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 2008-04-01 15:45:45 来源:安全文化网 评论:0
点击:6870 收藏
分享到:
从人机工程学的观点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瞬间机器和作业环境对操作者的要求超过了操作者的负荷能力—客观上产生了不安全行为,下面就发生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自身的因素进行一些分析,以便从中找出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有效对策措施。
机器防护缺陷因素
设计不良的机器是带有事故隐患的机械设备。机器在设计、制造时未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装置的重要性。例如,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及操作习惯定型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安装位置不当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对于机器的危险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等设计、制造缺陷都极有可能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聚乙烯包装线吸袋器部位未设计封闭防护围栏,在发生编制袋滑落时,就可能引发操作人员下意识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环境不良因素
不良的作业环境会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压力,会导致操作者产生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降低人的行为的可*性,诱发各类人为差错。如石化企业涉及的不良生产作业环境包括高温、振动、噪声、寒冷、不良的照明、有毒物质、粉尘、作业空间狭窄、通风不良、作业地面脏乱、潮湿、地面滑溜等等。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明显,在高温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处于体表循环状态,而内脏与中枢神经则相对缺血,这时人的大脑反应能力降低,注意力涣散,心境不佳,易于发生人为差错;作业场所采光照明条件不良时,作业人员不能准确迅速地接受外界信息;噪声干扰会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分散,感到心烦意乱,特别是报警信号、行车信号,在噪声干扰下不易被注意;强烈的振动会引起作业人员视觉模糊,影响手的稳定性,使操作者观察仪表时增加误读率,操作机器时控制力降低,甚至失控;狭小、拥挤的作业空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工具、器具杂乱无章的堆放,作业地面脏乱、有油污或积水等不良作业环境,不仅使作业人员感到紧张、压抑、烦噪不安,而且使作业人员在处理和躲避危险时失去应有的空间和安全通道,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程度。以上都是触发不安全行为产生的环境不良因素。
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
人失误的因素很多,但是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安全的操作动作
不安全的操作动作主要包括习惯性动作、无意动作和操作难度(高难)动作。习惯性动作是人的一种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自动化(本能性)的行为模式,在紧急状态下,人的习惯性行为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彻底冲跨经训练而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因此,当操作者的习惯性动作与工作时要求的动作相左时,在紧急情况下,极易造成事故。减少由此而引起的事故的办法是使工作时要求的动作与操作者的习惯性行为模式相协调一致。无意动作是在作业中当操作者大脑意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动作路线不佳,动作用力不当,身体平衡失调时,都可能发生无意识动作失误,进而导致事故发生。防止发生无意识动作失误的对策是将机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成具有连锁装置或利用监视器、动作警报器进行误操作监视,以阻止人为差错发展为事故。高难动作问题,操作越复杂,难度越大,需要操作者反应的时间过长,反应动作过多,这样,造成差错而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于操作难度大的机器,必须利用各种编码方式,给操作者非常明确的提示。类似所阐述的方式都是克服不安全操作动作产生的冗余条件。
(2)不良的情绪状态
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幸时,会产生愤怒、忧愁、焦虑、悲哀等不良情绪。在这些情绪状态下,人的意识混乱、注意范围狭窄、精神难以集中、自控能力下降、最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引导上岗作业人员克服不良情绪,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避免引发不安全行为。
(3)性格
从作业的安全性考虑,机器如设计得当,就能使大多数人减少失误。但对某些特定的人,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出的事故比一般人都要多。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类易出事故的人是因为他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失误率高。对于这类人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安排在相对较安全的工序上作业。人的性格的另一个方面是所谓的外向型与内向型。对于外向型性格者适合担任集体性工作任务,而对于内向型性格者宜于单独作业。因此领导者应根据员工个人适应性格检查结果,按作业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安排作业类型,以提高作业的安全可*性。
(4)疲劳
疲劳通常是指作业者在持续作业一段时间后,其生理、心理发生变化而引起作业能力下降的一种状态。疲劳一般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生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疲劳,是由高强度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所引起。一般表现为承担作业的部位的肌肉酸痛、操作速度变慢、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降低,工作效能下降,人为差错增多,进而易导致事故发生。心理疲劳多发生在过于紧张或过于单调的脑力劳动和脑力、体力参半的技术性劳动中,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分散、工作混乱、效率下降、人为差错增多,易导致事故发生。疲劳者长时间得不到完全解除就会发生疲劳积累效应,则可造成过度疲劳,将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功能的变化,致使各种差错和事故增多。大量事故案例表明,疲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防止疲劳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如改善作业内容、作业强度、作业性质、作
