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2003
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
讲解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神情严肃):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参观指导。我是讲解员***,今天由我为大家进行讲解。
祖师宫介绍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就是红军西路军四十里铺战斗遗址——祖师宫。祖师宫位于武威城西20公里的永丰镇四十里村,始建于明代,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
前面是祖师宫,是由祖师宫和观音殿组成的古代建筑,祖师宫是道教的活动场所,观音殿是佛教的活动场所。这里是当时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同志指挥四十里铺战役的临时指挥所。祖师宫在观音阁台基前面,后面较高的是观音殿。内部保存着部分壁画,整个建筑古朴壮观,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西路红军纪念碑介绍
前方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四十里铺战役纪念碑”。纪念碑高12.9米,碑顶的三面红旗,分别代表红军西路军所属的5军、9军、30军,象征革命英烈精神长存,革命旗帜永远飘扬。
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介绍
现在我们走近的是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现为凉州区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两个展厅组成。一个是河西厅,讲述红军在河西走廊的战斗历程;一个是四十里铺战役厅,详细讲述四十里战役情况。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长征胜利结束后毛主席为红军的题词《七律.长征》。诗词歌颂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首诗词也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
前言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第一方面军暨中央红军,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第二方面军由贺龙关响应率领,第四方面军由张国焘率领。根据八一宣言的精神,红军北上抗日。
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坚持围剿红军。为粉碎蒋介石的“围剿”阴谋,党中央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要求红军北渡黄河,夺取宁夏,扩大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根据地。红军渡河成功后,敌军控制了黄河东岸,河东、河西红军被割断,河东红军被迫向东转移,河西红军踏上了孤军奋战的西征之路。
形势发生变化,党中央随即做出创建甘北革命根据地,打通国际交通,获得苏联援助,实现战略依托的部署,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敌我力量对比 西路红军组织序列
西路红军由5军、9军、30军组成(主要是原四方面军),分别由董振堂、孙玉清、程世才领导,总指挥徐向前。共有有7个师,20个团,总兵力 人,枪支 条,弹药不足,粮食缺乏,装备简陋,冬衣缺乏。
敌马家军参战部队序列
马步芳、马步青正规部队约3万余人,各地民团8万余人,参战总共为12万余人,是红军的4倍多,枪支弹药充足,装备精良。
北进一条山
一条山在甘肃景泰县境内。1936年10月27日至31日,30军控制了通往靖远和宁夏的五佛寺渡口,总指挥及直属部队进驻赵家水。马步青3个旅被红军围困,马步芳急令马元海前去救援。一条山战斗,是红军过河后第一次大规模较量,红军自身伤亡近千,歼敌2000余人。敌河防前线总指挥马廷祥毙命。
组建西路军
四方面军总部在古浪大靖地区休整时,接到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四方面军临时改为西路军。从此,西路军孤军深入河西走廊,与国民党军阀“二马”展开了悲壮惨烈的较量。
西取大靖古浪
1936年11月9日晚,河西主力部队向古浪、凉州地区进发。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计划在永登、大靖、古浪、凉州建立根据地,于是,西路军九军先后与敌在古浪干柴洼、横梁山、古浪县城与马家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古浪争夺战中,九军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被迫向西撤离。有“古浪三战,九军折半”之说。西路军古浪战役遗址地处古浪县城西南,俗称“万人坑”。近年来,古浪县在遗址所在地建立西路军古浪烈士陵园。目前,西路军古浪烈士陵园已被评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30军占领土门堡后又连夜向凉州方向开拨。
血战四十里堡
1936年11月14日晚,红30军集结于凉州大河驿(武南镇)永昌一线,掩护西路军其余各部西移。30军绕过武威城之后,(为什么绕过武威城,我们在讲述四十里铺战役的详细情况时再介绍)。“二马”将20个团兵力集结于凉州北郊,分三路追击红军。(二马即马步芳和马步青,老家河州,回族,堂兄弟。武威是马步青的老巢,1931年至1941年盘踞武威,统治达10年之久,1941年调任柴达木屯办,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逃向台湾;马步芳占据整个青海和甘肃西部,势力比马步青大的多,1949年兰州战役之后逃离大陆,飞往台湾,后任台湾驻伊拉克大使)。11月22日,马元海率中路军5个团的兵力向凉州四十里堡高家磨(大路村4组)、盛家庄(大路村3组)、南北魏家庄(四十里1组)厉家寨(四十里8组)等阵地进攻。红军坚守堡寨,英勇抗击,后在野外与敌展开惨烈白刃战,将敌击退。血战3天,红30军击敌2400余人,其中被大刀砍死者达700多,红军伤亡约500余人,出色完成了掩护主力西进的任务。
徘徊永昌山丹
1936年11月18日,30军绕过凉州城,攻克永昌县城,21日占领山丹县城。25日5军进驻山丹城,30军主力驻扎永昌县城。“二马”调集近10万重兵围剿红军。西路军在冰天雪地里,日夜与敌鏖战,歼灭了大量敌人,但红军自身也有很大伤亡。红军总人数由过河时的2.18万人减至1.5万余人。西路军在徘徊永昌山丹期间,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曾掉头南下,策应西安事变,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但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立根据地或向西打通国际交通线。
