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 ppt转.doc
• • • • • • • • •
• • • • • • • • •
• 1.3 管理学
• 管理学研究对象
– 规划、组织、激励、控制
– 管理学是一门关于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统化知识的学问
• 管理学的性质
– 综合性 – 工具性
• 第2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 • 2.1 古典管理理论 • 2.2 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学原理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 刘俊生
第1章 管理与管理学 1.1 管理概念 1.2 管理者 1.3 管理学 1.1 管理概念 管理概念
– 管理(management)就是人们确立组织目标,并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从四个方面理解管理概念
– 管理与组织 – 效能与效率 – 变革与创新 – 抽象与具体
1.2 管理者(有下级的人):角色理论 决策制定方面
• 决策主导;排除干扰;资源分配;谈判人
信息传递方面
• 追踪信息;传播信息;发言人
人际关系方面
• 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
管理者(Managers)的角色
1.2 管理者:基本技能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
• 专业技术;工作方法和程序;工作制度和政策
人事技能(Human Skill)
• 识人用人;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激励下级
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
• 未来预测;形式判定;概括事物本质
各层管理者的技能比例 • 2.3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 2.1 古典管理理论
——威尔逊(T.W.Wilson)的公共行政理论 • 理论基础
– 政治与行政二分
• 根本任务
– 弄清楚政府能够成功地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 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这些任务
• 组织
– 等级制为基础的统一指挥(集权)
• 监督
– 代议机构;公共舆论
• 2.1 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F.W.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 • 任务管理
– 方法:时间-动作研究
– 内容: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员工培训
• 组织管理
– 例外管理原则;职能工长制
• 心理革命
– 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劳资双方必须进行一次由倾轧到合作的心理革命
• 2.1 古典管理理论
——法约尔(H.Fayol)的一般管理理论 • 经营的六项职能
–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职能
• 管理的五项职能
– 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
•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 劳动分工、权责一致、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
• 2.1 古典管理理论
——韦伯(M.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 • 权威类型
– 传统权威:传统习惯的信念 – 超凡权威:个人魅力的影响 – 法理权威:对共识规则的认同
• 理想行政组织制度
– 职务服从;等级制度;固定权限;契约受命;资格确认;货币报酬;职业唯一;上级评价;职位非私有;严格纪律
• 2.2 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G.E.Mayo)的人际关系理论 • “社会人”假设
– 人不仅有金钱等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有社会和心理的需要
• 非正式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职工满意度
– 提高职员满意度的领导模式可以取代胡萝卜加大棒的领导模式 2.2 人际关系理论
——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级理论 五级需要层级理论
– 生理和物质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 地位和尊敬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前一层级需要满足,后一层级需要就会出现 2.3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一般管理理论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数理管理)理论学派 经理角色理论学派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经理主义学派
2.3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公共行政理论学派 行政生态理论 政策科学 新公共行政学 企业家政府理论 第3章 组织环境 3.1 环境与管理 3.2 一般环境 3.3 特定环境 3.1 环境与管理 组织环境
–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和力量的总和
– 组织对环境因素有一种自动选择和分辨机制 环境类型(根据变化程度和和谐程度)
– 相对稳定且简单的环境 – 相对动荡但简单的环境 – 相对稳定但复杂的环境 – 相对动荡且复杂的环境 3.2 一般环境
一般环境(General environment)•
• •
• • • •
• •
• • – 是指特定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技术等要素构成的社会环境以及这个社会所处的国际环境
一般环境的构成要素
– 政治环境 – 经济环境 – 法律环境 – 文化环境 – 技术环境 – 国际环境 3.3 特定环境
特定环境(Specific environment)
– 特定环境是指对一个组织具有潜在影响的竞争对手、服务对象、资源供应者、管理部门等因素构成的具体环境
特定环境的构成要素
– 竞争对手 – 服务对象 – 资源供应者 管理部门
第4章 战略管理 2·1 战略的本质 2·2 战略层次 2·3 战略管理程序 2·1 战略的本质 战略(strategy)
– 与组织环境与资源相匹配的、与组织价值观和期望相符合的、用于指导组织全局和确定组织远期发展方向的规划
战略的四个特征
– 战略突出了组织本身资源、技术与外界机会相结合,现实的机会与潜在的冒险性相结合
– 具有长远的时间概念,着眼于未来 – 着重于总的、概括性的谋略
– 整个行动过程均有最高领导层控制 4.2 战略层次
总体战略(一级战略)的内容
– 战略范围 – 资源部署 – 战略目标 – 战略方针
分体战略(二级战略)的类型
– 事业层战略 – 职能层战略 4.3 战略管理程序 ——战略分析
环境分析 • •
• • • • • • • •
• • • • • – PEST分析方法
– 五要素结构化分析方法 – 资源分析
– SWOT分析方法 – 文化和价值观分析 4.3 战略管理程序 ——战略选择
产品竞争战略模式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
– 成本领先战略
• 追求组织所有资源的成本优势
– 差异化战略
• 极有价值的独特的产品功能
– 集中战略
• 在很小的细分市场中通过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挤走竞争对手
产品组合战略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 or BCG)提出 瘦狗业务 现金牛业务 问号业务 吉星业务
第5章 组织目标和计划 5.1 组织目标 5.2 目标管理 5.3 计划
5.4 现代综合计划方法 5.1 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Objectives)
– 组织期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取得的成果 – 三个构成要素
• 目标对象(目标指向的客体)• 目标定额(期望成果的衡量标准)• 目标时限(目标实现的承诺期)
组织目标制定是个政治过程
– 不同利益主体磋商、学习、适应的过程 目的-手段链和目标置换 5.2 目标管理方法 实行目标管理的理由
– 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冲突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or MBO)
– 成果导向的管理方法
– 目标管理就是组织中上级和下级管理者以及职工一起制定组织目标,使组织目标同每个人的责任和与其成果相互密切联系,明确规定每个人的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衡量尺度作为单位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各个成员所作贡献• • •
• • • •
• • • • • •
• • • 的主要标准,主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控制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5.3 计划 计划
– 行动前为保证组织目标实现而拟定的具体规范、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 特点
– 重复性 – 时间性 – 层次性 – 灵活性 5.3 计划:
持续性计划(重复性计划)——为重复行动所确定的计划 政策(Policies)
– 规范组织及其成员决策思考的准则 规则(Rules)
