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精选)
.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一、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往往都很忙,他们是不愿在一个对她一无所知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如果对采访对象毫无了解,一开始就提出诸如“你今年多大年纪?”“你出生在哪里?”之类鸡毛蒜皮的问题,采访对象不仅会对你的无知感到厌烦,还会认为你对他们缺乏最起码的尊重,马上就会失去谈话的欲望,采访自然也难以进行。采访前要把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对采访有用的信息,根据需要拟定采访提纲,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提问的时候也不至于问一些外行话。
二、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三、与采访对象面对面,能否建立起谈话时的融洽气氛,是采访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记者给采访对象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他(她)的外表、衣着、随身物品。一般情况来讲,记者的外表应当尽可能朴素平常,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记者的随身物品。
四、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先进行一下沟通,在谈话过程中,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核实。如果在沟通过程中被采访对象能感受到记者对他的情况非常了解,会比较容易拉近距离。同时,根据现场沟通情况再次核定采访提纲,如果有些问题比较敏感,自己拿不准该不该问,应就这些问题和当事人进行交流,在得到当事人确认后,再进行采访。这样,在确认采访提纲的同时,也让当事人对所要采访的内容有
..所了解,不至于显得太突兀,可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如果时间不允许,要开门见山打开采访话题。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六、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好的问题是那些具体到做什么事时采用什么交通工具、晚餐有几个菜的问题(当然得跟表现人物性格有关,不要变成狗仔队),就好像我们会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来看出他是个喜欢享受的人还是个苦行僧一样,我们的文章也要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了解我们采访的人。
七、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无论何时,对何人都有平等的尊重,这很重要,不要因为对方地位高而不由自主地想办法让他愉快,或者让他不快(有人认为用问题激怒对方显得自己很有水平,事实上你和对方不是对立关系,你的任务是得到回答而不是表现你自己),也不要因为对方是卑微的人物而忽视对方的感受。
八、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
..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九、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在采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尽量让自己的表情和采访的内容相一致,并通过点头等肢体语言来回应对方的话语。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中要把自己的通讯设备打到静音或者关机状态,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声响。
十、在采访中一定要仔细听对方说话,并从他的话语中搜集新的采访点。无论是在提出问题时还是在倾听对方回答时,记者都要专注,不要在提出问题后就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而是要看着对方,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这样一是显得尊重对方,同时也可以了解对方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被采访对象没有表达清楚或者偏离主题的时候,适时地进行引导。
十一、要学会随机应变。不管你事先采访提纲准备得多么充分,真正采访时,我们总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想像。这时候,就需要随机应变,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
十二、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采访人的行为举止,甚至说某些话时他的眼神表情,这些细微之处常常凸显他的价值判断和他的性格。这个细节写进了文章,读者能够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
..被采访者的处境。
十三、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十四、采访时间不要太长,除非你和被采访者惺惺相惜而引发了别的讨论(那个时候采访其实也已经结束)。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该问的问题问完,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效的问题上,否则会让被采访者不耐烦。
