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局关于开展查处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工作总结
XX县卫生局
关于开展查处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专项治理活动情况的总结
为进一步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按照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要求,我局开展了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专项治理活动,并认真进行自查,现将今年以来治理及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局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工作与非法进行胎儿性别比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由卫生局局长xxx任组长,副局长xxx任副组长,防保股股长xxx、医政股长xxx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在全系统开展治理督查工作。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单位的专项治理工作。
二、落实责任,强化监督
卫生局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强了对职工教育,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单位、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所属乡村医生的妇科B超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并逐级鉴定了责任书。各级、各单位建立了严格的B超使用管理制度,B超室显著位置标有“严禁开展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和胎儿性别鉴定”的标牌,切实加强对终止妊娠药物的管理,责令专人保管终止妊娠药物。同时,卫生局加大督查力度,于年内对医疗卫生单位B超使用情况妇科终止妊娠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督查。
第二篇: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培训记录
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培训记录
为进一步规范超声诊断和终止妊娠等医疗保健服务行为,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根据《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条例》、《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现对嵖岈山卫生院所有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记录如下:
一、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规范管理
1、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母婴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对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和计划生育专项技术服务的诊疗行为管理,对开展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和计划生育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实行准入管理。并以适当形式将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向社会公示,要加强对这些机构和执业人员的监督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经常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防范“两非”的教育和培训。要在医疗机构及其相关科室(在超声诊断、染色体检测和妇产科工作场所)显著位置张贴严禁“两非”的警示标识、管理制度及举报电话,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凡从事超声诊断、染色体检测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均应接受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法律法规教育,并向本单位做出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书面承诺。要加强对医学影像科室、妇产科等业务科室的监督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对B超室、妇产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的专项检查。
二、建立和完善超声诊断仪管理制度,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1、购买、使用超声诊断仪的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中诊疗科目应设有医学超声项目。获准使用超声诊断仪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数量、类型、使用场所、人员配备情况报辖区内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及时通报仪器的报废情况。市直医疗机构要分别向县(区)、市两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备。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B超监督力度,对本行政区域内使用超声诊断仪的医疗保健机构每年检查一次。
2、超声诊断仪操作人员和超声诊断人员必须按《条例》规定,持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超声医学上岗合格证书,超声诊断人员还应当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超声诊断仪操作人员、超声诊断人员的上岗确认程序按《福建省超声医学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超声医学执业人员技能考核管理意见》执行。
3、超声室必须建立育龄妇女检查专项登记制度。各医疗保健机构对孕妇进行孕情超声检查时,严格遵守各项法律与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要求有两名B超技术工作人员或有一名B超技术人员和一名其他医务人员在场,非超声检测人员不得进入超声诊断室,无关人员不得围观。并按要求登记建档,需登记孕妇姓名、年龄、住址、孕产次、孕周、检查原因、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事项,准确、真实地做好记录、双签名并妥善保管。操作人员不得透露或暗示与胎儿性别有关的任何信息,检测报告中不得含有胎儿性别内容,否则视为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行为。
4、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一律不得利用超声诊断仪或其它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妇幼保健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律不得超执业许可范围对孕妇进行胎儿及孕情超声检查。
5、对怀疑胎儿可能有遗传性疾病等医学上确有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应当由具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产前诊断结果或市病残儿鉴定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到省卫生厅审批的具有胎儿性别鉴定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性别鉴定。
