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B165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印刷稿)
ICS 65.020 B62
备案号:25880-2009
DB46
省
地
方
海 南 标
准
DB46/T 165—2009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09-08-06 发布
2009-08-06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T 165—2009
前
本标准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言
本标准由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三亚市南繁科学技 术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亚宽、马跃、李劲松、林尤胜、洪日新、党选民、陈雁飞、何敦民。
DB46/T 165—2009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瓜嫁接育苗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嫁接设施和基质、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嫁 接技术方法、嫁接苗的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嫁接苗质量标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西瓜嫁接苗的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 瓜类
GB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525 有机肥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西瓜砧木
西瓜嫁接苗中承受接穗并提供根系的植株部分称为西瓜砧木。西瓜砧木种类主要有葫芦、南瓜和野生西瓜。
3.2 西瓜接穗
嫁接苗中接合在砧木上并开花结果的植株部分称为西瓜接穗。西瓜接穗种类一般分二倍体 西瓜品种和三倍体西瓜品种。
3.3 西瓜嫁接
将西瓜接穗接合到西瓜砧木的适当部位,使两者愈合发育形成一个新植株的过程称为嫁 接。
3.4 穴盘育苗
以塑料穴盘为育苗容器,利用配方基质,在人工调控适宜瓜苗生长条件下,实现瓜苗批量 化生产的育苗方式。育苗设施的准备
4.1 育苗场地
育苗场地应设在交通方便,土地平坦、开阔、不积水,有水源、电源的地方,育苗场地的 环境条件须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同时满足根据育苗规模建育苗棚等设施的需要。
4.2 基本设施的准备
4.2.1 育苗棚
育苗棚一般宽 9m,高 1.8 m,长 20 m,育苗棚的大小可根据育苗规模进行调整。依据天 气情况和育苗进程需要选择覆盖育苗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4.2.2 育苗穴盘
一般选择60穴黑色塑料育苗盘,每穴的上口直径为5cm,底部直径为2 cm有孔,穴深5 cm。
4.2.3 育苗床
DB46/T 165—2009
接穗育苗床建造一般采用起垄作畦,畦宽1m,垄高0.1 m~0.2 m,长度可根据育苗棚长 确定。畦面底部先铺一层地膜,再覆1.5 cm~2 cm洁净河砂,即可备播。
4.2.4 嫁接工具
竹签、刀片和适当的容器等。
4.2.5 其它设备
种子发芽培养箱等相关育苗设备。育苗基质的准备
育苗基质采用高温堆沤后的椰糠:消毒处理的表土:有机肥(有机肥须采用符合行业标准 NY525规定指标的产品,有机质含量不小于30%)按70:27:3的体积比例,充分搅拌均匀。
将基质装入砧木育苗穴盘,用含量 40%的多菌灵 600~800 倍液喷洒育苗穴盘,要求浇透育苗 基质。种子质量的要求
接穗用西瓜品种的种子质量须符合 GB16715.1 中的规定要求。要求品种的纯度不低于 95%;净度不低于 99%;二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不低于 90%、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不低于 75%;种子含水量不超过8%。
砧木种子(葫芦、南瓜和野生西瓜)的质量要求,种子饱满,整齐一致,种子发芽率不低 于 85%。
由外地调运的种子均须有种子产地主管部门的检疫合格证书。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7.1 砧木选择
砧木根据生产季节和栽培需要,选用抗病、亲和性强的葫芦、南瓜和野生西瓜。
7.2 接穗选择
接穗品种应选择适合海南生态气候特点、抗逆性强、优质丰产的西瓜品种,应选用已通过 海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或鉴定/认定)的西瓜品种。浸种催芽
8.1 砧木浸种催芽
砧木种子用初始温度为 50~55℃的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葫芦种子可继续浸种 12 小时(h);南瓜种子继续浸种8~10小时(h),西瓜本砧种子继续浸种 6~8小时(h)。捞出后晾
干种子,准备催芽播种。
浸种后的砧木种子采取保湿恒温催芽,葫芦种子的催芽温度控制在 30~35℃,一般催芽 36小时左右。南瓜和西瓜本砧种子的温度控制在30~33℃,一般催芽24小时左右。
8.2 接穗浸种催芽
接穗种子的浸种催芽处理时间一般比砧木种子晚3-5天,但砧木为南瓜种子,可与接穗同
日,具体根据播种时间提前安排。
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浸种催芽处理同野西瓜种子。
三倍体西瓜的种子温水浸种处理同二倍体西瓜,但催芽前应用人工进行种子破壳处理。保 湿恒温催芽,三倍体西瓜的种子催芽温度控制在33~35℃,一般催芽24小时左右。播种
9.1 砧木播种
砧木种子一般采用60孔育苗穴盘播种,每孔播1粒,播种深度1 cm,砧木种子平放,芽
尖朝下,尽量将种子的朝向一致,以利嫁接操作。播种后覆盖消毒基质,盖塑料膜保湿保温。
DB46/T 165—2009
砧木种子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22~25℃。出苗后,白天温度控 制在25~28℃,夜间温度18~20℃。加强通风透光,以防下胚轴徒长。
9.2 接穗播种
接穗种子一般在砧木种子破土时开始播种(提前进行接穗种子浸种催芽处理)。播种方法 为在接穗育苗床撒播种子,播种后覆1.5厘米洁净河砂。再盖塑料膜保湿保温。
接穗种子的苗床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在25~28℃。出苗后,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在18~20℃,三倍体西瓜种子需及时脱帽。嫁接
10.1 嫁接时期
当砧木苗长出小鸡喙大小的心叶时为嫁接的适宜时期,接穗苗当子叶出土后即可嫁接。
10.2 嫁接前的准备
嫁接操作一般在适当遮光的棚内进行。嫁接前需准备好嫁接竹签、刀片、消毒药剂等嫁接 工具。嫁接人员和嫁接工具均需用75%乙醇溶液或高猛酸钾溶液消毒。砧木和接穗也需在嫁接 前提早一段时间用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洒消毒。
10.3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有顶插接和靠接方法,一般采用顶插接法。小果型三倍体西瓜的部分品种建议采 用靠接法以提高成苗率。
嫁接前,先将接穗从苗床拔出,冲洗干净,整齐放入容器中,用湿布保湿备用。嫁接时去 掉砧木苗的生长点,用竹签紧贴子叶的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的叶柄基部成30-45度斜插入
0.6~0.8cm,竹签稍穿透砧木苗表皮,手指有触感为宜,竹签暂不拔出。在西瓜接穗的子叶基 部 0.5~1cm处平行于子叶先斜削一刀,再垂直于子叶将胚轴切成楔形,切面长约0.5~0.8cm。
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入砧木切口内,使接穗与砧木密切吻合。
嫁接后将嫁接苗的穴盘运回苗床,并在覆盖苗床的小拱棚上覆盖棚膜保湿。嫁接苗的管理
11.1 苗床温度管理
嫁接后1~3天是嫁接苗愈伤组织发生和成活的关键期,嫁接后1~2天苗棚内温度一般白
天控制在 25~30℃,夜温在 23~25℃。嫁接后 3~4天苗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 26~28℃,夜 间在 23~25℃。在保证接穗不萎蔫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嫁接苗的光照时间。嫁接后如遇寒潮
或低温、阴雨天气,可依据降温情况进行人工加温及补光。
11.2 苗床光照管理
阳光直射会导致育苗棚内温度迅速升高,如嫁接后棚内温度不超过 35℃,且接穗不萎蔫,应尽量增加光照。育苗棚内温度超过32℃时,应遮荫降温,如遮荫后温度仍超过35℃,需增 加覆盖,加强通风,及时降温,保持苗床温度在30~32℃左右。
嫁接后第1天嫁接苗可适当见光,2天后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一般 1周后不需再遮荫。但发现接穗萎蔫时,仍需及时遮荫。
11.3 苗床湿度管理
苗床湿度晴天应以保湿为主,阴天宁干勿湿。嫁接后1~3天,以保湿为主,棚内湿度保 持 95%以上,接穗生长点不能积水。嫁接后 4~6 天,应通风透光,通风时间以接穗不萎蔫为
宜。接穗开始萎蔫时,要保湿遮荫,待其恢复后再通风见光,进行炼苗。
11.4 砧木萌芽的摘除
嫁接苗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摘除砧木发生的不定芽。病虫害防治
12.1 防治的原则与要求
DB46/T 165—2009
嫁接苗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应以农业、物理和生物等措施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执行 GB4285 和 GB/T8321 的要求;在育苗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国家禁 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见附录A)。
化学药剂防治须根据病虫害种类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见附录B)。,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不同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应交替使用。西瓜嫁接苗质量标准
符合以下质量标准的西瓜嫁接苗,为合格的西瓜嫁接苗。
嫁接的瓜苗健壮,嫁接部位愈合良好;嫁接苗有1~3片健康真叶,节间短,叶色正常;嫁 接苗根系发达、将基质紧密缠绕形成完整根坨。不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接穗品
种的纯度不低于95%。
DB46/T 165—2009
附 录 A
A.1蔬菜上禁用的农药品种
(规范性性附录)
蔬菜上禁用的农药品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 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 吸磷,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 化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
DB46/T 165—2009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蔬菜上推荐使用的低毒高效农药
