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结报告
关于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09-06-15 点击:157 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admin 本文所属专题:※工作总结
标签:地质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
总结报告
地质-省国土资源厅:
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为基础,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各项责任措施,以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重点,集中力量,下大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提高了防灾意识
今年“4?22”世界地球日我们配合法规监察科进行了宣传纪念活动,市、县(区)局分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纪念活动。据统计,共设立宣传咨询点12处,装饰出动宣传车辆8台(次),悬挂横幅123条,刷写宣传口号、标语6800条(幅),散发各种宣传资料(传单)20000多份,解答咨询群众1800人(次),并展示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图片。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全民防灾意识,为做好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学习宣传效果明显。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
1.成立了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景山同志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薛晓宏、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好春同志为副组长,市公安、财政、建设、气象、民政、交通、环保、卫生、水务局及武警支队等为成员单位的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2.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好春同志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执法支队、地质环境科、地质146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为指挥部成员的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部下设东片(华亭、崇信、灵台县),西片(崆峒区、泾川、庄浪、静宁县)两个应急指挥分队。明确了应急指挥部、应急分队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确保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和突发性应急方案的落实。
3.设制了全市各县(区)国土资源局主管领导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通讯录名单、联系电话,为汛期防灾联络提供了方便。
三、开展了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和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发布工作
按照省厅环境处去年会议要求,今年四月份,我们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全市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工作实施期间,我们以平凉市人民政府名义向各县(区)下发了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科室抽出专人配合、协调工作,主动查资料、找文件,为调查组同志提供方便,使这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地按期完成了任务。自2012年以来,我局与市气象局气象台联合开展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发布工作。在预报发布工作中,与市气象局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根据全市气候特征,降雨情况技术资料分析发布预报及时;二是预报情况比较准确,针对性强;三是气象值班、防灾值班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灾情值班巡查和预警预报工作不断加大。今年4月份,我们主动与市气象局联系,进行了座谈交流,认真总结了工作经验,加强协作与配合,不断完善和提高了工作质量。全年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4起,为汛期地质灾害的早检测、早预防提供了条件。
四、建立健全各项防灾工作制度,认真编制全市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1.根据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制定了《平凉市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平凉市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三个制度分别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人员值班、检测巡查、预警预报等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市、县(区)认真编制了《2006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突发性应急预案,并报市、县(区)人民政府批转下发执行。预案对全市的地形特征、气候状况和2005年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对2006年地质灾害种类、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以及各县(区)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了筛选圈定,并对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的防灾措施要求。预案明确了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四大类。圈定主要危险点81处,预测受灾户数2230户,受灾害威胁人员10417人,制定预防要点28条。
3.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依据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筛选圈定的重点,发放防灾明白卡81份,避险明白卡2230份。做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健全,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五、加强对全市公路沿线、风景旅游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年初,我们按照省厅《关于加强风景旅游区(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知》(甘国土资发[2003]100号)通知精神,对全市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按照省厅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在“五一”、“国庆”节日期间,尤其把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桥梁附近作为节日值班的主要内容,对各县(区)上报的山体滑坡、矿区塌陷、地面沉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加大了值班巡查力度,发现灾情要及时汇报值班领导,发生等级以上重大灾情要迅速上报市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领导小组。通过以上制度和措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工作开局良好,步入正规化。
2006年5月2日下午5时40分我市华亭县马峡镇孟台村正沟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后,市、县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实施了紧急避险防灾措施,组织疏散险区群众29户145人,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7日晚11时至8日凌晨3时,崇信县柏树乡陶坡村后沟社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由于县政府、县局的高度重视,及时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24户104人实施了搬迁撤离,无人员伤亡;8月13日晚20时至23时、14日中午12时至14时,静宁县的贾河、仁大、余湾乡遭受强暴雨袭击,引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各级组织反应迅速,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及时从危房和险情区搬迁撤离群众238户1064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华亭县、崇信县、静宁县三次较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防治,充分体现了我市各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防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工作比较扎实,各项措施、制度落实比较到位。
