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时间:2019-05-12 19:1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第一篇: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1.进京上访到底违了什么法?

社会事件:12月21日下午,太原市委政法委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通报称,为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有效制止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对进京上访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处臵。(12月22日《太原日报》)。谈谈你对进京上访违法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信访活动中,确实有少数人违反规定进行上访,甚至有的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有的违反《信访条例》,组织、煽动集体上访;有的为制造影响,到外国驻华使领馆和驻华机构实施穿状衣、举标语、喊口号等行为。对违反规定的上访行为进行制止,依法对违法的信访行为进行处臵,都是应该和必要的。可是,将所有的进京上访一律看作违法行为,进而予以严肃处臵,则严重侵犯了信访人的权益,不利于社会和谐。

太原市这次部署对违法信访行为进行严肃处臵,是“依据《刑法》、《治安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臵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安排的。可是,不管是《刑法》,还是《治安处罚法》,不管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还是其它的有关规定,都没有认定一般的进京上访违法。如果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臵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将进京上访定性为违法行为,则是与国家法律相违背,与有关规定相抵触的。

公民进行信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到哪一级机关进行上访,完全应由公民个人决定。尽管我们提倡逐级上访,尽管进京上访往往“越级”,可只要上访者进京后不采取过激行为,不采取违法行为,只是按规定向有关部门递交信访材料,反映问题,那他就没有违法,就是在依法进行信访。

将进京上访认定为违法行为,是对公权力的滥用,是对公民信访权的践踏,这样的严肃处臵,只能使公民的信访渠道不畅,进而激化矛盾。或许这样的严肃处臵,能使进京上访的人数一时减少,能使地方政府“不丢丑”,可它却无法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甚至会诱发群体事件发生。2.“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

社会事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展开,“性贿赂”一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支持观点:“性贿赂”入罪具有正当基础

首先,从法律观念上看,性贿赂入罪符合社会对于刑法发挥作用的期许,是对社会民众长期以来反感、谴责权色交易的理性回应。

其次,从法律制度上看,性贿赂入罪代表了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不断严密的制度演进方向,而非倒退。性贿赂区别于通奸、性乱的独立性特征在于其负载了职务行为与性行为之间的对价关系。因此,在刑法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对于超越夫妻关系的双方同意的性行为的容忍度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性贿赂犯罪化的正当性基础并不在于制止对性伦理道德的违背,而在于遏制为了追逐性享受而背弃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增设“性贿赂犯罪”后肯定会出现***作性障碍,但这不应当成为刑法无能为力,消极面对性贿赂问题的理由。因为刑法中“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明显”等在实践中难以量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本身就需要法官的裁量,“性贿赂犯罪”与其他刑法规范一样,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评价,单纯在形式上为司法实践框定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反对观点:

首先,从法律观念看,“性贿赂”问题的实质在于有人无视法纪,利用职权胡作乱为。“性贿赂”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在于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控。真正需要预防和惩治的是利用职务之便的犯罪,而不是在于惩治“性”本身。

其次,从法律制度发展上看,通奸等一些男女之间的性违法行为从刑法中剔除出去了,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一个制度性的进步表现。然而“性贿赂”一旦入刑,那实际上是一个刑法制度的倒退。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在刑法中增设“性贿赂犯罪”,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工作运用中,将会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在目前的贿赂犯罪中,刑法规定对贿赂犯罪的定罪处罚是以一定财物的价值、价格甚至是使用价值作为定性定量的依据的。即使可以在基本的财物性贿赂犯罪之外,另行规定增加以“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作为构成犯罪的依据,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何谓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严重与否,这是一个价值评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量化的。3.没有公平的“连坐”

社会事件:最近,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联合宝鸡市公安局发出《通告》指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期间,凡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车辆违反交通法规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当事人,同时组织交通违法当事人所属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主管领导,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道路交通安全培训;出租车、公交车违反交通法规,其负有连带责任的公司、市运管处、交通局或城建局等领导要一同接受培训。私家车、自由人或无单位的市民违反交通法规的将由本人接受培训。通告还要求,所有接受培训的单位领导或当事人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新规8月30日开始实施。请你对这一事件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这个通知据说争议不小,就像盲人摸象,有人看到了对公务特权车的整治,于是大声叫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违规上梁怎能当甩手掌柜?有人想到了“连坐”的历史陋习,“一人犯法全家遭殃”,怎么今天还要借尸还魂?何况法治社会,公权岂有不知“法无授权不可为”之理?总之,一千个人大概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立场、利益、身份、思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维不同,“司机违规领导受罚”注定要在社会中上演“盲人摸象”一幕。

其实,无论是对特权车整治的叫好,还是对“连坐”的反对,在不同语境下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但必须符合一个前提,那就是政策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否则很可能成为多刃剑。

对于支持者而言,“叫好”的现实意义离不开公平,这里的“公平”就是政策的连贯和始终,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如此,对违规公务车辆所在单位领导进行“连坐”,才真正称得上权责对等、责任行政意义上的善政,各类公务特权车如果能公平地实施“连坐”,何愁各类特权车破坏交通秩序现象不除?如果只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电闪雷鸣后“连坐不再”,那只能让人想到“选择性执法”,伤害的不仅是执法的威信,失去的可能还有当初的那些“叫好声”。

对于反对者而言,“反对”的立足点正是因为“不公平”,这里的“不公平”指政策混淆了一些权利和权力的界限。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必须厘清车辆违规时的公私性质,即使是公车违规,也应当分清违规时是正在“公用”还是“私用”,然后区别对待,无论是老百姓朴素的经验感受还是法理要求,执法都应当有的放矢、宽严得当,“一刀切”难免有误伤、错杀之虞,反对声自然四起。此外,违规当事人或单位领导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这种处罚显然越位,目之所及乃“权力和法律的龃龉”,因为这涉及到宪法和民法里的诸多公民权利,除了公权领域,不知哪部法律能够承担起命令个人“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的职责?

如果把“全国文明城市”当作结果,那么创建过程就是“程序”,只有“结果正义”没有“程序正义”的结果,恐怕称不上“好结果”,以“程序正义”的浇灌结出“结果正义”之果,才是名副其实的“好结果”。创建各类与文明相关的城市是全国各地城市的理想,也往往是一座城市民众福祉所在,于是我们看到各地执政者与市民为了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街更美、城市更文明而不遗余力,但越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是在强烈的理想憧憬中,越需要理性,这种理性在于相关政策多尊重法律、多调查研究、多程序正义,自然也包括多听取民意。4.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社会事件:从08年9月1日举行的无锡市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无锡市将打破公务员“一次分配定终身、一个岗位奔到头、一个处室到退休”的格局,全面开展公务员集中交流轮岗,届时将有3000名公务员交流轮岗。(9月2日《光明日报》)。请你谈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人事部就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日趋完善。实践证明,轮岗已成为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增强机关活力、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及时发现和防止腐败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保持并增强机关活力。应该达成共识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的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养成惰性,热情消退了,激情没有了,更甭提呆在机关,工作相对稳定,且福利甚好的公务员。公务员在同一机关同一岗位工作时间久了,往往会不自觉地凭经验办事,那么处理工作时就会存在习惯性,局限性思维,从而工作上很难得到开拓,很难有创新。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等同于公务员一切又得从新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去开展工作,也能够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来胜任新的工作,也就可以创新思维、开拓局面。

其次,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与办事效率。从这个岗位轮换到那个岗位,或者从这个机关轮流到那个机关,公务员会以原来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的工作事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来接受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更为全面的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如让管信息化推进的去抓经济运行工作,让搞税务的去财政部门等等,从而培养出一支视野开阔、专而全的公务员队伍,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第三,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预防公务员的贪污与腐败。长期在一个部门、岗位工作,公务员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更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的苗头。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可以防微杜渐,预防腐败。公务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受有企图之人的诱惑,想歪点子,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从而很好的促进机关廉政建设。

同时,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不利于政府部门、公务员更好地了解企业或个人的真实想法,会让企业或个人产生“刚刚认识,才搞好关系,又是新面孔,又要重新打交道,很重复很繁琐”的感觉,在企业或个人心中形成的是“熟人好办事”的印象,政府机关是为人民办事的,公务员要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在交流、沟通渠道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磨合;适应新岗位,融入新环境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哪怕就是破除陈规,能看清问题,开拓创新,会有所突破,但刚熟悉,又要调离的局面,不利于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佳绩;倘若交接工作不到位,对于遗留问题,经过多人插手,很难妥善解决,会形成公务员相互推卸责任、甚至彼此都不给予处理的不好局面,等等。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还需要更为完善。5.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社会事件:深圳房市动向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深圳房价持续下跌,许多人发现他们过去买的房子,其价值正在不断缩水,他们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其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经成了负资产。因而一些房主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也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即所谓“断供”。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参考答案:很遗憾于这则语焉未详的新闻。比如断供的“一些房主”,“一些”到底是多少?他们到底是炒房客还是自住户?其身份是什么?另外,“断供”到底是深圳一地的偶发现象,还是其它城市也有?之所以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以此来衡量中国楼市到底走到怎样的地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步,消费者对房市的信心到底下滑到什么程度,当然更关联着政府宏观调控的走向,要不要出手救市等等。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房价开始走跌,关于房地产救不救市的言论骤起,楼市博弈空前激烈,行业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冷静对待“断供”现象。

如果是购臵房屋用于自住的“房奴”开始“断供”,那无疑是值得忧虑的一种趋势,或有敦促政府救市之必要。这时,救市亦为救房奴。正因为此,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以多数票赞成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以帮助数十万无力支付月供的购房者保留房产。但中国毕竟还远未到美国此次所面临的房地产严重萧条的地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国内房地产的繁荣没有根本改变。那又何来救市之必要?

不是非得心存腹诽,只是因为见惯了开发商挟国民经济而令政策,以及上下其手、左右视听之伎俩,所以更需要对“断供”冷静以待。至少我们应当看清的是,即使深圳的确出现真实的“断供”现象,那也只是深圳一地的现象。这跟深圳房价一直处在畸高状态有关,可以反证高位房价正在归于理性。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救市之论大多仍限于“开发商言”——强力调控之下,房价在一些地方出现下跌之后,各路开发商即开始频频聚会。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向相关部门递交建议,“上书逼宫”,另一方面则积极发动媒体获取舆论同情。最近一次的太湖“论剑”,开发商的声音异常凶猛,先是把自己比喻成“猪坚强”示弱,接着呼吁政策松动,并强调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关联,其意图不言而喻。而谁又能说,“断供”不是楼市棋盘中另一只逼宫之卒?

固然,房价过快地、无限地下跌对中国经济未必是好事,但是对于这一暴利产业来说,理性、适度地下降无疑将是消费者之福音,更将最大程度地挤出房市泡沫,从而有益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断供”现象仍有待仔细考查并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而对于救市之论,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通盘考虑之后进行决断。在这方面,我赞成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7月12日《华夏时报》上所说的:“所有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欲望无穷”的反映。必须铲除祸根,这时候讳疾忌医,则会养虎为患。”

6.“干净与干事”

社会事件:宁夏自治区委书记陈建国近日谈到“干净”与“干事”关系问题上有精辟之论。他说,“干净”与“干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并指出,以“干事”为“不干净”开脱,或者以“干净”为“不干事”遮羞,都是错误的(《人民日报》2008年9月1日)。请你对“干净与干事“ 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干事”、“干净”四个字作为对官员的德行及政绩要求,既形象生动,又便于人们好记,因此,一度被广为引用。笔者翻阅诸多报章,聆听一些地方干部会议报告,“干净干事”是高频词之一,可见其影响不浅。

站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角度,官员是需要做到“干事干净”的。应该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说,官员“不干净”,也即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问题,公众是十分厌恶的。抵制官员“不干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廉政规定,监督做到了有章可循。在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员明目张胆地搞“不干净”的行为是颇为困难的。倒令人警惕的现象是某些官员“干净,不干事”的问题。

谓之“干净不干事”,也就是只要求自身不贪不沾,却不肯为国家为人民出力出汗出智工作,更不肯为改革开放事业做一番贡献。假若说,“不干净”的官员等同于贪官的话,那么可以说,“不干事”的官员也就是庸官、懒官。贪官固然会污染一地一方,而庸官同样会贻误一方。两者都要不得,都成为人民群众所不齿。

