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doc-海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
海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
为加强海南省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坚持建场标准,保证原、良种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和《国家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对象
(一)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列入省或部投资计划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
(二)上述条款以外,要求评定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水产苗种场。
二、验收内容
(一)水产原、良种场生产必备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
(二)管理、生产人员文化程度或相应的技术职称、操作技能。
(三)原、良种产品质量。
(四)生产与经营状况。
(五)各项管理工作水平。
(六)其它。
三、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应具备的资格
(一)按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和省级主管部门批 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按期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并已正式竣工验收投产。
(二)自建要求评定的水产苗种场要符合《海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的要求。
(三)拥有中级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水产技术人员1名以上,初级水产技术人员2名以上,技术工人占员工总人数30%以上。
(四)从事水产原、良种生产一年以上,水产原、良种实际产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60%以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省有关标准,经营状况良好。
(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六)设备、设施维护完好,场容场貌整洁。
四、申请验收需报送的材料
(一)资格验收申请书(格式附后)。
(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三)单位名称、性质、经费来源等证明文件,职工及管理、技术人员名册(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从事的岗位)。
(四)水产原、良种及其它产品的生产情况,经营状况。
(五)经国家或省认定的检测机构提供的水产原、良种种质和质量检测报告,水质检测报告。
(六)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五、验收程序
(一)原、良种场向所在市、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书面验收申请并报送有关申请材料。市、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申请材料,现场查看检验后签署初验意见,上报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由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5-7人的验收小组,采用审查材料和实地考核等方法进行综合考评。
(三)验收小组根据省级原、良种场验收考评表各项的内容分项打分,考评分数70分为合格,由审委会报省海洋与渔业厅审批、发证。
(四)对验收不合格的场家,省海洋与渔业厅将根据验收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改进,到期仍不合格者,二年内不再接受资格申请。
(五)自验收合格批准之日起,省海洋与渔业厅将不定期组织审委会对省级原、良种场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和基础设施维护、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情况作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场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到期仍不合格,取消资格。
六、本办法由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解释。
七、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
《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
为加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坚持建场标准,保证原、良种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对象
1.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列入渔业投资计划的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
2.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要求升格为国家级的水产原、良种场。
二、验收内容
1.水产原、良种生产必备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
2.管理、生产人员文化程度或相应的技术职称、操作技能;
3.原、良种产品质量;
4.生产与经营状况;
5.各项管理工作水平;
6.其他。
三、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应具备的资格
1.按照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和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按期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并已正式竣工验收投产。
2.全场职工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初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和40%以上。与技术挂靠单位签有长期技术协作协议。
3.从事水产原、良种产品生产一年以上,水产原、良种实际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60%以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经营状况良好。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责任事故。
5.设施、设备维护完好;场容场貌整洁。
四、申请验收需报送的材料
1.资格验收申请书(格式见附件一)。
2.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3.单位名称、性质、编制、经费来源等批复文件,全场职工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名?裕ㄐ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从事的岗位)。
4.水产原、良种及其他产品的生产情况、经营状况(提供决算复印件)。
5.经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提供的水产原、良种种质和质量检测报告、水质检测报告(均为复印件)。
6.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7.与技术依托单位签订的技术协作协议(复印件)。
五、验收程序
1.原、良种场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2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申请材料、现场查看初验后签署初验意见,上报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3.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主持并邀请有关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及行政部门的专家7-10人组成验收小组,通过审查材料和实地考核等方法进行单项的和综合的考评。
4.验收小组全体成员根据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验收考评表的各项内容分??考评打分,加权平均,考评得分超过80分为合格,由审委会报农业部渔业局审批命名,并发给验收合格证。
5.对验收不合格的场家,农业部渔业局将根据验收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改进。到期仍不合格者,不再进行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资格验收。
六、复查
自验收合格批准之日起,农业部渔业局将不定期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家级原、良种场生产的水产原、良种产品质量进行抽检;每五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基础设施维护、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情况作全面的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场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到期仍不合格,注销原命名和收回验收合格证,取消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
