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精)(大全)

时间:2019-05-12 17:1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精)(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精)(大全)》。

第一篇: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精)(大全)

江苏省高级农艺师资格条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 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 工作实践,因地制宜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主管工作范围内的生产发展规划、重大科研、推广 项目、工作方案并指导或组织实施;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独立解决生产或科研中难度 较大的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有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引进、消化、吸收、推广新 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依法治农中取得良好效益;发表、出版或撰写本 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农艺师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 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的人员。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 合格(称职 以上。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 1年以上申报。(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或年度考核中有 “ 不合格(不称职 ” 者,延迟 2年以上申报。受 处分期间,不得申报。

(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 3年以上申报。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 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 ,取得农艺师资 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2年以上。

(二 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 ,取得农艺师资 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4年以上。

(三 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取得农艺师资格 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5年以上。

(四 取得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15年以上或大学专科学历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 20年以上,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 专业技术工作满 5年以上。

(五破格申报: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取得农艺师资格后,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 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指一、二、三等奖的前 20、15、10名, 以个人证书为准。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 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以上。

(二 取得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规定科目的合格证。(三 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四 取得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

(五 符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其他有关规定的。第六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 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七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 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等;熟悉《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江 苏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 例》、《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

第八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一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生产推广、质量管理、品种管理、市场管理等工作的农业 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育成 1个以上作物优良品种,或引进 2个以上优质、高产

新品种并获得示范推广(附引进、试验示范总结等资料。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 1种以上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或 2种以上 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附年度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主推品种的生产,或主推品种基础种子的扩繁。7.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种子南繁南鉴、市级以上种子质量监督检查或种子质量检测、应用推广 2项以上种子检测技术,或对 1项以上的检测技术进行改进。

8.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应用推广 2项以上的种子生产技术,或对 1项以上的生产技术进 行改进。

(二从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植物检疫、农药与植保机械的开发与应用农业技 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 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 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4.本地区(县以上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及其他有害生物或天敌种类或植物检疫对 象普查的规划、实施与材料分析总结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人。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监测预报、参加研究制定和 推广 1种以上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或 1种以上作物无农药残留的病虫草 害防治配套技术或 1种以上植物检疫对象的综合治理扑灭配套技术。

6.主持当地植物检疫工作,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及对国外引种材料进行疫情监测, 或主持本地区无检疫对象种苗基地规划设计、管理和技术指导及植物检疫执法管理工作。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应用推广 2种以上防治新技术,或对病虫测报技术或工具进行 2项以上的改进、参加研究开发 1种以上农药(械新品种、新剂型的配方和应用技术,或 2种以上新农药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或对植保机械应用技术提出 2种以上改进方法(附研 发、试验示范推广及产品登记证等证明材料。

8.主持当地 2种以上主要病虫草抗药性的监测工作,进行抗药性病虫草治理技术的研究 与推广。

(三从事土壤改良、肥料利用及新型肥料研制与开发、土地利用规划、土壤调查管理与 应用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科技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 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本地区土壤资源、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及相关资料 的分析、整理、总结工作。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本地区土地利用、农田保护区、农田基本建设及耕地 修复、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和规程,提出利用建议、土壤改良与高标准粮田建设意 见和措施,并指导实施。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县以上土壤肥料中心化验室的建设与计量认证、土壤肥力 动态监测、土壤理化现状化验分析与肥料质量检测。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 2种以上主要作物肥料运筹、测土配方施肥及配套技术的 研究与推广,并提出 2种以上区域主推配方肥料的配方方案。

8.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当地主推配方肥料、商品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与其它新型肥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四从事作物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指导与耕作改制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 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 2种以上主要作物或 1种主要作物 2项以上的高产优质 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或参加当地 1种以上主要作物规范化、模式化、集 约化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附近年度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优化布局、耕作改制、调整种植模式或进行多种形式 间套混作等立体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 1种以上作物较大面积优质商品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产 业化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标准化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综合展 示基地等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 2种以上农作物新品种、生长调节剂、新型农机具、新资 材等物化技术产品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 广应用等证明材料。

(五从事园艺作物如蔬菜、食用菌、果树、茶叶、花卉苗木及休闲观光农业工作的农 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育成当地 1种以上作物优良品种,或引进推广应用 2个以 上优质、高产新品种,或在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环节中引进或改进 2项以上新技术、新 工艺(附引进、试验示范总结等资料。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 2种以上作物或 1种作物 2项以上的优质高效配套栽 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附近年度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耕作改制、优化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或进行多种形式 间套混作或立体农业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 1种以上作物较大面积优质商品基地或“菜篮子”工程蔬 菜生产基地规划建设,省级以上园艺标准园、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园艺植物景观的规划与指导实施。

8.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 2种以上园艺设施构型优化、新材料应用、园艺适用农机 具示范、园艺作物生长调节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附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及产品登记证等证 明材料。

(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品检测、投入品检测、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农药 质量及残留量检测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

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者,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 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级及以上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等监测方案, 并完成监测结果情况分析报告。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作业指 导书的编制工作。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县级以上农业环境、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工 作,多次通过能力验证考核,成绩显著。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和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 广;主持或参加农产品及农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8.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三品一标”基地的规划、质量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在 创建省级以上基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9.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工作。(七从事农业信息、农业科技管理与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工流通、产业化经营、农业法制建设及其它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年度计 划、技术规范 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开展农产品或农业产业发展中长期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 依据;在县级以上区域大规模推广应用农业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研究开发、试验示范,形成 先进的农业信息科技成果;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安全防范、设备管理维护等。

5.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与教育培训、农业执法、农业信息、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 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业务技术骨干。

(八从事蚕桑专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 ,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 5名起草人 , 省级地方标准(前 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 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范围内蚕桑(蚕种 生产、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 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本部门较大规模的蚕种或蚕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 3年以上。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选育桑、蚕新品种或引进 2个以上桑、蚕优良品种,或组 织应用蚕桑新机具 2种以上的推广工作(附引进、试验示范总结等资料。

6.主持蚕种冷库管理和技术工作或负责组织较大规模的蚕茧收烘处理、技术管理和产业 化经营工作。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负责规划、实施较大规模的蚕种生产、蚕茧生产及桑苗培 育基地的建设。

第九条 业绩、成果要求

(一 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生产推广、质量管理、品种管理、市场管理等工作的农业 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发明人 ,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 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选育的 1个以上优良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鉴 定通过,或引进的 2个以上新品种在本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或社会效益(附省级验收证书或推广应用证明。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 2种主要作物的制种基地或良繁基地生产,或园艺作物种 苗繁育基地建设,种子、种苗批量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省主管部门的验 收。

5.开发、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或省工节本、增加种子种苗产 品附加值的贮藏加工技术应用面,达到全省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 30%以上。

6.主持市级以上的种子质量检测、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至少对 1种以上种子检测或技术方法提出改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采用推广。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的种子生产基地监管、南繁南鉴及种子市场管理等方面作 出突出成绩,获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二从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植物检疫、农药与植保机械的开发与应用农业技 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6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发明人 ,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 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制定和推广的病虫草鼠或植物检疫对象综合防治配套 技术或防治新技术,新农药的控害效果、经济效益比原有技术提高 10%以上,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适用面积的 40%、50%、60%、70%以上,或在一个县范围内扑灭检疫 性病虫的发生(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作物病虫草鼠及有害生物种类、发生程度、为害等级的

普查结果,或植物检疫对象、分布范围、面积的普查结果,对制定规划、划定疫区、控制扩 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5.主持开展的预测预报、农药(械质量、病虫草抗药性、农药残留量及植物检疫对象 监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对至少 1种主要的分析检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改 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采用。

6.主持研究制定的 1种以上作物无农药残留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后其产品 经法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单位抽查,农药残留量在国家允许范围以内,并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 通过。

(三从事土壤改良、肥料利用及新型肥料研制与开发、土地利用规划、土壤调查管理 与应用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 , 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 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 ,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发明人 , 开发的肥料新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 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县以上土壤资源、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及相关资料的结果,经省级鉴定通 过,并对当地制定生产规划、指导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的本地区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耕地修复、农田 保护区等规划,所提出的利用建设、改良、修复措施等建议被同级政府采纳实施,实施后产 量较改造前提高 10%以上或农产品质量有明显改善。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的土壤肥力测试、肥料质量检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或土 壤、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表彰;或对检测、分析方法提出 1种以上的改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采用。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开发的主推配方肥料、商品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 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与其它新型肥料有 1种以上经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登记证, 允许进入流通市场,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或研制的 2种以上配