问题在于,在不少地方,对“干净、不干事”的人们却表现了无可奈何。笔者生活的南方经常听到当地的主要负责人大声疾呼要克服“不干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记得,南方某省主要领导在近年新年之际,专门谈到克服“机关病”,其中病症之一是某些机关官员“不干事”。令人们思考的是,批评归批评,某些地方官员“不干事”的现象却很有市场,这是为何?细析个中原因种种,机关部门监督不到位是一个原因。但是,“红眼病”盛发却是令人切齿之症。

应该说,时下各地很多官员并不是不想干事,也并非没有干事的才能,而是缺乏了“干事者尤其是干成事者光荣”的氛围。笔者接触过不少在改革开放有作为的官员,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均害怕上级表扬,害怕当先进。对此,他们也坦陈心迹,一旦受到领导表彰,就会随之而来一大堆莫明其妙的飞短流长,令你左右不是,难以招架。为着避免是非,一些官员宁愿工作选择中游,不思进取。这样,“干净、不干事”或“少干事”往往成了某些所谓“精明人”的最佳选择。可见,避免“干净不干事”现象出现,悉心创造一个“能者上,平庸者下”,“干事创业光荣,平庸可耻”的氛围十分重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地方官员加强道德修养,敢于解放思想,健全完善的机制,让想干事会干事又干成事的人们脱颖而出。7.范跑跑事件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作为一名教师的范美忠第一个跑到了安全的操场,且丢下了学生不理不管,并却在网上发表了“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的范氏言论。请你对“范跑跑”事件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地~震来临时,出于求生的本能,不顾一切的跑出教室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任和社会义务,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危险发生时,保护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范跑跑抛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行为是违背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

第三、事后范跑跑在其博客上说明即使是其母亲在教室里他也不会救,这样的大不孝的言论让我们感到震惊,抛弃学生自己逃生可谓不忠,说出要弃母亲于危难而不顾的言论可谓不孝,可以说范美忠是个不忠不孝的人。

第四、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个堂堂北大学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仅让北大为其蒙羞,也是对社会的一个警示。近些年来,大部分学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以及整个社会,以后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8.质疑”政府救房市“ 社会事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房价飞速上涨,有的城市房价甚至翻了几番,导致民怨四起。在房价超出绝大多数人购买力的情况下,人们只好“望房兴叹”。但是,今年以来,一些城市的楼市出现疲软态势,房价开始不同程度地下降,许多房地产商开始呼吁“政府救市”。请你对”政府救房市"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政府救市实乃一种无谓之举,目前地方政府不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首先,从价格层面说,政府不应该进行干预。房价疯涨时,尽管公众普遍呼吁政府干预市场,但一些地方的房价还是一个劲地涨,涨到极限后,人们开始持币观望,房价也开始回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房价一回落,一些人就立刻要求“政府救市”,这不分明是要求保护房地产商的利益吗?我们知道,房地产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利润十分惊人,有些甚至是成本价的几倍。房价即便回落一点,房地产商仍然有利可图,地方政府没必要维护房地产商的暴利而漠视公众的利益。

其次,救市不救市,政府还是要多听民意,别听房地产商的一面之词。据报道,《广州日报》7月份进行了一项“政府应否出手救市”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穗、京、沪、深四地总体上有38% 的市民认为,“楼价还没跌至合理水平,政府应加大整治力度”,19%的市民认为“房价应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干涉太多”,仅有22%的市民表示“政府应出手救市,稳定市场”。在持“救市”观点的人中,认为政府最应该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构建多层次、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保障体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呼吁政府救市的只是少数人,这些人并不能代表广泛的民意。

总之,楼市自有其发展规律,政府不可能进行完全的干预。以股市为例,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的6100多点跌到现在的2000点左右,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可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收效甚微。股市是这样,楼市何尝不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是如此呢?地方政府与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救市,倒不如遵循房市自身规律,少些无谓之举。9.中国医改大讨论

社会事件:中国新一轮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以下简称中国医改)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探索。中国新一轮医改将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和非营利组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改革方面具有开创性和借鉴性意义。关于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引发大讨论。请你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观点之一:主张政府主导而反对市场主导

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才能体现政府的责任;而如果由市场主导,必然会出现诸多难以解决的“天然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因此,必须而且只能由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向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如果采用市场化的服务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为患者提供过度的服务,甚至不惜损害患者的健康。而只有政府主导,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等全由政府提供,而业务收入全部上缴,那么这一矛盾就不复存在。

第三,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的普遍服务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能够及时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要,因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身必须是多层次的、布局合理的。市场化的服务方式不仅无法自发地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必然导致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域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从而使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大降低。

第四,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合理目标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医疗卫生投入实现尽可能好的全民健康结果,比如通过卫生防疫等有效的控制,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而在市场化的服务体制下,医疗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就必然出现轻预防而重治疗,轻适宜技术而重高新技术的倾向。

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所取得的成绩和近年来医疗卫生市场化服务给百姓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国外也有不少国家的医疗卫生采用政府主导模式的事实,来说明主张政府主导而反对市场主导观点的正确性。

由于上述理由,持该观点的人对类似宿迁的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持反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对态度。观点之二:主张市场主导而反对政府主导

政府的责任并不是非要去亲自包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主要责任是出资、筹资和行业监管;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关键在于筹资方式,而不是组织方式,组织方式更应强调竞争性;医疗卫生服务不仅要注重公平,同样不能忽略效率。持该观点的具体理由是:

第一,医改如由市场主导,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持反对市场主导观点的人所担心的许多“天然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比如:

1、如果将除极少数类似“非典”等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控工作应由政府直接工作外,而其它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儿童体检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服务,采用向城乡居民发放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券”的方式(即将政府的资金投向医疗卫生需求方,简称“需方”),让居民凭券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包括公立和私立)相应等级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自由选择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凭券到政府兑换现金。该作法优点:一是通过打破行政垄断,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更能充分调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自觉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变“养人”为“养事”,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方式,在浙江、江苏和重庆等不少地方已有成功经验。由此可知:公共卫生服务虽然具有公共品性质,但也未必全由政府直接包办。既然公共卫生服务是这样,那么基本医疗服务更是如此。

2、如果政府能帮助国民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并将政府的医保投资力度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那么就会大幅度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能力,医疗卫生资源自然就会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中流动。所以即使是采用市场化服务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目标同样可以实现。同样由此可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并不是医疗机构是否由政府直接举办,而关键是政府的投资方式和力度。

第二,如果医改由政府主导,医护人员收入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入脱钩,所有医护人员只能领固定干薪,那么就很难调动其积极性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没有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所有服务领域的质量和数量都会下降,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也绝不会例外;同时,由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花的完全是政府的钱,常言道:“花别人的钱不心痛”,这必然会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节约意识不强,浪费严重。由于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必然导致: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看病住院,尤其是做手术,还得凭权力和关系,甚至还要请客送礼;另一方面使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最终使公平难以为继。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讲效率的公平,决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没有效率的公平也只会成为“短命”的公平。高福利的英国政府主导模式,因效率低下,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看大小病都得排队等候,2002年有100多万患者在等候做手术,其中20多万人已经等了半年以上。高福利的中国公费医疗也因效率低下,费用增长过快,政府不堪重负,最终不得不被1998年的患者高自费比例的国家医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改新方案所替代。

第三,由于中国医疗保险覆盖面一直不大,导致“第三方购买者”(即政府医保经办机构和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严重缺失。由于没有“第三方购买者”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和对患者的帮助,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患者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医疗机构的过度服务,因而让患者不堪重负。如果实现全民医保,有“第三方购买者”的参与,患者的利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百姓看病贵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第四,中国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医疗卫生资源依然被公立医疗机构所垄断,垄断必然带来竞争的不公平、不充分,也会引发其它许多问题。

由于上述理由,持该观点的人主张必须尽快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市场局面,因而对类似宿迁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表示支持。10.三鹿奶粉拷问“国家免检产品”公信力

社会事件:三鹿奶粉是“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国家免检产品”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也再次敲响了食品质量安全的警钟。请你就“国家免检产品”与公信力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竞然是有毒的食品,这真是民族品牌的耻辱,政府的危机!

在“三鹿”奶粉的包装上都印有“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标志。什么是“国家免检产品”?国家质监局发布的《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如果一家企业某种产品获得了免检资格后,在免检有效期内,一是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在内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二是在全国各个省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三是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据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数据,仅2007年全国就有1302家企业的产品获得“2007年度国家免检产品”资格。这样一来,企业一但拿到“免检证书”,该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就处于失控状态,三鹿”奶粉问题就是出在这里。

近几年来,政府职能部门滥评奖之风又有所抬头。什么“名牌产品”、“诚信企业”、“消费者满意产品”、“环保产品”等满天飞,不仅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和市场秩序,甚至败坏了政府形象,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民众对此意见很大。象三鹿这样的产品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亡羊补牢,为时己晚。

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但出现严重质量事故,不论是哪个环节,那个部门出了问题,都应该一查到底,决不能心慈手软,遗留后患,祸国殃民。我们不仅要依法追究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奶农,更要追究企业法人和质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老百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人民的生命才会有保障。

据了解,这么多人为什么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他们都是冲着三鹿是“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而来的。对老百姓而言,买东西时都图个好质量,用着放心。特别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人们的期待更高,于是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才有了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产生。而各大企业都争着往自己“脸上”贴这些标签,就是出于老百姓对这类质量认证的认可,进一步说就是老百姓对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充分信任。而事实上,大部分贴着国家质认证标签的产品,也都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但仍有少数认证企业缺乏产品质量意识,放松产品质量管理,躺在“国家免检”、“中国名牌”等金字招牌上睡大觉,如此管理能不出问题吗?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要知道,国家的质量监督系统不仅仅应当对民众负责,更应当对企业负责。一个品牌的成长是需要付出很多人的心血的,作为企业有责任对自己的品牌负责,不能为了利益而泯灭了良心;作为质量监督部门,更应该用高度的责任心担负起质量监督的重任,不能因为发了“招牌”就万事大吉,什么都不管了,这无异于犯罪。

三鹿奶粉事件教训是深刻的,但如果能及时总结教训才弥足珍贵。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笔者恳请那些质量监督部门赶快负起责任,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受到这种(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第二篇: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1.进京上访到底违了什么法?

社会事件:12月21日下午,太原市委政法委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通报称,为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有效制止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对进京上访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处置。(12月22日《太原日报》)。谈谈你对进京上访违法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信访活动中,确实有少数人违反规定进行上访,甚至有的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有的违反《信访条例》,组织、煽动集体上访;有的为制造影响,到外国驻华使领馆和驻华机构实施穿状衣、举标语、喊口号等行为。对违反规定的上访行为进行制止,依法对违法的信访行为进行处置,都是应该和必要的。可是,将所有的进京上访一律看作违法行为,进而予以严肃处置,则严重侵犯了信访人的权益,不利于社会和谐。

太原市这次部署对违法信访行为进行严肃处置,是“依据《刑法》、《治安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安排的。可是,不管是《刑法》,还是《治安处罚法》,不管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还是其它的有关规定,都没有认定一般的进京上访违法。如果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将进京上访定性为违法行为,则是与国家法律相违背,与有关规定相抵触的。

公民进行信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到哪一级机关进行上访,完全应由公民个人决定。尽管我们提倡逐级上访,尽管进京上访往往“越级”,可只要上访者进京后不采取过激行为,不采取违法行为,只是按规定向有关部门递交信访材料,反映问题,那他就没有违法,就是在依法进行信访。

将进京上访认定为违法行为,是对公权力的滥用,是对公民信访权的践踏,这样的严肃处置,只能使公民的信访渠道不畅,进而激化矛盾。或许这样的严肃处置,能使进京上访的人数一时减少,能使地方政府“不丢丑”,可它却无法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甚至会诱发群体事件发生。

2.“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

社会事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展开,“性贿赂”一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支持观点:“性贿赂”入罪具有正当基础

首先,从法律观念上看,性贿赂入罪符合社会对于刑法发挥作用的期许,是对社会民众长期以来反感、谴责权色交易的理性回应。

其次,从法律制度上看,性贿赂入罪代表了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不断严密的制度演进方向,而非倒退。性贿赂区别于通奸、性乱的独立性特征在于其负载了职务行为与性行为之间的对价关系。因此,在刑法对于超越夫妻关系的双方同意的性行为的容忍度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性贿赂犯罪化的正当性基础并不在于制止对性伦理道德的违背,而在于遏制为了追逐性享受而背弃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增设“性贿赂犯罪”后肯定会出现***作性障碍,但这不应当成为刑法无能为力,消极面对性贿赂问题的理由。因为刑法中“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明显”等在实践中难以量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本身就需要法官的裁量,“性贿赂犯罪”与其他刑法规范一样,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评价,单纯在形式上为司法实践框定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反对观点:

首先,从法律观念看,“性贿赂”问题的实质在于有人无视法纪,利用职权胡作乱为。“性贿赂”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在于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控。真正需要预防和惩治的是利用职务之便的犯罪,而不是在于惩治“性”本身。

其次,从法律制度发展上看,通奸等一些男女之间的性违法行为从刑法中剔除出去了,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一个制度性的进步表现。然而“性贿赂”一旦入刑,那实际上是一个刑法制度的倒退。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在刑法中增设“性贿赂犯罪”,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作运用中,将会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在 目前的贿赂犯罪中,刑法规定对贿赂犯罪的定罪处罚是以一定财物的价值、价格甚至是使用价值作为定性定量的依据的。即使可以在基本的财物性贿赂犯罪之外,另行规定增加以“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作为构成犯罪的依据,但是,在实践***作中,何谓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严重与否,这是一个价值评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量化的。

3.没有公平的“连坐”

社会事件:最近,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联合宝鸡市公安局发出《通告》指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期间,凡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车辆违反交通法规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当事人,同时组织交通违法当事人所属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主管领导,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道路交通安全培训;出租车、公交车违反交通法规,其负有连带责任的公司、市运管处、交通局或城建局等领导要一同接受培训。私家车、自由人或无单位的市民违反交通法规的将由本人接受培训。通告还要求,所有接受培训的单位领导或当事人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新规8月30日开始实施。请你对这一事件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这个通知据说争议不小,就像盲人摸象,有人看到了对公务特权车的整治,于是大声叫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违规上梁怎能当甩手掌柜?有人想到了“连坐”的历史陋习,“一人犯法 全家遭殃”,怎么今天还要借尸还魂?何况法治社会,公权岂有不知“法无授权不可为”之理?总之,一千个人大概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立场、利益、身份、思维不同,“司机违规领导受罚”注定要在社会中上演“盲人摸象”一幕。

其实,无论是对特权车整治的叫好,还是对“连坐”的反对,在不同语境下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但必须符合一个前提,那就是政策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否则很可能成为多刃剑。

对于支持者而言,“叫好”的现实意义离不开公平,这里的“公平”就是政策的连贯和始终,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如此,对违规公务车辆所在单位领导进行“连坐”,才真正称得上权责对等、责任行政意义上的善政,各类公务特权车如果能公平地实施“连坐”,何愁各类特权车破坏交通秩序现象不除?如果只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电闪雷鸣后“连坐不再”,那只能让人想到“选择性执法”,伤害的不仅是执法的威信,失去的可能还有当初的那些“叫好声”。

对于反对者而言,“反对”的立足点正是因为“不公平”,这里的“不公平”指政策混淆了一些权利和权力的界限。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必须厘清车辆违规时的公私性质,即使是公车违规,也应当分清违规时是正在“公用”还是“私用”,然后区别对待,无论是老百姓朴素的经验感受还是法理要求,执法都应当有的放矢、宽严得当,“一刀切”难免有误伤、错杀之虞,反对声自然四起。此外,违规当事人或单位领导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这种处罚显然越位,目之所及乃“权力和法律的龃龉”,因为这涉及到宪法和民法里 的诸多公民权利,除了公权领域,不知哪部法律能够承担起命令个人“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的职责?

如果把“全国文明城市”当作结果,那么创建过程就是“程序”,只有“结果正义”没有“程序正义”的结果,恐怕称不上“好结果”,以“程序正义”的浇灌结出“结果正义”之果,才是名副其实的“好结果”。创建各类与文明相关的城市是全国各地城市的理想,也往往是一座城市民众福祉所在,于是我们看到各地执政者与市民为了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街更美、城市更文明而不遗余力,但越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是在强烈的理想憧憬中,越需要理性,这种理性在于相关政策多尊重法律、多调查研究、多程序正义,自然也包括多听取民意。

4.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社会事件:从08年9月1日举行的无锡市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无锡市将打破公务员“一次分配定终身、一个岗位奔到头、一个处室到退休”的格局,全面开展公务员集中交流轮岗,届时将有3000名公务员交流轮岗。(9月2日《光明日报》)。请你谈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人事部就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日趋完善。实践证明,轮岗已成为公务员管 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增强机关活力、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及时发现和防止腐败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保持并增强机关活力。应该达成共识的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养成惰性,热情消退了,激情没有了,更甭提呆在机关,工作相对稳定,且福利甚好的公务员。公务员在同一机关同一岗位工作时间久了,往往会不自觉地凭经验办事,那么处理工作时就会存在习惯性,局限性思维,从而工作上很难得到开拓,很难有创新。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等同于公务员一切又得从新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去开展工作,也能够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来胜任新的工作,也就可以创新思维、开拓局面。

其次,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与办事效率。从这个岗位轮换到那个岗位,或者从这个机关轮流到那个机关,公务员会以原来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的工作事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来接受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更为全面的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如让管信息化推进的去抓经济运行工作,让搞税务的去财政部门等等,从而培养出一支视野开阔、专而全的公务员队伍,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第三,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预防公务员的贪污与腐败。长期在一个部门、岗位工作,公务员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更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的苗头。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可以防微杜渐,预防腐败。公务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受有企图之人的诱惑,想歪点 子,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从而很好的促进机关廉政建设。

同时,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不利于政府部门、公务员更好地了解企业或个人的真实想法,会让企业或个人产生“刚刚认识,才搞好关系,又是新面孔,又要重新打交道,很重复很繁琐”的感觉,在企业或个人心中形成的是“熟人好办事”的印象,政府机关是为人民办事的,公务员要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在交流、沟通渠道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磨合;适应新岗位,融入新环境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哪怕就是破除陈规,能看清问题,开拓创新,会有所突破,但刚熟悉,又要调离的局面,不利于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佳绩;倘若交接工作不到位,对于遗留问题,经过多人插手,很难妥善解决,会形成公务员相互推卸责任、甚至彼此都不给予处理的不好局面,等等。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还需要更为完善。

65.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社会事件:深圳房市动向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深圳房价持续下跌,许多人发现他们过去买的房子,其价值正在不断缩水,他们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其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经成了负资产。因而一些房主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也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即所谓“断供”。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参考答案:很遗憾于这则语焉未详的新闻。比如断供的“一些房主”,“一些”到底是多少?他们到底是炒房客还是自住户?其身份是什么?另外,“断供”到底是深圳一地的偶发现象,还是其它城市也有?之所以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以此来衡量中国楼市到底走到怎样的地步,消费者对房市的信心到底下滑到什么程度,当然更关联着政府宏观调控的走向,要不要出手救市等等。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房价开始走跌,关于房地产救不救市的言论骤起,楼市博弈空前激烈,行业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冷静对待“断供”现象。

如果是购置房屋用于自住的“房奴”开始“断供”,那无疑是值得忧虑的一种趋势,或有敦促政府救市之必要。这时,救市亦为救房奴。正因为此,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以多数票赞成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以帮助数十万无力支付月供的购房者保留房产。但中国毕竟还远未到美国此次所面临的房地产严重萧条的地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国内房地产的繁荣没有根本改变。那又何来救市之必要?

不是非得心存腹诽,只是因为见惯了开发商挟国民经济而令政策,以及上下其手、左右视听之伎俩,所以更需要对“断供”冷静以待。至少我们应当看清的是,即使深圳的确出现真实的“断供”现象,那也只是深圳一地的现象。这跟深圳房价一直处在畸高状态有关,可以反证高位房价正在归于理性。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救市之论大多仍限于“开发商言”——强力调控之下,房价在一些地方出现下 跌之后,各路开发商即开始频频聚会。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向相关部门递交建议,“上书逼宫”,另一方面则积极发动媒体获取舆论同情。最近一次的太湖“论剑”,开发商的声音异常凶猛,先是把自己比喻成“猪坚强”示弱,接着呼吁政策松动,并强调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关联,其意图不言而喻。而谁又能说,“断供”不是楼市棋盘中另一只逼宫之卒?

固然,房价过快地、无限地下跌对中国经济未必是好事,但是对于这一暴利产业来说,理性、适度地下降无疑将是消费者之福音,更将最大程度地挤出房市泡沫,从而有益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断供”现象仍有待仔细考查并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而对于救市之论,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通盘考虑之后进行决断。在这方面,我赞成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7月12日《华夏时报》上所说的:“所有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欲望无穷”的反映。必须铲除祸根,这时候讳疾忌医,则会养虎为患。”

66.“干净与干事”

社会事件:宁夏自治区委书记陈建国近日谈到“干净”与“干事”关系问题上有精辟之论。他说,“干净”与“干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并指出,以“干事”为“不干净”开脱,或者以“干净”为“不干事”遮羞,都是错误的(《人民日报》2008年9月1日)。请你对“干净与干事“ 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干事”、“干净”四个字作为对官员的德行及政绩要求,既形象生动,又便于人们好记,因此,一度被广为引用。笔者翻阅诸多报章,聆听一些地方干部会议报告,“干净干事”是高频词之一,可见其影响不浅。

站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角度,官员是需要做到“干事干净”的。应该说,官员“不干净”,也即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问题,公众是十分厌恶的。抵制官员“不干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廉政规定,监督做到了有章可循。在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员明目张胆地搞“不干净”的行为是颇为困难的。倒令人警惕的现象是某些官员“干净,不干事”的问题。

谓之“干净不干事”,也就是只要求自身不贪不沾,却不肯为国家为人民出力出汗出智工作,更不肯为改革开放事业做一番贡献。假若说,“不干净”的官员等同于贪官的话,那么可以说,“不干事”的官员也就是庸官、懒官。贪官固然会污染一地一方,而庸官同样会贻误一方。两者都要不得,都成为人民群众所不齿。

问题在于,在不少地方,对“干净、不干事”的人们却表现了无可奈何。笔者生活的南方经常听到当地的主要负责人大声疾呼要克服“不干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记得,南方某省主要领导在近年新年之际,专门谈到克服“机关病”,其中病症之一是某些机关官员“不干事”。令人们思考的是,批评归批评,某些地方官员“不干事”的现象却很有市场,这是为何?细析个中原因种种,机关部门监督不到位是一个原因。但是,“红眼病”盛发却 是令人切齿之症。

应该说,时下各地很多官员并不是不想干事,也并非没有干事的才能,而是缺乏了“干事者尤其是干成事者光荣”的氛围。笔者接触过不少在改革开放有作为的官员,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均害怕上级表扬,害怕当先进。对此,他们也坦陈心迹,一旦受到领导表彰,就会随之而来一大堆莫明其妙的飞短流长,令你左右不是,难以招架。为着避免是非,一些官员宁愿工作选择中游,不思进取。这样,“干净、不干事”或“少干事”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往往成了某些所谓“精明人”的最佳选择。可见,避免“干净不干事”现象出现,悉心创造一个“能者上,平庸者下”,“干事创业光荣,平庸可耻”的氛围十分重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地方官员加强道德修养,敢于解放思想,健全完善的机制,让想干事会干事又干成事的人们脱颖而出。

67.范跑跑事件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作为一名教师的范美忠第一个跑到了安全的操场,且丢下了学生不理不管,并却在网上发表了“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 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的范氏言论。请你对“范跑跑”事件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地~震来临时,出于求生的本能,不顾一切的跑出教室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危险发生时,保护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范跑跑抛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行为是违背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守的。

第三、事后范跑跑在其博客上说明即使是其母亲在教室里他也不会救,这样的大不孝的言论让我们感到震惊,抛弃学生自己逃生可谓不忠,说出要弃母亲于危难而不顾的言论可谓不孝,可以说范美忠是个不忠不孝的人。