六、进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查和全面检查工作
每年5至9月份为主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根据这一特点,在4月初,我们要求各县(区)对辖区内的危险点进行重新调查圈定,建立健全防灾领导机构和群测群防体系。在调查的基础上,由县(区)对入汛前的防灾工作进行自查和检查,市局组织人员进行抽查。通过自查和抽查,各县(区)都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编排了汛期防灾工作值班表,设置了全市汛期值班电话通讯录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为汛期防灾联络提供了方便。同时以平国土资发[2006]34号转发了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报告制度》的通知、[2006]105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加大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5月份省厅检查组张调研一行来我市对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检查组通过实地调研、查看现场灾情、听取汇报,抽查住户防灾明白卡等,对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评价,检查组认为:我市防灾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声有色;二是防治机构健全,各级高度重视;三是各项防治措施扎实有效,落实较好;四是汛期值班监测巡查工作到位;五是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工作成绩显著。
七、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
为了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我局与146队联合编制了平凉市地质图和平凉市地质灾害分布图,为全市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目前,我们通过全市地质灾害分布图,就能明确反映出全市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重点防治区,为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八、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工作进展顺利
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上,我们积极支持、配合各县(区)成功申报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遗迹保护项目3个。一是崇信县新赤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经过积极申请努力,于今年4月27日完成项目设计书,经省厅和省内专家评审通过,国家拨付项目实施经费500万元;二是华亭县前岭矿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设计书4月28日经省厅评审通过,国家拨付治理经费500万元;三是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二期项目经费150万元,三个项目总计115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现已圆满完成了项目实施任务,待省厅验收。
九、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地质灾害的防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缺乏设备、经费,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对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培训不够,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监测预报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三是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环境、值班条件差,值班人员少
本文来自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79/n-1479.html
第二篇: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总结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
开发整合工作情况总结
.....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地处大巴山余脉,总面积2317.16平方公里。总人口182516人,耕地总面积18965.74公顷,人均耕地0.1公顷。现将.....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我县累计发现地质灾害417处,其中三峡库区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的105处,总方量约2亿立方米,危及到3167户14970人,6座电站、2所学校和部分企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不断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为全面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为我县的重点工作来抓。每年4月份,县政府专门召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县政府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国土资源局成立有应急调查分队。各乡(镇)政府成立有相应机构。
(二)规范管理,狠抓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在实处。一是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后三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制定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二是及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措施,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按县、乡、村层层分解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公布了监测员、责任人的联系电话及报警电话。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我们在坚持常年宣传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为主体的纪念宣传活动,自制宣传单4000余份下发到监测员和受威胁农户手中。今年我们结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部、省组织的培训班,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组织国土资源所所长参加市局组织的培训班。目前我们已经对两个乡镇的村书记、监测员进行了培训。
(三)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灾情速报制度》、《汛期值班工作制度》、《汛期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两卡”发放制度》、《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档案》等日常工作制度。同时,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县气象局根据降雨趋势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做出预测判断,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台发布气象预报。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检查。根据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汛前我们组织专班对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地质灾害排查。