方肥料,经上级业务主管 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通过, 且推广面积占适用面积的比例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分别达到 30%、40%、50%、60%以上。

7.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的 2种以上主要作物肥料运筹、测土配方施肥及配套技术研究, 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且推广应用面积比例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分别达到占适用面 积的 30%、40%、50%、60%以上。

(四从事作物栽培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 , 须具备下列(1至2条 件之一或(3至6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 ,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 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规划、设计、管理的优质商品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或农 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展示基地等,经上级业务主 管部门验收合格,提高产量或品质,经济效益增长 10%以上,或取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 机产品证书,或基地建设及相关技术工作得到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肯定和推广(附省级验收证 书或推广应用证明。

4.研制、开发的农作物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新产品等 解决生产问题,取得明显成 效,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5.开发引进并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新产品的应用面, 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本人服务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的 40%、50%、60%、70%以上(附 上级主管部门推广应用证明。

6.从事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或 实施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园区、基地等,取得突出成绩,获省辖市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五从事蔬菜、食用菌、果树、茶叶、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农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取 得农艺师资格后 , 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 ,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发明人 ,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 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前 3名参加选育 1个以上优良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定委

员会审定(鉴定、认定通过,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附省级 验收证书或推广应用证明。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 2种园艺作物的制种基地或良繁基地生产,或园艺作物种 苗繁育基地建设,种(籽、苗木批量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省主管部门的 验收。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规划、设计、管理的“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艺标 准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园艺植物景观,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6.开发、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或省工节本、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贮藏 加工技术应用面, 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本人服务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的 40%、50%、60%、70%以上。

7.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育种,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贮藏保鲜与加工,园艺教育、综合服 务、体系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获市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

(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品检测、投入品检测、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农药 质量及残留量检测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 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 ,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发明人 ,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 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 1种以上农产品及农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技术 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并通过省级验收或鉴定(附相关证明材料。

4.作为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实验室计量认证或农产品 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工作。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对检 测、分析方法提出 1种以上的改进,并被上级业务部门认可或在本行业推广采用;或获省级 以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能竞赛表彰(以个人获奖证书为准;或连续 3年通过省级以上主 管部门组织的能力考核的第一完成人。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三品一标”认证管理、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 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获得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村清洁能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农 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及其相关工作,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获得 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

(七)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与教育培训、农业执法、农业信息、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 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 25、20、15 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 9、7、5 名,以个人证书为准)。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 1 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 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开展农业政务网站建设做出突出成绩,连续 3 年及其以上获得 同级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或省级业务主管单位网站绩效测评优秀等次。4.研究开发农业信息技术新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等领域中取得明显生态和社会效益,且经济效益增长 10%以上(附相关证明材料)。5.在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的农业科技管理、农业执法、农业信息、加工流通、服 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获市(厅)级及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提出教育培训新模式,并被市(厅)级及以上主管部门采用推广;或工作成效显著,获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奖励。7.农业执法人员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前 3 名),办理农业执法一般程序案件 10 件以 上;办理大要案 1 件以上;或者办理案件卷宗被同级政府法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评选为优 秀案卷。

(八)从事蚕桑专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 之一或(3至9)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 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

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 奖的前 25、20、15 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 9、7、5 名,以个人证书为准)。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 1 项或实用新型专利 2 项(第 1 发明人),专利已被生产应用; 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选育的 1 个以上优良新品种或引进的 2 个以上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得到推广应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 11 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3.参与负责规划 1000 亩以上蚕茧生产基地、5 万张以上规模制种基地或 200 万株以上规 模桑苗生产基地,实施并达到规划设计标准要求,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附相关证明材 料)。4.主持生产一代杂交种累计 15 万张以上,蚕种质量、公斤茧制种量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参与组织蚕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年产茧规模达 500 吨以上,累计 1500 吨以上,单产、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主持蚕种冷库管理和技术工作,累计冷藏、浸酸等保护处理 50 万张以上;主持或作为 主要参加人完成主推品种种性保持、品种资源保育工作,5 年以上无责任事故,品质优良,并 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6.负责组织年经营蚕茧收烘规模在 500 吨以上,累计 1500 吨以上,蚕茧质量水平达省内 先进。7.在县以上范围内或 1500 亩以上生产基地负责桑、蚕病虫害测报防治、蚕种催青、新品 种、新技术、新蚕、桑药、新机具及先进检测方法引进推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获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8.在推动示范园区、特色乡镇、专业村建设,实施蚕桑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出有效措 施并组织实施,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创新,使蚕茧产量年增 8%以上,蚕 农增收 10%以上。9.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总结 2 项以上蚕桑生产、复合经营先进经验,进行理论分析与 概括,推广应用,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适用面积的 40%、50%、60%、70%以 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第十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论文、著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 1 部(本人撰写 5 万字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论文 2 篇以上。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申报高级农艺师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条规定的材 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第十二条 从国内外引进的有特殊成就的人才,可根据本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直接申报。第十三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 附录。12

第二篇: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

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

第一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等;熟悉《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江苏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

第二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作物、园艺栽培和育种、农产品质量检测、贮藏保鲜与加工、农业教育、农业环保、农业执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或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4项以上者。

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育成当地1种作物优良品种,或2个以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应用。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2种主要作物或1种主要作物2项以上的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或参加当地1种主要作物规范化、模式化、集约化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耕作改制、优化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或进行多种形式间套混作或立体农业栽培技术的开始研究与推广应用。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研制、生产1种以上新产品,或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环节中引进或改进2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

8、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1种作物较大面积优质商品基地或无公害生产基地产业化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标准化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

9、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2种作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应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10、从事农业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管理、教育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执法等工作的业务技术骨干。

11、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运用信息技术在农业范围内进行数据信息综合处理、分析预测等。

(二)从事土肥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科技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或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4项以上者。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本地区土壤资源、地力普查及普查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工作。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订本地区土地利用、农田保护区、农田基本建设及耕地修复、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和规程,提出利用建议、改良土壤肥力意见和措施,并指导实施。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县以上土壤肥料中心化验室的建设与计量认证、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土壤理化现状化验分析与肥料质量检测。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2种以上主要作物肥料运筹、平衡施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提出2种以上复混(合)肥料的配方方案。

8、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当地复混(合)肥、精致有机肥、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或其他新型肥料及生化制剂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三)从事植保、植检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或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4项以上者。

4、本地区(县以上)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及其它有害生物或天敌种类或植物检疫对象普查的规划、实施与材料分析总结的主持或主要参加人。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及迁飞性害虫和气流传播病害的监测与预测预报。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制订和推广1种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或1种作物无农药残留的病虫草害防治配套技术或1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综合治理扑灭配套技术。

7、主持当地植物检疫工作,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及对国外引种材料进行疫情监测,或主持本地区无检疫对象种苗基地规划设计、管理和技术指导及植物检疫执法管理工作。

8、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推广2种以上防治新技术的应用,或对病虫测报技术或工具进行2项以上的改进。

9、主持者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研究开发1种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配方和应用技术,或2种以上新农药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或对植保机械应用技术提出2种以上改进方法。

10、主持当地2种以上主要病虫草抗药性的监测工作,并进行抗药性病虫草治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11、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市级以上农药质量监测或农作物农药残留量检测工作。

(四)从事蚕桑专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务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或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范围内蚕桑(蚕种)生产、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规划4项以上者。

4、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本部门大规模的蚕种或蚕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选育桑、蚕新品种或引进2个以上桑、蚕优良品种的推广。

6、主持蚕种冷库管理和技术工作或负责组织较大规模的蚕茧收烘处理、技术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工作。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负责规划、实施蚕茧或桑苗生产基地建设。

第三条 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作物、园艺栽培和育种、农产品质量检测、贮藏保鲜与加工、农业教育、农业环保、农业执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三等奖前三名获奖者(以奖励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发明专利(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3、作为主要参加人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1项以上;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1项以上或企业技术标准2项以上,并经省、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批准颁布实施。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订的生产、技术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经上级主管部门和省内同行专家论证通过,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选育的1个以上优良新品种或引进的2个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研制的1个以上新产品,获得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或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评审认定的优质、名牌产品证书。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2种主要作物的制种基地或良繁基地生产,或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种(籽)、苗木批量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省主管部门的验收。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规划、设计、管理的优质商品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其产品的产量与与不低于当地应用品种,品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增长10%以上,或取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证书。