B.1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主要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害虫,防治鳞翅目害虫效果 更好。
齐螨素(也叫阿维菌素、除虫菌素、虫螨克、阿巴丁等名):该药致死速度较慢,属于广 谱性杀虫,持效期长,杀虫效果好,对人畜安全,具有杀螨、杀虫双重功效(对蜜蜂、蚕和部 分鱼类有毒)。主要用于防治各种螨虫和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等害虫。鱼藤酮(属中等毒性杀虫剂):为广谱性杀虫剂,对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具选择性、内吸性、见光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氧化。
苦参碱(又称蚜蛹敌):天然植物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低毒。
苦皮藤素:具胃毒作用的植物杀虫剂,对部分鳞翅目、直翅目及鞘翅目害虫有效。B.2 化学杀虫剂
氟虫腈、氟虫腈+敌百虫(1:49)、三唑磷、毒死蜱、噻嗪酮、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三氟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哒螨酮、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溴虫腈、呋喃虫 酰肼、乙酰甲胺磷等。
B.3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灭幼脲、氟虫脲(杀虫杀螨剂)。B.4 无机杀菌剂: 波尔多液(又称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广谱预防性杀菌剂)。
B.5 合成杀菌剂
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又称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多菌灵、苯菌灵、三唑酮、菌核 利(又称乙烯菌核利、瑞枯霉(又称增效瑞枯霉、络氨铜)。
———————————————
第二篇: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信息来源:厅办公室
发布日期:2007-09-17 09:07:29.78
浏览次数:451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2-02-01实施 2002-01-15发布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DB23/T389—2001 代替DB/2300 B 61002-8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B 6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苗圃建立 1 4 土壤管理 2 5 施肥 2 6 作业方式 3 7 播种育苗 3 8 营养繁殖 4 9 移植育苗 4 10 苗期管理 5 11 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灭害防治 5 12 苗木调查出圃 6 13 科学实验 6 14 苗圃档案 7 附 录 A 8 附 录 B 8 附 录 C 8 附 录 D 9 附 录 E 10 附 录 F 11 附 录 G 11 附 录 H 12 附 录 I 12 前言
本标准代替DB/2300 B61002-1987。
本标准与DB/2300 B61002-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技术规程15章精减为14章,并对有关章节的内容和技术指标进行了修订; ——新增加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的使用范围,规范性使用文件两章,同时,分别在其他章节中增加了固定、临时苗圃的选择与概念,新播、成苗的合理密度,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种根移植,促进生根的化学药剂的使用,新的化学除草剂、化学保护剂,以及种子播前处理等技术方法和内容;
——删除了总则、附则和作业设计三章,同时删除了生产规划完成统计表、苗圃区划平面图和主要树种种子处理天数等内容;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技术性指标和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宝明、张玉梅、韩建华、林景江、张永光、乔滨杰。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负责解释。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建立、土壤管理、施肥、作业方式、播种、营养繁殖、移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科学实验、苗圃档案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露地培育的供植树造林的裸根苗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苗圃建立
3.1固定苗圃地选择
3.1.1
固定苗圃:指经营时间长,圃地规模、位置不变,生产及基础设施设备先进,有固定苗木产量要求的大、中型苗圃。
3.1.2位置:苗圃要设在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
3.1.3地形:苗圃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面坡度小于30,排灌良好的地带。3.1.4土壤;苗圃要选择在沙壤土、壤土或轻壤土,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1%; pH值为6.5~7.5;孔隙度为55%~65%;容重0.7g/cm2~1.0g/cm2土壤肥沃的地方。
3.1.5水源:苗圃要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地下水位:沙质壤土为3m~4m,轻壤土为4m~5m的地方。
3.1.6
环境:苗圃要设在周围环境无污染的地方。3.2苗圃面积确定与区划
3.2.1苗圃面积:苗圃面积的大小,根据生态建设以及造林绿化发展需要确定。面积15hm2~20hm2以上,可育苗面积10hm2~12hm2以上,年产成苗量500万株以上为大型苗圃;4hm2~5hm2以下,可育苗面积3hm2以下,年产成苗量150万株以下为小型苗圃;居间者为中型苗圃,大型苗圃可由相邻相连的2块~3块组成,中、小型苗圃由1块组成。3.2.2苗圃区划,根据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区划。其具体是: a)圃地中的道路、输电线路、排灌设施和房屋等,要统筹安排,合理区划,利于生产,便于管理。
b)生产、试验用地不得少于圃地总面积的75%,辅助用地不得超过25%。
c)育苗用地区划为播种区、移植区、无性繁殖区、大苗区、良种繁育区、科学实验区等。
d)各区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不留或少留隙地。
e)主道、副道、排灌渠道布局必须合理。主道宽4m~6m,副道宽2m~4m,排灌系统要纵横贯通,能排能灌。
f)苗圃周围要设置防护林带。区间道路两侧栽植绿篱或行道树,使苗圃美观整齐、规范化。
3.3临时性苗地选择
3.3.1临时性苗圃:指经营时间短,培育苗木种类单纯的小型苗圃。
3.3.2山地育苗:要选在山下腹的东南坡,土层深厚,肥力好,靠近水源,地势较平缓,坡度不超过50的生荒地、采伐迹地或林间空地作圃地。
3.3.3农耕地育苗:要选择排灌条件、土壤肥力较好的土地。有病虫害感染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土地,不能用于育苗。
4土壤管理 4.1整地
4.1.1
苗圃整地的内容,包括耕地、翻耕、耙地、镇压和中耕等环节。
4.1.2育苗前苗圃必须进行整地。做到深耕细整,耙平,土碎,清除草根、石块。4.1.3起苗后圃地必须进行翻耕。做到不出生格子,随翻随耙,镇压平整,以便蓄水保墒。
4.1.4翻耕季节,提倡秋季进行。但因春季起苗不能进行秋翻时,要随起苗随翻耕,山地育苗适宜在雨季前翻耕。
4.1.5翻耕深度,翻耕深度一般为20cm~25cm。土层深厚的圃地,应先深翻,后浅翻;白浆土的圃地,应采取翻动表层,松动底层,逐步加深的办法进行。
用于插条、换床、育大苗的土地,翻耕要适当加深,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低湿地、土壤粘重地,秋翻后翌年早春进行耙地。气候干旱地区,秋翻后翌春作床(垄)前耙地。
4.1.6
山地育苗地,要在草籽成熟前翻耕。4.1.7
农耕地育苗,先浅耕灭茬再整地。4.2土壤改良和消毒
4.2.1土壤改良:应对土壤瘠薄、粘重、偏酸、偏碱的苗圃地,及时地进行土壤改良。具体是:
a)沙性土壤一般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性强,要混拌草炭和有机肥料。
b)偏粘的土壤透气、透水性差,要混沙施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进行改良。c)偏酸的土壤要施用石灰(CaO)或碳酸钙(CaCO3)进行调整。d)偏碱的土壤,要拌沙、压碱、增施磷肥,拌腐熟的草炭土。
4.2.2土壤消毒:育苗播种前,要根据圃地实际情况,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常用药剂见附录A。
4.3轮作
4.3.1苗圃地的轮作:区间轮作应按播种-移植-插条-休闲的顺序循环轮作。树种轮作应按樟子松-落叶松-红松-樟子松;豆科作物-阔叶树-豆科作物的顺序轮作。杨树不能重茬,更不能与落叶松轮作。松类可轮作4年,休闲1年进行轮作。培育大苗的土地,在苗木出圃后,休闲2年。4.3.2
苗圃休闲地:休闲地一般采取全休闲或半休闲的方式。半休闲的土地,只许种植一些能提高地力、不影响苗木生长的农作物,不得使用农药。
5施肥
5.1苗圃要广开肥源,常年积肥和压绿肥,待充分腐熟后再施用。5.2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5.3施肥量,要适地、适性、适树、适量测土施肥。施有机肥一般每公顷8万公斤~15万公斤。
5.4施用基肥,应采取分期分层的方式进行。一般在秋季翻地时,施入总肥量的1/4作底肥,翌春耙地前施入1/2作中层肥,其余的1/4在作床(垄)时施入作上层肥。施肥时要捣碎拌匀。
5.5施用追肥,要根据不同树种决定追肥次数。针叶树种每年追肥3次~4次。阔叶树种每年追肥2次~3次。移植苗追肥次数可少些。苗木生长前期多追施氮肥,苗木生长后期多追施磷、钾肥。最后一次追肥时间,不得迟于苗木高生长停止前4周。
施追肥方法,主要分上方喷洒和开沟投放两种。上方喷洒追肥,即将肥料稀释后喷洒于苗床(垄)上,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株;开沟投放追肥,是在苗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追肥后要及时覆土浇水。
6作业方式
6.1作业方式,分床作和垄作两种。根据气候、土壤、地下水位、树种及育苗类型不同分别选定。
6.2针叶树和微粒种子的阔叶树,一般实行床作育苗。床底宽1.1m、床面宽1m,床高15cm~20cm,步道宽30cm~40cm。低洼地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作床宜高。干旱或地下水位低的,床面可以低些。阔叶树及绿化大苗可实行垄作,垄底宽60cm~70cm,垄面宽25cm~30cm,垄高15cm~20cm。
6.3无论床作或垄作,都要作到床(垄)面平整,土壤细碎。7
播种育苗
7.1播种育苗地的选择
7.1.1
播种育苗地不得有多年生宿根性杂草。
7.1.2播种育苗地土壤使用前必须确认不存在严重化学毒害。
7.1.3
播种育苗地要实行树种间合理轮作,尤其是阔叶树种育苗不宜连作。
7.1.4播种育苗地,要安排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生产区内。