业方式、作业时间、作业环境条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以及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的改善等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经济有效、最方便易行的措施则是科学的安排作业和休息。这样可大大降低由生理和心理疲劳引发的不安全行为。
(5)年龄和经验
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常常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在年龄对事故发生率的影响中,包含了经验与训练程度方面的因素。据统计资料表明,工作中经验越多、训练程度越高、发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越小。从年龄、工作经验与发生事故的关系分析,一般来说,年青工人经验不足,技术培训和练习不够,极易发生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这是由于年轻人作业时,精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不强,判断应变能力不足等。随着年龄、专业工龄和操作经验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安全行为事故率相对减小。
(6)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操作者与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际关系不良的车间班组,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紧张的车间、班组,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更易发生事故。由许多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事故的发生率与劳动群体工人之间的友爱、和谐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劳动条件、年龄、工龄、经验、训练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与同事关系融洽的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频率较小,发生事故最少。一个单元团体的和谐,取决于基层领导可*的安全管理行为。
第二篇:人员不安全行为分析报告
11月份人员不安全行为分析报告
一、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2月份的考核结果,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管理原因
1)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在“机关对各区队不安全行为分析图”和“区队自查不安全行为分析图”对比是不难看出自查多和好的单位,机关抓住的不安全行为就少。
2、思想和情绪因素
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对上月风险指数2以上的不安全行为做了分析和评价,结论是:
1)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
2)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3)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
4)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5)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
现象。
6)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个人生活养成的不好习惯
在不安全行为发生频率高的人员中,不约而同的都有迟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了吊儿郎当,不遵守纪律的不良习惯,在井下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都是习惯性违章
二、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
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1)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2)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夜间突击性的抽查。
3)带班队长、班组长要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当班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带班队长、班组长负连带管理责任,其他人员负连带监督责任。
4)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头不违章生产、不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
2、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
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等。
1)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2)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员工热爱本职工作,随时掌握其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外界的不良刺激。
加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现场操作,杜绝不安全行为;区队管理人员现场管理力度加大,不能违章指挥,及时消除、纠正当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职能科室加大管控力度。
三、下月工作重点
针对8类易发不安全行为人群,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加强班组建设,树立无不安全行为班组和区队,制定奖罚,严格兑现,做到安全管理、人人参与。
第三篇: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
供电科关于不安全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
针对4月份以前不安全事件,供电科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
一、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
1、对所辖的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存在边角地区检查或巡检不到位。
2、在日常工作巡检或定期检查时,存有侥幸心理。如某违章作业从来未发生事故或多年未发生事故,人的心里危险意识就会弱化,认为违章未必就会发生事故或认为事故不是经常发生的,发生了也不一定会造成伤害。
3、对经常性的工作,觉得此项工作经常做,没有什么危险;工作已做过多次,都没有发生问题。存在经验主义性质的习惯性违章作业。
4、管理人员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技术水平不达标,判断不出安全管理的关键点,造成安全现场管理不严格、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导致责任不清。
5、在隐患排查方面,对设备排查不全面,边角地区隐患闭环管理执行不到位。
6、把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以及安全措施当作工作的阻碍,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等。二、一季度供电科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在制度的执行上力度不够,主要在于管理人员有老好人思想,怕得罪同事影响工作开展。