8、开发、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或省工节本、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贮藏加工技术应用面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本人服务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的40%、50%、60%、70%以上。

9、主持市以上的种子、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表彰;或至少对1种主要分析方法提出改进,并被上级业务部门认可或采用推广。

10、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农业综合服务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兴办科技企业,加强科技成果、科技档案、技术培训、农业教育与管理及农业执法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或表彰。

11、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运用计算机进行的信息综合分析处理或预测结果等,在指导生产、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省内同行专家的鉴定。

(二)从事土肥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三等奖前三名获奖者(以奖励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发明专利(发明人),开发的肥料新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3、主持制订的肥料生产、土肥技术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经上级主管部门和省内同行专家论证通过,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

4、主持县以上土壤资源、地力普查的结果,经省级鉴定通过,并对当地制订生产规划,指导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订的本地区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耕地修复、农田保护区等规划,所提出的利用建设、改良、修复措施等建设被同级政府采纳实施,实施后土壤肥力等级较改良前提高0.5-1个等级,产量较改造前提高10%以上或农产品质量有明显改善。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的土壤肥力测试、肥料质量检测、土壤肥力动态监测或土壤、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表彰;或对检测、分析方法提出1种以上的改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或采用。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开发的复混(合)肥料、精致有机肥、有机无机肥、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或其他新型肥料及生化制剂至少有1种经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准产登记许可证,允许进入流通市场,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或研制的2种以上配方肥料,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通过,且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适用面积的30%、40%、50%、60%以上。

8、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的2种以上主要作物肥料运筹、平衡施肥及配套技术研究,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且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适用面积的30%、40%、50%、60%以上。

(三)从事植保、植检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三等奖前三名获奖者(以奖励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发明专利(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3、主持制订的植保技术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经上级主管部门和省内同行专家论证通过,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

4、主持发布本地区主要作物病虫鼠害的短、中、长期预报,准确及时,短、中、长期发生量、发生期预报准确率有三年以上分别稳定在90%、80%、70%以上。改进的测报技术、办法、工具可提高准确率5%以上,提前预报期3天有上或提高工效20%以上。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制订和推广的病虫草鼠或植物检疫对象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或防治新技术、新农药的控害效果、经济效益比原有技术提高10%以上,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当地适用面积的40%、50%、60%、70%以上,或在一个县范围内扑灭检疫性病虫的发生。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作物病虫草鼠及有害生物种类、发生程度、为害等级的普查结果,或植物检疫对象、分布范围、面积的普查结果,对制订规划、划定疫区、控制扩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7、主持进行的农药质量、病虫草抗药性、农药残留量及植物检疫对象监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对至少1种主要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并被上级技术部门认可或采用。

8、主持研究制定的1种以上作物无农药残留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后其产品经法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单位抽查农药残留量在国家允许范围以内,并经少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

(四)从事蚕桑专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咒,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三等奖前三名获奖者(以奖励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发明专利(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3、主持制订的蚕桑生产、技术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经上级主管部门和省内同行专家论证通过,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

4、参与负责规划、实施3000亩以上蚕茧生产基地、10万张以上规模制种基地或500万株规模桑苗生产基地,并达到规划设计标准要求,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5、主持生产一代杂交种累计40万张以上,蚕种质量、公斤茧制种量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参与蚕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年产茧规模达1500吨以上。

6、主持蚕种冷库管理和技术工作,累计冷藏、浸酸等保护处理150万张以上,无责任事故,品质优良,并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

7、负责组织年经营蚕茧收烘规模在1500吨以上,蚕茧质量水平达省内先进。

8、在县以上范围内或5000亩以上生产基地负责桑、蚕、病虫害测报防治、新品种、新技术、新蚕药、新蚕具及先进检测方法推广、综合开发等工作,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

9、在推动乡镇蚕业产业化过程中,从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使蚕田面积、蚕茧产量年增10%以上,蚕农增收15%以上。

10、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总结了2项以上蚕桑生产先进经验,进行理论分析与概括,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可或表彰。

第四条 论文、著作要求

任现职以来,论文、著作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

(三)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1篇和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第一作者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

(四)本人主要撰写的地市级本专业较高水平(五万字以上)的技术培训教材、讲义(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

(五)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专业文章1篇,以及为解决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

第三篇: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

江苏省高级农艺师资格条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因地制宜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主管工作范围内的生产发展规划、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工作方案并指导或组织实施;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独立解决生产或科研中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有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引进、消化、吸收、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依法治农中取得良好效益;发表、出版或撰写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农艺师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农艺师资格后,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或考核中有“不合格(不称职)”者,延迟2年以上申报。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

(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以上。

(二)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以上。

(三)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以上。

(四)取得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以上或大学专科学历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以上,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以上。

(五)破格申报: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取得农艺师资格后,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0、15、10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以上。

(二)取得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规定科目的合格证。

(三)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四)取得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

(五)符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其他有关规定的。第六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七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等;熟悉《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江苏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

第八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一)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生产推广、质量管理、品种管理、市场管理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育成1个以上作物优良品种,或引进2个以上优质、高产 新品种并获得示范推广(附引进、试验示范总结等资料)。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1种以上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或2种以上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附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主推品种的生产,或主推品种基础种子的扩繁。

7.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种子南繁南鉴、市级以上种子质量监督检查或种子质量检测、应用推广2项以上种子检测技术,或对1项以上的检测技术进行改进。

8.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应用推广2项以上的种子生产技术,或对1项以上的生产技术进行改进。

(二)从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植物检疫、农药与植保机械的开发与应用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本地区(县以上)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及其他有害生物或天敌种类或植物检疫对象普查的规划、实施与材料分析总结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人。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监测预报、参加研究制定和推广1种以上主要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或1种以上作物无农药残留的病虫草害防治配套技术或1种以上植物检疫对象的综合治理扑灭配套技术。

6.主持当地植物检疫工作,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及对国外引种材料进行疫情监测,或主持本地区无检疫对象种苗基地规划设计、管理和技术指导及植物检疫执法管理工作。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应用推广2种以上防治新技术,或对病虫测报技术或工具进行2项以上的改进、参加研究开发1种以上农药(械)新品种、新剂型的配方和应用技术,或2种以上新农药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或对植保机械应用技术提出2种以上改进方法(附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及产品登记证等证明材料)。

8.主持当地2种以上主要病虫草抗药性的监测工作,进行抗药性病虫草治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三)从事土壤改良、肥料利用及新型肥料研制与开发、土地利用规划、土壤调查管理与应用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科技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本地区土壤资源、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工作。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本地区土地利用、农田保护区、农田基本建设及耕地修复、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和规程,提出利用建议、土壤改良与高标准粮田建设意见和措施,并指导实施。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县以上土壤肥料中心化验室的建设与计量认证、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土壤理化现状化验分析与肥料质量检测。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2种以上主要作物肥料运筹、测土配方施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提出2种以上区域主推配方肥料的配方方案。

8.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当地主推配方肥料、商品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与其它新型肥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四)从事作物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指导与耕作改制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2种以上主要作物或1种主要作物2项以上的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或参加当地1种以上主要作物规范化、模式化、集约化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附近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优化布局、耕作改制、调整种植模式或进行多种形式间套混作等立体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1种以上作物较大面积优质商品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产业化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标准化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等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2种以上农作物新品种、生长调节剂、新型农机具、新资材等物化技术产品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证明材料)。

(五)从事园艺作物如蔬菜、食用菌、果树、茶叶、花卉苗木及休闲观光农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 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育成当地1种以上作物优良品种,或引进推广应用2个以上优质、高产新品种,或在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环节中引进或改进2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附引进、试验示范总结等资料)。

5.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2种以上作物或1种作物2项以上的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附近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6.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耕作改制、优化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或进行多种形式间套混作或立体农业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1种以上作物较大面积优质商品基地或“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建设,省级以上园艺标准园、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园艺植物景观的规划与指导实施。

8.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2种以上园艺设施构型优化、新材料应用、园艺适用农机具示范、园艺作物生长调节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附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及产品登记证等证明材料)。

(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品检测、投入品检测、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农药质量及残留量检测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者,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级及以上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等监测方案,并完成监测结果情况分析报告。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县级以上农业环境、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多次通过能力验证考核,成绩显著。

