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8: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吴堡县移民搬迁情况调研报告

一、县区情况概述

吴堡县位于榆林市东部,全县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万人,占总人口的83.3%,城镇化率为42%。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0亿元、6.72亿元、7.6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21734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亿元;全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0.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

由于县域地形限制,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设施配套难;县区农业基础水利设施不足,老化严重,河道、沟渠淤堵突出,农田行洪排涝和灌溉能力不足;山区水库、渠系等设施缺乏,工程型缺水突出,部分农村人口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电力设施支撑能力不足,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并且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极大威胁。

二、“十二五”移民搬迁初步成效

“十二五”期间,脱贫工作初见成效。我县坚持整体推进和精准脱贫相结合,累计投入财政脱贫资金1.28亿元,贫困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特别是2015年把实施精准脱贫、实现整体脱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现整体脱贫目 标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全县贫困人口2017年底全面脱贫和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开发式、搬迁式、帮扶式”等扶贫措施,分类扶持不同贫困群体,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按照现行扶贫标准,“十二五”初期全县贫困人口 2.42 万人,到 2014 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 15003 人,累计解决贫困人口9197 人,基本完成省市办下达的减贫计划任务,贫困人口脱贫比例年均下降 9.7%。2015 年,有 5000 人实现完全脱贫,全贫困发生率由 37%下降到 22.7%。

按照“参与式”的扶贫方式,我县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从解决制约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难题入手,依托整村推进项目,重点突出道路、农电、水利、能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整村扶贫累计完成投资 1000 万元,完成整村扶贫 16个村,建成集雨窖 1000 余口,硬化集雨场 12 万平方米,新建饮水工程 4 处,解决了 150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村级道路 11 公里,生产道路 51 公里,硬化通户道路 70 公里,道路交通状况进一步完善;累计新建山地苹果 5100 亩,栽植优质核桃 23000 亩,改造低产枣园49590 亩,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条件,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得到初步缓解,整村推进扶贫实效进一步提高。

三、面临环境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六个精准是方法论,五个一批是具体措施。这“五个一批”,就是打赢脱贫攻坚的五场战役,易地扶贫搬迁则是决胜之役。易地扶贫搬迁解决的是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他们的贫困程度最深,自我发展能力最差,在原居住地几乎是零积累,在新的安臵点多数是从零开始,是这次脱贫攻坚对象中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

吴堡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十二五”以来,全县共脱贫9197人,贫困发生率由37%下降到22.7%。截至目前,仍有68个贫困村7419户、15003名贫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解决好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全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新要求,不断加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步伐,确保实现“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

为着力打造国家沿黄生态安全承载区、特色农副产品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特色文化旅游名胜带,努力建成以黄河为主线,多点相互支撑,交通网络健全,生产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壮大,文化旅游特色彰显、城乡一体发展的沿黄生态经济带。“十三五期间”我县龙山惠民家园安臵点、杨家店村安臵点、怡佳社区、怡馨社区均位于沿黄生态经济带范围之内。参照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发„2011‟68号文件对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划定范围和国家划分经济带的范例,我县位于沿黄生态经济带的区域范围之内。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将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体,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打赢攻坚战。

四、移民搬迁是群众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偏远山区群众的贫困落后面貌有了较大变化,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贫困面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贫率仍然很高,最近几年,经过不断的扶持,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村组的贫困问题,群众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通过调研,认为现实的选择就是实施精准的移民搬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彻底告别贫困。其理由是:

一是部分村组自然条件差。地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区,立地条件差,地表植被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陡峭的山坡、匮乏的水源、脆弱的生态,是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一道道难关。干旱、沙尘、霜冻、冰雹、洪水、虫鼠等自然灾害频繁。

二是资源性缺水严重。有的群众居住在山上,群众吃水非常困难,通过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母亲水窖行动等人饮解困工程,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但和农业生产一样,也是“靠天吃水”,主要依靠集雨场窖,若遇干旱严重的年份,群众仍然到十多里的沟底挑水,来回需要2个多小时的时间,由于居住人口少、成本极大、费用高,如果全部铺设自来水管道,则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落后。近年来,我县偏远村组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变,但是加之自然环境和近几年的洪涝灾害部分 村道修建和维护的费用极大,而村内居住的群众可能只有几户,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部分偏远村孩子要到镇小学上学,距家20多公里,特别是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为了孩子上学,母亲只能跟随孩子来到镇、县城租赁房子居住,给孩子做饭、照顾上学,父亲在家劳动,有的家中劳动忙,只有爷爷奶奶照看孩子上学,由于爷爷奶奶对孩子有溺爱心理,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有部分群众为了生计、走出大山,十多年前举家前往县城,从事大棚产业开发、经商、打工等,家里的土窑洞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均已塌陷,成为危窑,无法居住,偏远村组通讯条件也较差,不少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

四是居住条件简陋。我县农村群众居住土窑洞的农户较多,且有不少危房户和无房户。这里的土窑洞已住了几辈人,地质灾害隐患较大。

五是教育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村内没有小学,村内也没有卫生室,村民们小病“靠扛”,大病进医院。在倡导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均等化的今天,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很难实现均等化,只有移民搬迁,集中安居才能够为教育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四、当前我县在“十三五”移民搬迁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移民搬迁方面,我县在移民搬迁工作中认真执行省、市、县有关政策,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吴堡县辖5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04个行政村,有贫困村68个,总人口8.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21户15970人;在册贫困户4970户9835人;“十三五”涉及扶贫搬迁户有910户2550人,其中2016年计划搬迁377户1170人;2017年计划搬迁533户1380人。

2.资金筹措及安置措施。镇(办)政府及县国土局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到贫困地区,对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存在困难、问题,今后发家致富的想法,是否愿意搬迁等,进行走访了解摸底,座谈讨论等,“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总投资总计投资1.7亿,在县城集中建设移民搬迁小区及相关配套设施,截止2017年7月已有630套安置房竣工并达到入住条件。

3.配套产业建设。移民搬迁产业建设致关重要,我县立足自身地域特色,多方面发展产业确保搬迁户增收。其中刘家塬头村昆仑山雪菊试种成功,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种植扎蒙花,红枣加工,手工挂面加工;怡馨小区产业方面政府=将县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搬迁群众产业扶持相结合,为搬迁户提供免费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培训,进行手工挂面、黄河玉等特产的销售;部分搬迁户依托“千年古城”、横沟温泉等旅游景区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加强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在抓好群众收入的同时,做好孩子上学、饮水、就医、居住环境等工作,为群众安心搬迁,舒心生活奠定基础。