集结临泽高台
1936年12月27日晚,西路军奉中央命令从永昌、山丹一带突围转移。继续向西。1937年1月1日,先头部队5军进占临泽县城,西路军集结临高一带,守机歼敌;并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在临高建立苏维埃政权,创立了根据地。
血战高台县城
1937年1月1日晚,5军主力3000余人占领高台,守敌1400余人全部投降。5军发动群众,建立高台县苏维埃政府。敌马元海率兵蜂拥而来,集中兵力围攻高台城。连续与敌浴血奋战了9昼夜的5军将士,终因寡不敌众,失陷高台城。军长董振堂、杨克明等近3000人壮烈牺牲。红5军,这支参加过第四、五次反“围剿”的红军主力,在高台血战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苦战倪家营子
高台城关失守后,西路军电告中央决定回师东返。此时西路军尚有部队约1.2万人。2月1日,马敌向倪家营子红军防地疯狂进攻,西路军再次突围,因地形不利防守,被迫西移。
肉搏梨园口
西路军从倪家营子向西转移至三道柳沟一带,再次受到敌军分割包围。12日凌晨,与追敌再次殊死搏战。9军政委陈海松、25师政委杨朝礼壮烈牺牲,原9军军长孙玉清、88师政委熊厚发负伤。当晚,西路军余部退入祁连山康隆寺一带,“食骡马”,“死斗待援”。此时,包括大批伤病员在内,部队不足3000人,且弹尽粮绝、精疲力竭,已无集中与敌作战的能力。“打通国际通道,争取苏联援助”的战略目标已无法实现。
分兵石窝山
1937年3月13日,西路军余部在祁连山马场滩、牛毛山、康隆寺一带与尾追之敌激战后连夜撤退。14日进入康隆寺南40里的石窝山一带,又与敌骑兵激战,30军265团全团覆没。供给部部长郑义斋、88师政治部主任张卿云牺牲。14日晚,军政委员会召开石窝山会议,决定将余部编为三个支队,就地分散打游击,由李先念统一指挥。
辗转祁连山
1937年3月14日夜,三个支队和另外几支游击队转入祁连山。为保证西路军顺利走出祁连山,各游击队从不同方向突围,迷惑敌人,大部分同志在游击战争中牺牲。9军政治部主任增日
三、地方工作部部长吴永康、5军参谋长李屏仁和30军88师师长熊厚发等同志牺牲。9军军长孙玉清被俘后,英勇不屈,被害于西宁。
抵达星星峡
1937年4月16日,由李先念、李卓然率领的西行支队,经过艰难跋涉,终于走出祁连山到达肃北。此时,全支队只有850人。4月24日晚,西支队与敌在城西王家屯激战一昼夜,突出重围,于26日傍晚,从白墩子进至红柳园,与敌展开最后一场血战,百余名指战员血染沙丘。4月下旬,九死一生的西支队,终于陆续抵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
1937年5月1日,陈云、滕代远带着满载被服食品的几十辆卡车到星星峡,迎接和慰问西路军战士,这批骨干后来被整编为“新兵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修整和学习专业军事技术。同年12月底,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李天焕、郭天民、曾传六等领导回到延安。2年后,“新兵营”全体人员分批回到延安。
营救罹难者
在西路军濒临危机时,党中央设法积极援救。1937年2月27日,中央成立援西军从陕西淳化出发,营救西路军失散人员。期间,各界进步人士和当地群众也设法掩护和营救落难红军脱离虎口。尤其是兰州“八办”的谢觉哉、彭加伦、伍修权、王定国和爱国进步人士马德涵、高金城等人,为营救、收容被俘、流落的西路军人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凉州四十里堡战役概述
1936年11月18日,红9军沿30军、5军的路线向永昌挺进。此时,马步青和马步芳马上调兵遣将,集结了20个团的兵力,由马元海任总指挥分左、中、右三路进击红军。22日红军与马家军在四十里堡展开激战,打响了四十里堡战斗。红30军以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与数倍于己的顽敌在四十里堡高家磨、陈家烧坊、历家寨、南北魏家庄、盛家庄血战三天,杀敌2400余人。四十里堡战役,重创了顽敌,极大地打击了马家军的嚣张气焰,使马家军在此后的战斗中闻风丧胆。
25日,参加四十里堡战斗的红军将士,向西进至永昌,踏上了更加悲壮的征程。
红军西路军凉州征战示意图
西路军在凉州大事记 凉州区行政区划
凉州区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位于甘肃省西部。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平均海拔1632米,年平均降雨量160毫米,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通一线于广漠,扼五郡之咽喉”。南部是祁连山脉,东部北部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向西直通河西五地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拓稠”的富饶之地。清王朝覆灭以来,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土豪盘剥,再加上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天灾人祸并行,致使民生凋敝,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进步思想文化传播较慢,群众的革命意识不强。到达该地后,西路军,这只英勇的革命军队,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前所未有的空前的困难。
御敌达家寨
11月13日,30军先头部队从古浪土门出发,昼夜兼程,经土塔(现凉州区黄羊镇广场村),到达达家寨作短暂休息。夜幕时一股匪骑包括抄来,30军战士奋起还击,歼灭了敌人。之后,部队抵达大河驿(今凉州武南镇)。
佯攻凉州城
14日,红军佯攻凉州新、旧两城。之后,30军除留一部分包围凉州守敌外,大部分与5军继续西进,集结于大河驿至永昌一线的甘新公路上。这里我要重点讲述红军为什么不攻打武威城。武威有新城和旧城,旧城,就是现在的武威市区,始建于明代,1927年的大地震毁掉了部分城门楼,但当时城墙完好,城内有马步青的驻军。新城,又叫满城,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现在的炮校,在发放镇,满洲人入主中原后,为了驻军,在全国各地建设了满城,作为兵营,专门练兵。当时,新旧两城都有马步青的驻军。红军包围新旧两城之后马步青非常着急,一边电告马步芳救援,一边积极备战,但红军却无力攻打,一是攻城任务有9军担任,但9军在古浪三战中损失过半,无力再战;二是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向西打通国际交通线,尽快取得苏联的援助,积极抗日。因而,红军和马步青达成协议。
缔结“城下之盟”