十五、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十六、在采访结束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被采访对象进一步交流,就采访报道进行一些探讨,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更多讯息,也可以对我们的采访进行一些补充。同时也能拉近我们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和他们成为朋友。
十七、争取全面了解被采访人。在采访中,注意采访被采访者的联系人,他们无意的流露有时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八、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第二篇: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采访的具体任务,如果采访某个班团活动,就要通过采访,弄清这个班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活动的全过程怎样,学生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开展这项活动有哪些经验等.2要确定好采访的对象.一般地说,要以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以及了解这件事内情的人为采访对象.确定了采访的任务,对象以后,应制订一个简要的采访计划,安排采访的日程和顺序,拟订要提出的问题等.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采访
1,个别访问 由采访的人直接向采访对象提问,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使被采访对象有话可说.提问要态度亲切和蔼,使被采访对象有话愿说.2,召开座谈会 由采访的人邀请几个人来座谈,以获得所需的素材和资料.要求学生在开座谈会前,应先确定座谈题目,让参加座谈的人有所准备,座谈时允许不同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了解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看法.3,现场观察 要求学生到现场去直接观察,即看采访对象是怎样活动的,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细节是怎样的.在观察过程中,对采访对象和在场的人提出简短问题,请他们回答.4,要求学生对每一次采访进行总结 每一次采访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采访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成功的地方要在以后的采访中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要找出原因,自觉地克服.这种总结可以小组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写“采访手记”,“采访日记”等书面材料的方式进行.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4,适度的沉默.(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采访问题设计
1,采访身边的人如何过中秋
1,中秋节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2,你希望中秋节如何度过
3,中秋节你最想祝福的人是福
4,你会用什么方式向他人表示中秋节的问候
5,你喜欢过中秋节吗 为什么2,采访猎德老人:如何过中秋
3,采访作家王虹虹
1.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2.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
平时注重点滴积累。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到网上去“打捞”资料。
另外需要说明的事,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有时也经常需要写入背景材料。事先注重搜集资料,不仅采访时有用,写作时同样有用。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还请不吝赐分!呵呵,谢谢啦!
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采访前的准备,是每次采访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就是说,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叫“我们不打无把握之仗”,采访工作,采访的成功与否,跟采访的准备工作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采访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一定是充分的,一定把各种可能性都设想到,否则的话,采访的成功程度就要大打折扣。
下面这几种采访特别需要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说我们任何一个采访工作都需要做准备工作,但是下面这6种情况,我们要格外地做更加细致、完备的准备工作。
哪几种情况呢?
1、采访高级领导干部,采访知名人士,采访国际要人,要做特别重要的准备工作。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很多工作,有的为了采访一个知名人士,甚至国际要人,要做长达半年、一年甚至几年的努力。只有这样,你的采访工作才能够有成功的把握和保证。你比方说我们国内有一名记者,专门为世界政要拍照片,有的正联系一次两次十次都联系不上,有的进行了长达5年的准备,但是由于他精心的准备,有时候在采访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由于他准备得比较充分,问问题问得比较到位,往往都能够化困难为方便,往往学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跟他的准
