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兰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
荷兰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
热点专题:水处理07热点分析 08商机预测
摘要:本文描述了荷兰水资源管理机构中国家级、省级水资源管理部门和地方水务局的层次结构,强调了法制建设在荷兰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介绍了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规划系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荷兰获得的经验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管理;荷兰;规划系统
荷兰的水资源系统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途径,这项战略最初在1985年的政策文件中制定,目的是能科学地反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系统的生态影响。荷兰坐落在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克尔德河的三角洲区,几乎国内所有水资源均受到这些河流的影响,荷兰在与邻国合作开展的莱茵河和马斯河等水资源管理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荷兰水资源管理机构
从总体上来讲,荷兰水资源管理机构可划分为国家水资源管理部门、省级水资源管理部门、水务局。国家水资源管理部门主要制定一些对国家水资源战略问题有指导性的方针,也负责一些国家级水域及防洪工程的管理,其面对的主要为水利系统,例如主要河流、海岸水源等等。交通、公共设施和水资源管理部承担这些任务,由11个区域理事会分别安排相应区域的工作,该部也是水质管理调控系统的操作者。省级水资源 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制定那些非国家管理而又具有地区水域性质的水及防洪战略政策,也负责地下水的开采及部分航运的具体管理。水务局和市政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并对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市政部门负责城市的污水收集和排放,水务局负责城市与农村整个排水过程。
水务局是地方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执行机构。它是一个公共职能部门,由省级水资源管理部门成立,承担防洪、排水、污水处理以及一般性水资源管理的任务,未承担有关地下水管理的任务。水务局是荷兰最早的行政管理机构,可追溯到10世纪,目前荷兰境内大约有130个水务局,负责全国的水资源管理。水务局由一个总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组成。总委员会由各团体代表构成。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数量不断变化,基本上反映总委员会的组成,由总委员会确定其成员。各省区政府是水务局的监管单位。在水务局条例规定指导下,由各省区建立水务局。水务局的一些政策规定需经得省区主管部门同意。
水务局传统的任务是保持一定水位以满足资源需求,同时确保农地适时排水以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现代的水资源综合管理途径增加了一些新的因素。目前,整个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纳入水资源管理之中。水资源管理者尽管不能脱离社会发展,但应确保发挥其基本职责。水务局的任务同时也涉及到工业、休闲旅游业和农户用水等。
二、荷兰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1989-1993年,荷兰政府出台了第四个水政策文献及其附件,解释了所有与水相关的各种政策并详细说明了对水质的要求。同时,荷兰政府还规定,和谐的自然开发与航运条件必须与满足娱乐、自然、景观所需要的水质措施相一致。政府与省区必须使工程满足与水资源相关的需求。国家发展计划及与水资源有关的政策文件中,应当包含如何操作水管理的具体步骤。另外,水与环境在政策范围内是统一的,水资源、土壤和空气质量标准以及与解决具体污染的政策条文,被纳入环境规划的基准体系。
水资源管理条例作用于整个水资源管理领域,在现有的相关法规中可以见到此条例。它是现有法令的补充,协调整个水资源管理,是地表水定量管理的特定条令。为确定水资源领域内机构的职能,要考虑三个条令:(1)“关于地表水污染治理的条例”,它提供废水排放许可制度体系,由国家和省级的有关部门操作;(2)“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令”,包括地下水管理的规划和调控框架,由省级部门操作实施;(3)“土壤保护条令”,包括地下水质保护的规定,由各省级部门制定的地下水质规划要依照这项条例执行。
为了水资源综合管理顺利实施,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按照水资源基本法和许可证制度,确定谁可以使用水资源,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些政策法规不仅仅运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实际使用状况中,也运用于排水、捕捞、航运和休闲旅游业。另外,生态系统的保护必须以法律法规指导,法规执行得以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将水资源综合管理纳入其他政策领域中,例如农业、渔业、环境和空间规划等。税收和补贴通常对水资源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荷兰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
荷兰的现代发展需要以综合方式管理水资源。80年代荷兰地表水、地下水、壤中流、以及包括相应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水资源应用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被越来越熟知。水资源管理框架文件确定水资源系统管理方法,优先考虑水资源系统,通过综合管理和系统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加强不同团体的优化协作。
水资源综合管理内涵指水资源系统内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区分了水资源的内部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指水资源的自然、生物和化学环境,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界面。综合管理的外部关系通过国家政策规划形成,这就要求与国家的城镇规划相协调,并与国家环境政策规划吻合。环境政策规划包括了水资源政策规划。地区级水资源规划过程等同于省级环境规划和城镇规划。最新的国家政策文件的行政原则强调水资源管理应尽可能归属于同一整体,这项原则在实际应用法令中得以重申。正因为如此,国家政府会将部分公有水资源的水质管理授权给省区。这样作为地方级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水务局成为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操作者,组织结构的调整将会适时出现,将水资源综合管理纳入水资源管理一体化中。由于在一些区域很有可能发生这些变化,各省区将负责区域和地方水资源管理的组织任务。
水资源管理不仅仅涉及供求平衡的问题,也是涉及到用户利益评价的问题。荷兰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1)维护水文生态系统,确保用户功效的整体优化;(2)保证公民获得足够的优质水资源;(3)避免由水资源短缺或洪水引发的有害影响。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区位和质量,水资源的功能及用户需求。水资源管理实际上包括一种管理矛盾体,存在实际矛盾和潜在矛盾,这些矛盾通过不同部门和团体及个体的利益均衡化加以化解。