– 规范组织及其成员具体活动的准则 程序(Programs)
– 规范组织及其成员工作的具体步骤 5.3 计划:
非持续性计划(一次性计划)——为一次性行动所确定的计划 策略计划(Tactics)
– 实行战略和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工作计划(Working Programs)
– 日常工作的具体活动安排 应急计划(Crash Programs)
– 应对紧急情况的计划 预算(Budgets)
– 数字性的计划 5.4 现代综合计划方法 滚动计划(RP)
– 又称连续性计划或滑动计划,即按照近细远粗原则制定一定时期的计划,并逐期向前移动,形成一个连续过程
计划-规划-预算法(PPBS)
– 又称规划方案预算制,将组织战略、目标、方案、项目和预算结合起来考虑的计划
计划评审技术(PERT)
– 把网络理论用于工作计划和控制方面的计划 第6章 管理决策 4·1 决策的基本问题 4·2 决策行为 4·3 系统分析方法 决策技术
6.1 决策的基本问题:定义及特征 • 决策(Decision Making)
– 是对组织未来时间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作决定的过程
• 决策特征
– 目的性:决策活动的最终指向
– 未来性:现在决定的未来行动(风险性)– 择优性:在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 – 责任性:决策者对未来行动结果负责 – 有效性:所选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 6.1 决策的基本问题:决策类型 • 确定型(Certainty)决策
– 方案有唯一确定的后果
• 风险型(Risk)决策
– 方案有概率确定的多个后果
• 不确定型(Uncertainty)决策
– 方案有概率不确定的多个后果
• 6.1 决策的基本问题:
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
• 事实命题
– 是对可观察事物及其运动方式的陈述 – 有真假之分
• 价值命题
– 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反映人们的偏好或厌恶 – 无真假之分
• 6.2 决策行为
•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 利弊分析的视角:信息来源/认知程度/合法性/成本/批判精神/责任
• 决策中的定量分析与直觉判断
– 决策是定量分析与直觉判断的结合
• 西蒙(Simon)的认知决策模式
– 管理人假设
– 三个要素与两个准则 – 四个阶段
• 6.3 系统分析方法 • 第一个阶段:问题分析
– 识别问题 – 明确问题层次 – 判断风险程度
• 第二个阶段:方案设计
– 明确目标 – 创制方案 – 评估方案
• 第三个阶段:方案抉择 • 第四个阶段:方案生效 • 6.4 决策技术 • 确定型问题的决策技术
– 本量利(CVP)分析技术 – 净现值(NPV)分析技术 – 线性规划(LP)技术
• 风险型问题的决策技术
– 决策树方法
• 不确定型问题的决策技术
– 乐观准则/悲观准则/乐观系数准则/等可能性准则/后悔值准则
• 第7章 组织结构与职务设计 7.1 组织结构 7.2 组织结构设计 7.3 组织一体化 7.4 职务设计
• 7.1 组织结构:定义、要素 • 定义
– 组织是存在于环境之中,按一定目的、任务、形式编制和组合而成的,组织成员分工与合作的工作系统,包括部门层级结构、职位系统和运作模式 –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确立的相互关系形式
• 组织结构要素
– 复杂性 – 规范性 – 集权型
• 7.1 组织结构:组织图 • 7.1 组织结构:模式 • 基本组织模式
– 直线组织模式
– 直线参谋制组织模式 – 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
• 派生组织模式
– 事业部制组织模式 – 矩阵组织模式
– 多维立体型组织模式
• 7.2 组织结构设计
• 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 外部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规模
•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 职能需要/权责一致/统一指挥/集分结合
•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 目标分解,职能归类 – 组织框架设计 – 联系方式设计 – 组织规范设计 – 配备人员
• 7.3 组织一体化 • •
• •
• • • • • • • • • •
• • • • • ——部门化方法 部门化
– 是组织的横向分化,是将一个组织划分为一系列机构或部门的行为 部门化方法
– 根据管理职能划分的方法 – 根据行业或产品划分的方法 – 根据地区划分的方法
– 根据服务对象(顾客)划分的方法 7.3 组织一体化
——组织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技术
理论基础
– 协作愿望 – 共同目标 – 信息沟通 一体化技术
– 目标协调/规范协调/信息沟通 – 纵向协调/横向协调 7.4 职务设计
职务专业化:精细简单的工作设计 职务轮换:定期或不定期地轮换岗位 职务扩大化:增加工作的横向多样性 职务丰富化:扩大纵向工作范围
工作团队:围绕团队而非个人设立工作 弹性工作时间:自由选择上班时间 第8章 人员管理 8.1 人员选择 8.2 人员考核 8.1 人员选择
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适其人
– 人性化的职位设置 – 科学地识别人才 内升与外选
– 考试方法 – 工作评定方法 8.2人员考核 特性评价
– 忠诚、热情、坚毅、内向、勤勉、……
能力评价
– 决策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绩效评价
– 出勤状况、工作成绩、工作效率、……
第9章 组织变革
9.1 组织变革的相关力量分析 9.2 组织变革内容 9.3 组织变革过程
• 9.1 组织变革的相关力量分析 • 变革(Change)动力
– 内部动力:财务压力、采用新技术、人事变更……
– 外部动力:竞争压迫、技术进步、政策变化……
– 变革的推动者
• 变革阻力
– 惯性阻力:与环境稳定性、组织规模和正规化相关 – 人为阻力(见后面)
9.1 变革的相关力量分析人为阻力 • 变革结果的不确定性
– 给人以模糊的不可预期的感觉
• 投入的费用(既得利益)
– 为现有状况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
• 误解变革
– 变革过程中的不良推测和谣传:信息不畅
• 变革的不合目的性
– 变革与既定组织目标相悖
• 9.2 组织变革内容 • 结构变革
– 权力模式调整/结构设计/职务设计/薪酬和评价制度设计/变革控制系统
• 技术变革
– 设备更新/工艺流程改变/自动化的引入/管理方法的变革
• 人事变革
– 组织发展/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过程咨询/团队建设/组际发展
• 9.3 组织变革过程 • 变革过程的两种观点
– 渐进式变革过程 – 突变是变革过程
• 变革模式
– 卢因模型:三步骤模型
• 解冻-变革-冻结
– 沙恩模型:六步骤模型
• 感知差距-拟定方案-推进变革-稳定成果-输出成果-检查反馈
9.3 组织变革过程
• 冲突的处理
– 放任自流
• 不管不问,任其存在
– 息事宁人
• 停留于表面上的一致性,掩盖冲突
– 折衷妥协
• 双方都降低自己的利益诉求
– 政治协商
• 追求双赢,最大程度地满足双方要求 • • • • •
• •
• •
• •
• • – 强制处理
• 强制压服另外一方
第10章 行为基础 10.1 个体行为 1.02 群体行为 10.1 个体行为
个性(Personality)
– 个性是影响人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性 – 霍兰德的个性—工作适应理论 – 个性与组织行为
• 官僚定向 • 控制点
• 马基雅维里主义 • 权变
10.1 个体行为 态度(Attitudes)
– 态度是对物体、人、时间、情景等作出固定反映的相对稳定的情绪倾向 – 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 态度调查 – 工作满意 – 态度与管理 10.1 个体行为
知觉(Perception)
– 知觉是解释个体感觉到的信息,给环境规定次序并赋予意义的过程 – 归因理论 – 知觉偏见
• 首效偏差/投射偏差/晕轮效应/内隐个性/对比效应/定型偏差/预知偏差
– 知觉与管理
• 员工因知觉而采取行动
10.1 个体行为 压力(Stress)
– 压力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面临着与其愿望的实现密切相关的机会、限制和要求,但动态的条件使其愿望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反应 – 压力反应
• 行为反应 • 心理反应 • 生理反应
– 压力与管理 10.1 个体行为 学习(Learning)
– 学习是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长久的行为改变 – 操作学习– 社会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与管理 10.2 群体行为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是组织创立的,非正式群体是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自然形成的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维持因素
– 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机会 – 目标达成的可能性 – 成员个人特性 10.2 群体行为 群体结构
– 群体规模/群体规范(绩效规范/报酬分配规范/忠诚规范/服饰规范)/角色/地位
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
– 威胁与竞争/群体目标/加入群体的高门槛/群体规模 工作团队(Work Teams)建设
– 共同目标/员工资源/相互信任/外部支持 第11章 激励理论 11.1 人性假设 11.2 激励理论
11.3 从激励理论到激励实践 11.1 人性假设
X理论-Y理论(Douglas McGregor)