备充分有关系。所以我们有时候采访这些高级领导干部、知名认识、国际要人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
2,采访重要会议。采访重要会议也要做充分的准备。你比方说大家知道,比方说在今年我们的两会是换届,我们就知道咱们有许多台都做各种各样的演习,就我所知,我们省台为了采访两会,派新闻部主任到北京租房间、租设备、看地形,把所有的可能,在会议召开前半个月全都准备到位,只有准备充分了,有了预案,我们才能把这一次会议报道好。所以,像这种重要的会议,一定要充分地准备。
3,采访重大典型,包括这种重大事件。你比方说这次伊拉克战争,咱们中央电视台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从翻译到记者,到前方的记者,各种可能在战争爆发前5、6天,一直处于临战状态,作为新闻记者,我们都是和平爱好者,我们不希望战争的发生。这是一个常识。但是出于记者的职业要求,我们临时、随时都处于一种临战状态。当战争一旦打响,我们随时把我们的消息传回来,包括我们这次报道比较快的,比方说新华社,大家知道,大家一致被评为报道比较快,新华记者还对新华社驻伊拉克的报道员做了表彰,他做的工作就比较充分,他本身雇了两个人,一个是在巴格达的城东,一个是在巴格达的城西,他自己在巴格达的城中,三个角度都派了人,随时关注。并且为了防备战争通讯设备的中断,他用了自己不受战争干扰的无线设备步话机准备好,所以他24小时处于这种准备状态,所以战争一旦打响,炸弹投向巴格达,他的队员就报道城东爆炸了,另一个报道员报道城西爆炸了,他自己在城中,以尽快的速度传给新华社,美英联军已经在什么时候开始轰炸巴格达。
那么像这种准备,都是经过长期的准备,所以这种重大事件,一定是要做充分的准备。
再一个,采访不熟、不懂的问题,这个很简单。我们有时候有的记者,在采访一些不懂、不熟的问题,问一些外行话,导致我们的采访不能深入下去。问一些外行话,导致我们跟采访对象的关系比较尴尬。所以,对不熟、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说做记者非常难,咱们有一种说法叫新闻工作者是个杂家,并且又是专家,又是行家,这些要求都体现在这里面。我们去采访一个科学家,我们要对他研究的领域有充分的把握,我们去研究超导专家,虽然我对超导一窍不通,但是我一定要对超导感兴趣,否则的话我们的采访没法进行。去陌生的地方采访我们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对当时的地情、地貌、气候都要做了解,去国外采访更要做充分的准备,否则也是难以完成任务。
所以我们说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记者在采访的过程当中就越能掌握主动。所以我们说任何一次采访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采访工作才能完成好。但是下面这六种情况格外需要我们的编辑、记者要格外地做更重要的、更充分的准备,大家不要认为这个口是我常跑的,我跑农口的,农业我门儿清,掉以轻心,年年报道两会不要做充分准备,这都是要不得的。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在报道当中出纰漏,我们在后面也会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是我们对采访的重点做的简单的论述。
(5)新闻采访的提问
还有在采访当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对采访的提问,我们也做简单的一个描述。提问的技巧也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巧,中央电视台水均益有水均益的技巧,白岩松有白岩松的风格,王志有王志的特点,我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技巧从规律性的角度来讲,我们还可以概括为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是要看对象,不同的人,我们有不同的技巧。对待善谈的人,我们有善谈的技巧。对待不善谈的人,我们有不善谈的方式。对于当事人处于高兴的状态,我们有高兴的状态,处于他讲掩盖事实的时候,我们有掩盖事实的状态。所以我们采访的时候,一定要看对象,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千人一面,不能一个问题问到底,不管什么人,你感想如何,你感受如何,你体会如何,这么简单。要看对象,对象最高兴的,最不喜欢的,最痛处,最隐处,我们都要掌握,这样才能问到点子上。
第二提问的技巧是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处说到远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这样才能把问题的根本、本质探讨出来。
我记得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艾丰同志,我们《经济日报》的总编艾丰,当年在刚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的时候,去一个县采访的时候,他去采访,采访的难度非常大,因为他接到有举报信,去采访。这时候怎么把你要问的问题问出来呢?他采用的方式就是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所以这是我们要注意的。这样才能把你要问的问题,有逻辑性地呈现出来。
我们有的时候采访没有逻辑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就麻烦了,所以这是大家要弄清楚,大家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第三个技巧就是题目要具体,不要太宏观、太笼统。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有一年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采访朱镕基总理,当时朱镕基任总理,问题问得非常好,“朱总理,您上任、就任以来,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答得也非常好,这样采访对象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呼应是非常到位,我们就避免了我们问得很笼统。“朱总理,你对你上任以来,对你的工作怎么评价”,他怎么回答呀?很笼统。他问得很具体,最满意的、最不满意的,最高兴的、最不高兴的等等,我觉得这样就使我们问到问题的点子上,问者和答者都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尤其是采访领导人和采访宏观问题的时候,我们容易问得虚,问得套话。