第四、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个堂堂北大学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仅让北大为其蒙羞,也是对社会的一个警示。近些年来,大部分学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以及整个社会,以后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68.质疑”政府救房市“ 社会事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房价飞速上涨,有的城市房价甚至翻了几番,导致民怨四起。在房价超出绝大多数人购买力的情况下,人们只好“望房兴叹”。但是,今年以来,一些城市的楼市出现疲软态势,房价开始不同程度地下降,许多房地产商开始呼吁“政府救市”。请你对”政府救房市"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政府救市实乃一种无谓之举,目前地方政府不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首先,从价格层面说,政府不应该进行干预。房价疯涨时,尽管公众普遍呼吁政府干预市场,但一些地方的房价还是一个劲地涨,涨到极限后,人们开始持币观望,房价也开始回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房价一回落,一些人就立刻要求“政府救市”,这不分明是要求保护房地产商的利益吗?我们知道,房地产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利润十分惊人,有些甚至是成本价的几倍。房价即便回落一点,房地产商仍然有利可图,地方政府没必要维护房地产商的暴利而漠视公众的利益。

其次,救市不救市,政府还是要多听民意,别听房地产商的一面之词。据报道,《广州日报》7月份进行了一项“政府应否出手救市”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穗、京、沪、深四地总体上有38% 的市民认为,“楼价还没跌至合理水平,政府应加大整治力度”,19%的市民认为“房价应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干涉太多”,仅有22%的市民表示“政府应出手救市,稳定市场”。在持“救市”观点的人中,认为 政府最应该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构建多层次、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保障体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呼吁政府救市的只是少数人,这些人并不能代表广泛的民意。

总之,楼市自有其发展规律,政府不可能进行完全的干预。以股市为例,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的6100多点跌到现在的2000点左右,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可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收效甚微。股市是这样,楼市何尝不是如此呢?地方政府与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救市,倒不如遵循房市自身规律,少些无谓之举。

69.中国医改大讨论

社会事件:中国新一轮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以下简称中国医改)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探索。中国新一轮医改将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和非营利组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改革方面具有开创性和借鉴性意义。关于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引发大讨论。请你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观点之一:主张政府主导而反对市场主导

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才能体现政府的责任;而如果由市场主导,必然会出现诸多难以解决的“天然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 盾。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因此,必须而且只能由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向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如果采用市场化的服务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为患者提供过度的服务,甚至不惜损害患者的健康。而只有政府主导,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等全由政府提供,而业务收入全部上缴,那么这一矛盾就不复存在。

第三,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的普遍服务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能够及时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要,因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身必须是多层次的、布局合理的。市场化的服务方式不仅无法自发地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必然导致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域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从而使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大降低。

第四,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合理目标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医疗卫生投入实现尽可能好的全民健康结果,比如通过卫生防疫等有效的控制,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而在市场化的服务体制下,医疗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就必然出现轻预防而重治疗,轻适宜技术而重高新技术的倾向。

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所取得的成绩和近年来医疗卫生市场化服务给百姓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国外也有不少国家的医疗卫生采用政府主导模式的事实,来说明主张政府主导而反对市场主导观点的正确性。

由于上述理由,持该观点的人对类似宿迁的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持反对态度。观点之二:主张市场主导而反对政府主导

政府的责任并不是非要去亲自包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主要责任是出资、筹资和行业监管;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关键在于筹资方式,而不是组织方式,组织方式更应强调竞争性;医疗卫生服务不仅要注重公平,同样不能忽略效率。持该观点的具体理由是:

第一,医改如由市场主导,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持反对市场主导观点的人所担心的许多“天然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比如:

1、如果将除极少数类似“非典”等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控工作应由政府直接***作外,而其它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儿童体检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服务,采用向城乡居民发放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券”的方式(即将政府的资金投向医疗卫生需求方,简称“需方”),让居民凭券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包括公立和私立)相应等级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自由选择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凭券到政府兑换现金。该作法优点:一是通过打破行政垄断,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 量;二是更能充分调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自觉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变“养人”为“养事”,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方式,在浙江、江苏和重庆等不少地方已有成功经验。由此可知:公共卫生服务虽然具有公共品性质,但也未必全由政府直接包办。既然公共卫生服务是这样,那么基本医疗服务更是如此。

2、如果政府能帮助国民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并将政府的医保投资力度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那么就会大幅度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能力,医疗卫生资源自然就会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中流动。所以即使是采用市场化服务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目标同样可以实现。同样由此可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并不是医疗机构是否由政府直接举办,而关键是政府的投资方式和力度。

第二,如果医改由政府主导,医护人员收入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入脱钩,所有医护人员只能领固定干薪,那么就很难调动其积极性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没有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所有服务领域的质量和数量都会下降,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也绝不会例外;同时,由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花的完全是政府的钱,常言道:“花别人的钱不心痛”,这必然会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节约意识不强,浪费严重。由于效率低下,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浪费严重,必然导致: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看病住院,尤其是做手术,还得凭权力和关系,甚至还要请客送礼;另一方面使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最终使公平难以为继。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不 讲效率的公平,决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没有效率的公平也只会成为“短命”的公平。高福利的英国政府主导模式,因效率低下,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看大小病都得排队等候,2002年有100多万患者在等候做手术,其中20多万人已经等了半年以上。高福利的中国公费医疗也因效率低下,费用增长过快,政府不堪重负,最终不得不被1998年的患者高自费比例的国家医改新方案所替代。

第三,由于中国医疗保险覆盖面一直不大,导致“第三方购买者”(即政府医保经办机构和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严重缺失。由于没有“第三方购买者”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和对患者的帮助,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患者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医疗机构的过度服务,因而让患者不堪重负。如果实现全民医保,有“第三方购买者”的参与,患者的利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百姓看病贵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第四,中国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医疗卫生资源依然被公立医疗机构所垄断,垄断必然带来竞争的不公平、不充分,也会引发其它许多问题。

由于上述理由,持该观点的人主张必须尽快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市场局面,因而对类似宿迁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表示支持。

70.三鹿奶粉拷问“国家免检产品”公信力

社会事件:三鹿奶粉是“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三鹿” 奶粉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国家免检产品”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也再次敲响了食品质量安全的警钟。请你就“国家免检产品”与公信力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竞然是有毒的食品,这真是民族品牌的耻辱,政府的危机!

在“三鹿”奶粉的包装上都印有“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标志。什么是“国家免检产品”?国家质监局发布的《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如果一家企业某种产品获得了免检资格后,在免检有效期内,一是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在内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二是在全国各个省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三是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据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数据,仅2007年全国就有1302家企业的产品获得“2007国家免检产品”资格。这样一来,企业一但拿到“免检证书”,该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就处于失控状态,三鹿”奶粉问题就是出在这里。

近几年来,政府职能部门滥评奖之风又有所抬头。什么“名牌产品”、“诚信企业”、“消费者满意产品”、“环保产品”等满天飞,不仅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和市场秩序,甚至败坏了政府形象,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民众对此意见很大。象三鹿这样的产品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亡羊补牢,为时己晚。

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但出现严重质量事故,不论是哪个环节,那个部门出了问题,都应该一查到底,决不能心慈 手软,遗留后患,祸国殃民。我们不仅要依法追究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奶农,更要追究企业法人和质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老百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人民的生命才会有保障。

据了解,这么多人为什么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他们都是冲着三鹿是“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而来的。对老百姓而言,买东西时都图个好质量,用着放心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特别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人们的期待更高,于是才有了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产生。而各大企业都争着往自己“脸上”贴这些标签,就是出于老百姓对这类质量认证的认可,进一步说就是老百姓对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充分信任。而事实上,大部分贴着国家质认证标签的产品,也都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但仍有少数认证企业缺乏产品质量意识,放松产品质量管理,躺在“国家免检”、“中国名牌”等金字招牌上睡大觉,如此管理能不出问题吗?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要知道,国家的质量监督系统不仅仅应当对民众负责,更应当对企业负责。一个品牌的成长是需要付出很多人的心血的,作为企业有责任对自己的品牌负责,不能为了利益而泯灭了良心;作为质量监督部门,更应该用高度的责任心担负起质量监督的重任,不能因为发了“招牌”就万事大吉,什么都不管了,这无异于犯罪。

三鹿奶粉事件教训是深刻的,但如果能及时总结教训才弥足珍 贵。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笔者恳请那些质量监督部门赶快负起责任,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受到这种伤害了。

第三篇: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1.政府口号也要付广告费

社会事件: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马术比赛项目将在香港进行。有记者问,香港只有机场等少数区域设置了奥运标志,这是否说明香港的奥运气氛不够浓呢?赛马会有关负责人说:“香港市民是很支持奥运的,但不能要求香港到处挂满口号,政府挂口号也是要付广告费的。”谈谈你对政府口号也要付广告费的看 法?

参考答案:政府挂口号也要付费?这句话越是让你惊讶,你越不应该忽略它。在香港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政府很少需要挂口号、贴标语;如果有需要,按质论价、照价付费是一种常识。

内地和香港不一样的地方是,城市土地都属国有,政府可以支配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大多标语口号都是附着在建筑物上的,而大多建筑产权都不归政府。从这点上说,政府同样不应该享有那么多免费的墙面和空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产权观念在中国大陆几乎被消灭了,城市房屋多属于政府所有,而那个时代多是口号治国——准确地说,是运动治国,口号是运动的重要成分——所以就导致了标语满城,口号震天。农村的房屋其实大部分属于私有,但是有人提着灰浆要来你墙壁上写一个大大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你要是敢说个不字,就有可能成为斗争的对象。

搞了市场经济以后,产权观念成长起来。在《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等法律中都确认了业主对于房屋的支配权利。比如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中规定,在小区、商厦外立面上做广告的收益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不用说,单独房屋的外墙广告收益,自然全归该屋主所有。近年来,不少城市也对街市上的广告发布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政府官员的观念里,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商业广告的,他们只是执法者。政府时常以城市形象的名义整顿广告,却总是不记得很多广告就出自自身。或者,为了外观的视觉统一,可以不经商量地把临街的一面墙都涂成红色,而不管这面墙归谁所有,主人是不是喜欢这种颜色。

相比较之下,城市还算好一点。在农村的私宅墙壁上,随处可见“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样的标语。人们对于这一类标语的批评,几乎都是说它们粗暴霸道没人味儿,而不是从产权所有的角度,认识到政府不协商不付费根本就没有权利在人家墙上涂鸦。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去年,国家计生委推出了190条新标语,语意温暖和谐,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www.xiexiebang.com)例如“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要求换掉那些粗暴的旧标语。计生委也许压根就没想到,农民可以拒绝掉它的好意:“凭什么又到我家墙上涂抹?”

也许有人会说,政府的公益标语口号大多是为了大家好,为什么要收费呢?这个道理很简单:政府起草、印制文件也多是为了大家好,为什么不可以跑到文具商店里拿上办公用品就走呢?

其实,即便是协商了、付费了,政府的行政标语也还是越少越好。韩国的首都更名首尔之后,也搞过整顿市容市貌的活动,但是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宣布实现“没有行政宣传广告牌的清洁的首尔”的目标,随即拆除了市内各种行政宣传广告牌,包括市厅大楼前面的宣传塔。

现代政治靠的是制度和法律,满城的标语口号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2.小商贩不再『围追堵截』

社会事件: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给小商贩临时经营场所”纳入地方性法规,指出政府对待小商贩不应一味 “围追堵截”,应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谋取生计空间。(8月3日新华网)。谈谈你对对小商贩不再『围追堵截』的看 法?

参考答案:了打造城市形象,各地一直以来都把严管小商贩作为重点。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城管与游动摊贩之间上演“猫捉鼠、鼠戏猫”的游戏,由此引发的冲突屡屡发生,甚至出现一些恶性流血事件。不是城管人员将小商贩打倒在地,就是小商贩将城管人员打得鼻青脸肿。深圳政协委员甚至建议组建城管警察,以便更好地防止暴力抗法。

其实,无照经营的小商小贩大多受制于自身文化、技术水平而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不得不流落街头叫卖。于是,非法占道经营,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同时阻塞交通,增加城市的脏乱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影响城市文明形象。而城管为维持城市秩序,整顿不规范行为,对无照小商贩纠偏当然就在法定之中了。

但是,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一直都是城管人员每天面临的棘手问题,市容管理和马路摊点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化城市里一道极不和谐的街景。可另一方面,城市路边摊的存在,不仅是这个群体本身的生活需要,也体现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服务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它是不可代替的。而一个拥有现代城市管理和发展理念的城市,应懂得对城市小商小贩宽容,懂得如何发挥小商小贩的积极性,以增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小商小贩因乱设摊点而给城市带来不良形象和影响。

浙江立法对小商贩不再“围追堵截”,给小商贩提供谋生空间,小商小贩们从此可以告别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谋生日子,大大方方、踏踏实实地做买卖。这既有利于解决生活困难者的谋生问题,体现政府更多的人性关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有望为城管执法困局提供良好的解决之道,让街头不再上演“大盖帽”与游动摊贩之间“猫捉鼠、鼠戏猫”的荒诞剧,使政府形象得到改善。这一做法也将使城市的马路市场不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经营之路,是一种科学、务实、人性化的城管理念,是城市“以人为本”的善政,值得我们为之叫好,值得各地学习和推广。

3.道德楷模的力量

社会事件:自2007年7月起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活动,共评出53名全国道德模范,25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中间有“助人为乐”模范,用爱心为社会与他人撑起一片明媚蓝天;有“见义勇为”模范,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有“诚实守信”模范,用一诺千金的行动诠释诚信真谛:有“敬业奉献”模范,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默默付出而升华了人生价值;有“孝老爱亲”模范,用温暖和关爱唱响了人间真情。

2007年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www.xiexiebang.com)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既是对全国道德模范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也为我国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理解道德楷模的力量?