4.搬迁后的变化。一是居住环境的变化。搬迁户告别了居住土窑洞,告别高山、高坡居住,告别艰苦的条件,告别租房居住,住进移民小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踏实,条 件改善,实现电气化生活。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促进群众收入的增加。原来在山区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只靠种地年收入不足万元,而搬迁后移民搬迁户大多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经商做生意、以跑运输、砖瓦工、粉刷工、修理工、装卸、打工等为主,每户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多则在8万元以上,通过走出去,开阔眼界,发展多种经营,走上富裕道路,过上辛福生活。三是能享受均等等教育医疗文化资源。搬迁后进入镇区,孩子上学方便,父母在身边,便于管理、便于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进入镇区后,经常参与健身锻炼,能享受广场健身器材、文体娱乐设施的乐趣。同时,能经常性的接受各种身体预防性疾病的检查,如妇科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做到提早预防,及早治疗,有利于群众的身体健康,享受公共医疗带来的便利。

五、要正视移民搬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放弃土地难。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群众有故土难离的观念,他们担心人地分离后,现有的土地不便于耕种和管理,搬离后没有技术、手艺的人,单靠打工难以维持生活。还有部分群众担心搬迁后,放弃原承包地,以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可能丢失未来资源开发的补偿费。

(二)搬迁方式选择难。搬迁的先后、搬迁的远近、整村搬还是部分搬、分散还是集中,作出选择和决策都很难。长远看,整体搬迁、易地搬迁虽然成本高、难度大,但一劳 永逸,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是治本之策。近期看,实施部分搬迁,先易后难,多数群众易接收,可操作性强,工作任务轻、难度小,短时间能够见到效果,引发矛盾也较少,但搬迁不彻底,将来可能出现二次搬迁,损失和浪费都很大。

(三)搬迁后稳定增收难。搬迁后,能否超越原有生活条件,实现富裕,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最关注的问题。由于搬迁涉及群众多,搬迁户情况不尽相同且文化水平有限,配套产业用地有限,移民安置可能会因搬迁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环境不适应等原因,导致搬迁致贫、搬迁返贫和移民回流的问题。

(四)宅基地腾退难。搬迁户旧土思想较重,很多群众都有着“落叶归根”的思想,都不愿意腾退自己的旧宅,思想工作难做。

六、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有力的组织保障。县上要建立强有力的实体领导班子,下设常设机构,出台组织保障政策,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抽调群众感情深、事业心强、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同志专门从事该项工作。

(二)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不同侧重、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形成全社会认可、支持移民搬迁的强大舆论氛围和全民关注、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规划、项目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搞好涉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大规模向移民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扶贫力量,积极投身移民工程中来。

(四)出台移民搬迁的相关政策。由县政府统一部署,各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尽快制定出台保障移民搬迁有序、顺利实施的土地腾退、户口转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补助标准、社区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五)同步建立搬迁后扶机制。在制定移民搬迁总体规划的同时,同步出台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明确扶持范围对象,扶持标准和扶持的期限。建立灵活调整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公益事业投入,健全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移民就业岗位,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XX镇位于XX县西北方向,距县城37公里,甘志公路、洛河穿境而过,是XX集团驻地,是XX县经济、商贸、文化活动中心,是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域面积448.7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47人,其中镇区人口达到7737人,有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山地7.2万亩,川台地1.3万亩,有蔬菜大棚524座,省级蔬菜示范园1处,养殖小区3个,丰裕种猪场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有山地果树4200亩,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

近年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及重点镇建设为统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重点镇建设和人口聚集上,按照先建设后聚集,边建设边聚集的原则,按照省、市、县的总体要求,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工作,对拐沟、偏远村组的群众实施分、分批次的移民搬迁,直至实现整村搬迁,全镇重点搬迁柴关山、新庄洼、甘沟河3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548户2120人,并对其他拐沟村的群众实施部分搬迁,现就搬迁情况调研如下:

一、移民搬迁是拐沟村组群众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拐沟、偏远村群众的贫困落后面貌有了较大变化,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贫困面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贫率仍然很高,最近几年,经过不断的扶持,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为37.6%。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拐沟、偏远村组的贫困问题,使拐沟、偏远群众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通过调研,认为现实的选择就是实施大规模、整建制的移民搬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彻底告别贫困。其理由是:

第一、拐沟、偏远村组自然条件差。地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区,立地条件差,地表植被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陡峭的山坡、匮乏的水源、脆弱的生态,是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一道道难关。干旱、沙尘、霜冻、冰雹、洪水、虫鼠等自然灾害频繁。

第二、资源性缺水严重。柴关山村处于山岭上,群众吃水非常困难,通过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母亲水窖行动等人饮解困工程,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但和农业生产一样,也是“靠天吃水”,主要依靠集雨场窖,若遇干旱严重的年份,群众仍然到十多里的沟底,用毛驴驮水,来回需要2个多小时的时间,新庄洼、甘沟河2个行政村的7个村民小组,以前靠吃井水和小河水,以人担、驴驮为主,近几年,通过打机井,建高位水塔,接通了自来水,条件有了改善,但成本大、费用太高。

第三、基础设施依然落后。近年来,我镇拐沟、偏远村组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变,但是柴关山、新庄洼、甘沟河多数乡村道路仍为土路,部分自然村还未通路。耕地上很少有生产道路,入种秋收都是人背驴驼。孩子要到XX镇区小学上学,距家30多公里,特别是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为了孩子上学,母亲只能跟随孩子来到镇区租赁房子居住,给孩子做饭、照顾上学,父亲在家劳动,有的家中劳动忙,只有爷爷奶奶到镇区照看孩子上学,由于爷爷奶奶对孩子有溺爱心理,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有部分群众为了生计、走出大山,十多年前举家前往镇区、志丹等地,从事大棚产业开发、经商、打工等,家里的土窑洞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均已塌陷,成为危窑,无法居住,拐沟、偏远村组通讯条件也较差,不少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

第四、居住条件简陋。柴关山群众居住土窑洞的农户占95%,新庄洼、甘沟河群众住土窑洞的农户占30%,且有不少危房户和无房户。这里的土窑洞已住了几辈人,地质灾害隐患较大。

