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17:4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第一篇: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严抓医疗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

针对以往医院院科二级医疗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科主任忙于临床诊疗工作而疏于质量管理工作,科室医疗质量没有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监控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医院去年成立了质控科。作为医疗质量监控的主要职能科室,质控科通过认真分析和充分协调,从而使科室的质量控制架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完善了科室质控小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相关设置、管理工作制度、质控员的职责、考评及配套政策等。

为了不断提高质控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更新质量管理理念,质控科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质控员协助质控组长做好本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推进科室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一是定期举办质控员培训班,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监控相关知识,并通过质控员对全科人员进行质量教育与指导,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3期培训班。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质控员例会,通报质控考评结果,小结全院质控工作,例会上质控员可以充分讨论、互相学习,还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三是要求质控员在进行本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自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质控组长汇报,提出整改措施,并以书面形式每月一次向医院质控科汇报。四是每周抽查1~2个科室质控员工作数量及质量情况,做好科室质控小组工作的监督及质控员考评工作等。

此外, 质控科还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为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监控医疗质量,质控科组织有关人员每周下科室进行1~2次的医疗质量检查,对各科室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科室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法制及医德医风教育、劳动纪律、医疗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处方管理及临床用药、教学管理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作出相应的处罚;定期对全院的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质量考核通报下发到各科室;同时还通过认真组织医疗质量相关主题活动,包括开好质量安全分析会、开展质量安全月活动、病案质量评比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篇:2016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我院通过重视重点环节安全管理,规范、提升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纠纷、隐患病例的提前介入和干预,强化科室早汇报、医务科早调查、早协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2016年发生医疗纠纷6例,医疗安全管理仍需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现将2016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调依法执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务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加强执业准入管理,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

二、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在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及操作规范的同时,医院修订了医、药、技管理规范及各临床专业诊疗规范。

三、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月组织至少进行一次病历质量督导检查。

四、加强督导检查,排查医疗安全隐患

通过院领导行政查房,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期到科室督查、夜查房、到手术室等相关科室检查、组织医疗核心制度考试等形式跟踪科室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开展医疗安全自查,组织参加院内疑难、危重病例大会诊、及时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强化科室早汇报、医务科早调查、早协调等措施,解决安全隐患。2016年共报告医疗安全预警65次,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五、重视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加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安全核查,加强术前沟通与告知等。实行医疗总值班制,安排副高以上医师轮流值班,参与指导多发伤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实行主任夜查房,科室下午查房制度,注重病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减少安全隐患。

***医院医务科 2016年12月19日

第三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重点巩固了医疗规范和核心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门诊量完成40306人次,完成住院治疗3958人次(其中农合患者2318人次,占住院总数的58.5%),住院手术420人次,住院分娩685人次,业务量增长达到15%。

我院2012年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入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医院坚持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不断强化质量观念,提高责任意识,构筑安全防线,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尤其加强了医疗护理人员质量安全观念,全年组织相关培训学习8期,参加人员达到650余人次。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完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了医疗护理质控体系,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检查结果向科室反馈、全院通报;严格依法执业,在工作中利用不同形式引导患者正确、合理就医。进一步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完善重点部门管理。加强临床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手术医师档案,严格按规定开展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规范了药品管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认真进行处方点评,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加强了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加大了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彻底清理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保留抗菌药物32个剂型,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占到抗菌药物总数的2/3以上。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完善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制度,加强环节管理,落实医疗安全相关工作制度,本未发生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突出管理重点,落实环节规范,全年传染病无漏报,无院内感染发生。临床路径工作进一步推进,目前我院有7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但是目前存在入组率偏低、变异率较高等问题。2009-2011医师定期考核工作顺利完成,我院52人参加考核全部合格。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正在探索中,尚未在我院正式推开。

医疗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我院将结合公立医院改革、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的开展,努力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更上一个新台阶。

**县医院

第四篇: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四)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是在院长和分管业务副院长组织领导下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机构。

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标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并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3.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4.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5.委员会全体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问题,总结工作。6.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是在院长和分管业务副院长组织领导下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机构。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标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并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3.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4.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5.委员会全体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问题,总结工作。6.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管理机构。

2.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标准、制度、监控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

3.科学、准确地统计院内感染发病率,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医院感染的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发展趋势,感染发生规律,及时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

4.委员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分析问题,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感染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5.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四)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是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全院药品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管理机构。

2.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下设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情况随时召开会议,并做会议记录,必要时形成会议纪要。

3.研究解决我医院医疗用药的重大问题。4.督促检查全院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政法规的落实情况。5.监督和指导药剂科开展工作,评价药剂科服务临床医疗工作的质量。6.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常设机构在药剂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工作。

二、医疗管理工作

(一)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二)病人留观制度(三)医嘱制度(四)处方制度(五)出诊制度(六)首诊负责制(七)查房制度

(八)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九)查对制度(十)病历书写制度

(十一)病例讨论制度(十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十三)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 1.入院

1.1病人入院应先到门(急)诊就诊,经医师检诊认为确需住院治疗者,开具《住院通知单》,病人及家属持《住院通知单》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后方可收住入院。

1.2急、危、重、抢救病人可在办理入院手续的同时送往病区,病区医护人员应先行接收并救治,同时督促家属补齐手续。不得因等待住院手续而延误诊疗。

1.3病区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应主动热情接待,安排好床位,建立住院病历,完成各项登记工作,做好入院介绍、评估和健康宣教,及时通知经管或值班医师。1.4门(急)诊医师应严格掌握住院指征,加强与病区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床位收住状况,妥善协调解决住院问题。

2.出院

2.1病人出院,需经管医师同意,由经管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并通知病人及家属。护士将出院医嘱处理完毕后将《住院病人出院通知单》填写完整并加盖病区公章送往住院处。如有出院带药者,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带药”(西药或中药)字样。

2.2病情不允许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出院者,经管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按自动出院处理。病程记录上必须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或按手印。家属签名或按手印时必须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2.3应该出院而不愿出院者,经管医师应耐心劝导,促使其出院。必要时应报告医务科、保卫科和病人所在单位,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2.4病人出院带药和疾病证明书的出具应由经管医师严格把关,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2.5病人出院时,经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将相关注意事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嘱其门诊随访。

2.6做好病人出院后的终末消毒工作。3.转科

3.1病人转科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

3.2病人转科前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护士将本科室相关账目结算完毕后,填写《住院病人出院通知单》并注明“转科”字样及所要转往的病区与床号,送往住院处办理转账手续。同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准备接收,由工作人员携带全部病历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室。必要时可根据病情派医师或护士随同前往,详细交接。3.3转入科室应按照新入院病人予以检诊,及时记录转科医嘱。其记录方法与术后医嘱相同,转科前医嘱全部停止。

3.4终末消毒同出院病人。4.转院

4.1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转送的前提下,由经管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班外时间报总值班)审批并备案。由医务科或总值班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

4.2转院的费用结算及手续与出院相同。

4.3病人转院时可按照有关规定复印并带走部分病历资料,如检查化验单、病情摘要、出院小结等。病历资料不得带走或借出。4.4病人转院时原经管科室应酌情派医护人员随救护车护送。转送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或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不得转院。

4.5转院病人的终末消毒同出院病人(二)病人留观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因病情需要尚须留院观察的病人,可留院观察,并落实首诊负责制,留观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门急诊值班医师护士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凡收入观察室的病人,应当下达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留观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门急诊值班医师每日早晚查房一次,重症病人随时查房,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门急诊值班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门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对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按时认真交接班,并有书面交接班记录。

(三)医嘱制度 ,.医嘱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适用于住院患者的各类药品及一切检查、治疗、操作均应写入医嘱单。医嘱内容应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只包含一个内容,注明起始和停止时间(具体到分钟)。,.医师下达医嘱应认真负责,严禁不看病人就下医嘱的草率作风,医嘱下达后应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再交由护士执行。,.医嘱种类

3.1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3.2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需要时立即执行。

3.3备用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分为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用医嘱(SOS)二种。

3.3.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写在长期医嘱单内,须由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方为失效。护士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相应内容、执行时间,并签名。

3.3.2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师开出12小时内有效,写在临时医嘱单内,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

4.常规医嘱一般应在每日上午十时以前开出。除新入院或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需要外,一般不再另开当日医嘱。新入院病人,一般在入院二小时内开出,急危重症病人应随时开出。

5.开医嘱要求时间准确,层次分明,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签名完整,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若为一组医嘱“取消”,应标注在第一项医嘱的左前方,并由医师在整组医嘱最后面签名。

6.长期医嘱若因特殊原因不能执行,应由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和执行护士均应签名。7.更改医嘱,应先停止原医嘱再重开医嘱。

8.两种以上药物组成一组医嘱,如只停用其中一种药物时应停止全组医嘱然后重开。

9.凡转科、手术、分娩后及重整医嘱,在长期医嘱的最后一项下面划一条红线。若上一页最后一行写满,需在新一页的第一项医嘱的顶线上划一条红线。若上一页仅剩一行,可不写医嘱,但需注明“空格”。凡长

重整医嘱”及期医嘱单超过三张,必须重整,并在医嘱栏的中央写上“重整时间并签名。重整医嘱应按原来的日期顺序抄录,并认真核对,防止错漏。

10.护士在进行医嘱整理时,应做到准确无误,不得擅自涂改。如有疑义,应与有关医师核实清楚后方可执行。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发现错误应立即更正。护理部应定期抽查各科室医嘱核对情况。11.护士执行医嘱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执行人签名制度,实现“责任到人”,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2.非抢救、手术等紧急、特殊情况,医师不得下达、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必须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须复诵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事后,医师应即刻详实补记医嘱。

13.凡需下一班次执行的医嘱,两班护士之间应交代清楚,并在相关记录上注明。

14.护士执行医嘱时按以下流程操作:阅读-查对-确认-打印或抄写医嘱执行单-执行、查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

(四)处方制度 1.处方权限规定

1.1凡具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院注册的临床医师具有处方权。有处方权的医师应将签字留样存医务科和药剂科备案。1.2无处方权的进修医师,需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开处方,其处方由带教医师签审后方可生效。

1.3处方必须由医师亲自填写,严禁医师在空白处方上签名后由他人自行填写药品名称、剂量等。任何人不得模仿医师笔迹冒名签字开方。

1.4非临床医师从事特殊诊疗专业的,只限开具本专业范围内的药品处方。1.5药剂师应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在调配处方时要做到“四查十对”防止差错,对不规范处方和不能确定其合法性的处方,有监督医师用药的权力和责任,对怀疑用错药、滥用药及书写不合格的处方,药房有权拒绝调发药品并通知开方医师。药剂师不得擅自修改处方。