红30军包围凉州城以后,为了争取马步青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根据“八一宣言”精神致书马步青。徐向前派西路军先遣工作团秘书长魏传统与马代表谈判,阐述了我党“八一宣言”的精神,讲明了我党实现国内和平,枪口一致对外的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西路军为表示诚意,答应将古浪土门俘虏的工兵营官兵180多人和枪支战马归还马步青。希望与马步青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能过停止内战,对外抗日。表明红军只是借道而过,并无攻取凉州城之意。马部参谋长也表达了马步青的意思:对红军过境凉州表示欢迎,要粮要经费可以提供,但希望红军不要久留。马步青派人送给红军50双鞋和10听炮台铁皮装香烟。11月17日,西路军总部将被俘的官兵和枪支战马交给了马步青。
移师四十里堡
17日,30军88师移驻四十里堡。18日夜,9军撤离古浪,向30军靠拢。队伍兵分两路:27师绕道凉州城北沿沙漠边缘从清源、下双一带进入永昌,25师沿30军走过的路线从城南进驻四十里堡。
19日总部在四十里堡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宣传红军西进新疆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政策。会后,西路军前进剧团演出了反映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彩节目,并处决了在黄羊抓来的罪大恶极的伪区长吕天寿。红军把魏茂盛等地主家储存的粮食没收归公,分给穷苦百姓。躲避在外的群众纷纷回家,主动配合红军修工事,挖战壕,准备迎接马匪。马步青为是么背信弃义,撕毁城下之盟,一是马步芳的援军已到,马步青实力大增,敢于同红军交战;二是放过红军无法向蒋介石交代,而马步芳为了不让红军进入自己的辖区张掖酒泉,孤军奋战,因而,二马合兵一处,向红军追来。三十军在四十里铺担任断后任务,掩护五军、九军西进。
筑工事严阵以待
凉州四十里堡,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堡寨群,从东南到西北依次有高家磨、盛家庄、南北魏家庄、厉家寨、陈家烧坊等几个大堡寨组成,是凉州通往永昌、张掖的要道。
驻守四十里堡的红军不怕天寒地冻,经过苦干,挖好了交通壕,筑成了作战工事,为克敌制胜赢得了时间,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
四十里堡战役形势图 挫敌高家磨
11月22日,气急败坏的敌人,组织五个团的兵力,在马元海的率领下向凉州四十里堡的盛家庄、南北魏家庄、厉家寨等地进攻。马元海指挥骑兵“黑马队”向高家磨疯狂扑来。战斗异常激烈,一连连长牺牲,指导员凌玉成带领全连战士同马匪展开肉搏。这一仗,击毙马如林团七八百人。深夜,红30军88师“夜老虎”265团,奇袭敌祁明山旅驻地戚家站院,敌人毫无察觉。战斗打响后,敌人胡乱开枪,自相践踏,死伤枕籍。此战取得胜利,红军获马百匹。
23日,马元海部在山炮的配合下,组织四个团的兵力向高家磨红军阵地发起疯狂进攻。我军赵海丰营长带领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肉搏。30军军长程世才和李先念率部队反击,敌人死伤无数,纷纷溃退。红军随即撤至四十里堡街头的大路庄,随后又将掉头反扑的敌人消灭于大路庄和高家磨之间的干河沟里。夜幕降临,马元海惧怕红军的夜战本领,撤至很远的朱家老湾。
鏖战盛家庄
24日晨,敌人向四十里堡大量增兵。驻扎在赵家老庄的韩起禄旅从四十里堡北面向陈家烧坊、厉家寨、北魏家庄等阵地猛攻。88师政委郑维山坐镇指挥,命令擅长防守的263团坚守四十里堡街内,“夜老虎”265团在街外占据有利地形待机反击。“钢锤”268团护送9军余部到永昌城休整。激战至中午,已有上千人冲进了四十里堡街内。在这紧要关头,郑维山亲自带领通信队冲进敌群,配合263团将冲入街内的敌人歼灭。
血溅陈家烧坊
24日,敌韩起禄所属的一个民团在伪保安司令陈登科的带领下攻入陈家烧坊。陈家烧坊是一个占地十几亩的空院落,无处隐蔽,红军战士们手持大刀,英勇拼杀,击毙砍死匪兵1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除一人脱险跑入厉家寨外,余皆壮烈牺牲。
遭袭丰乐堡
88师师长熊厚发带领268团护送红9军余部西进永昌途中,在凉州丰乐堡遭敌“黑马队”袭击,红9军特务团政委李三金壮烈牺牲。完成护送任务后,返回接应四十里堡部队。
西进永昌县
四十里堡战役,红军共毙敌2400余人,其中大刀砍死的敌人即达700人以上。红军亦伤亡500余人,红30军263团一个连全部壮烈牺牲。25日,参加四十里堡战斗的红军全部将士,向西进至永昌,迈上了更为悲壮的征程。
感受见证者眼中的四十里堡战役
这块展板的内容是2006年上海电视台记者到四十里陈家烧坊实地拍摄时,永丰镇大路村3队一位82岁的老人王奋彪对记者讲述的四十里战役的亲身经历。当时这位老人12岁。凉州人民对西路军的贡献
红西路军路经凉州期间,凉州人民用不同的方式,尽其所能支援西路军。凉州人民和西路军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建立了身后的鱼水之情。
流落凉州的红军西路军战士名录
这是1977年统计出的红军战士名录,共74人,祖籍分别在四川、河南、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战役结束后先后定居在了武威。
定居凉州健在的老红军
展板上的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叫李文英,生于1917年,四川南充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李文英老人1932年参加红军,时任供给部妇女独立营四班班长。现定居在凉州区。
英雄头颅葬凉州
1937年,红5军与马步芳、马步青部队在高台县激战。红5军因弹尽粮绝,军长董振堂与2000多名守城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时年42岁。马匪将董振堂的头颅割下准备送往南京请赏。后来由于形势变化,马匪将其头颅埋在了凉州城西门外小教场东面土墙下,就是现在西郊公园蟠龙山下面。
《惊沙》歌词
电影《惊沙》里掩护突围的红军冯队长临牺牲前唱的《西路军小调》,苍凉悲壮、荡气回肠,深刻表现了西路红军英勇御敌的悲壮豪情。
结束语
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苦的请况下,西路军战士们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功绩。西路军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和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第二篇:参观战役纪念馆
“国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集中培训学员参观战役纪念馆
2012年2月21日下午,“吉林省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集中培训吉林师范大学分院班的学员参观了四平市战役纪念馆。
四平战役纪念馆”是我国百家红色旅游圣地,学员怀着景仰的心情参观了馆内的一个序厅、四个展厅和一个电影录像厅,了解“四战四平”的战史,陶冶了情操。
这次红色之旅是对学员心灵的一次净化,是对他们思想的一次洗礼,必将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深深的触动。
第三篇:黄桥战役纪念馆导游词
黄桥战役纪念馆导游词