7.1.5不易发芽出土的珍贵树种和种子紧缺的可采取芽苗移栽,先播种于沙床中,幼苗出土后移植于圃地。
7.2种子使用与处理
7.2.1种子使用。育苗用种须经林木种子检验部门检验和林木病虫害防治部门检疫,签发检验、检疫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7.2.2种子消毒。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消毒常用药剂见附录B。
7.2.3种子催芽。播种前要按种子萌发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方法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种子催芽方法及萌发难易树种分类见附录C、D。
7.3播种期
根据育苗树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我省春季育苗播种的适宜期是:东南部地区和西部平原、中部丘陵地区的南半部为四月下旬;东部地区、中部丘陵地区的北部为五月上旬;大、小兴安岭地区为五月中旬;易遭晚霜危害的树种,要根据气象预报资料,作到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秋季播种,要在土壤结冻前播完。
7.4播种量
计算播种量,要根据合理的苗木密度和种子的品质指标(千粒重、净度、发芽率),用下 式计算:
= „„„„„„„„„„„„„„„„„„(1)式中: X — 播种量,(g/m2或g/m);P — 种子千粒重,(g);K — 种子发芽率,(%);E — 种子净度,(%);n — 设计密度,(株/平方米或株/米);C — 损耗系数;10— 常数。
公式中损耗系数的取值,应根据种粒的大小、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和经验确定,各树种适宜播种量及合理密度见附录E。
7.5播种方法
7.5.1播种分撒播、条播和点播。微粒或小粒种子撒播或条播。中粒种子用条播。大粒种子用点播。播种时,种子要均匀。针叶树播幅宽5cm~6cm。条幅间距4cm~5cm。点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株行距。
7.5.2播种前要灌足底水,待土壤干湿度适宜时及时播种。
7.5.3播种时,要随播种、随覆土、随镇压。覆土厚度,要根据种粒大小、圃地土质、播种季节和覆土材料而定,一般为种子横径的1倍~3倍。微粒种子以微见种子为度。土壤稍粘的圃地覆土要薄些,土壤水分差的圃地覆土要厚些。春播覆土要薄些,秋播覆土要厚些。
7.5.4落叶松、樟子松等小粒种子和发芽出土缓慢的树种,播种覆土后,要及时用稻草、草炭土等材料覆盖。
8营养繁殖
8.1建立种穗生产圃
8.1.1
选用适应当地生长的优树和优良无性系有重点的建立种穗生产圃。以营养繁殖为主的大型苗圃,可自建种穗生产圃,也可几个相邻苗圃共建一个种穗生产圃。
8.1.2种穗生产圃建立时,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建立后要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8.1.3采集穗条时,防止发生品种、系号混杂。栽植时,要绘制品系排列图。8.2扦插育苗
8.2.1种条、种根的选用
8.2.1.1硬枝种条,采穗圃母树上生长健壮的穗条或扦插苗当年生长的干条;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短的主轴枝或从根部萌生的当年生长的健壮萌芽条。
8.2.1.2嫩枝种条,采穗圃母树上或其它幼年树木上生长健壮、半木质化的枝条。8.2.1.3种根,苗木根株和修剪下来的侧根或挖取幼、壮年树木周围的侧根。
8.2.2硬枝种条和种根在晚秋或早春采取。采取后沙藏或窖藏。嫩枝种条在夏、秋的早晚或阴天采取。采取后要特别注意保鲜,做到随采、随截、随扦插。
8.2.3扦插前,将种条(根)按一定长度截制成插穗。插穗上至少有2个节间。针叶树种的硬枝和嫩枝插穗都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针叶。
插穗的规格,一般长5cm~15cm,梢头粗不得低于0.3cm~0.6cm。剪穗切口光滑,上平下斜,防止劈裂和破皮。距上口1cm处必须有一个健壮的芽包。剪穗后要按品种、粗细分级分类,分别用湿沙埋藏。
8.2.4插植时间,早春在土壤解冻到15cm时或秋季在封冻前进行插植。
8.2.4.1硬枝扦插除圃地除湿度大,冻拔严重地区,不宜过早插植外,均可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按一定株行距直插于土中。寒冷干旱地区和土质疏松的圃地,插穗上端与地面平,温暖湿润地区和土质较粘的圃地,地面上可露出1个~2个芽。插前圃地灌足底水,插后踏实插缝,勿使插穗在土壤悬空。8.2.4.2嫩枝扦插在夏、秋的早晚或阴天进行,插前剪去插穗入土部分的枝叶。扦插深度为穗长的1/3左右。在未成活前圃地要经常保持湿润。
8.2.4.3根插在春季进行,直插的上端与地面平,或露出地面1cm~2cm,覆以土堆。如分不清根的上、下端可平埋于土中。
8.2.5插植前,插穗用水浸泡1d~2d。生根缓慢和难生根的插穗,用萘乙酸、吲哚丁酸和ABT生根粉等进行催根处理。具体用法见附录F。
8.3嫁接育苗
8.3.1嫁接育苗的方法,适用于林木种子生产、繁殖不易生根的树种和果树育苗。8.3.2嫁接用的接穗和砧木,要选用抗性、亲和力较强的品种。培育嫁接苗,接穗一般选用一年生枝条;阔叶树砧木选用1年~2年生、针叶树砧木选用2年~4年生苗木。
8.3.3嫁接方法,要根据树种特性、培育目的和季节,采取芽接、枝接等等不同的方法。9
移植育苗
9.1为了促进苗木根系发达,提高造林成活率,培育二年生以上的实生苗木,必须进行移植或截根。
9.2移植时间以春季为主。落叶松秋季起苗,翌春树液流动前顶浆移植。樟子松、赤松、红松、云杉、沙松、臭松等要在早春随起随移。
9.3松类苗移植,要采取垄式或床式作业。栽植规格,一般行距为10cm,株距为4cm~6cm。
9.4移植形体苗(绿化大苗),要选用Ⅰ级苗木,采取挖穴定点的方法进行栽植。栽后要培土、踏实、浇水。栽植密度,一般速生树种密度为行距70cm,株距50cm。中庸、慢生树种密度为行距70cm,株距30cm~70cm。
9.4.1绿化大苗的培育,按城镇绿化的需求定向培育,株形尖塔型、倒卵型、平截型、球型、丛型等。
9.4.2绿化大苗培育年限。一般阔叶树3年~5年,针叶树5年~10年。10
苗期管理
10.1撤出覆盖物和遮荫
10.1.1
在幼苗出土30%左右时,开始逐次撤出覆盖物,分2次~3次撤完。
10.1.2
对耐阴性强、易受日灼、干旱危害的播种苗(红松、云杉、臭松、沙松)高温季节,要架设遮荫棚。高温季节过后及时撤出。樟子松、落叶松及其他树种,采取灌水降温办法,实行全光育苗。
10.2灌溉和排水
10.2.1灌水可选用喷壶、水车、移动式和固定式管道喷灌等,实行沟灌、畦灌、滴灌。10.2.2灌溉要求水分均匀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动的土层中。
10.2.3灌水量,要根据树种不同、幼苗大小、土壤干湿和空气湿度情况,做到适时、适量。一般在出苗期应掌握“量少次多”、苗木速生期“量多次少”、晴天土干多灌、阴天土湿少灌或不灌的原则。苗木生长后期要控制灌溉。
10.2.4苗圃排水,做到雨后及时培床清道,修整沟渠,外水不入浸,内水能外排,形成排水网络。
10.3除草和中耕
10.3.1育苗地要及时除草、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10.3.2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一个年生长内除草次数,一般针、阔叶床作7次~10次;阔叶垄作或移植苗3次~5次。辅助用地和圃地周围杂草均要除净,圃地内不允许杂草种子成熟。
10.3.3化学灭草,要坚持先实验,后使用的原则。苗圃常用除草剂见附录G。
10.3.4中耕要与除草结合进行。中耕要做到不伤苗、不压苗,逐次加深。土壤较粘重的圃地,雨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10.4间苗和定苗
10.4.1播种后要及时间苗,拔除过于密集、生长不良、受损伤和感染病虫害的苗木。间苗时,采取间密补稀的办法,调整苗木密度,使苗木分布均匀。
10.4.2间苗时间与次数,要根据树种、幼苗生长情况和培育目的来决定。一般间苗2次~3次。针叶树幼苗出齐一个月后,阔叶树幼苗长出2片~4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间苗和定苗。每次间苗后要及时灌水。
10.4.3定苗,经过最后一次间苗,保留下来的苗即为定苗。定苗标准以附表E中的合理密度为准。
10.5其他管理措施
10.5.1摘芽除蘖。阔叶树插植、移植苗,要及时摘芽除蘖,控制侧枝。摘芽除蘖时要防止撕裂树皮。摘芽除蘖次数根据不同树种及芽蘖生长状况而定。
10.5.2嫁接。嫁接苗成活后,及时解除绑扎物,并在接口上方1cm~2cm处剪掉砧干,抹去钻木上的不定芽。
10.5.3截根。主根发达、侧根少、不进行移植的播种苗,要进行截根,截根刀具要锋利,深度要适宜,防止损伤苗木。截根后要及时灌水。
1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灭害防治 11.1
病虫害防治
11.1.1
出圃的苗木和调进的种(条、根)苗,要进行检疫,发现病虫害感染严重的和属于检疫对象的,要立即烧毁,防止蔓延。
11.1.2掌握苗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救治。
11.1.3药物防治,要根据农药、苗木种类、病虫害和环境保护四者相互关系,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使用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做到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又不危及环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见附录H。
11.1.4搞好苗圃内及周围环境卫生。苗圃使用的种子、肥料、覆土及覆盖物等,要堆放整齐,进行消毒处理。
11.2其他灾害防除
11.2.1针叶树播种后,在幼苗出土期、种壳未掉前,设专人看护,防止鸟、鼠害及其他人畜危害。
11.2.2搞好防霜冻工作。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在霜冻即将来临时,采用灌水、放烟、覆盖等措施进行预防。已遭霜冻的苗木,要在日出前,进行浇水缓苗。
11.2.3对不耐寒和容易发生生理干旱的留床苗木,在封冻前要灌足封冻水。红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可覆土防寒。
2苗木调查出圃 12.1苗木调查
12.1.1
每年在苗木生长停止后,必须对所有苗木,包括出圃苗和留圃苗认真进行调查。12.1.2
按树(品)种、育苗方法、苗龄等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与产量,为苗木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12.1.3苗木调查内容:主要统计苗高、地径、根系、产苗量四个主要指标。并分别统计成苗(可出圃造林的苗木)、幼苗(需要继续培育的苗木)的产量、质量填入苗木调查汇总表。苗木调查汇总表见附录I。
12.1.4苗木调查一律采用数理统计抽样法。统计精度,要求可靠性90%。苗木产量和质量精度见附录I1、I2。
12.2苗木出圃
12.2.1凡达到我省主要树种造林苗木标准的苗木,方可出圃。
12.2.2
起苗季节。樟子松、红松、云杉、沙松、臭松的苗木要现起现造,其他树种的 苗木以秋季掘苗为主。
12.2.3起苗时,先松动土壤,防止强力拔苗损伤苗根和顶芽。苗木损伤率:针叶树不得超过1%,阔叶树不得超过3%。
12.2.4苗木掘出后,要立即进行拣苗和分级。做到随掘、随捡、随分级、随假植,减少苗木曝露时间。
12.2.5苗木分级分为Ⅰ、Ⅱ级和小苗、废苗。小苗可继续移植培育,废苗必须销毁。苗木分级同时,统计各类、各级苗木的数量和苗木总产量。
12.2.6
出圃供造林的苗木,要包装。小苗包装时苗根向内,用草帘或草袋包装。大苗主要把苗根盖好。捆好的苗木,要标明树种、苗龄、等级、数量。包装后及时运输。长途运输时,要注意浇水或苗根沾浆,防止苗木发热或风干。