– X理论:不愿工作,逃避责任 – Y理论:愿意工作,承担责任 不成熟—成熟理论(Chris Arggris)
– 被动或主动、依赖或独立、行为方式单一或多样、……
复杂人假设理论(Edgar H.Schein)
– 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孔茨(Koonts)假设(见后面)
11.1 人性假设 孔茨(Koonts)假设 人最关心的是他“自己”
人是乐于工作的 人是可以被领导的
群居和独处都是人的天性 人对组织有依赖性 不存在“平均的人”
人能尽全力接受挑战 11.2 激励理论
激励(Motivation)概念
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而给予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指导或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一个过程
激励理论
激励的需要论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的认知论 激励的强化论
11.2 激励理论 ——激励的需要论
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
双因素理论(Two-factors theory)
–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成就激励理论(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 成就、权力、归属
生存-交往-发展理论(ERG theory)
– 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发展需要 11.2 激励理论 ——激励的强化论 基本原理
– 强化理论是以操作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理解和修正人们行为的一种激励理论
增强或维持行为的强化
– 正强化:把一种刺激物加入有关情景
– 负强化:把一种刺激物从有关情境中排除掉 减少或抑制行为的强化
– 消退:排除某种强化物
– 惩罚:给予某种反感的刺激 11.2 激励理论 ——激励的认知论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 激励力=效价×期望概率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 自己的所得/自己的付出 – 他人的所得/他人的付出 – 进行比较 综合激励模型
– 强调需要理论、过程理论和强化理论的综合运用 8·3 从激励理论到激励实践
金钱:针对不同人员制定不同报酬制度 目标:具体性、挑战性、可接受性目标 工作设计: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岗位设计 弹性工作时间:自己选择办公时间 培训:让员工“成熟”起来
参与管理:让员工了解上层的工作情况 加强责任心:权责利一致的常识性原则 第12章 领导 12.1 领导影响力 12.2 领导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 领导行为 12.4 领导方式 12.1 领导影响力 领导
– 是指影响力(权威)或具有影响力的人 领导与管理
– 二者之间的关系中西方有不同的理解 领导与激励
– 领导构成激励的重要因子
12.1 领导影响力
——职位权力的影响方式 合法要求 奖励报酬 强迫 决策 信息控制
12.1 领导影响力
——个人权力的影响方式 专家权 个人魅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尚的品质 创新精神
12.2 领导理论
特质理论(Trait theory)
– 研究领导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定品质 – 该理论受到很多质疑 情景理论(Situational theory)
– 通过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纬度研究领导 – 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 通过分析关键因素研究领导
– 关键因素:职权、任务结构、与员工关系 12.3 领导行为 双因素论
– 通过定规和关怀两个纬度研究领导 – 形成四种领导行为 支持关系论
– 假设:以人为中心比以事为中心更有效率
– 四种管理系统:刚性权威/管理柔性权威管理/协商性管理/参与性管理 – 支持管理轮是第四种管理系统的基础 管理方格论(见后面)12.3 领导行为 ——管理方格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贫乏型(1·1)任务型(9·1)俱乐部型(1·9)中庸之道型(5·5)团队型(9·9)12.4 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
– 领导方式随组织环境、工作任务、员工素质、上下关系、组织结构的变化而改变,不存在普遍有效的领导方式
目标-途径方式
– 有效的领导方式是确定组织目标并为下级完成目标铺平道路 领导-参与方式
– 从7个权变因素到5种领导方式 第13章 沟通 13.1 沟通概述 13.2 沟通障碍分析 13.3 沟通方式 13.1 沟通概述
沟通(Communication)概念
– 就是信息的传递与理解 沟通要素
– 信源/信宿/信息/信息编码/信道/信息解码/反馈 沟通原则
– 双向沟通原则 – 有效原则 13.2 沟通障碍分析 沟通主体障碍
– 信息发出者因素/信息接收者因素 沟通信息障碍
– 真实性/吸引性/显著性/新鲜性 沟通技术障碍
– 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 13.3 沟通方式
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
– 书面沟通:正式、条理 – 口头沟通:即时、随意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 正式沟通:正式组织内的沟通 – 非正式沟通:正式组织外的沟通 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 纵向沟通:信息向上或向下流动 – 横向沟通:信息的水平流动 第14章 控制理论与技术 14.1 控制概述 • •
• •
• •
• • • •
• • 14.2 控制过程
14.3 预算与责任中心
14.1 控制概述 控制概念
– 就是监视各项活动,测量、核对和验证这些活动的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各种重要偏差,以保证活动按规划进行的过程
控制指向
– 控制人员行为 – 控制组织信息 – 控制财务活动 – 控制作业活动 – 控制组织绩效 14.1 控制概述 控制种类
–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
• 未来导向
– 后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 过去导向
– 即时控制(Concurrent control)
• 同期导向
14.2 控制过程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
– 使标准具有为人所知的可度量和可控制的特征 – 度量上述特征的手段
– 把实际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差异的手段 – 引起组织中的变化以便调整有关特征的手段 控制标准
– 物理标准/成本标准/收益标准/方案标准/无形标准 控制过程
– 衡量/比较/矫正 14.3 预算与责任中心
预算(Budget)
– 计划的数量说明(不只是金额的反映)– 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 预算方法:零基预算/弹性预算 责任中心(Responsibility center)
– 成本中心(Cost center)
• 仅对成本负责
– 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
• 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
– 投资中心(Investment center)
• 对成本、收入、利润都负责
第15章 管理信息系统 15.1 信息 • • • •
• • •
• • • • • • 15.2 管理信息系统
15.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15.1 信息
信息(Information)
– 指改变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的一种知识增量 – 两个特征;知识增量;改变不确定性 信息流
– 组织的正式信息流主要是由纵向交流形成 15.2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
– 能够为管理者经常提供思绪信息的系统
– MIS由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信息管理者、信息处理机构组成 MIS的设计
– 决策系统分析/信息需求分析/决策集成分析/信息处理设计 特别事项
– MIS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系统/MIS的成本与效益/两大危险观点 15.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
– MIS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 管理者工作的改变
– 对规划/决策/组织/激励/控制都产生影响 通过MIS获取竞争优势
– 领先对手一步建立这种优势,并通过不断地修改和更新系统时刻保持着这种优势
第二篇:管理学PPT讲稿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而旅游便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消费形式在近十年来内在国内广泛兴起。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令酒店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007年底,中国星级酒店达14326家,是1978年全国饭店数的100倍,客房数达到160万间;2007年底品牌经济型酒店1698家,客房数188788间。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合起来的酒店数约1.6万家、客房数约为180万间,分别是美国2007年底饭店数和客房数的34%和36%①。面对巨大的市场和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中国的酒店业的内部的管理体系和架构是提高整个行业内部管理高效性和合理性的关键。本文通过《管理学原理》——南开大学出版社中提到的知识和结合国内外较为成功的酒店管理模式,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一个正对高端五星级酒店的较为简