我馆是1979年开始筹建,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我馆的序厅部分,中央安放着陈毅、粟裕的塑像,左边是陈毅,右边是粟裕,这尊塑像是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创作,反映了两位(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亲临战场,戎马一生的英雄气概和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
背面是一组浮雕,它用金箔镶贴而成,东边反映的是黄桥决战的战斗场景,西边反映的是黄桥人民奋勇支前的场景。
上方的匾额是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放大手迹。(张爱萍将军被誉为军中书法家,题写馆名时已91岁高龄)
下面请看西边板壁上是陈毅元帅写于1940年黄桥决战胜利以后的一首诗:“十年争战几人回,又见同侪(读“才”同志、战友的意思)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这首诗是陈毅元帅的手迹,(表达了陈毅元帅在取得黄桥战役胜利以年的一种喜悦心情,说明了黄桥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这首诗陈毅元帅写过两次,第一次是1940年,在1943年又写了一次。大家知道陈毅不仅仅是我们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另外在国棋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被日本政府授予名誉九段)。
再请看东边板壁上[用手示意]这首词,是粟裕将军写于1980年,为纪念黄桥战役胜利40周年而作。“东进北上征寇(‘仇’的异体字)党内外,敌我友,矛盾重重交相纠,纵横捭阖,进退弃取,着着运奇谋。郭村首捷扼桥头,姜堰攻让操胜筹,黄桥决战冲牛斗,军政双收,放眼华中抗日民新猷。(这首词,反映了战区领导人充分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矛盾,从新四军东进北上,到最后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对黄桥战役的概括和总结,粟裕将军在这首词写完以后,并没有对外公开发表,而是在2000年他的夫人楚青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忽然发现的,所以楚青就把这首词寄到我馆,正好与东边陈毅元帅的这首诗遥相互应。
好!请大家跟随我继续到后面参观。[人站在院中]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这个花园,这个花园叫丁家花园,建于清朝末年,丁家当时是我们黄桥地区最大的一个经商地主,丁大椿是有名的“百万“富翁。这个花园是典型的园林建筑,它吸收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同时,又结合民间建筑,是园林建筑和民间建筑完美结合的佳作。我们前面介绍的序厅叫多竹堂,这个地方[手指示]叫小于舟,这个厅叫蝙蝠厅,小方厅和桂花厅[手指]这里还有100多年的小竹林和桂花树。后面还有后花园、西厢房、蝴蝶厅、西大厅等48间。整个花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1940年,新四军到达黄桥以后,在这个花园里,成立了当时我们江苏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政府所在地)陈毅、粟裕、陈丕显在此办公和住宿。
黄桥战役发生在1940年,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坚持抗战,陈毅、粟裕率新 1 四军先遣支队首先开辟了江南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江南指挥部,当时,党中央提出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这样一个战略方针,于是,江南指挥部挺进纵队先渡过长江,经大桥地区到达江都郭村进行休整,此时,驻在泰州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围攻郭村,爆发了郭村保卫战,这就是后来拍摄的电影《东进序曲》,由于郭村战斗的胜利,争取了“二李”保持中立,所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渡过长江,以郭村、泰州为跳板,东进黄桥,黄桥历史上就有“四县通衢”之称,它处于泰兴、靖江、如皋、姜堰四县的中心,南扼长江,北接苏北平原,加上当时黄桥地区早就有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基础较好。那时,江苏省政府设在兴化,省主席就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他看到新四军到了黄桥,始终觉得是眼中钉,认为占了他的地盘,所以,就多次派兵与新四军发生摩擦,先后又发生过营溪反击,攻打姜堰等战斗,最后,在1940年9月30日,他在东台纠集了3万多优势兵力向黄桥进攻。而当时,新四军只有7000人,战斗人员只有5000人,武器装备也相对落后。面对数倍于我的顽军,陈毅、粟裕,采取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从9月30日一直打到10月6日,歼灭国民党顽军1万1千余人,新四军牺牲900多人,取得黄桥决战的全面胜利,黄桥战役胜利以后,新四军继续向北发展,经过海安,到达大丰境内的白驹狮子口与南下八路军黄克城的第五纵队胜利会师。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党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
黄桥战役的胜利,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它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通常讲,如果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新四军也就很难继续北上,并在盐城重建军部,所以说黄桥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下面的展厅就是关于黄桥战役的图文展览。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
这个小方厅就是当年陈毅的办公室,陈毅在此办公,为黄桥战役的胜利广泛开展统战工作,积极争取民主人士。
这是一棵百年古金桂,陈毅当年40岁过生日就是在此度过的。当时,陈丕显在桂花树下为陈毅、粟裕、吴仲超、朱克靖拍下了珍贵的合影照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厅叫桂花厅,也就是这个桂花树命名的。(在这个花园里有两棵桂花树,这是一棵金桂,在西边还有一棵银桂)