第五、教育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村内没有小学,村里孩子上学只能去镇上,距柴关山、花豹岔等村组30多公里。村内也没有卫生室,村民们小病“靠扛”,大病进医院。在倡导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均等化的今天,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很难实现均等化,只有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安居才能够为教育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二、当前我镇在移民搬迁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移民搬迁方面,我们抓住省上提出的XX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按照重点镇建设聚集人口的要求,在移民搬迁工作中认真执行省、市、县有关政策,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基本情况。2012年,在镇区XX村征用土地50亩,建设移民安置房7栋六层240套房,按照移人不移地的原则,重点搬迁XX、XX、XX村群众、镇区产业开发户,目前,已落实搬迁群众213户,787人,其中XX村106户,402人,XX村37户,144人,XX村17户,61人,其他拐沟村53户,180人,在搬迁群众中从事大棚产业开发的62户,经商的23户,打工58户,在原村务农70户。

2.资金筹措及安置措施。镇政府及县农综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到XX、XX、XX及其他拐沟村组,对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存在困难、问题,今后发家致富的想法,是否愿意搬迁等,进行走访了解,座谈讨论等,结合省、市移民搬迁有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捆绑保障性住房、扶贫移民搬迁等资金,总计投资4000余万元,集中建设移民搬迁小区,一期240套移民搬迁房已建成,每套面积90平方米,均为成品房,水、电、路、天然气配套到位,移民搬迁户按照楼层差价和地下室的区别,每套房交6万元至9万元即可入住。二期移民搬迁小区拟建设204套房,现正在建设之中。

3.配套产业建设。移民搬迁产业建设致关重要,县农综办捆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示范园建设资金、整村推进 4 资金等,实施XX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设100米“V”型大棚150棚,大棚土建、钢架、立柱等每棚13万元,农民每棚自筹费用3万元,用于大棚膜、草帘、卷帘机、农机肥、籽种、农药、化肥等,并由县农综办负责配套建设工作房、包山墙、绿化、道路硬化、生产用水管网、生产用电线路架设,总计投资3000万元。同时配套建设公办幼儿园、净化水厂、垃圾填埋场、扩建XX实验小学,加强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在抓好群众收入的同时,做好孩子上学、饮水、就医、居住环境等工作,为群众安心搬迁,舒心生活奠定基础。

4.搬迁后的变化。一是居住环境的变化。搬迁户告别了居住土窑洞,告别高山、高坡居住,告别艰苦的条件,告别租房居住,住进移民小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踏实,条件改善,实现电气化生活。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促进群众收入的增加。原来在柴关山、新庄洼、甘沟河等村组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只靠种地年收入不足万元,移民搬迁户大多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经商做生意、以跑运输、砖瓦工、粉刷工、修理工、装卸、打工等为主,每户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多则在8万元以上,通过走出去,开阔眼界,发展多种经营,走上富裕道路,过上辛福生活。三是能享受均等等教育医疗文化资源。搬迁后进入镇区,孩子上学方便,父母在身边,便于管理、便于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进入镇区后,经常参与健身锻炼,能享受广场健身器材、文体娱乐设施的乐趣。同时,能经常性的接受各种身体预防性疾 5 病的检查,如妇科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做到提早预防,及早治疗,有利于群众的身体健康,享受公共医疗带来的便利。

三、要正视移民搬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自筹资金难。按目前移民补助政策,群众搬迁除国家补助外,很大一部分要靠群众自筹资金解决。拐沟村群众收入较低,部分处于贫困状态,还有老、弱、病、残群体,群众的支出主要是娶媳妇、供孩子上学、给老人看病。部分农户因娶媳妇致贫,有部分农户负高利贷债务,发动群众自筹的资金是比较困难的。

(二)群众放弃土地难。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群众有故土难离的观念,他们担心人地分离后,现有的土地不便于耕种和管理,搬离后没有技术、手艺的人,单靠打工难以维持生活。还有部分群众担心搬迁后,放弃原承包地,以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可能丢失未来资源开发的补偿费。

(三)搬迁方式选择难。搬迁的先后、搬迁的远近、整村搬还是部分搬,作出选择和决策都很难。长远看,整体搬迁、异地搬迁虽然成本高、难度大,但一劳永逸,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拐沟村群众的贫困问题,是治本之策。近期看,实施部分搬迁,先易后难,多数群众易接收,可操作性强,工作任务轻、难度小,短时间能够见到效果,引发矛盾也较少,但搬迁不彻底,将来可能出现二次搬迁,损失和浪费都很大。

(四)搬迁后稳定增收难。搬迁后,能否超越原有生活条件,实现富裕,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最关注的问题。由于搬迁涉及群众多,搬迁户情况不尽相同,配套产业用地有限,移民安置可能会因搬迁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环境不适应等原因,导致搬迁致贫、搬迁返贫和移民回流的问题。

四、我镇移民搬迁的基本思路

我镇移民搬迁应坚持“八项原则”,注重“四个结合”,实行“三个一批搬迁”,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坚持“八项原则”是:

1、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要制定、宣传好移民搬迁扶持政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制搬迁。

2、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进一步加强摸底调研,做好搬迁规划编制,加强上下、部门和行业规划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积极做好集中安置、就近移民、异地搬迁等各种移民方式的试点工作,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示范作用,为全面推行创造经验。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村情调查、农户座谈、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并根据贫困村地域特点、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做到一村一策,有的放矢。

5、坚持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大力整合各类资金,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实施,加强移民搬迁工程的分工协作,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

6、坚持依法移民,依法管理。建立移民政策法规体系,指导、规范移民工作,健全规划设计、资金财务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和管理规章,加强移民法律服务和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7、坚持政策倾斜,区别扶持。细分移民的范围和对象,既区分一般性扶贫和移民扶贫,又要细分移民内部人群,依据不同人群、收入层次、基本情况等,区别制定移民扶持政策。

8、坚持综合决策,统筹发展。要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公示听证、跟踪反馈、责任追究等制度。统筹各方面因素,加强移民工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避免决策失误。

注重 “四个结合”是:

一是将移民搬迁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移民搬迁是根本改变农民生产生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引导搬迁农民摒弃原始、粗放、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意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走上发展特色产业、种养专业合作、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致富之路。

二是将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将移民搬迁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工业反哺农业,8 城市支持农村,有力推动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是将移民搬迁与乡镇机构改革相结合。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方向就是撤乡并镇,撤村并村,在实施搬迁过程中积极与新的中心镇、中心村组结合,做好迁入地的选择和行政区划对接。

四是将移民搬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移民搬迁是建设新农村的助推器。在规划建设移民新村同步考虑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整合资源,用于安置点建设,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把移民点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个一批搬迁”是:

一是城镇安置一批。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积极响应省政府“农民工进城”号召,县乡政府创造条件,建设廉租房,在县城或集镇集中安置一批。

二是跨区域移民一批。引导常年外出打工群众跨县区、跨省、跨市安置一批。

三是就近搬迁一批。引导自筹能力差、年龄偏大的群众就近、就村安置一批。

五、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有力的组织保障。县上要建立强有力的实体领导班子,下设常设机构,出台组织保障政策,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抽调群众感情深、事业心强、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同志专门从事该项工作。