世界各国酒店管理模式一般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政府主导管理③。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一些小国家或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如泰国。第二种,饭店协会管理。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旅游业的兴起是由于旅游需求的推动,因而饭店的发展更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协会代表行业向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瑞士等第三种政府与饭店协会共同管理。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管理方法,更多地受各国具体国情的影响,如日本、英国、韩国等。单和简略的酒店内部管理架构体系。
按照酒店的建筑设备、酒店规模、服务质量、管理水平,逐渐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等级标准④。通行的旅游酒店的等级共分五等,即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酒店。五星酒店:这是旅游酒店的最高等级。设备十分豪华,设施更加完善,除了房间设施豪华外,服务设施齐全。各种各样的餐厅,较大规模的宴会厅、会议厅,综合服务比较齐全。是社交、会议、娱乐、购物、消遣、保健等活动中心。
(一)服务宗旨和服务理念
首先,作为一个高端的五星级酒店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和理念。酒店对顾客的每一项服务都要围绕酒店的品牌特色和企业理念。其次,酒店中的每一位员工,上到酒店的首席执行官下到一个普通的客房服务员,都要秉承着客户至上理念。再次,不管在餐饮、健身、客房等酒店服务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做到为顾客设身处地地考虑,给顾客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最后,通过赠送纪念品的方式在给顾客留下良好印象的同时将自己的品牌宣传出去。
(二)管理体系和架构的具体阐释
本文在遵守劳动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层幅适当原则和部门化原则五大组织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矩阵制结构来设计酒店内部组织管理架构。所谓酒店管理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它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实现对酒店经营过程中人力、物力、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管理,一般包含预定接待、帐务处理、客房中心、报表中心等功能模块。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酒店管理系统越来越得到普及⑤。
酒店日常运行的最高的领导人为总经理,总经理指挥酒店内部管理和酒店外部广告宣传两个主要项目,分别设立两个项目负责人。总经理领导客房部经理、大堂经理、餐饮部经理、健身娱乐部经理、后勤部主管。
客房部经理和酒店内部管理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客房服务人员,大堂经理和酒店内部管理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前台服务人员(具体包括行李员、引导员等),餐饮部经理和酒店内部管理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餐饮服务人员,健身娱乐部经理和酒店内部管理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餐饮服务人员和各种健身娱乐设施的维护,后勤部主管和酒店内部管理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后勤服务人员和各种绿化的养护以及酒店卫生的维护。
客房部经理和酒店外部广告宣传负责人共同管理客房广告设计宣传人员,大堂经理和酒店内部外部广告宣传负责人共同管理前台广告设计宣传人员,餐饮部经理和酒店外部广告宣传负责人共同管理餐饮广告设计宣传人员,健身娱乐部经理和酒店外部广告宣传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餐饮广告设计宣传人员,后勤部主管和酒店外部广告宣传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酒店花园和各种重大活动和纪念日的广告设计和宣传。
第三篇:财务管理学PPT
财务管理学(本)3.某公司2003年的销售净收入为315000元,应收账款的年末数为18000元,年初数为16000元,则其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次。
C.18.5 315000/[(18000+16000)/2]=18.5 14.某公司年末财务报表数据为:流动负债40万元,流动比率2.5次,速动比率为1.3,销售成本80万元,年初存货32万元,则本存货周转率为?次。
B.2 流动资产:40*2.5=100 速动资产:40*1.3=52年末存货:100-52=48平均存货:(32+48/2=40 存货周转率:80/40=2 已知某公司2006年会计报表的有关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资产 8000 10000 负债 4500 6000 所有者权益 3500 4000 利润表项目 上年数 本年数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略)20000 净利润(略)500 要求:(1)计算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下列指标(凡计算指标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数据的,均按平均数计算):
①净资产收益率; ②总资产净利率(保留三位小数); ③主营业务净利率; ④总资产周转率(保留三位小数); ⑤权益乘数。(2)用文字列出净资产收益率与上述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并用本题数据加以验证。
解答:(1)①净资产收益率=500/[(3500+4000)/2]=13.33% ②总资产净利率=500/[(8000+10000)/2]=5.556% ③主营业务净利率=500/2000=2.5% ④总资产周转率=20000/[(8000+10000)/2]=2.222 ⑤权益乘数=[(8000+10000)/2] /[(3500+4000)/2] =2.4(2)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 周转率×权益乘数
=2.5%×2.222×2.4=13.33% 1.A公司于2007年3月10日销售钢材一批,收到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60000元,票面利率为4%,期限为90天(2007年6月10日到期),则该票据到期值为()元。A.60600 60000*(1+4%/360*90)=60600 6.A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元,B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元,若利率为10%,则二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相差?元。
A.33.1 100*3.31*1.1 ¨C100*3.31=33.1 甲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在由上述股票组成的证券投资组合中,各股票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0%,30%和20%,其β系数分别为2.0,1.0和0.5。市场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A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2元,刚收到上一派发的每股1.2元的现金股利,预计股利以后每年将增长8%。
要求:(1)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公司证券组合的β系数; ②甲公司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RP);
③甲公司证券组合的必要投资收益率(K); ④投资A股票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2)利用股票估价模型分析当前出售A股票是否对甲公司有利。解答:(1)①β=50%×2+30%×l+20%×0.5=1.4 ②RP=1.4×(15%-10%)=7%
③K=10%+1.4×5%=17% ④KA=10%+2×5%=20%(2)VA= 1.2×(1+8%)/(20%-8%)=10.8元
A股票当前每股市价12元大于A股票的价值,因而出售A股票对甲公司有利。
如果M公司有甲、乙两家提供不同信用条件的卖方,甲公司的信用条件为¡°3/10,N/30¡±;乙公司的信用条件为¡°2/20,N/30¡±,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①如M公司在10~30天之间用该笔应付账款有一投资机会,投资回报率为60%,M公司是否应在10天内归还甲的应付账款,以取得3%的折扣? ②当M公司准备延期付款,应选择哪一个卖家?
③当M公司准备享有现金折扣,应选择哪一个卖家?