1.6关于毒、麻、限、剧药品处方,遵照毒、麻、限、剧药品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执行。

2.处方书写基本规则

2.1处方一般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笔书写(复写处方除外),字迹要清晰,字体工整。

2.2处方一般不得涂改。超过极量或特殊用药,应由医师重加签字,以示负责。一张处方涂改两处以上应重新书写。

2.3处方用药应遵循“急三慢七”的原则,一般不超过7天量,慢性疾 病或特殊疾病可酌情延长,毒性药品和麻醉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4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必须经医师重新签字并注明日期方有效。2.5急症处方可选用白纸红字的急症专用处方或在普通处方的右上角注明“急”字,以使药房优先调配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和白色。

2.6每张西药或中成药处方不超过5种药品(输液处方、中药饮片处方除外),因病情需要超过5种药品应另开处方。医师签名及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均须签全名。2.7医师签名及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均须签全名。2.8凡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必须注明皮试。3.处方保管

3.1每日处方按照普通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及限、剧药品分别装订,并加封面,集中妥善保存。

3.2普通处方保存一年,毒、麻、限、剧药品处方保存三年,麻醉药处方保存五年。

3.3处方保存到期后由药剂科批准销毁。销毁时需由二人负责,并做好登记工作。

(五)出诊制度

1(出诊是指因病人病情需要,医师到病人家里或有关场所对其疾病进行诊疗的活动。

2(医师出诊应征得院领导或院总值班同意,携带相关的诊疗设备和药品,对病人进行现场诊治,遇有不能诊治或没有条件诊治的患者,应动员或协助其及时转诊。

3(出诊医师应详细了解病人病情,给病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并做好相关登记和必要的文书记录。

4(可按有关规定收取适当的出诊费用,回院后交财务部门统一入帐。5(建立医师出诊工作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出诊资并作为出诊医师专业技术考核的重要指标。

(六)首诊负责制

1.门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首次接诊病人的科室和医生为首诊责任人。对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抢救应承担责任,不得推诿病人。2.首诊医生对所接诊的病人应认真询问病史,进行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认真做好病历记录。门诊病历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历必须填写具体日期(时、分)。对35岁以上病人实行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并做好记录。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开通“绿色通道”,先实施抢救措施,以后补办其他手续,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医务科(班外时间报告总值班)业务主管部门。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

4.当通过检查确定病人确患其他科室诊治的疾病时,也必须写好病历,写出初步诊断,再把病人转到有关科室。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当门诊中发现病人需要住院时,应及时联系床位,开出住院通知书。当门诊中发现病人需观察治疗但不需要住院或无法住院时,应收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6.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7.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七)查房制度

1.根据本院人力资源实际实行二级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级医师为具备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及以上人员,二级为主治及以上人员,三级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

2.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ª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每日至少查房2次。3.对危重病人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随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上级医师临时检查病人。

4.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医师报告简要病历、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住院医师应认真做好记录。

5.护士长要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并且要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6查房内容: 6.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住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6.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住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

师、护士的汇报反映;倾听病人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了解病情变化;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6.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危重危、疑难、待诊断、新住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检查化验报告,分析化验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写出次日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人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方面的意见。

7.业务院长、医务科每月有计划地参加1?ª2个科的查房,检查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及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8.其它院领导及机关各科负责人有目的地定期参加查房工作,全面了解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七)查房制度

9.为保证查房质量,各级医护人员应遵守以下要求: 9.1提前安排好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不得随意不到缺席,有特殊事情需报主查人批准。科主任、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查房,护士长或教学护士应参加。

9.2注意做好保护性医疗制度,凡对病人有不利影响的讨论和对下级医师的批评不应在病床前进行,应回办公室集中讨论。

9.3查房报告病历、讨论、讲解时均应注意声音清晰,使全体参加查房人员都能听清。

9.4各项操作及查体应严格消毒观念,每查完一病人后,应用消毒洗手水清洗后方可检查下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

95病历不准放在病床上,由实习医生或住院医师持病历,每查完一人将病历送还病历车。

9.6查房纪律: 9.6.1严格时间观念,无特殊情况,必需按时进行。9.6.2查房时要做到:衣帽整齐、姿势端正,态度严谨。9.6.3精神集中,不许交头接耳,要认真做好记录。9.6.4查房时不允许随便外出及接待,不准接电话。

9.6.5保持病室安静,不允许探视陪伴,病人不准下床活动。(八)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安排专人严密妥善地安排好昼夜值班医师(技师),值班医师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严禁擅离职守,以确保医疗工作连续有效地进行。2.值班医师必须具备独立处理医疗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具有助理执业医师及以上资格。3.临床值班医师负责班外时间(午间、夜间、节假日)全科临时性医疗处置,急危重症病人的观察、治疗和抢救,急会诊,急诊入院病人的检诊与处理及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等,同时应协助值班护士做好病区管理工作。医技科室值班医师(技师)应做好本专业所负责之各项检查、检验工作(如X光、CT、MRI、各种血液检查等),以保证配合临床诊疗抢救需要。

4.值班医师应按时上班,班班交接,交接班时应巡查每一位病人,了解危重病人情况,做好床旁交班。

5.各科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接班记录本,并做好交班工作。值班医师对危重病人的处置,应做好病程记录,并扼要记入交接班记录本。

6.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九)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1.1 医嘱录入后主班应自查,护士长查对,夜班总核对后签名或盖章。1.2 临时医嘱执行后要签名和记录时间,对有疑问的医嘱问清后方可执行。1.3 抢救病人时医生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一遍无误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丢掉。

1.4 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个人核对无误方有效。1.5 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2.1发药、注射及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服药或注射前查,服药或注射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及用法。

2.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2.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个人核对方可发出。

2.4易过敏药物,给药前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药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2.5发药及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及时查清,方可执行。3.输血查对制度

3.1查采血日期,血清无凝块或溶血,血瓶有无裂痕。

3.2查输血单与血瓶签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3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取血者核对床号、姓名、血型、血袋号。

3.4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单与血瓶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3.5输血前病人床前再次核对姓名、血型。3.6输血后血瓶应保留。4.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4.1 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的术中用药以和病历与资料、术前备皮等。

4.2 实施麻醉前,麻醉师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经。同时要知道患者是否有已知的药物过敏。

4.3 手术切皮前,实行??暂定??,由手术者与麻醉师、护士再次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4.4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4.5 除手术过程中神志清醒的患者外,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患者信息依据 4.6 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的进行逐一核查。

5.药房查对制度

5.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5.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6.检验科查对制度

6.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6.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6.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6.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6.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7.供应室查对制度

7.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7.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7.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十)病历书写制度

1.病历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全面、系统的科学记载,是医务人员进行正确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科学依据,是医务人员将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方式获得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后形成的医疗活动记录。它体现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及法律诉讼工作提供客观资料和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必须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书写病历。2.病历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如下: 2.1住院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整份病历应尽量保持同一颜色,需要复写、修改的除外)。门(急)诊病历和需要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

2.2病历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部分可用外文缩写)。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3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统一使用公历,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必要时注明时刻。时刻的书写采用24小时制。

2.4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文字工整,字迹清晰,标点正确。书写过程出现错字时,应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2.5病案首页和各种表格记录的栏目,必须逐项认真填写,不得遗漏。无内容者划“/”。每张记录表格楣栏的病员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和用纸页数均需填写齐全。

2.6病历应按规定内容书写,并由医务人员签全名。

2.7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和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姓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修改内容和签名必须用红色钢笔或水笔。

2.8各种症状和体征要用医学术语记录。对病员提及的既往疾病名称应加引号。不得写化学分子式(如NaCL),不得写不恰当的简称(如支扩、高心等)。

2.9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2.10诊断名称应确切,要符合疾病命名规定的标准。疾病名称要分清主次,按顺序排列。主要疾病应列于最前,其他诊断列于主要疾病之后。诊断应写疾病全称,应尽可能包括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的诊断。2.10.1诊断名称使用“初步诊断”、“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住院医师书写入院记录时的诊断为“初步诊断”,主治医师首次查房所确定的诊断为“入院诊断”。2.10.2若初步诊断与入院诊断一致,主治医师应在初步诊断后签上姓名和日期。若不一致,主治医师应在初步诊断后写出入院诊断,并签上姓名与日期。

2.10.3若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不符者,应有充分依据并做出出院诊断,并写明年、月、日。所作诊断必须经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确认并签名。

2.11凡药物过敏者,应在病历及首页药物过敏栏内用红色钢笔或水笔注明过敏药物的名称。无药物过敏者,应在栏内写“未发现”。2.12化验报告单应按报告日期顺序呈叠瓦状粘贴整齐,其他检查报告应分门别类另纸粘贴。

2.13因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 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3.门诊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1要简明扼要。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3.2 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人。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3 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加填时间。

3.4 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3.5 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3.6 门诊病人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3.7 门诊医师对转诊病人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4.病历书写质量应列为医务人员的业务考核内容,并作为晋级考核的必备项目。(十一)病例讨论制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1.1凡入院经多种检查仍诊断不明或疗效较差,住院期间各种检查、检验有重要发现而将导致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的较大变更,以及其他复杂难辨、紧急危重或病情突变的病例均应进行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争取良好疗效。

1.2讨论应由科主任主持,科室全体医师(需要时请护士长)参加。1.3讨论进行前,分管医师应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简明介绍病史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意义及关键问题;与会医师可各抒己见,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或有关资料和信息;最后由主持讨论者总结概括,综合分析,明确结果,确定诊疗方案。

1.4讨论情况应指定专人详实记录在《病程记录》(必须有讨论主持者签名)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登记本》内。

2.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1凡死亡病例均应在科内进行讨论,一般要求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完成;特殊病例及时完成;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二周内完成。

2.2讨论应由科主任主持,科室全体医师(需要时请护士长)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人员及分管业务副院长参加。

2.3讨论中应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情、病史、治疗与抢救经过以及死亡原因(急诊死亡病例由当时负责抢救的值班医师介绍,参加抢救的其他医师予以补充)。讨论目的是分析死亡原因,吸取经验与教训。

2.4讨论情况及结论应由经管住院医师详实记录在《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单》(必须有讨论主持者签名)和《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内。

3.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3.1 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3.2 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疗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3.3 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3.4 讨论情况记入病历。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讨论。(十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避免滥用血液,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1.凡需申请输血者,受血者必须在输血前做有关检查,内容包括:血红蛋白、血型,血小板计数、血细胞压积、ALT、HBsAg、抗-一HCV,抗-一HIVUV1,2,梅毒等,检验结果入病历例保存。急诊输血患者可在输血前留取血标本,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留取标本的时间及“结果待报”字样,待结果出来之后将报告单入病历。

