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神朔铁路公司2010年安全工作部署,推进本安体系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特制定神朔铁路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本安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一、机务段本安体系工作小组:
组 长:王飞宽、李国彪
副组长:杨景山、李 峰、杨永林
组 员:石 韫、刘华伟、刘生武、张武斌、姚成平、杨秀良、高胜利、邱子荣、温翔宇、张 斌、王永军、于增山、杜俊义
编 审:周大鸣
编 辑:郭钰泽、韩海龙、郝利江、谢彦飞
二、工作小组人员职责:
组 长:制定本安体系建设方针、目标,审核本安体系文件。监督、检查、指导本安体系建设、实施和评价工作,保障本安体系建设所需资源、设备、资金、办公场地等;持久深入地推动本安体系建设工作。
副组长:负责对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审查,提出改进提高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标准、措施及管理制度,持续提高管理水平;负责组织对各车间科室进行考核、评估。
组 员:负责基于本安体系的作业标准、设备操作规程以及“本质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相关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现场执行情况。
审 核:负责本安体系建设整体协调工作及编辑人员的管理。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各车间部门本安体系建设宣传发动工作;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对编辑的本安体系文件进行初审及后期完善落实工作负责。
编 辑: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本安体系建设初期文字资料的录入、整理、初审工作,印刷相关手册、文件。负责本安体系文件的编辑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修改。
三、本安体系指导思想:
依据集团公司及神朔铁路公司本安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充分借鉴煤矿企业、大准铁路本安体系建设经验及集团公司本安体系内部教材和相关法规,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全力构建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pdca闭环式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四、本安体系编辑理念: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针目标,为保证安全生产、降低危险隐患,对于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存在各种各样的自身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环境存在的问题。工作小组把提高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综合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有效结合起来,运用本安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工作,使之最终成为各工作岗位的行为准则。
五、本安体系编辑宗旨:
1.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2.改进设备质量及管理,降低风险隐患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使之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外界因素。
4.使各级领导职工明确其岗位规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从管理上堵住漏洞,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六、本安体系建设目标:
1.2010年内建立本安体系框架,在全段范围内运行本安体系,确保年底实现本安三级达标,力争实现本安二级达标;2011年实现本安一级达标。2.通过本安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提高,逐步实现人员无失
误、设备无故障、环境无危害、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目标,全面提升我段安全管理水平。
七、本安体系推进计划: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底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成本安体系初期宣传、培训、资料整理,并编辑《风险管理标准及岗位规范》、《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设备风险管理标准及措施》的初稿。
第二阶段:2010年年底前完成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编制本安体系文件并在全段各部门施行;确保年底实现本安三级达标,力争实现本安二级达标。
第三阶段:在2011年一季度底组织本安体系实施情况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完善并落实,实现年底本安一级达标。
八、本安体系文件构成:
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体系文件
1.本质安全管理制度:
⑴本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制度汇编)
⑵本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咨询刘生武)⑶本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⑷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制度汇编)
⑸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制度汇编)
⑹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⑺基于本质安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⑻基于本质安全的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⑼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保障制度
⑽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应急处置预案)
⑾认为需要的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2.管理体系手册:
(1)《本质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手册》(有:内部教材)(2)《本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手册》(进行中)(3)《本质安全管理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手册》(进行中)(4)《本质安全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手册》(进行中)(5)《本质安全管理保障措施手册》(6)《本质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手册》
(7)《本质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及标准手册》篇二:机务段教育规划 xx机务段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
各车间、科室:
按照路局职教工作安排,经段研究制定的《xx机务段xx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段已讨论通过,现予以下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xx机务段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 2.xx机务段xx年脱产培训办班计划表 xx年x月x日
附件1:
xx机务段xx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 xx年是我段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深入推进三年三项工程建设十分关键的一年,特别是新线开通、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对职工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工教育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为艰巨。为此,xx年我段职教工作要落实“三个紧贴”(紧贴生产、紧贴现场、紧贴安全),坚持抓基础、求实效,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指导思想
xx年职教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管理规范、素质达标为目标,以作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职工思想和业务水平为核心,紧密结合“十五三”对规活动规范培训管理机制,丰富培训方式,强化日常培训,不断推进职工队伍素质上台阶,为安全运输提供智力支持。
二、培训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我段职工教育基础管理制度体系化、规范化,培训机制健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稳步推进,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学历及技能状况符合部局标准,建成技能过硬、纪律严明、结构合理、适应“创一流管理、创最佳模式”目标要求的职工队伍。
(二)工作思路:抓建设分层推进,建机制规范管理,强基础方法创新。
抓建设分层推进:即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结合技师、高级技师年度考核落实帮教培带措施,推进人才培育计划;结合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工班长月度学习考评办法,推进提素工-2345-篇三:神华露天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学习手册-神华(20140118_13_45_48)神华集团xx露天矿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学习手册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1.1目前的安全形势
通过深刻剖析神华集团发生过的事故原因,突显出我们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 危险源辨识不全面
? 管控重点不突出,防治措施不得力 ? 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 隐患排查不彻底 ? 培训不扎实
? 严不起来、执行不下去 1.2 构建体系的基本要求 ? 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 ? 实现人的安全可靠性
? 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 ? 做到制度规范、管理科学
? 最终减少和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