①不应该归还甲的应付款。因为,不在10天内付款,M公司放弃的现金折扣成本为:
[3%/(1-3%)]×(360/20)=56%,但10~30天内运用该笔款项可得60%的回报,60%>56%,故企业应放弃折扣。
②甲。放弃甲的现金折扣成本为56%,放弃乙的现金折扣成本为:[2%/(1-2%)]×(360/10)=73%。故应选择甲。
③放弃的现金折扣为公司的资金成本,享有现金折扣则为公司的收益率。故当M公司准备
3.某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9%,每年付息一次,发行费率为1%,所得税率为33%,则该债券的资金成本为?%。
B.6.09 [9%(1-33%)]/(1-1%)*100%=6.09% 5.某公司普通股发行价为10元,市场价格为20元,筹资费率为5%,第一年发放现金股利1元,以后每年增长2%。假定所得税率为33%,则该股票成本为? %。
D.12.53 1/(10-10*5%)*100%+2%=12.53%
某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1000万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5000万元债务,该公司目前的息税前盈余为2000万元。该公司现在拟开发一个新的项目,该项目需要投资5000万元,预期投产后每年可增加息税前利润500万元。该项目备选的筹资方案有三个: ①按12%的利率发行债券 ;②按面值发行股利率为10%的优先股;
③按20元/股的价格增发普通股。
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证券发行费可忽略不计。要求:
①计算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以及增发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②计算筹资前后的财务杠杆系数。③该公司应当选择哪一种筹资方式?理由是什么?
①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EBIT-500)×(1-30%)/1250=
(EBIT-1100)×(1-30%)/1000 EBIT =3500(万元)
增发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EBIT-500)×(1-30%)/1250=〔(EBIT-500)×(1-30%)-5000×10%〕/1000 EBIT =4071.43(万元)
②筹资前的财务杠杆=2000/(2000-500)=1.33 发行债券的财务杠杆=2500/(2500-1100)=1.79 发行优先股的财务杠杆=2500/〔2500-500-500/(1-30%)〕 =1.94 增发普通股的财务杠杆=2500/(2500-500)=1.25 ③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等于2000+500=2500(万元)
所以此时负债筹资的每股收益=(2500-1100)×(1-30%)/1000=0.98(元/股)
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2500-500)×(1-30%)-5000×10%〕/1000=0.9(元/股)
增发普通股筹资的每股收益=(2500-500)×(1-30%)/1250=1.12(元/股)
由于增发普通股的每股利润(1.12元)大于其它方案,且其财务杠杆系数(1.25)小于其它方案,即增发普通股筹资的收益性高且风险低,所以方案三优于其它方案。
A公司2003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销售收入增加额为5000¡ª4000=1000万元,增加的资产为1000×100%=1000万元,增加的负债为1000×10%=100万元,增加的所有者权益为 5000×5%×(1¡ª60/200)
=5000×5%×70%=175万元。所以,外部融
资额=1000¡ª100¡ª175=725(万元)
②销售收入增加额为4500¡ª4000=500万元,增加的资产为500×100%=500万元,增加的负债为500×10%=50万元,增加的所有者权益为4500×6%×100%=270万元,外部融资额=500¡ª50¡ª270=180万元。
③A公司预计2004年不可能获得任何外部融
资,意味着外部融资额为0。设2004年的销 售额增量为X,则:X×100%-X×10%-
(4000+X)×5%×70%=0 X=161.85(万元)2004销售额=4000+161.85 =4161.85(万元)
①某企业投资方案A的年销售收入为180万元,年成本和费用的总额为120万元,其中折旧为1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为1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则该投资现金净流量为?万元。
B.62 =(180-120)×(1-30%)+10+10 =62。
②有一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270万元,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有效期为5年,每年可获得现金净流量69万元,则此项目的内含报酬率为?%。B、8.77 某公司拟更新一台旧设备,其账面折余价值为10万元,如果目前出售可取得收入7.5万元,预计还可使用5年,该公司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4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与使用旧设备的残值一致;使用新设备后公司的销售收入第一年可从100万元上升到115万元,第二至五年的销售收入可从150万元上升到170万元,每年的经营成本将要从110万元上升到118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0%,资金成本率为10%。
要求:(1)计算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2)计算经营期各年增加的净利润;(3)计算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所发生的净损失及其抵减的所得税;(4)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5)通过计算差额内部收益率,说明该设备是否应当更新?(P/A,14%,4)=2.9137,(P/A,15%,4)=2.8550,(P/F,14%,1)=0.8772(P/F,15%,1)=0.8696(1)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新设备的投资-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 =40-7.5=32.5万元(2)更新决策每年增加的折旧=(40-7.5)/5=6.5万元
经营期1-5年每年增加的经营成本118-110=8万元
经营期1-5年每年总成本的变动额 =8+6.5=14.5万元
经营期第1年增加的销售收入=115-100=15万元
经营期2-5年每年增加的销售收入=170-150=20万元
所以,经营期第1年增加的净利润 =(15-14.5)×(1-30%)=0.35万元
经营期第2-5年每年增加的净利润 =(20-14.5)×(1-30%)=3.85万元
(3)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10-7.5=2.5万元 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抵减所得税 =2.5×30%=0.75万元(4)ΔNCF0=-32.5万元
ΔNCF1=0.35+6.5+0.75=7.6万元 ΔNCF2-5=3.85+6.5=10.35万元
(5)-32.5+7.6×(P/F,ΔIRR,1+10.35×(P/A,ΔIRR,4)×(P/F,ΔIRR,1)=0 当I=14%时,NPV=0.62 当I=15%时,NPV=-0.20 ΔIRR-14%)/(15%-14%)=(0-0.62)/(-0.2-0.62)ΔIRR=14.76% 由于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10%,所以应该更新。6.2004年1月1日,某公司以10200元的价格购买面值为10000元的2000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8%,每年付一次息,若该公司持有至到期日,其到期收益率为 ?%。
A.5.88 B.6.86 C.8 D.7.84 [10000(1+8%)-10200]/10200*100% 8.甲公司拟发行面值为1000元的5年期债券,其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当前的市场利率为10%。乙公司准备购买该债券进行投资,该债券定价为?元时,乙公司才会购买。
A.低于924.16 80*3.791+1000*0.6209=924.18 9.某公司发行的股票,预期报酬率为20%,最近刚支付的股利为每股2元,估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0%,则该种股票的价格为?元。C.22 2*(1+10%)/(20%-10%)=22 甲公司以1050元的价格购入债券A,债券A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债券的票面收益率;(2)如果该债券按年付息,计算该债券的本期收益率;
(3)如果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持有3个月后以1080元的价格卖掉,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4)如果该债券为按年付息,9个月后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5)如果该债券为按年付息,两年后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解:(1)票面收益率=(1000×8%/1000)×100%=8%(2)本期收益率=(1000×8%/1050)× 100%=7.62%(3)持有期收益率=[(1080-1050)/(3/12)]/1050×100%=11.43%
(4)到期收益率=[(1000+1000×8%)-1050]/(9/12)/1050×100%=3.81%
(5)1050=1000×8%×(P/A,I,2)+1000×(P/F,I,2)
经过测试得知:当I=5%时,1000×8%×(P/A,I,2)+1000×(P/F,I,2)=1055.752 当I=6%时,1000×8%×(P/A,I,2)+1000×(P/F,I,2)=1036.672 用内插法计算:(6%-I)/(6%-5%)=(1036.672-1050)/(1036.672-1055.752)
I=5.3%
即到期收益利率为5.3%
10.某公司预计2002年应收账款的总计金额为3000万元,必要的现金支付为2100万元,应收账款收现以外的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600万元,则该公司2002年的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为?%。C.50(2100-600)/3000*100%=50% ①某企业预测的年赊销额为12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为3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10%,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万元。
