培训农牧业队干部、养殖专业户和农牧民技术员845名,出黑板报10期,悬挂横幅4条,发放汉、蒙、哈三种文字宣传材料4500余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十)认真抓好草畜平衡项目试点队(牧业二队)、湖北援博牧民定居(牧业四队)建设工作
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队(牧业二队)2010年计划新建抗震安居房21座,截至目前主体完工21座,新建暖圏18正在建的有3座,新建围墙 650米,1座水塔已完工,1座文化室完工。并且已修防渗渠2公里。
截至目前,湖北援博资金到位175万元、自筹资金90万元,已全部支付工程款。截止2010年11月22日,(1)牧民定居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634.5万元,其中生活设施(住房、暖圏、院墙、厕所、大门)516.5万元,公共设施(3公里的乡村道路、水塔1座、机井1眼、自来水主管道3公里、面积为224平方米的文化室已全部完工)118万元。(2)截止2010年11月22日,牧业四队牧民定居示范工程抗震房主体50户已全部完工(其中刷颜色涂料的27座)。暖圈主体完工31座,19座正在建设中;大门支柱已起43座(其中已安装24个)。7座正在建设中;围墙完工48座,2个已正在建设中;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612.5万元,其中湖北援博资金175万元,自筹资金90万元,施工队负责人垫资347.5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定居点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投入不足,饲草料种植供水紧张,已制约着我场畜牧业的发展。
2、项目资金到位缓慢,影响试点队工程进度。
八家户农场党委、管委
2010年11月30日
第四篇:阜康市2011年畜牧业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汇报2011.6.28
阜康市2011年畜牧业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1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畜牧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畜牧业各项重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畜牧业生产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现就上半年畜牧业重点工作运行及存在的问题情况通报如下:
一、2011年上半年畜牧业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全市存栏牲畜37.39万头(只),其中:牛3.67万头(良种及改良奶牛2.74万头),猪3.25万头,羊29.81万只,家禽128.37万羽。出栏牲畜36.99万头(只),完成全年任务的46.2%,其中:出栏牛2.47万头,完成任务的45%;出栏羊27.8万只,完成任务的48%;出栏生猪6.72万头,完成任务的42%;出栏家禽832万羽,完成任务的52%。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3.04、2.86万吨、0.42万吨(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6%、51%、45%)。与去年同期相比,畜牧业经济稳中有升,发展势头强劲。
二、畜牧业重点工作任务目标
2011年建设挤奶厅2个,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按照新建或在现有养殖小区内扩建标准化畜禽舍2万平方米。实现牧民定居450户,结合退牧还草项目开发饲草料地2万亩,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150头,购入西门塔尔肉牛冻精6000剂、优质荷斯坦奶牛性控冻精2000剂,完成牛改良14000头;引进萨福克种公羊430只,肉羊胚胎移植400剂,完成肉羊改良35000只,建成肉羊二级繁育场2个。完成1个牛羊屠宰场、1个
猪屠宰场、1个禽类屠宰场视频监控及数据传输。实现全市收购量1吨以上奶站4个、1个生鲜乳运输车生产、收购、运输的全程监管,其中2个奶站实现数据传输。
三、畜牧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合理布局,加大奶源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奶业生产发展
为做好奶业生产,今年确定集中饲养托养奶牛1200头,目前已集中饲养500头,其中:城关镇柳城子村冯占江奶牛养殖合作社120头;九运街镇黄土梁北村关军托牛所150头,新湖村李小科托牛所60头,王文佳托牛所60头;滋泥泉子镇龙泉村马喜奶牛养殖合作社110头。计划投入运行挤奶厅11个、新建挤奶厅2个,目前已落实11个,新建3个,新建挤奶厅已动工建设。
(二)狠抓养殖小区(基地)建设,不断促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按照确定的养殖场区建设标准化圈舍2万m任务目标,通过积极跑办协调,目前已落实建设标准化圈舍面积45300 m,已开工建设标准化圈舍面积33500m,其中:城关镇落实5300 m,已开工建设2800m;九运街镇落实12000 m,已开工建设9500m;滋泥泉子镇落实18200 m,已开工建设18200m;上户沟乡落实5500m,已开工建设3000m;三工河乡落实2500 m。
(三)以民生建设年为契机,加快牧民定居工作 今年我市确定搬迁定居牧民450户,其中:上户沟乡200户,水磨沟乡100户,三工河乡80户,九运街镇牧业队20户,滋泥泉子镇滴水岩村50户。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于2月开始着手准备项目前期手续,通过与各乡镇对接 2