荷兰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基于水资源的公共性,在管理上应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用户及相关的团体由于各自的需求不同而经常产生矛盾,甚至冲突。如何协调不同用户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逐渐产生并得以完善,它通过经济、技术、社会、组织和制度等手段,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统筹考虑社会与环境需求。
水资源综合管理要求有正式的组织,也需要当地社区网络的参与。将社区内现有水资源管理活动充分纳入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将责任分配给最基层的机构也同等重要。水资源综合管理涉及多家参与团体的利益。水资源的生态、水利、经济等综合效益的获得要求不同参与团体打破传统行政区域界线,营造开放民主氛围,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机制。所有参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团体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其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
从水资源的部门管理到综合管理的变化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既要有交叉学科的知识,又要保持着与公众的联络,除了掌握专业技能外,必须要正确理解政策和采取的决策。目前,水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用水的供应、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方面,而水资源综合管理则需要同时更多地关注实际需求以及生态、社会经济影响。
四、荷兰水资源管理规划系统
荷兰国家和省级部门是用一种系统规划的方法来进行水资源管理。该方法能具体提出防洪及水资源的供需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省级和水务局提出的策略框架和操作计划可以保证水资源规划在某一地区的一致性。在关于水管理的国家政策文件中,国家和省级政府负责制定政策与规划当中的战略性决策,水务局负责具体实施。
水资源管理条例提供了四个不同的规划,国家政策纲要、由国家政府提出的国家水资源管理的运行规划、由各省区提出的区域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和水务局提出的运行规划。国家政策纲要确立了国家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核心内容,决定了地表水的最重要的功能。它为下级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总体政策框架,强调了这些政府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指出了规划如何转化为国家环境政策。交通、公共设施和水资源管理部在听取省级执行机构和专家顾问委员会的建议的基础上,将这个纲要送交议会。在制定纲要的初期,要求下级政府积极参与。在各级政府机构中建立各级区域和行政管理委员会。
国家水资源管理运行规划关注国家水资源状况,它将政策纲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其功效及实现目标的水质和水量措施。由于具体的规划特征,其实施步骤有些复杂,例如,当地水资源管理者听取省级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规划。省级政府起草非公有水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并将国家政策纲要纳入其中。这项规划确定了区域水资源的功能,指出最佳的水资源系统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包含地下水资源的管理规划。它指明这项规划如何与乡镇规划相协调。这些省区为了规划的制定必须采纳一定规则,省区必须建立一个水资源咨询委员会,它将为省级政府提供水资源相关政策咨询。实际上,与其他管理者的合作将通过政府工作组进行,代表所有各团体的利益。如果各省区的规划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为其内容提供指导,但需要省级执行机构和水资源管理理事会配合执行。
省级水资源管理规划将为废水排放和地下水提取许可提供相关政策框架,地下水规划将被纳入省区规划。地方水务局可以起草区域国土管理规划,这项规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些规划隶属于省级规划框架,经由省级执行机构同意。
水资源综合管理要求以一种新的视野考虑所熟知的水资源问题。由多种团体充分参与的国家水资源政策开发是转变水资源管理方式的有效方法。地方水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活动可以改变水资源管理模式,合理的水价调控有利于稀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新途径的开发需要适时开展地方、国家、国际的信息交流、教育和培训等相关活动。
五、荷兰水资源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涵盖了水资源综合管理与需水管理,即在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强需水管理,强调从整个区域或者流域系统出发,从源头到终端用户全过程对需水进行管理,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缓解水供需矛盾,达到可持续的供需平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就是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来规范涉及水行政管理者、用水户及水经营者三大群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提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机制、全社会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对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水资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使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水资源规划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水资源中长期供求均衡、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预案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有偿使用制度、计划用水及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节约用水制度等。参照荷兰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我国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应旨在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关键在于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制定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正在探索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特别需要围绕水权、取水许可制度、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三个方面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在竞争用水激烈的地区变革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水价,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开展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建设等。建立以水资源所有权管理为中心的分级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全过程进行动态调控和统一管理。