再有一个,第四个技巧是两面问,正面问、反面问,前面问、后面问,要学会两面问,要会辩证地提问题。
第五个技巧,要讲究提问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记者一定要注意,我们跟采访对象是平等的。面对国家领导人,我们是平等的;面对一个罪犯,在采访罪犯的时候我们跟他也是平等的。我们有的时候,采访犯人就跟办案人员审犯人一样,这不行。面对要人,政府要员,我们采访的时候,是从低往上看,仰视的态度也不行。所以我们跟采访对象,要平视采访对象,既不要仰视采访对象,也不要俯视采访对象,我们要平视采访对象,讲究提问的方式。采访的时候,记者的主动权应该在你手里,不要把你采访的主动权让给对方,让别人掌握你,这就不对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讲采访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自己还会从工作当中、实际当中去总结。这个是我们在这一节的内容当中要着重给大家介绍的。
我们说,新闻采访是我们新闻采编人员的基本规律,它要研究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更重要的是新闻采访的经验性的东西更多,并且我们要更重要地认识到,采访这个环节不过关的话,我们后面节目的内容、节目的质量也要大打折扣,我们的编辑,我们的后期的所有的工作都要会受影响。所以,采访是我们做好我们的日常新闻节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 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 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 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作为一名九城日报记者,我们的采访手段不同于现实,一般通过QQ、BBS、MSN、e-mail进行。我们有优势,那就是对方是以文字的形式接受采访,这样便于了我们整理采访稿。在整理采访稿的同时,记得不要遗漏掉重要资料,修正错别字,多读几遍,对采访稿要有充分的感知,觉得不够的地方,尽快弥补。
2、组稿,完成采访 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第三篇:记者采访稿
化隆县群科新区中学采访稿
扬帆起航
迈向理想——记奋进中的群科新区中学 为了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近年来,化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本着“以教育人气推动新区人气”的目标,在群科新区规划了总占地面积为206亩的新区中学,新区中学2011年8月
化隆县群科新区中学地处群科新区政府办公楼东北方向,东靠巍巍大山,西与黄河毗邻,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一所全新的全员全封闭寄宿制中学。
学校始建于2011年8月,占地面积206亩,总建筑面积为49688.4平方米,总投资1.73亿元。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分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运动区为四区一体建筑格局,有教学实验楼、电子图书楼、教师行政办公楼、标准化食堂、男女生公寓、标准化运动场。
学校开班于2015年8月25日,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922名,教职工6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县级优秀教师10名,其中从国家高等师范学校招聘的免费师范生10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精湛。
2016年群科新区中学首届高考全面告捷,开门走红,实现了一本上线和本科上线双居全县第一的承诺!2016年高考,我校报考人数146人。其中理科117人,一本上线人数19人,一本上线率16.2%;二本、三本上线31人,二本、三本上线率26.5%;文科29人,一本上线人数3人,一本上线率10.3%;二本、三本上线10人,二本、三本上线率34.5%;我校一本上线率(15.1%)、本科上线率(43.2%)均位居全县第一!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诚信为基、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办学目标,以“为师生终生发展奠基,对师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办学宗旨,以“严谨、求实、敬业、博爱”为教风,以“俭行、敏学、拼搏、进取”为学风,始终营造“校以尚德为先,教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校风,致力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高举“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旗帜,以“崇德向善,砺志勤学”为校训,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常规教学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打造以“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优质校园”为主题的特色校园,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管理之路。力争将群科新区中学打造成全县一流,海东领先,接轨全国的教育品牌学校。
第四篇:参展指南,参展前的准备工作,参展注意事项
