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九套 参考答案[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18: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九套 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九套 参考答案》。

第一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九套 参考答案

2012年云南省法检两院录用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

(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解 析】签订合同使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发生了改变,签订合同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属于法律行为。

2、A 【解 析】确定性法律规则是指内容明确肯定,无需再援引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3、A 【解 析】文义解释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释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

4、D 【解 析】法律推理受现行法律的制约,但是将本国法律与外国法律包含在现行法律中,过于宽泛。

5、D 【解 析】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主权体现的是有产者的民主,而在社会主义国家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对资本主义“人民主权”原则的发展。

6、C 【解 析】《选举法》四十七条规定: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7、A 【解 析】地方人大常委会领导或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8、B 【解 析】本题考点是中央国家机构的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当然有权制定法律、法规;国务院享有行政法规的制定权和发布权,也有权制定。

9、B 【解 析】《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这条规定否定了违约金和定金的并罚,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因此,根据定金罚则,本题中的A公司作为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应双倍返还B公司定金,即160万元;根据双方约定的违约金罚则,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违约金150万元。根据合同法第116条的规定,B公司只能选择两种罚则中一种。因此,B公司可向A公司请求返还的数额最多为160万元。

10、B 【解 析】根据代理行为是否有效可分为有权代理、无权代理、越权代理、代理权终止后代理、表见代理。比较特殊的是表见代理,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权代理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表见代理虽然属于无代理行为,但是为了保障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具有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根据以上分析并综合题干案情,本题中乙擅自以甲的名义将甲的电脑卖给丙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行为,是有效的。

11、C 【解 析】

解析: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A项错误。运输假币罪是行为犯,陈某的行为成立运输假币罪既遂,B项错误。由于乙没有着手,甲乙二人均是犯罪预备,C项正确。D项中,由于乙已经着手,故甲乙二人均是犯罪未遂。

12、B 【解 析】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李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A|C项错误。高某将宋某推入河中,对宋某负有救助义务。高某拒不救助致宋某死亡,其行为与宋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项正确。刘某的重伤是由其自己的行为造成的,D项错误。

13、A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本题答案为A。

14、A 【解 析】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可见,并不是所有瑕疵证据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只有三类: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其他种类的证据如书证、物证等均可作为定案依据。

15、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16、A 【解 析】反诉是指本诉被告以原告为向对方,向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反诉不同于反驳,反驳是指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从实体和程序上、从事实上和法律上予以辩驳。反驳的目的虽然也在于使原告的诉讼目的无法实现,但是它并非向原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本题中,被告乙公司向法院提出合同无效的同时,向法院提出了独立的诉讼请求,即要求原告承担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故本题中乙公司的主张是反诉,而非反驳。

17、C 【解 析】在财产保全中,如果保全的财产为抵押物、留置物的,人民法院仍可采取保全措施,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剩余部分才能由保全申请人受偿。正确答案为C。

18、A

【解 析】对等原则即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也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限制。A项正确;同等原则是人民法院赋予外国民事诉讼主体在法院诉讼时与我国国内民事诉讼主体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B项不选,最惠国待遇原则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与题干表述无关,C项不选。D项平等原则是针对双方当事人而言的,不是针对国外民事主体,所以不选。

19、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0、A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D 【解 析】“罪行法定”原则是由法律原理构成的,对整部刑法都适用,同时规定的是实体性的内容。

2、ABD 【解 析】ABD均为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C项为1999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3、BCD 【解 析】本题考查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情况下的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规定,如果互相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权的,如果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如果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4、CD 【解 析】一般而言,关于客观构成要件该当事实的错误、关于排除犯罪事由的前提事实的错误以及法律的事实的错误,是事实的错误;关于规范的评价的错误,是违法性的错误,故C项错误。即使行为人不知道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中记述的概念本身,但是知道其要素的形状、机能、效果、法益侵害性时,也能认定故意,D项错误。A项和B项表述无误。

5、BCD 【解 析】本题考点为庭前审查及其处理。A项错误,一审受诉法院在审查后,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退回人民检察院,而不是移送,不选;BCD三项均符合法律规定,所以正确答案为BCD。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解 析】法律后果由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否定的法律后果才是法律制裁。

2、×

【解 析】法律的创设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又以某些价值为基础,这些目的和价值就是法律解释所要探究的法律意旨。

3、×

【解 析】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一般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在检察长主持下讨论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时,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时,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4、×

【解 析】错误。矿藏、水流、海域专属于国家所有;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归集体所有。

5、× 【解 析】本案王某已满14周岁,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尽管无法定绑架罪,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来定罪。

6、×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第三十一条、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因此,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也应当适用第三十条的规定,而不是由案件负责人决定。

7、√

【解 析】略。

8、×

【解 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只能提出抗诉,不能直接加以纠正。

9、×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因此,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不受该判决、裁定的约束。

10、√

【解 析】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司法公正。包括实质公正和形式公正,而以程序公正为重点。其意义在于,首先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其次,司法机关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司法的公正性。再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时期自身存在的个发型基础。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也是我国法的适用的一条基本原则。

(3)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基础是指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作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指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该原则的含义是,首先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具有专属性,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次,行使职权具有独立性,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最后,行使职权的合法性,要求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范,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2、答案:

(1)宪法与宪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联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3)区别:首先,从外在状态的角度看,宪法主要是静态的文书形式,宪政则是立宪政治的实际运行。其次,从内容范围的角度看,宪政的范围大于宪法的范围。最后,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近代宪政的基本精神是为了约束国家机关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3、答案:

(1)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根本区别在于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缔约过程中合同成立前,而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

(2)我国《合同法》规定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三种: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4、答案: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的法律义务;(3)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

5、答案: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是我国关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防止被告人因上述而被加重刑罚的不利后果。上诉不加刑原则只适用于只有被告人和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起的上诉案件。同时,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该原则的限制。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题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课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宾馆与制衣厂之间的合同已经成立并且生效。理由:宾馆与制衣厂订立的加工承揽合同附有生效条件,合同签订后,宾馆向制衣厂提供了60%的面料,制衣厂如约加工,一方已履行合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合同成立,构成合同的实际成立。合同法还规定,附有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如果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本案中,宾馆为了自己的利益变更合同,故意拒绝办理合同公证,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该合同生效。

(2)制衣厂请求支付违约金应予支持,请求宾馆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不予支持。因为: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因此,宾馆可以随时解除加工承揽合同,但是必须赔偿制衣厂的损失,包括违约金。

【解 析】本题考查合同的成立、生效和解除。《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第三十七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2、答案:

(1)陈某在其人身遭受正在发生的危害(被追杀)走投无路时,不得已将丁某推下摩托车,骑其摩托逃走,也没造成丁某受伤,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属紧急避险。

(2)陈某将丁某的3000元现金和存折据为已有的行为构成侵占罪。(3)陈某毁坏摩托车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4)陈某用伪造的身份证将丁某存折上的钱取走的行为属于诈骗犯罪。【解 析】

(1)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本案中,陈某在其人身遭受正在发生的危害(被追杀)走投无路时,不得已将丁某推下摩托车,骑其摩托逃走,也没造成丁某受伤,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属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2)因为,陈某在危险消失后即负有归还丁某摩托车的义务,这当然包括尾部工具箱中的现金和存折。而在尚未归还以前,陈某负有妥善保管摩托车及现金、存折等的义务。因此,这些物品应视为由陈某代为保管的财物。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构成侵占罪。

(3)陈某本负有归还丁某摩托车的义务,但出于对自己侵占他人财务的掩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而且数额较大,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犯罪。

(4)因为对定期存折而言提前支取,银行应当在符合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向存款人支付。而本题中,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支取丁某的定期存款的行为,本质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银行“自愿”交出财物,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陈某用假身份证骗取“存款”侵害的是银行对财物的所有权,因此,构成诈骗罪。

3、答案:

(1)法院用通知书驳回管辖权异议错误,应当使用裁定书。(2)不能申请再审,因为它不是诉讼当事人,可以提出执行异议。案外人可以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

(3)可申请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条件是潘某应当提供担保。法院准许必须在48个小时内作出裁定,立即开始执行。

(4)不构成执行和解,因为判决没有执行内容,该合同不导致停止执行、恢复执行等程序问题;法院不干预,该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与判决履行和执行无关的新的民事行为。

【解 析】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法院应采用裁定书来处理。本案中法院用通知书驳回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违背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正确的做法是由法院做出驳回舒某管辖权异议的裁定。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大山公司不是于某和周某案件的当事人,无权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本题考点是对诉前财产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4)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前提条件是判决中有明确的给付内容。本案如果二审维持原判,判决的内容仍然是驳回原告要求认定租赁合同中的买卖条款有效并判决周某履行协助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义务的诉讼请求,没有明确的给付内容。因此,不能构成执行和解协议。于某与周某达成的新的买卖合同与判决履行和执行无关,是新的民事行为。从民事诉讼角度看,可以视为诉讼外的和解。对此,法院不应干预。

第二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十套 参考答案

2012年云南省法检两院录用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

(十)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解 析】合同的权利义务即该法律法律关系的内容,该合同的权利义务没有发生改变,故法律关系的内容没有改变。而合同的当事人由甲乙变成了甲丙,所以法律关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2、D 【解 析】合理性原则指在设定法律责任时,考虑当事人的心智与情感因素,以期真正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

3、C 【解 析】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因此立法活动要遵循合宪性原则。

4、C 【解 析】宪法是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普通法只是调整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

5、C 【解 析】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法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A项可以,行政拘留不属于刑事处罚;B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等于开除公职;C项不能,拘役是刑事处罚的一种;D项可以,担任法官条件是年满23岁,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工作满两年,符合规定,可以担任法官。选C。

6、D 【解 析】《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五项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7、B 【解 析】提出质询案需要书面提出,全国人大代表只有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蔡不受法律追究,全国人大代表只有在履行职务时才享有适当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的权利。

8、C 【解 析】宪法修正案由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9、D 【解 析】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损毁、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如果保管是无偿的且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中,乙对古书的保管是无偿保管,且乙在保管过程中并无重大过失行为,因此,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10、A 【解 析】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本应由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由已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法律制度。本案中,作为甲的子女的甲子和甲女都有权继承甲的遗产,但甲女先于甲死亡,因此,甲女应继承的份额就由甲女的两个儿子乙和丙代位继承。

