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模拟试题四专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1.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成为2003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2.2003年9月15日晚上8时30分左右,广州市海珠区某楼盘的工人生活区陷入一片混乱。该工人生活区聚集了100多名工人等待领工资,公司方面称,由于资金周转有困难,只能分批付清。双方分歧较大,工人情绪激动。押运了12万元工资款的运钞车被上百人围堵在生活区内,有工人甚至威胁要把车掀翻。9月16日零时30分左右,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出面调解。16日下午1时左右,该公司组织了资金,将工资陆续发放给工人。
3.2003年5月,湖北籍男子左某与公明镇玉律村一木艺厂老板张某商洽承包喷漆事宜,签了一份承包协议书,左某随即聘请工人进厂喷漆。6月26日,张某单方面终止协议,并与他人另签协议,喷漆工作交由他人处理。但张某既不退还左某所交的承包工程押金,也不承担毁约的违约责任,连工人的工资都不支付。6月30日上午,左某与部分工人找到张某要求退还押金,领取工资。张某只答应退还5000元押金,其他押金要等出货后才退还,工资则不付。左某认为白干了十多天,押金不退是没有理由的,坚持要求退还全押金1.5万元,并发放其他员工的工资。当天中午,张某借机离开并准备了一把长刀返回工厂,问左某还要不要工资,左某坚称要,张某拍着桌子大骂说要钱就一刀劈死他。左某道:“你要用刀砍我就砍吧。”张某闻听此言怒不啥簦幼魏蠼缫炎急负玫牡冻槌隼矗竽撑婢褪且坏叮竽潮灸艿赜檬直垡坏玻偈弊笊媳巯恃碧省W竽乘婕刺统鍪只急副ň幢徽拍扯嶙摺W竽撤瞪碛樱拍潮0泊诱拍呈种薪庸叮纷抛竽沉?刀。左某顿时血流如注。同去的十几名员工听到呼救声后赶紧过去才救下左某。
4.2003年1月20日,正值壮年的张进国是弟弟背着来到报社的。他的右腿在一次事故中不慎摔成骨折,没钱治疗,只得吃止痛片缓解疼痛。张进国说,前年他带领几十个老乡承揽了河南建筑工程公司建兴分公司所接的两项工程施工任务,按施工合同,概算工资合计为23万多元,最后的付款期限为 2001年4月16日。“直到今天,他们还欠我11万元。到公司找不到人,打手机不接,打传呼不回,我实在没一点办法了。”旁边张进国的弟弟插话:“回家的老乡说俺哥私吞了工资,整天堵到俺家门口骂。”说到伤心处,哥俩禁不住失声痛哭。“这不是非逼我也要跳楼吗?”1月21日,记者数次和建兴公司的负责人张厚萍联系核实情况,对方始终不接手机,不回传呼。22日上午,记者来到建兴公司,只见总经理室铁门紧闭。该公司经营部一姓赵的女士看了张进国提供的施工合同书,承认了欠钱一事,但具体情况她不清楚。
5.2003年1月21日,郑州市政府召开维护外来务工者基本权益工作会,要求劳动监察和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就兑现民21232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对拒不履行合同,拒不支付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建设部门要取消其在郑州承接工程的资格,并驱逐出郑州市建筑市场;对严重侵害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权益的单位和个人要公开曝光,情况严重的,司法部门还要追究业主和法人代表的刑事责任。
6.为建筑业的民工追薪,年年都是热门话题,这与行业特点有关。行家说,一个工程的建设,业主、建筑商、项目经理、大小包工头的利益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便导致风险逐层转嫁,最终落在最底层的民工身上。当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建筑企业为角逐一个项目,竞相压价,不计风险,有人形容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业主则“奇货可居”,拖欠工程款,而由建筑承包商垫资施工。据介绍,在业主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建筑承包商在垫资过程中,又将垫资款分解,由项目经理、大小包工头按一定比例分担。在工程结束后,如工程审计未完成;或业主百般挑剔,要求返工,都使工程款不能及时全额结算。垫资的风险最终将转嫁至民工。南京市劳动监察支队在执法中发现,除以上情况欠薪外,一些包工头年终卷款逃跑,则是直接“从民工口袋里掏钱”。
7.2002年底,6名安徽籍建筑民工来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非但分文工资未得,还受到恫吓。老板撂下一句话:“我没拿到一分钱工程款,你们要闹没好果子吃。”其中一秦姓民工告诉记者,他们将依靠法律武器,把老板推上被告席。
8.广州每年凸现3个欠薪高峰,即5~6月、9~10月、元旦—春节。据了解,因公司拖欠工资,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引发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指的是30人以上的上访、游行引起的纠纷等群体性重大事件)的情况近年在广州有不少,2002年274件突发事件中绝大多数因欠薪引起。
9.民工追薪问题目前处理难度很大,一是无法律上的支持,手中的武器主要是省政府有关通知,即如果老板逃匿,追究主管部门的责任;如果主管部门找不到,找场地出租者,以此依次追查。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麻烦。二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广州目前只有124个劳动监察员,但却有几百万职工、28万户企业,靠这些监察员监督如此多职工、企业,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根据国家标准,平均每8000名职工需要一名劳动监察员监管,广州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需要上千名劳动监察员才能满足基本需求。
10.据北京市劳动保障局仲裁部门的人士介绍,进入2003年以来,有关拖欠外来工工资的投诉增多,占投诉总数的50%以上。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运用劳动法规维护自身权益,这一可喜的变化意味着他们的法制意识在不断提高。
11.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与雇主之间的劳资纠纷时有发生,由于被雇人员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忙活一两年,见不到一分钱”的事屡见报端。如今,在鹤壁市煤矿、建筑领域,老板和雇工之间的此类纠纷越来越少。从去年以来,周薪制先是在小煤窑较为集中的鹤山区鹤壁集乡、姬家山乡一带产生,后来逐渐被建筑行业的用工单位所接受。该市鹤壁集一煤矿王矿长告诉记者,一周一开工资,也是前不久才实行的,它能避免很多后遗症,雇主不赖账尽快兑现工资,打工者吃了定心丸,干劲儿就大,对双方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12.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在去年底已达到504.25万人,但在深圳“十五计划”纲要中,深圳2005年的年末常住人口指标是480万人。如果加上流动人口,平日生活在深圳的人口总量已突破800万。受访农民工对深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表现理性。有接近6成受访者认为应该控制,并认为人口过快增长给社会治安、交通等方面带来严重压力。多数受访农民工并不反对政府以调控产业结构的方式来调整进城农民工的数量。他们中绝大多数只有高中或以下学历,有近80%的农民工是为了挣钱养家或增长阅历才来深圳打工,想留在深圳的只有15%。他们来深圳的理由多是:深圳好挣钱,听说深圳好找工作,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深圳打工。
13.2002年春节临近,福建泉州市再次展开对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的专项检查。据悉,一年来,该市劳动监察部门共为3.05万名工人追回被欠工资达3 893.7万元。泉州市有各类民营企业上万家,解决雇主与雇工的劳资纠纷一直是劳动部门工作的重点、难点。全市劳动监察部门通过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4325家,涉及劳动者50.8万人,补签劳动合同7.1万份;同时对违规雇主教育与处罚并重,做到处罚一家
教育一片。
14.2003年1月13日中午1时许,福州市梅海园建筑工地9个四川籍民工在向老板索要工资时,与对方发生冲突,两民工被打得头破血流。福州市劳动监察支队有关人员提醒打工者,在整体工程未完工而工资又拖欠的情况下,工人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通过劳动部门与用人单位协商之后,由班组长与工头对工人工作量先进行估算,向建筑公司借资先行发放或由工头先行发放。
15.无锡市劳动局仲裁委员会2002年的一项统计表明,2002年涉及私企用工问题的案件立案数为 817件,占总立案数的48.5%,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0%,涉及人数增长103%。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和工伤待遇类案件上,分别占到了38%和27.4%。该市劳动局仲裁处副处长沈挺分析,私营企业案件数量的增大,一方面是由于近几年来无锡私营企业数量急速增加,规模扩大,用工数目不断增长。而相对应的,企业用人管理却没有跟上,仍停留在小规模的管理模式上。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内从事劳资工作的人员一般对劳动政策法规不太了解,导致私营企业用工不规范,不签订劳动合同、私招乱雇现象严重。私企仲裁案件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加大了仲裁机构的处理难度。除了不签订劳动合同,许多企业还不给职工造工资单,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一些企业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特别是涉及到职工被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报酬应由企业举证时,用尽各种手段掩盖案件的真实性或涂改证据材料、或出示伪证,如涂改工资单、考勤卡等,给仲裁委的调查取证带来很大难度。在2002年案件审理中,已经有3件案件的书面证据材料需进行笔迹鉴定、书写时间鉴定。
16.从2002年一些地方发生的欠薪纠纷情况分析看,黑心老板拖欠克扣工资的手法很多,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骗”你没商量。某厂让招聘的推销员每人交押金500元,再掏钱购买400元的推销产品,然后口头承诺每月推销任务为3000元,完成任务可发800元的工资。可结果这些高价劣质货根本卖不出,受聘者连押金、货款都搭上了,哪里还有什么工资。二是“扣”你有理由。就是厂方巧立名目,把原本承诺很高的工资扣得所剩无几。某厂规定工人完成任务每月工资800~1000元,可每个工人每天食宿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就达20多元,辛辛苦苦一月下来只拿一二百元的工资。三是“拖”你无奈何。某些公司在你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找借口“炒”你鱿鱼,所欠工资一拖再拖,无可奈何时你只好离去。上门找工作的人多的是,类似的“拖”剧接着上演。四是“推”你无计施。这些多发生在工程转包单位。承包方开始只发基本生活费,许诺其余工资工程完工一次补齐。后承包方与发包方相互勾结,常以质量问题拖欠工资,并相互踢“皮球”,到头来坑苦了出力的民工。五是“赖”你进退难。个别用人单位招工,不按规定办理用工手续,就连一纸劳动合同也不签订,其工资福利待遇全为口头承诺,一旦拖欠工资,竟然耍赖,矢口否认。六是“打”你耍蛮横。有的雇佣打手,对追讨工钱的打工者大打出手,出门在外、孤立无援,许多打工者只有自认倒霉、忍气吞声。七是“逃”你没踪影。一些“黑心”的老板为了更多地捞一把,往往在赚足了钱、拖欠一定额度的工资后,突然踪影全无,携款潜逃,打工者工资苦无着落。八是“诱”你进圈套。在你拿到工资时,“黑心”老板与不法分子勾结,引诱你赌博、下酒楼,甚至更卑劣的手段,让你把装进腰包的血汗钱再“吐”出来。
17.针对近来发生的民工采取跳楼的过激行为索要被欠工资的现象,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劝戒广大外来工,劳动者索取被企业拖欠、克扣的工资合理合法,但是追讨欠薪必须通过合法途径,不宜采取过激行动。劳动者发现自己的工资被拖欠、克扣,只能通过合法途径予以处理,而采取跳楼、停工等过激行为只会使问题复杂化,不利于解决。
18.2002年1月28日,52名来自湖南、贵州和阳东本地的打工者从广东省阳东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手上,接过他们被拖欠的4万元工资款。其中最多的领到3900多元,最少的也领到100多元。他们不停地向法官道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00年至2001年间,曾纪
怡、郭旺春等52名来自湖南、贵州和阳东本地的打工者先后受雇于阳东县昌盛金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盛公司),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但仍被老板扣发工资近8万元。2001年10月,昌盛公司因内欠工资,外欠借款、加工费和货款,负债累累,宣布闭门停产。工人们因生活无着落,无钱返乡,而四处上访,最后决定诉诸法律而来到阳东县人民法院,将昌盛公司推上被告席。其时,阳东法院已经审理了以昌盛公司为被告的案件20多件,并已查封该公司的厂房和机械设备,准备着手拍卖。法官们告知工人们先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由劳动部门仲裁裁决后,再向法院申请执行。2001年12月,阳东县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决定,由昌盛公司支付工人工资。2002年1月7日,工人们向阳东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该仲裁决定。为确保工人们及时拿到工资,阳东法院依法立即将已查封的昌盛公司的厂房和机械设备予以拍卖,得款数十万元。由于昌盛公司的总债务达150多万元,且不少是工程款和有抵押的借款,另因昌盛公司没有进入破产程序,按法律规定,工人们能分配到的工资额很少。为了充分保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阳东法院对拍卖所得的款项制定出分配方案,依法提高对工人工资的给付率,达50%,而其他20多个债权人只分得33%份额。阳东法院还通过耐心做思想工作,所有债权人对此分配方案均无异议。阳东法院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仅用了20天时间就执行了该拖欠工资案,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外省劳工和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这道是主观题您自己看答案判分 [参考答案]
这组材料通过记述多起因民工追讨工资而酿成的恶性治安事件,反映了如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
(1)通过各种宣传,提高打工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如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说“不”、要坚定地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司法部门争取援助,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2)各级劳动部门应将解决雇主与雇工的劳资纠纷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劳动监察部门可通过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等形式,查处违规雇主。在每年的欠薪高峰,劳动监察部门可就兑现民工工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以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3)完善相关立法,为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依据。
(4)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建立专门的网络,为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答案略)。
第二篇: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模拟试题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模拟试题四