体系建设是扭转安全被动局面,推动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的当务之急。2体系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基本概念 2.1.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1.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2.1.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1.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2.1.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2.1.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2.1.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2.1.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2.1.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2.1.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2.1.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2.1.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2.1.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2.1.14 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2.2 体系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目标
通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最终实现: ? “人”的本质安全化;? “机”的本质安全化;? “环”的本质安全化;? “管”的本质安全化。2.2.1理论基础
本安体系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
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量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将导致损失,有形的损失是通过财产来衡量的。
海因里希的事故试验结论
将不安全行为和未遂控制在一定程度后,可消除严重意外、重伤和轻伤事故。2.2.2体系构建的思路 ? 风险预控为核心;
? 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
? 以危险源辨识和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 ? 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为重点;
? 符合国情、具有煤矿特色、可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系统安全管
理体系。
2.2.3体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 领导重视; ? 全员参与; ? 责任明确。
2.3本安管理体系的构成
由五部分构成: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辅助管理。2.4风险预控管理 2.4.1 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的概念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例如:违章操作的人、“带病”运行的设备、气温超过40度的工作区域、未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班前会、未按时传达文件等等。
(2)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第二篇: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机电队负责着我矿供电系统、排/供水系统、压风系统、绞车提升系统,机修车间的管理和使用,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小型零部件的自制加工等,其分布面广,范围大。至此,我队在本质安全方面也是稳步推进。
在本安提升过程中,机电队从加强危险源管控、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快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切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问题。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行了安全培训、岗位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安全奖罚等制度和措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一、我队在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员工教育培训还是不到位、不全面、针对性不强。
2.危险源辨识不清。
3.员工在本质安全培训学习中仍然有敷衍了事的思想。
4.职责不明确,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5.执行不到位,没有将本质安全管理彻底落实到个人,落实的现场中。
6.观念转变不到位,还是传统的重生产轻安全。
7.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要从内业本质安全向生产本质安全全面过度。
二、下一步改进计划:
(一)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和减少。
1.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
2.在系统中使用相对更安全的物质替代危险的物质。
3.保证系统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程序、制度等保持简洁、科学、合理。
(二)以本质安全体系理念引导为出发点,引领各班组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对标管理促升本安体系的建设,借鉴同行以及兄弟单位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的先进经验,提炼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争做本质安全人”的安全理念。
总结“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班组、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到个人”的责任理念,增强全队职工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以流程管理为关键点,制定完善的本质安全管理工作标准 在提升矿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流程梳理,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及“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各级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员工的自觉性。
(四)以员工培训为落脚点,全面夯实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本质安全管理工作能否落实到现场,关键在于是否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通过不定期、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培训,不断强化和培养员工知标准、会标准、知本安、会辨识,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教育广大员工高度认识本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着重抓好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建立严格的安全培训制度,使员工按规定接受安全培训和考试。通过约束、激励、宣传、教育,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文化,达到员工自动自发按标准作业,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目标。
(五)以完善考核机制为着力点,保证本质安全管理规范有序运行
为加强考核管理,将原来《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明确了个班组定期检查、动态检查、内业检查等所占比例,严格按照开合标准,按月奖罚兑现,有效地促进了各班组由重生产向重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转变,有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的转变。为强化日常检查的质量,抓安全管理重点区域,加大动态检查力度,坚决做到不留死角。
第三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本质安全管理具体体现在:人员的本质安全、设备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管理的本质安全四个方面。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组织保障管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3.实施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责任明确。
4.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5.组织保障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建设、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文件(记录)管理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等内容。
6.生产过程中,风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7.本质安全体系涵盖了质量标准化(生产系统安全要素)内容,是质量标准化基础上的提升和深化。
8.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为“PDCA循环模式”,即:持续改进模式。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BDBACDDB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2.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4.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本质安全的目标是什么?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
2.不安全行为有哪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1)自我行为控制。
(2)工作流程控制。
(3)监督控制。
3.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理念区别于传统安全文化理念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生命价值是核心;
预防为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
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
4.PDCA是一种闭合式的、循环式的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哪些?
