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PICC维护工作总结
2015年PICC维护工作总结
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护理部统筹指引下,使得PICC维护工作得以顺利展开。虽然刚开始遇到诸多困难,但最终克服重重困难于2月16日迎来第一个病人,维护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一年过去了,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1.PICC工作小组,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负责全院及门诊PICC导管置入病人的护理指导、技术操作、定期维护及健康教育;PICC导管维护病人会诊、质量控制及评价。在PICC维护工作中严格执行维护工作制度,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建立了病人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提供咨询电话号码。3.每周一、周五下午,在外一科由我主要担任PICC导管维护工作,休假时由外一科其他护士担任。
4.于4月份在科内进行了PICC维护的培训,真人演示操作流程,发展了数名适合的优秀的成员,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储备专业人才。(后附图片)
5.至接受第一例病人以来到本年末,业务量除特殊原因未登记外已超过百人次。
5.在PICC维护工作中并发症的发现:堵管7例,除一个病人未能通管成功外,其余经处理后均成功通管;静脉炎1例,由于我院缺乏专用敷料,故未能处理;其余并发症尚未发现。
6.所有来维护的病人中,超过半数的自带PICC专用护理包。
7.所有门诊病人都是肿瘤患者,PICC都用于化疗,仅有一例住院患者是因为长期需要肠外营养。
8.在PICC维护工作中未出现差错事故及不良事件。
9.除有2名患者因个人不能承受化疗而提前拔管外,其余患者的PICC导管均保留至完成整个化疗疗程。
10.除有个别病人反应收费稍高外,其余病人对我们的维护工作都非常满意。
虽然维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任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6年我们的工作目标:将对置管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全程健康教育,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保证置管安全。与上级医院紧密联系,吸收更多周边病员,提高医院效益,增加医院知名度。总结工作经验,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促进PICC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加强与医保、新农合的沟通,使PICC维护纳入报销项目,减轻病人负担,增加PICC覆盖率。
第二篇: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
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
北京协和医院 史冬雷
一、概述
(一)穿刺工具的种类
静脉穿刺工具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工具和中心静脉输液工具。外周静脉穿刺工具临床上最常用头皮针、头皮套管针,或中等长度导管。中心静脉工具的穿刺主要是颈内 / 锁骨下静脉导管(即 CVC 中心静脉导管),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二)PICC 导管特点
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
2.导管可通过放射影像下显影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3.导管总长度为 65 厘米,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进行裁剪。4.导管上以厘米为刻度标记,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
(三)选择静脉穿刺部位
1.避免关节部位,关节部位活动比较多,容易造成脱管。
2.避免已损伤的部位,已损伤的部位没有愈合,易造成导管的感染。3.避免新近穿刺过的静脉之下的部位。
4.避免下肢末端,现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因为使用下肢进行静脉输液,容易造成血栓的发生。5.避免受限制的部位。
(四)静脉的粗细
从中心到外周,静脉管腔的直径是不一样的,上腔静脉 管腔的直径 20mm,无名静脉 19mm,锁骨下静脉 19mm,腋静脉 16mm,贵要静脉 8mm,头静脉 6mm。越靠近中心,静脉越粗大,血流速度会增加。
(五)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1.手背及前臂静脉,由于它比较细又靠近外周,所以血流速度 <95ml/ 分。2.肘部及上臂静脉 的血流速度 100-300 ml/ 分。
3.锁骨下静脉 已经达到中央静脉,血流速度 1-1.5L/ 分。4.上腔静脉 血流速度为 2-2.5L/ 分。
血流速度快的好处,药液输注进去以后,马上被稀释,所以药液停留在血管壁的时间就少,特别对一些高浓度、高渗以及刺激性比较强的药液,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减少静脉炎以及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简介
(一)穿刺
可床边置管;置管损伤较小;置管后要求 X 线检查其位置;排除胸部置管的危险,如锁骨下静脉穿刺,很容易造成血气胸,PICC 就没有此并发症; 延长留置时间,中心静脉一般 2-4 周拔除,而 PICC 如果维护很好,患者一般条件也比较好,能够延长 1-1.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可由注册护士置管。
(二)留置
可用于血样采集,但尽量少使用 PICC 管进行血样的采集,因为它容易造成堵管; 要求无菌区域;要求常规肝素液封管;要求常规监护;外露导管体破损的可能性;病人难以自己护理,需要到医院找专门的护士进行护理;活动受限。
(三)PICC 适应证
1.高渗药液:如浓度 >10% 的葡萄糖、TPN。2.刺激性或毒性药物治疗。3.长期静脉输液。4.静脉保护。5.外周静脉限制。
6.23-30 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 <1.5kg)。7.家庭静脉治疗。