11、D 【解 析】A项中,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劫持航空器致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B项正确。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C项正确。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抢夺枪支罪,是一罪,不需要数罪并罚,D项正确。

12、D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

13、D 【解 析】略。

14、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十八条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之规定,辩护人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准备实施或正在实施的除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其他严重危害他人权益的案件事实,都应当为当事人保密。

15、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机关应当对其严格管理监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三百五十三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一、四款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由上可知,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是人民法院。

16、D 【解 析】按撤诉处理是之原告经传票传唤后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本案中,未到庭的是被告,A项错误。B项中止审理的情形是一方当事人死亡(法人组织终止)或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或出现不可抗力当事人不能到庭诉讼,或须以另一案审结,题干中反映的均不属于中止情形,B项不对。缺席判决是针对被告经传票传唤后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题干中未明确是否经传票传唤,所以C也不对。本案为追索赡养费案件,被告必须到庭,因被告未到庭,所以法庭不能开庭审理,因此应当延期审理。正确答案为D。

17、D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据此可知,选项中,ABC均属于执行中止情形,D项属于执行终结,而不属于执行中止。

18、B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9、D 【解 析】《行诉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20、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诉解释》第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五)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 【解 析】法律关系要求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要体现意志性。A项没有体现意志性,B项不具有合法性。

2、ACD 【解 析】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才属于集体所有。

3、ABC 【解 析】本题考查占有的效力及保护。《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本题中,甲乙是该台笔记本电脑的权利人,所以AB正确。《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 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本题中,丙虽然没有该台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但是丙是占有人,其占有的标的物被侵占后,丙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因此C项正确。另外,丁趁丙不注意拿走该笔记本属于违法取得,D是错误的。

4、ABC 【解 析】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根据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盗窃罪是数额犯,在本案中,甲没有实际获取钱财,但并不代表不构成盗窃罪。根据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由此,在本案中,甲构成盗窃罪未遂。D是正确的。甲在乙的质问下落荒而逃,盗窃行为已经着手,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没能得逞。因而不构成犯罪中止,更不构成犯罪既遂。

5、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结合选项,A项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排除不选。B项为由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应选;C项属于外国人犯罪案件且影响较大,应选;D项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应选。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解 析】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范是采用一定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都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同时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也使法律规范在现实中得到体现。

2、×

【解 析】法治社会需要树立法律之上的观念,但是法律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法治社会除了主要依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仍需要政策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起辅助作用。

3、×

【解 析】中央军委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但不向其报告工作。

4、×

【解 析】甲乙丙三人共同购买一门面房,甲乙二人一致同意门面房地面铺强化地板,丙不同意,要求铺瓷砖。则该房地面可以铺强化地板而不能铺瓷砖。

本题考查共有物的管理。《物权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甲乙出资达70%,所占份额超过财产总额的三分之二,他们二人同意地面铺设强化地板的决定是有效地。

5、×

【解 析】根据《刑法》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可以假释,而不是十五年。

6、×

【解 析】本题考点为死刑的核准权。判决死刑的案件分为两类,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才能执行,但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则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见《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7、× 【解 析】本题考点为辩护律师与其他人员充当辩护人的权利区别。《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由上可知,同样作为辩护人的律师和其他辩护人权利是由区别的,辩护律师具有当然的权利,而其他辩护人则需经过有关机关的同意后才能享有。

8、√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第三十九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对于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其管辖依据是上级人民法院的指定,而不是其是否具有管辖权,因此本题正确。

9、× 【解 析】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确有困难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减免,但仅适用于自然人,不能适用于法人和非法人团体。

10、× 【解 析】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驳回起诉应适用裁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

(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法律机制;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4)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健全的律师制度。

2、答案:

(1)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体现在现有权利的主体广泛,以及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体现在公民享有权利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同时所以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宪法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时,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我国的国情来确认权利自由的范围、内容和物质保障问题。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表现在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相互结合,同时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互促进。

(5)我国公民所行使的权利和自由具有相对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同时权利和自由具有有限性,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同时受到他人权利和集体利益的约束。

3、答案:

(1)诉讼时效的区别,违约责任诉讼时效一般2年,侵权行为造成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1年;

(2)损害赔偿范围的区别,违约责任损害赔偿通常依当事人的事先约定,但不能超过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侵权责任损害赔偿为财产损失、精神损害赔偿;

(3)举证责任的区别,违约责任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失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

(4)责任构成要件与免责条件的区别,违约责任中,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违约行为,且不具有有效地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除非有法定的免责条件或当事人事先有不承担责任的约定,侵权责任中,除了有侵权行为外,还须有损害事实,无损害事实便无侵权责任的产生,侵权责任的免责条件只能法定,不能由当事人约定免责条件。

4、答案:

(1)犯罪客体是指犯罪主体的犯罪活动所侵害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或者直接指向的人、物或信息;(3)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4)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犯罪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5)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侵害,但是犯罪对象却不一定会受到侵害;(6)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而犯罪对象却不是。

5、答案:

能够引起必要共同诉讼的具体情形主要包括:

(1)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为他们提供保证的,人民法院在审理保证纠纷案件中可以将该企业法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2)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3)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行使担保物权时,债务人和担保人应当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4)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当事人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债务人与保证人、抵押人或者出资人可以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题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课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由张甲承担。因为对于试用买卖,在试用期间,物的所有权并没有转移,张乙只是临时占有该物,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交付。

(2)小马归张甲所有。理由同前。(3)视为张乙购买,买卖生效。

(4)张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理由:本案属于试用买卖合同,结果是不确定的,张甲不能确定地将马卖给刘丙,他违背了在合同订立时应尽到的告知、说明等先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刘丙的损失。

【解 析】本题综合考查试用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风险责任承担、孳息的归属、缔约过失责任等法律知识。所谓试用买卖又被叫做试验买卖,是指卖方把标的物交给买方,由买方在一定期间内试用,买方在试用期内有权选择购买或退回,也就是说以买方认可标的物为条件的买卖。所以,试用买卖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附生效条件的买卖合同。《合同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可以约定标的物的试用期间。对试用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由出卖人确定。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合同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致使另一方的利益受损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2、答案:

(1)甲、乙、丙三人共同构成非法拘禁罪,对甲应按故意杀人罪定罪。(2)劫持汽车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3)抢夺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解 析】

(1)关于甲、乙、丙三人关押丁一事:甲、乙、丙三人共同构成非法拘禁罪。因为他们为索债而非法拘禁他人;对甲应按故意杀人罪定罪。他使用暴力将丁打昏,后来又将丁藏匿于水沟中致其被溺死,其行为已经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乙、丙不必为丁的死亡负责,因为杀死丁是甲一个人的行为,乙、丙不具有伤害、杀人的共同故意;甲、乙、丙发出勒索信的目的是为了转移视线,不是为了敲诈勒索,因此不构成犯罪。

(2)关于甲逃跑中的犯罪行为:甲拔出刀子架在司机的脖子上,胁迫司机改变行驶路线的行为构成劫持汽车罪;甲胁迫乘客交钱才能下车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且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应适用该档法定刑;甲第一次开车不慎撞倒他人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因为仅致人轻伤;甲第二次撞倒他人是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3)关于乙、丙逃跑中的犯罪行为:乙、丙乘司机下车在路边小便之际,突然将其汽车开走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乙、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为丙指使乙逃逸。乙、丙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3、答案:

(1)应审查怀孕是否属实,如属实,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2)监狱(3)公安机关

(4)人民法院;原判刑罚的1/2,即不少于五年。【解 析】

(1)本题考点为死刑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2)本题考点为有期徒刑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3)本题考点为徒刑缓刑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4)本题考点为减刑。《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对于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第三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六套 参考答案

2012年云南省法检两院录用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

(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解 析】第一性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或在多项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处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是第二性法律关系。

2、C 【解 析】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平权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典型的隶属法律关系。

3、D 【解 析】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政策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是我国法的渊源。

4、D 【解 析】法制宣传属于权利保障的文化条件和政治条件,不属于法制手段。

5、B 【解 析】《宪法》第六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6、B 【解 析】《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7、C 【解 析】国家主席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和宣布战争状态。

8、C 【解 析】我国人民法院组织体系中所规定的专门法院仅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和铁路法院三类。

9、A 【解 析】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是客观原因,如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是主观原因,如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向法院起诉、同意履行义务等。

10、A 【解 析】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清偿全部合伙债务。本案中,甲乙丙三人的出资比例无法准确计算,三人关于经营的盈亏分配与承担不符合法律规定,即可以约定盈余均分,但不能约定亏损由一人全部承担。本题正确答案是A,C选项错在“各承担3万元”,虽然按照盈余分配约定,三人均分利润,在债务分担上,对内三人均分债务,但对外,甲乙丙三人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

11、B 【解 析】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A项错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项正确。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C项错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犯罪主体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项错误。

12、C 【解 析】贾某与李某没有强奸罪的共同故意,故不成立共同犯罪,也不是轮奸行为。贾某强奸高某之后借用手机的行为,实质上是利用了对被害人的威慑心理,构成抢劫罪,应当与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

13、B 【解 析】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14、A 【解 析】强制辩护实际上就是指人民法院必须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结合选项,本题只有A选项为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而不是必须指定,其他都属于强制辩护必须指定情形,因此选A。

15、A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四项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因此,B项可以排除。另《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由本条可知,C项自诉人作为原告人无权反诉,D项被告人的辩护人不具备反诉资格,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D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17、D 【解 析】案件受理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

18、D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

19、B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0、B 【解 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D 【解 析】根本法只有宪法,根本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较普通法严格。《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只针对公务员,因此为特别法。

2、ABC 【解 析】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有民族、经济、地理和历史因素。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性质并没有必然联系。

3、AB 【解 析】本题考查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有权占有是指基于法律行为或法律的直接规定等合法原因而取得的占有;无权占有是指非依合法原因而取得的占有。本题中的AB选项属于有权占有行为,A是直接以法律规定的占有,B是依合同的约定而占有;CD选项是不当得利行为,属于无权占有。