反腐建廉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廉洁奉公是我们党80多年来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本质要求。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被共产党领袖们的廉洁节俭深深感动,并断言这种廉洁节俭的作风会产生一种伟大力量——“东方魔力”。1949年,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军官们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是靠廉洁换得的民心”。
廉政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健康发展的前提。古汉语中的“廉”被引申为方正、高尚、清白、俭约、公平、明察。在《周礼·天官·小宰》中,记载着当时判断、考察官吏的六标准,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充分表达了“以廉为本”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廉政的基本含义是:所有的国家公务人员要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职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坚持廉洁从政不以权谋私,坚持依法秉公办事,在公务活动中不奢侈浪费,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可以看出,廉政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以坚决的态度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的提问时说,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应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通过深入开展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不断巩固,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重要步伐。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有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违法违纪行为趋于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繁重。
2.近年来,经过党和政府的艰苦努力,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应看到,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宏观大势。从世界形势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带来了一些国际性因素。当前,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西方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一些党员干部。跨境、跨国腐败犯罪不断增加,腐败分子内外勾结、先将赃款和家属子女转移到国外、境外,然后伺机出逃的现象日趋增多,这就是媒体所说的“裸官”。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现阶段正处于体制转换,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法制不够健全、体制不够完善、机制不够规范、政策不够配套、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漏洞缝隙不少,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使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存在易发多发的现实可能性。尤其是新的经济领域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比较突出,证券、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和交通、城建、教育、卫生等行业的案件呈现频发态势。
当前,由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挑战和考验面前,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存在着扭曲和失范的现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可能滋长;有些党员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冲击,引发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使反腐败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反映到人们的意识和非经济领域中来,导致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的产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存在着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问题等等。社会上赌博、卖淫嫖娼、吸毒、制黄贩黄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3.2010年3月18日,S省水利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S因挪用公款、受贿、贪污被Y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6年。将这样的巨贪绳之以法,充分彰显了我党坚决惩治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大快人心,大长士气。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其位,谋其政,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职业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约束。但是,像S这样的官员,严重丢失了职业公德,不是把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追求和责任,而是将当官当作了敛财的工具,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为自己谋私敛财。败坏了党的形象,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权力监督监管疲软乏力。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尤其是当监督遇到大权、重权的时候,更是显得疲软乏力。曾经身为水电公司经理和水利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的S,有着别人无可能及的权力和权威,尤其是在任水电公司经理期间,他掌控着一个单位的主要资金调度,一旦权力监督,尤其是财务监督和管理失效的时候,权力便会疯狂,贪欲便会膨胀。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监管刻不容缓。只有将领导干部的权力关在笼子里,晒在阳光下,才能保证不异化、不发霉、不变质,反腐败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或口号。
曾经犯下挪用巨额公款罪行的水电公司经理的S,居然还能够一路飙升,成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实在让人觉得有些费解。难道组织上在考察、测评时,就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或者说,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群众路线是否真的走到位了,干部选拔是否真的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干部“带病提拔”是不是真的被遏制了等等这些疑问,严重影响着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
4.在世界舆论中,日本的官员有比较好的声誉,在日本国内,公务员作为担保人、借款人的时候,也比其他职业的人员更受信任。
日本设有独立的司法机构,独立于国会和政府机构,办案不受其控制和干扰。所以法官比较有可能对有贪污行为的政治家进行有罪判决,并不容易遭到报复。东京地裁和大阪地裁设有“特搜部”,主要实施对于高级官员涉案的调查。日本民间认为,正是因为其司法部门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所以在查处官员的贪贿行为中,即便面对涉及家族共同贪贿这类困难的案件,司法部门也能够穷追不舍,最终完成调查。
在日本,法律对于商业贿赂,不但在刑法中有完整的条文,而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针对一些官商勾结,建立关系网的现象,日本刑法设有“单纯受贿罪”。只要有公职,拿了和公职有关的对方的钱,或者开口要求对方给钱,就是犯罪;而是否给对方办事,则在所不论。日本的政府工程竞标是贪贿的一大温床,所以,日本专门制定有“公共工程公平竞标妨害罪”,来处理官员在这种情况下的犯罪现象。这些针对性极强的修正,尽量避免了法律落后于犯罪的情况,随时堵死可能发生的漏洞。
日本的社会舆论监督,对于防止官员家族性犯罪,更有微妙的作用。日本民众痛恨贪贿行为,因此公众舆论对自己的监督作用十分看重。而东方式官员的特点,又使民众对官员通过家庭谋取私利疑虑重重。于是,每当官员当选,新闻界就会在最快的时间里提供出该官员的亲属关系图来进行发表,连日本首相也不例外。比如,任何一任首相刚刚开始任职,新闻界就会公布其曾祖父以下的各家联姻情况和亲属关系图,从而让首相的社会关系一目了然。而日本新闻界对公众人物的“骚扰”达到肆无忌弹的程度,首相或高官的车辆被记者二十四小时随时跟踪,其人只要出现在公众场合,哪怕是下车走向台阶的瞬间,都会被记者的问题“干扰”。在这种透明度之下,官员即便想进行某种违法活动,其顾虑也较多。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新加坡建国以来,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将廉洁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略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各行业全面系统反腐败,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从腐败到廉洁的快速转变,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如今新加坡已被列入世界最为廉洁国家之列,近80人组成的贪污调查局维持着整个社会的廉洁运转和发展,其成就让人瞩目。贪污调查局是一个调查与防范公共和私人机构贪污行为的独立组织。贪污调查局由总理直接领导,局长由总理任命,对总理负责,不受任何机关与个人的干涉。贪污调查局拥有充分的调查权,每个调查员持有局长签发的委任证书,享有警方所享有的一切权力,甚至可在未经法院许可和没有逮捕证的情况下拘捕犯罪嫌疑人,可以向被调查对象索取任何资料。贪污调查局对工作人员廉洁要求程度非常高。调查局工作人员行为稍不检点,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去。贪污调查局也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和监督,尤其是警方、税收署、移民局等对贪污贿赂十分敏感的部门,特别关注调查局每位成员的活动,如果调查局成员在办案过程中有稍微的不轨,就可能被告到总理那里,并处以严厉的惩罚。
新加坡秉持“公平合理的工资,公平合理的工作”的理念,公务员待遇以当地较好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为参照系,与国民经济状况挂钩。新加坡绝大多数公务员薪酬并不很高,但靠吃“皇粮”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国家仅仅对少数工作任务繁多、职责相当重要的高级公务员和政务官员实行“高薪养廉”,体现了职责与薪酬对称的原则和精英治国的精神。
当然,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是以接受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约束为代价的。新加坡除了给公务员划定了不能触碰的“红线”外,申报财产也是加入公务员队伍必须接受的另一个“紧箍”。新加坡要求所有公务员申报财产,各部门要对每份财产申报表进行审核。
在新加坡,公务员违纪违法成本十分高昂。如果公务员表现不佳,津贴和花红、晋升机会就会减少;如果贪污腐败,除了没收来历不明的财产,还可以处以高达10万新元的罚金或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违法的公务员将永远丧失再次进入该行业的机会,再就业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更严重的是,积攒多年的养老金会丧失。因此,高昂的腐败成本让公务员不敢以身试法。
5.2010年以来,海南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省委、省政府在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
省领导结合海南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全省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上党课。省纪委组织开展《廉政准则》知识测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编印警示教育读本《高墙铁窗内的忏悔》和摄制警示教育专题片,教育全省党员干部。省纪委建立廉政文化精品宣传推广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展演、展览,打造了一批思想性、观赏性俱佳的廉政戏剧、音乐、图书精品。
省委决定从2009年开始,由省纪委会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政府法制办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在部分市县和省直单位开展排查防控廉政风险活动试点,紧紧抓住排查和防控两个关键环节,对每项权力进行流程绘制,删减冗余的环节,分解过于集中的权力,加强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制约,防范风险。完善查办案件的督导督办机制,健全相互协调配合机制。试行案件主办人制度,初步建立起案件主办人选拔和履职机制;试行“两规”办案点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开通“两规”办案点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跨区域办案协作,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协调。
省纪委围绕项目续建、资金投向和管理使用、项目竣工验收等情况,对新增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围绕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监督检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节能减排、规范和节约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围绕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对抗洪纪律执行和救灾重建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政务中心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改进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试行三年滚动预算编制方式,整合了财政专项资金,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深化非税收入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预算执行,保证财政资金支付时效,较好地防止了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不断拓展源头治腐工作力度。
另外,海南省坚持加大办案力度与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有机统一,对贪污腐败行为严惩不贷,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6.2010年2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颁布施行,既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现实需要,又体现了我们党科学管党、制度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能力。