2222
和实地调查,确定了房屋建设地点,并完成了房屋图纸设计、定居点整体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安全施工审批、开工许可审批、《实施方案》审批等工作。6月7日招投标已完成,目前施工队已进场施工建设。
(四)退牧还草工程稳步开展
退牧还草工程总投资2330万元,开发建设人工饲草料地2万亩,禁休牧草原面积53万亩,饲料粮补助资金139.91万元。其中:滋泥泉子镇九分地建设草料地0.5万亩,三工河乡大泉建设草料地0.5万亩,拜斯胡木村建设草料地1万亩,《实施方案》已通过自治区评审,并批复。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计划7月初施工建设。饲料粮补助的第一期50%的补助资金已经发放完毕,剩余的50%补助资金待国家验收合格、补助资金到位后予以发放。
(五)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根据中央、区、州有关要求,我市于2010年12月开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经过与各乡镇对接及实地查看,目前方案初稿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区、州评审。根据畜牧厅的要求,我局已制定了《阜康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户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方案》,并在近期准备实施。
(六)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成效显著
按照业务部门保质量,政府部门保密度的要求,已顺利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完成动物“五号病”免疫23.7万头(只)次,其中牛A型W病2.1万头,牛、羊、驼O-亚I型20.3万头只,猪W病1.3万头。
(七)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继续贯彻落实“三位一体”免疫抗体监测机制和春秋两
季动物免疫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动物免疫措施和免疫水平的落实。二是落实责任,积极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全市共有20个报检点和3个定点屠宰场,严格实施出入栏申报制度,严把宰前宰后关。三是加大辖区动物产品经营市场、餐馆、超市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每月至少4次的市场监督检查,在节假日期间,保证每天都有3名执法人员进行市场检查,截止目前,全市畜产品抽样检测已完成鲜奶、生猪抽样检测任务268份,其中自检180份,送检88份,累计出动监督检查执法人员169人次,查处经营未经检疫动物产品案件4起,共计货值3496.32元,罚款482.93元,案件结案率100%,切实保障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八)品种改良工作卓有成效
上半年引进奶牛良补冻精16000枚,发放良补冻精7709枚,冷配牛5083头,受胎率90%以上,发放性控冻精735枚,冷配牛468头,受胎率85%以上。种公畜引进工作已将引种任务分配至各乡镇,目前正在收缴农牧民自筹部分的经费,待经费到位后即可引种。胚胎移植400剂,确定在阜康市滴水岩村玉源祥万只肉羊养殖场实施。肉羊二级良繁场建设2个,其中大茂肉羊良繁场已经投入生产,预计今年可提供部分种公羊;玉源祥肉羊养殖合作社目前正在建设当中,已建设圈舍2栋,购进种公羊10只,后备母羊500余只,预计明年可提供种公羊。
(九)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
依法实施草原行政许可审批,继续强化对征占用、临时使用草原等行为的管理,严格执行草原征占用手续审批程序。今年全市新建重点建设项目63个,新建项目中涉及征用草原项目35个,已完成牧民安置补偿项目33个。续建重
点建设项目25个,续建项目中涉及征用草原项目15个,已全部完成牧民安置补偿。
(十)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局积极跑办协调,目前已引进4个项目,均已落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37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1.天滋肉牛养殖合作社项目:天滋肉牛养殖合作社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2011年投资3000万元,在滋泥泉子镇实施建设万头肉牛养殖育肥及500头肉用种牛繁育场。目前,企业先行垫资已完成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成地下设施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圈舍、墙体建设。今年拟完成圈舍建设20栋12000 m,育肥牛1000头以上,饲养繁育母牛100头以上。
2.九运街镇伟牛乳业千头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由阜康市伟牛乳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2011年投资1500万元,在九运街镇实施建设千头奶牛养殖场。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企业先行垫资完成场区“三通一平”建设。地面建设工程办公室、职工宿舍已建好,6栋圈舍主体工程完工,挤奶厅正在建设。今年拟完成圈舍建设7栋3500 m,饲养奶牛500头。