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在新中国健康成长的每一历史阶段,都矗立着道德楷模精神的丰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无不铭刻着千千万万道德楷模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闪烁着道德楷模精神的时代光辉。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热心公益、孝敬亲长、勤俭节约、崇善尚德等成为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是建立社会良好秩序、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

树立当代道德模范,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都觉得可以亲近、可以动心、可以动情,可以成为具有无穷力量的榜样。这次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并非都有惊天动地之举。尽管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来源于平凡生活,来源于老百姓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这将十分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工作生活中,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们的距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道德模范的思想灵魂,而道德模范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学习道德模范入手,而推举和学习道德模范,正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续和深入。

“百行以德为首”,全国道德模范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的道德旗帜,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道德意识、道德愿望和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全国道德模范的激励和带动下,更多的道德模范必将在神州大地涌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得到弘扬和光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取得更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34.谈谈你对执法不是执罚的理解?

社会事件:由安徽来京务工人员杜宝良在“同一地点违章百余次被罚万元”事件引发的交警执法争议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执法不是执罚 的理解?

参考答案:按理说,不管当事人是谁,只要他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的相关规定,只要交通违法的事实和证据确凿,就应当无条件地接受交管部门的依法处罚,媒体和公众也不应当说三道四。可是,不应当的事情却发生了——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媒体声音都是持质疑或者批评意见的。事实上,早在此前一段时间,自从交管部门加大“暗中执法”力度以来,由此所产生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息过。只不过此次的“杜宝良”事件极具典型性而已。

那么,交警严格执法、处罚交通违法的行为因何争议如此巨大呢?

纵观媒体和公众的意见,其质疑争议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多达105次的处罚行为有悖于行政处罚法的目的。因为行政处罚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当司机交通违法至十次几十次的时候,交管部门应该提醒或警告司机,避免违法次数继续增加或由此导致严重交通事故。二是105次的处罚行为有悖于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当司机违法至一定次数时,执法部门就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不能“不教而诛”式地违法多少次就罚他多少次。三是大量使用“电子眼”等手段进行非现场执法的动机让人怀疑——行政执法机关是有义务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而放任相同的违法行为累积多达105后次当事人方才偶然知晓,显然是执法部门没有尽到责任,违章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执法的公正性自然大打折扣。

然而,此前来自交管部门的回应却是“有根有据”、“义正词严”。有关人士在讲述大力推行“暗中执法”的理由时曾提出:“新交法赋予了交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权,非现场执法正是交警行使执法权、查处违法行为的一种方式。为达到严格执法的效果,交管部门有多种手段,其中也包括非现场执法,目的是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现有的人民警察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警的执法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因此交警非现场执法的方式并无不妥。——非现场执法方式的优越性更多的在于其震慑力。”

显然,没有谁对违法事实的客观性和“电子眼”的威力表示怀疑,也很少有人挑战城市交通设施的科学完善与否,争议的焦点仍然在于这种执法方式本身。而在我们看来,之所以产生争议、这种执法方式背后所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执法观念问题。这既是当前包括交警部门在内的所有公安执法机关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解决争议的关键所在。

比如,关于行政执法的目的和手段的理解问题,在许多警察看来,“只要你违章就该罚”、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www.xiexiebang.com)“不罚款怎么执法”是天经地义的“硬道理”,而这种“硬道理”一旦跟所谓的“任务、指标、考核”结合起来就更加得以强化和巩固。再比如,关于“暗中执法”的方式及***作问题,在许多警察看来,自己和当事人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对立的“猫鼠关系”,“我就是抓坏人的”,“不躲在暗处怎么逮住你”,“违章信息反正已经在网上公布了,查不查是你自己的事”,正是类似这样的一些观念在实际上左右着相当一批警察的执法思维。还有如,关于对执法权的理解问题,尽管交警的执法权是法律所赋予的,可如何执、怎么执“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这看上去似乎属于警察自由裁量权的范畴,但是按照“法无授权即当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原则和理念,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执法方式选择上至少就应当慎之又慎。

众所周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业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努力躬身践行的崭新理念。按照这一理念,就必须防止公安执法行为出现“立警谋利”、“执法等于执罚”的危险倾向,就必须使一些警察头脑中由来已久的错误执法观念来一次深刻的彻底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执法也好,罚款也罢,其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最终要维护的是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这就需要在执法的手段和执法的效果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不能只强调手段“管用”而罔顾执法的效果。有权威报道在评论“暗中执法”的效果时就说:“仅就社会秩序而言,把交通执法变成猫逮老鼠,无异于把为数众多的机动车驾驶人员推到了执法的对立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事实上,‘暗中执法’的每一次成果,最直接的表现仍然是罚款。拿杜宝良来说,他须交罚款10500元、交通违章记分210分。这意味着,起早贪黑、以贩菜谋生的他一年白干了!”

我们当然并非是要全盘否认公安交管部门的执法方式,但“杜宝良现象”所暴露出的“北京交通管理工作上的某些疏漏”绝不可等闲视之!

35.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

社会事件:吉林省吉林市彩票销售员王荣华受彩民委托替买彩票,意外中了500万元巨奖,她把彩票交给了彩民。吉林省体彩中心称“王:荣华坚守职业道德的做法,将为中国彩票重新树立诚信的形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彩民怀疑她的动机和行为,让她发出了“做一个好人怎么这么难”的感叹。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的理解?

参考答案:彩票的故事说明,自觉维护诚信这一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时下是多么艰难。

听听王荣华的心声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这个事件的道德内涵。“如果让我代买的彩票,只要中奖我都昧下了,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这意味着,她不想生活在那种乱了套的社会中,所以她要以实际行动守护社会的道德底线和基本道德秩序。这告诉我们,利己是讲求道德和诚信的出发点,但却是以利他的方式实现的。以诚信的态度来讲求道德,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坚守,也是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

讲道德、求诚信,是一种防守性行为,也就是坚守一条底线,是洁身自好。王荣华以防守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道德底线,却被高举,这正反映了目前转型期的中国道德状态混乱的现状,而众多彩民对她诚信行为消极反应的潜台词则是,这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倒是见好处就拿、把物质财富作为惟一财富标准更受用。

友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往往比诚信更积极、更主动。由于诚信的缺失,友爱行为有时不仅不能利己,反而对自己会造成伤害。有的人助人为乐帮助遭遇车祸者,却被人赖为肇事者;有的人勇于救人,自己却落得一身病。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因为乐于助人而被人所称道、所帮助。诚信和友爱是一种能量,一旦成为一种行为,就会激励其他人,就会繁衍不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利己行为的正当性正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称颂,所传播。然而,我们往往又忽略了利己行为的另一面,即利他的正当性。因为,经济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也应该是讲道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就越需要提倡诚信友爱。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注定有成功和失败,有富有和贫穷。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用自己的财富合理地回报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摩擦、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

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不仅需要内心信念的坚守,更需要民主法治的维护。法律只有体现出法的精义,才能使诚信友爱这一道德规则健康成长。10多年前,联想公司曾制订出业绩奖励计划,可是当时政府颁布的奖金税高达300%,如果要兑现奖金,又要依法纳税,则公司当年利润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联想公司的负责人从外地套取了现金发奖金,被发现后几有牢狱之灾。如今,这种过高的奖金税已成为历史,但是一个话题却留了下来:一些不符合企业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经常被企业所规避;企业为了能够快速发展,依照对于更合理的法律法规的预期,经常理直气壮地这么做。这使得这些人的道德状态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不可小瞧这种情况对于诚信的侵蚀作用。当企业经常这么做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感觉:诚信守法的做法是吃亏的,也是不明智的,倒是经常踩红线者成了“英雄”。一些部门主持制订的法律法规之间互相打架对于社会的诚信伤害更大。可喜的是,这种存在多年的现象,目前正在逐步消除。

36.孩子为何丧失了感恩之心

社会事件:据报道,一对夫妇双双下岗后靠四处打杂为生,可他们上高中的儿子却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同学有车接送,就要父母租辆车送他去学校;为办同学聚会,逼父母为他凑足2000块钱。究竟该怎么看这种孩子不体谅父母的现象。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孩子为何丧失了感恩之心发表观点?

参考答案:其实人的一生要承载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呵护,师长的传道授业,朋友的悉心关照,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乃至社会提供给你的良好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等等。只有心怀感恩,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幸福,从而珍惜所有,否则就会身在福中不知福,无缘由地愤世嫉俗。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让孩子明白感恩既是一种做人的道德,又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这种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试想,一个唯我独尊、连父母都不关心的人,怎能希望他去关心服务他人?又怎能满怀热情为社会做贡献呢?

时下孩子在物质上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的事例并不鲜见。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风气不好,造成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指正。二是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孩子提出苛刻要求时没有加以制止和教育。三是孩子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为了在同学中有面子,就可以不顾父母的辛劳。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家长应该对中学生加强勤俭教育和感恩教育,家长们则要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我们自己,则要多为父母设身处地地想想,增加日常劳动和生活体验,理解他们的苦衷,改变爱慕虚荣的心态。

37.天价住院费的拷问

社会事件:哈尔滨市有个退休教师叫翁文辉,因患恶性淋巴瘤住进当地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66天,医药费高达550万元。患者家属质疑道:“29天内输了两吨血,你能相信吗?另外,我父亲8月6日已经去世,但医院直到8月15号还在收费。” 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天价住院费的看法?

参考答案:因医风医德沦丧,已不知有多少人被害得苦不堪言。对医风医德批评之声或痛骂之声,几乎就没断过。但无论怎么批评,无论怎么痛骂,有些医院及医生,照样想着法子坑人。有报道称,上海有家医院,其业务培训竟是指导医生如何骗取患者钱财。足见,医风医德已沦丧到何种地步。天价住院费事件,实在不是偶然。

有人说,天价住院费事件暴露了医疗体制弊端,应加快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局面。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也确实应加紧进行。但以为“一改就灵”,则是太过天真。若是医风医德沦丧,就算垄断被打破,也未必就能避免天价住院费事件的发生。把什么问题都归于体制,实际上是宽容了坑人主体的责任。

其实看看报道就能知道,医院及医生坑人钱财,在许多时候已不仅是医风医德问题,而是犯罪行为。比如有业内人员自曝黑幕:骨科医生卖给病人一个人工股关节,能拿回扣1万元。一年若为病人安装60个人工股关节,就能得60万元。如此敛财,已和受贿罪构成要件完全吻合。而天价住院费背后,往往总是各种“回扣”作怪。故而对这类事,我们绝不能仅仅是捶胸跺脚,或骂医院医生缺德,或骂医疗体制有病,而应更多从加大犯罪惩罚力度上找原因,用法律来遏制医院医生“治病坑人”现象。

38.“啃老族”的深思

社会事件:家住南宁市新竹路的老江,每天都要骑车40多分钟去一家铸造厂打工,已经退休的老伴也要5点起床摆摊卖早餐。老两口披星戴月,每月只有1200多元的收入。可已经27岁的儿子,职高毕业后就没找过一份工作,整天坐在家里上网聊天、玩游戏。除了供儿子日常消费外,老江每月还要为他上网玩游戏支付300多元钱。本来应该赡养父母的子女,现在当起了“啃老族”,这给已经步入老年的父母带来了沉重负担。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啃老族”的看法?