(二)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不同侧重、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形成全社会认可、支持移民搬迁的强大舆论氛围和全民关注、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规划、项目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搞好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大规模向移民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扶贫力量,积极投身移民工程中来。

(四)出台移民的专项政策。由县政府统一部署,各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尽快制定出台保障移民搬迁有序、顺利实施的土地置换、户口转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补助标准、城市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五)同步建立移民后扶机制。在制定移民搬迁总体规划的同时,同步出台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明确扶持范围对象,扶持标准和扶持的期限。建立灵活调整机制,加大移民区公益事业投入,健全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移民就业岗位,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咸阳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咸阳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全市新阶段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移民搬迁层次,推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单位统一安排,我们采取调查,访问搬迁户,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查看资料等方法,对淳化县、旬邑县、礼泉县三县的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移民搬迁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根据《咸阳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和《咸阳市旱腰带地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从2001—2010年全市亟需搬迁贫困人口13万。全市各经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鸳鸯台相关优惠政策,把移民搬迁作为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抓,2001—2004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260万,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4010万,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250万,搬迁贫困人口30214人,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增收伐显著加快;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发生很大变化;搬迁户迁出地生态环境笪到恢复。移民新村成为贫困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做到了移民户搬出,住得稳,能致富。

一是移民搬迁户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搬迁户过去大多 1 住在沟边塬畔,以窑洞为主,阴暗、潮湿,水、电、路、校等问题难以解决,通过搬迁,移民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水、电、路实现三通,街道整齐,得到绿化,就医方便了,子女就学方便,大大改善了搬迁户的生活条件,基本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是搬迁户增收步伐大大加快。搬迁户搬出居住地后,生活方便,信息较为灵通,除了从事家淡一开发的主业外,不定期利用便利的交通和较丰富的信息,外出打工或开办商业服务业的小企业,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淳化县卜家乡卜家村移民搬迁42户,210人,在新村建立蔬菜大棚、户均1个大棚,人均1亩果园、户均1人外出打工,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2001年650元增加到了如今1800元,年均增加400元,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这些搬迁户通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已有一定积累彻底摆脱了过去一贫如洗的生活,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搬迁户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发展很大变化。移民新村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备,留有生活区、卫生区、生产区、养殖区和生活区基本实现了分离,搬迁户的生活习惯正在向卫生、健康、文明的方向迈进。搬迁户搬迁的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变化很大,以前不少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对生活失去信心,游手好闲,吊儿郎当,现在他们个个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和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人村呈现出一种人人思富,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四是移民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移民搬迁是一项系统工作,移民村的党员、干部从搬迁户庄基地的调整、新房的规划、建房等环节全过程参与,真心实意为贫困户这个弱势群体办好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念送到了搬迁户的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赢得人心,使党在群众的威信和号召力进一步提高,真正形成党群,干群鱼水关系。

五是搬迁户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通过移民搬迁,对搬迁户原居住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初步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还解决了搬迁户的口粮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礼泉县叱干镇朝阳移民新村对原3个乡镇8个行政村的13个群众通过这项每年人均增加收140元。自然村居民实行整村整组搬迁,对原来13个自然村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扶贫搬迁标准,严格扶贫搬迁对象,真正做到搬穷不搬富。省上实行“1+5”的补助政策后,补助资金加大,能否坚持选准搬迁对象,对真正的贫困户和特困户实施搬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真正的贫困户身上,在坚持搬迁标准,选准搬迁对象尤为重要。各县根据搬迁对象的“六条标准”和搬迁户“自觉、自愿”的原则,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政府审查、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根据各搬迁村参与式扶贫规划中的贫困户名单,层层把在,筛选搬迁户。同时,各县对初步确定的搬迁户还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 3 督,实行三榜定案,直至群众无异议后,造册登记,建档立卡,经县乡审批审查后,最终确定搬迁户。对整村组搬迁中的非贫困户,只享受优惠政策,不享受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也不实行挂牌管理,也作为扶贫移民户对待,有效地避免了亲厚友现象的发生。移民搬迁全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不断加强检查,及时纠正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全市各级坚持标准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做到了搬贫不搬富。

(二)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实行五结合,做到资金捆绑,综合治理。在移民搬迁上,坚持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到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捆绑实施,整体推进上。首先,从规划入手,在典型引路、资金捆绑、产业开发、政策投入等方面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有移民搬迁任务的重点村,在重点村规划中都制定了相应的移民搬迁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重点村规划的整体要求,对移民新村做出详尽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其次,严把项目计划编报审批关,要求各县在编报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项目计划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全市先后出现了一批如彬县朱家湾桥村、旬邑县东村、淳化县卜家村等多个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结合的典型,带动促进了全市移民搬迁工作和重点村建设层次的提高。全市90%的移民搬迁户都在重点村中,拓宽了移民新村的资金投入渠道,使资金捆绑落到实处,提高了重点村建设和搬迁工作的建设层次和水平。移民新村规划科学合理,水、电、路校等 4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开发迈上了新台阶,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重点村示范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淳化县官庄镇仙家村把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农网改造、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捆绑使用,共整合资金148.8万元,完成了36户151名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和学校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三)坚持“一个原则”,推行“五个结合”,确保移民新村新居规划科学合理。

同时,为了解决搬迁户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减轻搬迁户的经济负担,狠抓移民搬迁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及时为搬迁户减免建房宅基地占用费及有关审批费用,减免育林基金、森林防火费用及各种管理费、农田水利建设补偿费、防洪保安基金、子女上学借读费、免征农业税和各种统筹提留,搬迁户人均减免各项费用500元以上,大大地减轻了移民搬迁户的经济负担,调动了搬迁户的积极性,确保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提高建设层次。第一,在扶贫移民搬迁力度和区域上实施新拓展。把旱腰带地区5万特困人口的搬迁任务纳入全市新阶段扶贫移民搬迁范围,从当年市财政扶贫资金中切出60%,集中用于旱腰带移民搬迁,使全市移民搬迁的任务显著增加,力度明显加大。第二,在搬迁安臵形基本功上寻求新办法。主要是在坚持整村搬迁为主的前提下,实施跨区域、远距离搬迁和向大村、集镇和县城搬迁。永寿、礼泉、乾县对确实无法生存地区的贫 5 困群众,实施远距离、大跨度、集中搬迁安臵,建成了咀头、翠屏、朝阳和凉东4个移民新村,搬迁贫困人口涉及6个乡镇16个行政村。第三,在搬迁工程进度和整体水平上实现新提高。为了使全市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我们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在认真总结前几年移民开发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原县“1+6+2”的扶贫开发模式,淳化县责任到人、扛死肩扶贫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移民开发项目管理制度,改革项目检查验收方法,实行责任跟踪追究制度。