3.滋泥泉子镇良种肉羊繁育及育肥场建设项目:由阜康市玉祥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2000万元,2011年投资1000万元,在滋泥泉子镇实施建设良种肉羊繁育及育肥场。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企业先行垫资完成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地面工程已建成2栋圈舍,6栋圈舍正在施工建设,已购进小尾寒羊母羊200只。今年可完成圈舍建设8栋6240 m,饲养繁育母羊1000只。
224.上户沟乡20万羽商品蛋鸡场建设项目:由阜康市福康源禽业有限公司实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完成圈舍地暖改造工程,待设备安装调试后即可投入使用,今年完成饲养商品蛋鸡10万羽。
(十一)春季接羔育幼工作顺利进行
为切实做好接羔育幼工作,我局先后下派了30名技术人员、防疫员深入接羔点帮助牧民接羔、做好疫病防治、提供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截止目前全市已产羔10.55万只,成活率为98.5%。
(十二)畜牧业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顺利开展 根据区、州畜牧业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规划,我局已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平台工作,已设立信息平台9个,目前市、乡信息平台正常运转,保证了动物防疫、品种改良(良种牛)数据的即时传输。为做好全市畜产品安全生产,已落实在牛羊屠宰场、猪屠宰场、禽类屠宰场、4个奶站和生鲜乳运输车安装视频监控,2个奶站实行数据实时传输,以此来规范监督畜产品全程生产,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运行。
四、存在的问题
(一)全市牧民定居工作进展缓慢。一是水磨沟乡牧民定居招标单位无法进入工地施工。二是上户沟乡牧民定居建房面积增大,建房施工图设计缓慢。三是滋泥泉子镇牧民定居因不在中心村,定居建房搁浅。
(二)种公畜引进工作任务重,目前种公畜市场价格高,市财政补助标准过低,农牧民自筹比例大,各乡镇落实不到位,购进有一定困难。
(三)奶牛性控冻精和肉羊胚胎移植补贴资金还没有落实,开展工作有一定困难。
(四)春季防疫经抽检各乡镇有效抗体率都不达标,防疫员管理松散。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加强领导,各乡镇倒排工期推进牧民定居施工进度,保证11月底牧民能够搬入定居住房。同时,争取退牧还草项目7月15日开工,9月30日完成开发建设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2万亩,确保10月初自治区项目验收组验收。
二是实施养殖小区扩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小区功能。充分利用已配套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做好养殖小区扩建和动物防疫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现有养殖规模,完成扩建(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20000平米,完善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
三是依托挤奶厅、养殖小区建设,推进奶牛集中饲养,统一管理。依托已建成的挤奶厅和实施建设的托牛所,逐步使散养奶牛集中饲养,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奶业产业化生产,保证奶业生产可持续发展。2011年投入正常运营挤奶厅达到11个,以牛场和托牛所方式集中统一饲养管理奶牛头数达到1200头。各乡镇要积极与奶牛养殖小区衔接,协调信贷资金,引导奶牛养殖户到外地购牛。
四是继续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根据上半年抽检不达标问题各乡镇要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动物防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行政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轨机制,做到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技术人员包责任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以保证秋季防疫密度、防疫质量、产地检疫覆盖面3个百分之百,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有效抗体达到70%以上。本地畜禽不出现重大动物疫
病发生。
五要加快推进牲畜品种改良步伐。下半年将大茂农场和玉源祥肉羊繁育场作为重点积极培育肉羊繁育基地,为我市肉羊改良打下良好基础。市动物疾控中心要尽快与两个肉羊繁育基地衔接落实肉羊胚胎移植工作。各乡镇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宣传引导养殖户在7月15日之前落实种公牛、种公羊购进。确保牲畜品种改良任务全面完成。
六是各乡镇兽医站要加强管理。结合年初制定的兽医目标考核细则,明确责任,制定措施,完善档案,尽快梳理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迎接州畜牧兽医目标工作检查。