(四)PICC 应用的要求 1.肘部血管良好。
2.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3.健侧手臂。4.配合的病人。5.严格无菌操作规程。6.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
(五)PICC 优点
1.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2.保护外周静脉。
3.相对传统 CVC,减少穿刺危险性。4.非手术置管。5.长时间留置。6.可由护士操作。
(六)规范导管维护的原因
操作正规化、标准化,保证导管的通畅、安全,预防感染;保证病人的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病人的费用。
三、PICC 导管维护
PICC 导管的维护主要是正确的更换敷料和正确的封管以及冲管。
(一)更换敷料 1.更换敷料的原则
(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2)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无菌透明贴膜的好处是透明、通透性强、可以直观的观察穿刺点的情况,如有无红肿、渗出等,发现有问题可以及时更换。
(3)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 24 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 1-2 次或在发现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时更换。
(4)如需用纱布,通常应用于透明贴膜下面,这样的贴膜应每 48 小时更换一次。(5)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2.更换敷料注意事项
(1)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禁止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体上,以免在撕拉胶布时将导管脱出。(3)换药时记录导管刻度。(4)每天记录输液滴速。
(5)严禁导管体外部分移进体内。3.管路维护频率
在维护过程中,导管维护的频率,进行穿刺的第一个 24 小时需要更换一次敷料,以后每 3-7 天更换一次。4.管路维护步骤
洗手,拆除原敷料,观察穿刺点有无 红、肿、渗出脓液等,再次 洗手,打开换药包,戴无菌手套,酒精清洁,碘伏消毒,贴好敷料,固定,最后 洗手。
物品准备,包括治疗盘、敷料、生理盐水、手套、肝素盐水、换药包、治疗巾(如 PPT17 图示)。如 PPT18 图示,六步洗手法。
如 PPT19 图示,拆除原有敷料。洗手后拆除原有敷料,拆除敷料时需要注意,透明敷料有弹性,快到中心静脉穿刺点时,用一无菌棉签按压住穿刺点的导管,再牵拉无菌透明敷料,这样不会将导管带出,造成脱管。
5.穿刺点消毒
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 10 × 10cm;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用力摩擦皮肤 1 分 30 秒,并风干。如 PPT21 图示,酒精清洁。
如 PPT22 图示,戴上无菌手套,进行碘伏消毒,消毒面积 10 × 10cm。
如 PPT23 图示,消毒以后进行固定,固定时用一块小方纱垫在接头下面,以避免接头部位压迫皮肤,造成压疮。贴好透明敷料以后,不输液时用脑外科套头的绷带套住进行保护,防止在活动穿衣服时将接头部位掀起。
(二)冲管与封管 1.目的
将残留的刺激性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保持静脉通路。2.冲管
用等渗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应用于两种药物之间,或封管前、输液前后。
3.封管
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通常应用稀释肝素液,用于输液结束后。4.冲管与封管的步骤
冲管的主要步骤,用等渗透生理盐水冲管,冲管后给药,给药后再冲管。封管,用生理盐水冲管后给药,给药后再用生理盐水冲管,冲管后用稀释的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封管主要是在输液结束之后进行,防止堵管,特别是导管体的尖端部位。如 PPT27 图示,采取脉冲式冲管方法,左图是连续式冲管。右图是脉冲式冲管,一个个不同方向的小漩涡,对血管壁有摩擦力,能将血管壁上附着的颗粒冲洗掉,所以用脉冲式冲管方法,才更有效。
5.封管配药专科护士现状 1.国外现状
国外现状:设有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al support team,NST),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和营养师组成。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以及研究显示由营养支持小组共同完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避免不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造成的并发症。
2.国内现状
国内现状: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专业,在治疗形式上仍和其他的医疗工作相同,大部分医院仍是由主管医生开营养配方,护士按照依据进行营养液的配制。有条件的医院则是由营养医师参与配制,通过诊疗方案。在患者的身体营养状态的评估、营养支持的具体操作、资料的记录等工作必须由不同人员参加,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护理体系。
二、专科护士
(一)定义
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特定专科领域、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完成了专科护士所需要的教育课程,考试合格者被认定为专科护士。
(二)专科护士培养目的
促进专科护理发展;提升护理专业形象;体现护理专业独特价值;促进护理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更好地发挥医疗团队的协同作用;有利于专科领域的实践和研究。
(三)肠外肠内营养专科护士的定位
肠外肠内营养专科护士应该是治疗技术的掌握者、教育者和咨询者、科研工作者、管理与自我管理者。1.治疗技术掌握者
对各种营养治疗方式,专科护士都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熟练掌握各种输注器材的操作方法、安装以及故障的排除;熟练掌握套管针和 PICC 导管的置管技术;熟练掌握肠外肠内营养管路的使用与维护。