2.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指出,低血容量病人可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HB>lOOg/L可以不输红细胞。

3.申请用血由经治医生负责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标本至少于预定日期前一天送交检验科备血。

4.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宇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班外时间报总值班)同意备案,并存入病历。与此同时,经治医师应在病历中记录输血的原因及患者家属谈话的内容的有关情况。

5.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 责调配合格血液。

6.临床输血一次用血一备血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由经治医师按照要求补办手续。

7.在门,急诊输血完毕后,对于没有住院治疗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将《临床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治疗同意书》根据规定统一保管备查,不得随门、急诊病历由病人带走。

8.发热病人要输血时应将病人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输血。

9.病人治疗性血液成份单采和血浆置换术等,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九条规定及《治疗性血液成份单采和置换管理制度》执行。

10.临床输血指征可参考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附件内容执行。(十三)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1.卫生院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应与其功能、任务和业务能力相适应,应当是核准的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2.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定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卫生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2.1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2.2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2.3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2.3.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2.3.2高风险;(3)2.3.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2.3.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2.3.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定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卫生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3.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3.1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3.2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3.3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3.4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4.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工作制度,并建立完善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5.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要与医院的等级、功能任务、核准的诊疗科目相适应,有严格审批程序,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与设施,和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6.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拟开展的新技术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医务科负责对医疗技术的日常管理,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

7.进行的医疗技术科学研究项目,必需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批准。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病人安全,不得向病人收取相关费用。8.科室和医师不得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术,对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特许批准范围的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必须遵循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科室与医师应按照法规要求报批,未经批准的科室与医师严禁开展此类技术服务。

9.新技术、新业务在临床正式应用后,本院将及时制定发布临床 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及质量考评标准,并列入质量考核范围内。(十四)会诊制度 1.院内会诊制度

1.1.凡遇疑难危重病例、涉及多专业学科的跨科疾病等在诊断、抢救、治疗过程中需要上级医师或他科指导或协助时,应及时申请会诊。应邀参加会诊的医师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严肃态度全力配合,认真检诊,积极提供有助于诊断和救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会诊单上做详细记录。

1.2.申请会诊的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认真填写会诊单,盖本科室经上级医师签名公章后送往应邀科室。

1.3.会诊医师应由高年资医师担任。

1.4(会诊分为急会诊和普通会诊,急会诊要求会诊医师在接到会诊邀请后10分钟内到达,普通会诊要求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工作。

2.4.外请会诊制度

2.1.因病人病情需要或患方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由科主任向病人说明申请程序、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或其家属认可,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批准后实施。

2.2需向会诊医疗机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要求,会诊原因、目的、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本院公章。2.3.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2.4.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常规。

2.5.会诊医师应当在病历中书写会诊意见记录并签名。

2.6(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会诊费用应当统一支付给会诊医疗机构,不得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

(十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病人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2.对危重病人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并及时报告科主任,按规定及时上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领导,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政(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病人患者病情适时与病人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4.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做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各临床科室应做到抢救器材、设备、药品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品种数量、定期检修保养,及时消毒灭菌,及时整理补充,班班清点交接,确保齐全完备,随时可用。

(十六)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 1.分级管理范围包括各类手术、麻醉、介入诊疗等有创操作项目。2.我院实行手术分级管理范围应与自身的等级、功能、任务,与匹配的技术能力相一致,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相应的诊疗科目。不得超范围越级开展手术。

3.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本院的手术权限目录、各级医师的授权、定期技能评价及资格变更,审定新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等。

4.我院根据外科手术技术操作常规确定出手术级别,建立手术准入管理、执业医师手术授权管理及手术分类细则。并且对重大、疑难、毁容致残、特殊身份病人等特殊手术建立起相应审批和申报程序,各类探查性(如:腹部、腹部等)手术原则上应由副主任医师承担。

5.各级医师的授权必须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的相应手术的范围与类别。至少每三年对医师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6.对外聘及脱离本专业临床工作1 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其技术能力和资质进行再评价与再授权后,方可从事临床诊疗活动。

(十七)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1.术前管理: 1.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1.2 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1.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1.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1.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

术的疾病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1.6 手术前病人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2.手术当日管理: 2.1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2 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2.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2.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2.5 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2.6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2.7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病人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2.8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术后管理: 3.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3.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3.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病人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4.围手术期医嘱管理: 4.1.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4.2.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八)麻醉工作制度 1.麻醉应由麻醉专业的助理执业医师及以上人员担任,实施授权范围内的临床麻醉、痛疼治疗及心肺复苏。

2.担任麻醉的医师在术前均应访视病人,对全身情况进行麻醉前评估(ASA风险评估),确定麻醉方式,开好麻醉前医嘱;复杂特殊的病人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

3.麻醉医师应按规范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告知与说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

4..麻醉医师按计划实施麻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术中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严格三级医师(或二线)负责制,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术中认真填写麻醉记录

5.实习、进修人员要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

6.术毕待病人基本恢复后,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并向值班医师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术后72 小时内要随访病人,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

8.急诊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较短,但也应尽可能完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的管理同择期手术。

9.麻醉工作质量及效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制度。如麻醉工作量、麻醉效果评定,麻醉缺陷发生情况、麻醉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应有记录。

10.有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的复苏,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通讯等方面做好准备。(十九)知情同意制度

1.病人知情同意是指病人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病人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2.履行病人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由病人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我院列出对病人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目录,如危重病人病情、手术、麻醉、有创诊疗、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输血以及其他特殊检查或治疗等,并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由主管医师用以病人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病人,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5.对急诊、危重病人,需实施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病人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在取得院领导或被授权人同意后实施。

6.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应注意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7.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师应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同时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二十)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病人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病人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病人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我院建立临床检验危急值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见附件),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

3.建立起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病人处理情况的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病人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有关人员都应按此程序办理。

4.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并及时处置。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是否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5.医务科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二十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医疗质量是卫生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我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本院的各项工作。

2.我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1 我院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例如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本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本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2 院长作为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2.3 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2.4 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2.5 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3.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 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3.1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3.2 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4.健全我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4.1 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4.2 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5、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本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

7、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8、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常规》指导对病人诊疗工作,有条件的医院要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对患者诊疗行为。

9、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是针对本院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为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够把发现的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10、建立与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基础上,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二十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医务科按照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系统》的要求,建立相应报告制度与运行机制。

2.本院内部应建立与完善医疗不良事件和事故监测网络体系。建立非惩罚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重点是医疗及护理差错、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所致不良事件等项目的监测、报告、登记、处理制度。

3.报告可根据事件的情况采用书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报告。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向医务科、分管业务副院长报告。并组织力量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抢救病人,防止损害的扩大。5.医务科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并协同科室向病人和家属沟通,耐心解释、说明,化解医患矛盾。

6.本院若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 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6.1.导致病人死亡;6.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6.3.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7.日内向县卫生局作出书面报告:(1)7.1 医疗事故争议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2)7.2 医疗事故争议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协商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的;(3)7.3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

8.病人死亡后,如家属对死因提出质疑或引发医疗纠纷时,按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处理

9.任何人不得瞒报、漏报、谎报。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按照有关规定报告者,视情节予以处理。医务科应做好督查、督办,确保报告程序畅通。

10..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将定期开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根由分析,查找系统缺陷,并提出整改措施到达持续质量改进,确保病人安全。

(二十三)病案管理工作制度

1.加强病历管理,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2.我院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院病案(门诊、急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为急诊留观与住院病人建立病历及保存病案。3.对病历应有适宜的编号系统,病历编号是病人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性的编号。

4.病人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首页后,由病案管理人员在出院(死亡)后及时回收病历,并注意检查首页各栏及病历的完整性,不得对回收的病历进行任何形式修改,同时要做好疾病与手术名称的分类录入,依序整理装订病历,并按号排列后上架存档。

5.除涉及对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病人的病历,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应妥善借用病历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除公、检、法、医保、卫生行政单位外,其它院外单位一般不予外借,持介绍信,经医务科核准,可以摘录病史.6.建立病历的安全管理制度、设施与具体措施到位,病历封存,或提供病历复印服务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的规定。

7.本院医师经医务科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病历。

8.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门诊病历至少保存15 年,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年,涉及病人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三、门诊管理(一)门诊工作制度

1.对病人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问题,简化手续,准时开诊,缩短候诊时间。对危重病人要立即组织抢救,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付费”。急诊病人优先就诊,一般病人按挂号顺序就诊。2.实行首诊负责制,医师对就诊病人要尽快做出诊断或初步印象诊断,及时治疗。并尽量做到复诊病人由初诊医师连续诊疗。凡疑难病人三次门诊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明显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或会诊。

3.加强检诊与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卫生、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对病人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5.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6.门诊应保持整洁,改善候诊环境,对候诊人员积极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工作。提供饮水等便民设施。

7.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实行“先诊疗后决算”。(二)急诊室工作制度

1.急诊抢救室实行24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2.对急诊病人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病房或转院。对立即需行手术的病人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

3.急诊病人由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一般情况下,医师应按规定书写急诊病历,开医嘱,护士按医嘱执行,在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行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口头医嘱中,必须重复医师医嘱一遍,并做好详细记录。医师在抢救告一段落,病情缓解后,及时补开医嘱,完善医疗文件书写。4.尊重病人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人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人员产生不利后果。

5.如病人抢救无效死亡时,急诊医师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进行死亡登记并将死亡病历送病案室,对死亡病人要做好尸体护理,并将病人

尸体送至太平间。

6.遇重大抢救,需立即上报医务科(班外时间报告总值班)、分管院领导,现场亲临指挥组织抢救。凡涉及法律和民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7.如病人需要住院或转院时,一般应待病情稍稳定后进行,遇特殊情况,可请示医务科(班外时间报告总值班),由领导决定。

(三)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物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应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清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8.每次抢救病人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五)门诊观察室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在门诊观察室进行观察治疗。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2.凡收入观察室的病人,必须按诊疗规范开好医嘱,填写门诊观察登记本,做好观察病历的记录工作。

3.值班医护人员随时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4.值班医护人员要按时交接班,认真做好观察病人的病情交接工作,必要时作书面记录。

(六)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擦洗,并保持干净整洁。

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及时请领,严格交接手续。4.毒、麻、限、剧和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及口罩。6.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一次(器械消毒液),头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经常保持75度。

7.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七)换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非换药人员不得入内。

2.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天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呋喃西林等)超过三天重新消毒。

3.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

4.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5.特殊感染不得在换药室处理。6.每日室内进行紫外线照射2小时。7.换药室每月采样一次进行细菌培养,如超标应重新消毒。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一)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护士长或护士负责管理,医师积极协助。

2.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或护士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4.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清扫,每周大清扫一次。

