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3年度国家公务员
2003年度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考核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
青岛市地税系统先进单位
市南分局
四方分局 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即墨市地税局 胶州市地税局 办公室 政治工作处 计划统计处 计算机处
青岛市地税系统各单位内部先进科(处)、室
稽查局:选案处(举报中心)征收局:办公室
市南分局:税收管理四科
市北分局:税收管理四科 四方分局:人事政工科 李沧分局:综合科 保税区分局:综合科
城阳分局:直属征收局、棘洪滩税务所 崂山分局:稽查综合科、信息管理科 黄岛分局:综合处
-1- 即墨市地税局:稽查局 大信税务所
胶南市地税局:隐珠税务所 直属征收分局
胶州市地税局:人事政工科 营海税务所
平度市地税局:人事政工科 稽查局 直属征收分局
莱西市地税局:稽查局 龙水税务所
-2-
2003年度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
嘉奖人员
工作人员考核中获嘉奖、记三等功人员名单
市局机关:荆向东 吴玉廷 王 军 何 倩 李清江 董福常
远留振 刘向勇 张海涛 张 涛 武德成 李建忠朱汉林
稽 查 局:于红卫 王宗欣 张国富 肖 森 孙卫国 牟敦亭
康立福 李建博 刘 青 高国庆 于晓红 顾增进 董福九
征 收 局:雷 虹 邹佩汝 唐志军 段 沛
市南分局:曲同强 姚立业 杨建武 张永亮 唐 蕾 于 涛
褚久平马守祥 宋 丽 徐光涛
市北分局:刘军芳 金翠敏 王永杰 陈予平罗卫东 李 毅
杨祝萍 戚 文
四方分局:王 琦 陈万辉 马永顺 李 勇 周建岭 孙建美 官 琴
李沧分局:宋立庆 宋 华 陈立忠 唐文军 徐永红 李相锋 保税区分局:郭建春
城阳分局:韦学金 董德军 刘清世 邵 萍 厉彦珍 刘翠英
-3- 纪向荣 范立新
崂山分局:王 秦 曲 喆 曲宏祝 何秋艳 曲 红 许凤耀
王晓燕 崔 霞 孙 娜 黄岛分局: 张 燕 丁德国 于 健 殷瑞雪 王志胜 陈 军
即墨市地税局:张 鑫 江秋琳 江广世 宋吉星 宋 波 王思学
刘太业 李建智 刘超 孙国利 蓝伟国 刘
彬 王洪娟 周冠华 徐春晓 辛玉泉 宋正义
胶南市地税局:刘忠钦 贾茂坤 张泽禄 卢 华 赵信森 王本健
陈艳青 杨丽珍 邢春海 李孟华
胶州市地税局:梁景昆 黄宗强 李 满 张爱民 贾福春 王桂传
马清涛 潘世军 岳 华 李 征 曲敬亚 孟祥太 邱元文 丁宏伟 于志和 吴薇薇 李旭文
平度市地税局: 刘明辉 高淑琴 杜 梅 杜祥亭 赵贵茹 孙永炜
宋庆禄 梁伟花 孙玉庆 陈俊生 毛美德 郭万忠 朱举平徐元湖 耿希科 焦延君 杨建东 于良杰
莱西市地税局:吴云举 张治浩 姜卫波 张爱英 张显杰 刘静菡
王保言 左岩琰 葛正大 刘京波 程丽凤 任海生
省局青岛培训中心:李 萍
记三等功人员:
市局机关:隋 琳 李长蓉 王以岭 张麟军
-4- 稽 查 局:王瑛琳 慕杏春 赵长春 郭绮业 宋荣生 征 收 局: 刘玉梅 孙崇礼
市南分局:俞旭茂 张晓云 尹建伟
市北分局:刘利华 彭 奎 王嘉强 四方分局:赵红岩 陈 亮 李沧分局:李伟东 冯增刚 保税区分局:孙维亮
城阳分局:王伟刚 高** 孙曦红
崂山分局:袁青海 杨斐斐 王 琦 黄岛分局:李宁国 栾世樱 杨发光
即墨市地税局:崔增山 孙玉华 于法刚 于鹏波 周丕江 张吉云
胡
鹏
胶南市地税局:李世虎 张玉伦 逄坤华 王红征
胶州市地税局: 庄军聪 王志宾 邱伟峰 王 田 王云峰 韩歧先
李 健平度市地税局:郭照敏 马 骏 窦玉泉 刘建林 李亚光 彭乃安
任
波 刘金贵
莱西市地税局:韩英华 周春光 于正东 张 伟 史卫忠
-5-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
民盟中央 全国人大机关 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 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央组织部 中国外文局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协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共青团中央
民革中央 全国工商联 农工党中央 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办公厅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中国贸促会 中国文联 中国法学会 中国作家协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九三学社中央
民建中央 全国总工会 致公党中央 中央台办 中央编译局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中华职业教育社 最高人民法院
民进中央 台盟中央 中央宣传部 中央政法委 中央党校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 民政部 水利部 铁道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粮食局 国家外国专家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司法部 文化部 财政部 国务院三峡办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外汇管理局
商务部 卫生部 农业部 国土资源部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家旅游局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
审计署 外交部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土资源部直属系统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国家邮政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测绘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环境保护部 教育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
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
满洲里海关 兰州铁路公安局 青海省国家税务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汕头海关 上海铁路公安局 沈阳铁路公安局 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 昆明铁路公安局 兰州海关 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沈阳海关
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昆明海关 青藏铁路公安局 青海储备物资管理局 新疆储备物资管理局 陕西储备物资管理局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员办事处
辽宁储备物资管理局
拉萨海关 青岛海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汕头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深圳海关 上海海关
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员办事处
四川储备物资管理局 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厦门海关 天津海关 武汉海关 西安海关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云南储备物资管理局
南宁海关 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
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员办事处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
石家庄海关 山西储备物资管理局 山东储备物资管理局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 太原铁路公安局 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湛江海关 南昌铁路公安局 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天津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乌鲁木齐海关 西宁海关 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银川海关 南昌海关 内蒙古储备物资管理局