参考答案:第一,“啃老族”给家庭造成的压力。按照南宁市平均生活水平,一个3口之家,父母退休后全家月收入为800元,年收入9600元;如果子女正常工作,月收入按照500元计算,全家年收入超过1.5万元。除基本生活费用外,家庭每年至少会有5000~8000元左右的积蓄。但如果子女“啃老”,每年家里仅能存下1000~2000元。老年父母的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郑维宽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有人说,“啃老族”将成为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第二,在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啃老”也给社会和年轻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危害。,高比例的生产能力和低抚养率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老年化速度上升,我国将由“人口红利”阶段转为“人口负债”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啃老族”所带来的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同时,专家指出,年轻人不进入社会历练,他们的知识、观念、能力就会越来越与社会脱节,将来就业也会越来越困难。而长期处于社会边缘,还可能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

第四,“啃老族”的出现,与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有关。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www.xiexiebang.com)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专家统计,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幅为63.2%,青年就业问题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许多年轻人的就业之途变得坎坷曲折。这其中,一些人由于学历低、技能差,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很难找到就业机会,或者由于收入太低而不愿就业。即便是大学毕业生,也感到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人似乎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所以干脆自愿选择失业、待业。这些不能或者不愿就业的年轻人,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啃老族”。第五,“啃老族”的出现,也与一些年轻人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害怕吃苦,只把眼光放在“清闲、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上有关系。

第六,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反思这些年来的独生子女教育。“啃老族”绝大部分源自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就在被“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的状态中成长,家庭应该传输给他们的勤劳、孝顺、责任感等价值观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相反还养成了唯我独尊、不能独立、追求享受、缺乏责任感的性格。在社会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对职位的期望值却过高,偏离自己的实际能力,因此造成就业困难。

第七,对此应该进行反思的不仅有家庭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在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中,在中等教育阶段,年轻人根本就得不到职业技能训练,这使得许多人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优势。市场经济要求青年人在各种风险中博弈,而应试教育使得年轻人思想、心理都不成熟,对社会竞争缺乏价值观的准备和心理准备,一些人由于害怕在摸爬滚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干脆逃避竞争,封闭自我。

39.为“公开选拔干部”叫好

社会事件:最近,贵阳实行“公推竞岗”措施,将县委书记等“含金量”很高的位置拿出来,让有志之士竞争。长沙等地也在媒体上刊登启示,公开选拔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公开选拔干部”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现行干部体制的框架内,民主之风吹起,公开之声响起,这不能不说是个好现象。

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本应是官场的常态。在党的各类相关文件里,对如何选拔干部,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官员通过有序竞争,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传递自己的抱负,立下自己的承诺。公众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等形式,得到自己的知情权,获取自己的参与权,行使自己的表达权。受到公众委托和授权的官员,不仅要对上级负责,更要对群众负责;不仅要看上级的“脸色”,更要看群众的“脸色”。这就是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吸引人之处。

与公开、透明相对的,自然是封闭和暗箱操作。查查那些暴露出来的贪官污吏,许多人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高位,有的公然买官卖官、带病上岗,有的通过小圈子、关系网,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成为自己和小集团谋利的工具。正是由于封闭和暗箱操作,公众失去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因而也不会有实际的监督权。河南省几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案、黑龙江省绥化买官卖官窝案等,不都是生动的反面教材吗?

公开选拔干部是民主的实验,也是制度的一种完善。只有通过恰当的民主程序,分散的国民利益才能升华为整体的国家利益。不经过民主程序,统治精英或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所自行宣称的“大众利益”都是不值得信任的。贵阳等地的做法之所以值得称道,不是他们有什么新的创举,不是他们有什么明显的成果,也不是他们胆子有多大,而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民主程序的重要性,意识到了管住各级人民公仆,需要用科学和严密的制度。

政治学上有一个经典的主张:让野心与野心相对抗,让权力与权力相抗衡,让利益与利益相竞争。公开选拔干部、公开使用干部、公开监督干部,就是一种有效的权力制衡。权力没有制衡,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无所顾忌,最终伤害的是公众的利益。防止权力撒野,首要的就是从源头上管住它,不让它有冲动的可能。官员准入制度就是其源头。在公开和透明的阳光下,权力不敢腐败,至少不敢恣意妄为。当然,形式上的“公推竞岗”还不是民主的全部。这就要干部制度的设计者深思熟虑,给“公推竞岗”这样的措施以更多的内容、更细密的规则、更可行的操作性,让干部领域的民主之花真正开放起来,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

40.大学生接受“无耻培训”的反思

社会事件:08年3月,南京市查获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起在校大学生传销案,案件涉及33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入会时要接受无耻的“精英”培训:裸露上体或下体;棍棒打击;扎图钉;向下体或肛门塞啤酒瓶;扇耳光;刀割身体;等等。接受过无耻的“精英”培训后,有的大学女生当众脱衣演讲甚至同别人性交。(8月20日《检察日报》)。谈谈你对大学生接受“无耻培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这样的所谓企业培训令人发指,令人震惊,真是无耻之极。据悉,组织者称“做人要无耻”,“不要把自己当人看”,面对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也要面不改色、微笑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精英级”营销人才,以后接触客户时,不管对方是多么挑剔、无理的人也能从容面对。“无耻”居然能够和“精英”联系在一起,真是可笑。

让我们笑不起来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接受这种无耻的培训?按理讲,这些低劣的无耻行为,辨别起来并不难,为什么这些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还要知耻而乐意参与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尽管各高校招生时都声称,自己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0%,但是,大学生清楚,大学生家长也清楚,社会更清楚实际就业率是多少,甚至许多大学四年制本科的最后一年,干脆留给学生到社会上找工作。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招大学生司机、大学生服务员,也有大批大学生争着应聘。正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才会有那么无耻的“企业”也有能够吸引大学生。

数百名大学生愿意接受无耻的“精英”培训,可能真的和他们错误理解所谓“精英”培训有关。此前可能他们对于所谓“精英”培训并不了解,以为“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就得接受无耻训练。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能他们听到、见到的所谓“精英”,还真有这方面的例子,因此对他们产生了误导。可见,大学生在校缺少必要的就业知识培养,对于社会所真正需求的人才不了解。这些有待大学教育解决。

这件事也提醒社会,在校大学生“边学习边工作”是否值得提倡?前一段,媒体经常宣扬一些大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典型,说什么有的大学生上学不误挣钱,锻炼了自己,也减轻了家庭负担,甚至有的还成了“大学生百万富翁”,这些对不少学生产生了诱惑。特别是那些家境较贫穷的学生,最知道上大学的艰难,很想通过“边学习边工作”给父母分忧。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社会重视。

传销骗子专骗大学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关注,学校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应最大程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大学生自身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可能就是一种最大的社会浪费。

第四篇:2011云南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2011云南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

热点解析

1.美国次级债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社会事件: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请你谈谈美国次级债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参考答案: 次级债**说到底是个泡沫问题,如果仅从次级债占全部金融资产的规模看,次级债对于衍生金融产品极为发达的美国来说,地位并不十分突出。但此次“次级债危机”之所以能够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波及至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大震荡,与多年来美国经济运行积累了较大风险,同时全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导致金融风险很容易被放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借助坚固的资本项目屏障,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但这次危机却给处于经济金融高位增长尤其是资产价格过快攀升、资金成本较低、流动性过剩的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反思机会,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启示。

1.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一定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房地产企业都要警惕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避免投资行为中的赌博和冒险心理。

次级债危机表明: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元素,却隐藏着相当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疲软,中国同样存在这种隐忧。

2. 商业银行要审慎经营,加强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信贷风险管理,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次级贷危机也是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高涨时期所积累风险的一次集中爆发。次级债危机告诉我们: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因此,无论何时,产品的定价及风险管理手段不能失去理智。认真研究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经验教训,全面检讨中国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质量及风险,高度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严格管理,审慎经营,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管理的当务之急。

3. 要吸取和总结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教训,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其错误在于这种创新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即证券化资产是抵押贷款公司向那些风险很高、还款能力比较差的人发放的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正如前文所述,在极易发生道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德风险的情况之下,这些资产被打包,组成所谓的资产担保证券,然后再出售给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甚至银行。这样,债务的链条扩展开来,风险也就被放大,一旦住房抵押贷款因利率提高而无法偿还,这些以抵押贷款还款作为现金流的债券就变得一文不值。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我们一定要吸取次级债危机的教训,选择银行的优良资产进行证券化。虽说投资者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必定要承担风险,但是,银行不能光想着将贷款证券化以后就一了百了,仍然要关注贷款的资质和信用风险。事实上,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结构产品,其本身对证券化资产有严格的界定,如要有可预测的稳定的现金流,良好的信用记录,拖欠率和违约率低以及具有标准化和高质量的担保和托收条款并且被证券化的资产的质量和信用等级能够被准确评估等。美国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探索和教训应当说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基础资产池的信息披露,建立资产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规范、引导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行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风险。

4. 要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强化政府金融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次级债危机,实质上就是贷款者的信用危机。但正是得益于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市场化手段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的风险隔离,美国次级债**没有进一步传染到其他层次的贷款,从而有效降低了预期的经济损失。在美国,不同信用水平的人和机构享受的资源和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信用评级高于 660 分的贷款者,可以享受优惠利率;信用评级低于 660 分的贷款者,不得不接受相对较高的利率。如果信用分数是在620分以下,负债比较重,无法提供收入证明,则可以通过次级抵押市场来获得贷款,借款者需要承担信用风险溢价。这种市场性的分隔如同为不同信用风险的资产设置了一道防火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风险过滤的作用。反观中国,我国产品开发并没有与信用级别联系在一起,目前按揭购房的手续也很简单,没有信用记录,只需要单位的“工资收入证明”,这样,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混合在一起,很难区分风险大小。借鉴美国在信贷市场方面的结构性技术,加强风险过滤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征信系统,有效进行客户区分,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我国还要强化政府的监管机制,采取措施,防止金融机构过度放贷和资产价值的非理性上涨。从次级债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存在着监管缺失。早在2003年,金融监管部门就已经注意到抵押贷款公司降低信贷标准的做法,评级机构也将有些次级房贷机构列入“信用观察”名单,但这些并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相反,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利率房贷,直到2006年9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并推出监管指引,旨在遏制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但为时已晚。美国的教训提醒我们:在经济金融高位运行时期,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和对信用中介机构行为的约束,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警示教育,采取措施,防止资产泡沫的产生和堆积,从而避免因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金融波动的风险。

72.玉米砍伐证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近日漯河市某乡镇出现一件怪事。农户收割玉米必须先向镇政府缴费办“砍伐证”和准运证,每亩缴费500元。而绝大多数农户因为未办“两证”,致使数万亩成熟玉米无法收割。(9月18日华商网)。请你就玉米砍伐证事件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土地是农民承包的,各个村民独立经营,想怎么耕种就怎么耕种,土地里种什么,有农民自己 说了算,与政府无关。农村的联产责任承包制在我国已经实行近30年了,难道当地政府不知道?还 在搞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的玉米成熟收割了,农民想怎么收割,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收割,这都得 由拥有土地的农民说了算,与政府何干?

当地政府要求农民办证的目的是“震慑乱烧秸秆的行为”,这个理由就要农民办理“玉米砍伐 证”,未免太滑稽。乱烧秸秆不好管理,屡禁不止,乱烧秸秆当然会对交通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也不能采取如此极端的做法。农民的秸秆无用途,当地政府是否考虑如何利用好?秸秆可以喂 养牛羊,可以制成肥料等途径,再则可以用于合理燃烧用于煮饭、烧水。当政府行政人员不积极去 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一种胡乱行政的做法来加以限制,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看似简单地 “迎刃而解”,其实,根本就未解决问题。请问,农民不焚烧秸秆,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化解掉这 个“烦恼”,哪这些秸秆又将何去何从?