《准则》是一面“明镜”,体现了党中央积极预防和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体现了教育为先、关心爱护党员领导干部的良苦用心。但到底如何贯彻落实,具体来讲,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常怀“三颗心”,方能使头脑清醒,言行一致,使《准则》成为自己的人生指南。
《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准则》明确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因此,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准则》存“敬畏心”,抓好《准则》的宣传学习,把《准则》熟记于心,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此外,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
《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一言蔽之,就是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要规范、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就必须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醒认识到“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这些基本道理。同时,更要清楚认识到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地行使权力,则群众喜、事业兴、己光荣;错误地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则群众怨、事业损、声名败,甚至成为人民的罪人。清人申居郧说得好:“做官时,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作为领导干部,经常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不能头脑清醒,保持一颗“明白心”,就会为物欲所惑,为名利所困。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诱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令智昏,势必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所以,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用《准则》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要像古人那样“一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尊、自励,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自觉防止私欲膨胀,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7.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了当前廉政建设的形势:“目前反腐倡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一些案件触目惊心,影响极为恶劣;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的问题屡禁不止。”因此,现阶段廉政建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更应该把握关键,从分析造成廉政建设现实困境的原因入手,深入推进廉政建设。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阅读“给定资料1”,请简要谈谈对“廉政”的理解。(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100字。
2.“给定资料2、3”中,介绍了当前党政领导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请简要概括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
二、“给定资料4”介绍了日本和新加坡政府廉政建设的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的廉政建设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300字左右。
三、某省拟编写一本以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材料。宣传手册由三个部分组成,依次为“敬畏心”、“平常心”、“明白心”。假如你是该省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6”,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廉政建设”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答案解析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阅读“给定资料1”,请简要谈谈对“廉政”的理解。(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廉政是指所有国家公务人员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职权,做人民的公仆,坚持廉洁从政不以权谋私,坚持依法秉公办事,在公务活动中不奢侈浪费,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廉政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给定资料2、3”中,介绍了当前党政领导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请简要概括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参考答案】
当前,党政领导贪污腐败问题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腐败现象频发;二是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领导干部;三是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部分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缺失;五是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
二、“给定资料4”介绍了日本和新加坡政府廉政建设的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的廉政建设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日本的主要措施:一是设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对有贪污行为的政治家进行有罪判决,东京地裁和大阪地裁设有“特搜部”,主要实施对于高级官员涉案的调查;二是健全廉政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修订;三是强有力的社会监督。
新加坡的主要措施:一是设立贪污调查局调查与防范公共和私人机构贪污行为;二是实行“高薪养廉”;三是采取公务员申报财产制度,各部门要对每份财产申报表进行审核;四是严厉惩处贪污腐败人员。
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是:一是推动立法机构完善廉政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设立专门的廉政机构,依法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三是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严格审核;四是适当提高公务员待遇;五是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政府及公务人员的监督。
三、某省拟编写一本以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三个部分组成,依次为“敬畏心”、“平常心”、“明白心”。假如你是该省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6”,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近年来,我省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廉洁从政的好干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反腐倡廉仍然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三心”,即敬畏心、平常心和明白心。
(一)敬畏心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怀敬畏心,加强宣传学习,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
(二)平常心
用“平常心”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醒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做到规范、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
(三)明白心
保持“明白心”,要自重、自省、自尊、自励,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自觉防止私欲膨胀,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廉政建设”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四位一体抓好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涌现出一大批廉洁从政的好干部,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诵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但是,党内也出现了一批腐败分子,他们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腐败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由于廉政相关法律的缺失、执法不严、干部“带病提拔”、教育以及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腐败现象,不但毁了自己的前途,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在廉政建设中,应完善法制、严格选拔、做好教育、注重监督,四位一体地推进我国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制是廉政建设的依据,廉政建设是法律的体现。要打造廉洁政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机构要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和腐败现象制定和完善反腐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作为反腐的法律依据。同时,在打击腐败行为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对于贪污腐败行为要予以严惩,达到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敲响警钟、震慑腐败分子的目的。
选拔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这说明干部考核和选拔过程就存在问题,因此必须严格干部选拔制度,在干部选拔考察、测评时,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保证选拔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好干部。
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一些领导干部。现实中,一些官员守不住最起码的做人、做官的底线,最终失去了自由,甚至丢掉了生命。广西自治区原主席成克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等一批高官的落马都是现实的例证。因此,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更加坚定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
监督是反腐的一剂良药。在反腐败过程中,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能时刻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廉洁,是否奉公,是否为民。在日本,社会监督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如九十年代前期,一系列政治献金巨案被揭露,导致几届日本首相都因为涉及黑金案件而倒台,对净化日本的政界空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呼吁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中来,建立起立体网络监督体系,使贪污腐败无处遁形。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人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为我们亮起了一盏长明不熄的“心灯”。我们应以先贤为楷模,让廉政的春风吹到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田。当廉政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时,当廉政成为现实时,我们的社会环境将焕然一新,这将是党之所幸、国之所幸、民之所幸。
第三篇: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模拟试题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定资料
1.一些论坛和微博上爆出“宜都将现25岁美女镇长”。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孩牟阳,拟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短短3小时内,该消息引发近千微博网友热议。如同湖北29岁的周森锋全票获任市长、25岁的王圣淇当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样,这位同为80后的女镇长的任职引来阵阵疑云,也属情理中的事。其原因并非确凿地指向某些影影绰绰、看似有、实则尚未得到求证的疑点,比如“美女”、“年仅25岁”等,而仅仅是公众心中疑虑的一种折射。
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在此语境下,任何看似突兀的破格提拔官员之举,总是难免惹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尤其是那些呈现于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质疑、愤激的成分多过于改革开放事业后继有人的喜悦,但客观上也起着监督违规、确保公平的正向作用。所以,这种社会情绪的抒发,既不可漠然视之,也无需惊慌失措、过度解读。
受过去“人选人”方式的影响,制度选人、公正透明等原则迄今并未完全、充分地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对干部任用程序走选举、还是走行政任命路径尚未廓清;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的机制仍未规范化操作,以至于常常是即兴提拔、仓促上阵。如此则给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干群对立和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加剧。
从官方公布的牟阳个人资料来看,与微博爆料内容基本一致:该女孩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镇上和市统计局任职,由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再到镇长,也属于步步升迁,而算不上“坐直升飞机”,只是提拔的步子快了些,但谁又能否认是因为其工作出色的缘故呢?