B、6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年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360×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1200×30/360×60%×10%=6
②某企业全年耗用A材料2400吨,每次的订货成本为1600元,每吨材料储备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订货次数为()次。C、3 经济进货批量=800(吨)
最佳订货次数=2400/800=3(次)
③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全年的现金需要量为300000元,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为6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则全年固定性转换成本是?元。C、3000 根据公式可知:
最佳现金持有量=60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次数=300000/60000=5(次)
全年固定性转换成本=5×600=3000(元)
A企业全年需从外购入材料2000公斤,每次进货费用5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5元,该材料每公斤进价20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1000公斤,按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超过1000公斤,价格优惠5%。要求:(1)计算该企业进货批量为多少时,才是有利的。(2)计算该企业最佳的进货次数。(3)计算该企业最佳的进货间隔期为多少天(4)计算该企业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
解:(1)①在没有价格折扣时,最佳进货批量=根号2×50×2000/5=200(公斤)
存货成本总额=2000×20+2000/200×50 +200/2×5=41000(元)
②取得价格折扣5%时,企业必须按1000 公斤进货,存货总成本=2000×20×(1-5%)+2000/1000×50+1000/2×5=40600(元)
③通过计算比较,进货批量1000公斤的总成本低于进货批量200公斤的总成本,因此,该企业应按1000公斤进货更有利。(2)最佳的进货次数=2000/1000=2(次)(3)最佳的进货间隔期=360/2=180(天)
(4)平均占用资金=(1000/2)×20 ×(1-5%)=9500(元)8.某股票拟进行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息2.5元,个人所得税率为20%,该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0元,则该股票的除权价应该是?元。
B.9.75 10-2.5/10=9.75
9.某股票拟进行股票分红,方案为每10股送5股,个人所得税率为20%,该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9元,则该股票的除权价应该是?元。A.6 9/(1+5/10)=6
10.如果企业缴纳33%的所得税,公积金和公益金各提取10%,在没有纳税调整和弥补亏损的情况下,股东真正可自由支配的部分占利润总额的?%。
B.53.6 1*(1-33%)*(1-20%)=53.6% ①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假定某公司目标资金结构为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3比2,该公司下一计划投资600万元,今年年末实现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股利分配时,应从税后净利中保留?万元用于投资需要,再将剩余利润发放股利。
D、360 投资中需要的权益资金=600×3/(3+2)=360(万元)
②某公司现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额1元,资本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股票市价20元;若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市价折算未分配利润的变动额,公司资本公积的报表列示将为?万元。
C、490 股本按面值增加1×100×10%=10万元,未分配利润按市价减少20×100×10%=2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200-10=190万元,累计资本公积=300+190=490万元
甲公司2004年销售额200000元,税后净利240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财务杠杆系数为1.5,固定营业成本为48000元;(2)所得税率40%;(3)2004年普通股股利为30000元。要求:(1)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2)若2005年销售额预期增长10%,则每股收益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几?(3)若该公司实行的是稳定股利政策,法定盈余公积金(包括公益金)的提取率为20%,则能满足股利支付的最少销售额是多少?
(1)税前利润=24000/(1-40%)=40000 EBIT=税前利润+利息=40000+I 1.5=EBIT/(EBIT-I)=(40000+I)/40000 利息I=20000 EBIT=60000 边际贡献=60000+48000=108000 经营杠杆系数=108000/60000=1.8 复合杠杆系数=1.8×1.5=2.7(2)每股收益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2.7×10%=27%(3)边际贡献率=108000/200000=54%
设销售额为X,则有
(X×54%-48000-20000)×(1-40%)×(1-20%)=30000 X=241666.67(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预计2002年应收账款的总计金额为3000万元,必要的现金支付为2100万元,应收账款收现以外的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600万元,则该公司2002年的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为?%。C.50(2100-600)/3000*100%=50% 2.某企业预测的年赊销额为12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为3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10%,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万元。
B、6 =1200×30/360×60%×10%=6 3.某企业全年耗用A材料2400吨,每次的订货成本为1600元,每吨材料储备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订货次数为()次。
C、3 经济进货批量=800(吨)最佳订货次数=2400/800=3(次)
4.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全年的现金需要量为300000元,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为6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则全年固定性转换成本是?元。
C、3000最佳现金持有量=60000(元)全年现金转换次数=300000/60000=5(次)
全年固定性转换成本=5×600=3000(元)
5.某股票拟进行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息2.5元,个人所得税率为20%,该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0元,则该股票的除权价应该是?元。
B.9.75 10-2.5/10=9.75 6.某股票拟进行股票分红,方案为每10股送5股,个人所得税率为20%,该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9元,则该股票的除权价应该是?元。
A.6 9/(1+5/10)=6 7.如果企业缴纳33%的所得税,公积金和公益金各提取10%,在没有纳税调整和弥补亏损的情况下,股东真正可自由支配的部分占利润总额的?%。
B.53.6 1*(1-33%)*(1-20%)=53.6% 8.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假定某公司目标资金结构为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3比2,该公司下一计划投资600万元,今年年末实现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股利分配时,应从税后净利中保留?万元用
于投资需要,再将剩余利润发放股利。
D、360 投资中需要的权益资金=600×3/(3+2)=360(万元)9.某公司现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额1元,资本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股票市价20元;若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市价折算未分配利润的变动额,公司资本公积的报表列示将为?万元。
C、490 股本按面值增加1×100×10%=10万元,未分配利润按市价减少20×100×10%=2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200-10=190万元,累计资本公积 =300+190=490万元
四、计算业务题
1.某公司2005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资 产 期末 负债及净资产 期末 货币资金 95 流动负债 218 应收账款 150 长期负债 372 存货 170 负债合计 590 待摊费用 35 净资产 720 流动资产 450 固定资产 860
总 计 1310 总 计 1310 另外,该企业2004年的销售净利率为20%,总资产周转率为0.7次,权益乘数为1.71,自有资金利润率为23.9%。2005年的销售净收入为1014万元(其中,赊销净额为570万元),净利润为253.3万元。
要求:(1)计算2005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
