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企业在华取得收入纳税相关注意问题小结
外国企业在华取得收入纳税相关注意问题小结
(一)应提交相关的资料至税务局审核:
确定外国企业境内外收入时,税务人员应审核外国企业提供的以下资料:纳税人(代理人或扣缴人)划分境内外收入的书面资料、劳务合同或协议、来华工作人员出入境记录(如护照)、境内食宿及交通等费用凭证、境外费用凭证、境外有关机构公证或境外完税证明等。审核内容包括:
(一)各项资料的复印件与原件是否相符,复印件是否具备纳税人(代理人或扣缴义务人)公章 及经办人签字。
(二)各项证明资料的真实有效性:1.各项证明资料是否由相关的合法机构、部门出具或填制,有否伪造或变造;2.各项证明资料的项目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清晰,有否遗漏、隐瞒及涂改。
(二)境内收入的划分确定:
境内收入的确定,可按如下顺序进行:1审核劳务合同或协议,根据合同中的劳务性质及内容、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判定其境内外收入比重,结合企业划分比例确定其境内收入;2审核企业提供的来华人员出入境记录及境内发生的食宿凭证等单据,根据其境内劳务时间占总劳务时间的比重确定境内劳务比例,再根据合同总金额确定境内劳务收入;3要求企业提供境外费用凭证、境外劳务的境外完税证明或境外劳务发生地公证机构出具的境外劳务证明,据以确认境内收入;4通过约谈、实地取证等其他方法确定境内收入。5 如果无法正确划分境内外劳务比例,税务机关将按不低于50%的比例确定境内劳务(咨询业务、建筑工程设计、机器设备销售同时提供安装装配合同等特殊业务除外)
(三)营业税的征收比率
一般按照3%或者5%的标准计提营业税,特殊除外
(四)核定利润率
深圳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文件中明确规定:
对无法提供利润率及相关证明资料、或测算利润率明显偏低的纳税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47条 的规定,参照外国企业在我市提供同类劳务的利润水平,在如下比例范围内核定利润率:(1)管理服务为20%-40%;(2)航空、海运企业的国际运输服务为5%(计税依据为境内起运客货收入总额);(3)设计服务为15%;(4)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其他劳务为不低于10%。
(五)所得税
一般采取核定征收的方法,而不采取查帐征收,1、根据税收协定,不构成常设机构的话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常设机构的定义:常设机构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作业场所、矿场、油井、气井、采石场、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以及存续期超过一定期限的建安工程和劳务活动(存续的期限在与各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有明确的界定,一般为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
备注:与各国签定的税收协定界定存续期超过一定期限的建安工程和劳务活动(一般为6个月、9个月、12个月)被视为构成常设机构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纳税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关于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纳税问题的函
桂地税函[2009]446号
广西瑞林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关于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问题的请示函》(桂瑞函字[2009]042号)收悉。经研究,现对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纳税问题函复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代扣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征免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1]31号)的有关规定,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应缴纳营业税。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2009年8月14日
第三篇:搬迁补偿、补贴收入纳税问题
涉及企业搬迁补偿、补贴收入纳税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税收文件。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1号)规定: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1号)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是指因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搬迁企业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搬迁企业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同时,文件也就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收入企业所得税处理提出明确要求。
3、《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国税发[1993]149号)第八条规定: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77号)规定:纳税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不征收营业税。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条例
第八条
(二)项所称的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
依据上述文件,企业因城市规划取得的搬迁补偿或补贴收入凭借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首先是不征收营业税。其次,符合免税规定的单位,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对于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则必须按照财税[2007]61号文件做纳税调整,即:
(一)搬迁企业根据搬迁规则,用企业搬迁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以及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搬迁企业的搬迁收入扣除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和安置职工费用,其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因转换生产经营方向等原因,没有用上述搬迁收入进行重置固定资产或技术改造,而将搬迁收入用于购置其他固定资产或进行其他技术改造项目的,可在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中将相关成本扣除,其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三)搬迁企业没有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搬迁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收入购置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推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五)搬迁企业从规划搬迁第二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其余额并入搬迁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篇:关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收入项目纳税调整问题
关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收入项目纳税
调整问题
摘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企业对有关收入项目的依法合理调整是企业规避纳税风险和防止重复纳税的关键。在实践中,由于企业财会人员对税法不是很熟悉,或对有关收入项目的会税差异掌握不准,或对收入项目时间性差异、查补税款等备查工作没有做好,致使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没有依法调减非税收入,导致多缴税或重复纳税,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文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收入项目;纳税调整
一、收入总额确认范围上的会税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税法第六条规定,收入总额是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另外还包括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的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业务。会计与税法在收入总额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未同时满足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 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但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明确: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视同销售货物。