12.2.7
秋掘越冬的苗木要妥善保管。可以实行窖藏假植或露天假植。一般针叶树苗尽可能采用窖藏。窖内温度保持-3℃~3℃,空气湿度应大于70%。大苗实行露天假植。露天假植要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方。假植时要做到“稀摆、深埋、培土(针叶苗全株培土)、踏实、灌水。”假植时要分区、分树种、记清数量。假植要在封冻前结束。
3科学实验
13.1苗圃要结合生产开展科学实验。
13.2苗圃要因地制宜地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木良种。
13.3积极研究苗圃育苗新工艺,推广容器育苗,有条件的苗圃应开展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全光雾扦插、温室大棚或地膜覆育苗,不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4苗圃档案
14.1苗圃要建立档案,苗圃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科学实验等内容。
14.2基本情况包括苗圃位置、面积、苗圃平面图、立地条件、圃地规划、固定资产、经营方式等。
14.3生产和技术管理、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况。
14.4各种苗木的种子来源、生长发育情况及其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14.5各项作业的用工量和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
14.6
科学实验内容包括各项实验的田间设计和实验结果、物候观测等。
14.7
苗圃档案要有专(兼)人记载,年终系统整理,当苗圃技术人员变更时,技术档案要办理交接手续,长期保存。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土壤消毒常用药剂 表A1
名
称 使
用
方
法 备
注
甲拌磷(3911)每平方米用0.15g~0.30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杀虫
呋喃丹 敌百虫和呋喃丹两种混合颗粒剂效果最佳,每平方米5g左右,配成毒土施入地下 杀虫
辛硫磷 每平方米用2g~3g,混拌适量细土或锯末制成颗粒剂撒在土壤中 杀虫
代森锌 每平方米用3g~4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福美双 每平方米用0.3g~0.6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五氯硝基苯 每平方米用2g~4g,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多菌灵 每平方米用0.1g~0.3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敌克松 每平方米用0.8g~1.0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甲霜铜 每平方米用0.1g~0.2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种子消毒常用药剂 表B1
名
称 使
用
方
法 备
注
高锰酸钾 用0.5%的溶液浸种2h~3h,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胚根突破种皮的种子不宜用此法
硫酸铜 用0.2%~0.5%溶液浸种2h~3h,浸种消毒后清水洗净 播种前3d~5d进行即可
硫酸亚铁 用0.5%~1%的溶液浸种2h,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苏打粉 用1%的苏打粉浸种1h~1.5h针叶种子,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
福尔马林 用0.3%溶液浸种2h~3h,用清水洗净 根据树种不同使用的药剂而不同
退菌特(80%)用800倍溶液浸种15min
敌克松 用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5%
五氯硝基苯 用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种子催芽方法 表C1
催芽方法 技
术
要
点 适用树种
变 温 催 芽 法
暖冷处理 1.将种子放入45℃温水中浸种
2.种皮有油脂的种子可在水中加入1%面碱或3%~5%的草木灰进行脱脂 3.将沙子与种子按3:1混匀,保持室内温度30℃~35℃
4.进行低温处理,温度控制在0℃~5℃,湿度保持在60%左右
5.将沙子与种子移至室外背风向阳处进行日晒 红松、水曲柳五味子、榛子、刺五加、忍冬、杜松、紫椴
表C1(续)
催芽方法 技
术
要
点 适用树种
层
积
催 芽
法
混沙埋藏
1.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2:1或3:1 2.沙子要保持一定的水份
3.要选择通风良好、防止霉烂的地方挖坑埋藏 4.要经常检查坑内的温度,覆盖的沙子不要过厚 5.埋藏的时间长短可由树种来定
6.发芽的种子三分之一以上,即可播种
落叶松、樟子松、冷杉、云杉、油松、杜松、花曲柳
混雪埋藏
1.雪与种子比例3:1,要保持在零度以下
2.冬季下雪以后不融化时(12月~1月)即可进行雪藏 3.贮藏种子可放在室内
4.室外要选择地势较高,背阴避风排水良好处挖坑 5.要经常检查种子,特别是春季更要注意安全检查 6.防止鼠害,播种前分期分批拿出后进行播种
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色树
隔
年
催
芽
法
隔年埋藏 1.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2:1 2.沙子含水量60%左右
3.要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处挖坑层积,冬季不低于0℃,夏季不高于20℃ 4.通风良好,防止霉烂,埋藏的时间8月~9月间 5.用冷水或温水浸种,种皮吸水膨胀后层积
6.要经常检查种子,如果尚末裂嘴,要移于能保持20℃左右处催芽
红松、刺五加
水 浸 催 芽 法
温水
1.用40℃~50℃温水浸种1d~2d 2.每天换水一、二次,经常搅拌,最好用缸,水面超过种子 3.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摊于容器中,置于20℃左右处催芽 4.捞出种子晒干后,也可喷一点水,使种子裂嘴快 5.发芽率达到40%~60%时可以播种
落叶松、樟子松、文冠果
热水 1.用80℃~90℃的热水
2.先把水倒入容器中,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
3.大部分种子膨胀以后捞出,使种子在容器中保持20℃左右催芽
槐类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种子萌发难易树种分类 表D1
处理方法 种子易萌发的树种 种子经催芽易萌发的树种 种子经催芽萌发困难的树种
暖处理 落叶松、冷杉、云杉、樟子松、胡枝子、绣线菊、山梅花、溲疏、桦属、紫穗槐、花曲柳、丁香、锦鸡儿、珍珠梅 山槐、胡桃楸、红瑞木
冷处理
落叶松、冷杉、云杉、樟子松、桦属、桑、绣线菊、山梅花、溲疏、沙棘、柞树 悬钩子、色树 拧筋槭、青楷槭、茶条槭、鼠李、花楸
暖冷处理
五味子、榛子、黄菠萝、刺五加、忍冬 红松、紫杉、杜松、紫椴、水曲柳、卫矛、山葡萄
附 录 E(规范性附录)播种量及合理密度表 表E1
树
种
千 粒 重 g
净 度 %
发 芽 率 %
消耗系数 播 种 量kg/hm2 新播密度 成苗密度
床作 垄作 床作 垄作
株/平方米 株/米 株/平方米 株/米
红松 520 98 90 1.5 3750 900 150
樟子松 5.5 97 90 2.8 53 700 150 40
兴安落叶松 5.5 95 55 4 83 800 200
长白落叶松 3.5 98 60 4 83 800 200 40
日本落叶松 3.6 94 45 4 90 800 150 40
红皮云杉 5.3 96 85 4 60 1500 120
臭松 10 90 60 4 188 1200 120
赤松 9.8 93 85 4 53 700 150
沙松 50 85 40 4 375 1000 200
杜松 28 90 50 4 165 1000 180
杨树
7
垂柳
6
白榆(家榆)7.7 85 85 10 60 150 50
黄榆 40 90 85 3 150 150 50
蒙古栎 3300 95 70 5 750 500 30
白桦 0.45 85 50 40 75 300 150
糖槭 38 85 80 40 150 150 150
色木槭 95 95 70 9 300 200 150
胡桃楸 8771 99 85 2 11250 90 80
紫椴 39 96 80 4 180 200 80
黄菠萝 13 96 80 10 75 200 80
水曲柳 36 96 40 4 225 200 80
花曲柳 36 96 80 5 113 200 100
山丁子 5.2 96 80 4 45 150 50 15
文冠果 1000 95 80 2 300 50 20 10
桑 1.5 90 80 8 8 100 30
紫丁香 10 95 80 4 270 200 50 15
榆叶梅 544 95 80 2 83 150 50 15
沙棘 95.2 95 80 7 45 150 80 20
花楸 2.4 95 50 3 91 400 150
附 录 F(规范性附录)吲哚丁、乙酸、萘乙酸促进扦插生根的用法 表F1
处理方法 插穗状态 适用浓度(ppm)处理时间 处理操作方法
低浓度药液浸泡 休眠枝穗 50~200 6h~48h(多数12h~48h)将插穗基部插入药液中2cm~4cm
嫩绿枝穗 5~50
高浓度药液浸泡 休眠枝穗 1 000~10 000 1s~5s 将插穗基部插入药液中2cm~4cm,瞬时取出
附 录 G(规范性附录)苗圃常用除草剂 表G1
药名 剂型 作业方式 防除对象 用法用量有效成分(g/667m2)残效日期(d)备注
2,4-D 乳油、可溶粉 激、选、内、传 莎、双 土壤、茎叶处理60 7~30 激—植物激素作用;
选—选择性杀草作用;内—内吸入杂草体内作用; 传—杂草体内传导作用; 灭—灭生性杀草作用; 触—触杀型杀草作用。莎—莎草科; 禾—禾本科;
单—单子叶杂草; 双—双子叶杂草。
二甲四氯 水剂 激、选、内、传 莎、双 土壤、茎叶处理60 7~30
稳杀得 乳油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10~50 30~60
禾草克 乳油、胶悬剂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8~29 >20
盖草能 乳油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8~10 25~30
豆科威 颗粒剂、乳油 激、选、内、传 双、禾 土壤处理130~300
五氯酚钠 颗粒剂、粉剂 灭、触 单、双 土壤、茎叶处理1000 5~7
除草醚 可湿粉、乳油 选、触 单、双(1年生)土壤、茎叶处理200 20~40
拉索 乳油、颗粒剂 选、内、传 单、双(1年生)茎叶、土壤处理200 30~60
敌稗 乳油 选、触 单、双 茎叶处理150~200
氟乐灵 乳油、颗粒剂 选、内、触 禾、双 土壤处理50~100 20~30
除草通 颗粒、乳油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处理50~150
灭草猛 乳油、颗粒剂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处理130~160 >300
杀草丹 颗粒、乳油 选、内、传 单、双 土壤处理100~260 20~30
西玛津 可湿粉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处理30~200 90~180
阿特拉津 可湿粉、胶悬剂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茎叶处理60~100 >180
百草枯 水剂、颗粒剂 灭、触 单、双 茎叶处理20~60
草甘膦 水剂 灭、内、传 单、双 茎叶处理100~200 120