2.教育者和咨询者
(1)专科护士有责任指导其他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专业的护理活动。(2)及时传授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其他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咨询。(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3.科研者
进行信息收集及资料的统计,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进行文章的撰写。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推广科研成果。4.管理和自我管理者
营养支持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工作,专科护士 在执行操作、评估、宣传的过程中应能严格遵守护理实践标准和效果评估细则;对不恰当的护理实践及时评估并加以纠正; 自觉的、规范的 进行质量评价、监督,提高质效,完善自我。
三、重视专科护士在营养支持领域中作用
目前护士在营养支持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承担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估;具体实施营养支持方案;导管的留置、使用与维护;营养液的配置;营养液的输注过程的监测;宣教指导与专业咨询;并发症的监测与预防等。在各个工作环境均是直接参与者、执行者,专业的护理工作,有效地保证了营养支持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一)营养评估
文献报道:外科患者约有30%-40%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老年和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85%。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第一时间掌握患者营养状态,可提前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促进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二)治疗途径的建立
外周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是营养支持实施的保障。专科护士可根据患者输液时间、血管条件、输入液体和药物的种类、护理环境等合理选择,确定最佳的输注途径。
输注途径包括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外周静脉包括头皮针、静脉留置针两个途径。中心静脉可选择 PICC(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CVC(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TC(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和 PORT(静脉输液港)。
1997 年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引进了 PICC 技术,十几年来这一技术已经成为护理领域最为尖端的操作基础。PICC 置管技术虽然较其他深静脉置管技术操作简单,但仍需要经过正规的授课、标准模拟培训并获得资格后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
(三)导管的维护
专科护士承担静脉置管后滴速调整、穿刺点观察、伤口换药、封管等护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专业咨询。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PICC,可大大减少并发症。专科护士对置管后穿刺点进行观察,规范伤口的换药和封管流程可以避免导管感染和堵管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导管维护和应注意的问题,如卫生主治、活动范围、管路的固定等相关方法进行护理,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四)营养液的配置
1.肠外营养液的合理配制和输注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2.所有静脉营养药物需在无菌条件下与全部营养素混入 3L 静脉输液袋中,避免医源性感染。3.这一技术必须经过正规培训的护士操作,并掌握在层流洁净室内的操作程序。
4.营养液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营养配方合理性、药物的配伍禁忌;与医生的沟通,避免不合理配方和不规范输注方法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层流洁净室的细菌监测,以保证配液环境的无菌状态。
(五)营养液的输注 1.肠外营养输注
静脉的选择,需要专科护士根据患者输入的药物、输入量、持续时间、患者血管条件、配合程度合理选择静脉植入的途径; 输液、微量泵的安装;输注的速度,以保证出入量的平衡; 管路的维护,以保证输液途径的畅通; 出入量监测;心、肺功能的监测;血糖监测。
2.肠内营养输注
肠内营养液的温度;肠内营养液输注的途径;肠内营养液输注的速度;肠内营养液输注的量;给药的注意事项。
(六)营养支持专科器材的掌握
临床用于营养支持的专科器材有很多,包括静脉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胃肠营养泵,这些仪器的使用为临床开展营养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护士是这些营养泵的使用者,因此护士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各种输液泵的使用方法,以及管路的安装、故障的排除等相关技能才能确保营养泵的正常运行,保证营养液的正常输入。
(七)监测并发症
从事临床营养的专科护士都能够到认识到不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均可能导致病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营养治疗的效果。在进行肠外营养时过快的滴注速度可能导致患者心、肺部压力的突然加大,严重者可能出现心肺功能的衰竭。在肠内营养治疗中由于营养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老年人由于胃肠排空的障碍,快速输注可能会导致胃潴留和返流性肺部感染。