4、ABD 【解 析】本题考点为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5、ABC 【解 析】涉港、澳、台案件要求具有较大社会影响。《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解 析】在我国执法的主体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2、×

【解 析】司法活动主要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其活动的对象主要是案件。

3、×

【解 析】香港和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国家,只是允许在这两个地区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而非复合制国家。

4、×

【解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是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出请求。

5、×

【解 析】犯罪动机回答行为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

6、×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7、√

【解 析】略。

8、×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第四十二条规定:合议庭的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由上可知,虽然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具有同等的权利义务,但不能担任审判长,审判长只能由审判员担任。

9、√

【解 析】本题考点为回避的决定。题干所述是正确的,见《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刑事诉讼回避的决定的区分,不要混同两者的决定。

10、√ 【解 析】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主体不同。司法是由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执法则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来执行。

(2)内容不同。司法活动的对象是案件,执法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内容远比司法广泛。

(3)程序性要求不同。司法活动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执法则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4)主动性不同。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案件的发生是引起司法活动的前提,执法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不基于相对人的意志引起和发动。

2、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在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的政治制度。

其优越性表现在:(1)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2)可以依据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大小不同的情况,建立不同行政地位的民族自治地方,使少数民族充分行使自治权;(3)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答案:

(1)合同解除以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合同为前提;(2)合同解除须具备一定条件;

(3)合同的解除是一种消灭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必须通过解除行为实现;(4)合同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

4、答案: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包含以下条件:(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

(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5、答案:

(1)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事实;

(2)众所周知的事实和自然规律及定理;

(3)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所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5)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题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课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本案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有:1)李某、吴某和张某之间因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民事关系;2)李某和吴某之间因管理狗形成的无因管理债权债务关系。

(2)张某的损失由他自己承担。理由: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张某逗狗,李某已提醒他,但张某不听,被狗咬伤,张某自己存在过错,应自己承担被狗咬伤的损失。

(3)李某和吴某之间存在无因管理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李某的义务是将狗还给主人吴某,其权利是可以要求受益人吴某支付其在管理狗期间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如登报费、买狗食费等;作为受益人的吴某,其权利是要求李某将狗还给自己,其义务有支付李某在为其饲养狗期间花费的必要费用。【解 析】本题考查无因管理之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这是关于无因管理之债的规定。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答案:

(1)王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本案中,王某轻信外商史密斯,不对史密斯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也不和公司其他领导商议,擅自决定向史密斯投资50万元,致使公司遭受损失达50万元,完全符合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其行为已经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2)王某暗示赵某送现金给张某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本案中,王某为帮助赵某调动工作,帮其介绍认识了组织部长张某并暗示要送礼,赵某后来是否送礼题中并未说明,但是这并不影响王某介绍贿赂行为的定性。

(3)王某挪用公司现金10万元用于赌博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本案中,王某为了赌博,挪用了公司资金10万元,系从事非法活动而进行的挪用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已经构成挪用公款罪。

(4)王某收受赵某辛苦费9000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他只是利用了与组织部长的同学关系,所以,其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特征,不构成犯罪。只是其介绍贿赂罪的从重情节。

【解 析】

(1)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被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案中,王某轻信外商史密斯,不对史密斯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也不和公司其他领导商议,擅自决定向史密斯投资50万元,致使公司遭受损失达50万元,完全符合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其行为已经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2)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犯罪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介绍贿赂,即在受贿人和行贿人之间牵线搭桥以使行贿和受贿得以实现,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本案中,王某为帮助赵某调动工作,帮其介绍认识了组织部长张某并暗示要送礼,赵某后来是否送礼题中并未说明,但是这并不影响王某介绍贿赂行为的定性。

(3)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本案中,王某为了赌博,挪用了公司资金10万元,系从事非法活动而进行的挪用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已经构成挪用公款罪。

(4)王某虽然身为国有公司经理,系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其收取9000元的费用并未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他只是利用了与组织部长的同学关系,所以,其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特征,不构成犯罪。只是其介绍贿赂罪的从重情节。

3、答案:

(1)中级法院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应当报请高级法院核准。高级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发回原中级法院重新审判;认为原判量刑过重的应当依法改判。

(2)被害人徐某无权提起上诉。

(3)被害人徐某有权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应当对案件全案审查,依法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作出处理。

(4)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期限是判决10日,裁定5日。【解 析】

(1)本题考点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的复核。见《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2)本题考点为上诉权主体。《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因此,徐某不服一审判决的,只能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而无权直接上诉。

(3)本题考点为上诉权主体。《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九条 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如果第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并无不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作出处理。如果第一审判决附带民事部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以刑事附带民事裁定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抗诉。

(4)本题考点为上诉和抗诉期间。见《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四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五套 参考答案[定稿]

2012年云南省法检两院录用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

(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解 析】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2、B 【解 析】与法规范、法条文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直接渊源,与法规范、法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间接渊源。

3、C 【解 析】法律关系主体是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得享有者利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事业机关的内设机关不是法人,不能独立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4、B 【解 析】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继承法》调整的是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关系,故属于私法。

5、C 【解 析】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6、B 【解 析】澳门特别行政区设中级法院,香港特别行政区设高等法院。

7、A 【解 析】政治权利表现为两种形式,言论自由属于政治自由的范畴,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通信自由属于人身自由的范畴。