(五)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了真正把移民搬迁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夯实各级责任,各扶贫工作重点县在1998年就已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扶仙、土地、农业、财政、城建、审计、监察等部门为成员的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旱腰带各县也于2002年成立了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各自的移民搬迁工作。各县扶贫办专门指定一名主任负责抓移民搬迁工作,移民搬迁重点乡镇也确定了一名主任负责抓移民搬迁工作,使移民搬迁真正落到实处。市上从2003年开始将移民搬迁工作做为市委、市政府为农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行工作进度月报制。礼泉县委书记张宗平包抓礼泉县叱干镇朝阳移民点,旬邑县县长兰孟偃包抓旬邑县太村镇姚家店移民新村点,多次带领有关部门亲临现场协公,解决实际问题,从选址规划到开工建设,从水电路基础设施到产业开发都做了部署安排。各级领导对搬迁工作是逢会必讲,下村必问,经常深入各乡村和搬迁户家中,6 了解情况,检查政策落实和资金到位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问题和建议

几年来,全市移民搬迁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各县需移民搬迁贫困人口的较多,省市搬迁指标有限,而县级财政又无力扶持,据《规划》全市每年至少需搬迁1.3万人,而现在省市搬迁人数在7000人左右,照此搬迁进度,到2010年不能完成《规划》所提出的全市搬迁13万亟需搬迁的特困人口的目标任务。

二是有的移民搬迁新居规划设计不尽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搬迁 户的采光、通风等因素,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有的设计没有从实际出发,贪大求洋,加重了搬迁户的负担,有的新村选址不当,规划不合理,群众缺少足够生活空间,致使群众难以入住,造成搬迁户入住率低。

三是移民新村配套资金落实难,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大多从零开始,配套所需资金较大,由于省市没有纲性的资金捆绑政策,致使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协调落实难,只有扶贫部门内部资金捆绑可落实,但数量较少,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造成移民新村水、电、路、不通或等级低,难以跟移民新村匹配,影响了移民新村层次的提高和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是移民户续扶持力度不够,群众增收较慢。有的县只重视移民搬迁户建房,忽视了搬迁户的后续扶持,缺乏产业扶持 7 的有效措施,致使搬迁户增收缓慢,搬迁户发展缺乏后劲,有可能使搬迁户搬迁形成新的贫困,背离我们搬迁政策的初衷。

以上问题,是工作中的问题,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采取过硬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建议省市加大移民搬迁投入,增加移民搬迁指标确保按时完成《规划》所提出的移民搬迁任务。

二是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同时,进行广泛深入调查,设计出符合咸阳搬迁户实际的建房模式,供搬迁户选择。

三是出台资金捆绑纲性政策,使移民搬迁村配套资金落到实处。

四是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开发力度,落实小额贷款,支持搬迁户进行产业开发,使搬迁户得到后续扶持,增加他们的现金收入,真正做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

二OO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整体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我县整体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县要同步实现小康,居住于深山库区的8万多人口成为“最难啃的骨头”。为此,我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加快整体移民搬迁工作,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根据规划,从2013年

开始,我县深山库区陆续有10万农民整体移出。其中大部分农民将进城或在集镇安置。农民进城后,面临着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城市文明等问题,如何让农民变成真正市民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我校先后到浔阳区湖滨、沿江社区,县良塘和南桥移民安置小区,大椿乡、溪口镇、民政局、人事局、移民办、百汇社区、南崖社区等乡镇、部门进行调研。对我县进城农民如何市民化、如何加强管理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修水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现状

2003至2012年,我县累计搬迁1.2万户,移民6.2万人。其中,655户5000多人集中安置于县城良塘和南桥两个小区,全部为深山库区的无土安置移民。在日前200余户的问卷调查中,进程农民纷纷表示进城后,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当初搬迁的时候,在移民的制度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怎样使农民搬出来,没有考虑他们进城后怎么办。所以安置小区都没有纳入县城社区管理,管理主体一直没有明确,是一个典型的“管理真空地带”,导致小区便民服务、社区治安、卫生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两个小区,特别是南桥安置小区,一度成为县城卫生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秩序最差的小区。

2011年,良塘、南桥两个小区的现状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县政府多次调研,多方协商,将两小区归义宁镇管辖,划入秋湖里社区。划入社区管辖后,小区管理有一定改善。具体表现在:

(1)基层党建有序推进。在社区引导下,两个移民小区都成立了由原村干部、老党员担任组长和成员的党小组。原村干部和农村老党员具有较强党性和奉献精神,成立党小组之后,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社会事务有人牵头。党小组及其成员成为社区和小区居民沟通的桥梁和管理延伸的触角。社区委托小组长对小区相关事项进行管理。同时,安置区老党员不计报酬,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如自发成立了殡葬理事会;原村干部主动为返回原乡村居住的住户传递消息、待办事项。

(3)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移民普遍反映,社区接管后,社区请两位环卫工人对小区卫生进行打扫,每天对小区通道打扫两次。如南桥小区目前卫生由社区出面聘请两名工作人员进行打扫,每户每月交5元卫生费作为工作人员工资。社区引导原村委会干部和无职党员为居民提供一些服务,宣传社区文明,使居民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二、2013年整体移民搬迁农民的基本情况

2013年,我县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启动了整村移民工程,涉及深山区3个乡镇9个村1898户共8000多人,全部为无土安置移民,2014年将集中安置于良瑞家园。通过调研,即将进城的农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诉求:

1、进城农民的主要特点

(1)文化水平偏低。这一群体主要居住于深山区,十八岁以上人群的文化水平基本为于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极少数达到高中文化水平,还有部分为文盲。

(2)1/3的人口远离现代文明。除已经迁出、外出务工和城镇陪读人员外,仍有1/3的人超过10年时间没有出过山门,基本与城市现代文明脱节,其融入现代城市生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3)劳动力资源丰富。此次农业转移人口中,劳动力4363人。

(4)半劳动力就业刚性需求大。4363名就业人员中,已在外务工人员或从事其他工作村民2725人,1638人需要在本地重新安置就业。他们主要为陪读和50—70岁之间的半劳动力人员。

(5)中老年人适应环境能力弱。调研显示,此次搬迁的移民中,50岁以上的村民很少进城,基本生活在山区,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2、进城农民的诉求