(2)计算2005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2005年的销售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4)采用杜邦分析法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解:(1)流动比率=450/218=2.06 速动比率=280/218=1.28
资产负债率=590/1310=45.04% 权益乘数=1.82
(2)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570/150=3.8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1014/860=1.18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1014/1310=0.77(3)销售净利率=253.3/1014=24.98%
股东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253.3/720=35.18%(4)销售净利润变动的影响=
(24.98%—20%)×0.7×1.71=5.96%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
24.98%×(0.77—0.7)×1.71=2.99%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
24.98%×0.77×(1.82—1.71)=2.12% 2.已知如下资料:
资产负债表
甲公司 2005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负债与权益
货币资金 150 应付账款 300 应收账款 长期负债
存货 实收资本 300 固定资产 留存收益 300 合计 合计
长期负债与权益之比为0.5,销售毛利率10%,存货周转(按年末数计算)9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天(即平均收现期,按年末数、360天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按年末数计算)2.5次。要求完成上表并列出计算过程。
解:净资产=300+300=600 长期负债=600*0.5=300
资产=负债+权益=300+300+600=1200 销售额=2.5*1200=3000 应收账款=18*3000/360=150 由销售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 销售额=10% 计算得出 销售成本=2700 则存货=2700/9=300 固定资产=1200–150–150–300=600 3.企业拟以600万元进行投资,现有A和B两个互斥的备选项目,假设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呈正态分布,具体如下:
经济情况 概率 A项目收益率 B项目收益率
好 0.3 110% 130% 一般 0.6 60% 70% 差 0.1 10%-10% 要求:(1)分别计算A、B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2)如果无风险报酬率为8%,风险报酬系数为0.3,请分别计算A、B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解:(1)A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0.3×110%+0.6×60%+0.1×10%=70% A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30% A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42.86% B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
=0.3×130%+0.6×70%+0.1×(-10%)=80% B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 =40.25% B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期望值=50.31%(2)A的投资报酬率=8%+42.86%×0.3=20.86% B的投资报酬率=8%+50.31%×0.3=23.09% 4.某企业现有资本总额5300万元,其中长期债券2200万元,年利率8%,筹资费率为5%;普通股3100万元,每股的年股息率为12%,预计股利增长率为3%,筹资费率为6%。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成本。
解: 债券成本=8%*(1-33%)/(1-5%)=5.64% 普通股成本=12%*(1+3%)+6%=18.36% 加权平均成本= 5.64%×2200/5300+18.36%×3100/5300 =13.08% 5.C公司现在已经发了债券500万元,利率为8%。它打算再筹资300万元进行业务扩展。有以下两种方案:再发行新债券,利率为10%;发行面值为15元的普通股20万股。公司已有100万股普通股发行在外,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0%。
(1)假定EBIT为180万元,求两种筹资方式下的 EPS各为多少?(2)计算筹资的无差别点。(3)在EBIT为200万元时你愿意选择那一种方式? 在次优方式成为最好之前,EBIT需增加多少? 解:(1)在发行新债券筹资方式下的EPS为
[(180-500*8%-300*10%)*(1-30%)]/100 =0.77(元);
在发行普通股筹资方式下的EPS为
[(180-500*8%)*(1-30%)]/(100+20)=0.82(元)。
(2)发行新债券和发行普通股两种筹资方式的无差别点为 [(EBIT-500*8%-300*10%)*(1-30%)]/100 = [(EBIT-500*8%)*(1-30%)]/(100+20)EBIT =220(万元)。(3)在EBIT为200万元时应采用普通股筹资方式。在次优方式成为最好之前,EBIT需增加20万元。
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其中直接材料2元,直接人工2元,其它变动费用1元。
要求:
(1)假定销售额为50000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固定成本总额。(2)假定直接人工成本增加10%,边际利润率不变,则售价应提高多少? 解:(1)销量=50000/8=6250 6250*(8-5)-固定成本=0 固定成本=18750(2)边际利润率=(8-5)/8=37.5% 新单位变动成本=2+2×(1+10%)+1=5.2 设新单价为P(P-5.2)/P=37.5% P=8.32 当单价提高0.32元时,能维持目前的边际利润率。
7.天明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发放现金股利1620万元。200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200万元,年末股本总额为5000
万元。2009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需要筹资6000万元。现有下列几种利润分配方案:
(1)保持2007年的股利支付比率;
(2)2009年投资所需资金的45%通过借款筹集,其余通过2008年收益留存来融资,留存收益以外的净利润全部用来分配股利;
(3)2009年投资所需资金的一部分由投资人追加投资,拟实施配股,按2008年年末总股本的30%配股,估计配股价格为3.50元,发行(承销)费用约为筹资额的4%;其余所需资金通过2008年收益留存来融资,多余利润全部分配现金股利。
要求:对上述各种分配方案,分别计算该公司2008年利润分配每股现金股利金额。解:(1)2007年的股利支付比率为 1620÷4500=36%,因此,2008年公司的现金股利总额为5200×36%=1872万元。每股现金股利为
1872÷5000=0.3744(元)
(2)2008年收益留存额应为6000×55%=3300(万元),用来分配股利的金额为5200-3300=1900(万元),每股现金股利=0.38元
(3)2009年配股1500万股,筹资净额为(1500×3.5×(1-4%)=5040(万元),通过2008年收益留存来融资的数额为6000-5040
=960万元,多余利润为5200-960=4240万元,全部分配现金股利,每股现金股利为0.848元。
8.A企业全年需从外购入材料2000公斤,每次进货费用5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5元,该材料每公斤进价20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1000公斤,按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超过1000公斤,价格优惠5%。要求:(1)计算该企业进货批量为多少时,才是有利的。(2)计算该企业最佳的进货次数。(3)计算该企业最佳的进货间隔期为多少天(4)计算该企业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解:(1)①在没有价格折扣时,最佳进货批量=根号2×50×2000/5 =200(公斤)
存货成本总额=2000×20+2000/200×50 +200/2×5=41000(元)
②取得价格折扣5%时,企业必须按1000 公斤进货, 存货总成本
=2000×20×(1-5%)+2000/1000×50+1000/2×5=40600(元)③通过计算比较,进货批量1000公斤的总成本低于进货批量200公斤的总成本,因此,该企业应按1000公斤进货更有利。(2)最佳的进货次数=2000/1000=2(次)(3)最佳的进货间隔期=360/2=180(天)
(4)平均占用资金=(1000/2)×20×(1-5%)=9500(元)9.甲公司2004年销售额200000元,税后净利240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财务杠杆系数为1.5,固定营业成本为48000元;(2)所得税率40%;(3)2004年普通股股利为30000元。要求:(1)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2)若2005年销售额预期增长10%,则每股收益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几?(3)若该公司实行的是稳定股利政策,法定盈余公积金(包括公益金)的提取率为20%,则能满足股利支付的最少销售额是多少?
(1)税前利润=24000/(1-40%)=40000 EBIT=税前利润+利息=40000+I
1.5=EBIT/(EBIT-I)=(40000+I)/40000 利息I=20000 EBIT=60000 边际贡献=60000+48000=108000 经营杠杆系数=108000/60000=1.8 复合杠杆系数=1.8×1.5=2.7(2)每股收益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2.7×10%=27%
(3)边际贡献率=108000/200000=54%
设销售额为X,则有
(X×54%-48000-20000)×(1-40%)
×(1-20%)=30000 X=241666.67(元)
第四篇:管理学PPT演讲稿
管理学PPT演讲稿
------911会展人 是哪个企业?从曾经的小型特价商店发展到现在全球连锁的购物广场?
是哪个企业?单靠商品毛利为利润来源却创造年营业额过千亿的神话?
是哪个企业?涉足商品零售业,并连续数年蝉联世界企业五百强之首? 让我们揭开这个企业的神秘面纱,它就是沃尔玛!!