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为官者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却振振有词地说“社会变了”,不变就“跟不上潮流了”;作风霸道、颐指气使,却颠倒黑白地说“如今老百姓难管了、不听话了”,全然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私欲膨胀、巧取豪夺,却振振有词地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搞活”。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往往由上级来评价,这显然是不够的,对政府工作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同时,干部升迁更多是由上级官员的意志和主观好恶决定,而不由下面的群众来决定,“公众满意度”对一个干部升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只“唯上”而不“唯下”。他们只对上级领导和官员负责,而不对辖区里的老百姓负责。显然,这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是造成一些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所在。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主要综合指标,尽管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有其局限性,但在现时条件下,仍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量的增长”重过“追求质的提高”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在不少地方,尽管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GDP的重要性,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GDP排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再具体到干部考核,选用GDP这样显性、量化的指标,肯定比“调结构”、“保民生”等指标更简单,也更有“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陷入GDP至上的悖论,只追求GDP数值的增长,而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有所忽略。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人才选拔中,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就初任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中。
“通才”标准强调个人学历,故公务员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无法进入高级行政人员的行列,参与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但现代社会的政策与决策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英国人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选公务员有很大弊端,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考评很严格,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程序上,按照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报告,主要考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责任等。这是公开性的,考评结果要反馈给被考评人本人;另一种就是潜能报告,主要考评公务员开阔的视野、分析能力、想象力和现实感,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直升机”素质。这是秘密性的,主要作为公务员升迁级别的依据。
新加坡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互评,目的是鼓励各级领导大胆管事,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树立领导层的权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同事之间因互评带来的人为矛盾。
在美国,对公务员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工作业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作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根据评定结果决定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公务员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晋升的唯一依据。
4.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接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相关。唐制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代作为管理官吏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考课定等第和复考都有严格的程序,考绩与奖罚黜陟直接相关。
宋代对官吏的考绩亦称磨勘。宋真宗时,文武官员三年为一任期,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宋仁宗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虽有视考绩情况决定升迁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凭年资叙升迁,不问其功而问其久。结果官以资则庸人并进。由于宋代不重视考绩,基本按年资论升迁,所以宋代官员多因循守旧,不求有功唯求任期内不发生过错,到期得到升迁就满足了。
明代考绩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文官考绩由吏部考功司负责,武官考绩归兵部武选司负责。文官考绩方式主要是考满,武官考绩亦称军政。考满,即按任职年限考核,以检查是否称职,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侧重于褒奖、提升。考满等级开列之后,按等处置。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称职者升,平常得复职,不称职者降。清代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满每年进行一次,称为一考,三考为满。吏的汇考,每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吏的考察称为大计。清代考察具体工作由吏部清吏司主持,清朝政府总结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察标准。顺治四年(1647年)颁布四格八法制度。所谓四格,即守、才、政、年。守分廉、平、贪三类;才分长、平、短三类;政分勤、平、怠三类;年分青、中、老三类。根据上述四格,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等:称职、勤职、供职。所谓八法,即:一贪与酷者,革职提问;二软与不懂者,革职免官;三年老有病者,退休离职;四才力不及与治事浮躁者,酌情降调。考核时,除由都察院协同工作外,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所以,清代初期官员比较廉洁,国力也较后强盛得多。
近代中国,虽然存在战乱和军阀割据,但考核未断。民国时期,县、区政人员均由省政府或部门负责考核。民国20年后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主要形式有检定考试、高等考试、普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通考试、特种考试、县长考试等。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干部的考核,一般通过一年一度的鉴定形式进行,先自我鉴定,经小组评议,后由单位或组织作鉴定,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50~60年代,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社会关系及工作表现、思想作风、群众观点、学习、团结等,尤为重视政治标准。每次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肃反、审干、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作个人鉴定或小结,并经群众评议和单位鉴定。工作调动、抽调搞临时工作或脱产学习较长时间,结束时也要搞鉴定和考核。提拔重用的由组织专门考核。
5.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
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的工作宗旨和追求,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官之德。
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为官者“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官德。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也是党中央一再要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德与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李源潮部长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
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的“标尺”,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党风纯正的“风向标”。官德彰,则风清气顺;官德失,则滋生腐败;官德正,则民心安定。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官德的制度化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规范官德的法规相继出台。不管是《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还是地方性法规,既是行为规范,又是道德约束,无疑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力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各级不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凡“发现德行不好的干部一律中止了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拟提任干部做出暂缓使用”,把选任干部的“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让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各种“雷言雷语”等“花边”新闻销声匿迹,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仅仅将“考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一种“硬件”,也是有其局限的。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以信仰作为制度执行的基础,以监督作为制度落实的保证,硬、软件更加科学完备,中央和地方法规才有更可靠的保障。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800-1000字。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内涵意在指出,现如今一个人在意图寻求发展的时候,学识与专业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背景才是通向坦途的资本。〔4分〕这是一种倒退的社会现象,在公职领域更为严重,关系和家世成为公职人员考核选拔的隐性规则。〔3分〕这严重地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公职人员形象的破坏,政府服务能力的不足。〔3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句子的内涵要点4分,影响和消极意义各3分。
要点相近或相符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是公务员考核中注重上级评定,而忽视群众的意愿。我国干部的考核机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体制的局限导致了公务员“唯上”思想的产生。〔3分〕
二是公务员考核中关注政绩中量的增长,而忽视实绩。GDP的增长,是可以从量上衡量一个公务员政绩的最好尺度,这就造成了一些干部目盲追求GDP,忽视利民的实效工作。〔3分〕