8、B 【解 析】集体负责制是合议机关在决定问题时,由全体成员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都采用集体负责制。

9、B 【解 析】本题考查特殊侵权行为中的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民法通则》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消费者、用户因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造成本人或者第三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制造者或者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商品的制造者追偿。

10、D 【解 析】本题考查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的效力问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11、D 【解 析】放火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放火罪的主体,据此A、B项错误。《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四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2、D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3、A 【解 析】正确答案为A。《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CD两项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B项为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14、D 【解 析】《刑事诉讼法》一百八十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一百八十四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15、C 【解 析】《刑事诉讼法》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16、B 【解 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下列五种案件能适用简易程序:(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2)发回重审的;(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程序的;(5)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17、D 【解 析】拘传是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正确答案为D项。A项罚款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人责令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措施。B项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人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C项训诫是针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以口头方式加以严肃批评教育,令其以后不得再犯。

18、D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19、B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关于行政诉讼法适用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五)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20、B 【解 析】《行政诉讼法》二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 【解 析】法治社会中需要处理好前三项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已经包含在前三项利益关系中。

2、ABCD 【解 析】《选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从中可以看出,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方式有多种:政党、人民团体、10人以上的选民或者10人以上的代表都可以提出代表候选人。

3、A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由上可知,AB属于法定不公开审理的范围;D项是干扰项,朱某虽为未成年人,但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也不可能被提起公诉,不选。C项是属于申请不公开范围,不选。

4、ABCD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因此B项正确;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由此可见,特别程序并不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只是对法律事实的确认,A项正确。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D项正确。另外,特别程序的起诉人或申请人并不需要满足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中的当事人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条件,如选民资格案件,因此C项应选。正确答案为:ABCD。

5、BD 【解 析】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起诉,应诉或与被诉具体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在行政案件的整个或部分诉讼过程中参加诉讼活动的人。行政诉讼的参加人包括行政 诉讼必备主体当事人和具有类似当事人诉讼地位的诉讼代理人。其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诉讼代理人包括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和指 定代理人。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参加诉讼活动的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他们在诉讼活动中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享有某些诉讼权利,并承担某些诉 讼义务。但他们与案件本身并无实体上的利害关系,其参与行政诉讼活动只是为了协助人民法院和当事人查明行政案件的事实,而不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他们的诉讼行为,对于行政诉讼程序的发生、变更或消失,不产生直接影响。故选BD。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解 析】人不仅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一定范围内还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2、√

【解 析】世界各国的立法体制呈现多样化,但都与国家的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密切联系。

3、×

【解 析】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主要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将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4、×

【解 析】代位继承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转继承中,被继承人先于继承人死亡。

5、×

【解 析】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必须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且需经法定程序鉴定后才不负刑事责任。

6、√

【解 析】略。

7、×

【解 析】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一审判决作出以后不是立即生效,而是必须经过一定期日后生效(上诉期),只有经过法定期日,当事人没有上诉或检察院没有提起抗诉的才能生效。二审判决是作出以后立即生效。

8、×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结合教材知识点,调解书与法院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效力,当事人拒不履行的,相对人可依据生效的调解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9、√

【解 析】本题考点为判决的送达。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教材知识点,题干所述正确。

10、×

【解 析】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穷尽法律规制,方可适用法律原则。

(2)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制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3)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2、答案:

(1)宪法具有最高性,一切法律和法规不得同宪法向抵触;

(2)宪法具有规范性和制裁性,一切违法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宪法监督权;(4)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宪法解释权;

(5)全国人大享有审查权、批准权、改变权、撤销权和罢免权;

(6)全国人大个专门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

(7)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特定问题调查权;

(8)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审查和批准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3、答案:

(1)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无形性;(2)知识产权的法定性;(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4)知识产权的时间性;(5)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4、答案:

犯罪客体按其范围大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害的社会关系;

(2)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害的某一类社会关系;

(3)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犯罪所直接侵犯的某一种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5、答案:

(1)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题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课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本案涉及法律关系:

1)A市某食品公司与张某的委托法律关系;

2)食品公司、张某与B市某粮油加工厂之间的表见代理法律关系; 3)食品公司与B市某粮油加工厂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

(2)食品公司应对张某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张某持有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盖有该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粮油加工厂有理由相信张某有代理权,构成表见代理。

(3)法院应判决:

1)食品公司向粮油加工厂承担违约责任,应双倍返还定金60万元。

2)张某构成不当得利,应向食品公司偿还食品公司支付的60万元违约金。【解 析】本题考查表见代理、违约责任、定金罚则。《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这是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第一八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答案:

(1)周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周某实施抢夺行为以后,尚未离开现场时,误认为迎面而来的男子是对其抓捕的,为抗拒抓捕而实施了暴力行为,尽管其在主观有对事实认识的错误,但这种错误并不影响对周某行为的定性。

(2)周某父亲的行为构成行贿罪。本案中,周某父亲为了使其子逃避法律制裁,找韩某帮忙,并且明示将1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希望通过行贿方式使其子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其行为完全符合行贿罪的特征。

(3)韩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韩某身为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影响和便利,通过法官吴某的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吴某的父亲谋取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