中央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可这里的政府却巧立名目,增设“玉米砍伐证”,办证要首先 向村干部打报告,写清姓名、住址、收割目的和用途、地块位置、亩数等,审查同意后找镇领导签 字批准,然后去武装部办理。真是闻所未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农民是衣食父母,没有粮食,再高精尖的科技也无法研制出来。河南漯河市堰城区裴城镇政府不为百姓谋福祉,不为百姓谋利益,服务百姓,当好人民的公仆。胡乱行政,违法行政,伤透的不仅仅是百姓的心,拉开的可是政府 与百姓的距离。应彻底撕掉胡乱行政的“玉米砍伐证”

73.执政为民首先要直面群众不走“密道”

社会事件:(陕西)咸阳市委书记张立勇在2004年当市长的时候,曾经两次为躲避上访群众而从市政府大楼一侧的“密道”脱身离开。经过认真反思,终于下决心并在市政府大会上宣布今后决不再走“密道”,“我是堂堂人民政府的市长,我要堂堂正正走大门!”随着这条“密道”的废弃,咸阳市的和谐新政大门洞开,一系列“超前”举措相继出台,比如撤掉全市机关大楼的围墙,废除在咸阳有50多年历史的门卫和传达室制度,让群众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请你就执政为民首先要直面群众不走“密道” 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这条报道让人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欣慰。

意外的是市委书记张立勇不走“密道”之后,并没有影响他的重要工作,欣慰的是由此举引发的诸多超前举措,并没有加剧干群对立和矛盾,反而有效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党政工作,探索出了比较理想的执政为民的和谐之道。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地方的干部养成了绕着问题走、回避老百姓的工作作风。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大量矛盾面前,这些干部不是开动脑筋、千方百计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而是能推则推、能躲就躲、拖拖拉拉不了了之。长此以往,累积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就成了“火药桶”,一遇到偶然事件这根“导火索”,就不可避免地酿成影响巨大的恶性群体性事件。因此,一些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消极不作为的情况的存在并成为普遍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信任,使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影响到社会安定。其实,“为什么老百姓不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而非要直接赶到市政府门口‘堵’市长?究竟有哪些环节和因素在妨碍百姓与政府的和谐关系.其实,党政主要领导直接面对群众,回答和解决具体上访问题,对下属各个部门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们对百姓疾苦比党政首长更为上心,这样一来极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明辨是非好坏的。正是由于张立勇不走“密道”,敢于直面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情况并促使问题的解决,他才被群众赞誉为“有勇气的领导”,这个称号来之不易,也分外宝贵,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无比信任,为党和政府的形象加了分。

绝大多数群众并非不讲道理之人,也不大会无理取闹。咸阳市委9位常委公布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并没有像起初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影响其正常工作和休息。市民群众也理解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很忙,不会动不动就无端占用他们的宝贵时间,除非真的遇上大冤屈,有了解决不了的困难,才会麻烦领导。咸阳的实践证明,一些主观臆想的顾虑根本没有必要,相反,有些市民还发短信提醒领导注意身体呢。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密切了党政领导与市民群众的关系。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各级领导同志,如果不能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不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还谈何执政为民?因此,各级党政机关的干部应该切切实实地转变工作作风,少开些纸上谈兵、于事无补的马拉松长会,多挤出些时间直面普通群众,认认真真、一件一件地解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如此一来,何愁得不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

74.让失职问责、从严治官成为对民负责的有力武器

社会事件:毒奶粉”事件,中央再掀问责风暴,李长江、吴显国等一批中央部门和地方官员引咎辞职或受到免职。你如何理解“让失职问责、从严治官成为对民负责的有力武器”?

参考答案:毒奶粉”事件,中央再掀问责风暴,李长江、吴显国等一批中央部门和地方官员引咎辞职或受到免职,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央为民负责、从严治官的坚定决心。

这次事件反映出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环节上,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标准不严、监管不严,即使有制度规定,也存在落实不严、执法不严的现象,少数官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置若罔闻、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不严肃追究他们的政治责任乃至法律责任,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干部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没有任何一种权力是可以滥用的,没有哪一个官是不用负责任的。对人民负责,关键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官。干部管理工作上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就是要象处理“毒奶粉”事件中的官员那样,认起真来、硬起手来、严格起来,不信邪,不怕得罪人,坚决同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漠视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作最坚决的斗争。如果对这些失职渎职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谁也不想得罪人,最后就只有得罪人民群众,那就会失去人民的信赖,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责任是对权力的约束。从严治官,重在日常,重在制度,必须形成一种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有责必究、权责对等的责任体系。有职必须严格履职、有权必须严格用权、有责必须严格问责,对不称职的干部就应坚决调整,对不负责的干部就应严格追究,让失职问责真正成为监督百官的利器。

我们衷心地期望,失职问责、从严治官的旗帜能够更加高高扬起,对民负责、忠于职守、守土有责能够真正成为官员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行为,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规则、人人负责任、人人来监督的良好风气。

75.“错三字丢仨官”的讨论

社会事件:明明是中秋节的放假通知,但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时粗心,竟在通知内容中出现“端午节”。巴中市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办公室16日透露,因此事有4人被问责,其中3人被免职,刚上任不久的巴中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停职反省。(9月18日《新京报》)。请你就“错三字丢仨官”事件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出自市政府的如此严肃的通知都会出错,说明工作人员素质太低了,或者是典型的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他们如此问责一点也不冤。

众所周知,作为一级政府办公室向下发送的传真通知,从拟搞到成文,是要经过多道“关卡”的。如果起草人和签发人都能认真通读一遍“放假通知”,核实校验一下相关文字,又怎会出现这样的纰漏?之所以懒得“通读”,疏于“把关”,犯下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错误,一是因为这样的应景式文件和通知实在太多,让他们有点应接不暇;二是工作态度不端,在“想当然”中酿成了笑话。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减少“文山会海”,但收效甚微,在少数地方甚至愈演愈烈。就全国性节日放假而言,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2月就发了通知,作出了全盘安排,而且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公布,上网一查就全知晓。对这样一个人人皆知的规定,基层政府根本没有必要再繁文缛节、浪费纸张、画蛇添足一把。

因此,我们在为“错三字丢仨官”叫好的同时,更要反思“中秋节”写成“端午节”的深层次原因,在整治“文山会海”上显出“真功夫”,让那些过多、过滥,既浪费纸张、能源,又消耗人力的红头文件(通知)寿终正寝,以增强政府文件的严谨性和公信力。如果这种形式主义的歪风不刹,基层办公室人员就仍然会为“文山”所累,抄袭、克隆公文引发的笑话就不会成为“绝版”。

76.企业家身上“流着道德的血液”的现实意义

社会事件: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请你谈谈企业家身上“流着道德的血液”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温总理讲得非常具有诗意,但也含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

企业的第一要务是什么?“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很多企业家给出的答案。作为一个“经济人”,追逐利润,讲求回报是企业和资本天然而正当的属性。所以企业家们的回答并没有错。但有必要继续追问,企业利润从哪里来,企业价值又是由谁来创造?如同鱼之于水,毛之于皮,企业发展依赖社会环境社会资源。当代企业理论认为,一个好企业要做一个“企业公民”。企业除了“为股东负责”,要全面考虑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和自然环境。

摒弃道德、触犯法律的企业家,最终结果是毁了他人也毁了自身来之不易的企业。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理应把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放在第一位。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和《金融时报》共同拥有的《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司推出了8种“道德指数”,在世界各主要金融证券市场首先将道德因素纳入指数范畴。该公司行政总裁对此举所作的说明是:“我们推出该指数的原因,是由于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越来越多地希望挑选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为此,只有那些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公司,才能有幸被纳入这一指数,而那些只顾赚钱却不顾社会影响的公司是无缘进入的。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明而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应将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放在第一位,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道德为先的经营方针。应从企业文化着手,组织企业全员开展伦理经营所涉及的各种传统文化精华、伦理构成和道德准则知识的学习,提升全员对伦理经营的感知度和忠诚度,塑造企业的特色文化,铸造企业的伦理灵魂,为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创造必要的人本条件,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这种文化和精神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理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对一个企业来说,道德就是诚信。对企业员工来说,道德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许多大企业的宗旨,一些知名企业,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将道德放在了首位。而一些开始时极其红火的企业,几年后却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是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顾及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没有用长远的目光去展望未来,做好当下的工作。久而久之,伤了消费者的心。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理应设立“企业道德官”。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里,都专门设有“企业道德官”这样的高级管理职务,负责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宜。进行社会捐赠,仅仅是他们工作的一个很小方面。除此之外,他们负责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对待经济利益以外的因素———如何对待人力资源,是否遵纪守法,怎样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利用和保护,等等。那么,中国有多少企业设有“企业道德官”?据《中国企业公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90%的国内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至今依然没有开始行动。国内99%的企业没有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部门设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颇为令人担忧。如果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成熟管理,一个企业必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被社会公众所抛弃。

从最基础的道德层面来讲,企业家既代表着一个人也代表着企业,对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评价标准同样适用于企业家。一个人要维持的基本道德底线是什么?应该是“活着,也得让别人活”。对于企业家而言,道德并不排斥“利己”,但是你不能通过损人来利己。如果发生损人的行为,你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77.官员“下课”与问责制

社会事件:鉴于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同志对三鹿牌奶粉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责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免去吴显国同志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鉴于在多家奶制品企业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管缺失,对此,局长李长江同志负有领导责任,同意接受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 的请求。(《新华网》2008年9月22日)。请你就官员“下课”与问责制事件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进入九月,中国也许是个多事之秋,我们刚刚兴高采烈的办完两个奥运,矿难、溃堤、三鹿、火灾等厄运就接踵而来,正当人们带着疑虑的眼光审视高层如何处理之际,中央铁腕般的掀起了罕见的官员“问责风暴”。短短几天时间里,从孟学农的“霉”开二度,吴显国的“鹿”死自手,到李长江的“卸”掉乌纱,3名部级干部分别在“溃堤门”与“三鹿门”事件中被逐出官场,如此严厉的问责,如此严肃的处理,如此严正的姿态,凸现了中央问责官员敢于动真格、出重拳、下猛药的坚强决心,可谓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气,更让人看到了“官员问责”不是一句“说在嘴上,印在文上,挂在墙上”的空头口号。

曾几何时,干部能上不能下,官员用权不担责,似乎成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工作中即使有个“三长两短”,只要不触及党纪国法,至多也是“挪个窝”、“换个位”,就是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溃坝”事件和“三鹿”丑闻,有些官员也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法炮制,欺上瞒下,试图蒙混过关。殊不知,“纸包不住火”,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如果不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提高透明度,而是企图继续滥用早已过了时的“愚民”套路,愚弄百姓,戏弄上级,嘲弄媒体,最终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害人又害己的可悲下场,3名部级官员“下课”便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坦率的讲,现在对问责官员也有不同声音,有的说“下手太重”,认为官员既不是企业法人代表,又不负责生产经营,让官员当“替罪羊”有点冤枉;有的说“下手太轻”,认为官员负有领导、管理、监督责任,地方与企业出了重大责任事故,理所当然也应“上大刑”、“蹲大牢”。而笔者以为,处理官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凭感情用事,以“三鹿门”丑闻为例,应当说跟高层官员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所负的领导责任在于: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同样,国家质检总局监督缺失,管理缺位,局长李长江当然难脱干系,将其免职,令其辞职,合情、合理、合法。

综上所述,中央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有关责任所作出的严肃处理,包括先前对“溃堤”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孟学农的处理,显示了中央从严治党理政的一个决心和姿态,也是对民意的一个尊重和交代。说句心里话,处理官员不是目的,但作为一方“诸侯”,如果出现了这样一个伤害公共权利,伤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用有的媒体话说,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去承担责任的话,既让民心不顺,同时也代表着对给予你权利的民众的一种不尊重。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这是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作为领导干部时时刻刻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忌心态浮躁、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实,尤其是对群众呼声和疾苦,更不能表现出一种置若罔闻、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不要错把问责当“鸡毛掸”,把免职当“遮眼法”,指望来日“东山再起”,这,在“眼睛雪亮”的亿万人民面前,恐怕已愈加成为官场一道“死胡同”!