三是公务员考核中偏重于才能,而忽视素质的评价。其根源是公务员晋升考核制度中重才轻德思想的影响。〔4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3分,第三个要点4分,第三个要点必须出现“重才轻德”这一关键词方可得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英国由于“通才”晋升考核的局限导致公职人员专业技能的不足,而后改革为“通专结合”标准,既要求了学历,又考查专业技能。〔2分〕新加坡采取的是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这种制度有效地避免了考核晋升中产生的矛盾,更有利于提高行政能力。〔3分〕美国主要以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评定参考,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实施。〔3分〕
上述措施对我国的公务员考核的启示:一是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不但要注重学历的要求,也要加强相关专业技术的考查,做到因岗求才。〔4分〕二是改革自上而下的考核体制,消除公务员的“唯上”思想,使其全面的发挥自己的才能。〔4分〕三是转变考核方式,“重量”转变为“重质”,更多关注于实际工作的质量和实效。〔4分〕
【评分说明】
六个要点,第一个2分,第二和第三个分别3分,第四、第五和第六个要点分别4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
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频现一些有损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有违公职职业道德操守的事件,暴露出我国公务员考核晋升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2分〕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重才轻德的弊端,忽略了对公务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考查。〔2分〕
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3分〕
在当下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道德考核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对官员负责的要求。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3分〕其次,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3分〕最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3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构成分为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项。
按照题目规定的三部分组织答案结构的,4分。
要点共7个,16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参考例文】
干部选拔以德为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向世人宣称,我们的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我国公务员政治思想觉悟的培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三十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有了历史性的腾飞,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面前我们确实感到可喜,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一批批的贪官落马,公务员队伍中出现变相的“世袭制”,干部选拔中的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00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建设,使其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能更有效地为民谋利,为民谋福。
公务员队伍是政府能够正常运作的生力军。如果生力军出现了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需要大量有能力的人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所以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过多的看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其是否能胜任领导经济建设的工作,而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的考查。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也暴露出了干部队伍中的软肋,为公务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要求政府的执政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而在这当中公务员的“德”的考核应当作为先头军。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具备承担领导工作应具有的素质,才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才能使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力量。
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德为先。公务员在具备了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将其才智和能力发挥到人民和国家所期望的方向上,才能在国家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干部选拔必须加入道德考核标准,落实“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如此才能选拔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品德高尚的、才智出众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百姓的幸福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800字。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于800字。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600字。
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
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0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第四篇: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重庆长龙实业集团董事长兼天圣制药公司董事长刘群旗下有22家公司,净资产2.5亿元,年销售额超过6亿元。2008年1月,他刚刚获得了一个新身份:垫江县桂溪镇石岭村委会主任。刘群还坚持把户口从主城南岸区迁到自己的“治所”―垫江县桂溪镇石岭社区,开了亿万富豪“非转农”的先河。刘群的目标是在农村实现“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岗,老者有其依,幼者有其养,患者有其医,少者有其学,人人有其居”。
“刘群说要把我们村建成西部的‘华西村’,大家都很兴奋。”村民肖良政翻开他的笔记本,上面记有刘群上任当天的演讲纲要。家里有3个娃上学的他,最关心刘群讲的学费问题。刘群许诺过,要让村里所有的孩子至少读完高中,困难家庭上学费用由村委会解决。
在当地老百姓看来,石岭村发展最缺的还是钱。但刘群说:“我下乡不带钱,只带知识、思想,还有一双手和两条腿。”刘群相信一个观点,农村最缺的不是钱,是知识和思想,是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才。他上任之后,烧的第一把火,是给村里的困难群众发一笔过年钱。不过,这笔钱不是刘群自己出的,是他从民政部门争取来的。
刘群上任后抓的头一件事,就是石岭村的发展规划。在他的脑子里,石岭村实际上已经被划成农产品贸易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工业区、特种农业种养旅游开发区4个不同的功能区。目前,刘群已经请来了工程设计建设方面的专家到石岭实地堪察。与之相配套,刘群
还准备办一所“农民大学”,对石岭村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
仅仅在垫江县,像刘群这样的“老板型”村官就达67人。这种“老板村官”,一般都是本地人,外出经商成功以后,把资金和项目带回来,他们也愿意与乡亲们分享自己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市场等资源。
当地也有干部担心:短期来看,这类“老板村官”在修路、引进项目等具体问题上能发挥不小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人回馈乡里的意愿能维持多久,他们支持农村发展能到什么程度,都难以控制。
据介绍,石岭村委会成员中,除了由镇里支付工资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及两个副主任以外,其余领导成员可由刘群任命。“刘群可安排副主任或主任助理,名额不限,但工资自付。”刘群拟设的机构,包括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福利保障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今后将成为石岭村的重要决策机构,但他们只对刘群负责。这实际上弱化了村民自治,也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权力格局。
2、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目前全省2/3以上的村子由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先富起来的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其中不乏资产过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者。
早在2003年,杨保伟敲锣打鼓在村中贴出十多张“红榜”承诺书,言明如当选村委会主任则做三件大事:捐款10万元用于全村2002年农业税费用,剩余款用于村里修路;在职3年的工资补贴,全部捐给老年协会开支;努力为群众服务。
缘于此,杨用选票改定了道德权威占据“村政”舞台的历史,代之以经济能人执掌“村政”。
据悉,近30年以来,村官一般都是当过兵,或者认识几个字,在村民当中德高望重的人物。日常工作除了上级交派的任务,就是以情理道德标准处理乡村纠纷。长期以来,他们沿袭着乡绅道德治村的传统,对经济建设关心甚少,往往也能力不济。
有关人士评论说,由于村民感受村官道德水准在下降,处理公共事务并非都是公字在先,就使得经济能人的“上台”,成为必然。
义乌市民政局副局长蒋守训对记者说,在义乌,像杨保伟这样的小老板先公开承诺出钱为村里办公益事业,而后当选村主任的已非个别现象。因考虑到“出钱”承诺的敏感,也有选择“办实事”的,如“村里的军属优抚款由我来承担”、“为老年协会买生活用品”、“为学校买学习用具”等等。“有钱了,富人想当官是很自然的事情。”一些村民说。一些研究人员也认为,富人跃上农村的政治舞台虽然已成趋势,可随之而来的贿选、精力分散、以权谋私等问题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多受诟病。
竞选“村官”时渗入经济手段,是否影响选举的公正公平?捐资竞选是不是贿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基本肯定,但需规范和引导。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指出,对这种现象妄下定语是不切实际的,过分的担心也没有必要,对此行为求全责备更不必。3、2009年1月14日,陕西安康学院二年级女学生、19岁的白一彤,高票当选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村长,被网民称为“中国基层民主第一人”。在白一彤当选之前,高杰村的这次换届,已经有过一次候选人提名、三次正式选举,没有一人的票数能够过半。她竟以近98%的得票率,鹤立鸡群。白一彤的背后,站着她的“显赫”家族。事实上,她的参选,也的确缘自父亲白岩林的一个电话。只有她的户籍在村里,具备候选人资格。
白一彤的爷爷白补厚,曾任县农业局副局长,去世多年,素有官声。大伯部队转业后在榆林公安局工作。二伯现为榆林新恒安集团董事长,在陕北颇具影响力。在这个完全从农村下次出来的家庭中,白一彤的父亲白岩林最显特别。他当过兵,之后在乡镇武装部工作游景点点所、卖薯条、贩红枣、开饭馆,什么都做过,2001年离职下海,来到榆林。他的车号和手机号码末五位是88888。
这一个月时间里,村民已经感受到女孩父亲特殊的能量。村里挂起1万盏灯笼,是他从太白酒业和西凤酒业要来的;发给农户的煤球,是他从长乐堡煤矿要来的;摆在村道旁的垃圾箱,是从榆林市建设局募来的;计划三月初八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他已经跟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厂长谈好,企业送一台歌舞,并且吃、住、行自理;计划中的抽水工程,“还是准备向石油集团伸手”„ „
他向村民说他打算拆掉哪里,在哪里建什么样的新村,怎么补贴怎么分配。村民痴痴地听着。目光跟着他手指的方向。他要将无定河壁上的一排洞窟建成千年古寨的旅游景点,还要将周边的空窑洞开发成窑洞宾馆,让客人吃农家饭、体验推磨。
他说:“钱不是问题”。他有太多煤矿老板朋友,这个出二十万,那个出三十万,够做许多事情。或者从神木县把自己在煤矿上的股份全抽回来,投入村里的发展,再向上面、向社会争取资金„„
高杰村人选择的,是白补厚的子孙一家。他们读了书、挣了钱,有祖辈的清誉,有现实的资源,更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投入。镇上的一位老者说:“若非如此,白一彤在选举现场哪怕是宣读一百条承诺,都没有用。”