(4)吴某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吴某身为法官,本应忠实于法律和事实,但却碍于韩某的情面,明知周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却违背事实和法律的规定,对周某作出免于刑事处分的判决,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的规定,构成徇私枉法罪。

【解 析】

(1)根据《刑法》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周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2)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本案中,周某父亲为了使其子逃避法律制裁,找韩某帮忙,并且明示将1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希望通过行贿方式使其子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其行为完全符合行贿罪的特征。

(3)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韩某身为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影响和便利,通过法官吴某的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吴某的父亲谋取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

(4)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究,或者刑事审判活动中关于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吴某身为法官,本应忠实于法律和事实,但却碍于韩某的情面,明知周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却违背事实和法律的规定,对周某作出免于刑事处分的判决,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的规定,构成徇私枉法罪。

3、答案:

(1)生效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即最高人民法院。

(2)第一,申请再审的主体合法;第二,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第三,申请再审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两年);第四,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事实和理由。

(3)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调解书的效力等同于生效判决效力。(4)及时判决。【解 析】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略。

(3)《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生效后,诉讼程序终结,如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对方可依据调解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一审以调解结案,当事人不得上诉。

(4)《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第五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三套 参考答案

2012年云南省法检两院录用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

(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解 析】狭义的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D 【解 析】凡是法律都具有普遍性、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国家强制性和可诉性的特征。

3、D 【解 析】法的实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一种争议解决机制为权利人提供保障,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可以从可诉性的角度加以观察。

4、C 【解 析】法律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表现为普遍有效性,普遍平等对待性和普遍一致性。其中普遍平等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A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诉解释》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五)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故选A。

6、C 【解 析】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宪法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普通法律有无不同为标准。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是以制定机关为标准。资产阶级宪法和无产阶级宪法是以宪法的阶级本质为标准来划分。原生宪法和派生宪法则是以宪法制定的来源为标准来划分的。

7、B 【解 析】宪法发挥其制裁功能主要是通过具体司法实践活动实现的,例如公民对政治活动过程的监督,司法审查制度都是宪法制裁功能的体现。

8、B 【解 析】《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我国的宪法解释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9、B 【解 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为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所谓延缓条件是指如果该条件成就,则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已发生效力,但如果条件成就,则其效力消灭。肯定条件是指以指明事实的发生作为条件的成就;否定条件是指以指明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条件的成就。

甲乙签订的租房合同尚未生效,附有生效条件:“如果甲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丙在3个月内不调回广州工作”,且“丙在3个月内不调回广州工作”是否定条件。因此,答案为B。

10、D 【解 析】本题考查抵押财产的范围。关于抵押财产的范围和不得抵押的财产参见P217第13至32行。

11、D 【解 析】甲的主观方面属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行为以结果定罪。本案中,甲的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后果,所以不构成犯罪,D项正确。

12、A 【解 析】非法组织卖血致人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转化犯,A项表述正确。伪造货币后又运输该伪造的货币的,以伪造货币罪一罪从重处罚,B项错误。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员进行体罚虐待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属于转化犯,C项错误。组织他人偷越国境使用暴力抗拒缉查的,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属于包容犯,D项错误。

13、A 【解 析】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1)被告人否认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案件;(2)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3)被告人系聋哑盲人的案件;(4)辩护人做无罪变化的案件;(5)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结合题干选项,B、C选项分别属于以上第第一款、第三款规定,不选。D项也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可以使用简易程序:(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若没有检察院同意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正确答案为A。

14、B 【解 析】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为庭前审查、庭前准备、法庭审判三个环节。A项颠倒了庭前审查与庭前准备的先后秩序;B项正确;C项将法庭审判中的开庭单独列为一个环节,错误;D项将法庭审判的评议和宣判单独列为一个环节,错误。

15、A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

(一)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对于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二)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

(三)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四)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

(五)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选项中,BCD均为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中明确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因此应选A。

16、B 【解 析】当人民法院发现已受理案件不属于本案管辖时,应移送有管辖权法院,而接受移送的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法院发现本院也不具有管辖权时,只能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不得退回、不得再次移送,更不得撤销案件让当事人另行起诉。

17、A 【解 析】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而参加诉讼的人。本案中,张姐称其具有继承权,实际是对遗产主张了部分权利,提出了独立的诉讼请求,属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而不属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以起诉的方式参加已经开始的诉讼,因此张姐不能作为原告。

18、C 【解 析】法定代理人是针对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设立的,旨在保护其诉讼权益而设立的代理制度。委托诉讼代理人是因接受诉讼当事人或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与诉讼的人。本案中,罗某系甲公司董事长,甲公司作为法人具有完全的诉讼行为能力,所以A项不选。罗某的代表权是基于其身份,不是基于委托,B项也不对;同时,罗某也不是被告,被告是甲公司,罗某仅仅是代表甲公司参加诉讼,所以D项也不对,应选C。

19、C 【解 析】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包括:(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5)不适用调解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20、A 【解 析】《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民事或行政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民事或行政判决、裁定,有权提出抗诉。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提请或建议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C 【解 析】法律形成的基本方式只有制定和认可两种方式。颁布和通过法律是法律制定的程序。