七是继续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督检查。根据州局要求,我市要在3个屠宰场、4个奶站、1个生鲜乳运输车安装视频监控,其中2个奶站实现数据传输。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尽快落实,制定出具体视频安装方案,争取在10月底以前完成安装任务。
第五篇:阜康市2011年1-8月份畜牧业汇报2011.9.3
阜康市2011年1-8月份畜牧业
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各位领导:
2011年1-8月份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畜牧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畜牧业各项重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畜牧业生产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现就当前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2011年1-8月份畜牧业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全市出栏牲畜61.89万头(只),完成任务的78%。其中:牛4.13万头,完成任务的75%;猪13.1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77%;羊44.66万只,完成全年任务的77%;家禽1264.5万羽,完成全年任务的79%。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5.02万吨、4.54万吨、0.75万吨,分别完成计划的76%、81%、78%。
二、畜牧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合理布局,加快奶业生产发展,目前已集中饲养奶牛900头,投入运行挤奶厅11个、新建挤奶厅3个,新建挤奶厅土建工程已完成,正在安装设备。
(二)狠抓养殖小区(基地)建设,通过积极跑办协调,目
2前已开工建设标准化圈舍面积达到33500m。
(三)以民生建设年为契机,加快牧民定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目前已完工74套,主体完工144套,开挖基础砌墙232套。
(四)退牧还草工程稳步开展。退牧还草工程总投资2330万元,开发建设人工饲草料地2万亩,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9月5日进场施工建设。
(五)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目前牧户信息录入已完成,正在进行审核上报工作。北部沙漠禁牧285万亩,北部沙漠前沿和南部山区503万亩实施草畜平衡已征得牧民签字同意,天池主景区禁牧15万亩,多数牧民不同意禁牧,还在继续做工作。
(六)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成效显著。按照业务部门保质量,政府部门保密度的要求,顺利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抗体监测均达到85%以上。
安全生产存在一定隐患,畜产品检测无有效手段。
(三)牧民定居工作难度大,一是牧民对建房要求不一致,影响建房进度。二是年初虽然下发了《阜康市牧民定居3年规划》和《阜康市牧民定居实施方案》,但在统筹协调方面,各部门及乡镇,步调和思想观念不一致,多数牧民有等着看的思想。
四、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保证11月底450户定居住房建设完成。同时,争取退牧还草项目11月30日完成开发建设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2万亩,确保12月初自治区项目验收组验收。
二是依托挤奶厅、养殖小区建设,推进奶牛集中饲养工作。2011年投入正常运营挤奶厅达到11个,以牛场和托牛所方式集中统一饲养管理奶牛头数达到1200头。积极与奶牛养殖小区衔接,协调信贷资金,引导奶牛养殖户到外地购牛。
三是继续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动物防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行政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轨机制,保证秋季防疫密度、防疫质量、产地检疫覆盖面3个百分之百,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有效抗体达到70%以上,本地畜禽不出现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四是加快推进牲畜品种改良步伐。积极争取将大茂农场和玉源祥肉羊繁育场列为自治区级肉羊繁育基地,为我市肉羊改良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继续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督检查。根据要求,积极对接,成立畜产品检测中心,做到人员、经费、职责三落实,确保畜产品安全运行。
六是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继续加大对禁牧牧民的政策宣讲、思想教育工作力度,确保天池核心景区禁牧工作顺利完成。
阜康市畜牧兽医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