3、职工对安全管理制度重视不够,未认识到制度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例如日常巡检不严格按照巡检路线,对设备的巡检存持有走马观花的态度,甚至出入高压室不戴安全帽,未按规定执行仅在巡检条上签字。
4、未认识到正常稳定供电事关全局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供电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是合一下开关,拉一个刀闸简单之举。
5、事故预想、班组安全活动有所滑坡,具体开展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设备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设备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预知、预想。
三、通过对以上不安全因素分析,采取的措施如下:
1、提升安全制度执行力。对各岗位安全职责、安全行为治理、安全闭环管理、“三违”管理等制度、无人值守变电站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学习,严格按制度执行考核。
2、强化安全培训。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宣传栏、班前会、安全文化活动等形式,对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针对人员岗位变化大特点,通过师徒帮带重点对新工或转岗工进行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知识的培训;对熟练工加强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安全上岗,安全操作。对于安全观念不强的管理人员,不仅要进行安全理论知识培训,更要结合走动式管理勤下一线,熟悉熟知设备特性与运行方式,学会安全安全管理,管理过程中去除老好人思想。
3、提升设备、线路巡检质量。根据每周工作计划和每日工作安排,严格按照巡检制度规定仔细巡查,重点查看边角地带和部位,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仅要责任到人,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更要提升工作质量,确保巡检过的设备、线路无任何安全隐患。
4、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闭环管理。一是加强“三违”闭环管理,确保对“三违”人员问题的发现、教育(处罚)、整改工作的连续性,以此杜绝“三违”现象。二是加强安全隐患闭环管理,责任到人,认真签写隐患整改单,保证每一项隐患及时处理。
第四篇:分析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行为产生的原因
高速公路逃费行为产生原因 的调研报告
一、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赚”的比罚的多。目前,国家对偷、漏、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缺乏明确的法规性处罚措施及执法手段。按现有管理办法规定,对偷、漏、逃费车辆最多也只是按路网内两倍距离对其进行处罚,与其逃缴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巨额通行费来说,根本就无关痛痒。正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处罚力度,才导致不能有效遏制偷逃公路通行费的行为。长此以往,势必助长某些不法车主的嚣张气焰。(二)政策缺位:免费车辆管理难度大。一是假军车四处横行。目前对真假军车的识别方法未下发专门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收费员难以辨别军车真伪,遇到挂有军车牌照、证件齐全的车辆,均给予免费放行的礼遇。同时,由于军车归部队管理,地方无权干涉,一些不法车主就钻国家法律的空子,明目张胆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骗、逃大量通行费。二是假“绿通”泛滥。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出台对按规定运输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营运车辆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更给不法车主制造了一些可乘之机。他们采取货物混装、货物不足、非法装载等方式蒙混过关,假“绿通”车十分猖獗。
(三)预防匮乏:车辆强行闯关逃费相继频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目前的收费系统和收费设施对车辆恶意闯关缺乏防预能力,直接导致车辆闯关比较容易。
(四)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国家对有关高速公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征收通行费和统一管理的法律主体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征收通行费行为也没有赋予具体的法律权限,加大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收费站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譬如司机拒缴、抗费、逃费、强行闯口时,多数收费员只能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委屈服务、灵活处理。
(五)主观原因:收费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收费人员作为征收公路通行费的执行人员,他们的业务能力、道德品质修养及抵御金钱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偷逃公路通行费行为的产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有些收费人员因为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与司机相互勾结,查验货(证)不严、教唆司机利用无牌闯关等等,既破坏了高速公路正常收费秩序,败坏了单位形象,又毁了自己的声誉和前途。
二、关于有效打击偷逃费的建议
打击偷逃费、堵漏增收工作是贯穿于收费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促进收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管理、严格稽查、群防群治才能有效地避免通行费的流失。(一)苦练“内功”,加强“人防”,提高辨别查处能力。1.不断总结经验,从规范处理上防止车辆逃费。总结和完善日常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图片和各种数据记录、对照车辆特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研究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有效的管理办法。
2.加强教育培训,从提高人员素能上防止车辆逃费。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司机逃费方式及发现逃费行为的处理步骤等,使收费人员切实掌握业务技能,在理解政策、执行政策上做到准确无误。二是要采取员工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如组织职工到省内外先进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考察,举办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先进的思想能够深入员工心中,自觉抵御一些腐朽思想。三是要实行奖励机制,把通行费收入等指标与收费人员的薪酬挂钩,同时在评先评优上优先考虑,以调动收费人员增收、创收的积极性。3.细化文明服务,从心理上拉近征缴双方的距离。收费站一旦出现“跳磅”、假“绿通”等异常车辆时,收费人员应始终坚持文明收费,礼貌待人,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只有收费人员文明服务到位,才会拉近征缴双方的距离,减少工作中遇到的摩擦和阻力。4.加大现场管理,从岗位责任上防止车辆逃费。收费现场人员要增强责任心,司机作弊逃费行为大多都能在收费现场发现:一是要根据车辆逃费的特征,利用掌握的识别方法,准确判定逃费车辆;二是收费员要仔细观察界面信息与实际车型是否相符;三是班长切实负起责任,进行车道现场巡查;四是在重点时段,货车过地磅时严加防范,防止司机跳磅、绕磅、垫钢板等逃费手段。