7.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当地“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和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主持或参加农产品及农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8.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三品一标”基地的规划、质量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在创建省级以上基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9.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工作。

(七)从事农业信息、农业科技管理与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工流通、产业化经营、农业法制建设及其它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或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计划、技术规范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开展农产品或农业产业发展中长期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县级以上区域大规模推广应用农业信息系统平台; 通过研究开发、试验示范,形成先进的农业信息科技成果;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安全防范、设备管理维护等。

5.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与教育培训、农业执法、农业信息、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业务技术骨干。

(八)从事蚕桑专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项目的参加者;或省(部)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项目的主持者或主要完成人。

2.参加起草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条例,撰写本专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前5名起草人),省级地方标准(前3名起草人)、企业标准(第1起草人)。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范围内蚕桑(蚕种)生产、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2项以上者(以县级以上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为准,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本部门较大规模的蚕种或蚕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3年以上。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选育桑、蚕新品种或引进2个以上桑、蚕优良品种,或组织应用蚕桑新机具2种以上的推广工作(附引进、试验示范总结等资料)。

6.主持蚕种冷库管理和技术工作或负责组织较大规模的蚕茧收烘处理、技术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工作。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负责规划、实施较大规模的蚕种生产、蚕茧生产及桑苗培育基地的建设。

第九条

业绩、成果要求

(一)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生产推广、质量管理、品种管理、市场管理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选育的1个以上优良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或引进的2个以上新品种在本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附省级验收证书或推广应用证明)。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2种主要作物的制种基地或良繁基地生产,或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种子、种苗批量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省主管部门的验收。

5.开发、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或省工节本、增加种子种苗产品附加值的贮藏加工技术应用面,达到全省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30%以上。

6.主持市级以上的种子质量检测、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至少对1种以上种子检测或技术方法提出改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采用推广。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的种子生产基地监管、南繁南鉴及种子市场管理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获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二)从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植物检疫、农药与植保机械的开发与应用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6)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制定和推广的病虫草鼠或植物检疫对象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或防治新技术,新农药的控害效果、经济效益比原有技术提高10%以上,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适用面积的40%、50%、60%、70%以上,或在一个县范围内扑灭检疫性病虫的发生(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作物病虫草鼠及有害生物种类、发生程度、为害等级的 7 普查结果,或植物检疫对象、分布范围、面积的普查结果,对制定规划、划定疫区、控制扩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5.主持开展的预测预报、农药(械)质量、病虫草抗药性、农药残留量及植物检疫对象监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对至少1种主要的分析检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改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采用。

6.主持研究制定的1种以上作物无农药残留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后其产品经法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单位抽查,农药残留量在国家允许范围以内,并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

(三)从事土壤改良、肥料利用及新型肥料研制与开发、土地利用规划、土壤调查管理与应用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 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开发的肥料新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县以上土壤资源、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及相关资料的结果,经省级鉴定通过,并对当地制定生产规划、指导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制定的本地区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耕地修复、农田保护区等规划,所提出的利用建设、改良、修复措施等建议被同级政府采纳实施,实施后产量较改造前提高10%以上或农产品质量有明显改善。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的土壤肥力测试、肥料质量检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或土壤、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表彰;或对检测、分析方法提出1种以上的改进,并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采用。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研究开发的主推配方肥料、商品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与其它新型肥料有1种以上经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登记证,允许进入流通市场,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或研制的2种以上配方肥料,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通过,且推广面积占适用面积的比例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分别达到30%、40%、50%、60%以上。

7.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的2种以上主要作物肥料运筹、测土配方施肥及配套技术研究,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且推广应用面积比例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分别达到占适用面积的30%、40%、50%、60%以上。

(四)从事作物栽培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 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6)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规划、设计、管理的优质商品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展示基地等,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提高产量或品质,经济效益增长10%以上,或取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证书,或基地建设及相关技术工作得到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肯定和推广(附省级验收证书或推广应用证明)。

4.研制、开发的农作物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新产品等 解决生产问题,取得明显成效,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通过(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5.开发引进并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新产品的应用面,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本人服务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的40%、50%、60%、70%以上(附上级主管部门推广应用证明)。

6.从事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或实施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园区、基地等,取得突出成绩,获省辖市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

(五)从事蔬菜、食用菌、果树、茶叶、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农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 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前3名)参加选育1个以上优良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定委 员会审定(鉴定、认定)通过,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附省级验收证书或推广应用证明)。

4.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2种园艺作物的制种基地或良繁基地生产,或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种(籽)、苗木批量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省主管部门的验收。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规划、设计、管理的“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艺标准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园艺植物景观,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6.开发、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或省工节本、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贮藏加工技术应用面,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本人服务范围内适用该项技术的40%、50%、60%、70%以上。

7.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育种,园艺产品质量检测、贮藏保鲜与加工,园艺教育、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获市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

(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品检测、投入品检测、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农药质量及残留量检测等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1种以上农产品及农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并通过省级验收或鉴定(附相关证明材料)。

4.作为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实验室计量认证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工作。

5.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获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或对检测、分析方法提出1种以上的改进,并被上级业务部门认可或在本行业推广采用;或获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能竞赛表彰(以个人获奖证书为准);或连续3年通过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能力考核的第一完成人。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三品一标”认证管理、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获得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

7.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农村清洁能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及其相关工作,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获得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

(七)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与教育培训、农业执法、农业信息、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7)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开展农业政务网站建设做出突出成绩,连续3年及其以上获得同级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或省级业务主管单位网站绩效测评优秀等次。

4.研究开发农业信息技术新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使用,并在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等领域中取得明显生态和社会效益,且经济效益增长10%以上(附相关证明材料)。

5.在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的农业科技管理、农业执法、农业信息、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获市(厅)级及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

6.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提出教育培训新模式,并被市(厅)级及以上主管部门采用推广;或工作成效显著,获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奖励。

7.农业执法人员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前3名),办理农业执法一般程序案件10件以上;办理大要案1件以上;或者办理案件卷宗被同级政府法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评选为优秀案卷。

(八)从事蚕桑专业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取得农艺师资格后,须具备下列(1至2)条件之一或(3至9)条件之二:

1.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获得者(以个人证书为准),或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25、20、1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分别指一、二、三等奖的前9、7、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2.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第1发明人),专利已被生产应用;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选育的1个以上优良新品种或引进的2个以上新品种经省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得到推广应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 效益(附相关证明材料)。

3.参与负责规划1000亩以上蚕茧生产基地、5万张以上规模制种基地或200万株以上规模桑苗生产基地,实施并达到规划设计标准要求,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附相关证明材料)。

4.主持生产一代杂交种累计15万张以上,蚕种质量、公斤茧制种量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参与组织蚕桑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年产茧规模达500吨以上,累计1500吨以上,单产、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主持蚕种冷库管理和技术工作,累计冷藏、浸酸等保护处理50万张以上;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主推品种种性保持、品种资源保育工作,5年以上无责任事故,品质优良,并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

6.负责组织年经营蚕茧收烘规模在500吨以上,累计1500吨以上,蚕茧质量水平达省内先进。

7.在县以上范围内或1500亩以上生产基地负责桑、蚕病虫害测报防治、蚕种催青、新品种、新技术、新蚕、桑药、新机具及先进检测方法引进推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获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8.在推动示范园区、特色乡镇、专业村建设,实施蚕桑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出有效措施并组织实施,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创新,使蚕茧产量年增8%以上,蚕农增收10%以上。

9.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总结2项以上蚕桑生产、复合经营先进经验,进行理论分析与概括,推广应用,推广面积省、市、县、乡各级分别占适用面积的40%、50%、60%、70%以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第十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论文、著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申报高级农艺师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二条