因此专业护士对患者在营养输注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应该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对生命体征 的评估与记录、血糖的监测 记录、营养液输注过程的监测 与记录、导管及营养泵使用状态的监测与记录、患者出入量监测与记录,预防病发症的发生。
(八)并发症预防
1.评估患者胃肠功能,当胃肠功能允许时及早进行肠内营养。2.掌握正确的输注方法。
3.对导管进行专业的观察与维护。4.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专业咨询。
四、肠外肠内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展望
专科护士的培养已成为护理发展的趋势。多年实践证明,护士在肠外肠内营养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培养肠外肠内营养的专科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士的作用,是健康、稳定地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技术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对肠外肠内营养专科护士的培训还处在探索和讨论阶段,没有专门统一的培训系统和标准。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相关的护理知识,引进先进理念和技能,并与国情相结合,制定统一的专科护理实践标准和规范制度。通过管理者、护理教育者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建立我国肠外肠内营养专职护士培训、认证体系,提高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发展。
第三篇:三向瓣膜式PICC维护范文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维护
核对姓名,查看PICC导管记录,了解:置管时间、上次维护时间、穿刺点刻度、臂围、外露长度。向病人解释维护的目的。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用物:酒精、络合碘、棉签、10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一瓶、10毫升注射器一支、正压接头一个、透明贴膜一块、胶布、手套一双、PICC换药包一个(内有治疗巾一块,弯盘二个,2个小治疗杯分别装5个和6个大棉球;止血钳2把,纱布2块)。
再次检查用物,查看穿刺点处导管刻度及外露长度、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沿血管走向有无压痛、测量臂围。由下往上撕去原有贴膜,用快速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消毒双手,打开无菌换药包,无菌方式投入10毫升注射器、正压接头、贴膜、无菌胶布。消毒生理盐水瓶口,主力手戴无菌手套持治疗杯,非主力手持消毒剂倒入小治疗杯。主力手持注射器,非主力手持生理盐水瓶抽吸10毫升生理盐水。非主力手戴手套,在病人手臂下铺无菌巾。非主力手用纱布包裹导管接头外露部分,并抬起导管,主力手持酒精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用力擦拭,待干后再三遍络合碘棉球消毒,每次在穿刺点停留片刻,消毒面积上下各15厘米,左右到臂缘,再用络合碘棉球消毒导管及延长管的翼形部分,新的正压接头排气,用止血钳夹住延长管的红色接头,无菌纱布包裹旧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将其取下,用酒精棉球正反用力消毒延长管红色接头螺旋口,避免消毒剂进入导管内,拧上新的正压接头,用10毫升生理
盐水注射器脉冲冲管并正压封管。消毒部位和导管完全待干。思乐扣固定法:用酒精清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待干;用皮肤保护剂擦拭固定部位,完全待干(10-15秒);按思乐扣上箭头所示方向(箭头应指向近心端)摆放思乐扣;将导管固定翼上的缝合孔安装在支柱上;固定好思乐扣及导管,将锁扣锁死;依次撕除思乐扣的背胶纸,将思乐扣贴放在皮肤上。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透明敷料应完全覆盖住思乐扣,排尽贴膜下空气,皮肤、导管、贴膜三者合一。
医用胶布横向固定延长管,胶布交叉固定肝素帽,在胶布上记录维护时间,横向固定连接器。根据需要弹力绷带包扎。
整理用物,脱手套。再次向病人交代有关注意事项。记录维护时间。门诊病人记录维护记录单和长期维护手册,嘱咐下次维护时间。
第四篇:PICC 置管维护的研究进展
PICC 置管维护的研究进展
【摘要】 系统评价PICC置管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新进展。【关键词】 PICC;维护;研究新进展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3-12 个月),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能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适用于需长期输液、重症、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但如果维护不当,也可造成并发症,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病人的治疗。目前,住院病人的维护均由专业护士完成,而出院带管病人由于PICC发展不均衡,从而出现出院维护难等一系列问题。现综述影响PICC置管病人维护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新进展。1 PICC的使用
1.1 使用前先注入10 毫升0.9% 氯化钠注射液确认导管通畅,如无特殊需要,不可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赌塞。