(二)勤强“外功”,加强“技防”,加大对逃费车打击力度。1.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车辆逃费。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报纸、电视、收费站区、服务区和可变情报板,坚持不懈地向过往司乘人员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司机(车主)加深了解作弊逃费将受到的惩处及造成的严重性后果,达到从思想根源上消除司机作弊逃费的意识,防范于未然。
2.加大监控稽核力度,从源头上杜绝车辆逃费。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和稽查手段,加强现场监督管理,重点对收费员的操作程序、仪容风纪和坚守岗位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收费车道的车流情况。在后台稽核时,重点稽核“绿通”车、军警车、公务车等减免车辆以及改轴车、超时车、无卡车、U型车、J型车、套牌车等,严堵收费漏洞。同时,收费站要将经常故意偷逃通行费的车辆信息报至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对这些车辆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建立黑名单,录入收费系统,作为严格管理的重点对象,便于堵漏增收工作。3.完善机电设备,从手段优化上防止车辆逃费。一是加强对计重设备的运行检测,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降低少数车辆利用设备的局限性和故障来逃费的可能性。二是完善资源共享的精细性。对车辆“远程查询”和“入口图像对比”功能查询的速度与清晰度进行优化,为快速、准确核对车辆信息,提供保障;三是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完备性,建立对路网内的逃费车辆“黑名单”系统,定期向各单位通报,一旦发现“黑名单”车辆,坚决予以查处。
(三)善打“围攻”,加强“群防”,使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在打击逃费车辆过程中,对有逃费嫌疑的车辆,要根据逃费种类的不同及时与相关部门联合处理,打击逃费车辆的嚣张气焰。一是与高速交警、路政联合,集中治理司机作弊逃费行为。对作弊逃费车辆除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违章处罚外,还要收缴其作弊工具,强制拆除违法改装的液压千斤顶、吊轮等作弊装置;二是与司法部门联合,对恶意逃避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的超载大型货车可依照相关法律起诉至司法部门走法律程序,从重从严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三是与军检部门联合,对被判定为假军车的车辆,要严格查处,同时移交军检部门处理;四是与群众联合,设立举报和查处奖励制度,调动举报和查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预防和控制司机作弊逃费行为的蔓延和扩散。
三、结语
打击高速公路偷逃通行费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司机逃费规律,建立长效打压机制,形成全路网的“打、围、攻”之势,就能使偷逃通行费行为无可乘之机,增强高速公路堵漏增收的能力,真正做到“应免不征、应征不漏”,确保通行费征收工作在规范、严谨、有序中运行。
第五篇: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
作者:佚名来源: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发布时间:2007-5-21 16:20:26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
本文在安全管理上,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着重分析了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生理、知识、思想、管理等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加强学习与培训、增强意识与提高认识、教育与惩处结合、健全制度与强化管理等防范对策。
1.引言
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为两大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相对而言,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整改,只要对存在的隐患能及时发现,按要求整改,一般来说容易消除,当然,对已存在的隐患整改虽已完成,新的隐患又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及时查找,及时整改,这就是通常说的日常监督与管理。
但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对来说没有整改物的不安全状态简单,是由管理、制度、人的素质等共同决定的。
2.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2.1心理原因:
通常的有违规者任性、自以为是。自认为不会出问题,一些规定、制度可有可无,以前我都是这样做的,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故,我有我的一些“经验”,主管部门的说法及要求只是一个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甚至是欺上瞒下,对提出的问题有的是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有的则与主管人员或部门大谈客观原因、谈工作的方便性,有的也谈他们所谓的工作“经验”。骨子里根本就不存在该安全问题,意识不到事故隐患的存在。
另有一个表现方面为粗心。工作时考虑问题不细,过于简单,有的安全措施表面上落实了,但落实不到位,事故隐患虽经整改了,但整改不符合要求,或在整改过程中,老的隐患整改了,新的安全隐患又产生了。
2.2生理原因:
常表现为年龄大、反映不敏捷、体力差等。对于原来从事的事情容易遗忘,对交待安排的一些事情遗忘,反映问题滞钝,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甚至处理同一个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容易做出不安全的举动。
2.3知识原因:
常表现为缺少安全知识、实际经验、技术知识。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认识不到,或认识较浅、片面,容易使表面现象掩盖,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对看到的问题处理也容易出现治表而不治本,处理问题也自然简单。
另一个表现为技术知识不足或狭窄。掌握的知识有限,不能举一反三,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无法提出解决的办法,或解决的办法不妥。如对于新开发的产品,在工艺上可行的情况下,是否同时考虑在装置上是否安全?在生产区域上是否安全?是现在员工的素质上是否有保障?在已生产的产品上,以往安全有保障,但随着装置的使用、安全设施的腐蚀与失效,生产与管理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工艺的重大改变、新材料的替换,安全保障是否可以跟上?