这里,就是黄桥战役的图文展览,中间透光的部分是苏中大地的地图,寓意黄桥战役发生在苏中大地上。照片是几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用电脑技术合并而成,中间骑在马上的就是陈毅,紧随其后的就是粟裕,当时,他们正率领新四军东进黄桥。
下面,请看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这一幅是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当时,正在延安抗大作报告);新四军军部云岭,在安徽泾县;(1937年12月新四军在武汉汉口成立,38年1月移至江西南昌。2月至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这幅照片就是当时南方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改编以后的誓师大会;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在镇江首战韦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陈毅赋诗赞之,“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招遇,脱手斩得小楼兰”);下面是新四军在不同时期使用过的臂章和外 2 出证(新四军最早佩带的是“抗敌”(1938年)后来臂章不够用,叶挺指示改用上方是:“N4A”中间是图案,右下方是“中华民国二十八用”字样的臂章,1941年为纪念皖南事迹又重新更换为“1941.N4A”字样的臂章。抗战胜利后,就一直改用中文“新四军”字样的新臂章,直至1947年新四军番号撤销);这是陈毅执笔,集体作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要会唱]和1938年2月,新四军成立后的战斗序列表;(当时,新四军共有1万余人(10329)叶挺是军长,项英是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第二支队是张鼎丞,第三支队张云逸,第四支队高敬亭;粟裕是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这是当时日、伪、顽盘踞下的苏北态势图,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日军占据了苏北地区大部分中小城市,而国民党主要占据在兴化、泰州、东台、盐城一带。(据说,陈毅当时开了句玩笑,我新四军到达苏北地区,论地盘实力,日本鬼子是老大,国民党顽固派是老二,地方实力派是老三<指李明扬>新四军只能是老四了,但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老四变成老二了,也就是在苏北站稳了脚跟。)
这两个橱柜里是当时新四军用于宣传的影印件。
这是丁家花园的后花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后花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来从现在这个地方一直向后,有一条河至河边,都是丁家的花园部分,可惜,解放以后,河沟已填满,并利用改建成住宅区)。
这两个橱柜里是一些新四军使用过的影印件和竹碗,磁碗以及缴获日军的饭盒及水壶。
根据当时苏北的形势,陈毅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这就是当时陈毅的主要统战对象李明扬,[手指](安徽萧县人)为朱德参加过北伐,同盟会会员,他的原则是“抗日我干,打内战我不干”他曾对陈老总讲:“我打输了不要紧,玉阶会留我的”(玉阶就是朱德的字)解放以后,他曾担任江苏省农林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78年去世。(他与李长江是拜把子“兄弟”俗称“二李”李长江无文化,为了充斯文,常常拿着报纸,有时拿倒了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军中嬉言他是“李长江看报,拿倒了都不知道”,李长江在黄桥决战以后,当了汉奸,后被新四军镇压);这位是当时苏北特委书记韦一平(广西人,壮族,1945年10月,新四军北辙时,在泰兴天星桥江面上,乘坐的“中安”轮号客轮,由于船底漏水,又由于严重超载,夜间12点多钟,800多名新四军将士遇难,这就是有名的“中安轮事件”。现在,我们泰兴市公园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建了一个中安轮纪念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中以“无产阶级的硬骨头”报道了韦一平的革命一生);这是,当年参加黄桥党组织和地方工作的部分同志,前排左起汪青辰(曾任苏州医学院院长书记、南通地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黄云祥(泰兴人,现还健在已95岁,他是我们泰兴资历最老的革命领导人,扬州地区老专员);潘明仲(苏北军区参谋长);童炎生[放在后面讲];后排左起:尤玉山;谢克西(曾在外交部任锡兰、尼日尔大使);周伯藩(南京市委副书记);周泽(省委副书记)。
新四军渡江北上。这是(1939年2月)周恩来到达安徽泾县传达党中央“五四”指示,这是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和叶挺;这是陈毅传达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新四军北上部队作渡江准备和陈毅在姚家桥一带渡江北上;新四军渡江以后,首先来到了江都大桥一带,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在江都大桥地区与日军进行了一次反扫荡,缴获了日军的三匹大洋马。好,下面请跟随我到下一个展厅(西厢房)继续参观。
这两个橱柜里是当时新四军使用过的毛毯、马袋等物品。黄桥战役包括五次战斗,第一仗保卫郭村,(1940年6月28日),新四军挺进纵队到达郭村休整,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向郭村四面包围,新四军在叶飞、菅文蔚的指挥下奋起迎战,后因苏皖支队支援,地下党陈玉生率部参战以及地下党王澄举行“港口暴动”,形成了对李长江内外夹击的态势。最后,一直打到泰州城下,为了“联李、孤韩”陈毅下令收兵派朱克靖会见李明扬,并释放全部俘虏,归还部分枪支,使“二李”保持中立,确保新四军挥师东进。
这是郭村战斗示意图,这是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的影印件照片;这是陈毅以“绛夫”为笔名写的《郭村保卫战胜利凯歌》;这是苏皖支队二营全体干部和新四军在郭村。
东进黄桥,包括解放黄桥,也是第二次战斗,新四军在东进途中,把江南指挥部改编成苏北指挥部,这就是苏北指挥部战斗序列表,陈毅和粟裕担任正副指挥,刘炎,钟期光分别为正副主任,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叶飞担任司令员,第二纵队为王必成,第三纵队陶勇,这幅组合照片就是当年纵队以上干部。(现在都已去世)