茅草枯 可溶粉、水剂 选、内、传 单、双 土壤处理400~600
拿捕净 乳油、可湿粉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15~80 28
果尔 乳油 选、内、传 禾、双(1年生)土壤、茎叶处理10~20 60~90
附 录 H(规范性附录)苗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 表H1
名称 防治对象 用法
硫酸铜 立枯病、菌核性根腐病 100倍液浇灌苗木根部
波尔多液 立枯病、叶枯病、叶斑病、叶锈病、白粉病、炭疽病(100~150)倍液出苗后每15d~20d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硫酸亚铁 立枯病、炭疽病(100~200)倍液,出苗后每周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石灰硫磺合剂 叶枯病、白粉病、煤污病、叶锈病(0.2~0.3)波美度,出苗后, 每周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代森锌 杨树黑斑病、灰斑病、叶枯病、叶斑病、赤枯病、白粉病 60%~7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雨季前每10d~15d喷洒一次,连续3次~4次
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立枯病、白粉病、炭疽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立枯病、白粉病、菌核性根腐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敌克松(70%可湿性粉剂)立枯病、菌核性根腐病、炭疽病、稍腐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炭疽病、白粉病、赤枯病、叶斑病、立枯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敌锈钠原粉 叶锈病 200倍液,胞子器形成破裂前,每半月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乐果(40%乳剂)地下害虫、食叶害虫、蚜虫、介壳虫 200倍液喷撒在苗行间、(800~1000)倍液喷雾
马拉硫磷(50%乳油)食叶害虫、蚜虫(500~1500)倍液喷雾、(1000~2000)倍液喷雾
松脂合剂 蚜虫、介壳虫(20~25)倍液喷雾、(10~15)倍液喷雾
杀螟松(50%乳油)食叶害虫(1000~2000)倍液喷雾
辛硫磷(50%乳油)地下害虫、食叶害虫、蚜虫 制成毒土施入土中、(800~1000)倍液在傍晚喷雾
氧化乐果 地下害虫 土壤施药、(1000~2000)倍液喷雾
磷胺 蚜虫、介壳虫 1000倍液喷雾、根际浇灌(5~20)倍液涂干
甲胺磷 地下害虫(2%粉剂),蚜虫、介壳虫(50%乳油)土壤施药、(1000~2000)倍液喷雾
附 录 I(资料性附录)苗木调查方法 1 划分调查区:
将树种、苗木种类、苗龄、作业方式都相同的划分为一个调查区,量测每个调查区的施业面积和净面积,同时一定的顺序,床(垄)编号。设置样地:
2.1 一般以平均株数20株~30株苗木所占面积为样地面积。针叶树以30株~50株来定样地面积。
2.2 粗估样地块数按式(1)计算
2„„„„„„„„„„„„„„„„„„„„„„(1)
S﹦ „„„„„„„„„„„„„„„„„„„„„„„„(2)C﹦ „„„„„„„„„„„„„„„„„„„„„„(3)式中: n — 样地块数;
t — 可靠性指标(粗估时可靠性定为90%,则t﹦1.7); c — 变动系数;
E — 允许误差百分比(精度为95%,E﹦5%); S — 粗估标准差(允许误差的百分数);
— 粗估样地的平均数; 要想得到n数,可先求: R(极差)﹦最密-最稀(最密和最稀是粗估样地面积的株数)。2.3 随机或系统抽样法将粗估样地落实在调查区内。3 调查样地内苗木数量、质量和计算精度。
将每块样地内的苗木逐株数清。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法抽取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100株,样苗量测苗木的高、地径、根系。将结果分别记入表中(苗木外业调查表),并按下式计算精度:
„„„„„„„„„„„„„„„„„„„„„„(4)
„„„„„„„„„„„„„„„„„„„(5)
„„„„„„„„„„„„„„„„„„(6)
注:大样本计算公式用n除
„„„„„„„„„„„„„„„„„„„„„„„(7)
„„„„„„„„„„„„„„„„„„„„(8)
„„„„„„„„„„„„„„„„„„„„„(9)式中:
— 第i个样本单元观察值;
— 样本平均数; n — 样本单元数; S — 样本标准差;
— 标准误;
E — 相对误差,(%); P — 精度,(%)。
如果没有达到精度要求(苗高、地径精度要求95%以上,数量精度90%以上)的,需要补设样地。
4计算苗木产量
表I1 苗木产量精度计算表
树种
苗木种类
苗龄
作业方式
施业面积
m2
净面积
m2
样地面积
m2
样群号 各样群株数xi 各样群株数的平方值xi2 精度及产量计算7
„
Σ
计算人:
计算日期:
表I2 苗木质量精度计算表
样株号 地径D 地径平方值D2 样株号 苗高H 苗高平方值H2 精度计算
„
合计 ΣD= ΣD2= 合计 ΣH= ΣH2=
计算人:
表I3 苗木调查汇总表
__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__苗圃 _____________乡______________村单位为cm
树
种
苗木
种类
育苗方式
苗
龄
面
积
总产苗量 可
供
造
林
用
苗
数 留
圃
合
计
Ⅰ级苗 Ⅱ级苗
计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根系
计平均苗高平均
计算日期: _______________屯
地径平均根系
计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根系
汇总人:
日期:
表I4 苗木外业调查表
___________地(市)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村
苗圃名称_____________树种______________苗龄______________苗木种类______________育苗方式______________ 育苗地总面积
m2
育苗地净面积___________ m2
垄数
育苗地净面积占总面积_______% 样群(样地)面积____ m2 每亩产苗量
万株
总产苗量
万株
平均苗高
cm 平均地径
cm
调查床垄序号 育
苗
净
面
积(m2)样群(样地)株数 样群(样地)苗木质量调查(每隔x株调查一株)
床 垄
长 床
垄
宽(m)
面积(m2)
序
号 株数
平均 合
计
…… E
P =1-E………………………
第三篇:板栗育苗及嫁接技术
板栗育苗及嫁接技术
板栗属落叶乔木,是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寿命长,有“铁杆庄稼”之称。栗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可代替粮食。栗树各部均可入药,树皮、枝叶、木材的髓部还可提取栲胶,叶还可饲养柞蚕。板栗木材坚硬,纹理通直,耐湿防腐,可供建筑、造船、枕木、矿柱等用材,还是良好的工艺、雕刻材料。由于板栗树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旱耐寒,也较耐瘠薄,在丘陵、山区、荒坡、沙滩都可栽植,适用于大面积荒山造林。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无疑是一个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树种。板栗的繁殖有实生和嫁接两种。由于实生繁殖的栗树品种不纯,良莠不齐,结果晚,变异性大;而嫁接繁殖,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早结果,而且利用砧木的适应性还可扩大栽培范围。因此,板栗多采用嫁接繁殖。下面,将板栗育苗及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 砧木培育
1.1 选种 在栗果成熟总苞开裂时期,选择树体健壮、高产、稳产、果实成熟期一致、抗逆性强,并与当地主栽品种嫁接成活率高的20年~60年生的单株做母株。在果实成熟总苞开裂时,拾取自然落果,选择栗果大小整齐、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作育苗材料。1.2 种子贮藏 一般采用沙藏法。少量种子可窖藏、罐藏,大量种子可采用沟藏。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背风阳坡,挖60cm~100cm深、100cm宽的沟,长度根据种子量而定,在沟底铺100cm左右的干净湿沙,再一层沙一层种(间隔距离为10cm)依次往上放,在距沟沿25cm以上时,再覆湿沙、细沙各10cm,最后用土填平,培好土堆,以防积水。贮藏期间注意检查,以防过干、过湿以及兽害等。也可按湿沙:种子等于3.5∶1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沟内。
1.3 播种 播种期可分春播和秋播。播种方法分直播和畦播。直播,将种子直接放在定植穴内,每穴放2粒~3粒,覆土5.7cm厚,幼苗出土后要加强管理,弱苗入冬前平茬,覆土防冻。1年~2年后,选出壮苗就地嫁接,其余移植。畦播,选择排水良好,土层较厚、土质肥沃的,加深土层,耙平作畦(长5m,宽1m)。播前灌足底水,株行距为1.5cm×25cm~30cm,开沟播种,沟深12cm,沟底平,将肥料撒于沟底,种子平放沟内,种尖向南,覆土4cm~5cm,为防水分蒸发地表板结,可再覆1层细沙,然后用地膜覆盖。每公顷播种量 1500kg~2250kg。为防止地下害虫,可用硫磺粉200g加草木灰1kg,拌种50kg。1.4 苗期管理 当幼苗放叶后,可追第1次肥,施肥后浇水。至6月左右追施第2次肥,并结合浇水。9月~10月施堆肥等有机肥。在生长季要注意做好排水、中耕、除草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雨季要排水防涝,越冬前浇足封冻水。为增温保墒,秋季可剪除苗干,上覆粪土。若栗园土壤贫瘠,可连续平茬1年~2年。2.嫁接 2.1 接穗采集:
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一般在生长健壮、品种优良、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年母株上采集,以树冠外围或上部发育充实、粗壮的结果枝为好,发育枝次之。结合冬季修剪采集的接穗要进行沙藏,将采集到的枝条,按品种打捆,并加品种标签。若是结果母枝,要去掉盲节段。在贮藏期间,要注意保湿防冻,春季回暖后,要控制接穗萌发,以便延长嫁接时期。
2.2 接穗的处理: 无论是培育嫁接苗,还是大树高接更新,在嫁接前,都要用石蜡密封,一方面可以提高嫁接效率和成活率,另一方面可以延长保存期和嫁接时期。对接穗进行蜡封的方法是把石蜡熔化加温至110—120度,将接穗在石蜡液中迅速浸蘸约1/10秒,使接穗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蜡膜,起到保湿作用。2.3 嫁接时期
由于板栗枝条木质部呈齿轮形,用一般芽接法不易成活,同时目前大量高接换种的砧龄较大,所以板栗嫁接以春季枝接为主。
嫁接时期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应以物候期为标准,即在砧木芽萌动而没有展叶时嫁接。这时气温升高、树液流动、形成层活动,嫁接成活率高。如果嫁接过早,温度低,愈伤组织形成慢,从嫁接到成活的时间拉长,在这段时间内遇大风、干旱或连阴雨,都影响成活率。如果嫁接时期过晚,到砧木展叶后嫁接,这时气温高愈合快,虽然成活率高,但是砧木营养已在展叶时大量消耗、嫁接成活后生长量小,加上生长期短,往往树体衰弱,甚至到冬季即死亡。所以春季嫁接最好在砧木芽萌动到萌发这段时期进行。
2.4 嫁接方法
板栗嫁接和其他果树一样,几乎所有的嫁接方法都可以成活。这里选择省工省料成活率高的方法加以介绍。