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员办事处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武汉铁路公安局 西安铁路公安局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南宁铁路公安局 南京海关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宁夏煤矿安全监察局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北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华东地区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海事局 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海关
财政部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
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宁波海关
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南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海事局
郑州铁路公安局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北京铁路公安局
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陕西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宁夏储备物资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新疆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东北地区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海事局
郑州海关 重庆海关 安徽储备物资管理局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财政部驻青岛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深圳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南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华北地区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
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 北京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财政部驻青海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上海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办事处
财政部驻四川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山西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山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厦门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内蒙古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财政部驻天津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云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处
财政部驻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
财政部驻重庆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事处
财政部驻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财政部驻大连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甘肃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福建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事处
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黑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吉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成都海关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
福州海关
财政部驻贵州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海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江苏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长沙海关 甘肃省国家税务局 福建省国家税务局
财政部驻河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湖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江西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长春海关 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财政部驻河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湖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成都铁路公安局 大连海关 甘肃储备物资管理局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驻北京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广西储备物资管理局
广州海关 贵阳海关 贵州储备物资管理局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哈尔滨海关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
海南测绘局 杭州海关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 济南铁路公安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物资储备局浙江办事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 合肥海关 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 河北储备物资管理局 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 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 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
广州铁路公安局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 国家邮政局系统 拱北海关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 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湖北储备物资管理局 吉林省国家税务局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广东储备物资管理局 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哈尔滨铁路公安局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呼和浩特海关 海南省国家税务局