下面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沃尔玛公司的发展历程
了解了沃尔玛公司的发展历程之后,下面,不得不提的就是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沃尔玛公司到底取得了那些让人惊叹的成就呢?
看到这些成就以后,我们不能仅仅去惊叹,你们知不知道沃尔玛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沃尔玛能成为世界企业五百强之首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成功的原因。
原因一:沃尔玛组织结构的合理
总部实行组织扁平化--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特别是在零售业,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己明显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和管理成为可能。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不断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
在沃尔玛的组织结构里,上层的CEO下面设立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含折扣店)、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和物流业务,下面就是庞大的分店;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通过事业部总裁、区域总裁、区域经理、店铺经理四个层次,直接对店铺的选址、开办、进货、库存、销售、财务、促销、培训、广告、公关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总部采取的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的通用汽车公司,它是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事业部内部在经营管理上则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这是在组织领导方式上由集权制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沃尔玛总部实行管理分权化---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分权化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和决策权与下级共享。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下级并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店铺销售的所有商品,除了部分生鲜食品考虑到保鲜的要求,由店铺在附近自行采购外,全部要由事业部的采购部门统一采购,物流部门统一配送。这种连锁经营的模式,使得沃尔玛公司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原因二:三大信仰
1.尊重个人—即真正地做到尊重每一位消费者
2.服务顾客---提供高品质的周到服务,让顾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3.追求卓越---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的卓越
作为经营宗旨;
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 并以“低价销售、保证满意”为宗旨,而且还向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无条件退款”等承诺。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
原因三:低廉的价格优势
所有的大型连锁超市都采取低价经营策略,沃尔玛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想尽一切办法从进货渠道、分销方式以及营销费用、行政开支等各方面节省资金,提出了“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口号,并努力实现价格比其它商号更便宜的承诺。严谨的采购态度,完善的发货系统和先进的存货管理是促成沃尔玛做到成本最低、价格最便宜的关键因素。其创始人沃尔顿曾说过,“我们重视每一分钱的价值,因为我们服务的宗旨之一就是帮每一名进店购物的顾客省钱。每当我们省下一块钱,就赢得了顾客的一份信任。”为此,他要求每位采购人员在采购货品时态度要坚决。他告诫说:“你们不是在为商店讨价还价,而是在为顾客讨价还价,我们应该为顾客争取到最好的价钱。”
四:独特且完善的采购和送货方式
“统一定货、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在1970年,沃尔玛就建立了第一间配送中心,由公司总部负责统一订来的商品全部被送到指定的配送中心,而每家分店只是一个纯粹的卖场。
沃尔玛在它的配送中心应用了两项最新的物流技术——“交叉作业”和“电子数据交换”(EDI)。
供货商将货物运到配送中心之后,配送中心根据每个分店的需求量对商品进行就地筛选、重新打包。
沃尔玛的价格标签和统一产品条型码早已经在供货商那里贴好,货物在配送中心的一侧作业完毕之后,被运送到另一侧,准备送到各个分店。
配送中心配备有激光制导的传送带,足有几英里长,货物被成箱地送上传送带。在48小时以内,装箱的商品从一个卸货处运到另一个卸货处,而不在库房里消耗宝贵的时间,这种类似“零库存”的做法使沃尔玛每年都可以节省数百万美元的仓储费用。
目前,沃尔玛85%以上的商品都是公司的配送中心供应的,而其竞争对手仅能达到50%的水平。与行业平均值相比,沃尔玛的销售成本降低了2%到3%。
五:高科技的运用
沃尔玛与家乐福的对比:
为了最大化获取利润,家乐福和沃尔玛采取了不同利润组合的方式:家乐福的盈利模式是商品毛利与后台毛利相结合,沃尔玛采取的是单纯商品毛利的做法。与此同时,作为实现利润的流程支持,家乐福采取的是营采合一的经营方式,而沃尔玛则采取了营采分离的方式。在零售企业,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营采合一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变,可以随时根据地区差别而进行调整,也正是这点,促成了家乐福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营采合一会使组织结构和职能之间存在重叠和模糊地段,使得在实际工作中会增加内耗降低运作效率。相比较营采合一,采购与营运完全分离显然更加符合工业控制的原理:两者之间在内部完全绝缘,不仅仅使商业贿赂成为不可能,更加促使了各职能部门的高效与专一。在沃尔玛,所有的商品陈列都是标准化的,包括按照采购统一规划的图纸摆货架和放置堆头。并且在应对消费者的需求,沃尔玛也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奉行总体质量的低价而不是个别产品的绝对低价。为了使自己的商业数据运转更为迅速,沃尔玛甚至不惜代价推广EDI。
吸引顾客的方式:在家乐福买东西觉得过瘾,东西大堆头,大广告,大购物车、大卖场,好地点。买起来消费者觉得也大方了,有底气,虽然价高,但购物的欲望得到满足。沃尔玛讲究亲情,“您来了,请走好”“天天平价”“为您省钱”之类的口号随处都是,所有购物入口出口随便,厕所还分残幼专用。、公司目前主要经营运做方式:
顾客第一
送货服务
争取低廉进价
营销成本的有效控制
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
沃尔玛公司文化关键词 敬业分享激励沟通感激倾听逆流而上,另辟蹊径
• 对我国零售业的启示:
• 1.“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制度。
• 2.争取顾客,必须靠良好的服务。
• 3.高举“诚信”大旗,重视长远收益。
• 4.将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熔入企业文化。
• 5.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塑造学习型企业。
组名:911会展人
小组成员名单以及学号:朱兴宇(1111091140)、朱一鸣(1111091141)、赵汝锐(1111091135)、方远()、江源()、梁吴迪()、龙品()、黎俊彦()、闵俊杰()、任越()。
第五篇:护理管理学PPT汇报要求
护理管理学PPT汇报要求
1.汇报内容(二选一)
(1)品质圈活动:临床护理管理或学校管理或宿舍管理等。介绍活动主题、目的、过程、效果、感悟。
(2)见习汇报:3次见习的总结汇报、某个见习主题的汇报。介绍见习内容、所见所闻、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提出改进建议、感悟。
2.要求
(1)PPT制作规范,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有图片或音像资料。
(2)从所发现的众多问题中找出一个突出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可行建议,评价效果。
(3)每组学生都要做PPT汇报的准备,每班抽取1组1人到讲台汇报(可自荐或随机抽),时间15-20分钟。汇报前测试PPT放映是否正常,排练放映时间及汇报效果。
(4)第一张幻灯片上注明汇报主题、小组成员名单,相关链接、文字资料等与PPT打包,文件夹命名注明班级小组名称。
(5)根据汇报内容可穿插角色扮演。
3.评分要点
(1)汇报内容的选择、品质圈活动成效。
(2)思路是否清晰、观点是否正确,理论是否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PPT制作质量、汇报效果。
4.特别提示
(1)小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完成此次汇报,汇报品质圈活动的小组可咨询临床带教老师共同完成。
(2)下周三交职业生涯规划,此项作为个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