第二篇:综合管理体系学习心得
综合管理体系学习心得
近期公司组织全体客户经理学习了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知识,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赖以生存的保障,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公司每个岗位的职责,它是对公司一切活动的规范,以及每个岗位的规范,在实际卷烟营销工作中推动信息化与体系建设相融合,以客户订单和品牌培育为导向,优化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流程化,促进管理上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一、构建规范和有效的营销体系。
我们应该着力于创建有利于规范和有效的营销机制,构建包含各营销线路在内的营销责任体系,将营销目标分解到各条营销线路共同营销,调动各条营销线路的积极性,各客户经理切实承担起服务市场和服务营销的责任,层层分解工作目标,全力服务市场营销。
二、注重完善制度,确保执行到位。
综合管理体系注重规章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努力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从部门手册、工作流程、支持文件、支持表单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营销管理制度,制度管理覆盖岗位职责,工作步骤以及痕迹化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相关的规则与流程。同时不定期对体系文件规定的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确保制度
具执行到位。
三、有效考核激励团队。
实施以品牌培育为主导的绩效奖惩机制,建立周期考核、年终评价的考核机制,以品牌培育效果为激励导向,积极推动客户经理的职业技能评定活动,把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依据个人的实际贡献度公正地评价客户经理。强调客户经理对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进行自检自查,定期分析销售目标完成情况、市场需求及预测等,提高完成各项销售目标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综合管理体系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以管理为中心,使岗位职责更加清晰,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对卷烟营销服务进行持续改进,使市场基础信息维护、品牌培育和销售目标的完成制度化,在我们的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篇:水资源综合评价报告(本站推荐)
水资源状况
六安市1956~201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2.77亿m3,在安徽省排名第3位,与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16.11亿m3相比,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3.0%。其中地表水资源90.44亿m3,地下水资源量2.33亿m3(不含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644m3,位于全省排名第5名,稍大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00m3(按2011年常住人口计算)。
六安市1956~2010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26.39亿m3,出境水量为99.89亿m3(其中往合肥出境量21.31亿m3,往河南省出境量8.53亿m3),出入境水量之差73.50亿m3,与全市实测地表水资源量相差-2.2%。
六安市境内淠河总干渠主要承担淠河灌区及跨流域调水任务,多年平均引水量为20.20亿m3,占淠河横排头以上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69.8%,占淠河总地表水资源量的59.4%。史河灌区引水主要有史河总干渠和史河南干渠,多年平均引水量为7.99亿m3,占史河地表水资源量得46.2%。
通过全市供水工程的最大供水能力近似估算六安市各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全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4.78亿m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60.6%。
经过六安市1956~2010年间水资源总量分析可以看出:六安市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值为1991年的203.94亿m3,最小值为1978年的33.02亿m3,极值比为6.2。全市水资源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多年变化趋势与降水变化一致。全市产水系数、产水模数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六安市水资源总量以地表水资源量为主体,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97.5%。在空间分布上,地表水资源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径流深最大的四级区是淠史河上游区715.2mm,是全市平均径流深的1.4倍多,最小的是王蚌南岸沿淮区334.7mm,不到全市平均径流深的70%。在时程分布上,地表水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占全年总量的60%~70%,汛前(1~4月)占年总量的比例在20%~25%;汛后(10~12月)进入秋冬季,降水稀少,各地径流量占年总量的比例均在10%左右。地表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与多年平均值相比,上世纪50年代为偏丰6.9%,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偏枯7.8%、5.6%,80年代偏丰11.7%,90年代以后呈平水状态。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根据六安市1956~2010年的地表水资源量资料和2011年实际供水量分析,六安市整体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约为34.3%(供水量中未扣除过境水利用量)。经1980~2011年的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六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用水总量缓慢增长,用水结构明显变化。2011年六安市用水总量为32.19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26.17亿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1.3%,是第一用水大户;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分别为2.46亿m3和3.56亿m3。与1980年相比,全市用水总量增加了6.55亿m3。工业和生活用水持续增长,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结构由1980年的93.6:2.2:4.2,调整为2011年的81.3:11.1:7.6。
供水设施逐步完善,供水能力显著提高。经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估算,六安市现状地表水源工程总供水能力54.78亿m3,其中以蓄水工程居多,地下水源现状供水能力1.49亿m3(不含人力井)。2011年六安市供水水源实际总供水量32.19亿m3,占全市现状供水能力的58.7%。供水量以地表水源为主,占总供水量的97.9%,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1%。1980~2011年,全市供水总量增加的同时,其水源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引水和提水工程供水量增长较大,其占供水总量比重也有较大增长。