(1)希望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进城的农民中,大部分劳力将外出务工,剩余1000多人为陪读和半劳动力人员,他们希望进城后小区附近可以引进来料加工企业或优先获得市政等公益性岗位的就业机会。

(2)希望享受现有的服务。受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及居住地较为偏远等条件的限制,现行村民主要委托村干部代办相关事项。在与村民代表的座谈中,代表们一致建议进城后管理人员中适当安排熟悉自身情况的原村干部参与管理,为他们提供服务。

(3)希望落实“三资”管理。农村“三资”是指农民留在农村或原村集体的资产、资金、资源。而

山林土地耕地的流转方式及受益问题是农民进城后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由原村干部或挑选具有公信力的村民代表对“三资”进行管理是村民目前最为祈盼的方式。

(4)此外,希望在分房时,原一个村的村民能基本住在一起。70、80岁以上的老人,百年后能回原村土葬等。

三、加强我县整体移民搬迁进城农民管理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和对相关问题的调研,对我县整体搬迁农民进城后如何尽快融入城市,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实现进城农民治理科学化

1、按属地原则,纳入社区管理

第一,按属地原则纳入社区。鉴于良塘和南桥两个移民小区的经验教训,对移民安置区实行科学区划,可按其规模大小划入所在地社区或成立新社区,建议以1500—3000户为标准单独设置社区居委会;对于新成立社区的移民安置区,由社区所在地政府派遣副科级干部兼任或选调能力强的社区干部任社区居委会总支书记,其他人员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招聘或从原有村干部中择优选用。新的社区应有300平米以上的办公和便民服务场所。

第二,对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考察,网格化管理为目前社区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建议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此,建议尽可能将同村居民集中安置在一起,以村(成片楼栋)为单位划分若干片区,每个片区设立1个片长、建立1个党支部、成立1个理事会;以楼栋为单位设立网格长、成立党小组、确定理事会成员,党小组长为片区党支部成员,形成社区居委会(党总支)——片区(党支部、居民理事会)——楼栋(网格长、党小组、居民理事会成员)“三合一”的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如良瑞佳园根据其规模可考虑单独设立社区,以原村为单位设立若干片区,以楼栋为单位形成若干网格组。

第三,成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成立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居民诉求“一站式”解决。中心主任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中心下设农民土地(山林)流转、医保和社保、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综合事务、劳动与就业保障、社区矫正6个具体业务咨询点,可根据小区居民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增减,中心工作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

第四,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网络。一是成立社区警务室。由公安部门牵头成立社区警务室,派遣1—2名警员常驻社区。主要负责小区安全维稳工作及邻里纠纷的协调与解决。

二是组建综治队伍。根据社区综治管理需要,社区居委会可以引导片长、网格长、社区享受低保人员、无职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综治管理,开展社区巡逻、防火宣传、信息采集、调处邻里纠纷等工作。

第五,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卫生部门根据医疗管理要求,在社区内设置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整合原村卫生所;也可从社会引进专门卫生机构进驻。同时,纳入城镇医保体系,在小区内提供医保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

2、引导居民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一,成立居民事务理事会。在社区居委会引导下,每个片区成立以社区“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为骨干的居民事务理事会。可由片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兼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是在片区内选举或推荐热爱社区公益事业、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人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长在本片区内选定居民确定楼栋长、网格长组成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主要承担着社区“六员”作用,即担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维护小区社会治安的“治保员”,化解小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小区公共设施的“管理员”,小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办事员”,反映小区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此外,根据修水传统习俗,要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

第二,组建小区物业服务中心。根据进城农民经济条件较差及需重新就业的半劳动力较丰富,由社区引导居民事务理事会按股份制原则组建非营利性质的社区物业管理中心,就地消化小区富余劳动力。对小区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房屋和公共设施维修、治安保卫等进行统一管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按建筑面积收取居民一定的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由物业管理中心管理,定期向居民公布收支情况。社区居委会加强对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培训。

第三,成立业主委员会。为进一步引导居民自治管理,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引导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其性质为居民自治组织,主要监督物业工作和居民物业维权。通过居民推荐、民主选举方式产生3—5名业主委员会成员。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建立基层党组织

提高党组织规格,社区成立党总支,以原有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党小组,由党总支统一进行管理,形成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架构。社区党总支和社区居委会实行合署办公,通过党组织引领对社区进行管理。

2、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对安置区内党员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建立党员档案台账。通过公开民主推荐方式配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党小组长,成员由原村干部和优秀党员担任;制定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现党组织规范化管理。

3、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鼓励党员参与社区民主管理,引导社区内党员到社区“志愿领岗”;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其从“无职”到“有职”,从“无责”到“有责”的良性转变。

(三)人文关怀,文明培育,提升进城农民文明素养和增强归属感

1、加强人文关怀,增强进城农民归属感

第一,离退休老干部进社区帮扶。政府在移民进城前几年安排离退休老干部到移民安置区结对帮扶,重点在对移民进行情绪疏导,通过沟通与交流,畅通移民诉求渠道,帮助其尽快的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第二,培育志愿者队伍。社区内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向全社会招募进城农民帮扶志愿者。根据志愿者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成立若干活动小组,组织志愿者开展爱护绿色、法律咨询、文明健康讲座、义工义诊等居民切身相关的活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此外,以志愿者队伍为主体,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第三,积极发挥原村干部、老党员作用。村干部是连接移民与社区的桥梁,通过村干部对原村移民的经常性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解决。

2、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进城农民文明素养

第一,确保居民活动有场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室外活动场所和室内活动场所。其中,室内活动场所包括办公场所和活动室,总面积不低于300平米。室内要设立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室外有文化广场、文化长廊。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一要引导居民组建各种活动团体。引导居民组建各具特色的活动团体。组建文艺队伍,文化馆等文艺单位要经常性对社区文艺队伍进行指导。组建老年体育协会,老干局、老年体协要经常指导开展活动。社区要精心策划,组织各活动团体参与全县、市乃至全省性重大比赛活动。二要常态化开展文娱活动。社区居委会在重大节假日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做到每逢节日有活动、每次活动有主题、每个活动有影响。文明办、文广局、卫生局、交警大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做好城市文明宣传工作,每季开展 “文化进社区”活动,采取免费电影、文艺表演、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三要营造小区浓厚的文化氛围。社区居委会要通过宣传栏、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图书馆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文明养成教育。

第三,开展社区文明创建。社区居委会和文明办要联合举办各种创建活动。如开展“三文明”活动,即“文明个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开展“创十佳”活动,即“十佳优秀党员”、“十佳楼栋长”、“十佳爱心人士”、“十佳志愿者”、“十创创业先锋”,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农民文明素养。