5.医护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不得在病房内吸烟。

6.病人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保管,出院时清点收回。

7.护士长或护士全面负责管理病房财产、设备,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妥交接手续。

(二)产房工作制度

1.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擦洗,并保持干净整洁,确保用电安全。2.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次分娩要随时清理,定期消毒。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产房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及口罩。4.各种产程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及时申领。5.产房必须设置保暖设施,确保室内温度恒定。

五、医技科室管理(一)手术室工作制度

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2.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同意。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3.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之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4.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5.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6.手术通知单须于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症手术通知须主 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7.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病人要穿病人员服进入手术室。

(二)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

3.要建立标本采集、运送、签收、核查、保存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检验报告授权制度和审签、发放制度(检验报告双签,急诊报告除外。电子签名有效),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二十四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6.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保证检验质量。7.建立临床检验??危急值??处理程序,保障医疗安全。

8.检验科应明确出报告时间,并公示,且在规定时间(血、尿、便常规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内发出报告。

9.积极配合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10.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做好防护工作。

(三)放射科(室)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进行检查。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并公示出报告时限。,病人随到随诊。

2.摄片由医师和放射技师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殊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中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边检查。

4.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病人身份识别制度、查对程序和技术操作常规,确保检查正确无误,保障病人安全。5.按规定的时限,由助理执业医师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6.,线是卫生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都有重要作用。全部,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X线照片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室)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以保

证归还。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操作人员及患者的放射防护工作,保护患者的隐私。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8.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上、下班应及时接通和阻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步骤。X线机应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和检修。

9.建立科(室)登记制度。登记薄内容应有编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申请理由及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四)电生理(B超、心电图)室工作制度

1.各项特殊电生理(B超、心电图)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检查申请单。检诊医师在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人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危重病人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或到床边检查。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注意事项。急诊病人随到随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并公示出报告时限。

2.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查对程序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三查七对”工作,确保病人安全。

3.按规定的时限,由助理执业医师及以上人员按规范书写检查报告,要密切结合临床,主检医生应签写全名。4.每次检查应详细记录在检查登记薄上,并有编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申请理由及检查项目、检查诊断结果等内容。

5.诊断仪器设备由专人操作,上、下班及时接通和阻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严格遵守诊断仪器操作程序和步骤。

6.仪器设备要专人负责保养,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对与人体密切接触的部件要按要求随时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做好仪器设备的防潮、防水、防尘等的防护工作。(五)供应室工作制度

1.及时供应各科室医疗器械、敷料,并保证绝对无菌。供应器材的范围由各卫生院自行规定。

2.在供应器材类别以内的物品,由供应室按月造预算,向有关科室申领。凡需要新添或改装医疗器械时,必须经院长批准。

3.供应手续: 3.1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除不便携带外一律由门诊和临床科室做好需用计划,由供应室每日定时送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

3.2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及临时或急诊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和归还。3.3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准备。

3.4供应物品如有错误和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以便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

3.5凡无菌日期超过一周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4.对准备器材、敷料的要求: 4.1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无损,做到每次用后一律换洗。4.2金属器械,每次清洗后擦油,以免生锈损坏。4.3玻璃类器皿应按规定冲洗清洁,严密灭菌。4.4刀剪等锐利器械应与一般器械分开,单独保管。

4.5所有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数量、成人或小儿使用,并注明灭菌日期、包扎人编号,以便检查。

4.6敷料须轻松、柔软、平滑而易于吸水。所有毛边应折在里面,无异物,大小适宜,使用前必须严格灭菌。

(五)供应室工作制度 5.消毒灭菌工作: 5.1根据物品性质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严格掌握无菌程序和时间。5.2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时,灭菌前须检查包布是否双层并无破损,物品是否清洁,包扎是否严密。放置玻璃器材时不得挤压。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时间,以保证灭菌效果。定期鉴定高压锅的灭菌效能,注意高压灭菌器的保养工作,每次(日)使用前要洗刷一次。

5.3拿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净双手,穿戴工作衣帽和口罩。5.4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以免混淆。

5.5不适用以上方法者可用化学药品消毒,如刀、剪、肠线等,浸泡前必须洗刷清洁,所用消毒溶液应定期更换。

5.6消毒工作实行严格的登记、灭菌效果的测试和登记工作

第五篇:医疗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

20xx年,镇公卫合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指导及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一) 强化宣传发动,完成筹资任务。

20xx年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二项保险的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540元,其中个人缴纳125元。为顺利完成筹资任务,一是召开全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筹集动员会,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制定下发《海虞镇20xx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意见》,明确了筹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各村社区高度重视,先后召开相关会议,周密安排,明确目标责任,全力开展基金筹集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广播电视宣传、现场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政策,利用医疗费用补偿中的实例,向群众宣传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的好处,让群众感受到参保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加和支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了全镇参保率的稳步提高。

20xx年全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695人,参保率为99.8%,基金筹资总额达到2305.5万元,其中镇级筹资总额1327.8万元,包括个人缴纳基金533.7万元,村全年扶持基金42.7万元,镇财政扶持基金751.4万元,基金到位率达100%。

(二)优化补偿方案,落实补偿政策。

一是根据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优化补偿方案:适当扩大特殊病种大额门诊的病种,适度提高部分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调增用药和诊疗目录,最高补偿限额提高到15万元,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享受居民基本医保补偿后的自负和规定的自理费用超过一定额度的,按费用分段给予相应比例偿付,个人累计最高偿付额为20万元。二是全面落实补偿政策,强化参保人员刷卡就医,做好医疗卡的遗失补办和以旧换新工作,对意外伤害、转外就医等事后结报的医疗费用,及时办理结报手续,同时做好五保、低保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

全镇1-10月共补偿22.65万人次,总补偿金额2112万元,其中住院补偿6501人次,补偿总额1692万元,补偿额超过1万元的有308人次,最高补偿额达到12.73万元,享受医疗救助总额107万元,参保人员享受到了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惠。

(三) 完善制度措施,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1、积极实施支付方式改革,20xx年开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门诊按总额预付,住院按床日和按病种混合付费的支付方式,市卫生局出台了《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考核办法》,对不按诊疗规范提供医疗服务、延长住院床日、放宽住院指征、推诿病人等违规行为,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细则,从而遏制了大处方、乱收费、小病大医等现象,有效提高了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

2、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共组织开展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8次,检查内容涉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情况、组织管理、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药品及诊疗项目管理、基本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其及时整改,从而规范了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药品使用和收费行为。

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规范机构标识、人员、药品、财务、服务、信息、制度、考核标准等内涵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体系建设。福山卫生院行政综合楼加紧建设,预计将于年内完工,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性改造,新建的镇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海福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装修工程进入施工阶段,邓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开工建设。认真做好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创建工作,镇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已通过上级验收。

2、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根据《海虞镇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通过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和上门服务等方式,逐步为居民建立规范、统一的健康档案,目前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0656份,全镇常住人口的建档率达到80.5%,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建档率达到95%,同时加快推进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程度,实行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等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6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12次。继续开展健康镇村建设工作,建成市级健康村2个、苏州级健康村1个、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1个,居民的健康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4、继续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强化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完善流动儿童建卡登记及查漏补种工作,新生儿建卡率和4岁以下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达到100%和98%,免费接种疫苗人次数达23192,其中流动儿童11705人次。认真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和查漏补种工作,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提高异常反应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快速处置能力。

5、深化妇儿健康工程。一是掌握全镇孕产妇数量和分布,建立保健手册,加强保健服务,建册率达到100%、产后访视率达97.2%。继续实施增补叶酸项目和住院分娩补助项目,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落实母婴安全各项措施。二是掌握全镇0-6岁儿童基本情况,并为其建好保健手册,建册率达100%,为0-3岁儿童进行体格等各项检查 ,系统管理率达99.2%,同时做好儿童“六一”体检工作,检查人数达2152人,有力地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6、稳步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治工作。一是根据《常熟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开展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功能查体等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并提供自我保健及常见疾病、意外伤害预防等健康指导,共有13325人参加了免费健康体检,通过项目的开展,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二是完善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继续规范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管理,按要求定期开展随访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强化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7.5%。

7、全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完整率和及时率均达100%,加强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按要求规范开设肠道门诊,强化病人登记和重点对象采样检索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长江滩涂及原周行重点钉螺防控地区进行查螺,共计查螺面积达36.72万平方米,未发现螺情;全面推行以“五率”管理为核心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强化病人发现和督导治疗工作,切实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

8、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致伤亡,树立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举办了三期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班,其中初级救护培训一期,普及性救护培训二期,参训人员达650人,有186人经过考核获得了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初级救护培训合格证》,成为初级救护员,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群众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20xx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

1、宣传发动工作力度还需加大,宣传的准确性还需提高。

2、医疗服务机构在执行政策、规范运行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3、乡村医生队伍呈老龄化现象,返聘人员较多,已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需加大招聘力度。

4 、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0xx的主要工作是:

1、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运用典型引导,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广大群众参保积极性,全力做好基金筹集工作,落实特殊群体免费参保政策,实现全镇参保率达到99%以上、基金到位率达100%的工作目标。

2、加强基金管理,认真做好事后医疗费用结报工作,严把医疗费用补偿审核关,及时支付补偿费用,完善补偿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3、继续稳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执行市卫生局出台的《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考核办法》,从而遏制大处方、乱收费、小病大医等现象,有效提高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

4、规范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面提高参保人员受益水平。

5、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投入,改善医疗环境和条件,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创建工作,同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6、扎实开展公共卫生各项工作,落实公共卫生专项经费,不断巩固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

7、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着力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8、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卫生应急分中心功能,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建设水平。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2

根据市、县卫计局的部署,我院对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程”活动方案要求,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和“三好一满意”医院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强化医疗质量意识,确保医疗服务安全”为主题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程”活动,不断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排查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认真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程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今年我院借二甲医院评审的契机,完善诊疗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的同时,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努力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

(一)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疗业务管理

严格落实了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各项核心制度;加强了“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建立并落实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度,确保了手术和麻醉安全。完善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同时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加强监督,全院无违法执业行为。认真执行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医师执业的定期考核和评价。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了医疗服务的各项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改善就医环境,保持医院整洁有序。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充分调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着力建立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对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科室负责人、医师进行诫勉谈话。

(三)开展了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活动

按照卫山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提高甲级病历率,杜绝丙级病历。

(四)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

首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制定了《静乐县人民医院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静乐县人民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加强对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急诊科、产房、消毒供应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和监控。其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暂存处理工作,加强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今年消毒供应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达标。