要根据砧木接口的大小来决定嫁接方法。砧木接口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大砧木,可以用插皮接,结合用腹接法;砧木接口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适宜用劈接法或带木质部芽接。
2.4.1 插皮接:又叫皮下接。是把接穗插入砧木形成层的一种方法。接穗采用蜡封接穗,在离下端5厘米处下刀削一个马耳形削面,上部深入木质部1/2处往下削平,背面不削,只是把头部削尖即可。砧木一般用剪枝剪在接口处一剪成功,如果砧木过粗,则先锯断、后削平。在砧木树皮光滑的部位纵向拉一刀,深入木质部,长2~3厘米,尔后将接穗插入纵切口的形成层处,树皮自然向两边裂开紧包接穗,接口上部接穗露出伤口约0.5厘米。插入接穗后,用一条事先裁剪好的宽3~4厘米、长40厘米的塑料条捆绑。要绑牢接穗,还要把砧木和接穗切削的伤口全部包严,以防伤口水分蒸发.捆绑用的塑料条也可长些,待嫁接成活后还可作为捆绑支棍用。
插皮接一般接口插1个接穗,这样便于捆绑。高大砧木必须进行多头高接。接穗插得多,接口多,嫁接成活后生长圆满。
2.4.2 皮下腹接法:是在砧木腹部进行嫁接的方法。多头高接,对于大砧木除了先端截头嫁接外,为增加内膛的枝量,还可对光秃枝条进行腹接。嫁接时先在砧木树皮上切一个“T”形切口,切口上方树皮削一个坡度,便于接穗插入。接穗采用蜡封接穗,最好选用有点弯曲的接穗,切削面要平而且较长。
插入后用塑料条捆住伤口。皮下腹接除可补充空间外,其最大优点是新梢长出后可以绑缚在砧木上,避免风害。
2.4.3 劈接法:苗辅的小砧木适用此法。接穗在离下端4~5厘米处两边平直地削两个马耳形削面,使接穗呈楔形。砧木在离地约5厘米处用剪刀剪断,要求一次剪平,在剪口处用剪枝剪将砧木从中间劈开。由于砧木不粗,加上劈口较深,剪子又较厚,当剪子拔出后立即将接穗插入劈口。注意有一边双方形成层从上而下对齐,接穗伤口露出接口约0.5厘米。用宽约3厘米、长30~40厘米的塑料条,把伤口扎紧。要求将劈口包严,不要透风。接穗用蜡封接穗,接后不必埋土,1人1天可接500棵左右。如果不用蜡封接穗则要埋一个土堆。
2.4.4 带木质部芽接法,苗辅小砧木或小树,可在夏秋之交或春季砧木芽萌发时进行带木质部芽接。接穗不必蜡封,选发育饱满的侧芽,削成长3厘米,下端渐尖的盾状芽片。砧木在平滑处横切皮层,深达木质部,再切一竖口呈“T”形口,随即将芽片插入形成层,并用1~2厘米宽的塑料条包扎,外露芽。接后15天即成活,将芽上部的砧木剪去,可促进芽萌发。
2.5.5 嵌芽接法:嵌芽接也是一种带木质的芽接方法,适宜在苗辅内幼苗嫁接或高接换种时嫁接在内膛细枝上,操作简易,速度快。嫁接时选择带有饱满牙的发育枝作接穗。在接穗侧芽的上方2~3厘米处下刀,刀口向下斜切深达木质部,刀口长度应超过约3厘米,然后在芽的下方2厘米处,用刀呈45度斜向切入木质部,使两刀口相接可取下接芽。切削时也可先切芽下面的一刀,尔后切上刀,削砧木也用同样的方法将砧木削成接口,然后将削好的带木质部的接芽嵌入接口内。嫁接要求接芽大小和砧木削成的接口基本一致,使砧穗互相吻合,接后用塑料条包扎。2.5 嫁接成活的关键 : 2.5.1 砧木和形成层必须对准对齐。接穗、砧木的削面越大,则结合面越大,嫁接成活率越高。
2.5.2由于板栗枝条中含单宁较多,在空气中易氧化变黑,影响成活,因此,嫁接时,操作要快。
2.5.3 砧穗的结合部位要绑紧绑严,使形成层密接并保持适当湿度,促进成活。
2.5.4 接穗长短要视接口部位势力强、弱而定,势力强者用长接穗,弱者用短的,但最少留两个芽。
2.5.5 嫁接时尽量选择晴朗天气。2.6 嫁接后的管理: 2.6.1 除萌蘖:嫁接后砧木发生大量萌蘖,必须及时疏除;如果是大树改接,要注意在枝干稀疏的方位和枝干光秃的部位,选留萌蘖枝,准备第二年补接。
2.6.2 补接:利用预贮接穗,在判断出接穗未能成活后,及时在原接口以下剪砧补接。
2.6.3 绑支柱:接穗萌发的新梢在完全木质化前,易遭受风害折损,必须绑支柱,每一接口绑一支柱。
2.6.4 解绑:在枝干加粗生长的高峰期前,解除接口处的塑料条,以防缢于砧、穗组织中形成“缢痕”。
2.6.5 摘心:摘除新梢先端数芽,促发分枝,及早成形。2.6.6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枝、叶部虫害,如金龟子、栗大蚜、红蜘蛛等。
2.6.7 地下管理:嫁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各追肥一次,并根据生长状况进行几次根外追肥,遇干旱时及时灌水。辽宁职业学院
第四篇: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慈溪市现代生态农业总公司大棚西瓜生产基地的栽培技术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慈溪市现代生态农业总公司大棚西瓜的栽培。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基地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环境条件 3.1土壤
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8,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壤土。3.2温度
3.2.1发芽温度一般在15℃以上,最适发芽温度25—30℃。3.2.2出苗温度在15℃以上,最适25—28℃。
3.2.3生长温度13℃以上,最高40℃,最适生长温度18—32℃。3.3连作障碍
西瓜忌连作,采用大棚消毒和采用西瓜嫁接苗种植是解决大棚西瓜连作障碍的主要措施。4 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可选用早熟品种早佳、京欣、小兰、拿比特、早春红玉、天赐208等。
秋季栽培:宜选用生长势强的早熟品种早佳、天赐208等。5育苗
5.1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近三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方。苗床畦面宽度为1.2—1.5m,长度不超过50m。5.2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配比:熟园土(1—2年内未种过葫芦科蔬菜)80—90%,加10—20%腐熟优质有机肥。如土质偏粘则需加少量细砂以增加透气性,配制好的营养土均需过筛;也可用7份泥炭、3份珍珠岩混合后浇入0.1%三元复合肥配成无土基质。5.3种子处理 5.3.1选种
选择健康、饱满无病虫害种子。中型瓜大田亩用种量25—50克,小型瓜每亩需种量15—25克,需苗床10m2。5.3.2浸种
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消毒杀菌;接着用20—25℃温水浸种4—6小时。5.3.3催芽
将浸足水的种子洗净置于25—30℃左右的环境中催芽,待芽长至0.5—1厘米左右时即可播种。5.4冬春促早栽培育苗技术
5.4.1电热温床准备 冬春促早栽培提倡电热温床育苗。电热温床宽度为1.2米左右。先把苗床挖深10厘米,上铺一层无破损农膜,在农膜上铺5厘米左右的稻草作为隔热层,按8—10厘米间距铺好电加温线,上再覆一层2厘米左右稻草或泥土,把电加温线完全覆盖住,然后把苗床浇透水。在上排营养钵或穴盘。5.4.2常规育苗苗床管理
此茬口苗期在11月下旬至2月上旬,苗龄40—45天。同时苗期管理还应注意对子叶带壳出土的及时“脱帽”去壳;在保温的前提下,尽量延长秧苗接受光照时间;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温度: 温度管理以保温防寒为主,整个育苗期管理可概括为“二促二控”。播种后出苗前,床温度保持在30-32℃;70%种子拱土出苗后,白天温度为22—25℃,夜间不低于18℃,防止下胚轴徒长形成“高脚苗”;第一片真叶萌生时,白天床温保持25—28℃;夜温保持在16℃以上;定植前5—7天降温炼苗。水分:一般保持钵土下层潮润,表土干燥为宜,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浇水。浇水采用渗浇,即点浇于床底上,在床底形成一浅水层,通过钵底或穴盘底孔向上渗。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一般苗期浇2次水,第一次在第一片真叶发生期,第二次在第二片真叶发生时。浇水工作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水温必须保持在12℃以上。5.4.3嫁接育苗 5.4.3.1砧木选择
以葫芦砧为好,可选用普通瓢瓜、蒲瓜或西瓜专用砧木日本葫芦等。5.4.3.2砧木育苗
砧木采用催芽播种,先用55℃温水温汤浸种15分钟杀菌,然后常规浸种12小时,清洗干净,在30—32℃下催芽;种子芽长0.5厘米左右播于营养钵或穴盘中,芽口朝下,播后覆0.5—1厘米营养土或基质;其他措施和温湿度管理同常规育苗,尽可能控制下胚轴长度。心叶抽生至一叶一心期为嫁接适期。5.4.3.3接穗育苗(西瓜)接穗西瓜育苗种子处理和催芽同常规育苗。育苗时间比砧木推迟7—10天,即砧木一叶一心期同接穗子叶展平期相吻合。接穗集中播于育苗盘中,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2500—3000株。温度管理同常规育苗,出苗后要及时脱帽。5.4.3.4嫁接方法
采用顶插法或切接法。5.4.3.5嫁接后管理
温度:接后5—7天,白天保持在30℃左右,夜间不低于25℃,促进愈合。成活后管理同常规育苗。
湿度:嫁接后5—7天采用密封管理,保持饱和湿度,逐渐揭二头通风见光降湿。成活后管理同常规育苗。5.5夏秋遮阳催芽育苗 5.5.1常规育苗技术 5.5.1.1催芽播种
夏秋虽温度较高,为提高成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提倡催芽播种。做到边播边覆盖,谨防高温烧芽。同时在覆盖营养土上再覆一层0.5厘米砻糠灰或砻糠,防 3 止夏秋育苗浇水次数多带来的苗床板结。5.5.1.2苗床管理
夏秋育苗时间较短,苗龄在15天左右。一叶一心移栽。
温度:采用遮阳覆盖降温。出苗前全天覆盖降温,出苗后揭二头盖中间,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水分:夏秋育苗气温高,光照强,蒸发量大,必须保证水分供应。一般每天须浇水1—2次,在早晨或傍晚进行。5.5.2嫁接育苗 5.5.2.1砧木育苗
采用催芽播种,遮阳覆盖育苗。5.5.2.2接穗育苗(西瓜)采用催芽播种,遮阳育苗,密度每平方米2000—2500株。接穗比砧木播期推迟3天左右。以接穗子叶展平同砧木一叶一心相吻为嫁接适期。5.5.2.3嫁接方法
同早春。嫁接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5.5.2.4嫁接后管理
采用密封覆盖和多层遮阳覆盖,达到饱和湿度和降温、遮阳。2—3天后逐渐减少遮阳覆盖层数,增大见光量,3—4天愈合后揭二头盖中间增大通风量。随后管理同常规育苗。6冬春促早栽培 6.1移栽前大棚准备
于移栽前15—20天覆盖大棚膜,全层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深翻整平,一般耕深20cm左右。爬地栽培每单棚为2畦;立式栽培每单棚为3—4畦。畦沟30厘米,大棚外围沟深50厘米。整畦后,及时覆盖地膜和搭建小拱棚,盖好拱棚膜进行预热,以提高地温。6.2移栽
冬春栽培以苗龄3—4叶为移栽适期。爬地栽培中型西瓜株距50厘米,亩栽400株左右;小型西瓜株距35厘米,亩栽650株。立式栽培中型西瓜株距50厘米,亩栽1200—1400株;小型西瓜株距40厘米,亩栽1400—1600株。移栽采 4 用浅定植,以营养钵露出土面1厘米或穴盘上部基质与土面平为好。定植结束及时浇好定根水和盖好拱棚膜保温。6.3大棚温湿度管理 6.3.1温度
定植后至第一批瓜采收,主要以保温、提高土温、促进发根、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加快营养生长为管理目标。定植后7—10天,要密封大棚和小拱棚,不进行通风换气,提高土温,促进发根,加快缓苗。