(四)打造平台,政策支持,促进进城农民创业就业

1、开展就业培训,引导农民就业

良塘和南桥移民安置区陪读人员和50岁以上半劳动力人员达2000人;2014年移民中,这两部分人群为1638人。为此,根据实际需求与特点着力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对于陪读人员,可在安置区附近引进来料加工厂和倡导家政服务,通过零散就业保障生活来源。50岁以上半劳动力人员主要对其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在安置区周边地区培育移民蔬菜种植基地、林木加工基地等形式引导其就业。

2、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民从业

一是社区在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与就业保障岗,对移民就业意向进行统计,以便掌握移民就业发需求。二是社区及时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指派专人负责及时与就业局沟通,对就业局提供的各单位、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在社区张贴栏公布。三是县政府对县内部分单位向社会提供的公益性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移民。如园林工、环卫工、家政工、保安、门卫等。四是社区物业中心工作岗位原则上由社区内居民担任,以提高社区居民收入。

3、提供优惠条件,助推农民创业

一是金融扶持。根据移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贷款担保手续,简化程序,改善服务,加强对移民的信贷支持,缓解移民生产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的问题。

二是政策支持。如安置区内铺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或出租给移民户,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三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农村“三资”是农民进城后的主要牵挂,其管理将直接影响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定,为此,建议在原乡镇政府牵头下,根据村民意愿,选举出他们信任的村干部或村民管理农村“三资”,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组资产管理委员会,共享流转收益。

第五篇:榆林市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调研报告

榆林市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调研报告

近日,市发展研究中心随省政府研究室深入定边、靖边等县对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调研,并与市扶贫办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对该项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移民搬迁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

白于山区是陕西省三大贫困区之一,也是全国十八个重点贫困区域之一。区域海拔高度在1300-1900米之间,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9℃,日照时间为2743小时,无霜期130天。榆林市境内白于山区总面积919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21.1%,包括定边、靖边、横山、子洲4个县、47个乡镇、579个行政村、3620个自然村,总人口47.1万人。该区域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白于山区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道密度为3-6公里/平方公里;植被稀疏,林草覆盖率仅为24.6%;水土流失严重,年侵蚀模数1.5万吨左右,自然灾害频繁。二是水资源较为匮乏。该地区是资源性严重缺水区域,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16.7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2491毫米,是降水量的7.9倍;而且地表水资源缺乏且多为高氟水和苦咸水,地下水位一般在300米以上,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落后。该区域90%以上的耕地为山旱地,保蓄能力差,农业生产水平低;交通不便,电力、通讯设施落后,居住条件较为简陋。四是贫困人口较多。按照目前1600元的新标准计算,全市白于山区现有贫困人口涉及4个县、47个乡镇、436个村,数量达13.4 万,贫困面为28%。五是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教育、卫生、文体广电等基础设施落后,孩子上学难,农民看病难,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单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能力弱。

这些问题已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白于山区群众移民搬迁已到了非常必要和紧迫的时候。当前,对白于山区群众进行移民搬迁面临一系列大好机遇。在主观条件方面,一是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把贫困区域整体搬迁作为现阶段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这是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最大的政策机遇;二是省上决心大。省长亲自抓这项工作的落实,并明确省上设立22个亿的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和神府煤矿采空塌陷区群众安置专项基金,这对白于山区群众来讲是千载难逢的现实机遇;三是市县乡三级积极性高。市上已将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纳入“十二五”规划,下决心用五年时间将居住在白于山区的20万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县上也制定了规划,乡镇一级积极配合,这为移民搬迁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四是群众搬迁的愿望强烈。通过调查,90%以上的群众表示愿意搬迁,即使是油区的群众,他们也认为从子孙后代长远利益出发,进行搬迁是迟早的事,这为移民搬迁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客观条件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的后盾坚强。“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年均增速达14.9%;榆林经济社会也持续高位运行,年均增速达19.5%;靖边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定边县进入西部百强县,这为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二是接收移民的土地广阔。我市土地广阔,国营农场、林场面积较大,安置移民空间大。三是有成功的移民搬迁经验。近年来,扶贫、以工代赈等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典型做法。其中定边、靖边两县实施的移民工程,得到了省上的肯定。

二、移民搬迁进展情况

从1998年实施移民搬迁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贫政策,全力开展白于山区扶贫攻坚,截止2010年底,全市白于山区累计有3.5万贫困人口有组织进行了移民搬迁,这些贫困人口告别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区域。但依然有一大批群众居住在各方面条件较为落后的白于山区。

为了改变白于山区贫困群众的生存条件,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决定对该区域贫困群众进行移民搬迁。2010年8月13日,省长赵正永到榆林白于山区调研期间指出,要切实做好白于山区扶贫开发工作,下决心、大规模推进贫困村整体搬迁。2011年3月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全省2011年至2015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具体涉及我市4个县、47个乡镇(定边县19个、靖边县17个、横山县6个、子洲县5个);需搬迁20万人(定边县9万人、靖边县5.7万人、横山县3万人、子洲县2.3万人),每年4万人;省上按人每人补助建房费3800元、基础设施费2300元,每户补助宅基地费1000元,每个村按不超10%比例特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市县按人各配套移民户建房补助资金2000元。

为了贯彻落实省上有关精神,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就白于山区大规模移民搬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搬迁机构。市上于2010年8月份成立了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协调领导小组,涉及的四个县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二是制定了搬迁规划。市上出台了白于山区移民五年搬迁规划,制定了2011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方案,四个县也出台了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分解了搬迁任务。根据五年规划,市政府与四个县政府签订了2011年搬迁责任书,将全年9866户44587人搬迁任务分解到了各县,其中定边县20000人,靖边县12798人,横山县6700人,子洲县5089人,四个县也将搬迁任务落实到了有关乡镇。四是确定了搬迁资金。今年,我市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计划总投资22.1亿元。其中省上投入2.98亿元,市上配套4亿元,县级及部门整合9.2亿元,群众自筹5.92亿元。五是启动了搬迁工作。2011年3月24日,省政府在靖边县举行了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市白于山区移民搬迁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之后,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会议,就推进该项工作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县也积极开展了此项工作。截至7月底,我市2011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计划编报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也已完成,42个搬迁项目全部进入土地、林地申报审批阶段,其中20个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涉及3331户、15490人,分别占搬迁任务的47.6%、34.4%、34.7%。第二批土地、林地上报审批工作也在进行之中。已落实省级补助资金2.98亿元,市级配套4亿元,县级配套5.2亿元。