2009年1月18日,白一彤站在一群陕北汉子中间安排,拍着大老爷们的肩膀,不时爽朗大笑。白一彤说:“目前村上的账目还没有交。好多人跟我说:‘以前的别管了’。但我的想法是:能调解尽量调解,谁造成的亏空谁补回来,如果抗拒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走法律程序。” 大年三十,白一彤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了大米、面粉、食用油,慰问了村里的孤寡老人等。正月初三,高杰村首届农民运动会如期举行。为了支持女儿的工作,父亲白岩林把小车长期留在高杰村,助理负责为白一彤处理各种对外事务。还有一个也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孩日夜陪伴着白一彤,为她提包,给她解闷,照顾她的生活。
选举前发放的宣传单上,白一彤承诺几年内带领父老乡亲做好10件大事,包括建一个综合服务大楼、一所新型合作医疗所、修建一条环山公路等。如今,只有“春节前每户发放1000斤煤”兑现,而恰恰就是这一条承诺的兑现,让她陷入了“贿选”舆论漩涡。之前的修路过程中,曾经砍了别人的枣树,毁了邻村的窑洞,白一彤还与别人发生了肢体冲突。
白一彤希望把废弃的村小学校舍改成老年公寓,却拿不到小学的钥匙。她认为镇上不支持她的工作。镇党委书记惠生礼说,小学校舍的产权构成复杂,至少要与邻近六个村协商才能借用。
当矛盾激化,白一彤曾经给县委组织部长张常青打电话。“她说镇里主要领导不支持她工作,能否调整一下,把另一个乡镇的领导调过来。”张常青说:“我觉得白一彤提出这种要求是很幼稚的,我把她批评了一顿。”
4、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出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24%,把农村作为磨练自己舞台的占17%。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40%想考公务员,39%继续在农村工作,3%想考研。
“大学生村官”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34名投票者中,21.8%的人表示三年期满后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工作;58%的人则决定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江苏省泗洪县委某副书记说:“有些大学生到村任职只是为以后升迁仕途打基础,把到村任职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 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各自为政,公共物品匮乏,大学生感到无事可干或者无钱干事。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遗憾的是大学生一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让这些大学生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学生在农村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组织文化活动、开办夜校等等。但当地干部的主要思路是引进技术、发展经济,大学生们的一些想法往往被村干部简单否定了,使得大学生很郁闷。有的下去后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解决。
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一名学者认为,富人争当村官且经过佥选举程序能够当上村官,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农村发展中社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信号,对农村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在先富起来的村民中,绝大多数是按照党的政策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凭着自己的勤奋致富的。他们视野开阔,目光敏锐,有能力且奋斗精神强,他们的成功为村民树立了榜样,也形成了示范。而且,在先富起来的村民中,有一批人有责任心、有责任感、有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强烈愿望,村民们信任他们。富人通过发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产制造等方面的经济,吸收村民就业,开发农村资源,组织农村市场,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惠及部分乡邻。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成为带动和组织农户致富的领头人。不仅自己有能力致富而且还可以帮大家,愿意带着大家伙儿一起致富的人,自然会在村落社区赢得声望。村民也希望和要求他们带动和促进社区发展。村民这样的选择是理性选择,是合法的选择,是众望所归。
“先富能人治村”其实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考虑,而且还关系到谁来管理村落发展、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等农村社区公共权力层面的考虑。这说明,村委会干部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村委会干部类型也在由传统农业社会的道德权威型向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经济能人型转变。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后者否定前者,而是扬弃,即后者包含了前者,内容比前都更丰富。从村民选择的意义上看,这是主流,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富人争当村官的动机大致有三个:为民服务,助民致富;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多空间,为个人谋利;实现个人理想造福乡梓的一种奉献。如果企业赢利能与村民的收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多结合起来,也无可非议。如果当选目标只是为了自己赢利,不顾甚至损害村民的利益、社区的公共利益,这就需要警惕,并且要有效制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乡镇干部认为,在这些由富人群体组成的村干部团队中,确实存在利用手中权力进入更高平台、发展更好人脉、进一步谋求或保护自己经济利益的做法,甚至不排除在村集体经济中做手脚、捞好处、发展壮大自己家族势力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党国英说,发达地区部分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事实上该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开放性地区。这些地区的乡村居民对民主政治有强烈需求。乡村社会新崛起的富人阶层对民主政治的需求最强烈。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过问政治;二是他们所从事的市场活动需要稳定的政治规则来降低不确定性,以保证投资获利的稳定预期,而民主政治是最可以降低不确定性的。
6、有学者指出,在明清时期,有一个特殊阶层活跃在乡村,那就是介于官员与民众之间的特殊群体―乡绅。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拥有权力和财富、植根于土地的乡绅阶层,连接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成员与国家,充当了乡村的治理者。
古代的所谓乡绅,大致是指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包括宗族元老、落第学子、教书先生和退休回家的官吏等等。在官方眼中,这群人是值得信赖的替代治理者;在老百姓眼里,这群人都是“能人”,有本事有权威。他们依赖自身的权威和掌握的资源,另外搭建起官方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帮助官方治理乡村的同时,也作为乡村利益的发言人与官方抗衡;对内维系宗族礼法,处理公共事务。
最近几年,这种乡绅精神似乎有了复苏的迹象。越来越多从乡村中走出去的富商,纷纷回乡竞选村官。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复杂和现代的方式。据媒体报道,广东顺德乐镇 葛岸村聘请25位精英组成“智囊团”,为村中公共事务建言献策。“智囊团”成员涵盖村里工商界的精英、德高望重的人士,以及一些老党员和退休老干部,村里一些重大的事项交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之前,先交由“智囊团”审议。“智囊团”成员的产生,先由村委会通过广泛咨询,再由两委联席会议审定,聘期3年。“智囊团”在每月5日讨论村内近期大事。
有学者认为,“乡绅政治作为一种模式,治理成本非常低。”只要经济上产权清楚,政治上公平竞争,就是一种非常现实的发展趋向。
1、根据给定资料1-4,概括材料中存在的问题。(15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材料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企业家村官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村官的问题。
一、企业家村官的问题:
1、不了解基层情况
2、破坏权力结构,弱化村民自治
3、出现贿选、以权谋私现象,损害公共利益
二、大学生村官的问题:
1、态度不端正,缺乏扎根农村的意愿
2、能力欠缺,与农村需求不符合
3、社会经验不足,沟通能力差 【赋分说明】
1、能从总体概括材料中的问题包括企业家村官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村官的问题两个方面给2分,分两层分别回答企业家村官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村官的问题的分别给1分。
2、企业家村官的问题每点2分,共6分;大学生村官的问题每点6分,共6分。
2、根据对给定资料3,就如何进一点做好村官,向白一彤提些建议。(10分)要求: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1)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思想。应谦虚好学,与农民打成一片,多向其他村干部请教。(2)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做好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工作,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3)放低姿态,踏实做事,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都要高度重视。(4)树立创新思维,发挥所学,引进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树立诚信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5)提高管理水平,协调上级部门,加强人际沟通,化解村民矛盾,妥善处理村务工作。【赋分说明】按点给分,具体作为得分点的关键词如下,共10个,每点一分。(1)服务意识。(1分)向基层学习(向农民、村干部请教)。(1分)(2)了解村情民意。(1分)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工作。(1分)(3)放低姿态。(1分)踏实做事。(1分)(4)创新思维。(1分)诚信意识。(1分)(5)提高管理水平。(1分)加强人际沟通。(1分)允许同义表达。
3、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分析大学生村官和企业家村官各自特点,你认为哪一种人更有优势。(20分)
全面、准确,说理充分,字数控制在400左右。参考答案:
一、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充满热情,精力充沛,有知识、有思想,具备开创精神。(3分)
二、企业家村官的特点是能够调动的各类资源多,社会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重视荣誉。(3分)
三、我认为企业家村官更有优势,原因在于:
1、企业家拥有一定的资金和项目。农村缺少企业,广大农民或从事农业生产,或到城市打工,资金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企业家村官能够有效解决发展的资金和项目问题;
2、企业家拥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企业家创业过程中需要和政府、消费者、商家、员工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相信企业家村官在复杂的农村环境中,也能做好农民、村干部、政府有关部门等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企业家对市场熟悉,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当然,不管是哪一类村官,只要是对基层熟悉,愿意扎根基层,具有奉献、牺牲精神,就应该包容和支持。如此,农村的繁荣发展便指日可待。(396字)【赋分说明】
1、大学生村官及企业家村官的特点各3分,共6分,类似的表述也可得分;
2、“认为那一种更有优势”是主观开放性的答案,考生可以选择一种,也可辩证来看,关键是能够说理充分,论证合理。具体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文:说理充分,论证合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10-14分;二类文:有论证,层次清晰,语言流畅。6-9分;三类文:无论证,层次不清,甚至偏离主体。6分以下.4、根据给定资料七,概括古代“乡绅”的主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谈谈从古代乡绅到现代乡绅的转换需要哪些条件。(15分)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作用:
1、管理乡村公共事务。
2、搭建官方与民众沟通的桥梁。
3、维系宗族礼法。条件:
1、政策支持,改革户籍制度,畅通企业家返乡渠道。
2、加强立法,规范现代乡绅行为,避免贿选等弊端的发生。
3、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去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
4、转变观念,由官本位向服务人民转变;
5、提升素质,增强现代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赋分说明】 1.乡绅作用:管理公共事务、搭建沟通桥梁、维系宗族礼法三个关键词,每个一分,答到3个可得3分。2.转变条件:政策支持、立法规范、民主意识、转变观念和提升素质五个关键词,每个3分,答到4个以上可得12分,相关阐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材料1中提到:“刘群相信一个观点,农村最缺的不是钱,是知识和思想,是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才”。
请以此为话题,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
1、观点正确,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人才――农村发展的关键
在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关怀和农民自身的努力下农村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种背景之下,连地处偏远的重庆垫江县一个新当选的村主任刘群提出农村不缺钱,缺的是“知识和思想,是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才”。在我看来刘群主任的这个说法是非常有见地的,它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对农村现状敏锐的观察的结晶,点中农业发展的死穴。为什么说农村最缺乏的是人才呢? ――农村人才缺乏是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农村人才的缺乏是农村的现状。成为城里人是大多数农村人的梦想,以前受到户籍和大学招生数量的限制,想改变农村人的身份的机会少得可怜。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通过考大学,通过打工,通过经商在城市买了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城里人。城市的就像一个磁铁,把各种各样的农村人才都吸进来,而农村则变成了空心村。――农村人才缺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基础就是人才。所有的地方都在争抢人才,在现代社会缺乏人才不会是农村的特有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都必然的存在的情况。在这一背景之下,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在和城市竞争中要留住人才压力会更大。农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最急需的是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当前的农村生产力发展非常不平衡,一些地方已经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的方式,建起了大棚,修建了各种养殖场,但是大部分生产方式还是非常原始落后的。造成这样情况除了缺乏资金外最主要还是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对现代化的农业投资缺乏信心。――管理和领导的人才也必不可少。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农民都是“单干”,如果说在三十年前单干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那么三十年后单干只能削弱农民的力量,使他们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很好的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要团结不仅需要良好的合作意识,还要有能力有魄力的带头人。――此外还缺市场运作方面的人才。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常大,对市场直接全面准确的把握对农业生产来说可谓生死攸关,同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否通畅也关系到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生存,市场运作的人才对农村来说至关重要。农村所缺乏的人才还包括文化、卫生医疗等各个方面。现在的问题是:第一,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不可能全部靠引进,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农村的人才或者说如何为农村人才的出现创造条件?第二,在这些人才中,农村和城市,中国的农村和国外的农村存在竞争,怎么样留住人才?这两个问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张小龙
【定档给分细则说明】 文章级别 定档分值 细则说明一类 33-40 观点明确,引例恰到好处,分析深刻,论证有力,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优美流畅。二类 24-32 观点明确,引例适当,分析具体,论证较合理,结构完整,缺乏逻辑,语言通顺。三类 13-23 观点清楚,引例不恰当,缺乏论证,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四类 0-12 不着重点,大多泛泛而谈,思路不清,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字迹不清。
第五篇: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模拟试题四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学术腐败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以下现象最为明显:
第一,低水平重复。其中以高校教材、教参为最显著。据《中华读书报》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已超过300种。这数百种教材,出自不同的编者之手,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书名也不尽相同,有的叫概论,有的叫新论,有的叫教程,有的叫纲要,有的叫新编、简编,等等,但编写内容、体系设计、章节顺序、原理以及具体的例子,都大同小异,其中至少有2/3是抄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钱乘旦教授在《中国书评》发表过一篇从社会科学规范化的视角评论国内不同版本、但相差无几的几十种世界近代史教科书的书评,也尖锐地批评了这种“鸡生蛋、蛋生鸡”、从教材到教材的编写模式的弊病。其实,类似的甚至更严重的情况,还不仅仅止于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世界近代史教材,其他如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法学概论、中共党史、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高校基础课教材,往往异曲同工。有一位中国政法大学的学者实在看不惯这种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行为,开诚布公地评论说:“什么主编、副主编、新编、合编,还不如称‘主骗’‘副主骗’‘新骗’‘合骗’,用这样的书去教学生,简直是误人子弟。”
第二,粗制滥造。这以形形色色的辞书最有代表性。本来,编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都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们靠长期、大量的劳动才能做的一种苦差事,既艰辛备尝,又严肃认真,因为“辞书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但最近20年来,和编教材一样,编辞书却一下子成为许多人所谓“快速成才”“发家致富”的捷径。而且,无论水平高低、懂还是不懂,似乎什么人都可以编,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是什么人都在编辞书。如同有“教材专业户”一样,也有大量的辞书编纂专业户,其中最大的辞书专业户就是一度誉满全国、大名鼎鼎的王同亿先生,十几年间编了25部辞典,字数达1.7亿字。可以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大多数辞书,内容上粗制滥造,种类上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差不多都是捞名捞利的投机性勾当。
第三,泡沫学术。目前我们中国的文章是越发越多,而且是越来越长;书越出越多,而且越来越厚;刊物也越办越多,而且还不断出增刊。但在这些表面上是数量大跃进式恶性膨胀的同时,学术质量、学术水准非但没有呈正比例提升,反倒有的还在严重滑坡。有的中青年人动不动就号称出了三四十种书、发了二三百篇甚至三四百篇论文,有的人写简历动不动就说自己有上千万字的著述。这种情况,理科有,文科更多。
第四,假冒伪劣。假冒他人名义,搞所谓的“著书立说”。山东某大学科社系有一位想评博导的人.,拿别人在《光明日报》上发的文章,换上自己的大名,反复复印,差一点儿弄假成真,后因知情人的揭发而漏馅。许多地方院校的人,为了评高级职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花钱雇人写文章,然后以他的名义发表,作为他的所谓“成果”。在北京,一度有人自甘堕落,公开在电线杆子上贴“告示”明码标价,公开卖稿。
第五,抄袭剽窃。这已经成为一大学术公害。《方法》杂志编辑部的文章称之为“学术蝗祸”,“这场蝗祸近年来正在学界蔓延并严重蚕食着学术界的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不少正直的专家学者对此痛心疾首。在《“博士论文”与“文抄公”——一种值得注意的非学术现象》一文发表后,我曾陆续收到一些朋友的来信,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先生的来信最让我感动。这位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感慨:“现在学术界的假冒伪劣现象已经相当严重。不仅有剽窃国人著作的土匪,而且有剽窃外人论著的海盗;不仅在年轻人
当中有这类现象,而且有极少数博士生导师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也是这么做的;这类假冒伪劣作品不仅能出版,而且可以获得规格甚高的优秀成果奖。你想提出批评吗?„„真是困难重重!我在这方面曾经做过努力,但收效甚微;因为你有你的理,他有他的权。”
第六,沽名钓誉。有不少非学术界的人,在当了大官或发了大财以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关系或金钱关系,以利益作交换,堂而皇之地当上了一些名牌大学的客座教授、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些名号一旦到手后,即去掉客座、名誉、顾问、兼职字样,以“教授”的名分招摇过市,捞取更大的学术荣誉、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当读到伍铁平教授的《学术界不存在骗子吗?》一文以后,不少学者开诚布公地表示,现在学术界不是有没有骗子的问题,而是有多少骗子的问题。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我们中国还是一个高等教育相当落后的国家,但20多年来真真假假的教授的数量增长之快、人数之多,却是许多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1997年9月19日,李岚清副总理给原国家教委作过这样一个批示:“教授是一项崇高的称谓,有的国家甚至一个系只能有一位教授。兼职教授不是不可以,但一是本人得够资格;二是要有需要;三是要名副其实,要上课、讲学、搞科研。否则教授贬值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教育的耻辱。”
第七,高等教育和学位注水。比如,在北京,在全国,到处是公开制造贩卖假文凭。究竟有多少张假文凭已经散落和正在流人民间?究竟有多少人过去、现在和将来靠假文凭在谋取权力、职称、地位、名誉和利益?也许,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光明日报》2000年2月19日发表的该报记者朱振国的报道说,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学位证书认证工作以来,从该中心为国内一些用人单位、接受升学单位及国外有关机构所进行的认证情况看,假冒学位、学历证书大约占申请总数的20%。这篇报道还披露说:“甚至经国家公证部门公证后到国外使用的学位证书也有假的,有的假冒证书连授学位的学校本身都不存在。公安部门在北京、南京、深圳、武汉等地陆续破获了伪造、贩卖假证书的犯罪团伙。他们使用的制假工具先进,伪造的证书逼真,假冒证书的数量和扩散范围相当惊人。”