海口海关 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
黄埔海关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吉林储备物资管理局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江门海关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 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
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西储备物资管理局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辽宁省气象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上海市气象局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山东省地震局 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浙江省气象局
农业部
民政部 陕西省气象局 四川省气象局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山西省气象局
卫生部
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浙江省地震局 内蒙区气象局
青海省地震局 陕西省地震局 四川省地震局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山西省地震局 天津市地震局 西藏区气象局 云南省气象局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新疆区气象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山东省气象局
西南(原四川)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宁夏区气象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贵州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
中国纤维检验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西藏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 重庆市气象局
财政部 福建省气象局 贵州省气象局 国家粮食局
国家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查总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贵州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安徽省气象局 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福建省地震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
中国工程院 北京市气象局 甘肃省气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
中国地震局 中华供销合作总社 北京市地震局 甘肃省地震局 广东省气象局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内蒙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四川省电力监管专员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山西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甘肃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江苏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办公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山东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福建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
国家电监会西北监管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浙江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河南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监会南方监管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云南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湖南省电力监管专员
办公室
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 国家电监会华北监管局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公安部 黑龙江省气象局 湖北省气象局
华北(原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江苏省气象局
国家电监会华东监管局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河南省气象局 黑龙江省地震局 湖北省地震局
华东(原上海)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江西省气象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河北省气象局 海南省地震局
华南(原广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江西省地震局
国家海洋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河北省地震局 湖南省地震局 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吉林省气象局 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关键时间点汇总
2012年07月27日14:41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还未公布,新一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大幕尚未拉开,但想要报名参加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安排复习计划,不错过报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为大家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的十大关键时间点,以供考生参考。
1.复习开始时间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是最好的,其实,当你准备考公务员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应该开始准备考试了。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你想要在大四上学期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话,那么你在大三上学期就要开始准备了,这时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更能系统全面地进行复习。教材方面推荐《201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对于其他人员来说,尽管已没有了暑假,但暑假开始的七月份也是开始复习的最后时间了,想要一举成功,必须尽早开始复习。
2.招考公告发布时间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布的发布时间是2011年10月12日,是报名时间的前三天,近几年都差不多是这个时间,考生可在国庆假期结束后开始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会第一时间发布公告。
3.报名时间
考试公告上会发布正确的报名时间,一般在公告发布后三天左右,前几年的报名时间都在十月中旬,考生可密切关注。