(五)加强急救工作,开展了临床急救技能比武

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开展了急救技能大比武,每半年一次,采用单项比武和综合比武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三人心肺复苏技术等。考核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技术。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增强我院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复杂情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六)加强临床药事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和治疗学委员会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记录完整,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二是定期对院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公示。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三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会议,落实“双十”制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采取个人谈话、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严厉措施。

四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五是加强了对毒性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上述药品的购置、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七)进一步规范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

健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工作制度,落实临床输血申请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建立了输血申请与会诊制度、输血前患者同意制度、输血前检验与核对制度,规范了输血前感染筛查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完善各项记录,对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严格输血适应征,提高了成分输血的比例。在临床输血中,无非法采供血行为,交叉配血合格率达100%。

(八)加强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科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并能有效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满足了临床需要;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九)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强化医疗质量、服务和安全意识

开展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了医疗安全意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制定了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安全运转。院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标志醒目,各类消防设备齐全,保卫科统一管理,并在各科室设有专人管理。9月7日,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消防知识和灭火器使用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医疗安全事故的防范,对医疗安全进行逐一排查,尤其是关键环节和重点部门,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强化机制,完善管理,确保了医疗安全。

二、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医院创建活动,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今年我院把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活动作为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一起动员部署,一起组织实施,一起整改落实。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诊环境和流程。

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实行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十分钟挂牌上岗、取药等情况一般不超过5分钟。加强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实行窗口、出院、电话、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2、优化急救服务。

完善院前急救,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病人应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

3、改进住院服务。

全面实施以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提供分级护理和整体护理服务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为住院患者创造整洁、安宁的住院环境。认真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达到100%。

4、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同级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5、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医疗质量。

依法加强执业准入和监管,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

强化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能力和权限审核,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越级手术现象。健全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制度和机制,及时、完整、如实、准确上报质控信息。

加强重点科室、部门建设与管理,做到人员配备到位、设施设备配套、技术水平过硬、管理科学规范。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2、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治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3、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贯彻落实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建立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沟通,门诊患者有接诊医师负责沟通。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加大医院巡查和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严肃执业纪律。

3、坚决杜绝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行业纪律。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强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经济管理,健全内控机制,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3

20xx年,神经内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指导下,秉承“创建全国一流医院、一流专业学科”的奋斗宗旨,锐意进取,拼搏创新,兢兢业业,在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下,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就20xx年的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20xx年的整改措施。

1.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全面超越去年

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负责领导下,经全科人员共同努力,20xx年1-11月份门诊诊疗人次13107人次,较去年同期(12269人次)增长6.83%。收住院人数1739人,较去年同期(1674人)增长3.88%;出院人数1709人,较去年同期(1611人)增长6.08%;床位周转次数22.91,较去年同期(21.72)升高5.48%;病床使用率87.97%,较去年同期(86.87%)升高1.27%;平均住院天数13.33天,较去年同期(13.74)下降2.98%;甲级病案率达100%。

2.坚持“三好一满意”,临床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规模发展,动脉溶栓取得突破;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全省领先,口碑与效益双赢;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独立开展神经肌肉病理工作,提高我科临床诊疗质量;成立神经内科ICU;癫痫专业工作量明显增加,社会认可度提升。

3.实行无假日专家门诊

发挥门诊和急诊对外窗口的工作作用,实行365日天天有专家应诊。普通门诊均为专家坐诊,周六、周日均为主任医师做诊。在科内人员少的情况下,仍派出副高以上医生轮值急诊,对急危重病人进行及时救治,卒中绿色通道高效运行。

4.加强科室管理,杜绝一切医疗纠纷

5.注意思想政治学习

在党支部书记张秀清同志的带领和组织下,我科多次召开党员及科室医护人员会议,学习党制定的相关文件,及时传达医院精神。在全院深入开展,

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反腐倡廉、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于律已,洁身自好,自觉接受监督,坚决杜绝医疗腐败和小金库行为。

20xx年整改计划:

全科同志要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收治病人,增加门诊和住院病人数,提高治愈率和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增加床位周转次数和床位利用率,降低死亡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控制药品比例。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的管理,要严格执行上级的规定,从门诊接诊、收住院、药品比例、自费项目比例、大型检查等方面要加强管理,使医保政策能全面落实,真正有利于人民的防病治病。

1.进一步完善“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加强医患和谐,科室将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的服务监督小组,紧紧围绕如何使病人满意这个主题开展工作,处处为患者的利益着想,多些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超值服务,使患者及家属在诊疗过程中更加舒心、温馨、放心。

2.单病种质控和临床路径病例的上报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要做到及时准确的上报。对入路径的病人,要严格按照路径内容进行诊疗活动。对变异的病人和出路径的病人,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并详细记录。

3.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管理,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4.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卫生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一旦发生院内感染,要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以便形成完善的资料指导院内感染的防治工作。

5.对于住院天数超过30天的病人,以前我们没有重视这一部分,今后要对所有住院天数超过30天的患者,填报表格,分析原因及整改措施,科主任签字上报医务部。

6.继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科室业务学习,促进全体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4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医院在原有《……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和《核心制度》的基础上,我们于今年5月份通过了《住院病历质控奖惩细则》,该《细则》源于《核心制度》,就医务人员住院病历的书写作出了细致的要求,并增加了奖励规定,激励临床医师按照《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使之前一直难于纠正的问题迎刃而解,使我院的病历质量再次上升一个台阶。继续完善应急制度的建设,如《……医院应急响应方案及救援流程》,明确了在突发事件中医护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了一系列的汇报、处置流程;规范了全院职工特别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提供依据。同时,继续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施报告制度,针对不良事件实行诫勉谈话,组织相关科室对事件进行讨论,查找诊疗服务环节中存在的医疗隐患,加强整改,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一年以来无医疗事件发生。

面对今年妇幼专线的严峻形势,我院组织了全院职工进

行定时、不定时的专线培训,并组织质控人员进行专项检查,由业务院长带队,对高危患者按照规定进行严密的监控,必要时联合镇相关部门联合劝导配合治疗,有效避免了孕产妇死亡事件。

二、加强三基培训、岗前培训,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诊疗技能

今年我们继续对全院医技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重点培训了心肺复苏、脊柱搬运、气管插管,并实行视频录像评分,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次培训。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如四大穿刺技术、四项急救技术、体格检查、病史询问规范等,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同时,对新毕业、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注重法律法规及诊疗规范的教育,加强服务意识和处理医患矛盾的思维训练。有效提高了本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三、继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对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风险意识薄弱,我们组织全院学习《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侵权责任法》等,专门以ppt的形式培训了《医疗文书与法律诉讼》,使医务人员明确了在诊疗过程中应尽的法律义务,病历是医疗诉讼过程中的有力证据。要求各科医务人员严格落实病情告知和知情同意制度、知情选择制度。通过学习,全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有效规避了医疗投诉、纠纷。

四、实行院科两级监控,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一次组织检查,针对科室管理、病历书写质量、安全合理用药、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输血等方面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并组织学习;根据各科职责任务要求,制定各科科室管理质量检评标准和医疗技术质量检评标准,要求科室每月一次进行质量检评,了解各科工作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在规范科室管理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各科医疗质量。

五、思想汇报专题落实国家抗菌素用药制度,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继续落实阳光用药监控,每季度一次进行用药金额、数量前十位的统计排位,针对用药量较多,金额大的药品进行处方或住院病历抽查点评,防止滥用药物发生。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5

xx年,镇公卫合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指导及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一) 强化宣传发动,完成筹资任务。

xx年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二项保险的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540元,其中个人缴纳125元。为顺利完成筹资任务,一是召开全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筹集动员会,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制定下发《海虞镇xx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意见》,明确了筹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各村社区高度重视,先后召开相关会议,周密安排,明确目标责任,全力开展基金筹集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广播电视宣传、现场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政策,利用医疗费用补偿中的实例,向群众宣传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的好处,让群众感受到参保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加和支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了全镇参保率的稳步提高。

xx年全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695人,参保率为99.8%,基金筹资总额达到2305.5万元,其中镇级筹资总额1327.8万元,包括个人缴纳基金533.7万元,村全年扶持基金42.7万元,镇财政扶持基金751.4万元,基金到位率达100%。

(二)优化补偿方案,落实补偿政策。

一是根据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优化补偿方案:适当扩大特殊病种大额门诊的病种,适度提高部分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调增用药和诊疗目录,最高补偿限额提高到15万元,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享受居民基本医保补偿后的自负和规定的自理费用超过一定额度的,按费用分段给予相应比例偿付,个人累计最高偿付额为20万元。二是全面落实补偿政策,强化参保人员刷卡就医,做好医疗卡的遗失补办和以旧换新工作,对意外伤害、转外就医等事后结报的医疗费用,及时办理结报手续,同时做好五保、低保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

全镇1-10月共补偿22.65万人次,总补偿金额2112万元,其中住院补偿6501人次,补偿总额1692万元,补偿额超过1万元的有308人次,最高补偿额达到12.73万元,享受医疗救助总额107万元,参保人员享受到了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惠。

(三) 完善制度措施,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1、积极实施支付方式改革,xx年开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门诊按总额预付,住院按床日和按病种混合付费的支付方式,市卫生局出台了《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考核办法》,对不按诊疗规范提供医疗服务、延长住院床日、放宽住院指征、推诿病人等违规行为,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细则,从而遏制了大处方、乱收费、小病大医等现象,有效提高了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

2、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共组织开展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8次,检查内容涉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情况、组织管理、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药品及诊疗项目管理、基本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其及时整改,从而规范了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药品使用和收费行为。

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规范机构标识、人员、药品、财务、服务、信息、制度、考核标准等内涵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体系建设。福山卫生院行政综合楼加紧建设,预计将于年内完工,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性改造,新建的镇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海福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装修工程进入施工阶段,邓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开工建设。认真做好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创建工作,镇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已通过上级验收。

2、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根据《海虞镇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通过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和上门服务等方式,逐步为居民建立规范、统一的健康档案,目前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0656份,全镇常住人口的建档率达到80.5%,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建档率达到95%,同时加快推进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程度,实行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等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6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12次。继续开展健康镇村建设工作,建成市级健康村2个、苏州级健康村1个、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1个,居民的健康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4、继续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强化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完善流动儿童建卡登记及查漏补种工作,新生儿建卡率和4岁以下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达到100%和98%,免费接种疫苗人次数达23192,其中流动儿童11705人次。认真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和查漏补种工作,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提高异常反应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快速处置能力。