七、本办法由农业部渔业局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办法
附件4:
河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认定和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产原良种场管理,提高原良种质量,保障增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河北省渔业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北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认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河北省水产局负责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认定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符合河北省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规划布局要求和省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其产品推广范围不少于两个设区市。具有自主创新品种或省级以上相关品种科技成果的申报单位优先。
第五条
技术力量
(一)技术场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从事原良种生产、经营、管理的中级以上和初级 水产技术人员占全场职工的比例分别不低于10%和15%;技术工人比例应占全场职工的30%以上。
(三)直接从事原良种生产的工人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苗种繁育工岗位技能鉴定证书。
(四)建立培训制度,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全场职工的20%。
第六条 生产管理
(一)原良种质量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二)制定并认真实施原种保存或良种选育、扩繁计划,包括保种或选育技术路线,生产工艺流程。
(三)全面贯彻健康养殖的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加强无公害等生态安全管理。
(四)定期更新亲本。第七条
质量管理
(一)建立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二)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对售出原良种及其苗种的使用与质量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三)销售前进行种苗质量检查,出具质量合格证。
(四)销售的原良种情况要记录存档,并由质量检验员和生产记录员双方签字,技术副场长签字认可。第八条
档案管理
(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管理档案。
(二)对原良种亲本来源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资料。
(三)有原良种保存、选育、生产、用药、销售等原始记录。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申请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单位,应当向河北省水产局提交下列材料:
(一)资格验收申请表(见附表1);
(二)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说明材料;
(三)《养殖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四)种质检测报告、水源水质相关检测报告;
(五)属于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第十条 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本辖区原良种场的申请,并提出审核意见,连同相关材料一并报送河北省水产局。
河北省水产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认为可行后,委托河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现场验收。河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科技、生产、行政等方面专家5-7人成立验收小组,通过审查材料和实地考察进行综合考评(详见附表2),考评得分超过85分为合格。验收合格的报河北省水产局审批后予以公告,并颁发《验收合格证》;验收不合 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验收合格证》有效期为五年,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在有效期期满前三个月,向省水产局提出换证申请,经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复查合格后换发新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水产原良种场经公告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其名称、场地、性质和保种选育种类;确需变更的,应当按原程序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水产原良种场应当严格按照第六条、第七条的要求,开展保种或选育、扩繁工作,确保亲本、后备亲本的数量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生产经营计划,并积极完成省水产局等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协议生产任务。
第十四条 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应当在每年11月底前将当年工作报告送达河北省水产局。工作报告内容包括:
(一)亲本种群规模和数量;
(二)原良种生产、销售和推广情况;
(三)保种或选育、扩繁的主要工作情况;
(四)享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需提供资金使用情况;
(五)原良种生产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下一工作计划
遇有重大事项如单位负责人变更或办公迁址、突发责任 事故或自然灾害,水源水质出现严重问题等,应及时向河北省水产局书面报告。
第十五条 河北省水产局负责组织对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保种、选育、管理工作或在良种繁育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二章基本条件规定,情况严重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情节严重的;
(三)擅自变更单位名称、场地、性质或者保种、选育方向,且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整改的;
(四)连续两年不按时提交工作报告或重大事项变更没有及时报告的。
(五)无正当原因拒绝接受或不能完成上级渔业主管部门依法布置的工作任务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原种场,是指有固定场所、相应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等基本条件,以未经人工选育改良的种群为亲本,收集、保存水产种质资源并生产供应亲本或后备亲本并通过省水产局认可的单位。
(二)良种: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 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包括
1、纳入国家和省渔业生产发展规划或重点推广计划,并已形成规模产量和市场效应的养殖主导品种或特色品种;
2、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的新品种;
3、经过河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的新品种,其中引进种须至少经过两个周期的繁育饲养并至少经过两个设区市的试养,确实证明适于我省养殖且有一定市场前景;杂交种须经过累代选育,所选育的性状遗传稳定率达到95%以上。
(三)良种场,是指有固定场所、相应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等基本条件,以原种或良种为亲本,引进、培育并生产供应亲本、后备亲本和良种苗种,并取得省水产局认可的单位。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水产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文件省级良种场建设要点和资格验收办法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文件
浙海渔业[2002]2号
关于下发《浙江省省级
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和《浙江省 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渔业主管局,各有关单位:
