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
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增强县(市)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效,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根据国家科技部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国科发农[2009]242号)和《关于在全市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通知》(济科发[2010]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坚持加强引导、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方针,突出科技创业,突出科技服务,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条 制定支持政策,激励科技特派员从事技术服务和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努力为科技特派员创造宽松、优良的工作环境。第四条 科技特派员应当遵守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科技进步。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技特派员为市级认定的农村科技特派员。
第二章 选 派
第六条 科技特派员的条件。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特长、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完成特派员工作任务。第七条 科技特派员的来源。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具有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身体健康的退休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当地农村的农民技术人员,其他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员;能够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农业企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社的负责人。
第八条 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对象。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农产品生产基地,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类中介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畜产品流通组织和有发展项目且农民急需科技的乡(镇)、村等。第九条 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形式和时间。
技术服务型。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特长,通过现场指导、专业培训、编发资料、电话与视频咨询服务等形式为服务单位提供无偿技术服务。科技创业型。科技特派员采取领办、创办、协办企业、合作社、协会等形式,开展农村科技创业活动。
科技特派员可根据服务单位的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服务的方式和在基层服务的时间,但每年度开展现场服务次数应不少于20次。第十条 科技特派员的聘任和解聘。
科技特派员的聘任。坚持“自愿、互利”和“双向选择、按需选派”的原则,努力做到同特色产业、科技项目、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科技特派员由各县(市)区科技局推荐,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批准后颁发聘书,并根据服务的项目签订科技计划合同书,聘期一般为三年。聘任期满后,对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高的特派员可优先聘为新一批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的解聘。在聘期内如因个人或服务单位的原因不能继续开展工作的,可以解聘。对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对象不满意、年度考核评定“不称职”的,可分别采取约谈、停发补助、解聘的方式处理。对确需解聘者,由县(市)区科技局提出解聘申请,经市科技局核准后予以解聘。
第三章 领导与管理 第十一条 成立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相关政策制定及其他重要事宜。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实施、人员选聘、考核检查等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 各县(市)区应成立相应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具体负责科技特派员的管理、考核等工作。
第十三条 科技特派员所在单位和服务单位要为科技特派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
第十四条 工作交流。全市每年组织召开1-2次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总结典型经验,研究部署工作。各县(市)区科技局要定期组织本区域内科技特派员,通过座谈会、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了解工作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原则上每年度安排活动两次以上。第十五条 工作宣传。要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调研,及时反映科技特派员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各县(市)区科技局和每位科技特派员应每半年向市科技局报送宣传和工作交流信息数量不少于5条,科技特派员任期内应完成与服务工作有关的调研报告1篇。
第十六条 工作总结。县(市)区科技局和科技特派员每年度要进行工作总结,经审核后,报市科技局备案。
第四章 工作考核
第十七条 工作考核分科技特派员年度考核和县(市)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年度考核。第十八条 考核范围和内容。
科技特派员年度考核范围为所有市级科技特派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实效和服务满意度等。
县(市)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年度考核范围为开展这项工作的县(市)区科技局,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成效、经费保障、宣传调研等。第十九条 考核程序。
科技特派员年度考核由主管县(市)区科技局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填写《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年度工作考核表》和《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年度评价打分表》。县(市)区科技局牵头组成考核组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进行评价打分。评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地特派员总数的20%。
对县(市)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年度考核由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县(市)区科技局撰写工作总结,并依据《县(市)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年度评价打分表》提供相关证明。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评价打分。
科技特派员和服务单位分别填写《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意见反馈表》,报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考核工作的一项评价依据。第二十条 考核奖惩。
(一)对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县(市)区和科技特派员在全市进行通报表彰,对县(市)区可优先安排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
(二)对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县(市)区缩减科技特派员计划数量。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县(市)区,取消下年度科技特派员计划立项资格。
(三)对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等次或跟踪考察中难以胜任工作的特派员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依据本办法第二章第十条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 激励措施。
(一)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全市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体系。
(二)同等条件下,科技特派员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支持,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优先评审和奖励。
(三)优先支持与科技特派员合作紧密、业绩突出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单位,创建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创业链和农村信息化示范站(点)等。
(四)大力宣传优秀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个人,鼓励和引导更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到农村进行创业、服务。
第二十二条 经费保障。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每年从市级科技计划中单独设立济南市科技特派员科技计划专项,给予资金支持。县(市)区也应安排相应配套资金。
济南市科技特派员科技计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的科技项目开发、示范及交流、培训、考核表彰。每年度安排特派员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的数量分别达到特派员总数的5%和10%。第二十三条 经费管理。各县(市)区科技局对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专项审计。如出现私自挪用等问题,将严肃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触犯法律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济南市科学技术局
第二篇: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才服务广东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国科发政〔2009〕13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府〔2008〕50号)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特派员”)是指立足广东产业发展需求,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选拔,派驻到广东省内的相关企业、专业镇、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等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科技人员。