从国内外引进的有特殊成就的人才,可根据本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直接申报。

第十三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第四篇:高级农艺师工作总结

篇一:高级农艺师业务总结1 申报高级农艺师业务总结

魏秀章

云和县云和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

魏秀章,男,195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78年12月参加工作,云和县云和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农技员,农艺师,1978年11月结业于浙江林业学校果树专业,学制一年半。1998年7月取得浙江省农业广播学校农作物专业中专文凭,学制三年。2002年7月取得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推广专业大专文凭,学制二年。1998年12 月取得助理农艺师资格,2004年9月被确认为农艺师,至今已满七年。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能认真履行农艺师职责,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 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几年来,先后担任?地方梨品种?云和雪梨品种资源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丽水市柑桔提质增效综合技术应用与推广》等5项省、市、县在云和实施科技示范项目建设,技术成果分别获省农业丰收一等奖、省科技兴林一等奖、省科技兴林三等奖和丽水市科技兴林二等奖、农业丰收三等奖。组织技术培训与生产现场技术指导,撰写农业生产意见、技术材料、农业信息材料、工作总结材料等50多篇,在农业信息网发表(农业技术信息、乡镇动态、农业信息)7篇,上传技术信息10多篇。在省级以上农业刊物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2篇,多次被县、乡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集体连年被县局评为先进集体。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忠诚人民的科技事业,有良好的品德风范和科技素养,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任现职以来一直出全勤,始终坚持战斗在农业第一线。

二、业务能力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农业技木推广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农艺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农业技术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农业技术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技项目建设活动,与同志一起钻研农业技术,共同开发农业技术研究专题。任现职7年来研究农业技术的专题有: 农业新品种、新技

术,全面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为我县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1、擅长从事地方梨品种资源?云和雪梨?研究工作

本人从80年代初开始,从事地方梨品种?云和雪梨?研究工作,完成了全县3个重点乡镇和5个次重点乡镇老云和雪梨成龄果园实地调查,调查总面积1276.03亩。举行2次大范围的优良单株评选工作,88年和89年分别初步筛选出11株和15株云和雪梨优良单株,并对各个优良单株母树进行了建档立案。繁育良种苗木,89年将15个优良单株进行高接换种,建立了34.2亩优良单株母本园,90年繁育良种苗木1万佘株,1992年舂分别在云坛乡苏坑村、安溪乡下武村建立了云和雪梨示范基地, 面积分别为200亩和70亩,通过试栽表现较为突出,亩产达1250-1500㎏,亩产值2.1万元,市场价比常规早熟梨增加3/4,使50多户果农每年增收20至30多万元。为了做好云和雪梨单株选优工作,把真正好的云和雪梨单株选出来,从2007年开始每年对基地果树物侯期进行观察记载和培育管理技术指导,确定以果实品质为统一标准,在2个示范基地通过3年观察逐株筛选,从中选出100多株为重点观测单株,经过4个月的观测查看对照的单株进行编号,2009年8月底至9月中旬在观测单株全面进行初选测评,从中选出23个单株确定为测评优良单株,于2009年9月15日对这些单株果实进行了综合测评, 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选出11个优良单株,为保护 ?云和雪梨?品种资源和开发利用作出积极的贡献,得到了有关专家认可。

2、主要从加强示范区建设入手,集中精力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1)2008至2010年主持完成了丽水市在云和实施《丽水市柑桔提质增效综合技术应用与推广》科技示范项目实施,三年全镇合计推广面积350亩,其中示范基地100亩,低产园改造100亩。通过实施三年350亩总产量1509吨,平均产量503吨,增幅25.59﹪,新增总产量308吨,年均新增总产量103吨,亩均产量1437公斤,亩均新增产量293公斤,总产值237万元,年均产值79万元,增幅101.26﹪,新增总产值119万元,年均新增产值40万元,总经济效益即纯收益160万元,年均纯收益53万元,增幅102.43﹪,投入产出比1:2:07,新增总纯收益81万元,年均新增总纯收益27万元,项目亩均产值2257元,亩新增产值1136元,亩均纯收益1521元, 亩均新增纯收益770元,平均单价1570元∕吨, 增幅60.25﹪。通过优质高效技术推广应用、品种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建设及低产园改造,提高了果业竞争力,加快了现代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项技术成果于2011年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一等奖。已公示

(2)2006-2010年,主持完成了丽水市在云和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南方优质多抗甜油桃新品种选育与不同栽培模式技术研究》项目实施的成果在我镇推广应用面积累计0.18万亩,其中进入丰产面积累计0.15万亩,平均亩产1840公斤,市场平均价3.6元/公斤,亩产值6624元,3年累计共创产值994万元,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研究解决了以往油桃栽培表现严重裂果和味酸这一两大难题,研究水平为国内先进。成功选育出‘丽油3号’甜油桃新品种,并通过国家良种认定。通过项目实施,填补了丽水以往不能成功种植甜油桃的空白,为甜油桃能成功种植开创了先例,由此推动甜油桃产业的发展,使甜油桃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水果之,该项技术成果于2011年获浙江省科技兴林一等奖。

(3)主持完成了丽水市在云和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丽水市应用《家庭健康花卉品种选育及养护技术》项目成果应用:本项目针对各种吸收室内有害物质能力强的常见花卉品种进行室内养护技术研究,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家庭健康花卉的特性,帮助大家解决困扰多时的各种室内污染问题,能安全、便捷地祛除室内污染,营造健康的家居环境。3年来,已广泛应用在家庭种养、租摆等花卉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带动近100多户花农发展健康花卉品种的生产,在云和镇,推广应用,面积达2390多亩,已产生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计350万元。因而,本项目研究结果符合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成果对我镇的花卉产业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以推动花卉产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美化、提升室内居住环境的效果。该项技术成果于2011年获浙江省科技兴林三等奖。

(4)主持完成了丽水市在云和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丽水市柳叶蜡梅抗衰老退行性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示范基地实施, 2006至2009年,在浙江省科技厅、丽水市农科院的支持下,开展了柳叶腊梅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系统研究,重点解决柳叶蜡梅人工栽培成功,破解了野生山蜡梅的质量、产量难题。解决了山蜡梅单株产叶量小,枝叶的内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山蜡梅产品的质量。该项技术成果于2011年获丽水市科技兴林二等奖。

(5)2010年主持完成了云和县在云和镇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云和县甬优系列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示范基地实施, 采取加强技术服务,提高粮农种植技术,蹲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部署,分级实施,及时检查督促等工作措施,应用推广甬优系列杂交稻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及时移栽,双本稀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统防统治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系列栽培技术。一年来举办培训班、技术现场会8期,受训376人次,印发甬优系列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等资料550份,蹲点办方,抓好三个中心示范方,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一年来全镇应用推广甬优系列水稻5107.5亩,生产稻谷2880.63吨,平均亩产564公斤,比非甬优水稻亩增50公斤,新增总产2553.75吨,新增总产值66.4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该项技术成果于2011年获丽水市农业丰收三等奖。

3、新品种引进并推广

⑴ 名茶:《安吉白茶、龙井

43、乌牛早、迎霜》等名茶品种,推广栽植面积47hm2,无性系良种名茶短穗扦插育苗示范基地3hm2.⑵ 水果:《石榴?青皮软籽?枣、?贡枣?》等优良品种,推广栽植面积20hm2.⑶ 干果:《板栗?云石一号?、魁栗、处暑红、?上光栗?》等优良品种,推广高接换种改良面种100hm2.4、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专业文论文12篇,其中独著9篇,合著1 :3篇。

(1)题目:《浙南山区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长江蔬菜杂志》2010年第9期 独著(2)题目:《云和雪梨单株选育及其开发利用》 出版刊物名称:《中国农业杂志》2009年第11期 独著(3)题目:《高山幼龄雪梨基地套番茄栽培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长江蔬菜杂志》2009年第3期 独著(4)题目:《黑宝石李引种浙江云和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中国果业信息杂志》2009年第3期 合著 1(5)题目:《云和代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食用菌杂志》2009年第3期 独著(6)题目:《莴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蔬菜杂志》2009年第7期 独著

(7)题目:《云和县祟头镇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出版刊物名称:《蔬菜杂志》2009年第8期 合著 1(8)题目:《反季节代料菜菇栽培管理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吉林蔬菜杂志》2009年第2期 独著(9)题目:《放心菜基地栽培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吉林蔬菜杂志》2009年第3期 独著

(10)题目:《低产毛竹林改造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浙江林业杂志》

2009年第1期 独著

(11)题目:《名茶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浙江林业杂志》2009年第3期 独著