经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议、修改通过,现将《浙江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和《浙江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渔业 工作 办法 通知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 2002年1月21日印发
共印120份
浙江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要点
(试行)
为加强和规范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水产原、良种场的合理布局和建设质量,提高原良种生产操作的规范化程度和生产水平,促进种苗生产良种化、产业化发展,根据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浙江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法规、行政规章的精神,特制定本要点。
第一条 定义和适用范围
原种是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良种是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殖生产的水生动植物。
原种场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全国的统一规划,搜集、整理、保存、开发和利用水产养殖对象的原种。良种场的基本任务是引进原种和经过审定的良种,繁育后备亲本或子一代良种亲本,供应苗种场,并承担有关良种试验推广和技术培训任务。
本要点适用于省级水产原种场和良种场的建设 第二条 环境条件
(一)生态环境: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生态环境适宜于养殖种类的生长繁殖和遗传性状保存。
(二)场址:原种场应建立在该种类的原产地,良种场应建在该种类适宜养殖的地区。交通方便,电力充足,信息畅通。
(三)防洪、防涝、抗旱能力符合水利部门50年一遇的标准。
(四)场区绿化、美化,环境整洁。第三条 生产设施
(一)规模:原、良种场应具有一定规模(一般占地面积100亩以上)和生产能力。根据养殖种类的个体大小、生态学特点以及生产规模等确定水面类型、水面面积及各类水面的配套比例。
(二)主要设施:培育池排列整齐,种苗池、后备亲本池、亲本池、暂养池布局合理,比例适当。进排水系分开,相对独立。良种场应具有相应的繁殖设施,需特殊条件的种类,应有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设施。
(三)配套设施:具有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的饲料、运输、增氧、清淤、供电、调温、供水等配套设施,且有人负责维修、保养。
(四)配备相应的实验室、档案室、资料室和标本室。实验室要有水化分析、水生生物、原良种外部生态与生长项目的测定手段和养殖种类病害的分析仪器及监测手段。档案室要有原良种场的基本建设,原良种种质标准,原良种引进、生产和销售等基建和技术资料,并分类归档保存。资料室要配备计算机及有关水产养殖及原良种生产方面的书籍、资料、期刊等。
第四条 生产管理
(一)原、良种场要确定生产计划,制定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原、良种场要与技术依托单位签订协议并认真执行。
(三)严格执行隔离保种制度。进排水要分离并严格过滤,防止混杂,原种池与供生产用种池应严格隔离。
(四)生产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并有完整的生产记录。包括:引种、引种培育、繁殖、苗种培育、后备亲本培育等。生产记录表由场里统一印制。生产记录员应及时、准确记录,定期汇总归档,并接受监督检查。
(五)原、良种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禁止使用违禁药物。
第五条 质量管理
(一)原、良种场要制定明确的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场长是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技术副场长协助场长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二)原、良种来源清楚,记录资料完整准确。对原、良种场所保存的原、良种要定期进行生态、形态、生长、生化等的种质测定。对出售的原种、良种的使用情况,要进行跟踪调查,了解质量状况。
(三)要逐步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原、良种质量监督,包括亲本来源与质量、养殖环境监测和种质测定、隔离保种措施执行情况、水质测定、病害检查、原良种生长情况等。
第六条 组织管理
(一)管理人员:场长一般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技术负责人应从事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工作五年以上,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技术人员配置:中级和初级水产技术人员占全场职工的比例不低于8%和15%。
(三)技术工人:技术操作工人须经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七条 本要点由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解释。第八条 本要点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浙江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
(试行)
为加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保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场标准和原良种场的质量,根据《渔业法》、《浙江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对象
1、经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列入省、部级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
2、由企业自筹资金,按省级场建设要点建成并符合全省水产原、良种场规划布局的,经企业申请,我局组织验收挂牌的其它水产原、良种场。
二、验收内容
1、原良种生产必备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其他配套设施。
2、生产、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包括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生产的原良种质量与数量。
4、生产与经营状况。
5、各项管理制度、措施的情况。
6、其他。
三、确认资格的条件
1、按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规划布局、建设要点和省、市级有关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按期完成基建项目,并已正式竣工投产。
2、正式投产后,实际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以上,生产的原、良种质量符合国家、省有关标准,经营状况良好。
3、在原、良种场职工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8%,各类技术工人需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有健全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岗位责任等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责任安全事故。
5、场内设施、设备维护完好,运行正常,场容场貌整洁。
四、申请验收所需的材料
1、资格验收申请报告
2、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3、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4、项目业主的名称、性质、编制、经费来源等有关批复文件
5、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6、全场职工名册,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岗位、技术职称(包括农民技术职称)及技术等级。
7、水产原良种场的生产、经营状况(提供财务决算报表复印件)
8、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总结(包括原、良种质量标准,技术路线、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病害防冶措施)
9、由省海洋与渔业局授权检测机构出具的水产原、良种质量检测报告和水质检测报告(复印件)。
10、其它各项规章制度(档案室、实验室、资料室、标本室和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
五、验收程序
1、提出申请 原、良种场所在市渔业主管部门向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按要求上报申请验收所需的材料。
2、组织验收
经省海洋与渔业局委托,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秘书处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初审合格后,递交审委会,由审委会组织专家进行验收或评审。
3、验收方式
审委会组织的专家通过审查材料和实地考核相结合,对各项内容逐项进行考评、打分。
六、命名挂牌。
1、命名:对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合格的场,审委会秘书处将评审材料汇总后,报省海洋与渔业局审批命名。
2、挂牌:经命名的场挂省级水产原种场或良种场的牌子。
3、由省海洋与渔业局对挂牌的场换发水产种苗许可证。
七、奖励与处罚