企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会计处理上可能没有将其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因此,企业对此类业务要注意分析是否要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企业将某产品用于上述各项用途。会计上可能做如下处理:借记营业外支出或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等70,贷记库存商品70。但按税法企业可以做如下处理:借记营业外支出或销售费用或应付职工薪酬117,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0、应交税费17,同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70,贷记库存商品70。非公益性捐赠、赞助支出不得扣除,汇算清缴时要注意调减费用117与调增应交税费17匹配的附加税费和收入100;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支出可以扣除,汇算清缴时要注意调增费用47。如果企业没有依法做上述相应的纳税调整,企业不但存在纳税风险,同时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扣除基数也少计100,可能导致企业多交税。
企业实际收到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等,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属于政府补助范畴,应该通过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属于应税收入,即将其排除在税法所谓财政拨款之外,除企业取得的出口退税外,一般作为应税收入征收企业 所得税。因为,无论企业取得何种形式的财政补贴或税收返还等,都导致企业净资产增加和经济利益流入,符合收入总额立法精神;对企业取得的财政补贴收入征税,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补贴收入和减免税的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税法与会计差异,降低纳税遵从与税收管理成本。
税法不承认各项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收益。因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注意对相关事项做相应的纳税调减处理。另外,还要注意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和减免税等的纳税调减处理。
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等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企业重组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详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二、收入总额确认时间上的会税差异及其纳税调整
收入总额在确认时间上一般情况下税法与会计是没有差异的,但以下六种情况是例外,它们在确认时间上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也说是说,税法不承认会计上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日也就是投资方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日。因此,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时,按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调减所得,反之调增;被投资方宣告分配利润时,按投资方冲减的投资成本调增投资收益,同时从免税收入角度再调减相同金额的所得。
利息收入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18条规定,“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会计准则对利息收入金额按权责发生制确认。例如,B企业将资金贷出,合同约定期限三年,每年租金2万,承租方于租赁期开始日一次性支付。B企业于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6万,贷记预收账款4万、其他业务收入2万。但按税法规定,第一年B企业应调增所得4万,第二、三年B企业应各调减所得2 万。
租金收入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按税法实施条例确认租金收入时,款项收取与否不是关键,只要合同约定了收款日期无论约定收款期是否收到款,也不管赚取收入的活动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都要确认为当期收入,不能按租金收入的相应归属期间分期计算收入。例如,C企业于XX年8月出租设备一台,合同约定租期两年,租赁期开始日一次性支付租金36000元。租金36000元于XX年已经收到,但按权责发生制C企业XX年只确认租金收入5000元,XX年、XX年分别确认租金收入1XX元、7000元。但根据税法规定这笔租金36000元应全部记入XX,而不再按受益进行分配。因此,XX调增所得31000元,XX年调减所得1XX元,XX年调减所得7000元。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会计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计量同利息和租金 收入基本一致,纳税调增时可参照执行。
捐赠收入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即捐赠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时间作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入和成本费用。税法做出这一例外规定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赠与合同法律上的特殊性。一般合同在签订时成立,并确认此时财产已经转移;而赠与合同则是在赠与财产实际交付时才成立,才在法律上确认财产已经转移。即一般情况下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即使双方已经订立赠与合同,该合同都不能视为成立。二是接受捐赠以无偿性为基本特征,即受赠人一般不需要支付代价,接受捐赠收入的成本较小或者没有成本,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不存在收入与成本相互对应的问题,不需要采取权责发生制。会计对捐赠收入的确认一般与税法一致,不需纳税调整,除非收入金额确认违背了公允价值原则。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收入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企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税法实施条例做出这一规定,主要 是出于纳税必要资金的考虑。会计准则规定,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货物,其实质相当于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了一笔信贷资金,因而企业应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并相应冲减财务费用。考虑到在整个回收期内企业确认的收入总额是一致的,同时考虑到与增值税政策的衔接,税法拟不采用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分期收款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金额。会计上:发出分期收款销售货物时,借记长期应收款、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未实现融资收益,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取得货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应收款,同时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贷记财务费用。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确认
税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产品分成就是多家企业在合作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合作各方对合作生产出的产品按照约定进行分配,并以此作为生产经营收入。由于产品分成是以实物代替货币作为收入的,而产品价格又随市场供求关系而波动,因此只有在分得产品时刻确认收入实现,才能体现生 产经营的真实所得,而企业是按权责发生制和产品账面价值为收入额确定标准的。因此,对产品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所得,但企业转让或领用该产品时要以相同金额调减所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L].国家主席令〔XX〕6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L].国务院令〔XX〕512号.3、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XX.4、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R].国税函〔XX〕98号.[作者单位:王宝田,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王镕梓,广东发展银行]
第五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
字号:【 大 中 小 】
【发文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号 【发文日期】 2011-01-17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现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三、本公告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