这是新四军东进途中,陈毅、粟裕东进黄桥及到达黄桥的合影照片,这是陈毅过40岁生日(1901.8.26)时在丁家花园桂花树底下与粟裕、吴仲超(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朱克靖的合影。(朱克靖,湖南人,参加过南昌起义,47年为策划国民党郝鹏举而被捕,并在南京被杀害);这是苏北指挥部部分领导人的合影;这是苏北指挥部旧址,原黄桥中学工字楼,(建于1924年,系仿德国式建筑,现位于黄桥镇分黄河南岸文明路上,隶属我馆管辖);新四军为发建立了黄桥大根据地,先后成立了苏北区党委和新四军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这就是当时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指照片人物]与陈时夫、惠治宇、管文蔚的合影;这是苏北区党委合影,中间这个女同志叫章蕴(湖南长沙人),当时是妇女部部长,解放以后担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中纪委副书记;这是在丁家花园通、如、靖、泰临时临时行政委员会任命的四个县的县长,当时管文蔚任主任[手指照片](江苏省副省长,丹阳人);这是泰县县长(即现姜堰)惠治宇(解放后任江苏省省长)、如皋县县长梁灵光(曾任轻工部部长、后为广东省省长)、泰兴县县长陈同生,(后任上海市统战部部长)、靖江县县长刘万里,(文化大革命被错误批评,戴上叛徒特务的罪名,1986年平反,40年代曾是靖江青年的精神领袖和楷模,许多人在他的鼓励与领导下走上革命道路)。这是攻打孤山日伪据点的战场旧址,位于靖江境内的孤山。请这边走,这是泰兴人民踊跃参加新四军并参加减租减息的斗争;儿童团为新四军站岗放哨;这四位女同志就是当时新四军几个领导人的夫人,陈毅的夫人张茜(武汉人,76年去世)、粟裕的夫人楚青(扬州人)、陈模苏北指挥部刘炎的夫人、罗伊为李进(总后勤部部长)的夫人;这一位是国民党原江苏省省长韩紫石(海安人)又名韩国钧,抗战爆发后弃官隐居,这位是我们黄桥人朱履先,国民党前中将师长(孙中山就职大总统时,为仪仗队总指挥),他们两位都参加过辛亥革命,是当地名流绅士,为黄桥战役统战工作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营溪反击是韩德勤的一次试探性进攻,主要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新四军在黄桥有多少兵力,这一次战斗,由于新四军出击较早,把敌人打散掉了,但在这一次战斗中,新四军牺牲了第九团团长徐绪奎[指照片],他是湖北红安人,著名的将军县,这一个县就出了223名将军,两位国家主席即董必武和李先念,(10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有8位是红安人,后改为8大军区有6位是红安人,在这块土地上有14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 4 世界之最)
这是支前模范任裕安和营溪反击战战场旧址。
韩德勤在黄桥、营溪两次惨败后,又在姜堰(指示意图)构筑碉堡,架设电网,妄想封锁新四军粮道。那时,新四军7000人的粮草供给必须经姜堰这个水陆交通码头,利用水路运到黄桥,新四军在再三警告无效后决定于9月13日攻打姜堰,新四军派了两个勇敢队员用长脚钳裹着橡皮轮胎,剪断了敌人的电网,炸毁碉堡,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攻克了姜堰,打通了粮道。接着,陈毅邀请了八县士绅,召开和平会议,继续号召团结抗日,为了在政治上不给韩顽留下挑起摩擦的借口,军事上便集中兵力,新四军主动退出姜堰,交由李明扬、陈太运接管,这样更孤立了韩德勤,而韩德勤把新四军主动撤出姜堰视为软弱,亲自指挥3万兵力进攻黄桥,下一个展厅即为黄桥决战,这是陈毅召开八县士绅和平会议的姜堰曲江楼旧址;橱柜里,陈列了当年新四军使用过的大铁钳,这是国民党用过的军用地图。请这边走,[站在西厢房走廊前,可以指着对面整个丁家花园的几进房屋,讲一下丁家花园在建筑上很讲究]从这边往前看,是以一条中轴线,由南向北,一间房屋比一间房屋高,这在我们当地叫做“步步高”。
这个厅叫蝴蝶厅,因它的房屋屋梁就象一个蝴蝶翅膀而得名,也是介绍整个黄桥决战的一个部分,下面请听一下黄桥决战电动图。[也可以用口述,围绕电动图掌握在3分钟以内]
口述:新四军当时7000余人,战斗人员5000人,采取 “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备方针”,三个纵队,一、二纵队隐蔽集结在黄桥外围地区阻击敌人,三纵队负责守卫黄桥。陈毅在严徐庄掌握全局,粟裕坐镇黄桥指挥,国民党分三路:右路军为李明扬、陈泰运的部队;中路军是正规军独立六旅、89军、117师、33师;左路军为5个保安旅,由于当时的统战工作,李明扬、陈泰运以及5个保安旅没有投入战斗,真正打是打的国民党的正规军独立6旅和89军,首先是独立6旅,这个旅是国民党布署在江苏的王牌部队,号称“梅兰式”的部队,因他的装备非常精良,旅长也是一个中将,叫翁达,这个人骄横跋扈,认为消灭新四军只需要我一个旅,所以,他首先向黄桥发起进攻,且成一路纵队进发,这时隐蔽结集在外围的第一纵队叶飞同志,抓住了有利战机,把他的一路纵队斩成几段分割包围,只用了三个小时,全歼独立6旅,旅长翁达兵败自杀。这一战斗,是一个转折点,不仅鼓舞了士气,而且震摄了在观战的李明扬、陈泰运和五个保安旅,不敢轻举妄动,也没有给日寇妄想渔翁得利的机会,再一个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增援三纵队陶勇击退了33师,并活抓了师长孙启仁,接着于10月6日傍晚,对驻守在野屋基一带的顽89军进行了总攻击,打了一昼夜,89军兵败野屋基一带,在逃跑过程中,溺死在挖尺沟里。黄桥决战共歼灭韩顽1万1千多人,俘虏师以下军官600多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韩德勤江苏泗阳人,与顾竹同关系很好,并随他的升迁不断晋升,49年3月退往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43年曾被新四军陈毅、彭雪枫俘虏]
这是毛主席致周恩来的电报,确定了“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的方针;这边几幅照片是表现新四军在做作战动员新兵整训和操练;这是陈毅在苏北指挥部发布的告指战员同志书;这是八字桥前线,也就是独立六旅旅长翁达兵败自杀的地方;这是大战野屋基,也就是89军军长李长维溃败的战场旧址;这是严徐庄苏北指挥部旧址和纪念亭。
橱柜里是新四军使用过的步枪以及电话机。这里是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和手枪;这是新四 5 军的印刷工具石盒和石滚。
这是在黄桥决战中缴获的山炮和迫击炮照片;这是黄桥人民支前运送伤员;黄桥烧饼歌,由章枚作曲,(章枚:广东人,上海乐团指挥,主要作品《怒吼吧,长江》、《新四军进行曲》等)李增援作词(山东人)[一定要学会唱,讲解到这里可以用唱的方式把讲解推向高潮];陈毅、粟裕关于黄桥决战的总结报告。
经过五次战斗,新四军取得了五次战斗的胜利,于10月10日在白驹狮子口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第五纵队胜利会师。[指着照片]17日华中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这时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也到达海安。[指着照片]
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一个战役拍摄的两部电影《东进序曲》和《黄桥决战》。