1、对经验收合格、命名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省里将根据财力情况,予以一定的扶持。
2、对验收不合格的场,应根据审委会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限期整改。到期仍不合格者,不再进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资格验收。
3、省海洋与渔业局将委托有关机构不定期地对挂牌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进行复查及抽检。对复查及抽检不合格的,则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如逾期仍不合格的,则予以除名摘牌。
八、本办法由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关于加快发展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意见
水产原、良种是国家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水产原、良种是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省水产种质资源,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全省水产原、良种生产体系建设,依据我省渔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保存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提高增养殖品种种质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促进良种产业化进程、提高良种覆盖率为目标,以推进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建设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的,紧紧围绕我省优势主导品种、特色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这条主线,结合渔业资源修复计划,努力建设结构优良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的水产原良种生产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科技进步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整合我省雄厚的海洋科技资源,创新海洋科技体制和机制,保护原种、开发良种,全面提升我省水产种质资源的品质和水平。
(二)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优势主导品种、特色品种及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人工增殖放流品种为重点,兼顾常规品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特 1 色优势产业,大力提升渔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三)依法管理的原则。健全水产苗种生产、检验检疫等相关的法规体系,实行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和苗种质量强制检验检疫制度,把水产苗种生产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动态管理的原则。省级原良种场验收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根据我省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及苗种场建设水平,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在抽查与复查中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到期仍不合格者注销命名,取消资格,确保水产原良种场建设目标的实现。
(五)统筹协调的原则。按照水产养殖品种的生产情况和区域分布,以主要养殖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与养殖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建设省级原、良种场45处,其中海水35处,淡水10处;形成涵盖九大类的20余个养殖品种的省级水产原种、良种体系。争取建设国家级原、良种场15处,其中海水13处,淡水2处。力争原、良种场生产苗种数量达到占苗种生产总量的30%。带动全省原、良种生产的发展,力争原、良种覆盖率达到90%。
四、发展重点
按照渔业生产发展需要,突出优势产品,突出当地原种,2 突出特色产品,突出创汇产品。海洋渔业重点发展海水鱼类、对虾、贝类、藻类、棘皮类、蟹类六大类产品,内陆渔业重点建设鱼类、蟹类、鳖类等三大类品种。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省级水产原良种体系。
每个养殖品种根据其养殖规模确定建设原种场、良种场数量,原则上每品种原种场建设1处,良种场1—3处,原种场、良种场可同建一处。具体建设如下:
1、海水鱼类12处
①鲆蝶类原种场2处、良种场4处 ②鲈鱼原种场1处。③黑鱼君 原种场1处。
④其它鱼类原种场1处、良种场3处。
2、对虾4处
① 对虾类原种场1处、良种场3处。
3、海水贝类9处
① 扇贝类原种场1处、良种场1处。② 皱纹盘鲍原种场1处、良种场2处 ③ 其他贝类原种场2处、良种场4处
4、海藻类2处 ① 海带良种场1处。② 紫菜良种场1处。
5、棘皮类4处
① 刺参原种场1处、海参良种场3处。
6、蟹类3处
① 三疣梭子蟹原种场1处、良种场1处。② 中华绒鳌蟹原种场1处。
7、海水其他品种2处
① 海蜇原种场1处、良种场1处。
8、淡水鱼类7处
①四大家鱼原种场1处、良种场1处。②乌鳢原种场1处。
③其它鱼类原种场1处、良种场3处
9、中华鳖2处
① 中华鳖原种场1处、良种场1处。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是渔业种子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水产养殖业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关系到“海上山东”建设战略能否顺利的实施,关系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各项工作的突破口抓实抓好。
(二)加大原良种保护开发力度,增加种质储备。充分 4 发挥我省海洋渔业科技优势,在原种保种、良种开发和种苗培育、生产、推广上下功夫,增加种质储备,做大做强水产种苗业。加快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建设,重点培植原种场建设,强化苗种管理,实施苗种生产准入制度。结合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人工增殖苗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苗种。抓紧研究、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高效、抗逆新品种(系),搞好原有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及名、特、优、新、珍、稀品种的繁育和更新换代,把我省建成全国主要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三)贯彻名牌战略,创建名牌苗种。结合山东省发展名牌水产品战略部署,培育具有山东特色和优势的品牌苗种,打造山东名牌苗种。在近三年名牌水产苗种认定工作中,要优先选择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的苗种进入推荐范围;在推荐苗种具备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省级原良种场生产的苗种。要积极培植和建设国家级原良种场,凡晋升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必须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要对基础建设、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并能体现我省水产苗种生产特色的省级原良种场,进行积极培植和推荐,提高山东水产苗种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四)健全机制,加强管理。以《渔业法》、《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产原、良种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组织发 5 放《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对水产苗种进行检验检疫,为水产养殖提供健康苗种。对未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仍进行苗种生产的,要按照《渔业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要加强对省级原良种场的监督,实行动态管理,对其进行定期检验检疫,并对基础设施维护、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不合格者取消其资格,以确保省级原良种场建设质量,全面提升我省水产养殖整体水平。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原良种生产属于基础性产业,以社会效益为主,其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水产原良种场建设的支持和投入,扶持原良种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广泛吸纳其他行业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相配合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