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5℃,夜间不低于15℃,随外界气温的回升逐渐加大通风量。大棚内的温度管理可以通过小拱棚的揭盖迟早、以及大棚背风面通风口的大小进行调节。4月初—4月中旬大棚西瓜进入盛花,应保持充足的光照和适当拉大昼夜温差,保持和调整植株长势,促进瓜胎发育和座瓜。进入膨瓜期,白天保持棚温35℃,夜间不低于20℃,加快瓜果膨大。进入成熟期,拉大昼夜温差,促进糖分结累和第二批瓜座果。6.3.2湿度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虽采用地膜全层覆盖,极大地降低了棚内空气温度,但随植株蔓叶封行后,由于蒸腾量大,灌水量的增加,使棚内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60—70%,夜间和阴雨天达80—90%。为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适当晚关棚,沟行间铺草降低土面蒸发,平时尽量减少灌水次数来实现。生长中后期,以保持相对湿度60—70%为宜。6.4肥水管理
大棚西瓜栽培以基肥为主,增施一次膨果肥水。即当第一批瓜鸡蛋大小时,选择晴天,用1%三元复合肥开穴浇施或用0.2%三元复合肥滴灌浇施,亩用量25—30千克。
大棚密封条件下二氧化碳含量严重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产物的积累,增施二氧化碳对增强西瓜光合效率,提高大棚西瓜产量、品质和提早上市具有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施肥主要采用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直接埋入土下5厘米深,浇水即可,亩颗粒剂用量30千克,于第一批瓜鸡蛋大小时施入,有效期1个月。6.5植株管理
6.5.1整枝
中型西瓜采用双蔓整枝,小型西瓜采用三蔓整枝。生长前期以理蔓为主,尽可能扩大营养体,及时引蔓,使瓜叶分布均匀;主蔓长50—80厘米时,摘除其余侧蔓,固定引蔓方向,防止蔓叶拥挤和重叠。第一批瓜座果后基本放任生长,见空引蔓。6.5.2生长势调整
在大棚栽培爬地栽培中,植株生长势调整,一般采用“插蔓”方式压蔓,即用切成12—15厘米长,宽0.5厘米左右的篾片,弯成“U”型,循蔓二侧插入土中。在长势正常时,以固定蔓为主,插入篾片不压住蔓;在长势偏旺时,根据蔓的长势,以不同的紧松度压住蔓,调节蔓的长势。但在座果节位前后2节不能压蔓。6.6人工授粉
大棚西瓜冬春促早栽培一般在4月初—4月中旬开花,由于棚内昆虫活动少,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确保授粉。授粉工作一般在上午8—10时进行,同时应标志授粉日期,以便确定成熟日期。
花对花法 将开放的雄花采下,把花瓣抹掉,留下里面的雄蕊轻轻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涂抹时要均匀,一般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毛笔蘸粉法 摘下当天开放的雄花将花粉集中到一个干净容器内,用软毛笔蘸取花粉或直接用软毛笔在开放的雄花上刷取花粉,对准雌花柱头,轻轻涂抹几下,见柱头有明显黄色花粉即可。此法工效较高,为最常用方法。
雌花节前抑制性人工授粉法 植株生长过旺,即使人工授粉也难以座果,可采用雌花节前抑制性人工授粉。具体方法是对雌花进行人工授粉,在雌花节前用两片小竹签,互为垂直地插入瓜蔓(不可插断),竹签的宽度约为瓜蔓直径的1/3,抑制养分输送至生长点,促进座果。6.7留瓜
为提高西瓜的品质和品牌效应,应留选主蔓第二雌花(15—18节)上座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上市。当瓜如鸡蛋大小时,进行选瓜,每株留选1—2个柄粗、无伤且瓜形圆正的幼瓜。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留不住时,可在侧蔓上留瓜。
7夏秋栽培
7.1移栽前大棚准备 7.1.1大棚消毒
在反秋西瓜移栽前15天,清除前茬桔秆,深翻全棚,进行晒土,以土壤晒白为好,减轻土壤中病菌残留,加速土地风化。连茬种植的最好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即全棚深翻后,灌溉至土壤湿润,上覆棚膜,利用夏季高温,闷棚至55℃以上7—10天,利用高温、水蒸气的共同作用进行全棚高温消毒,消灭棚内残留病菌和土传病害。7.1.2遮阳、防虫盖膜
为减少自然气候条件对秋栽西瓜的不利影响,必须做到全程覆盖栽培。在棚顶覆盖棚膜前期避雨,后期保温;前期在膜上或在定植行搭拱棚覆盖遮阳网,以减少强光对瓜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降低棚温,并用防虫网作围裙,防止虫害侵入棚内危害西瓜正常生长。
秋西瓜栽培一般不进行地膜覆盖,为减少病虫草害和防止土壤板结、保墒,也有覆盖地膜,地膜最好用银灰色膜,可大大减轻蚜虫、蓟马的危害。如用普通地膜覆盖,必须在地膜上覆盖稻草,以降低地温,防止幼苗烫伤。地面覆盖材料,可用瓜秧放蔓后撤除的遮阳网平铺地面作地膜和瓜蔓附着物使用,做到一物二用,以节省成本。7.1.3整地施肥
秋栽西瓜应提早整好地,做好畦,施好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和速效肥为主,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加复合肥30公斤,结合翻耕,全层施入。整畦同早春。7.2移栽
夏秋西瓜一般有2片真叶时移栽,以防根系老化。定植时间不宜太迟,一般在8月中旬前,即7月底至8月中旬。夏秋栽西瓜因生长势弱于早春促早栽培,为保证秋栽西瓜中后期一定的叶面积,提高产量,秋栽西瓜爬地栽培株距30厘米,亩栽700株左右。立式栽培株距40厘米,亩栽1600—1800株。定植时间以傍晚太阳光不强时或阴天定植最好,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缓苗。移栽时做到边移植边浇定根水边盖遮阳网,促进幼苗尽快恢复生长。
7.3大棚温湿度、肥水管理
营养生长期(约25—30天)遮阳增墒促生长。由于秋栽西瓜定植后气温较高,光照强,为加速茎蔓生长,做到在高温期遮阳网全天覆盖过渡到揭二头盖中午,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同时注意肥水双促,在定植后的干旱期,做到每天傍晚浇水或在棚内中心沟关半坑水,做到晚灌晨排,保持土壤潮润。在放蔓初期,亩用15公斤复合肥兑水30担浇施,促进茎蔓生长。
座果期 适墒增肥。随着植株长至20节左右,秋栽西瓜开始进入坐果期,此期要增加光照强度,控制土壤持水量,适当放缓茎蔓生长速度,促进瓜胎发育,形成粗壮瓜胎,提高坐果率。当瓜有鸡蛋大小时,根据长势每亩浇施复合肥15公斤,促进果实膨大。
生长后期 减墒增光增施二氧化碳。当第一批瓜进入采收中后期,第二批瓜有鸡蛋大小时,此时已进入10月中下旬,夜间最低温度在15℃左右,气温开始转冷,夜间开始保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32℃。为延长采收期,提高植株抗性,一般在后期管理中不再进行灌溉施肥,以防植株贪青,影响第二批瓜成熟和降低抗寒力,适当保持土壤干燥,保持土温和通透性,延长根系活力。同时可以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细胞汁浓度,提高抗寒力,促进第二批瓜膨大和成熟,提高糖度,改善品质。7.4植株管理 7.4.1整枝
秋季延迟栽培一般采用2—3蔓整枝,即只保留主蔓和主蔓基部1—2条健壮的侧蔓。在秋栽西瓜生长前期,从团棵至蔓长50—60厘米,以理蔓为主,尽可能快速培养营养体,形成一定的叶面积和光合能力。从蔓长50—60厘米至坐果前,植株茎叶生长旺盛,侧枝大量萌生,以整枝为主,结合理蔓,在蔓长50—60厘米时,留选主蔓及1—2条生长健壮侧蔓。在坐果前去除主蔓上发生的其他侧蔓和留选侧蔓上发生的侧枝,保持田间适宜的群体营养面积。坐果后放任生长,增大叶面积系数,为果实膨大和成熟提供充足营养;并适当进行理蔓,使枝蔓分布均匀,为第二批坐瓜打好基础。为防止茎叶过分荫蔽而影响果实成熟,可将遮住果实的枝蔓拨开,使果实充分见光,有利于果实膨大和内部糖分的积累,此外果实的着色也好。第一批瓜采收时,为保证第二批瓜生长,应打去部分衰退枝蔓,8 促发新枝,维持一定的营养面积。7.4.2生长势调整
秋栽西瓜如出现徒长,可采取压蔓处理,压蔓方式同早春栽培。7.5人工授粉
秋栽西瓜雌花分化较晚,节位高且间隔较大,在自然条件下,坐果率不高,要想在理想节位上坐住瓜,提高坐果率,必须同早春栽培一样进行人工授粉。秋栽西瓜一般采用第二、三节雌花座瓜,节位在20—25节,此时已形成一定的营养面积,有利于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人工授粉一般在早上7—9时进行,此时花粉活力最高。第二批坐瓜时期气温开始下降,此时人工授粉可在上午7—10时进行,阴天可全天进行。授粉方法同早春。秋栽西瓜第二批瓜最迟坐瓜期为10月5日,确保在11月中旬成熟。7.6留瓜
留瓜方式同早春。8病虫防治
大棚西瓜病虫害相对较轻,以防为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8.1虫害
冬春促早栽培中期有蚜虫发生,可用一遍净1500倍液防治1次;夏秋季栽培前中期有蓟马发生,可用鱼藤精400倍液在发生初期进行防治1次。8.2病害
枯萎病:嫁接换根防病。
苗期病害:猝倒病、早疫病。以防为主,可用代森锰锌500倍液在一叶一心期防治一次。
生长期主要病害:蔓枯病、炭疽病。以防为主,重点做好大棚温湿管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及时处理病株,减少感染源。药剂以预防为主,可在生长前期用77%可杀得500倍液防治早疫病1次;中期用仙生500倍液防治炭疽病1次。每茬瓜最多用药二次;秋栽西瓜在生长中期用77%可杀得防治炭疽病1次。9采收
根据授粉标记和田间抽样,确定批次西瓜的成熟度。一般当地销售以9成熟为宜,外地销售以8—9成熟为宜。采收宜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收时宜 9 用刀割或剪刀剪,将果柄留在瓜上,一方面利于通过果柄的干枯状态来鉴别西瓜的新鲜程度,另一方面采收伤口不直接留在瓜上,可减少因伤口感染直接引起西瓜的腐烂,能延长贮存时间。10运输
当瓜采下后搬运、分级、装箱、运输时,要小心谨慎,防止破裂损失。有些皮薄且脆的品种,稍有粗心即会因碰撞而裂开,造成较大的损失。
第五篇:烤烟漂浮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1
烤烟漂浮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育苗场地选择与消毒
1.1苗床选择。苗床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方便、有清洁水源条件的地方。前作不能为蔬菜、三年内不能种过茄科作物(蕃茄、辣椒、马铃薯),并远离菜地、烤房、人行道。育苗场地宜隔年更换。
1.2场地消毒
1.2.1彻底清除场地及周边杂草。
1.2.2根据育苗场地情况,采用以下一种消毒方法:1)5%石灰水(或均匀撒施生石灰粉或30%有效氯漂白粉20倍液)喷淋育苗场地及周边土壤消毒后喷施25%敌杀死3000倍液防治育苗场地害虫。2)选择晴天,在苗床铺一层稻秆和干草,其上再压一层草皮和细土,以便燃烧时热力下逸,然后顺风点火,进行烧土消毒。对重复多年使用的苗床地最佳。
2、育苗物资消毒
播种前应严格对重复使用的育苗物资(育苗盘、播种器、压孔板、水泥砖、薄膜、遮阴网、防虫网、棚架、剪叶工具)进行消毒。
2.1育苗盘
2.1.1清洗:是确保消毒效果的关键。使用洁净水冲刷育苗盘,清洗后盘面及孔穴中不允许残留基质和苗的残根,确保盘面和孔穴洁净。育苗盘集中的地方可采用高压水枪清洗(水压应调整至不损伤盘面)。
2.1.2消毒:用10%二氧化氯150倍稀释液(或30%有效氯漂白粉20倍液、40%育宝200倍液、5%硫酸铜溶液)对已清洗好的漂浮盘进行喷雾,当整个盘子全部均匀并有药液下流后立即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拱棚内(可利用育苗小拱棚)进行密闭熏蒸,密闭熏蒸时间为3-5天,密闭熏蒸期间安排专人看管,确保小棚保持密封。消毒后的小拱棚育苗前宜充分晒晾。
2.2其他物资(播种器、压孔板、薄膜、遮阴网、防虫网、拱架等)。
2.2.1清洗:使用洁净水冲刷洗净重复使用的旧物资。
2.2.2消毒:用10%二氧化氯150倍稀释液(或肥皂粉水溶液)进行均匀喷淋后用新的薄膜进行密封(可密封堆码于育苗小拱棚中),不少于3-5天。
3、育苗水源的选择和水体消毒
3.1水源选择。使用清洁水源,严禁使用浸过烟草病株残体或其他茄科作物的积水和被人畜粪污染的水。