5、深化妇儿健康工程。一是掌握全镇孕产妇数量和分布,建立保健手册,加强保健服务,建册率达到100%、产后访视率达97.2%。继续实施增补叶酸项目和住院分娩补助项目,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落实母婴安全各项措施。二是掌握全镇0-6岁儿童基本情况,并为其建好保健手册,建册率达100%,为0-3岁儿童进行体格等各项检查,系统管理率达99.2%,同时做好儿童“六一”体检工作,检查人数达2152人,有力地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6、稳步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治工作。一是根据《常熟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开展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功能查体等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并提供自我保健及常见疾病、意外伤害预防等健康指导,共有13325人参加了免费健康体检,通过项目的开展,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二是完善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继续规范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管理,按要求定期开展随访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强化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7.5%。

7、全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完整率和及时率均达100%,加强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按要求规范开设肠道门诊,强化病人登记和重点对象采样检索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长江滩涂及原周行重点钉螺防控地区进行查螺,共计查螺面积达36.72万平方米,未发现螺情;全面推行以“五率”管理为核心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强化病人发现和督导治疗工作,切实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

8、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致伤亡,树立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举办了三期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班,其中初级救护培训一期,普及性救护培训二期,参训人员达650人,有186人经过考核获得了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初级救护培训合格证》,成为初级救护员,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群众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xx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

1、宣传发动工作力度还需加大,宣传的准确性还需提高。

2、医疗服务机构在执行政策、规范运行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3、乡村医生队伍呈老龄化现象,返聘人员较多,已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需加大招聘力度。

4 、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xx的主要工作是

1、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运用典型引导,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广大群众参保积极性,全力做好基金筹集工作,落实特殊群体免费参保政策,实现全镇参保率达到99%以上、基金到位率达100%的工作目标。

2、加强基金管理,认真做好事后医疗费用结报工作,严把医疗费用补偿审核关,及时支付补偿费用,完善补偿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3、继续稳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执行市卫生局出台的《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考核办法》,从而遏制大处方、乱收费、小病大医等现象,有效提高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

4、规范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面提高参保人员受益水平。

5、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投入,改善医疗环境和条件,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创建工作,同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6、扎实开展公共卫生各项工作,落实公共卫生专项经费,不断巩固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

7、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着力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8、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卫生应急分中心功能,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建设水平。

海虞镇公共卫生和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xx年11月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6

医疗卫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较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几年来,我院和其它市级综合性医院一样,成为了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形成了独有的中医医疗卫生工作体系,在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和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

在xx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4.36%,门诊量同比增加12.18%,住院病人同比增加5.41%,剔除工作量增加因素后,同比增加4.85%,而每个门诊病人费用为108.78元,为我市市级9家医院的最低。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xx年,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

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实施了《**市中医病历书写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我院住院病历的书写在全市中医系统住院病历质控检查中,总分为全市第二位,前十名优胜病历中我院占三位,前二名均为我院医务人员。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在不增加病房、卫技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使医院的可用资源通过平衡流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收费挂号窗口联网,减少挂号排长队,部分专家设立专门挂号窗口,推出电话预约挂号等措施。医技科室出报告单推出限时承诺。护理部门在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护士,全年评出星级护士56名,护患构筑连心桥,推出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6%。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不是单靠几位管理者或部分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需要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7

20xx年以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质量管理科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树立“质量兴院”的理念,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促使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质量管理科工作总结如下:

1、深化开展与落实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突出强化三级管理二级质控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医技科室诊断报告的质控。制定与下发了“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的规定”等相关指导性文件,规范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我科每周定期抽查终末和运行病历中及各类医技科室检查及诊断报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持续地提高报告书写质量。

2、每月完成医院质量管理简报的编辑、印制、发放,已发行10期质量管理简报。汇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及本科室在质量工作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导与追踪落实改进情况,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3、“二甲医院评审”准备工作,对我院发展有者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也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相关职能科室督导二甲工作共3次,完成了对全院各科室的指导工作。组织二甲专项会议2次,汇报督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院领导和科主任协商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有关科室。完成自查报告,填写等级医院评审专用软件资料,并送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在迎检过程中,陪同管理组专家,顺

利完成了对我院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将专家的意见汇总向全院各科室发放整改报告,限期2周完成改进,并落实改进情况。目前评审还没有结论,要延续做好等级医院后续工作,以备迎接复审。按照院领导安排,完成对全院各部门二甲各项检查记录的督导。根据工作需要,拟定了“20xx持续开展二甲评价准备工作要求的通知”,指导各科室今后工作,拟定实施下一轮的检查督导工作。

4、按照医院的安排,我科开展了3个月的急诊质量管理活动。我科协助120急救中心、急诊医学科的科室管理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督导。组织其学习“临床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落实每月2次的理论考试,共进行6次考试,并将延续全面工作质量追踪督导及控制。

5、按照门诊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我科开展长达3个月的督查门诊管理活动,共抽查483份。下发门诊手册书写规范,并每周抽查门诊数十册,评价其书写质量。按医院的规定,对空白和简单门诊手册进行处罚。

6、落实爱婴医院复核整改、范文写作资料审核工作。编辑《母乳喂养知识手册》、《爱婴医院管理文件汇编》等书籍,拟定有关要求的系列文件20余个,完成印制并发放至有关科室。已完成爱婴医院1次督导检查,全面细致地对产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的资料审核和实地考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7、我科积极协助帮扶医院,辅导其医院管理、全面医疗等工作,指导中心卫生院完成有关工作资料,以备迎接国检。

8、我科对全院的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抽查考试2次,“医疗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管理”考核1次,成绩均合格。

9、每月协助护理部对本院的优质护理病房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协助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完成部分临时性工作任务。

10、根据卫生局的要求转发呼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管理6个专业质控指标(20xx年版)的通知》转发给有关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参考执行。

11、为了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面提升旗县级医院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卫计医发〔20xx〕100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医院综合能力,结合我院实际,拟定了《医院全面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工作实施方案》,提交院领导审核讨论,以便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起草了我院?*派湎哒锒媳ǜ媸樾垂娣丁保峤恢鞴茉毫斓技翱剖医刑致邸?/p>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8

工程系地产公司(业主)与工程有限公司(承包商)双方于210月17日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该工程由委托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该工程总占地面积7104㎡,总建筑面积9551.21㎡,底层建筑面积848.01㎡,标准层建筑面积761。14m2,层高3.6m,总建筑标高46.8m。该办公楼地上12层,局部13层,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框架—局部剪力墙、现浇密肋梁加空心砖楼板。

作为公司在海外承接的首个高层房建项目,项目的建设并不顺畅,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项目所处这个新生国家贫乏薄弱的市场环境,注定该项目的实施难度会超过其他市场,另外受到也业主方增层变更和与北苏丹的南北边界战争以及武装政变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项目至今仍未完工。自今年4月份项目复工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关心下,项目领导和全体员工不畏险困,共同努力,主要进行了室外停车场部分区域的开挖回填和主楼室内外装饰施工。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工作。

(一)质量管理工作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在开工伊始,就制定了质量工作的目标:产品质量一次性检验合格率90%以上,产品质量一次性交付合格率100%,顾客满意,合同保证条款履约率100%。

项目部克服业主方供应部分装饰材料到场延误,幕墙缺少配件且部分尺寸与现场尺寸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经过项目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本主要完成:室外土方回填分层压实1318m,零星混凝土浇筑46.5方,女儿墙压顶浇筑300米,钢筋加工及安装14吨,零星砌筑218㎡,外墙抹灰14314㎡,外墙面砖粘贴2462㎡,室内墙面瓷砖粘贴2215,室内地面瓷砖粘贴315㎡,室内墙面大理石粘贴712㎡,室内地面大理石粘贴320㎡,主体铝合金窗安装1630㎡,铝合金幕墙安装448㎡,楼梯间碳钢扶手焊接190m,楼梯间瓷砖粘贴10层,楼梯间刮腻子3010平,L13钢结构造型焊接2组,西侧钢结构焊接22个。

(二)质量管理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针对装饰施工的特点,项目部结合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公司和项目质量管理文件以及有关施工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编制了项目装饰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工作安排中,把质量目标要求层层分解,按质量计划和实施步骤层层落实,一直落实到个人,使每一层次的职责、权限、资源分配以及保证质量的措施都予以明确;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检查影响质量的控制节点,通过三检制控制施工质量;对于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指定专人按照制定的方案限时整改。

目前项目的质量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业主和监理方都比较满意。

(三)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前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场装饰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诸如部分瓷砖尺寸不标准,表面不平整;部分大理石又明显的麻点和胶粘补缝痕迹;部分铝合金幕墙尺寸与现场实际尺寸存在较大偏差等。

由于上述主要装饰材料均为业主方采购,且考虑到的实际情况,受工期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项目部经过同业主和监理方沟通,在进行装饰材料安装过程中,立足已到场装饰材料,优先挑选质量瑕疵较小的材料进行安装,在保证实用和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兼顾美观。当然,挑选过程也给我方的施工造成了降效,增加了成本,我方也就此同业主和监理方保持沟通。

(四)下一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下一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善始善终的搞好主楼装饰工作的质量把控,协调安排控制好室外附属房屋和配套设施的施工,努力确保项目如期交工。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9

今年以来,我们常阴沙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在市卫生局、市合管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管理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合作医疗扩面参保为工作重点,以卫生服务站达标验收工作为主要抓手,以执行政策规定,搞好医疗补偿为工作目标,坚持原则、把握标准、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积极而又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绩,重点抓了“四个到位”、严格“五项管理”,大力推进了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进程。

“四个到位”是:

一、合作医疗参保率到位,做到应保尽保。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如何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际困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按照市合管委的统一步骤和要求,积极动员全区群众勇跃参保,在宣传发动、大造舆论氛围的前提下,做到政策要点进社区,目标任务到社区,责任包干到社区,关键措施落实到社区,通过上级鼓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参保意识大为增强。xx年市里下达我区目标任务数为1.36万人,实际参保人数为13787人,参保率达到了97%,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到位,做到服务环境优雅舒适。

全区共有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xx新建了五个服务站,并当年全部通过验收,尚有常红、常南二个社区服务站列入xx年达标验收的范围。xx年是管理区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关键之年。在管理区财力极为紧张,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为确保市政府有关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把卫生服务站建设纳入了财政支出项目。到目前为止,常红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进入验收阶段。常南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列入规划并开始动工改造,预计12月底验收,年内达标率确保100%。在此同时,为了使服务站的各项设施有新的改观,今年以来全区卫生服务站新添病床20张、输液椅5张、药柜、办公桌等设施。投入资金数十万元,为全区居民提供了优质、优雅、舒适的服务环境,深得老百姓的欢迎。