第八,学术评审深度腐败。在学术职称评聘、学术奖项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定等环节中,一直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最主要的是,利用权力关系,垄断学术资源。以正在走向异化的学术评奖为例,如果说它原本具有奖励机制的话,那么,现在的学术评奖正在越来越名不副实,正在急剧地退化为它的反面。更可怕的是,这还正在成为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一个新的源头和生长点。由于体制使然,学术评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退化为某些学界特权人士维护学术权力、学术地位和既得利益的工具与手段,由此而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获奖专业户”。2000年,以《读书》杂志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的名义举办的首届“长江《读书》奖”,尽管据称曾“取经诺贝尔”“想把这一奖项办成最权威、最公正、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奖项”,其评奖过程也曾被认为是“学术民主动人的一幕”“前所未有的认真”,但终因其评奖委员会名誉主席获荣誉奖、《读书》执行主编兼学术委员会召集人获著作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获文章奖而在学界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有众多专家学者广泛参与的学术评奖问题大讨论。再如,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赵林、彭富春三位教授最近著文痛陈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1994-1998年)优秀成果评奖中的学术腐败现象,称之为“学术腐败在政府评价体制中的一次公开的粉墨亮相。在本次评奖过程中,评奖主持人和个别评委利用职权,在哲学社会学组把一场严肃的评奖活动变成了一场一手遮天、结党营私、瓜分利益的丑剧,在湖北省哲学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可思议的是,“从评审的结果来看,评委们相互之间的心照不宣、彼此关照、利益均沾、互投关系票,已达到了出神人化的程度。在一次评奖的高级别奖项中票数如此集中在评委和某个身居高位的评委的弟子们身上,即使在目前腐败成风的学术界也是少见的”。
危害
对学术腐败的危害性,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首先,它严重侵蚀学术文化界,不仅是学术、文化公害,而且也可以说是全社会的公害。这些学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病毒式传染,对全社会造成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其次,败坏学风文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误人才培养。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致力于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还在搞“211工程”,那么,在当今学风文风败坏、学术腐败盛行的情况下,这些“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将如何“建设”?“211工程”,又将“搞”成怎样?叫人尴尬的是,其中大多数更是名牌学府,既有国家正在重点投资建设的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也有国家倾斜投资建设的所谓“世界高水平大学”。面对这个花名册中的“国家队”性质的名牌学府业已暴露出来的严重学风问题,我们怎么还好意思厚着脸皮声称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再次,严重损害中国整体的学术声誉特别是不利于建树中国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学界中人,都将是学术腐败的受害者,因为我们同时都是中国学术共同体的一分子。换一句话说,不管情愿与否,我们事实上都在中国学术界这同一艘“泰坦尼克号”上。我们在经济上的造假贩假已使得中国的形象大受影响,同理,假如在学术上的假冒伪劣也得不到遏制的话,那么,中国的学术界将以何种颜面去面对国际学术界?又将如何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交待?最后,学术腐败对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将造成致命的威胁和损害。
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了学术腐败的危害性。华南师范大学王守昌教授指出:“目前学术界也被‘污染’了,开始出现令人恶心的‘学术腐败’,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势必导致我国的学术水平大滑坡!”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指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领域,都存在着‘假冒伪劣’„„这话没错,但不应当喊为中国学界自我开脱的理由。因为一般人眼中的‘大学教授’,知书达理,清高廉洁,其人格与操守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的楷模。可惜的是,如此‘美好的想像’正在逐渐瓦解。”尤其是,学术腐败已经溢出可控范围,难以遏制,“学术的正面形象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痛定思痛道:“在我们目前的社会,对于学术腐败还处在麻木不仁的地步,防范措施还未跟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呼吁全社会对于这种腐败的深切关怀。”这些肺腑之言,发人深省,难道不正是一切学术良心未泯、忧国忧民忧学的学界中人应有的共同立场吗?能简单地指责这是“对知识界的整体的批评”而“显得浅薄和无聊”吗?“我们不必将学术说成是不食人间烟火、高不可攀,但学术神圣却是一个社会对文明的向往与认同。”也正是与此相关,袁济喜教授的忧虑不能不让人引起强烈的共鸣:“学术腐败的结果,等于号召人们放弃一切道德良知,蔑视科学与文化,而一窝蜂地向能够捞取各种好处的当官发财去努力,学界尚且如此,则何以通过学界影响去风化社会?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科教兴国岂非成了一句空话?”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案提示一
学术界开始出现令人恶心的“学术腐败”,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势必导致我国的学术水平大滑坡!学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不可攀的仙界净土,但学术神圣却是一个社会对文明的向往与认同。学术道德的败坏,等于号召人们放弃一切道德良知,蔑视科学与文化,将何以通过学界影响去风化社会?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科教兴国岂非成了一句空话?
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提示二
(1)院学术委员会、教育部、新闻出版署等国家主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尽职尽责,要切实发挥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
(2)学风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把“提倡精品,拒绝赝品”切实落到实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教育,特别是应把好研究生和学位教育的质量关。
(3)学术界应众志成城,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清理学术腐败的温床。
(4)确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与评估、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严格推行匿名评审制,改变重量不重质的量化取向,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要重视和开展严肃认真、积极健康的学术批评。新闻媒体要发挥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
(5)要善待学术批评,大力开展学术批评。学术批评的健康开展与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民主的学术环境、宽松的舆论氛围;就主观上来说,尤其需要学术至上、求真求实、与人为善的科学态度。
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 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参考例文
加强自律
科学考评
尽管对“学术腐败”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学风师德问题、不规范的学术行为,确实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根治学术腐败作出努力。
加强学术自律,无疑是根治学术腐败的基础。由于高校教师肩负科研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他们的学术道德对青年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相当多的学术问题只有少量的专家才能辨别其价值所在、质量优劣;对是否有抄袭、剽窃等腐败行为的判定也多由该领域的专家认定。因此,学者们道德自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浮躁”是目前学术界的主要病症所在。用“短路”可以来形容目前的一些“学术研究”:拿到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获得奖励都要大张旗鼓地宣扬一番,好像某些人对这些课题一研究就注定会成功,注定能得奖,而且还是大奖。科研成功必定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大量的科研是失败的,但却是有价值的。可是,目前搞科研的人,包括研究生们,有几个说自己的研究失败了?
对个别学者在学术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行政干预的效果很有限,必须加强自律,改变学术界一部分人“道德意识淡漠,片面追求效益优先”的工具理性,代之以“是非优先”的价值理性,这是一个“重建神圣”的过程。学者的自律关乎社会风尚,关乎后辈学子。一个人,没有学术道德就没有资格作教师,一个大学,没有学术道德就谈不上一流大学。
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学人的传统,如今,学术道德何以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不科学的评判机制、指标体系是引发重症的重要因素之一。量化管理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对学术、教育领域而言,量化管理并不是科学的,它更看重的是数字而非质量,追求数字更容易造成学术的浮躁。由于成果、著述的数量与学者的职称、待遇紧密相关,致使学术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的“学术垃圾”很多。有的教师,3年内教了8门课;有些条文明确规定,5000字以下不算学术论文;有些博导忙得连学生论文通读一遍的时间都没有;有的教师、研究生甚至直接为书商服务,在电脑上复制、粘贴、拼凑各种名目的“学术作品”;有的书商明确告诉这些师生,抄袭多少字以下可以回避法律的追究,于是“大干快上”成为一些师生的致富手段。人们对抄袭、剽窃、以权谋私是容易愤怒的,但对其他形式的学术腐败却见怪不怪。这种思想更为危险,长期下去,谈何学术?
以数字评价个人之风也扩大成为了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坐标。很多高校负责人对所谓的高校排名感到莫名其妙。一所高校、一个专业的好坏,往往被某些人以有没有教学大楼、有多少博导、多少论文等一系列的数字排序。有些学校的博导都由自己评聘,他们严把博导质量,控制博导数量,却往往在排名上落后于别人。这种导向对学术界起的负面作用大大了。
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体系,对学者、学术机构进行客观的评价。
目前,一些高校提出培养“孤独的思考者”,就是为了在学术上提倡冷板凳精神,十年磨一剑,抑制学术泡沫,提高学术质量。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有适当的机制来保证。
学术腐败问题,实质上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不良风气在大学校园、科研机构的反映。因为学术界、科学界本是社会公认的一方净土,当这方净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受到关注是必然的。一些学者指出,传统上,中国人曾“君子不商”,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却出现了“无人不商”的局面。由于部分人曲解了“商”的涵义,利字当先,诚信淡漠,导致道德底线下滑。这个问题表现在学术上,就是学生作弊、教师作假。特别是当这种行为被发现时,一些人不以为耻,只以为不幸。这种“道德秩序”必须纠正。
对学者,社会应保持宽容与公正的态度。没有这种环境,没有正确的导向,出现造假就是必然的。当前,绝大多数的学者埋头学术,扎扎实实,只重名利者是少数。科学容不得半点含糊,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踏实发展才是学术正路。一些高校负责人们指出,学术道德问题表现不一,有些是学风、道德问题,有些则确实是腐败问题。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官员到高校来要文凭,一些人花钱买文凭,权、钱、学的置换,使高校的交易色彩越来越浓厚,这对学风、校风的影响是至为恶劣的。搞学术的“窍门”越来越多,这比剽窃、抄袭更严重,这才是不折不扣的学术腐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整个社会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