3.2水体消毒。对非自来水的水源在加入营养液肥前应选用以下一种消毒方法:1)按每吨水均匀撒入10~15g漂白粉干粉(不可兑水撒施和过量,兑水后施用降低使用效果,过量施用易影响出苗)。消毒1-2天后,适当搅动,让氯气溢出,然后放入播好种的育苗盘。2)每吨水均匀撒入150-250克硫酸铜粉。
4、育苗日常管理消毒措施及卫生操作
4.1建立并使用必要的育苗消毒保障设施。
4.1.1设立育苗隔离带。为避免非育苗管理人员随意进出育苗场地,保障育苗日常管理的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在苗床地四周应设立苗床隔离带(网),隔离带(网)主要起警示外界人员不得随意进出育苗场地的作用。
4.1.2设立“禁止吸烟”警示牌。在育苗场地进口处设立“禁止吸烟”警示牌,制定相应的管理惩罚措施杜绝苗床地内吸烟。
4.1.3设立消毒池。场地入口处设鞋底消毒池和洗手池,鞋底消毒池加入保质期长的消毒液(如育宝,也可采用进入前撒入漂白粉)。对规模较大的棚群区建造卫生坑或焚烧炉,对病苗或有污染的育苗物资进行统一掩埋或焚烧处理。
4.1.4严格使用防虫网。播种后到烟苗移栽运苗前育苗棚四周要严密覆盖40-50目的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棚内。
4.2苗床卫生操作
4.2.1育苗期间要保持育苗棚内外清洁,育苗棚四周应排水良好,地势干燥,没有杂草。
4.2.2计划好播种期和移栽期,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工作,严格苗床管理,适当施肥,减少不必要的剪叶操作。将剪叶次数控制在3-5次。
4.2.3严禁在苗床地内吸烟、吃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瓜果。
4.2.4注意通风,以降低空气温度,保持叶面干燥。以减少病菌传染。
4.2.5病株和间苗、剪叶、掐叶露杆留下的叶片应及时收集,及时焚烧或丢入卫生坑。在卫生坑中加入漂白粉或生石灰,作无害化处理。
4.2.6烟草花叶病毒和土壤传播的病害,可随泥土带入。进育苗场地前鞋底应消毒。未经洗手和消毒的人员不准进入育苗场地,严禁接触烟苗。带入育苗棚内的工具要专用,用前用后要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参照剪刀消毒方法。
4.2.7在进行间苗或掐叶露杆时每进行1盘烟苗,要先用肥皂水或牛奶洗手,间苗工具每间完一盘苗后必须用消毒液(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倍稀释液或肥皂水、牛奶)浸泡后用洁净水洗净方可使用。
4.2.8严格控制育苗场地的隔离性,尽量减少人为接触烟苗次数,对允许进入苗床地的人员严格督促进行靴底消毒和用肥皂清洗手。
4.2.9尽量避免在不同苗床地之间进行补苗和混杂苗盘。
5、剪叶消毒
剪叶是漂浮育苗中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剪叶过程消毒。
5.1剪叶前应逐棚检查烟苗生长,对有不正常生长烟苗或有病害发生的育苗棚应做标记,待剪完其他正常烟苗后最后再剪此部分育苗棚的烟苗。
5.2采用推荐的抗病毒剂,在每次剪叶前进行预防性施药一次(用药浓度要掌握在推荐浓度的下限,宜低不宜高,喷液量不能过多,防止产生药害。施药后,务必待叶面干燥后剪叶;带水剪叶会加快包括病毒病在内的多种病害传播),避开中午高温时施药。
5.3剪叶操作人员的消毒。在剪叶前操作人员认真清洗手,剪叶过程中每剪完一个育苗棚后宜用肥皂水清洗手。
5.4剪叶工具的消毒。
5.4.1电动剪叶机。在对育苗棚群剪叶前应彻底清洗剪叶机后拆下刀片在消毒液中浸泡3分钟以上,消毒液推荐采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倍稀释液。剪叶时每剪完一池苗应用消毒液对刀片喷雾消毒,消毒液推荐采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倍稀释液或2%二氧化氯100-150倍稀释液(使用以上两种药剂后应洁净水洗净刀片)或毒消。
5.4.2弹力剪叶器。用沾有消毒液的湿布来回擦弹力线3遍,消毒液推荐使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20倍稀释液或70%酒精;剪叶时每剪完一池苗消毒一次。
5.4.3手工剪刀。每人准备两把剪刀,轮流剪叶和清洗,保证剪刀浸泡消毒时间在5分钟以上。消毒液推荐采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20倍稀释液或70%酒精。
5.5剪完叶后剪刀或剪叶工具应进行消毒后再收藏,同时修剪下来的烟叶应及时清理出棚外,并把落在苗盘上的叶片拾干净,以避免叶片腐烂,而导致根腐病等病虫害滋生。
6、育苗过程中病株或疑似病株的处理
6.1 应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定期(一般在每次剪叶前)对育苗棚烟苗进行巡视和抽检,及时发现病株或疑似病株,对不能现场确诊的病株要及时送样会诊。花叶病的确诊可用专用试纸条检测。
6.2发现病株或疑似病株后应将该池苗隔离,并对该育苗点其它池列为重点观察对象。接触过该池苗所有人员必须立即用肥皂认真洗手,并用消毒液对剪叶工具和其他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后,才可继续进行下一池的剪叶。
7、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7.1虫害
7.1.1蝼蛄
[生活习性]:俗名土狗。喜欢湿润环境,当早春气温高,雨量大时更易危害。
[危害症状]:取食烟草种子、幼根、幼茎、根茎部,导致烟苗枯萎而死。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虫剂品种配制毒饵,撒于苗床或苗床周围进行诱杀。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黑光灯诱杀。
7.1.2蛞蝓
[生活习性]:软体动物。喜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白天隐蔽,傍晚至次晨或阴雨天外出活动。
[危害症状]:取食烟苗,叶片出现孔洞,严重的吃掉生长点,爬过的地方留有白色痕迹。
[化学防治方法]:1)苗床周围撒施生石灰阻止蛞蝓侵入危害。2)用6%密达颗粒剂每亩用量400-450g,撒施在育苗盘面和育苗池壁防治。
7.1.3 小地老虎
[生活习性]:俗名土蚕。白天隐蔽、潜伏于土缝及杂草等阴暗处。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危害重。
[危害症状]:取食烟苗,切断烟苗茎部。
[化学防治方法]:
1)毒土防治。40%辛硫磷乳剂0.5kg加适量水,喷拌于125-175kg细土上,在傍晚撒于育苗场地四周或育苗池边,形成一个保护带。每亩撒毒土20kg。
2)毒饵防治。用推荐的杀虫剂品种配制毒饵,撒于苗床或苗床周围进行诱杀。
3)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用药液(稀释后)进行喷雾。
7.1.4 蚜虫
[生活习性]:俗名桃蚜。最适温度为12.5-26℃,4月底5月初小春成熟期对烟苗危害最大。
[危害症状]:以刺吸式口器吸取烟苗汁液,烟苗生长缓慢,传播多种病毒病。
[化学防治方法]:用吡虫啉或啶虫咪喷雾防治。
7.2 病害
7.2.1 病毒病(主要介绍在我市主要发生的烟草普通花叶病和烟草黄瓜花叶病)。
[症状]:烟草普通花叶病侵染幼苗后,新叶沿叶脉组织变浅绿色,呈半透明的“脉明症”,几天后叶片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烟草黄瓜花叶病毒发病初期叶脉透明,叶面出现“泡斑”或沿叶脉有深褐色闪电状坏死。
[发病条件]:烟草普通花叶病主要通过育苗盘等育苗旧物资及剪叶等农事操作接触性交叉传染;烟草黄瓜花叶病主要通过蚜虫和农事操作中接触性传播。
[化学防治方法]:1)0.1%硫酸锌与0.2%尿素交替喷施2-3次。2)用抑毒星800倍等《2006云南省烟草上推荐使用的农药》中相关药剂防治。
7.2.2 根黑腐病
[症状]: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色黄、矮化,天气温暖时,多数病苗可长出新根恢复生长,但高矮不一,抗逆性弱。
[发病条件]:该病属冷湿型病害,发病最适温度为17-23℃,营养液酸性时发病较重,故一般发生于育苗中后期。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58%甲霜灵锰锌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
7.2.3 猝倒病
[症状]:发病初期,发病烟苗靠近地面的茎部象开水烫过出现软腐,幼苗随即枯萎倒卧在地面上,子叶保持暂时暗绿色,湿度大时,发病烟苗周围可见密生一层白色絮状粉。烟苗6~7片叶时发病,这时烟苗停止生长,叶片凋萎变黄,病苗根部呈现开水烫过腐烂,根外表皮极易从中柱上脱落。当病菌从地面以上侵染,茎基部常缢缩变细,地上部因缺乏支持而倒折,根部一般不变为褐色而保持白色。
[发病条件]:苗床持续低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温度持续在24℃以下,空气湿度大,基质含水率高,则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50%退菌特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2~3次;喷药的同时要及时剔除病苗,揭膜通风。
7.2.4 炭疽病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d后可扩大成直径2~5mm的圆形病斑。病斑中央为灰白色、白色或黄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俗称“水点子”或“雨斑”。通常在叶的下表皮出现油色或沾有油色的颜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在潮湿条件下,有时有轮纹或产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没有轮纹或小黑点,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所以俗称“烘斑”或“热瘟”。
[发病条件]:基质持水量过大及不及时剪叶或掐叶,烟苗密度过大,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80%代森锌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每7~10d一次,连喷2-3次,即可控制。
7.3 烟草立枯病
[症状]:发病部位为茎基部,初在表面茎基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茎的四周,被害茎变细,病苗干枯甚至倒伏。此病的显著特征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显著的凹陷收缩状。病部及周围土壤上常有菌丝粘附,有时在重病株旁或找到黑褐色菌核。
[发病条件]:温度较低、湿度较低有利于该病发生。苗床温度低于20℃时,发病较重。基质水份较少时有利于该病发生。因此特别是揭膜后,遇干旱风,往往出现发病高峰。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广枯宁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每7~10d一次,共喷2~3次。
8、烟苗运输与短暂存放
8.1尽量避免长距离运输及长时间存放,减少烟苗与有污染源的外界环境的接触。
8.2运输存放烟苗要用新的或干净塑料布垫底,用新的草席或浸泡消毒的麻布覆盖。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不被碎烟末污染。如:不能用作过烟叶扎把分级等粘有碎烟末的草席铺垫或遮荫,不要将烟苗直接放置在带有碎烟末的地上和车箱上;不要将烟苗放入可能被病残体污染的水中,如:洗菜的、浸有烟杆的、被人畜粪水污染的水池、水塘中。
9、移栽前预防性用药
9.1 保护性药剂施用。移栽前10-15天,对烟苗喷打1-2次80%代森锰锌。
9.2抗病毒病剂施用。移栽前1天用18%抑毒星(必不可少),对烟苗普遍用抗病毒剂施药一次。病毒病风险较大时移栽7天后再施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