三、全面实行中期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报批制度,严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1、开展14周以上(含14周)人工终止妊娠的机构及人员由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审批程序按《母婴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执行。机构必须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引产技术服务项目,具有必备的急救设备和措施;手术人员须具有注册执业医师资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该证书有效期3年,期满应重新考核批准后才能继续执业。
2、凡开展14周以上(含14周)人工终止妊娠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制定本机构人工终止妊娠工作制度。并实行手术审批制度,术前需经主管医生、科主任、分管院长三级审批后方可实施。
3、对孕14周以上人(含14周)工终止妊娠,做好分类管理:
(1)对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查验并保存受术者由省卫生厅指定的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的产前诊断结果或市病残儿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医学鉴定证明方可实施。
①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
②胎儿有严重缺陷;
③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
上述情形③为保护孕妇生命安全需要紧急终止妊娠的,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可以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实施手术,或由医疗机构出具的有三名相关学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签署的“确需终止妊娠”医学诊断结果后,经科主任、分管院长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在手术后48小时内向其所在地县(区)级卫生局、计生局报告。
(2)对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已婚者,必须查验并收取其由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同意终止妊娠证明》(若由乡级计划生育机构的人员带领,带领人员需出示计生办证明,同时在手术单上签字负责),出示身份证原件并登记身份证号码后方可实施;未婚者,必须查验能证明其未婚的证明材料(如户口本和未婚证明等)并收取复印件后方可实施。
4、未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终止妊娠手术。医务人员发现妊娠妇女为选择胎儿性别要求终止妊娠的,应予以拒绝,并报告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落实人工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制度,规范合理使用终止妊娠药品
1、人工终止妊娠药品主要指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以及获准生产和销售的其他人工终止妊娠药品。
2、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应当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人工终止妊娠的药品。
3、人工终止妊娠药品仅限于在依法获准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机构使用。经批准开展产科接生的医疗保健机构正常使用催产素药物除外。任何单位不得为药品零售企业、个体经营者和未依法获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代购人工终止妊娠药品。
4、获准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凭处方调配、使用人工终止妊娠药品,严格遵医嘱发药,并建立处方档案。人工终止妊娠药品要有专人专帐保管,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保管和使用记录。每月核对一次终止妊娠药品出入库数量,并记录核对情况。购进和使用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人工终止妊娠药品应当在依法取得资质的注册执业医师指导和监护下使用。禁止其他人员开具人工终止妊娠药品处方。医疗保健机构要每季度组织检查人工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情况,检查结果要经相关科室主任、分管领导确认签字存档。
5、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机构应当为妊娠14周以上(含14周)使用人工终止妊娠药品者建立完整的档案。档案包括人工终止妊娠药品的通用名称、批号、用药者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发(取)药时间、使用量、主管医师、药剂师及有资格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意见书或者有关证明等内容。
五、认真执行信息统计和报告、通报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沟通
1、开展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及妊娠14周以上(含14周)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福建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认真记录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并发症的原始资料,并填写新生儿出生、死亡和妊娠14周以上(含14周)人工终止妊娠等登记表,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于每月5日前向辖区内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报送(含市直单位和驻莆部队)。受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收集、汇总相关资料于向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同级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通报。同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将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出相关数据,与妇幼卫生报表的数据核对、衔接。
2、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认真填写新生儿出生、死亡和妊娠14周以上人工终止妊娠等登记表,记录项目要真实、完整,故意漏、错项,造假、谎报和瞒报,视为出具虚假证明行为。
六、强化责任追究,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等违法行为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各司其责。卫生行政部门要把打击“两非”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订计划,定期督查,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亲自抓、负总责,建立打击“两非”领导工作机制,把工作落实情况和监督措施作为计生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负责“两非”案件的查处和执法监督。