2、ABC 【解 析】法治原则要求司法独立,而三权分离体现的是权力制约原则。

3、BC 【解 析】本题考查委托代理权的授权。委托代理的授权必须明确,授权不明确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4、BCD 【解 析】本题考点为诉讼参与人的种类。结合教材知识点,诉讼参与人可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在不同案件中其称谓有所不同,公诉案件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在自诉案件中为自诉人和被告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为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5、ABCD 【解 析】本题考点为合议庭组成规则。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第四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因此,A、B、C、D四个选项均为正确选项。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解 析】法律上的“自由”是以法的方式对人的行为加以确认和保障,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法是用来保护人民自由的。

2、×

【解 析】法的渊源有实质意义法的渊源和形式意义法的渊源,实质意义法的渊源是指法内容的来源,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源于是指法的效力来源。因此该说法不全面。

3、√

【解 析】选举权的普遍性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是指一国公民中能够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

4、× 【解 析】债权转让的,债权人必须通知债务人,但不必取得债务人的同意。

5、×

【解 析】上述表述错误,犯罪客体才决定犯罪性质。

6、×

【解 析】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是监督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而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见教材知识点。

7、×

【解 析】本题考点是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的职权与分工。侦查权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均享有的职权,而不仅仅是公安机关享有。

8、√

【解 析】《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结合教材知识点,“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对合同以外的其他民事经济纠纷不得协议管辖”,所以本题正确。

9、×

【解 析】本题考点为送达。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84条明确规定,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判决、裁定可以留置送达,但调解书不能留置送达。

10、×

【解 析】原告撤诉的,应经法院审查同意才得撤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1)法的作用与法的本质既联系密切又相互作用。(2)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产生、存在与发展变化都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同时,法律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或延缓的影响。

(3)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在于其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法律的作用直接体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

(4)法的作用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体现。法能否对社会发生作用,法对社会作用的程度,法对社会所发生作用的效果,不是法律自身能够决定的。

2、答案:

法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治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理论的内容包括:

(1)法治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但必须分清宪法的阶级性;(2)法治必须与民主相结合,没有民主的法治不是社会主义法治;(3)法治必须树立起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答案: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成立要件有:(1)要约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3)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4)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确定。

4、答案:

(1)普遍原则又称为世界性原则;(2)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3)凡是发生了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4)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5)也不管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犯罪;(6)本国

5、答案:

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或者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或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或者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尚未达到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公诉,所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0分)。

【评分标准】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题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课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该要约不能撤回。因为该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乙公司,要约已经生效。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以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约撤回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2)该要约不可撤销。因为根据合同法规定,该要约有承诺期限,在承诺期限,该要约不可撤销。

(3)乙公司的表示属于新的要约而不是承诺。因为乙公司没有在甲公司约定的承诺期限内接受承诺,该期限届满,要约失效。乙公司再作出接受要约的表示,该表示为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的新要约而不是承诺。

【解 析】本题考查要约的撤回、撤销、失效。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以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的撤销是指在要约生效后,要约人使其丧失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要约的失效是指要约丧失法律效力。《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第二十八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2、答案:

(1)李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是防卫过当。所谓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2)李某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照刑法第 115条第1款定罪处罚。

(3)王某在本案中的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解 析】

(1)正当防卫包括以防卫装置进行防卫的情形。在本题中,被告人李某为了使自己的财产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私设了电网。其目的是为了防盗。虽然防卫装置是预先设定的,防卫效果是在不法侵害发生时产生的,所以也符合防卫适时性的要求。当然,以防卫装置进行防卫也存在防卫过当和因故障而防卫不适时的情况。因此对于因防盗而非法设置电网的行为,不能否认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的意图,客观上具备一定的防卫性,但是由于防盗而造成偷鱼者死亡,则属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

(2)被告人李某在鱼塘四周架设电网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可能伤及无辜。虽然在架设电网时写上了警示标语,但在夜间无灯光的情况下,这种警示措施是完全无效的。所以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被告人对电网可能致盗窃者重伤、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是放任的态度,对于无辜者可能被电死、重伤则不持希望态度,但如果仅仅是意志上的不希望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无辜者误伤、死亡的措施,那么显然属于放任。结合本案看来,李某在王某触电后还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从而说明李某在主观上只是对盗窃者的伤亡持一种放任态度。因此,王某在本案中的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3、答案:

(1)合法。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本案中,对原被告争议的承包经营权与发包方甲村民委员会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应当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发包方为主动参加的,可以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因此法院追加行为合法。(2)在本案中,应属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处于当事人地位。因为按照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是不能继承的,承包户家庭成员死亡后应当由发包方收回土地。

(3)若发包方明确放弃权利,人民法院应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对属于发包方所有的经营权不做判定。既然原告对该1.54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享有继承权,就不应当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解 析】

(1)本题考点为第三人。《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因此,人民法院追加第三人合法。

(2)本题考点为第三人的法律地位。《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本案中,第三人为由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应当属于该案当事人的范畴。

(3)本案考点为“不告不理”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明确裁判,但对于当事人未请求的事项,人民法院不应主动予以裁判。

下载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九套 参考答案[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法检系统法律基础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第九套 参考答案[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