第二章 目标与任务
第三条 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是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引导国内外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架起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与广东企业、产业、区域合作的桥梁,切实解决企业各类技术问题,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创新学科建设思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结合企业科技特派员助理(以下简称“特派员助理”)工作,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第四条 重点任务
(一)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协助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根据技术和行业发展的趋势,特派员要在充分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收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信息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信息,掌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和资源布局,分析和研究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协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二)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特派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面向国内外寻找优势科技资源,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和结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参与企业研发,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问题,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条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充分分析企业的技术需求,研究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问题,整合产业和科技优势资源,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
(四)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服务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争取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或联合建设国家级或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优化企业研发团队,联合培养人才。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推动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奖教金等形式,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
(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推动企业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技术管理制度,把企业培育成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发挥特派员所驻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加快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五条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全年接受申报,分批审核认定。第六条 派出单位应为高校或科研院所,并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府〔2008〕50号)的精神制订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第七条 申报特派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高校或科研院所拟重点培养的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
(二)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
(三)具有扎实的相关产业领域专业知识,较强的研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四)对广东相关企业、产业创新有浓厚兴趣,有志于参与广东产 学研合作。
第八条 申报驻点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粤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二)自主创新意识强,为特派员安排合适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提供相应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信用良好。
第九条 派驻单位、派出单位、特派员应签订《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协议书》(以下简称《派驻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派驻各方可根据需要签订知识产权、利益归属以及其它协议作为《派驻协议》的补充法律文件。
第十条 特派员派驻企业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派驻时间和派驻形式由派驻单位、派出单位、特派员三方协定。派驻期满后经三方协商同意,可向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部产学研办”)、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院合作办”)申请办理延期。延期的特派员纳入当特派员管理。第十一条特派员申报和对接。科技人员和企业通过网上申报和对接,企业与特派员签署《派驻协议》,经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派出高校或科研院所科技主管部门、省部产学研办和省院合作办网上审核通过,在线打印书面材料盖章后提交。
第十二条特派员认定。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根据《派驻协议》,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给予审核,对符合条件要求的特派员给予认定,并颁发“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证书”。
第十三条特派员退出机制。特派员进驻企业3个月内,如果特派员与企业双方确认无法履行《派驻协议》,可协商解除协议,并形成书面材料,经所在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单位签署意见后,报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备案。特派员和驻点企业可重新选择建立派驻关系。已联合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并获得支持的,按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章 特派员助理
第十四条特派员助理是特派员的助手,在驻点企业协助特派员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生产经营等工作,并在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第十五条特派员助理的派驻应以各方自愿为原则,特派员助理既可以是特派员研发团队里的其他科技人员,也可以是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派驻数量和时间由派出单位、特派员与驻点企业协商确定。第十六条特派员负责特派员助理的选拔和管理,确保企业科技特派员助理派驻期间的安全,发挥团队作用,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应届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特派员助理在驻点企业实现就业。
第十七条驻点企业要把引进企业特派员助理作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发挥好企业科技特派员助理的作用。
第五章 特派员工作站
第十八条选择已积聚一定数量企业科技特派员和有较好省部、省院合作工作基础的大中型企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建立的研究开发院、省级专业镇、省级以上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等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凝聚一支稳定、高层次、高水平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形成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第十九条设立工作站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粤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或运行状况良好;
(二)具有一定的科研、生产或经营规模,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
(三)制定明确的研发目标,任务分工合理,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四)为进站特派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活条件及薪酬待遇。
第二十条各地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积极支持工作站建设工作,把工作站作为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的重要平台,作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鼓励和支持工作站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择优对工作站给予支持。
第六章 组织与保障
第二十一条教育部科技司、人事司,科技部政体司,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共同组成“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指导和协调,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十二条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要组织做好行动计划的推进工作,对经认定的特派员及其特派员助理团队与驻点企业联合申报的产学研专项资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和重点支持。