2、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设立举报电话或举报箱,对举报的有关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如发现本单位有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要提供书面材料,于24小时内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知情不报者,要依法追究领导责任。
3、卫生行政部门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要作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重点,对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从事“两非”的案件,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条例》进行处罚。对从事“两非”的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福建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条例》有关规定,吊销当事医务人员的执业证书,调离当前工作岗位,并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对涉案的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妇幼保健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介绍怀孕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一经发现,视为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予以重罚。
记录完毕
第三篇: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通告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
终止妊娠行为的通告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
甘 肃 省 公 安 厅
甘 肃 省 监 察 厅
甘 肃 省 卫 生 厅
甘 肃 省 民 政 厅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通告
近年来,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问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育秩序,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及国家计生委、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通告如下:
一、严禁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利用B超等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医疗(含民营)、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涉及计划生育业务的B超诊断时必须报同一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备案,对孕妇进行B超诊断要严格登记,并必须有两名以上医师在场。B超室内应悬挂醒目的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的标志。个体医疗机构不得对孕妇进行B超诊断。
二、计划内妊娠妇女(除医学明确诊断为畸形胎儿外)
不得自行终止妊娠。特殊情况的必须在计生服务机构和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其中,14周以上终止妊娠必须在人口部门和卫生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对符合生育政策怀孕妇女自行终止妊娠的,注销生育登记,再生育者视为计划外生育。
三、无《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不得从事药品的批发、零售。严禁医药批发、零售企业直接向个体医疗机构和个人出售米非司酮等终止妊娠药。
四、严禁溺婴和弃婴。凡不在医疗单位或计生服务机构死亡的新生儿,其父母或监护人必须在48小时内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村(社区)计生管理人员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予以核查认定。
五、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给予通报批评,予以依法处罚,追究单位领导责任,直接操作人员属于国家和集体医疗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的,从重处分,注销医(护)师资格证;属于个体行医的,一律吊销营业执照和医(护)师资格证,没收设备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由药监部门依法查处。
六、各级人口、公安、监察、卫生、民政、工商、药
监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专项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以及溺、弃女婴行为的集中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发动群众举报,掌握线索,及时查处。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人口、卫生和药监等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八、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各级人口部门都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通过固定标示牌、公告以及报刊电视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和信箱地址,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开展举报。凡举报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选择人工终止妊娠以及非法取节育环的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3000—5000元奖励。
九、受举报单位对举报人的姓名、地址、电话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省级举报电话(0931)8816569、(0931)8811516、(0931)8824927。
十、此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六年四月十七
日
(此件公开发布并张
贴)
第四篇: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性别终止妊娠责任书
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责
任
书
卫生院
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性别终止妊娠
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计划医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鉴定
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根据县局要求,特制定《XXX卫生院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责任书》。
一、组织领导