好,下面请大家再到下一展厅。
第三部分,发扬革命传统。1989年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兴建的纪念塔,[指着照片]它是由两面缠绕的红旗节节向上,形成的主塔形象,象征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胜利会师,也象征着军和民的鱼水关系,塔基分别是4和8的组合。塔名是粟裕在83年题写的; 1984年遵嘱粟裕将军的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撒向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那里的战友长眠在一起,84年他的夫人楚青和他的二儿子粟寒生以及他的二儿媳,粟裕的秘书朱楹,带着部分骨灰安放在我们黄桥公园里;在黄桥战役中新四军牺牲了900多名将士,现在有据可查的只有这14人;这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在83年和90年两次视察我馆并题词的照片;这是姬鹏飞来我馆视察的照片和题词(照片中是惠治宇、谢克东以及原泰兴市委书记钱永波等);这是陈丕显来我馆视察的照片和题词;这是1996年迟浩田来我馆的照片,2003年军委副主席张震也来到我馆视察并题词。
请从这边来(走),这一部分是反映当年的三个纵队,后来发展为三个集团军,第一纵队发展为20集团军,第二纵队为24集团军,第3纵队为23集团军,2005年,23、24集团军撤销现只有20集团军建制而在。解放后,他们三个集团军分别参加过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抗洪救灾、50周年国庆阅兵式等,为军队建设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谱写着新的篇章。
第四篇: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花园回廊曲径,古朴典雅。1979年初黄桥战役纪念馆开始筹建,1980年10月江苏省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全馆占地面积达4820平方米,下辖革命旧址三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黄桥中学、通、如、靖、泰行政委员会旧址——丁家花园,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严复兴楼。
1990年,为纪念黄桥战役胜利50周年,省、市政府拨款扩建黄桥纪念馆,将丁家花园西部分辟为陈列室,陈列面积扩大一倍。专题陈列分为“序厅”、“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打开华中抗1996年,该馆自筹资金对原陈列版面进行更新,更新后的陈列版面展线全长192米,版面色彩和谐雅致,图片清新且立体感强,给人以全新感觉。
近20年来,黄桥战役纪念馆共接待各界观众480万人次,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战新局面的黄桥战役”、“发扬革命传统”四个部分。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1940年初,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加紧进行反共军事磨擦,将磨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命率主力部队挺进苏北,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韩德勤,多次派兵向我军进攻,我军被迫自卫还击。9月30日,新四军撤出姜堰,这也到达了新四军的底线,黄桥战役一触即发。从10月3日至10月6日,粟裕亲临前线指挥黄桥战役,在当地人民群众及中共苏北区委的积极支援下,此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其中共歼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1.1万余人,其中俘3800余名。
黄桥战役的胜利,是以陈毅、粟裕等同志为首的苏北指挥部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正确指挥的结果;是参战指导员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结果;是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战略配合的结果;是争取了部分地方实力派保持中立的结果;是当地党组织和人民全力支援的结果。黄桥战役的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又一光辉范例。它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是1940年新四军向苏北敌后发展中,于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地区,在陈毅运作和粟裕具体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进攻的一次战役决战。黄桥战役新四军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击了顽固派,争取了中间势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导致了次年皖南事变的发生。抗战后期,新四军和国民政府军再次在天目山地区发生冲突,经过三次作战,新四军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中,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国民党是抗日的主力,粉碎日本帝国主义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消耗日本实力,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支援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条件; 掩护西南抗战基地营建,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条件。1940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国民理应继续与共产党合作,将日本人赶出中国。然而蒋介石却自私的不顾之前抗日的牺牲,冒着之前的抗战付诸东流的危险,搞国内战争。这充分暴露了蒋介石的自私,也决定了他所代表的国民党是没有人民基础的。他代表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在中国这个几亿人口的国家,真正具有潜力的是农民,是广大人民。不管国民党有多么优良的装备,没有群众基础的他们也无法那般顺利的打败共产党,而最终共产党的顺利也说明了国民党即使有美国的支持,依然注定失败。