4.修改信息、更换报考职位时间 在考生未提交正确的报考职位信息或资料审核未通过之前,都可进行报名信息的修改,若报名时间结束,考生资料审核不通过或所报考的职位报名人数未达指定比例而被核减时,考生可修改报考职位,时间也会相应向后延长。因此,考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报名时间,并及时检查自己的报考信息是否通过,以免耽误考试。
5.准考证打印时间
一般在考前一周可以开始打印准考证,建议考生可以将准考证多复印几份,以免丢失影响考试。由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点一般都设在省会城市,不少考生都需要到异地去参加考试,建议外地考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密切关注国家公务员网www.xiexiebang.com,第一时间确定自己的考场后先在网上预定好自己在考场附近的住宿,此时选择较多、价钱相对便宜、也更能选到离考场近的住宿地点。
6.看考场时间
由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都在周日举行,周六是开放看考场的日子,但此时考生也只能到达考场大门口。所以建议省会城市的考生打印准考证后可以在工作日从家里出发去考场,一则可以熟悉路线,二则可以确定路上的大概用时,三则可以避开看考场高峰,不给自己造成紧张感。至于具体在哪个教室考,只需考试当日提前一点到达考点查看考场分布图即可,不需要提前知晓。
7.考试时间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时间都固定在十一月下旬或十二月上旬,相信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也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展开,请考生注意安排好复习时间。
8.查分时间 过去几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查分时间都是在考试结束后一个半月左右,也就是下一年一月中旬左右。
9.调剂时间
与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不同的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成绩超过分数线但未进入所报考职位面试名单的考生,可以进行调剂。具体的调剂时间和职位在成绩公布的同时及之后一段时间会相继公布。所以,成绩过线、想要调剂的考生要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的发布。
10.面试时间
最近几年的面试、体检和考察时间一般都在二月底或三月。由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是面向全国的,所以不同省份的不同职位的面试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所以,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考生,应密切关注所考省市的人事考试网或通过电话咨询所考单位的招考部门,务必准时参加面试。
最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专家们提醒考生,炎炎夏日是备考的最好时机,望广大考生(尤其是即将进入大四的大学生)抓好这个备考的时机,及早进入备考状态,好成绩需要长期的积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切勿对号入座,具体信息请以将要公布的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待公布)为准。
以下为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可供考生参考:
掌握公考动态,把握前沿信息,尽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考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选择篇
2012年07月30日14:42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公务员考试以其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工作较稳定等优势引来了不少人群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居高不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公务员报考不单纯是一次考试,而是一次职业选择,由于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几乎是一生的选择,一生的职业。每年国考启动后,不少考生都会仔细研究职位表,选择自己合适的职位。但是,很多考生在往年的报考中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未能通过审核,错过了报考公务员的最佳时机,与自己想要报考的职位失之交臂。为了帮助考生顺利报名,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特指点迷津:
一、职位的选择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通过对往年报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往年报考热门职位存在以下特点:
(1)无特殊专业限制;(2)学历要求为本科以上,学位要求为学士学位;(3)无政治面貌要求;(4)无基层工作年限以及相关工作经历要求;(5)无专业考试;(6)英语要求四级以上水平;(7)无户籍限制
在此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建议考生选择职位时可参考以下两点:
1、选择有意向的职位 重点关注
每年职位表发布后,考生就应该根据自己自身条件(如学历、专业等)去筛选出跟自身条件相吻合的职位,冷门专业可选择性会比较少,可选择专业不限的职位。可选择性较多的话可从中提炼出几个自己比较有意向的职位重点关注。
2、突出自身条件 尽可能减少竞争对手
从重点关注的几个职位中可选择限制较多的职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排挤掉竞争对手,比如是否为应届生、英语四六级、党员、计算机要求等,那些专业不限,四六级不要求,基层工作经验不限,政治面貌不要求,学历不要求„„这样的职位往往越是竞争最惨烈的。
2、切勿为解决就业,盲目选择不合适的职位
很多考生迫于就业等外在压力,抱着这样的想法:只要我能考上公务员,职位在哪里、是不是适合自己等都无所谓了。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在职人员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去选择适合的职位,什么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4、理性选择招考人数较多的职位
在报考职位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为了使自己获取更多的录取机会而去报考那些招考人数相对比较多的职位。此种情况下考生需要考虑的是:招考的人数多,但是报考的人数同样也很多,造成成百上千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竞争形式更为严峻,考生应谨慎报考。
5、隐性要求职位考生查看勿大意
在此考生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职位存在隐性要求,即:未明确提出,但实际上有倾向性的要求。比如一些岗位明确了工作地点,倘若在当地有住所、或者户籍在当地的话,会比较有优势;一些人事岗位,倾向于聘用中共党员;一些夜间岗位,倾向于聘用男性报考者等。
报考时必须符合报考职位的全部要求,为了防止看漏、看错,提醒各位考生将自己选出的职位从头到尾多“读”几遍。
二、常见职位选择问题
在报考生很多考生都会有些许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专业、户籍(国考不限户籍)、各种证书等。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将考生常见问题作出如下解答,考生可做参考:
1、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职位?
答: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2、我是**专业,我能否报考**职位?
答:考生报考专业以学历证书为准,报考时可报考本专业或专业不限的职位,相近相关专业是否可报考可在报考阶段详细咨询招考单位。特别留意名称相似的职位,如会计专业和会计学专业有可能会被认为专业不符,初审不通过。
3、我是成教学历,面向应届毕业生的职位,请问我是否可报考?