今年6月24日召开全国防汛抗洪救灾视频会议和全国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部署动员视频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专班对全县进行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
三是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地质灾害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责任人、监测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对重要隐患点作长期监测、预报。并坚持24小时值班制,从而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通力合作、逐级落实、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全县417处地质灾害都落实了监测员、制定了防灾预案、发放了“两卡”。进一步明确预防方法和防治措施、撤离路线等,广泛进行宣传和动员,使受威胁群众知灾、识灾和防灾,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
(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加强重点防护区的防治工作。一是我县多方筹资150余万元对全县4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应急治理;对全县417处地质灾害点每年落实了300元的监测经费;对全县3000余户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财产进行了保险。
二是加大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库区共纳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9个(73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点)。其中:一期纳入国家治理项目1个;二期纳入国家治理项目11个(25个地灾点),治理总投资9735.9万元。三期纳入国家治理项目47个,应急项目28个,其中省管项目1个(金乐村滑坡);县管项目27个,概算总投资14754.88万元,目前已有20个项目通过了国家终验,7个项目通过了省级初验。19个非应急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情况
(一)第一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全面完成。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等文件精神,我县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用了三年时间持续不断的开展了全县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对现有矿山保留一批,关闭一批,整合一批,使重要矿山总数和开发主体分别压减28%和30%,实现了规模矿区“一矿一权一主”开发目标,开发利用结构优化,开发利用布局合理,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全县磷矿山16家、开发主体12个,到2008年底,整合工作后全县磷矿保留矿山数9家、开发主体2个,全县磷矿资源全部由.....开发利用,实现了磷矿资源矿区“一矿一权一主”的开发目标,实现了磷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目标,实现了磷矿资源采选加一体化、上下游相结合的目标。2006年全县煤矿14家,到2008年底全县煤矿数量保留为7家,矿山生产规模达到6万吨/年以上,开发利用秩序稳定,安全生产有保障。主要经验是:组织领导是保障,突出重点是关键,科学整合是基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手段,巩固成果防反弹,建立机制管长远。
(二)第二轮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根据部省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进度安排,我县第二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本次整合是在上轮整合工作基础上进行,是上轮整合工作的继续和深化,整合期间矿山基数是60家(其中省发证17家,市县发证43家),整合目标是矿山 数减少至57家,矿山数量减少率5%。整合重点是市县发证矿山,重点矿种涉及硅石、花岗岩、石英砂、建筑石料用灰岩等4个,其中难点是花岗岩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实际已关闭了矿山17个(煤矿1家、硅矿3家、采石场1家、花岗岩12家),使全县矿山总数减少至43家,减少率达28%,超过规定5%的指标,整合矿山发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关闭矿山工作全部到位,正在依法办理注销手续。主要做法是:
一是迅速启动。在总结上轮整合工作基础上,根据县政府要求做大做强石材产业的要求,加大对全县花岗岩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花岗岩整合实施方案,出台了《.....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进花岗岩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确定了花岗岩整合政策措施、准入条件、整合程序、时间要求。编制了《.....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2010年5月26日市政府下达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与报批工作,为整合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为快速推进整合工作,我县把重点整合矿区和矿山作为整合的突破点和难点进行攻坚,重点整合矿区和矿山整合工作完成了,整合工作就完成了大半。我县把花岗岩矿区和矿山整合作为工作重点,由于启动早,措施得力,推进很快。目前,矿山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原有的开发主体16个矿山21个,现已确定整合主体5个矿山9个,其中8个矿山完成了发证工作。
三是明确目标。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矿山总数要减少至57家。整合实施方案中,我县关闭矿山以市县级发证为主,重点矿种涉及硅石、花岗岩、石英砂、建筑石料用灰岩等4个,花岗岩矿整合目标是主体3—5家矿山10—15个,确保整合达到减少矿山5%的目标。
四是严格准入。本次整合工作,我县对不同矿种设置了准入条件。特别是花岗岩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我县制定了6条基本条件:
1、采矿权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
2、采矿权申请人的注册资本不得小于500万元,银行提供的资金证明不得低于矿山开发项目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
3、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必须达到3000立方米/年以上;
4、开采规模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矿山占有矿产资源储量要满足五年以上服务年限;
5、采矿权申请人与县政府签订的石材开发项目协议书;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通过严格准入,大大提高了整合工作力度,使整合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矿山布局合理,规模经营,科学开采,安全生产。
五是宣传到位。为了使本次整合工作高效推进,我县加强整合工作宣传发动,政策宣传到位。花岗岩矿山全部集中分布在水月寺镇,县国土资源局主动上门服务,到„„.召开了花岗岩矿山企业负责人会议,学习整合文件,宣传整合政策,讲解整合要求与条件,过去是我们要求矿山企业整合,通过宣传发动,矿山企业现在是主动要求整合,按照整合目标、整合条件进行整合,整合的效率高、效果好、矛盾少。
六是依法推进。在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依法推进的基本原则,我们制定的整合政策、条件、程序都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我们关闭了一家煤矿,矿山业主很不情愿,但是该矿资源枯竭,改扩建不能达到最低生产规模6万吨/年的要求,只好同意关闭。我县花岗岩矿整合难度最大,第一轮整合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把相邻矿山合并整合为一个矿山,由于主体不好定,利益不好协调,整合工作进展很不顺利。这次整合时,我们从准入入手,依法推进,符合条件就整合、就能延期,不符合条件就依法关闭,把主动权交给矿山企业,一下子就把矿山企业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矿山业主各显其能,纷纷从外地引进了有实力有技术的石材开采加工企业来兴山发展,为我县石材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七是领导重视。县领导高度重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花岗岩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制定了政策措施,凡是参与花岗岩矿产资源整合的企业,与县政府签订石材开发协议,享受县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优惠,足额配置资源,满足较长服务年限,解决了资源少、服务年限短的问题,企业没有了后顾之忧,敢于投资,安心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受人员、设备、通信、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具体防治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建议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长效机制,落实人员编制5-7人,纳入财政全额预算。