第二十三条各级科技部门应主动关心特派员及其助理的工作和生活,督促驻点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通过本级科技计划优先支持特派员及其驻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第二十四条派出单位要认真选派合适人员担任特派员,为特派员完成派驻任务积极创造条件。要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确保派出的特派员原职务、工资、福利、待遇、岗位不变,工资、职务晋升和岗位变动享有与原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待遇。第二十五条驻点企业应积极创造特派员及其助理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认真履行协议的承诺,把特派员及其助理团队作为企业创新资源,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第七章 考核与奖励
第二十六条特派员工作的考核分为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其中任职期满考核由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负责组织实施。重点考核特派员工作实绩和成效,特派员助理的管理和工作情况纳入特派员的考核范畴。考核结果送派出单位,并报请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有关部门或派出单位主管部门备案。考核由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考核结果报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备案。对派驻时间为1年的特派员,只进行任职期满考核。
第二十七条对任职期满考核优秀的特派员,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给予通报表彰,对优秀特派员及其驻点企业联合申报的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持续优先支持。
第二十八条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企业等对入驻本区域、本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特派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二十九条特派员派出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特派员要给予优先提拔任用。
第八章附 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负责解释。
第三篇: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从1999年开始已先后六批从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选派了科技人员6790人次,进驻1447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88以上,目前全市共有1028名科技特派员安排到875个村(厂、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为农村引进实用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科
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的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抓选派,保质量。我们坚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双向选择”原则,做到选择有所长之人、派往有所需之处,从起始环节为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在做好供需双方意愿对接,找准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农村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的最佳结合点的基础上,体现了“三结合”:一是与科技特派员已建科技项目相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的延续性;在今年的下派队伍中就有745名科技特派员因有项目在实施而继续下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今年共有342名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产业化基地和重点村。三是与其他下派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互动联动、一体运作”;近几年来,凡有下派村支书的村都至少配套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工作发展的要求,对选派工作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一年一派为一派三年,以利科技特派员制定和实施驻村工作更稳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计划,也使之与下派村支书工作更好地配套协调;二是改统一要求为分类选派,按服务范围和驻村时间分为驻点为主兼顾面上、跑面为主点面结合和季节性驻村三种类型选派,工作要求各有侧重,使各类型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
(二)抓服务,促发展。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科技服务。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下村后,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全市共举办果树、食用菌、大棚蔬菜、毛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讲座等10241期,分发技术资料91.8万份,参训农民达88.4万人次。同时,在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的组织下,广大科技特派员还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勤劳致富的本领。各地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如建瓯市科特办按产业划分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15片技术培训资料光盘,并刻录发放;松溪县科特办与县电视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武夷山市在全市范围定期给每一个农户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分农事季节把收集的大量实用种养技术刊登在《公开信》上。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带头引项目、建基地、搞示范、接龙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100多项。科技特派员在抓项目示范带动的同时,积极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建立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项目的拉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条心、同步走”。据统计,几年来累计有1827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施项目1125项,总投资1.89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459万元,并从中赢利1169万元。今年新建利益共同体项目191项,总投资633.9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87.28万元。此外,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协助驻点村(厂、场、基地)做好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如在今年的抗洪救灾期间,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特办也及时制定了抗灾措施和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案,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深入驻点村(厂、场、基地)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迅速调集经济作物种苗补插、补种,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尽量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抓示范,树典型。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重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有效开展。其中,着重抓好五个层次的示范典型培育工作: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村或基地科技服务工作的典型;二是科技特派员个人典型;三是示范农户典型;四是行业服务组工作典型;五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运作典型。几年来,共培育示范典型6975个,示范基地面积24.5万亩,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典型方面除了詹夷生、谢福鑫、方金妹、刘瑞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典型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如,建阳市莒口镇科技特派员李荣正,连续6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使他越
来越增强和显现不凡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他的指导、推动下,该镇饲养内三元母猪从2000年的300头,到现在2000多头的规模;从自己出资引进了波尔山羊优良羊种,结果全军覆没,到现在莒口镇拥有南江黄羊种群48个3600余头,并且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还荣获建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一个为鸭子打疫苗的普通技术员,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母鸭120万
羽以上的闽北著名的后备母鸭协会的负责人。又如,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高国仁,2001年底,他把在蘑菇大省山东经营得很不错的弟弟高国扬引回武夷山发展蘑菇后,他就成了武夷山市蘑菇推广的编外顾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从2001年仅星村镇红星、枫林两个村示范种植15万平方尺,推广到今年的覆盖星村、岚谷、洋庄等7个乡(镇)的240万平方尺的种植规模,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再如,顺昌县水南镇新屯村科技特派员池茂连,为了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2002年5月,他把自己原先建在城郊的珍稀食用菌开发试验基地搬到了新屯,带动农户多方投入,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进一步发挥和扩大示范服务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他已经建成占地16亩、拥有冷库3600平方米、生产规模达年生产300万袋、年创产值580万元的“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成为行业内知名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顺昌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建立了20多个销售网点,部分产品还销往日本、香港等地。