(12)题目:《木糠、木屑生产代料香菇技术》 出版刊物名称:《浙江林业杂志》2009年第8期 合著 1

5、撰写农业技术信息

(1)发表于《浙江省农业信息网》农业技术资料栏目:1篇

(2)发表于《丽水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栏目: 1篇

(3)发表于云和农业信息《云和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栏目: 2篇

(4)发表于云和门户网《云和科普之窗》栏目:5篇

6、工作体会

多年来的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新技术,并应用到生产上,发挥其经济效益。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动态,注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使我地的新技术推广工作能不断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⑴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切实感觉到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理解了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含义,任何科学技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因地制宜的发挥其现实生产力的功能.⑵农业技术人员只能在自身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相结合,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与农民建立友好的关系,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依照党中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有效可行的科学技术,加以指导和推广,才能使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得到体现,完成自身技术推广的工作任务.⑶作为一名农技推广者--农艺师,我深深意识到,农技推广的工作过程是创造性很强,我国进入wto后,农业产业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又是当前市场经济时代的技术革新时期,本人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是自身在技术方面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许多技术问题还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求,二是由于本人的能力和经验上的不足,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没有很好的发挥桥梁作用,今后还需进一步努力加强。

最后,本人坦诚的希望各位评委、专家帮助我,支持我,谢谢!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篇二: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我于1981年1月毕业于宁波农校农学专业,学制三年。同年同月被分配到原奉化市大桥镇农技站参加工作,从事栽培、植保、土壤普查等工作,1987年12月被确认为具有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1988年2月被调到奉化市种子管理站主持杂交水稻及其制种技术工作,并于1995年9月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同年10月开始直到现在被聘任为农艺师职务。2007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农林局派住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期间无工作失误,身体健康。在1995年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后,经过长达15年的刻苦学习钻研、继续教育和努力工作,已经具备了符合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现将我任农艺师职务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农艺师以来从事和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1.引进推广以协优46为代表的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杂交组合。协优46是我市1989年到2005年的主栽杂交组合,该组合在我市累计推广面积40余万亩,该组合的推广有效的替代了汕优6号组合,使我市晚稻粮食单产从原来的35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50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在1500万公斤以上,同时解决了汕优6号易感稻瘟病的问题。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该系列组合的示范推广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宁波市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成果。

2.引进推广以两优培九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于1999年引进试种,也是我市引进推广的首个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02年组织有关镇、街道进行高产攻关,累计推广面积3.5万余亩,平均亩产597.7公斤,最高亩产量689公斤,曾创我市单产历史记录,曾是我市单季稻的主栽组合.该组合比协优46增产百来公斤,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粮食350余万公斤。该组合的示范推广获宁波市农科教项目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撰写的“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及防止”一文在《内蒙古农业科技》上发表,并获得奉化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4.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在主持奉化市杂交水稻制种期间,先后完成了春制高产技术研究、三期父本改为二期父本制种高产技术研究、选用抗穗芽组合防止制种穗上发芽、花期调节等制

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制订了协优

46、甬优1号等组合的制种高产技术方案及制种高产模式图;编写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一稿,被奉化市录用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乡土教材。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制种产量和质量,制种单产从原来的100公斤左右,稳步提高到了150公斤以上,生产的杂交种了产量与质量名列全省前茅,具有一定的著名度,目前我市的制种基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其中“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 项目获宁波市农业丰收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汕优64高产制种技术(推广)”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进行技术培训。在杂交水稻制种期间,每年对制种农户进行2—3次系统的的制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万份。培养了一批制种技术员和制种示范大户。在担任驻江口街道科技特派员三年时间里,配合江口农技站,积极开展水稻、葡萄、蔬菜等技术培训,先后对农民进行了近20次培训,累计培训15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余份,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

6.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高产示范方。在2007—2010年担任驻江口街道科技特派员期间,先后引进推广了甬籼

15、甬籼

69、甬优

12、宁81等优质高产新良种4个,推广机插、抛秧、精准施药、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等新技术5项,并在江口街道粮食功能区建立了550亩高产示范坊,由本人进行技术指导。该方在2009年种植早稻230亩,平均亩产543公斤,创奉化市早稻产量大面积高产之最。

其中由王阿军农户种植的一丘2.55亩甬籼69高产攻关田,产量经宁波、奉化二级农技专家的验收,亩产高达648.6公斤,亩产量创奉化市早稻产量之最;王长安农户种植的一丘2.99亩甬籼15机插稻,平均亩产也高达587.94公斤,亩产量创奉化市机插早稻产量之最。并完成了“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及“甬籼69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各一篇。同时还进行了葡萄压条盆栽技术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一篇。

7.积极申报科技项目。2009年帮助江口街道申报了“江口街道万亩优质稻米生产星火示范基地建设”、“江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及“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都进入了审批程序,其中“江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已经被宁波市科技局立项,“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葡萄压条盆栽技术研究”作为科技特派员项目被奉化科技局立项。8.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2007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委、市政府派驻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此期间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办好各类技术培训,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示范方。由于自已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引良种促粮食高产区建设”被编入宁波市《科技的星火 跃动的旗帜》一书。

9.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任农艺师以来,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累计继续教育达500余学时。

二、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1.“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推广”获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1996年6月。颁奖单位:浙江省农业厅。

2.“异质同恢的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和推广”获九六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1996年10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4.“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奉化市2002—2003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04年12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政府。

5.“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优质高产技术的研究推广”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05年6月。颁奖单位:宁波市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篇三: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王东波,男,1972年8月出生,1994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植保专业,学制四年、学历中专。同年同月被分配到泗洪县孙元农技站工作,从事稻麦和蔬菜高产栽培、病虫测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土壤普查等农技推广工作。1999年10月调入泗洪县上塘农技站任副站长主要负责作物栽培、新技术推广、病虫测报等业务工作,2000年10月晋升助理农艺师。2001年3月调入泗洪县半城农技站工作,2006年起担任半城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主持全镇农技、农机、林业、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全面负责小麦、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新农药试验示范和推广。2006年11月晋升农艺师,期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大专文凭。2012年参加中国农业大学专升本学历教育,2014年12月份毕业。

任现职以来,本人在政治上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种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和自觉宣传党中央的各种惠农政策,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同时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期间,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和领导认可,现将我任农艺师职务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农艺师以来从事和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1.参加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 2009年以来,积极参与江苏省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项目泗洪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泗洪农委在该项工作中,历

年有多个丰产片获省农委a级和b级示范方验收,2014年泗洪农委被江苏省农委评为“2014年万亩示片建设表现突出单位”。本人按照县农业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项目方案拟定、农民培训、农情调查积极参与,在本镇高产示范方实施方面,从品种布局、落实面积、示范田建立、农民会、广播会、现场会宣传、种子农药农资调运,农情调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过程指导、落实,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2.参加控减直播稻,推广机插秧工作,改进机插秧技术,增产显著,得到众多农户认可。2003年以来,由于受条纹叶枯病的影响,农户自发采用水稻直播栽培方式,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这种粗放式种植模式由于省工、省时、省秧田一推不可收拾,上级农业部门针对直播稻受早霜寒流影响大、杂草危害严重现状,提出了控减直播稻,推广机插秧的措施,实际推广中,由于插秧机30cm行距太大、本地小麦腾茬较晚,导致机插秧田块基本苗不足、有效分蘖时间短,机插粳稻产量不高,加之亩均230多元的机插费用,在农户中一直推而不广,2011年,本人编制了以“两早一促”为核心的常规粳稻机插秧技术规范,推广机插秧10330亩,在当年直播稻受早霜影响,平均产量不足900斤的情况下,机插秧田亩均产量1230斤,水稻收获平均提前24天,解决了当地小雪节气种麦怪象。本镇雪北村民李廷碧说:“王主任,往年我家8分地直播稻只能收8口袋。今年机插秧收了12口袋,你以前说的机插秧好处都实现了”。3.主持编制地方企业标准3项:2014年4月主持起草泗洪县粮丰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 “常规粳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规程”,以及“无公害农产品 香葱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 西葫芦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并经泗

洪县县技术质量监督局标准备案注册。

4.进行技术培训。针对本镇实际,每年编写《半城农情》10期以上,印发4000多份,对全镇农户农业生产全程指导。2010年以来,每年在每个村居会议室召开种植技术讲座、病虫害防治讲座,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在水稻病虫害高发期,通过村广播会指导农户进行科学防治。在通讯手段多样化的时代,创新农技推广方法,建立《古徐农网》飞信群,种田大户好友人数达300多人,上述工作的开展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5.引进推广新品种、稻麦种子纯良化工程近年来,推广水稻武运粳