78.信息公开是抗震救灾的“信号灯”

社会事件:在整个抗震救灾的管理体系中,信息是否通畅真实一直是反映救援效果的一个关键指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公开透明的信息成了抗震救灾的“信号灯”,也成为践行刚刚开始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绝佳范本。请你谈谈信息公开在突发性事件处置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政府作为信息的拥有者,习惯于把大量并不涉密的信息列为所谓“机密”而秘而不宣。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三十二年前发生的唐山大地震,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地震当局不敢向政府如实汇报灾难预测信息,甚至对唐山民众隐瞒已经预测得知的地震灾难信息。而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直至三年后才对外正式公布。由于谁也不敢承担所谓“散布谣言”的罪名,致使各级官员对灾区民众震前没有采取任何有效防范和减轻灾害措施,再加上“盲目排外”的思想导致拒绝国际救灾行动,从而加剧了那场死亡超过24万人的人间大悲剧。

由此可见,信息不公开甚至扭曲不但会加剧受灾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会伤害政府的形象。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同级地震中,发达国家的伤亡人数往往要大大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信息透明和顺畅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正是在这种血的教训面前,我们终于意识到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2005年,国家保密局首次亮相新闻发布会,宣布民政部不再将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及相关损失情况作为国家秘密。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于是,我们看到,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国家有关部门就迅速通过新华社向社会发布了消息,并及时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使公众很快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各地也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出了权威信息。在地震面前,中国民众表现出了空前的理性,显然,这种平静和理性与政府通畅的信息传播以及及时的信息公开有极大关系。

信息公开不但有效地制止了各种谣言的传播,也重新树立了中国政府在全世界的威信和形象。中国政府的坦诚甚至让一贯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也转变观点。也许大家不会忘记,仅仅在地震发生前几天,西方媒体还在热衷于炒作所谓的“西藏人权”、“隐瞒手足口病疫情”等歪曲报道。但面对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透明信息和及时果断,西方媒体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对政府的救灾效率和灵活反应称赞有加。这种态度的变化和中国政府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不无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及时的信息公开大大提高了抗震救灾的效率,成为挽救成千上万人生命安全的“指示灯”。从公开顺畅的信息披露中,指挥者可以准确有效地进行抗震救灾的决策,救援部队可以及时地赶到救灾现场实施救助;社会各界能够迅速了解灾区急需的物资和其他迫切需要,从而快捷地调运各种急需品运往灾区;信息公开更激发了广大群众强烈的爱国心和同情心,继而汇成了一股股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的洪流。

在经济学中,信息不公开或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也是一种生产力。信息公开对提高政府效率、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部队晚到一秒钟,也许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因此,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又被赋予了更为重要而又神圣的使命。

当然,保证政府信息公开,还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虽然有法律的约束,政府自身的意识和制度建设也必不可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已经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也一定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件涉及普通民众人命关天的大事情。

79.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社会事件: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请你谈谈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参考答案: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伟大壮举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飞天梦想,千年夙愿。从1999年神舟一号初样产品上天到神舟二号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一样,从神舟三号装载形体假人升空到神舟四号载人航天所涉及的各系统全面启动,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神舟六号“两人多天”航天飞行到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短短9年间实现了7次重大突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篇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壮丽凯歌。

科技事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在一系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科技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正是几十年来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实现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6年来,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从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到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飞船,从 “三垂一远”的发射模式到与国际接轨的陆海基测控网,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越来越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中国航天人在世界航天史上书写下“中国式跨越”的新篇章。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实践再次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作为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8大系统,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万众一心、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众志成城,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已使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食品生产等多个方面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进步,都把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飞天梦想的牵引下,中华民族对航天探索的热情正在持续高涨,对开发太空的无穷远景充满期待。中国人的飞天梦所蕴含的,是科技强国之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更是造福全人类的和平愿景。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继续努力,不断为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贡献。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上,总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会成为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申办、筹办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一样,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确立了新的坐标。透过这些坐标,我们看到了更加宽阔的世界,体认到了更加艰巨的责任,怀有了更为执着的梦想。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载人航天。”这是在实施、推进载人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人发出的肺腑之言。改革开放积累的经济实力、全球视野以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志和决心,是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时代背景。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进一步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相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必将激励全国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我们相信,“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出新的中国奇迹。

80.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

社会事件:河南省登封市新丰二矿“9?2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37人遇难。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44人遇难。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富华煤矿“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31人遇难。四川省巴中市“9?13”特别重大交通事故,51人遇难。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溃坝事故,271人遇难。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遇难和失踪45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7?2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36人遇难。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安信煤业有限公司“6?13”特别重大炸药爆炸事故,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遇难和失踪36人。山东胶济铁路“4?28”特别重大交通事故,72人遇难。请你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综合分析,主要原因不外有六:

一,不少基层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的甚至麻木不仁,置若罔闻。

二,有的企业非法生产经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基层官员甚至从中捞取好处。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斥之为“要钱不要命”。

三,有些企业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四,安全生产法规滞后,对大量涌现的非国有企业约束不力。

五,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不力,管理监督力量严重不足。

六,执法不严,事故发生后有关责任人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以致同类事故屡查屡教不止。

第五篇: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sichuan/gwy/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56678668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给定资料

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低碳经济”一下子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词。2009年,锂电池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为了市场最热门板块,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的压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经济已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必将第四次掀起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我国经济也必将在第四次浪潮中崛起,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低碳经济,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2.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报告的主编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因此高速增长仍将持续,城市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至少还需10年以上。这种国内的庞大需求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逐渐形成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虽然国际上有人拿气候变化问题故意作中国的文章,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节能减排的信念不容置疑。”他还建议,中国在积极自主减排的同时,应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应付气候变化的成果,并适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低碳资金援助和比较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同时,建议中国主办一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形成有中国域名的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名古屋协定),举办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博览会,以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的认可度。

在“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目前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企业参与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标准制定困难等三大问题。他指出,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且大量集中于制造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参与减排的任务,但是减排的意愿并不高。其次,在运作机制上,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是,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碳交易总量的核定都属政府职能,而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需求效率是最高的。最后,标准制定不仅要求国家确定总体目标,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核准制定,对第三方认证制度进行授权,以及建立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地区,低碳转型困难高于全国。第二,欠发达地区存在“低发展水平下的低碳排放基数制约”的矛盾。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手段单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实现降低单位GDP能耗20%的目标,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即减排压力主要依靠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第四,现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低碳转型。第五,低碳城市建设缺乏“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撑”。第六,低碳经济缺少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撑。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理念正在由原来的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以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①房屋面积变大。人们不再安于原来的小房子,即使贷款也要首先住上大房子,而大房子的建设需要建材、电器、暖气设备等,从而引致消费翻番。②私车呈大众化。原来上班都骑自行车,距离较近的步行亦可。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不再单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同事以及朋友之间攀比和显示自己身价的标尺。拥有私家车虽然提高了更多人的生活水平,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成倍增加。③电力需求翻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为前提的,而企业数量的增多需要电力事业跟进。同时人们为了生活方便,更多人在厨房内选择了电器厨具。在电力供应主要是燃油和燃煤发电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与低碳经济之间形成了矛盾。④行为准则失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致富”的观念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传统的节俭和利他的行为准则。无休止地开采矿山、焚烧垃圾、喜新厌旧,在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消费者鉴别产品的品位越高越能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产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加大了社会成本。消费者在消费时虽然非常注重产品的内涵,但在亲朋好友间迎来送往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消费品的内涵外还非常在意产品的包装、款式等,于是花边经济也成为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企业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处于竞争优势,就需要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外观层面推陈出新,用新款式、新包装、新口味等来吸引消费者。产品竞争不仅在于品质,还在于外观。同样一个产品穿上不同的“衣服”后就会有不同的身价,厂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也不惜高成本地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主意。这些好看的包装商品买入前可以显示产品的身价,但是在商品消费后就变成垃圾,不但会增加能源消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得处理垃圾的成本提高,这些最后都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人们对低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低碳就是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需要经济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就是意味着取缔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这将会缩减就业机会。事实上,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有效地替代传统产业的同时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解。低碳经济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肩作战才能达成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强的经济竞争力,于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机会将被发达国家占有,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损失。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多挑战,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此过程中避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弯路,并使居民能够在低碳经济中享受生活,同时快速地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有一部分人,提到低碳经济马上就想到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政府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政策、出制度,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普通百姓的配合。居民日常生活包括使用一盏灯、一张纸在内的点滴行为都与低碳相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

4.钥匙在插孔内一扭,汽车像野兽一样发出“嗷”的一声,油耗仪表盘刷一下从“0”跳到“17”。“我就喜欢这个‘吼声’,过瘾、气派,跑起来像一头狮子。”小刘是山西一名县级机关单位的司机,他驾驶的是一辆进口品牌的越野车,百公里油耗高达20公升左右。“机关用车要气派、大方,油耗大不大无所谓,反正是公家出钱,平时加油尽管加,到年底领导一签字就都报销了。”小刘说。

警车开道,一辆辆气派的大排量越野车鱼贯而行,像摆龙门阵。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工程开工和竣工仪式、企业成立剪彩仪式、现场会参观活动中司空见惯。一些群众说,不是对领导干部和公务用车限制很严吗?政府不是号召节能减排吗?怎么感觉这几年政府公务用车越来越“大”、越来越气派,一些县处级领导一个人配有两部专车,一辆小轿车,一辆越野车,不用说车多少钱,光油耗就得多少啊。

许多企业因自身矿井资源“枯竭”而转向新矿井建设。但这些老矿井的资源真的“枯竭”了吗?位于S省J市的莒山煤矿主要生产无烟煤,属于稀缺化工煤种,市场价格每吨达800至1000元。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煤矿上报“资源耗尽”。但是煤矿归属S省某集团后的重新调查发现,矿井下剩余资源多达450万吨,几年来,该集团通过对这座矿井“刮锅底”式的复采已经采出优质无烟煤290万吨,价值10多亿元。

“爆破声中一楼除,总把旧楼换新楼”。近年来各地爆破的声音不绝于耳,被炸掉的楼房有民居也有酒店,有学校堂舍也有机关办公楼,有小楼房也有几十层的大厦,甚至有的在建楼房也被夷为平地。“表面上看摧毁的只是房屋,其实损失的钢筋、水泥都是高耗能产品。”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复拆旧建新、过度追求建筑面积,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这种浪费反倒变成了官员的政绩。

C省宏观经济专家组组长U分析说,当前大众节能意识不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对国家能源紧缺的宏观形势了解不够,相关的舆论宣传还不到位,许多宣传还停留在口号上面,节能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比如一次性用品有些可以回收加工利用,有的直接变成垃圾,它给出行人们带来很大方便,但是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二是缺乏配套政策,比如多数人在自己家里能够厉行节约,但是对公共场所的节能不以为然,节约无功,浪费无过。国家新近出台的阶梯电价计划,有望在这方面得到改变。三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们错把能源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认为耗能多少只是消费水平的问题。

5.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长期挑战,即使近来国际上有媒体披露了诸如“气候门”、“冰川门”等事件,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存在的错误或瑕疵提出批评,但这些并不足以****科学界关于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和影响的总体结论。对气候科学问题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不会阻挡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大趋势。

某地M领导针对“以‘低碳’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时代已经到来”的主题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对于大众来说,“低碳”近来成了公众提起最多的“热词”,在近期以来应该都不陌生了。由它又延伸出了“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等许多概念。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准确的“低碳”概念吧?

M: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为人类所共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6.2010年,全球“低碳”风劲吹,我国更是将“低碳”提上经济日程。大到刚落幕的“两会”低碳提案、上海世博会低碳城市概念,小到身边的广告牌、大字横幅、互联网,“低碳”二字正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走进我们的视野。由此孕育出的低碳经济更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被大家所认可,人们的低碳意识在认可中得到提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W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应狠抓节能。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正推动着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真实摆在各国政府面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我们错过了多次科学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重大变革机遇。在这次变革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占领绿色技术、低碳技术的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科学院院长K提出,目前本省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自主创新技术的问题。低碳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要通过科技创新攻克和突破低碳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最终归属,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对资源的有效与合理利用,我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污染基础上的。在某些工业领域,生产同样一件产品,我们的厂家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厂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倡导和推行“低碳型”和“绿色型”发展理念。而众多政协委员聚焦社会长远发展、汇聚民意民智,提出“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就与我国的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完全吻合。公众也充分相信,这份提案能够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视,最终惠及人民。提案中所涉及的低碳提议,关乎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全国政协委员洪某认为:“‘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1”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一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A市政府准备在全市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请以A市环保局的名义,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4~6”简要分析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下载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5篇)

    2010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来源:考试大 2010/4/12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民生热点[精选合集]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民生热点 民生热点一:听证制度如何走出逢听必涨的怪圈? 破题要点:听证信息公开化;听证会代表的构成及人数需要兼顾各阶层利益;听证制度需要......

    2012公务员申论热点十大关键词

    公务员申论热点十大关键词 公务员申论热点十大关键词之共同富裕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

    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解析

    2010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解析——经济篇 广东省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些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为社会热点......

    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技巧】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往往考热点,而本年度或近几年有那么多热点,哪些是复习中的重点关注的呢?通过对历年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热点研究,我们对申论考试的常......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确保公共安全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追求【背景链接】 “十八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意见》提出,要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把......

    2011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养老保险

    2011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养老保险 2011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养老保险 一、背景资料: (一)含义: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人民的体质和劳动力资源情况,规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