(四)抓创新,促深化。我们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在农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利益共同体项目的做大做强。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对利益共同体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保障利益共同体的健康运作,利益共同体项目总体规模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如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作为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特派员和农户发展利益共同体项目建设的热情。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们结合各行业服务组实际情况,对行业服务组设置和内部组成进行了两次调整,加强了部分行业服务组的力量,同时,也撤并了几个产业规模小的行业服务组。再度整合后,共设立14个市级、789个县乡级行业科技服务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行业科技服务组向行业协会发展转型,目前全市由行业科技服务组发展而成或由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的行业协会已有763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71个、乡级300个、村级390个),会员总数达63700人(户)。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开展的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工作已暂告一段落,全市乡镇都已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根据“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工作站的职能和管理方面进一步理顺,工作站在承担原有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各项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负责对所在地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原有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下派的科技人员更紧密地结合和协作,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内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在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方面,省农科院与我市在农村科技攻关项目上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共派出了46位科技特派员长期在我市农村驻点开展工作。目前,还有15名科技人员长期在我市农村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去年,在建阳市麻沙镇江坊村试种的搭载卫星返回水稻品种航优Ⅰ号于去年底通过专家验收,千亩示范片亩产量达600多公斤。省农科院与我市共同合办的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坚持系统性地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传授工作,大大加强了我市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7期,培训人数4603人。
(五)抓督查,促落实。为了加强队伍管理,促进工作落实,根据选派工作的改革,我们加强和改进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制度,与分类选派相对应,建立了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制度。各县(市、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本着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则,对科技特派员的驻村考勤制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奖罚制度进行了修订。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特派员驻村情况的督查力度,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办公室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时掌握科技特派员驻村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武夷山、建瓯、建阳、浦城、光泽等县(市)对原有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加强了督查力度,对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为更全面地掌握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还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和协会工作情况调查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活动,较真实地掌握了整体工作的情况。
(六)抓整合,促联动。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长期坚持、重在抓实,不断完善、重在有效,有所创新、重在联运”的要求,重视运用适当的组织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保障和推动工作的开展。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上半年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若干问题的通知》,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继续深化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措施。如浦城县委、县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五捆绑两挂钩”互联互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五支下派队伍的整体优势,形成合力,推动农村工作顺利开展。顺昌县正式挂牌成立“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中心隶属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主任由县委副书记担任,下设办公室和科技工作、流通工作、劳动力转移工作、金融工作、综合工作等五个服务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10名干部集中办公,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整合力量整体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市于去年恢复了村级农民技术员的选聘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我市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科技特派员队伍与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相结合,对其进行“传、帮、带”,加强了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提升了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我市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是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有效性有待加强。由于科技特派员是一支来自各个不同单位、不同层面的人员构成的松散型的队伍,加上市、县两级科特办受职能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对全县(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派出单位和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应负的职责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整个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的严密性和运作的协调性。二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中的体制上遗留问题不容忽视。上下关系不理顺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业务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体工作的运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存在多个乡镇副职领导分管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工作站并未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整合;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的职称评聘无法正常进行。三是县、乡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有的管理工作以及业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差旅费都无法解决,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部分科技特派员没有很好地处理原单位工作与下村服务的关系。有的下村服务的时间很有限,有的服务措施不落实或服务不主动,工作的实效不明显。五是行业科技服务组工作开展不平衡。行业服务组的工作虽较前几年有较大进展,大部分行业服务的工作更加扎实,有的行业服务组已转型为农村中介组织或初步具备了向行业协会等农村中介经济组织过渡的条件,但是,也有一部分行业服务组工作很少开展,各行业服务组之间的工作很不平衡。
今后,我们打算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