(二)2003年三峡库区开始蓄水时,库区有监测预警点105处,监测经费由省环境总站统一拨付。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监测时间为2009年底,但实际经费只拨付到2008年。2009年我局与监测员签订合同但无经费来源。建议解决库区105处监测经费。
(三)建议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对我县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 斜。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国土资源部门面临困难多,主要有:工作量大,人手不够,穷应付;待遇差,招不到专业人员,招到了也留不住,
第三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几个方面
(一)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制度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各乡镇、各部门将调整后的相关领导、相关责任人、监测人员电话号码收集整理后通知我局,由县气象局和我局通过移动短信平台以短信消息的方式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消息”。同时接到上级发布的气候变化通知,随即通知各国国土资源所,由各国土资源所传达至各个监测点检测人员,确保信息畅通。
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将各隐患点应急预案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特别要是监测人员电话有变化立马上报县局,便于查询。针对换届后个别领导工作业务不熟,我局还专门印发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手册,发放到了乡镇各领导手中。
(二)严格遵守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速报制度
详细制定汛期值班人员须知和值班人员地质灾害速报须知,执行24小时值班,县局对值班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要求相关监测人员和责任人必须高度负责,不能脱岗。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合江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接到地质灾害灾情后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应急办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并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 1
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在30分钟内将灾情详细情况书面报告县应急办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三)应急准备工作
一是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加强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社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的建设。要求雨天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盯守巡查。
(四)认真开展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
由于当前气候异常,要求各乡镇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对各辖区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所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特别是旅游区、学校、人口聚集区、公路沿线、非煤矿山)逐一进行排查,重点检查隐患点变化情况、隐患点防灾预案的完善和防灾责任的落实情况、防灾避险措施及准备情况、预警预报信息的传送、汛期值班工作制度、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子的发放情况、监测人的监测情况等,做到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时
反馈我局。特别是加强了对非煤矿山和在建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检查,要求矿山和在建工程项目落实相关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签订防灾责任书,落实相关防灾措施。对不合格的工地和矿山发出整改通知。
(五)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自救措施的宣传。
重庆五道防线严密监测地灾:加强落实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专家驻守、应急处置、督察督办、
第四篇:2012 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水城县新寨煤矿
水城县新寨煤矿 2012年6月4日 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做好我矿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矿区职工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我矿安全度汛,在汛期来临之际,特制订我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由于受地下资源开采影响,造成地面塌陷、崩塌、地面裂缝、地面沉降等,在汛期极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灌井等地质灾害事 故的发生,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2012 年我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期是 6、7、8、9 四个主汛期。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矿区职工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和谐矿井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汛期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矿特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四、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的保证措施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正职为第一负责人,主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因此,矿长对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总负责,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灾害防治小组汛期前 要安排将矿区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一次全面勘查,划定危险区,设立警告牌,对威胁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限期整改,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2、组织开展易由地质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排查工作(1)对井田范围进行全面检查,对地表塌陷区、裂缝进行充 填、加固,对经太难内废弃、关闭井筒进行重新加固、检查,防治洪水灌入井下。
(2)对矿区排水沟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泄洪畅通。
(3)加强汛期巡查工作,对地质灾害危险区,要设专人不间 断巡视,对巡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地质灾害防 治领导组汇报,为防灾、避灾、救灾提供可靠地信息保障。