三、医疗服务质量到位,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为民服务的窗口,热爱岗位、热心病人、热情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标准的最底线。为此,我们以社区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为抓手,一是认真贯彻市卫生局的指示精神,在全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中开展向人民的好医生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组织他们学习华益慰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社区医生牢固确立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提倡“一杯水、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为内容,心贴心、尽一份孝心、送一份温馨的活动,使社区医生树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使病人有到站如到家的感觉;三是提倡微笑服务,采取上门就诊、免费义诊、健康知识辅导、病人病情信息跟踪、服务站热线电话等形式,主动关心病人病情状况。在此同时,为了及时了解民声民意,我们每半年发放一次病人问卷调查表,了解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医生的满意度。经年终考核,常东、常西二个卫生服务站群众满意度达100%,常兴、常红、常北、常南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群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四、药品让利工作到位,做到价格优廉取信于民。

今年下半年起,我们按照市合管委的要求,药品进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并与市百禾医药公司签订长年配送合同,真正做到了进货渠道正宗,药品质量保证,药品价格优廉。并请百禾医药公司编印了常阴沙管理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基本目录,制订了全区统一的让利后药品价格,在国家指导价的基础上让利25%,使百姓直接受益,下半年起共让利金额达到7万余元,使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甜头,一方面杜绝了商业贿赂和采购过程中暗底操作不廉洁行为,另一方面体现了采购工作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今年以来,我们合管办无一例私自进药现象,从而使患者用上放心药。

“五项管理”是:

一、抓好基金管理,做好结报工作。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管理区财政所专门设置“医疗基金收入户”、“医疗基金支出户”,专门用于医疗基金的拔入和补偿,真正做到了收支二条线,确保基金不滥用、不混用、不挪用,其次在结报工作中,把好审核关,严格执行规定,尤其是在今年全市合作医疗补偿费统筹的情况下,结报人员站在既对政府负责,又不让百姓吃亏的高度,尽心尽责、严格把关。全年已审核出非期内报销凭证305张,金额为56565元,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凭证125张,金额为31858元,需要补办有关手续的凭证138份,接待了上门咨询人数250多人次,严格了手续制度,严肃了工作纪律,确保了结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抓好诊疗行为管理,严肃执行政策规定。

诊疗行为的好坏是涉及老百姓的利益,是关系到政策严肃性,在诊疗行为管理上,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严格处方不超标,经常督查卫生服务站处方是否超30元/张的标准。把处方平均值与门诊日志人数结合起来查,在考核中发现除了常东社区抽查到一本处方超0.3元/张外,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处方都在25——27元之间,二是坚持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在考核中发现常西、常红、常南三个社区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有少许剂量过大,有的药物不按要求混用;三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做到不故意分解处方现象,在下半年督查工作中未发现有故意分解处分的现象。通过督查,情况通报,召开例会,使社区医生诊疗行为在不同程度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三、抓好医疗文书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社区医生业务水平。

在现有社区医生队伍中,由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在医院收编时下岗的护士人员,有的是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和刚从学校毕业学生,层次不同,水平不一。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加强他们的医疗文书的规范,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将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提高他们医疗文书书写水平。上半年我们请农场医院外科主任黄建华同志来上医疗文书规范的理论与操作一课;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组织社区医生进行岗位轮训。由于多方配合,使社区医生们医疗文书等资料

逐步趋于规范,常东社区医生陈志明同志从事基层社区医生几十年,原有医疗文书只求看得懂,不求规范化,通过学习培训和个别指导,医疗文书规范、清晰,门诊日志内容齐全,处方书写基本符合标准,皮试、消毒等台帐有内容、有记录,文字书写整洁清楚。通过学习培训,社区医生医疗文书规范化都有了明显提高

四、抓好信息化管理,确保电脑刷卡正常运作。

从今年三月起,辖区内七个卫生服务站信息化结报点已全部开通,并投入正常运作,在手工帐、电脑帐并举的情况下,力求电脑刷卡,结报的正确率98%以上,在此同时坚持一人一卡,专人专卡的就医原则,严禁串用、套用他人ic卡就医的现象,不开搭车药,在年终卫生服务站考核中未发现有类似的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共更改错卡137张,重置新卡41张,老百姓带卡看病的意识逐步得到了增强。

五、抓好基础性管理,提高社区医生整体素质。

为了抓好基础性管理,我们重点在四个方面抓落实,

一是严格工作纪律考核,坚持请假制度,上班不离岗,不在网上聊天和玩电脑游戏,卫管中心派专人经常下基层督查;

二是严格收费标准,积极提倡病人与发票同行,杜绝不开票,不撕票等现象;

三是严格药品管理,采取统一制单、集中配送,无私人进药无过期药品;

四是注重环境卫生,坚持着装上岗。

在执行纪律方面,常西社区黄玉红同志尤为突出,其父亲患食道理癌在上海肿瘤医院治疗,请假一星期,为了不耽误服务站的工作,提前二天到站上班。在卫生管理上,常兴社区张燕、常北社区樊明磊同志经常动员其家属一起到站搞卫生,确保卫生服务站做到卫生、干净、整洁,各项工作有条有理。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是比较显著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医生处方书写仍有不规范的现象,处方上未写药名全称,有的用简化字母代替;二是用药有不合理的现象,少许社区用药剂量过大;三是劳动纪律上,少许同志自觉执行纪律意识不到位,有不请假或中途随便离岗;四是极个别社区群众满意度底,服务态度少热情;五是合作医疗参保率完成情况有不平衡现象,财政补助基金未能及时到位,这些问题有待于下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总结今年的工作,成绩可喜可贺,问题依然存在。展望来年的工作目标,我们充满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工作态度,去探索、去追求、去实现和去完成新的工作任务。我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有管理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常阴沙的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在新的平台上将有新的提高。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0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治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院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废物治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治理办法】的规定,确保了医疗废物的安全治理。现就我院医疗废物治理处置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建立医疗废物治理处置责任制,由院长总负责;后勤设专门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暂存、焚烧、集中掩埋的日常工作;各临床科室明确专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各卫生室室长负责本室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每十天将卫生室的医疗废物经过处理、集中后送卫生院统一处置。

2、依照国家【医疗废物治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治理办法】制定卫生院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和工作流程。规定卫生室医疗废物必须集中送医院统一处置;规范垃圾分类;明确人员职责;制定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建立应急组织;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交接、登记手续;保证分类收集、运送、暂时保存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3、对全院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了职工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焚烧、集中处理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明确了责任,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和技能。

4、所有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首先由使用科室负责初步消毒和毁形处理,再由后勤人员定期到科室集中回收,回收时,与使用科室负责人进行数量核对,签名确认后按照包装要求进行密封包装,收集暂存,并按时间集中转运销毁。期间要对处置的医疗废物种类,数量或重量、交接时间、流转过程、最终去向、经手人等项目进行登记备案。

5、截至今年10月底,我院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90公斤,其中本院60公斤、卫生室30公斤,包括感染性医疗废物55公斤、损伤性医疗废物33公斤、其它类别医疗废物2公斤。所有医疗废物全部用专用袋密封包扎,包装袋内容物不超过其容积的3/4,不含血水和其它污水,袋口密封扎紧无泄漏。

由于领导重视,加上上级有关部门的的正确指导,我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有效防止了医疗废物流出医院造成社会危害。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1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实施了《市中医病历书写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我院住院病历的书写在全市中医系统住院病历质控检查中,总分为全市第二位,前十名优胜病历中我院占三位,前二名均为我院医务人员。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在不增加病房、卫技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使医院的可用资源通过平衡流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收费挂号窗口联网,减少挂号排长队,部分专家设立专门挂号窗口,推出电话预约挂号等措施。医技科室出报告单推出限时承诺。护理部门在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护士,全年评出星级护士56名,护患构筑连心桥,推出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6%。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不是单靠几位管理者或部分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需要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近年来,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2

20xx年全院在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转运管理,防止了疾病的传播,保护了环境,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一、建立、健全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度。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我院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由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管理制度以及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转运制度等,并对所有制度在全院加强学习,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认真执行。

二、设置了医院医疗废物的监控管理部门。医院在彭院长带领下,由院感科监督,后勤总务科执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转运工作。制定了管理人员及运送人员的职责并参照执行。

三、加强医务人员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的知识培训。在全院进行了医疗废物相关法律知识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学习,对不符合要求的给予重罚。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人员进行了职业安全防护和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流程及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上报流程知识的学习使医疗垃圾能更加规范的在院内运送,保障了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了环境。

四、加强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交接管理。全院新购进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专用收集桶,更换了院内不符合规范的所有垃圾桶,医疗垃圾均用黄色桶装,利器进入利器盒。所有医疗垃圾按要求分类包装运送并标识清楚,每日下午四点半至五点由科室交院内暂存点交接登记。

五、加强了医疗废物暂存点的管理。今年我院对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了全面改造,由原来的一间改为了两间,将储存间分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在半清洁区设置了拖把池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点,污染区内置医疗垃圾分类储存箱,该区域内标识清楚,各种制度上墙,均参照要求执行。每次医疗垃圾运出后对暂存点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院对所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有效的保证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来年我院将继续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3

今年以来,我们常阴沙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在市卫生局、市合管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管理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合作医疗扩面参保为工作重点,以卫生服务站达标验收工作为主要抓手,以执行政策规定,搞好医疗补偿为工作目标,坚持原则、把握标准、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积极而又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绩,重点抓了“四个到位”、严格“五项管理”,大力推进了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进程。

“四个到位”是:

一、合作医疗参保率到位,做到应保尽保。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如何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际困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按照市合管委的统一步骤和要求,积极动员全区群众勇跃参保,在宣传发动、大造舆论氛围的前提下,做到政策要点进社区,目标任务到社区,责任包干到社区,关键措施落实到社区,通过上级鼓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参保意识大为增强。20xx年市里下达我区目标任务数为1.36万人,实际参保人数为13787人,参保率达到了97%,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到位,做到服务环境优雅舒适。

全区共有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xx新建了五个服务站,并当年全部通过验收,尚有常红、常南二个社区服务站列入20xx年达标验收的范围。20xx年是管理区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关键之年。在管理区财力极为紧张,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为确保市政府有关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把卫生服务站建设纳入了财政支出项目。到目前为止,常红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进入验收阶段。常南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列入规划并开始动工改造,预计12月底验收,年内达标率确保100%。在此同时,为了使服务站的各项设施有新的改观,今年以来全区卫生服务站新添病床20张、输液椅5张、药柜、办公桌等设施。投入资金数十万元,为全区居民提供了优质、优雅、舒适的服务环境,深得老百姓的欢迎。