参展指南
A.参展用品(必备和选配)
一、参展必备品:
布展用品:企业简介(用支架支起来放于展位一旁)、画册、胶带、彩页、名片、订书机(针)、笔、笔记本、名片夹(请赐名片中英文)、矿泉水、观众登记表、布料(放置于玻璃桌上)、一盆塑料花(装饰用)等。
二、报价用品:
报价单、合同、合同章、运费价格表等
三、礼物用品
带有公司标志及网址的圆珠笔、纸袋、挂绳等,茶叶、咖啡等
四、日常用品:
照相机、电脑、充电器、感冒药等。
五、着装用品:
胸牌(公司商标)、统一服装(西装、皮鞋)等
B、注意事项以及要求
一、人员的配备
估计展会人流量配备适当的业务员,业务员的基本要求:着装整洁、性格外向,健谈,举止得体,善于察言观色,对机器的价位熟悉、对机器的优点、买点指掌,应对顾客的提问
要做到对答如流,要有亲和力,国际友人前来要使自己尽量被人听懂,锻炼口语以备不时之需。
二、展会现场
1、坚持站立参展。展会期间坐着会留给观众你不想被打扰的印象,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热情和对客户的重视。
2、不看闲书和报刊等杂志,把握机会引起对方的注意。
3、杜绝在展位上吃东西,这样容易对公司形象产生坏的影响,导致观众反感,错失成交机会。
4、避免怠慢观众,即使观众视线只在展位上停留了哪怕几秒,都应上前打招呼,交谈,介绍公司以及产品,显示自己的热情与好客
5、不玩手机,如需接听电话,可走出展位,在过道上接听,速战速决。
6、保持微笑。虚心接受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介绍公司以及产品时应始终面带微笑,增强好感。
C、展前准备工作
一、发电子版邀请函给当地或其他地区的潜在客户,邀请其前来参观,必要时要电话邀请。
二、网站及时更新,在公司网站上发布自己即将参加的展会以及近期的参展计划,彰显公司实力。(需注明展会名称、时间、地点、展位号等)
三、业务员的准备工作
培训业务员,让其学习机器(以样机为重点)的知识,熟悉机器的卖点,性能,价位等,学习机械行业的专业词汇,锻炼口语,做到无障碍交流。
四、了解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选定合适的着装。
D、展会的信息收集
收集行业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等行业信息,机器需求厂商的信息。
E、展会结束的推广工作
一、给前来参观的潜在客户发感谢信,加深其对公司的印象,重点客户要打电话跟进。
二、展会结束后,可以登门拜访当地的潜在客户。
三、在不打扰人家的前提下,可以去酒店进行产品的推广。
第五篇:2014考研复试前准备工作三大注意事项
2014考研复试前准备工作三大注意事项
2014年01月20日 来源:文都教育
分享到:
一、提前将复试需要的个人材料准备妥当
大家在为复试做准备时,一定要记着提前准备好复试时需要带的所有材料和证件。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但通常都需要以下资料:初试准考证、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学生证(往届考生要带毕业证、学位证)、大学期间的官方成绩单原件、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原件、发表论文的原件、相应的获奖证书等。目标院校在审核完材料原件之后会留相应的复印件,所以建议大家在准备好原件的同时多准备几份复印件(至少5份)。在面试时,给每位面试老师一份复印件,方便老师查阅、了解你的一些学术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尽可能多地了解导师的专业信息
复试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信息优势,我们可以从复试通知和学校官网上了解到有关复试的一些基本信息和要求。但是,还有许多与复试有关的信息是外校学生所不知道的,例如导师的专业兴趣、导师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式,这些都对我们能否顺利通过复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文都老师建议大家,尽可能去找师兄师姐了解一下目标院校的导师情况,复试的流程和常考的专业知识范围,以及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课程。这些师兄师姐的经验可以让大家更有针对性地准备复试,更接近成功。
三、积极备考,调整心态
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一般主要考英语(听力和口语)和专业课。
研究生做研究写论文时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其中包括行业内的英语原文文章。因此,大多数院校在复试时都会考查初试时没有考查到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多读多练,每天都要听、读、说、写。大家可以听BBC或VOA的新闻,学习并掌握正确地语音语调,听说同步提高。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自己写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不断完善,熟读背会。因为在复试时,考生往往需要用英语简要介绍一下个人基本信息和学术背景。在准备专业课复试时,要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包括目标院校导师所撰写的论文或书籍,掌握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思维方式,同时根据自己从师兄师姐那儿了解到的常考专业问题,模拟作答,体现出自己对专业的强烈兴趣,并且对专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最后,大家在认真备考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面试时让考官相信你以后会在专业方面做得更好,这也是复试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人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