一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市、县、乡三级修订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一套与工作相适应的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县、乡两级从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落实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驻村考勤、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着重负责科技特派员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按为时间单位进行量化,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考核制度,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二是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在原则上坚持一派三年的前提下,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和科技特派员的正当要求,适当调整部分人员、派驻点;同时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合约制度,由科技特派员与驻点村(场、厂、基地)等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一步推动“利益共同体”建设,积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方式获取合法报酬,增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组织和引导好有条件的行业服务组适时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过渡,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着力提高集约化联动服务水平。重在整合力量、加强协调,使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服务实效。一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几支下派干部队伍的结合,大力推进互动联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派驻到省下派和市、县下派村支书村的科技特派员,要积极与所在村支部书记配合,加强协作,大力推进驻点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要加大与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合作,壮大农村基层科技工作力量。三是结合乡镇“三农”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深化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在“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下,放手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发展。四是规范行业科技服务组的活动,使之进一步发挥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带动作用。
四是抓紧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和农民培训工作。重视科技特派员的知识更新,组织针对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选送科技特派员参加有关教育培训,使之不断汲取和提高。继续深入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知识技术水平。重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的作用,经常性地邀请市外专家、学者到闽北讲学;同时,也要挖掘和发挥本地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的潜能。
五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开发和引进,鼓励科技特派员建设以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和利益共同体建设,通过大力开发和引进切合农村实际、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项目,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实效和示范、辐射、带动功能。
六是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加快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对全市现有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站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各县(市、区)科特办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加快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信息化建设,并努力向村、户延伸网络,为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科技特派员人才信息库,建立农业远程病害防治数据库,增强对我市农业的服务功能。
第四篇: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从1999年开始已先后六批从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选派了科技人员6790人次,进驻1447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88%以上,目前全市共有1028名科技特派员安排到875个村(厂、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为农村引进实用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的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选派,保质量。我们坚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双向选择”原则,做到选择有所长之人、派往有所需之处,从起始环节为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在做好供需双方意愿对接,找准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农村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的最佳结合点的基础上,体现了“三结合”:一是与科技特派员已建科技项目相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的延续性;在今年的下派队伍中就有745名科技特派员因有项目在实施而继续下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今年共有342名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产业化基地和重点村。三是与其他下派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互动联动、一体运作”;近几年来,凡有下派村支书的村都至少配套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工作发展的要求,对选派工作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一年一派为一派三年,以利科技特派员制定和实施驻村工作更稳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计划,也使之与下派村支书工作更好地配套协调;二是改统一要求为分类选派,按服务范围和驻村时间分为驻点为主兼顾面上、跑面为主点面结合和季节性驻村三种类型选派,工作要求各有侧重,使各类型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
(二)抓服务,促发展。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科技服务。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下村后,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全市共举办果树、食用菌、大棚蔬菜、毛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讲座等10241期,分发技术资料91.8万份,参训农民达88.4万人次。同时,在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的组织下,广大科技特派员还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勤劳致富的本领。各地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如建瓯市科特办按产业划分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15片技术培训资料光盘,并刻录发放;松溪县科特办与县电视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武夷山市在全市范围定期给每一个农户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分农事季节把收集的大量实用种养技术刊登在《公开信》上。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带头引项目、建基地、搞示范、接龙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100多项。科技特派员在抓项目示范带动的同时,积极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建立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项目的拉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条心、同步走”。据统计,几年来累计有1827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施项目1125项,总投资1.89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459万元,并从中赢利1169万元。今年新建利益共同体项目191项,总投资633.9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87.28万元。此外,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协助驻点村(厂、场、基地)做好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如在今年的抗洪救灾期间,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特办也及时制定了抗灾措施和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案,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深入驻点村(厂、场、基地)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迅速调集经济作物种苗补插、补种,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尽量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抓示范,树典型。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重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有效开展。其中,着重抓好五个层次的示范典型培育工作: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村或基地科技服务工作的典型;二是科技特派员个人典型;三是示范农户典型;四是行业服务组工作典型;五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运作典型。几年来,共培育示范典型6975个,示范基地面积24.5万亩,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典型方面除了詹夷生、谢福鑫、方金妹、刘瑞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典型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如,建阳市莒口镇科技特派员李荣正,连续6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使他越来越增强和显现不凡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他的指导、推动下,该镇饲养内三元母猪从2000年的300头,到现在2000多头的规模;从自己出资引进了波尔山羊优良羊种,结果全军覆没,到现在莒口镇拥有南江黄羊种群48个3600余头,并且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还荣获建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一个为鸭子打疫苗的普通技术员,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母鸭120万羽以上的闽北著名的后备母鸭协会的负责人。又如,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高国仁,2001年底,他把在蘑菇大省山东经营得很不错的弟弟高国扬引回武夷山发展蘑菇后,他就成了武夷山市蘑菇推广的编外顾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从2001年仅星村镇红星、枫林两个村示范种植15万平方尺,推广到今年的覆盖星村、岚谷、洋庄等7个乡(镇)的240万平方尺的种植规模,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再如,顺昌县水南镇新屯村科技特派员池