答:限制为“应届毕业生”的职位,凡自考、成教、函授、远程、网络等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均不可以报考。
报考过程中如若存在问题,考生可直接去电咨询报考单位,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也专为考生提供在线咨询栏目,考生可对相关疑问在线进行咨询,相关报考专家会在第一时间帮助考生进行解答。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切勿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填报,以免错失良机。
伴随的国考脚步声的临近,《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也已进入火热销售阶段,大部分考生正利用教材系统复习。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从公务员教材中心了解到,之所以不省考生选择通用教材出于以下几个原因:(1)申论、行测、历年真题融合在一本资料中,复习方便;(2)教材紧扣历年国考大纲,结构严谨;(3)申论、行测各种笔试题型全面,解题技巧独特;(4)增补资料,可获得最新国考知识点及备考方向。
国家公务员网: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50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07-30 13:58:4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大 中 小 】
2012年上半年各地大部分地区笔试已结束,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2012年秋季福建、西藏等地公务员考试将于下半年举行,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涉及的知识面却非常地广泛,广大考生应提前做好复习准备,欲参加2013年国考的考生可结合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来备考。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提供一系列常识判断练习题供广大考生演练。
1.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任意解释
2.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因而具有()。
A.指导作用 B.宣传作用
C.传递信息作用 D.凭据记载作用
3.我们常说的通货膨胀是指()。
A.流通中的货物过多,生产过剩
B.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产品紧俏引起的物价上涨
D.相当于西方国家所说的“滞涨”
4.“家电下乡”是指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有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的政策。下列不是“家电下乡”重要意义的一项是()。
A.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有利于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
D.有利于缓解逆差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5.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立法解释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规范本身需要明确界限,或者为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刑法的原则性分歧而进行的解释;司法解释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解释的效力只限于全国的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学理解释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如刑法教科书、专著、论文、案例分析中对刑法规范的含义所作的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故选A。
2.D【解析】公文有明显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上级发布的下行文,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下级上报的公文,是上级决策的依据;一个机关自己制作的公文,是自己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凭证。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具体的事务该如何处理没有把握,就查找相关的公文,看上级或有关职能部门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定,然后按照规定行事。对某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不够了解,就查找那次会议的纪要,马上即可获得清晰可靠的材料。这些都是公文依据和凭证作用的具体表现。因此,许多重要的公文,都需要归档保存很长时间,以便需要时查找。故本题答案为D。
3.B【解析】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所以选B
4.D【解析】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扩大农村消费、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缓解顺差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彩电、电冰箱、手机等主要家电产品产能很大,同时,家电产品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国家电产品在欧、美市场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贸易摩擦频发。所以“家电下乡”能够缓解因为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引起的贸易摩擦,D项“缓解逆差过快增长”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5.D【解析】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参与者)、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三要素构成。本题中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给丙,法律关系的主体就由甲和乙变成了甲和丙,即发生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
第四篇:关于全省国家公务员病
关于全省国家公务员病、事假及病、事假期间有关待
遇问题的通知
日期:2012年6月6日 来源:党建网 作者:rsk 浏览次数:0
(鄂人险[1998]108号)
各地、市、州和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组织部、政府(行署)人事局,省直各单位:
为了加强我省国家公务员的管理,解决国家公务员病、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现对国家公务员病、事假及病、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问题通知如下:
一、病假及病假期间的有关待遇
(一)国家公务员患病,需要休病假,应有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并经有关领导批准,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备案。
(二)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之和,下同)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的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基本工资全额发给。
3、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的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工作年限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工作年限二十年及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上述1、2、3项公务员中,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由人事部与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人员,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可提高10%。国家各部委与人事部联合表彰奖励的非劳动模范的人员;省、地、市、州政府(行署)名义给予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人员;省直各部门与人事厅联合给予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人员;曾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非战斗英雄称号的人员,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可提高5%。
(三)公务员在病假期间除按上述规定计发基本工资外,可继续享受有关生活福利待遇。
(四)公务员在休病假期间不得从事有经济收入的活动,否则,应停止享受病假期间的一切工资福利待遇。
(五)公务员未经批准而自行休病假的,应以旷工论处。
(六)公务员病假期间的工龄计算仍严格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二、事假及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
(一)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之外,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占用本人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可以请事假。
(二)国家公务员的事假,应由本人申请,经有关领导批准,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备案。
(三)国家公务员请事假,一年内累计最多不得超过十五天,其中工作年限满一年不到五年的,假期不得超过七天;工作年限满五年的,假期不得超过十五天。在规定的假期期限内原工资照发,超过规定假期的,则用当年的年休假冲销。年休假已休完的,要扣发基本工资,具体扣发办法按每月二十一天半除以月基本工资的日工资进行扣发。
(四)国家公务员的事假由单位人事(干部)部门进行登记,年终进行公布,一年内事假累计超过规定期限的,原则上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五)国家公务员未经准假而不到单位上班的,以旷工论处。
三、本通知适用于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
四、本通知自发文之月起执行,今后国家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中共湖北省组织部 湖北省人事厅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等级
中国公务员等级及职称关系
1、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
2、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3、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
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中国公务员级别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业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
乡科级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国有正科级企业正职,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乡科级副职:
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党委,政府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