而就这次的黄桥战役,国民党的失败也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韩德勤的错误的政治思想是是失败的关键。而在军事上,韩德勤又犯了兵家大忌:轻敌。与此同时韩德勤部的内部矛盾也注定了他的失败。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内部不统一,战斗力亦不强,一开始攻击是精力旺盛,时间稍久就软弱懈怠。相对的,共产党内部团结,同时,他们拥有广大人民的支持。两相对比,也就不难发现共产党胜利是必然的。
为了国家与民族利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而黄桥战役中,新四军指导员也不怕牺牲、奋勇杀敌,黄桥人民积极支持、无私奉献。这些精神都让我十分钦佩。他们无私的奉献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也激发了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我真切的感受到先烈们为了解放事业舍生取义的慷慨激情和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坚定追求。而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伟大党的一员的信念,我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的强大信念与不懈追求。而继承并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落实我们身上,就是要记住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是先辈的鲜血浇灌出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学科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积蓄自身的力量,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且,还要继承并发扬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社会。
如今的我们是幸福的,但同时我们肩上的任务也很艰巨。前辈们成功的赶跑了侵略者,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心血。我们是祖国的下一代,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祖国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我们更要努力去建设祖国。现在的中国虽然颇有进步,却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可以向任何人骄傲的说出:“我是中国人”。
第五篇:四平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有感
作为一名新参加工作的···,在初任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四战役纪念馆。四平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直到参加这次培训后才知道有四平战役纪念馆这个地方,并且在这次培训结束之际有机会到纪念馆学习四平战役精神。
首先,同学们带着庄重的心情,井然有序的步入了纪念馆内。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红墙,上面刻着毛泽东在1946年4月7日亲笔起草的给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的电文:林彪同志:
(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
(二)请考虑增加一部份守军(例如一至二个团)化四平街为马德里。毛泽东主席的电令清晰明了。因此,四平也被称为“东方的马德里”。
我们跟随着一位穿军装的女讲解员的引导和解说,来到战史厅,这是纪念馆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四战四平”共展出文物500余件。四战四平,国共双方总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达63天。我军以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多人,最后终于得到了四平这个战略要地。四平从此真正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随后,我们进入“文物收藏”地区,我们竟然看见了士兵穿过的草鞋,用于刮胡子的小刀以及林彪布署作战方略的石膏像,一幅幅硝烟弥漫的图画,一件件烈士的遗物,把我们又带回了那个战争年代,不朽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
跟随讲解员来到出口处,参观了四战四平半景画厅,对我产生极强的震撼效果,仿佛置身其中。四战四平半景画气势恢宏,刻画生动。其运用了特有的造型手段和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使东北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的历史瞬间凝固在长44米,高14米的画面上。在布置的灯光、音响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仿真道具的烘托下,半景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仿佛置身于逼真的战争氛围中,揭示出四战四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这段历史的时代氛围和特定意境。它以强烈、逼真的感染力、震撼力与视觉冲击力消解观众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感,将其带入历史情境中。这幅热血与烈火交织的革命战争画卷,表达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仿佛从这里走进历史的天空,重新回眸四平之战那壮阔惨烈、血火交织的战斗场景。
最后,我们一同在老一辈革命家彭真同志亲笔书写的“四平战役纪念馆”的题字前合影。通过参观,我和同学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深刻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对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极大的激发了同志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并且我和同学们同样深受鼓舞,我们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热爱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