3、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成员汛期必须保证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值班领导不得私自离矿,值班人员呢和领导要认真接受接听并记录地质灾害报告,遇有地质灾害事故报告,要及时展开抢险救援,确保万无一失。
4、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采取形式多样的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重点的法律法规 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煤矿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水城县新寨煤矿
2012年6月
第五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版石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害性大,防灾减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切实做好今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镇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如下,各村(居)、驻镇各有关单位,按照方案抓好落实。
一、地质灾害点分布和威胁对象与范围
(一)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村宅后滑坡,村房前滑坡,村宅后滑坡,村宅后不稳定斜坡,村不稳定斜坡,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主要分布在海螺村。
(二)根据地质灾害的规模及存在威胁程度划分,我镇为一般级地质灾害点为2处,潜在的地质灾害危害点较大的为海螺村。
(三)对未列入本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地质灾害点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虽然隐患相对较小,也应列入村(居)级防范。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和影响范围:
1、对于山前地带的房前屋后因工程建设和人为削坡所诱发的小型零星的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威胁边坡前后部位上的人员及房屋财产等安全,一般危害范围以50-200㎡左右为主,部份影响宽度可达20-30m、影响长轴距离可达50-60m。
2、对于公路沿线边坡所诱发的滑坡、崩塌灾害,除影响堵塞交通和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等外,主要是威胁通行车辆和过往人员的安全;特别是较高陡的边坡,危害范围甚至延伸至公路外部。
3、对于部份沟谷所潜在的滑坡迸发性泥石流灾害,以及境内部份大型引水沟渠或库塘渗漏所诱发的潜在滑坡泥石流隐患,主要是威胁沟谷、沟口和引(蓄)排水等设施下游的部份居住人员与房屋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范围较广,一旦发生后危害性往往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组织协调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龚升炬(镇党委书记)副组长:钟 明(镇 长)
陈永山(镇党委副书记)
肖泽红(纪委书记)
陈旺山(常务副镇长)
赖东升(副镇长)
李仁辛(副镇长)
唐素芳(副镇长)
成 员:龚汉佐、王泽庭、钟庆利、刘俊奎
(二)地质灾害防治及责任制
(1)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行政村和镇直有关单位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府负总责,部门具体负责,各行政村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
(2)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地质灾害点监测人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
(3)建设站:在进行镇、村规划充分考虑遭受成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建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公路站:加强对交通沿线边坡的检查和维护,对易发区路段要设立警示标志。
(5)水利工作站:对所管辖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水库,引水涵渠,应进行除险加固。
(6)中心小学和中学:根据学校的周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检查、整改,并组织学生进行避险演练。
(7)民政办:在地质灾害预警期内要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灾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优抚工作。
四、加强汛期巡查,实施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建立预报预警响应规程(1)加强汛期巡查
根据国务院《地质防治条例》镇政府组织国土、建设、水利、公路、中心小学、中学等部门在汛前、汛期,汛后对危险性和灾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从群测群防、防灾抢险、应急准备工作等方面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各村防灾责任组织机构,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到位,危险点监测责任人是否明确。
(2)实施灾害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
对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和划定的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应进行监测巡查,遇有台风或暴风雨袭击或当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所报达到3组以上时,除加大对危险点监测密度外,还应部署地质灾害点避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做好群众及财产的安全转移工作。
镇政府已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主要由各防灾成员单位和镇应急民兵分队组成。
(3)预报预警应急响应要求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分为5个等级,Ⅰ级、Ⅱ级地质发生可能性小,Ⅲ级(注意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Ⅳ级(预警级),Ⅴ级(警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其中Ⅰ—Ⅱ级可不予发布,Ⅲ—Ⅴ级应向社会发布,对Ⅲ—Ⅴ地质灾害预警响应,一般要求如下:
1、Ⅱ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镇有关部门应做好值班工作,密切注意雨情,各村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协管员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
2、Ⅳ、Ⅴ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镇防灾指挥机构及各行政村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并组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镇政府要做好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村委会应按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群众转移避让。
(4)建立灾情报告制度
1、报告时限要求:发生地质灾害,各行政村应在1小时内报镇政府。
2、报告内容:地质灾害报告内容主要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规模、人员是否存伤亡,财产损失等,已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设
1、各灾点应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危险性、危害性,经济实力及可操作性,采取目视监测。设桩监测或进行回填裂缝,削坡减载,清除易滑坡物、挖设排水沟、改水渗透、砌挡墙等工程治理措施。
2、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3、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
4、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积极宣传。
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