21、华粳5号,小麦济麦

22、淮麦28等省农委主推稻麦良种,2012-2014年全镇水稻统一供种率达95%、小麦统一供种率86%以上

6、做好科技指导员,做好科技入户工作 2009年10任科技入户指导员工作以来。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办好各类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积极引进、改良、推广新技术,培养示范户,使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7、其他业务工作 每年主持或完成新农药、新技术试验示范10多项,2018年以来推广爱苗、康宽、稻杰、福戈等高效低毒新农药,推广面积达20多万亩次。主持本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品认证工作,沁园牌萝卜、花亭香葱获省农委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8、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任农艺师以来,积极参加省、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累计继续教育达600余学时。

二、获得的主要业务工作奖: 1、2014年被中共泗洪县委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2、2013年被泗洪县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3、2008年参加农业普查被江苏省农业普查办公室评为省级先进个人;2010年被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评为省级先进个人;2010年2月被宿迁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评为市级先进个人。4、2012年被泗洪县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评为农民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5、2011工作考核优秀。6、2013年工作考核优秀。7、2014年工作考核优秀。8、2009、2013被半城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三、发表的主要著作与论文:

第一作者论文著作2篇,其中《拌种剂防治小麦病害及对产量的影响》发表在全国优秀农业科普期刊《北京农业》2014年6月下旬刊;《先正达水稻减量控害试验报告》发表在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2014年8月上半月刊。

本人签字:

篇四:晋升高级农艺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于1979年高中毕业后,到xxx小学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逐渐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xx年x月,因得到当时xxxxx政府主要领导的赏识,我离开了钟爱的三尺讲台,被调到了xx农科站工作,从此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结了缘,扎根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在二十六年多的工作中,我曾经任农科站站长多年,为当地农业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对当地农作物优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普及等做了较大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当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成为全旗乡镇农业推广战线上的标兵。多次得到各级表彰和奖励。2007年10月,我晋升为农艺师。我的工作干劲变得更足、工作成绩更加显著,为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更多贡献,符合了申报高级农艺师的各项基本条件,现将多年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做好农民科技培训指导、提高新型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充分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是中国农业持久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奔小康的前提,也是我们这些基层农

技推广人员的重要职责,这些年来,我在镇政府和旗农牧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常年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炕头、村部等处进行讲课,讲课主要围绕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植物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要领等内容,其中自己作为主讲,共举办培训班150余次、300左右课时,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在讲课中,我讲求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通过培训,大力推广了旱作区地膜玉米覆盖技术,荞麦、马铃薯、杂豆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三十多项实用技术。提高了当地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机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种植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二、做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业务精、肯钻研、信息灵的特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先试验、示范,再推广的原则,根据全镇气候特点、缺乏水浇条件、沙壤土为主等因素,陆续引进了很多优良品种,并得到大规模推广种植。

1997年,从xxxxx引进了“星火葵花”1000公斤,示范种植500亩,秋收后,与当地的老品种“三道门”葵花比较,亩均增产效益16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受到群

众的欢迎。第二年,全乡推广面积达到了3000亩,并辐射到了临近乡镇。2001年,我又进行了玉米新品种“郑单958”的示范,2002年,推广面积2万亩,总计增产粮食200公斤。同时、我又推广了大粒荞麦、天山大明绿豆、千斤谷等很多优质杂粮杂豆种子,使新镇成为全旗著名的杂粮杂豆产区。近三年来,我又示范推广了“农华101”、“农华302”、“洛单248”等一些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以适宜、高产、品质好等因素而被大面积种植,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要想与农业生产迅速对接,项目示范是一个重要载体,这些年来,我和同事们承担了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荞麦高产栽培技术”““、旱作区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等试验示范项目二十余项,对每一个示范项目,我无论是作为主持、还是作为一般技术人员参加,我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严格按照项目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示范点上的技术指导,田间记录、试验结果分析等,掌握第一手翔实资料,把数据做准、做实,有充分说服力。示范效果十分显著,项目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和农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这些年我收到的表彰和奖励主要有:1990年,在全国叶古宝论文评比中,我的“xxxxxxxx”一文,被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服务中心评为二等奖;1991年,所参加的“xxxxx”

项目荣获xxxxxx农牧处授予的“种植业丰收叁等奖”;1992年,所主持完成的“旱作区地膜玉米栽培技术”项目被xxxx政府评为贰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是领导、同事的集体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的缩影和结晶,更加坚定了我“服务三农、造福农民”的理想和信念。

三、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工作以来,为了能够胜任本职,改变自己学历低、知识较为薄弱的现实,我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工作勤勉刻苦、甘于奉献,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志们的夸奖和农民群众的赞扬。1994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我更是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自身要求更加严格。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在工作中时刻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原则。

在业务上,除了向老同志学习、参加各级业务培训班外,我还通过进修,系统学习了农学及农技推广知识。1985年,我通过四年的学习,从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学专业毕业,获得中专文凭;1998年,我报名参加了难度较高的自考,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各科考试,取得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的毕业证书,获得了大专文凭。2008年,我又再接再厉,考取了沈阳农业大学农学本科函授班,通过三年制的学习,我在2010年毕业,获得了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函授本科文凭,终于实现我朝思梦想的本科

梦。由于农业科技知识储备充分,加之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我的推广工作越发游刃有余,在近30年的工作中,我和这些最质朴的服务对象—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把我当成了家人和好朋友,称我“老xx”。在生产中遇到困惑和难题时,“快 xxxx”成为当地农民兄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四、加强技术经验总结、拓展业务交流空间

任职以来,我会及时将自己的一些农业生产经验、试验示范结果等进行详细、认真的总结,撰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发表出来,供专家指正、供同仁和农民朋友共享。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xxxxxxxxxx xxxxxxxxxx 此外,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还多次参加编著了农业科技小册子等资料,发给当地农民,普及农业知识。

总之,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近三十年来,我通过坚持不懈的毅力,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做了一定贡献,但是,我觉得做得还是远远不够,距离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推广战线的老兵,我还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还要安下心来,继续扎

篇五:高级农艺师述职报告

高级农艺师述职报告

一、任劳任怨、清清白白做人

通过在市党校第一期乡科理论研讨班的学习,使自己的大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清洗。以前总以为自己的理论素养足够了,学不学都无所谓,于是把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酒桌上,牌桌上,网络游戏中,很少想到学习通过认真对自己进行剖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以前在理论学习上,只求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漂浮不深入。今年通过理论中心组的多次学习。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对所学的篇目,认真做好笔记,并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这一学习形势新颖而又充满了活力,一改过去一提理论学习就感到枯燥泛味,通过学习对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如何保持廉洁自律的党员形象,如何树立正确的社

会主义荣辱观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观看电教片成为每年党员的必修课,通过身边时代先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教育了我、鼓励着我。使我认识到高尚在渺小中孕育,伟大在平凡中诞生。正是身边这些时代先锋们用实际行动注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更新,也将使我终身受益。在学习中还注意向周围的同事、领导学习,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总之,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事不在,学习无时不在。

三、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

工作是美好的,工作充满了希望和挑战,在负责蔬菜基地建设工作中,克服没有交通工具的困难,骑自行车奔波在田间地头,没有办公室,面对整天风吹、日晒,有时还要遭受雨淋的辛苦,自己也曾多次打退堂鼓,可每当想起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所有的困难都烟消云散。今年由我负责夏、秋两季的测产工作,时间短、工作量大,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奔波于田间地头,玉米叶子把身上划得一道道伤痕,忍着疼痛连续工作,大量地数据,反复核算,例使我市的各种作物产量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小麦良种补贴这一工作,涉及面广,人少事多,工作繁锁,经费缺乏,自己能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为了保证今年冬麦和明年春麦的种子质量,在小麦收获前和检验员逐地块的检查验收,做到对供种企业和农民负责。蔬菜种植是××市的朝阳产业,在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好领导分配的工作,在项目的申报、数据的收集整理都能认真去完成,在种植技术方面由于自己是门外汉,就利用空闲时间看电教片,从书本上学,向身边懂行的技术人员请教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农业生产接触的农民较多,不论是他们在生产上遇到问题打电话请教,还是来到办公室寻求帮助,对于自己懂的知识都耐心细致地做以讲解,对于不懂的知识,都能热心地帮助其找有关人员解决难题,确实和农民有一个真心实意的感情交流,针对一年的农业生产,找出存在的问题,认真写好调查报告。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局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义务劳动。自从担任副总农艺师以来,总感觉担子重、压力大,因自己多年未从事专业工作,所学的专业是农学,知识面比较窄,怎样才能适应这一工作,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想念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干好的,想信同事们的团结合作,相信大