另一个方面,生产使用的材料理化特性是否完全掌握,否则,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就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2.4思想原因:
常表现为无工作责任心、无主人翁责任感、安全工作与自己无关。安全生产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也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安全隐患有的是其他员工都看得到、想得到,有些员工就是看之任之,视而不见,违规照样违规,隐患一直照旧。有的是发现的隐患整改后,不久仍旧存在,东边的隐患整改了,西边的隐患让其存在,三五个相同的隐患要求整改,只整改一两个来应付。
更有甚者,认为生产压倒一切,对于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能找出好几个“理由”来说服主管人员或领导,如生产忙没有时间去整改,人手紧没有人员去完成,事情多没有精力去完成,难度大没有能力去完成。好像安全工作是一件辅助的工作,有时间、有人员、有精力、简单的才去完成,否则可放在一边听之任之,视之原之。
2.5管理原因:
一个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事故发生及经济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
常表现在安全管理欠缺,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缺乏或不完善,检查监督不到位,对安全工作流于形式,未把安全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不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或严重短缺,未对员工进行必要培训与教育,不时刻对员工敲响安全警钟,甚至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同时,对新招收的员工在文化层次、环境适应、身体或生理上不能胜任该企业的要求,不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对在职员工每年不进行再教育,或在教育上仅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新进企业的员工就立即分配到岗位进行生产,甚至是危险性较大的岗位,将新员工当作熟练工使用,以求安全投入最小化,企业利润最大化。
3.防范对策
3.1提高认识,增强意识
安全工作虽不能直接创造效益,但没有安全是不能创造效益,甚至会产生巨大的负效
益。我国各级政府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了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同时,从国家到地方或相关行业制定安全管理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家庭、企业、社会产生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发生重大及以上的安全事故,企业将停产整顿,甚至破产关停,法人代表、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安全工作不是主管人员的事情,也不仅是主管部门的职责,而是全员、全过程的事情,每个员工只有自觉遵章守纪,同时监督其他员工不违纪违规,保障生产装置的完好有效,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许多事实证明,他人的违纪违规,都有可能造成其他遵章守纪的其他人的伤害,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是无法预测的。
3.2加强学习,强化培训
安全知识的不足、操作技能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我国近几年非国有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从事的工作经常变动,有的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公司,有的是从农民一跃变为一个工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一个学习、培训过程,需要一个工作技能掌握过程,需要一个经验积累过程,同时更需要相适应文化程度,以使在学习、培训过程中能够理解与掌握,能够总结与提高。的确,大多数员工都希望做好安全工作,保证本企业生存与发展,保障我们仅有的一个身体不受侵害,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社会,但就是不知如何去做,有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不能发现,事故隐患不知如何去整改,整改掉的隐患不知是否达到了要求,症结点就在于知识的欠缺,对策是加强学习与培训。
通过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本行业的安全持主要求与特点,去认识哪些是不安全的行为,去认识危害、去控制和预防事故,去查找隐患,去消除隐患,去掌握生产的特点,去制定安全制度,去执行安全规章。
通过安全培训,掌握各自的安全职责,了解他人的安全职责,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同时监督他人履行安全职责,认识事故的危害。
通过技能培训,掌握各物料理化特性、危险特性、消防措施、灭火方法、事故预防措施,掌握泄漏应急处理办法,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运输注意事项,有效地进行工程控制与个人防护,发生意外的处理措施。
通过技能培训,掌握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工艺控制要点,了解生产原理,掌握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构造,违反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3.3思想教育与惩处结合对于无工作责任心,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差的员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之中,增强“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经教育不改,违纪违规现象严重、且多次主观违规、事故可能易发者、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者、不适应本企业工作者,给予进行解除劳动关系或辞退,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加强监督与检查,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及时纠正与处理,并根据相关规定给以处罚,尤其对于安全事故,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给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育事故责任者和其他广大员工,处罚事故责任者,落实防范措施。
加强生产车间与班组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强化“三严”管理,即对班组管理从严,对违章作业处理从严,对事故责任者处理从严。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对违章作业的行为,人人都能及时制止,对违规者进行的处罚,不徇私情,不讲人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4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应高度重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员工加强安全教育,对新进企业的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操作技能培训,对在职员工每年进行安全再教育,对换岗员工进行换岗教育,并在培训和教育的时间上、内容上有效得到保证,建立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台账,严格做到管理制度上墙、员工持证上岗。
及时召开各类的安全生产会议,利用身边或周边的案例、国内外有影响的事故案例教育全体员工,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是涉及企业生存与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大事。
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对员工的思想、安全的意识进行检查,时刻对全体员工敲响安全警钟。同时,对生产装置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对发生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并定责任部门、定时间、定要求进行整改。
4.结论
本文阐述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由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知识原因、思想原因、管理原因而引起。
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对我国安全形势、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以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强化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事故的防范能力,对事故的发生,应本着过“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同时,在对员工的管理上应采取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对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常造成事故并经教育不改的的员工,可给予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在对安全的管理方面,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加强安全监督与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