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5.考核评分标准包括哪五大部分内容?
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
六、结合本岗位谈谈如何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15分)
第四篇:浅谈洗煤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浅谈洗煤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控”,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实现关口前移,预控为先。以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最终的预警管理,审核与改进,按照pcda循环理论形成了一整套闭环管理模式,集中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操作程序不规范、管理重点不突出、管控措施不得力,现场培训不扎实等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洗煤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从危险源辨识入手,通过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行闭环管理,为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事业提供了有效途径。其基本思路和核心内涵是:
一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岗位标准,可以做到风险预控。
首先从生产现场做起,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事故机理分析法,全面、具体地辨识各项工作任务、各道工序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评估,确定这些不因素的危险等级并进行排序,明确了企业各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
二是通过流程和制度建设,可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为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按照pdca原则,对企业所有的管理业务制定相关的流程和相关管理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流程,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管理标准和程序。与传统管理相比,安全管理不再主要依靠行政推动,而是靠流程管理。
三是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做到持续改进。
在对事故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应达到的目标和标准,让企业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持续改进。
四是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紧密结合,可以引领企业向文化管理发展。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将安全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引导员工由“要我安全”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引导
企事业从传统的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融于全员”、“融于工作”的基本原则,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它是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表现的统一。
全力推进本质安全型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解决洗煤厂事故频发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煤炭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就是一项治本之策。
开展本质安全型建设是全面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多年的安全管理工作体会告诉我们:安全生产不单纯只是人员、装备、环境、管理、技术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胶合体”。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管的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和制度规范、管理科学的体系,以减少和消除伤亡事故。
建设本质安全企业,是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本质安全型洗煤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洗煤厂的创建工作。
实践证明,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洗煤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推广是一个战略问题,它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效益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大力推行,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使洗煤厂的安全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洪安
2012年6月2日
浅谈洗煤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单位:东滩煤矿
姓名:张洪安
日期:2012.6.1
第五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知识复习题(少量)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本质安全管理具体体现在 人员的本质安全、设备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管理的本质安全四个方面。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组织保障管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3.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以及其起因和后果。
4.实施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责任明确。
5.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6.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7.风险预警警度分为 巨警、重警、中警、低警 和轻警。
8.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结构模式,即可从企业安全生产观念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设计。
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的建设流程是闭环的五个阶段,即研究树立、培育强化、分析评价、确立巩固、跟踪反馈。
10.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的专门培训、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
11.风险预控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标准及措施、风险预警等内容。
12.组织保障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建设、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文件(记录)管理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等内容。
13.生产过程中,风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14.本质安全体系涵盖了质量标准化(生产系统安全要素)内容,是质量标准化基础上的提升和深化。
15.各项记录是现场管理的证据,应该与现场工作紧密结合;记录应及时、准确、全面、真
实。
16.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为“PDCA循环模式”,即:持续改进模式。
二、名词解释
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4.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6.组织保障:是为了顺利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应该设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的人员准入和培训机制、良好的安全文化体系等。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五型企业”?
答:通过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拓展管理深度和覆盖面,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创建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和谐发展型企业。
2. 本质安全的目标是什么?
员工无违章,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滞,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3.本安体系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至少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哪些问题?
(1)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和行为规范。
(2)当前工作的意义。
(3)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及其特点。
(4)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其特征。
(5)具体的工作方法。
(6)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环)。
(7)工作中的相互协调机制。
(8)自己的工作业绩评价及薪酬水平和结构。
(9)自己的其它权益。
4.不安全行为有哪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1)自我行为控制。(2)工作流程控制。(3)监督控制。
5.管理者至少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1)安全管理职责认知培训。
(2)各种险源预知能力培训。
(3)工作方法及技能培训。
(4)紧急状态处理知识和能力培训。
6.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执行程序有哪些?
(1)准备工作(2)危险源辨识(3)风险评估
(4)危险源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
(5)危险源审核与发布
(6)危险源增减与升降级管理
(7)危险源监测与信息采集
(8)危险源风险预警
7.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理念区别于传统安全文化理念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生命价值是核心;预防为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