1.2 每次输液后用20毫升0.9% 氯化钠注射液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1.3 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等高粘稠性的药物后立即用20 毫升0.9% 氯化钠注射液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1.4 禁止使用≤ 10 毫升的注射器冲关、给药、不可用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1.5 可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应用于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
1.6 经常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 妥善处理。2 PICC换药
2.1 置管后24 h内换药1 次,每周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患者若得了感冒,换药是应该戴口罩避免增加感染。2.2 自下向上小心拆除原有敷贴,避免牵拉导管,严禁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2.3 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
2.4 观察并记录导管体外导管的刻度,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色泽及温度,同时测量上臂围,每日1 次。
2.5 导管在体外呈S 型弯曲,将透明膜贴到连接器翼型部分的一半处,似的导管体外部分完全治愈贴膜的无菌保护下,禁止将胶带直接贴于导管体上。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排尽贴膜下气泡。
2.6 如因为对透明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要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PICC置管前的护理安全管理 3.1 PICC置管前的安全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患者一般情况的评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居住地医疗条件、静脉血管情况的评估)、患者疾病情况的评估(适应症的评、用药情况、是否患有感染或出血性疾病上腔静脉疾病史、是否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管相关因素的评估(对导管材料过敏情况、预置管静脉血管条件、患者配合情况、导管的自我维护能力)等。通过一系列的安全评估,及早发现患者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将患者的置管风险降至最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3.2 PICC置管前签定知情同意书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导管异位是PICC的常见问题,发生率约6.7%;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置管后2 ~10d 内发生。由于PICC置管仍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及并发症,因此,在置管前置管人员应将PICC置管目的、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问题、以及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进行详尽告知,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签订 PICC知情同意书,并留存于病历中。4 PICC带管病人的维护
4.1住院病人的维护 ①目前住院的PICC病人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维护,从规定的胸部X线确定导管位置,到更换敷贴、冲管,封管操作流程和并发症处理流程等。但是由于不同的护理人员也存在着维护差异。如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对PICC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无菌概念等,从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李旭英等认为,成立医院PICC护理小组可有效降低因导管维护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PICC护理小组成员对置管后的病人可进行跟踪,指导、监控临床各科护士对PICC维护及记录情况,及时纠正临床护理不当的地方,保证正确合理使用导管。②应提高病人的维护意识,一些病人住院期间由临床护十进行按时维护,出院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及时维护,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所以住院期间应对病人进行导管相关知识的宣教。杨丽莎等认为,健康宣教应贯穿护理全过程,可提高病人认识,使其依从性提高,从而按时完成维护,顺利完成治疗。PICC导管价格相对较高,如果置入后不能进行规范的维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任何原因导致的置管失败都将给病人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因此,在病人出院时应做好出院宣教,告知病人应每周进行导管维护。指导病人带管出院期间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告知病人避免穿刺肢体的过度活动,保证穿刺部位局部清洁、干燥,让病人自己学会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及透明贴膜的固定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复诊;指导病人如何洗澡。保证个人卫生,睡眠时勿使置管肢体受压。对长期带管的病人,告知其带管期间的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4.2出院病人的维护 ①出院病人的维护形式多样,可选择医院的PICC门诊、最近的社区服务中心、私人诊所、家庭护士的上门服务。目前,由于PICC知识的普及面不均衡及医院发展的不全面,导致有些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护士对PICC技术缺乏了解,不熟悉导管的维护,造成病人出院后导管的维护不便,从而出现PICC导管出院病人不按时或无法按时完成每周1次的维护。②影响病人PICC维护的原因包括:病人的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对导管的认识不够、对住院期间护士的健康宣教接受能力有限,未能全面了解,从而未能及时来医院维护;大多数医院没有PICC专科门诊,此项技术没有全面开展,不是病人所在的所有社区服务中心都有能力提供相关的护理;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病人家庭经济条件差,认为往返车程费及换药太花钱,往往延时来医院维护甚至不进行维护;病人经治疗后身体状况差,体力限制了病人的出行;每周1次的维护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如往返医院需花费大量时间、就诊时需家属陪同而影响家人正常工作等。