多数干部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凭着这种信念,克服了工作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对于自己分管的统计工作认真负责,每次上报的数据认真过目,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对于有疑问的上报数字,请示领导核实,再上报。

四、找出差距,再接再厉

1、树立全心全意做好××市农牧民朋友服务工作的信心,继续深入扎实地学好业务知识。

2、拓宽工作思路,协助领导作好××市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做好领导的参谋。

3、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觉得有得也有失,希望同志们根据我平时的工作表现提出诚恳的批评意见,我将虚心接受 并努力去改正。在xx年将发扬成绩积极工作,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最后借此机会向一贯关心、支持、帮助我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诚挚的诚意。

第五篇:高级农艺师事迹材料

个人简介:xzxxx,男,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xzxxx年2月出生于xzxxx县xzxxx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xzxxx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同年10月毕业分配于xzxxx县xzxxx镇水利站,1992年8月借调到xzxxx地区农业局土肥站从事国家八五农业科研项目工作,1997年1月调入xzxxx地区土肥站工作至今。现任xzxxx市土肥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参加工作以来,辛勤耕耘,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工作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排难争先创优。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始终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把握着自己工作的尺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争先创优的亮丽风采。用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全市“三农”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曾经获得的荣誉:先后主持和参与实施的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近30项,获省部级、地厅级等各种奖项达15项。先后撰写部、省、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0余项,试验研究论文60余篇。先后在国家、省级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获2011年xzxxx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获贵州省“十五”期间土肥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省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获贵州省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xzxxx市首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09-2012年被聘担任国家土地督察局社会监督评估委员会委员。

创先争优主要先进事迹:

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开创了全市乃至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新局面,使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是农业部、财政部2005年开始在全国试点,目前在全市各县(区、市)已普及实施的项目。实施该项目是目前土肥工作的一项核心工作。该项目的核心内容就是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由于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办公设备较先进,市、县土肥技术力量和现有设备无法完成,因此,目前全省各项目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主要依靠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来完成。为了大胆地在该项工作上有所为,有所位,提高市、县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熟悉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了解、掌握耕地地力评价全过程,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2011年主动承担了xzxxx县实施的农业部、财政部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从目前评价的情况看,达到了预期目的。得到了有关领导肯定和好评,土肥技术干部称赞说:“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既锻炼了土肥技术干部,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得到提升;同时又改善了职工的福利待遇,使他们劳有所得;并且今后还能有效指导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开展,开创了全市土肥工作的新局面,使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土肥工作的前列,何乐而不为呢?”

2、强化项目技术贮备,加大项目申报和实施,着力改善土壤结构,保障了粮食持续增长能力

土肥工作要有效开展,全靠项目拉动。因此,必须通过申报项目,争取项目。有了项目,就有经费。有了经费,应能帮助办一些实事。近些年来,一方面先后向省科技厅、省农委等单位争取科研及试验示范项目;另一方面,竭力整合资源,联合与其他单位申报、实施项目,达到项目成果共享,通过在项目区实施项目,一是向群众传授了科学施肥技术知识,二是可以有效改善项目区的土壤肥力结构。

3、强化科学施肥等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普及、推广,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入户到位率和普及率。

加强对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普及、推广,是党和政府赋予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农民朋友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民朋友的强烈愿望和殷切期盼。为了使农业科技适用技术横到边,纵到底,多年来,xzxxx同志带领单位一班人长期深入农业生产基层第一线,走村串户,跟着农民走,带着农民干,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通过示范办点,现场指导,搞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业适用技术的入户单位率和普及率。近年来,共计培训农科示范户560户,培训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560人次,培训农民58500人次。

二、全面组织实施项目,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1、全面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民施肥观念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施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长期以来,我市广大农村部分地区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耕地养分状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目前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普及全市各县(区、市)千家万户,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项目区农民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显著。据统计,从2005年起,在全市累计推广完成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辣椒、高粱、小麦、红薯、茶叶、果树、蔬菜等各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900万亩次,发放施肥建议卡300万张,制定水稻、玉米、油菜、薯类等主要粮油作物肥料配方300个,项目区共计增产粮食100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总量(纯量)3万余吨,总增产节支9亿元。

二是促进了农民施肥观念的转变,按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明显增强,肥料利用率提高,减少了不合理施肥导致的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用肥习惯及施肥方式发生了三大转变:一是由重施化肥忽视有机肥向施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转变;二是由重施氮肥忽视磷钾肥向多种肥料元素合理配方混合施用的转变;三是由过去的撒施向穴施或沟施的转变。由于项目区农民用肥习惯及施肥方式的转变,减少了盲目施肥、过量施肥、撒施肥等传统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减少了肥料可能造成的面源污染,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促进了肥料生产营销体制的创新。各项目实施县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从强化利益联结、促进产销结合入手,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促进了“测、配、产、供、施”的衔接。自2005年以来,“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应到点,指导到户”和“免费测土,提供配方,按方购肥,指导施肥”等模式逐步推广。在企业参与方面,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机制,探索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具体运作模式。

四是促进了农业部门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各项目实施县农业局土肥技术队伍普遍得到加强,土肥化验设备明显完善,土壤样品分析化验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五是促进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项目实施,农民切实感受到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带来的经济实惠。同时,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社会各界对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推广的成效有了普遍了解,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2、主持实施的省、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成效显著。

一是主持实施的xzxxx市农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有机食品—茅台酒用高粱标准化施肥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已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有关专家验收和鉴定。项目全面和超额完成合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累计新增总产量1139.72万㎏,新增总产值2245.24万元,新增总净产值1541.19万元;单位生产投入比1:1.73,新增净投产比1:2.19。项目总体达省内同类领先水平。

二是参与主持实施完成了贵州省土肥总站申报立项的贵州省科技厅“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与转化应用”项目,主持完成了贵州省油菜施肥指标体系建设子课题项目。2010年6月2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成果评价委员会,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验收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实施难度大,转化程度高,覆盖面广,惠及农户多,技术创新点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该项目被评为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二等奖。

三是主持实施的2008-2010年贵州省科技厅“脱毒红薯种薯繁育、标准化施肥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经省、市有关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核心试验示范脱毒红薯加权平均产量为2088.3kg/667m2,平均每亩超项目合同指标438.3公斤;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区脱毒红薯平均产量1613.4公斤/亩,平均每亩超项目合同指标113.4公斤。目前该项目已实施结束,全面完成合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正在全面汇总,待项目验收鉴定。

四是先后参与和主持实施的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近30项,先后获省部级、地厅级等各种奖项达15项。参与了《贵州省油菜秸秆还田技术规范》、《贵州省耕地施肥分区技术规范》、《贵州省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等的编写和标准制定,经贵州省技术监督局颁布,贵州省农业厅(农委)实施。

下载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精)(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精)(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艺师评审条件

    农艺师评审条件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及本专业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及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发展需求;能将新技......

    农业系列高级农艺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52人

    农业系列高级农艺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69人 晋升:69人 钟山县农业局土肥工作站: 胡全鉴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 莫振茂 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宁梅新 永福县植保......

    高级农艺师竞聘演讲稿

    高级农艺师竞聘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有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我站在这样的舞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我竞聘的是高级农艺师岗位。我深知,要......

    申报高级农艺师答辩

    申报高级农艺师答辩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 我叫魏秀章,在云和县云和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工作,来自于农村,没有经过大中院校正规专业学习,现任农技员(园艺栽培专业)。197......

    高级农艺师述职报告

    一、任劳任怨、清清白白做人廉洁自律是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具体表现,平时对自己在加强廉政建设工作中,自己始终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执行两个《条例》,平时从我做起,时刻牢记自......

    高级农艺师聘任申请

    高级农艺师聘任申请书我叫×××,男,××年2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农林学校植保专业,1996年12月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大专学历,1986年7月——1995年12月在××市植保站......

    农艺师职称评审申报材料(最终定稿)

    农艺师职称评审申报材料 xx职改办: *同志,男,汉族,生于1964年5月21日,现年42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出生于xx县xx镇七里村五组,现任*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该同志于1981年在xx中学高中毕业......

    农艺师评审资格条件

    江苏省高级农艺师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