上遗留问题不容忽视。上下关系不理顺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业务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体工作的运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存在多个乡镇副职领导分管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工作站并未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整合;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的职称评聘无法正常进行。三是县、乡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有的管理工作以及业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差旅费都无法解决,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部分科技特派员没有很好地处理原单位工作与下村服务的关系。有的下村服务的时间很有限,有的服务措施不落实或服务不主动,工作的实效不明显。五是行业科技服务组工作开展不平衡。行业服务组的工作虽较前几年有较大进展,大部分行业服务的工作更加扎实,有的行业服务组已转型为农村中介组织或初步具备了向行业协会等农村中介经济组织过渡的条件,但是,也有一部分行业服务组工作很少开展,各行业服务组之间的工作很不平衡。
今后,我们打算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
一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市、县、乡三级修订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一套与工作相适应的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县、乡两级从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落实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驻村考勤、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着重负责科技特派员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按为时间单位进行量化,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考核制度,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二是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在原则上坚持一派三年的前提下,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和科技特派员的正当要求,适当调整部分人员、派驻点;同时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合约制度,由科技特派员与驻点村(场、厂、基地)等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一步推动“利益共同体”建设,积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方式获取合法报酬,增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组织和引导好有条件的行业服务组适时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过渡,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着力提高集约化联动服务水平。重在整合力量、加强协调,使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服务实效。一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几支下派干部队伍的结合,大力推进互动联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派驻到省下派和市、县下派村支书村的科技特派员,要积极与所在村支部书记配合,加强协作,大力推进驻点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要加大与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合作,壮大农村基层科技工作力量。三是结合乡镇“三农”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深化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在“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下,放手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发展。四是规范行业科技服务组的活动,使之进一步发挥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带动作用。
四是抓紧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和农民培训工作。重视科技特派员的知识更新,组织针对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选送科技特派员参加有关教育培训,使之不断汲取和提高。继续深入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知识技术水平。重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的作用,经常性地邀请市外专家、学者到闽北讲学;同时,也要挖掘和发挥本地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的潜能。
五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开发和引进,鼓励科技特派员建设以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和利益共同体建设,通过大力开发和引进切合农村实际、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项目,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实效和示范、辐射、带动功能。
六是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加快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对全市现有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站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各县(市、区)科特办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加快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信息化建设,并努力向村、户延伸网络,为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科技特派员人才信息库,建立农业远程病害防治数据库,增强对我市农业的服务功能。
第五篇: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典型材料
选准管好用活
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
2010年以来,我县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91名。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我县着力在选准、管好、用活上下功夫,实现了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获利的多赢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三选择”选得准。一是供需双方多向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摸清科技人员缺口后,每年定期组织召开职能部门和乡镇、企业座谈会、见面会、联谊会等,从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科技派员发挥专长出发,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医院衔接,建立供需双方沟通、双向选择的平台,形成了“1+1”“1+N”的供需双方多向选择模式。县人民医院与湘雅医院通过这种方式先后选派了4名医疗专家担任科技特派员,入驻县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指导,开设特色专科5个,培养技术骨干19名,提高了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二是上派下推结合选。上派主要是做好与省、州科技特派员对接,下推主要是注重挖掘现有乡土人才资源,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通过群众推、干部推、组织推等多种方式,先后推选出54名群众公认的种养大户和产业带头人,作为县派科技特派员。在群众的推荐下,保靖酉水蜂蜜合作社理事长李芝友担任科技特派员
后,充分利用掌握的养蜂技术,组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湖南、湖北、重庆等三省(市)边区近400多户蜂农脱贫致富。三是拓宽领域按需选。除了选派好农业、医卫方面的科技特派员以外,还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实践,主动为工矿、高新技术等企业选派了8名科技派特员,受到企业欢迎。省派科技特派员陈茜文入驻保靖土家人公司后,加大科技创新,每年为公司增加收入30多万元,并培养技术骨干2名,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二、“三到位”管得好。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组织部、科技局、卫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科技特派员搞好协调服务。各乡镇成立了保障协调组,积极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二是激励保障到位。对科技特派员实行“三允许、三鼓励、三优先”政策(允许科技特派员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有偿服务;鼓励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和租赁经营;对科技特派员农业开发项目优先支持、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优先考虑、业绩突出的优先奖励)。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解决科技特派员日常工作经费、培训、差旅和生活补助等。加大重奖力度,对在黄金茶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