4.3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维护 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到病人所置管的医院进行维护,有很大一部分病人需回当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维护,由于有些病人住在较偏远的农村,到县级医院维护不便,往往使病人放弃置管或拔管。张艺等建议提高社区、尤其是农村城乡结合部护理人员的维护能力,加强社区护理的覆盖面、普及率。让更多的病人在享用先进护理技术成果的同时,能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减少每周维护不便而被迫拔管的发生。5 PICC的宣教
5.1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不密封及时请护士换药。
5.2 可以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要避免使用穿刺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5.3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手臂;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再脱患侧衣袖,注意不要将导管带出。
5.4 可以沐浴应避免盆浴和泡浴,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包裹穿刺点上下至少10CM 缠绕2-3 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有无进水,如有应及时换药,尤其是穿刺后第一个24 小时不已沾水。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5.5 治疗间歇期每周到医院冲管1-2 次。嘱咐儿童不要玩弄导管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
5.6 穿刺处如有红、肿、疼痛、渗出、导管内有回血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生或护士处理。参考文献:
[1] 赵林芳.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5—9.
[2] 李旭英,谌永毅,袁忠.成立PICC护理小组对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117—118.
[3] 杨丽莎,陈素梅,廖小玲.等.健康教育在提高肿瘤病人留置PICC管依从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115—116.
[4] 张艺,姜秀文,叶黎爱.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院外管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45—47. [5] 薛嵋,陆箴琦,胡振娟,等.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插管门诊的建立与管理[J].上海护理,2008,8(2):82—84.
[6] 乔爱珍, 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 钟华荪, 张振路.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 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第五篇:PICC置管维护方法
PICC置管维护方法 更换敷料
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内更换贴膜,去除棉垫。 每周更换贴膜一次。
若贴膜有潮湿、脱落、可疑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贴膜方法:
(1)贴膜自下向上撕取,注意导管勿拔出。
(2)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周围皮肤,范围大于贴膜面积。(3)更换后在贴膜、观察表及护理记录上记录日期及时间。 顺序:酒精消毒—碘伏消毒—待干---固定圆盘……
更换肝素帽
每周更换一次 可能发生损坏时 有残余血液时
取下肝素帽后及时更换
患者维护—日常生活
不影响一般性工作,家务劳动,适当的体育锻炼
避免提过重物品,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避免游泳或浸湿贴膜,可淋浴,免盆浴 定期冲管、换贴膜、肝素帽
如需使用通透性高的贴膜或敷料时,应缩短时间间隔
患者维护---自我检查
冬季3次/日,夏季随时检查 内容:有无移位、渗血、松动 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拔管指征
导管的留置时间应由医生决定,在没有出现并发症时,PICC导管可一直用做静脉输液治疗;
体重长至理想指标; 停止一切静脉治疗者; 家长放弃治疗者; 导管异位; 导管断裂;
误入动脉、机械性静脉炎处理无好转者、化学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无法再通; 穿刺局部有感染化脓者。
导管的拔除
患者平卧,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切勿过快过猛。
拔管后立即压破止血,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的静脉炎。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做好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导管培养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