三、医疗服务质量到位,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为民服务的窗口,热爱岗位、热心病人、热情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标准的最底线。为此,我们以社区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为抓手,一是认真贯彻市卫生局的指示精神,在全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中开展向人民的好医生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组织他们学习华益慰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社区医生牢固确立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提倡“一杯水、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为内容,心贴心、尽一份孝心、送一份温馨的活动,使社区医生树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使病人有到站如到家的感觉;三是提倡微笑服务,采取上门就诊、免费义诊、健康知识辅导、病人病情信息跟踪、服务站热线电话等形式,主动关心病人病情状况。在此同时,为了及时了解民声民意,我们每半年发放一次病人问卷调查表,了解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医生的满意度。经年终考核,常东、常西二个卫生服务站群众满意度达100%,常兴、常红、常北、常南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群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四、药品让利工作到位,做到价格优廉取信于民。

今年下半年起,我们按照市合管委的要求,药品进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并与市百禾医药公司签订长年配送合同,真正做到了进货渠道正宗,药品质量保证,药品价格优廉。并请百禾医药公司编印了常阴沙管理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基本目录,制订了全区统一的让利后药品价格,在国家指导价的基础上让利25%,使百姓直接受益,下半年起共让利金额达到7万余元,使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甜头,一方面杜绝了商业贿赂和采购过程中暗底操作不廉洁行为,另一方面体现了采购工作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今年以来,我们合管办无一例私自进药现象,从而使患者用上放心药。

“五项管理”是:

一、抓好基金管理,做好结报工作。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管理区财政所专门设置“医疗基金收入户”、“医疗基金支出户”,专门用于医疗基金的拔入和补偿,真正做到了收支二条线,确保基金不滥用、不混用、不挪用,其次在结报工作中,把好审核关,严格执行规定,尤其是在今年全市合作医疗补偿费统筹的情况下,结报人员站在既对政府负责,又不让百姓吃亏的高度,尽心尽责、严格把关。全年已审核出非期内报销凭证305张,金额为56565元,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凭证125张,金额为31858元,需要补办有关手续的凭证138份,接待了上门咨询人数250多人次,严格了手续制度,严肃了工作纪律,确保了结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抓好诊疗行为管理,严肃执行政策规定。

诊疗行为的好坏是涉及老百姓的利益,是关系到政策严肃性,在诊疗行为管理上,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严格处方不超标,经常督查卫生服务站处方是否超30元/张的标准。把处方平均值与门诊日志人数结合起来查,在考核中发现除了常东社区抽查到一本处方超0.3元/张外,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处方都在25——27元之间,二是坚持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在考核中发现常西、常红、常南三个社区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有少许剂量过大,有的药物不按要求混用;三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做到不故意分解处方现象,在下半年督查工作中未发现有故意分解处分的现象。通过督查,情况通报,召开例会,使社区医生诊疗行为在不同程度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三、抓好医疗文书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社区医生业务水平。

在现有社区医生队伍中,由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在医院收编时下岗的护士人员,有的是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和刚从学校毕业学生,层次不同,水平不一。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加强他们的医疗文书的规范,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将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提高他们医疗文书书写水平。上半年我们请农场医院外科主任黄建华同志来上医疗文书规范的理论与操作一课;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组织社区医生进行岗位轮训。由于多方配合,使社区医生们医疗文书等资料逐步趋于规范,常东社区医生陈志明同志从事基层社区医生几十年,原有医疗文书只求看得懂,不求规范化,通过学习培训和个别指导,医疗文书规范、清晰,门诊日志内容齐全,处方书写基本符合标准,皮试、消毒等台帐有内容、有记录,文字书写整洁清楚。通过学习培训,社区医生医疗文书规范化都有了明显提高

四、抓好信息化管理,确保电脑刷卡正常运作。

从今年三月起,辖区内七个卫生服务站信息化结报点已全部开通,并投入正常运作,在手工帐、电脑帐并举的情况下,力求电脑刷卡,结报的正确率98%以上,在此同时坚持一人一卡,专人专卡的就医原则,严禁串用、套用他人ic卡就医的现象,不开搭车药,在年终卫生服务站考核中未发现有类似的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共更改错卡137张,重置新卡41张,老百姓带卡看病的意识逐步得到了增强。

五、抓好基础性管理,提高社区医生整体素质。

为了抓好基础性管理,我们重点在四个方面抓落实,一是严格工作纪律考核,坚持请假制度,上班不离岗,不在网上聊天和玩电脑游戏,卫管中心派专人经常下基层督查;二是严格收费标准,积极提倡病人与发票同行,杜绝不开票,不撕票等现象;三是严格药品管理,采取统一制单、集中配送,无私人进药无过期药品;四是注重环境卫生,坚持着装上岗。在执行纪律方面,常西社区黄玉红同志尤为突出,其父亲患食道理癌在上海肿瘤医院治疗,请假一星期,为了不耽误服务站的工作,提前二天到站上班。在卫生管理上,常兴社区张燕、常北社区樊明磊同志经常动员其家属一起到站搞卫生,确保卫生服务站做到卫生、干净、整洁,各项工作有条有理。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是比较显著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医生处方书写仍有不规范的现象,处方上未写药名全称,有的用简化字母代替;二是用药有不合理的现象,少许社区用药剂量过大;三是劳动纪律上,少许同志自觉执行纪律意识不到位,有不请假或中途随便离岗;四是极个别社区群众满意度底,服务态度少热情;五是合作医疗参保率完成情况有不平衡现象,财政补助基金未能及时到位,这些问题有待于下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总结今年的工作,成绩可喜可贺,问题依然存在。展望来年的工作目标,我们充满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工作态度,去探索、去追求、去实现和去完成新的工作任务。我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有管理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常阴沙的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在新的平台上将有新的提高。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4

医疗卫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较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几年来,我院和其它市级综合性医院一样,成为了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形成了独有的中医医疗卫生工作体系,在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和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

在XX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4.36%,门诊量同比增加12.18%,住院病人同比增加5.41%,剔除工作量增加因素后,同比增加4.85%,而每个门诊病人费用为108.78元,为我市市级9家医院的最低。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XX年,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

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实施了《**市中医病历书写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我院住院病历的书写在全市中医系统住院病历质控检查中,总分为全市第二位,前十名优胜病历中我院占三位,前二名均为我院医务人员。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在不增加病房、卫技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使医院的可用资源通过平衡流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收费挂号窗口联网,减少挂号排长队,部分专家设立专门挂号窗口,推出电话预约挂号等措施。医技科室出报告单推出限时承诺。护理部门在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护士,全年评出星级护士56名,护患构筑连心桥,推出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6%。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不是单靠几位管理者或部分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需要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近年来,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安全保卫、后勤管理、财务财产管理、统计报表管理、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共五部分241条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26项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为成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全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格局。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抓三基”、“促三严”、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务科经常组织院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近年来通过开展以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到了综合目标责任制预期目的,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无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少,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今年顺利通过浙江省三级乙等中医院复评工作。

二、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是医院的最根本目标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让老百姓用较少的钱享受较为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最根本目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是每一位院长、患者、社会人、医护人员等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性质和服务宗旨的直接反映。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从加强科学管理素质,降低管理成本着手,从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质量上下功夫,突出以“技”取胜而非以“费”取胜。

今年我院严格执行药品、大型医疗器械设备采购招标政策和药品“顺加作价”政策,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降低总的医疗费用,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重。执行药价“顺加作价”政策以后,我院减少药品收入500多万元,实实在在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要实现“降低病人费用”这一目标,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改善医德医风问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的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广大患者利益为前提,切实把医护工作作为一个崇高的职业,处理好医院、个人与患者之间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在医疗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医疗管理工作总结15

20xx年,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大、政协等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本着“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小病补偿、互助共济”的原则,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平稳运行、态势良好,再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参合情况

20xx年,全乡有2584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05%。

(二)、补偿情况

截止20xx年6月30日,全乡共有29557人次得到补偿,补偿金额为:806486.8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387人次505112.40元。其中:门诊补偿28998人次,补偿金额为:357613.90元,占总补偿金额的44.34%,人均补偿12.33元。乡卫生院住院补偿429人次,补偿金额为:146089.10元,占总补偿金额的18.11 %,人均补偿340.50元。县境外住院补偿130人次,补偿金额为:302783.80元,占总补偿金额的37.54 %,人均补偿2329.10元。

(三)、工作情况

20xx年,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本着“一切为了参合农民的利益、取信于民、惠及于民”的服务宗旨。严格执行县委、政府制定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及其相关文件,具体工作如下:

1、机构组织

进一步完善了三个组织:一是以乡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二是以乡长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三是以乡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领导小组,使全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了组织保障。

2、制度宣传

为力争达到宣传面100%、知晓率100%的目标,按照:宣传内容有针对性;宣传形式多样性;宣传工作细致性的原则,采取常年宣传、处处宣传的方式,及时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调整方案。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大大提高了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资金管理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实施补偿报销以来,我站对补偿报销资金始终坚持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及时下发,无一截留农民补偿报销资金。

4、内部管理

站内实行定期理论和业务学习,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政策和制度。

5、医疗机构管理

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积极配合新农合工作的开展,继续设置专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窗口,落实了专职人员,制定并公开办事流程,将办事流程张贴在醒目位置,使就诊参合农民一目了然。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严格执行相关药品目录和价格。

6、监管工作

为保证定点医疗机构用最低廉的价格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协调卫生院加强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培训28人次,建立和完善了医疗机构年终考核、奖惩制度。

7、审核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过程中,农民最关心的是医疗费用补偿兑现的公开、公平问题。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审核和督查工作,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即: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初审、卫生院、合医站分别复核,县合医局终审制度。加大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等管理力度,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广大参合群众真正得到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随着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合医站工作经费严重不足(20xx年合医站还没有工作经费拨入,完全靠站长垫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削弱了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指导力度。

2、村级卫生服务人员水平低,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3、微机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工作现代化程度低,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带来很多的不便和困难,增加了工作成本。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总部署,在乡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合医局的领导下,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面和提高合作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努力实现“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农民得实惠”,扎实推进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

1、积极配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网上审核。

2、加大监管力度,不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指导价格》及《医疗项目服务价格》不断规范服务行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下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写写帮整理)

    严抓医疗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 针对以往医院院科二级医疗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科主任忙于临床诊疗工作而疏于质量管理工作,科室医疗质量没有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监......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0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年年初以来,根据医院2010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2010会工作计划,拟定了各项工作指标,并逐步落实完成。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

    2015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根据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制定了多项目标,并一一执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

    2012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大全)

    中医医院 2012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 以“主动作为创一流”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目标,紧紧......

    医疗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管理自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

    合川区合州医院 关于调整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院属各科室: 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事关患者健康和医院信誉。为加强领导,保障医疗安全,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落实......

    -医院管理医疗安全方面

    一,如果你是医务人员,为避免引起医疗纠纷,你会从哪些方面尽到注意义务?你认为当前医院避免医疗风险最有效措施是什么?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 一、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医疗安全和重大医疗不良事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