1、由院长XXX同志为规范计划生育医务行为第一责任人,依法加强对妇产科和B超室及临床检验等相关科室的管理。
2、认真落实规范计划生育医务行为的各项管理制度,每月开
展一次对上述科室进行的监督检查,并将《孕妇分娩情况登记表》、《引产、人流情况登记表》、《孕妇B超检查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按月装订,保存时间至少一年以上。
3、单位要组织院办(医务科)、妇产科、B超室、检验科、药
剂科等相关专业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意识,单位负责人并上述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签订相应的规范计划生育医务行为责任书。
二、职责与责任
1、妇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和B超诊断等专业技术人员对病人
提出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终止妊娠的要求应严辞拒绝。
2、妇产科、B超室等科室应设置禁止非法医需要鉴定胎儿性
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警示标志。对相关管理制度应悬挂上墙。
3、对孕妇进行超声检查,一律实行B超孕检登记备案制度。
在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必须按《孕妇B超检查流程图》进行,并有两外B超医生签字和孕妇签字,且如实登记孕检妇女身份证
号、计生证号、具体居住地、怀孕时间等详细记载,不得漏项。
4、对需要实施人工终止妊娠的孕妇,必须凭县计生委开具的证明方可施术,严禁先施术后补证,否则一律视为无证引产。引
产的孕期界定为14周(不含14周)。所有人工终止妊娠对象应建立
规范的辅助检查、医生诊断书和施术情况、胎儿性别等综合病案。
5、严格实行凭证生育制度。接纳孕妇分娩时,要认真查验孕
妇的身份证、《生育服务证》或《生育证》,并做好姓名、身份证、住址、生育证号、计划内外、胎儿性别、孩次、接诊医生等有关
情况的登记,予以存档备案。接收无证分娩的孕妇时,如遇特殊
情况不能及时通知计生部门的,事中须将有关情况登记清楚,事
后24小时内必须通知乡计划生办。
6、规范人流医务行为。对14周以下需要人工流产的孕妇,要认真询问其婚姻、生育情况,并做好登记。严禁对政策内怀孕的孕妇实施药物流产,终止妊娠药品只限对难流产人员作辅助流产时使用。
7、规范《登记表》中的孕期书写。对引产、人流、B超检查的孕妇孕期时间一律以周为单位进行填写,禁止出现孕期3个月
等不规范登记行为。
三、奖惩办法
1、凡对违反计划生育医务行为,对孕妇进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终止妊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奖励5000元,且为举报人保密。
2、依据有关《规定》,医务人员违反计划生育医务行为,非法为他人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的,以及不按规定进行索证登记报告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处以罚款,对主要负责人予以降级降薪或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开除或解聘的行政处分,并依法吊销执业医师证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孕妇分娩情况登记表》、《引产、人流情况登记表》、《孕妇B超检查情况登记表》以及终止妊娠病案内容登记不全和不规范的,对接诊医务人员每例罚款50元,罚款一律由个个承担,同时取消当年评先、晋升资格,并上报县局生局,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罚。
院负责人(签字):科室负责人(签字):
二0一三年二月十日
第五篇:卫生院如何开展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工作
卫生院如何开展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
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工作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指导站张华442700
湖北省丹江口市卫生局六里坪中心卫生院陈良安442716
为了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文《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乡镇卫生院在此项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从事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管理工作多年,现将经验总结工作如下:
1、积极开展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2、严格执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各项工作制度,各科室有关制度要上墙。明确规定医务人员的资格条件及操作要求。
3、应当在工作场所张贴或悬挂“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禁止选择性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
4、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要求,应予以拒绝。医学上确有需要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5、对孕14W以上终止妊娠者,应出具计生部门证明。承担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查验受术者身份证,以及医学诊断结果和计生部门证明。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持证上岗。留存受术者身份证和计生部门证明,认真填写《人工终止中期妊娠登记表》。
6、对孕14W以内需人流或药流终止妊娠者,应在手术前查验受术者身份证,如实登记《妊娠14W以内人流登记表》。
7、加强人口出生实名登记管理。对分娩者,要查验其身份证、生肓证、生肓服务证。在《分娩登记本》上如实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住址及配偶有关情况。对未婚先孕者,在保密情况下实名登记。对拒不提供真实情况者,必须通知计生部门。对孕产妇提供假证件或住址,应注明。但不得以任何理由将产妇拒之门外。
8、需要取环的育龄妇女,一律凭计生部门证明,医务人员不得擅自取环。
9、严格实行出生婴儿死亡报告制度。新生儿死亡的,按要求登记《婴儿死亡登记表》,并48小时报告计生部门。
10、出具各类计生孕检证明,必须具有妇产科执业证书医师书写,同时附贴至少一项报告单(如X线报告单、化验报告单、B超报告单)。诊断书必须严谨、真实,医生对所做出的诊断负法律责任。
11、终止妊娠药物不得出售给个人,采购、储存、销售实行专人、专柜管理、帐物相符,对药品去向有详细记录。并认真填写《终止妊娠药物管理明细帐》。卫生室、诊所、外设门诊严禁销售终止妊娠药
物。药房必须凭具有妇产科执业资格医师开具处方方可发药。
12、B超检查时,必须有专业合格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对孕妇检查时,必须有两名以上医务人员在场,不得透露或暗示与胎儿性别有关的信息,严格实名登记《B超检查登记表》,内容齐全,双人签名。
13、防保中心在接收儿童免疫时,应检查出生证,对实行免疫儿童出生年月日、性别、父母姓名、户籍、联系电话等,要真实准确。
14、卫生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不定期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检查、监督工作。医疗技术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非法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将依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同时按《执业医师法》规定,吊销其执业执照,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