三、存在问题

白于山区群众大规模、整建制移民搬迁,史无前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虽然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供给严重不足。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扶贫工程,需要大量的土地,以我市每年4万人搬迁任务计算,除去在城镇安置外,其中在农村有土安置的约0.7万户,每户以0.4亩宅基地,需要土地2800亩,加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用地,每年初步概算需土地在1万亩以上。2011年,省上给我市分配的总体用地指标为1.5万亩,移民搬迁的用地指标更少。

(二)移民搬迁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复杂。需市上审批的集体土地报批手续就有8项,包括:用地申请、立项条件、土地勘测定界、选址意见书和可研报告等;需省市审批的林业手续也有12项,包括:申请文件、申请表、立项文件、林地所属证明、征用林地协议书、可行性报告、植被恢复措施和环评报告等。如这些手续按正常报批,一年之内都很难完成审批,严重制约着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同时,由于省上移民计划下达较晚,也直接影响土地、林地申报审批工作。

(三)群众自筹资金较为困难。实施白于山区大规模移民搬迁政策出台后,省市县三级虽然加大了补助力度,但需要群众自筹的资金数量还很大,就拿2011年我市白于山区移民来说,根据省上下达的任务,共要搬迁群众9866户44587人,需群众自筹资金5.92亿元,人均13277元。而居住在白于山区的这些群众大部分属于贫困人口,让他们人均自筹上万元的资金难度较大,实行异地搬迁和县城及小城镇安置的移民需要投入更大。

(四)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移民搬迁涉及众多老百姓的长远利益,搬迁工程浩大,时间跨度长,涉及许多政策的配套和相关法律的衔接,如各种政策性补贴的享受时限,户籍的迁出管理、林地的置换、移民就业、医疗和社保等,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在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的同时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滞后,老百姓难以吃上政策定心丸,将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搬迁后实现增收难度大。白于山区群众原来居住的地方山大沟深,土地广阔,土地情结较重,实行异地移民搬迁后,搬入地土地面积较少,根据定靖两县来看,一般为人均2亩土地,农民离开原来的环境后,由于耕地减少,将会出现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如何提高有限土地的产出率,合理转移劳动力,将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如解决不好,可能会因搬迁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环境不适应等原因,导致出现搬迁致贫、搬迁返贫和移民回流等问题,甚至也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实施好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实现的将是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和生态得改善的“三赢局面”。笔者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确保移民搬得出方面。

1、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一是由市政府出面,联合延安市政府共同省政府争取将移民搬迁项目建设用地计划单列、单批,不再受项目所在县用地计划限制,以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二是争取省扶贫办、国土资源厅、林业厅等部门和单位出台简化扶贫移民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文件,加快审批进度。

2、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一是管好、用好省市县已明确的补助资金,并落实农民自筹资金。二是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规划、项目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做好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利用好世行五期扶贫、扶贫贴息贷款、扶贫互助项目资金,加大支持移民搬迁力度。三是支持以县为单位出台农民搬迁安置建房贷款贴息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向移民区倾斜。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减少农民投入,使企业与移民结为共同体,实现

“双赢”。五是学习陕南模式,成立由市县财政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的移民搬迁公司,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各县移民搬迁工程资金的周转。六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元投资,对进城入镇落户的农民,把安置移民小区建设与商品房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允许用土地出让金等增值收入来弥补搬迁安置房建设资金,并积极探索提供购房按揭贷款政策。七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移民搬迁,严格落实在白于山区从事资源开发的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促使这些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积极参与当地移民搬迁。

3、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政府和市扶贫等部门的作用,全面发动群众,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项目能按计划完成,群众能如期搬入新居。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解决好少数移民户过渡时期的生产生活困难。

(二)在确保移民稳得住方面。

1、对就近搬迁的农民,保证他们对原来土地的承包权不变,让他们不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对异地搬迁的农民,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人均2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并保证他们对原来土地的承包权5年内不变;对搬入城镇的农民,鼓励他们进入二三产业,并保证他们对原来土地的承包权5年内不变。

2、加强移民区道路、安全饮水、能源沼气、电力等基础建设,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和当地生态环境,把移民区建成具有示范作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切实加快移民点科技、教育、医疗、文体、社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养老保险、农村灾害救助、农民工权益维护、新农合等制度,真正使移民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防止移民返迁。

(三)在确保移民能致富方面。

1、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扶持中长期规划,大力扶持设施蔬菜、草畜、林果等产业发展,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2、积极利用“雨露计划”这一资源,大力组织实施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移民的就业和创业技能,并组织移民有序外出务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3、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依托科技进步,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从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吸引移民剩余劳动力就业。

(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张志进)

下载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移民搬迁协议书[精选]

    甲方:xx乡人民政府乙方:000为加快移民搬迁进度,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随集镇搬迁移民房基础部分(地圈梁以下,不含地圈梁)的工程建设任务,经xx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与阳安德(以下简......

    移民搬迁申请书 - 最新

    xxxx县扶贫移民搬迁申请书 我是户主叫 ,属农业户口,现住xx县 乡(镇) 村(社区) 村(居)民小组。是(否)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现有家族人口 人。 根据有关规定,我家符合下列扶贫移民......

    移民搬迁协议书

    移民搬迁协议书甲方:xx乡人民政府 乙方:000 为加快移民搬迁进度,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随集镇搬迁移民房基础部分(地圈梁以下,不含地圈梁)的工程建设任务,经xx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

    移民搬迁申请书

    移民搬迁申请书,这个移民搬迁有大规模的搬迁,也有小规模的搬迁,而且一般搬迁原因是以自然原因为主,所以需要大小规模搬迁。以下小编准备了两篇移民搬迁申请书,可供大家参考。下......

    移民搬迁协议书

    移民搬迁协议书 甲方:xx乡人民政府 乙方:000 为加快移民搬迁进度,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随集镇搬迁移民房基础部分(地圈梁以下,不含地圈梁)的工程建设任务,经xx乡人民政府(以下简......

    移民搬迁申请书

    移民搬迁申请书 xx镇人民政府: 申请人:xxx,男,现年x岁,农业户口,全家共有x口人,家住xx镇xxx村xx组。 申请事由:原居住地只有一间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到处都是裂缝,加上x年x月x日......

    移民调研报告

    移民吊庄的汇报材料 大战场乡是自治区最早实施“以川济山、山川共济“战略,进行移民搬迁的乡镇, 1983年开发建设;1985年移民搬迁,先后组建了长山头乡、大战场乡和马家梁乡人民政......

    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主持词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县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挥部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己衣镇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动员会,对己衣镇的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