用水效率显著提高,节水仍有一定潜力。2011年六安市人均用水量为571 m3/人,高于全省494 m3/人的平均水平。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41 m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省238.8 m3/万元的平均水平。
自1980~2011年,六安市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全市单位GDP用水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8033 m3/万元降低到2011年的541 m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用水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用水定额不断下降,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980年的1233 m3降低到2011年的160 m3。生活用水定额持续上升。城镇和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分别由1980年的100 L/人·日和51 L/人·日上升为2011年的176 L/人·日和85 L/人·日。从总体而言,六安市用水效率低,社会节水意识不强,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主要用水效率指标尚有较大的差距。
水质状况
根据六安市2010~2013年的地表水水质情况分析,六安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整体上较好,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均呈达标状态,但水功能区达标情况有待提高。全市水质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监测范围逐渐扩大,监测强度逐渐加强。自2010~2013年,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由2010年的27个增加到2013年的31个,监测次数由2011年的198次增加到2013年的364次,监测范围包括全市境内的淮河、淠河、史河、沣河、汲河、东淝河、杭埠河、沣乐河等8条主要河流,以及淠河总干、史河总干、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淠杭干渠、沣东干渠、沣西干渠、舒庐干渠、杭北干渠等9条主要渠道。
全市主要湖库监测范围包括境内的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梅山、龙河口水库等6个大型水库和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3个大型湖泊。湖库监测断面总共19个,其中包括水库11个,湖泊8个。2013年全年湖库水质取样监测次数已达到227次。
河流水质整体上较好,湖库水质较为稳定。从2010~2013年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情况得出,河流水质整体较好,Ⅱ~Ⅲ类水占全市总水质监测次数的50%以上;6座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全年水质基本维持在Ⅰ~Ⅱ类水;3大湖泊水质较好,基本维持在Ⅱ~Ⅲ类水,个别时段超标为Ⅳ~Ⅴ类,呈轻度至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质良好,均呈达标状态。经2010~2013年近几年对全市主要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六安市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为淠河总干渠,已列入国家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全年水质达标;寿县瓦埠湖水源地、霍邱县城东湖水源地、舒城县杭埠河水源地、金寨县梅山水库水源地和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源地,均已列入安徽省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全年水质均呈达标状态。
水功能区监测范围不断扩大,水功能区达标率有待提高。经2010~2013年近几年对全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全市水功能区监测范围由2010的22个扩展至30个,省级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按照水功能区个数的测次达标评价,全市水功能达标率在70%左右,主要表现在农灌渠道水质达标率偏低,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还有待提高。4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水能力地区差异显著
六安市水资源在时程和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在时程分布上,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5~9月份),年际变化大,丰、枯、平水年交替出现;在空间分布上,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南部大别山区是全省暴雨中心之一,年均产水模数是北部沿淮平原区的2倍。
现状六安市主要供水工程以蓄水工程为主,以引、提水工程作为补充。南部大别山区6大水库是六安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其对于水资源的多年调节能力是下游淠史杭灌区的供水保证;中部江淮丘陵区和北部沿淮平原区大部分位于淠史杭灌区之内,区域内以中小型水库、塘坝和灌区渠道供水为主,以闸坝、泵站为辅,构成错综复杂的供水体系,可保证一般干旱年份的供水需求。但在灌区尾部和灌区外,由于渠道水量供水不足,区域内水库、塘坝供水能力有限,在一般干旱年份缺水现象时有发生,在特殊干旱年份更是缺水严重。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推进,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塘坝清淤扩挖等工程的开展,部分区域供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工程的开展还未完全覆盖到全区域,干旱年份供水不足问题依旧是六安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之一。
另外由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完善,大别山区、岗地丘陵和沿河湖圩区依然存在农村生活饮水不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在饮用水水源保证率不足、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2)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依旧存在浪费现象
与1980年相比,六安市在用水效率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11年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41 m3/万元,高于全省238.8 m3/万元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位于末列。
全市农业用水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很大,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约为0.47。部分灌区由于灌溉方式落后、配套不全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跑水漏水现象较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近年来,随着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不断推进,主要干渠及重要支渠均纳入渠系改造、防渗处理等工程建设中,渠系水利用系数有所提高。支渠以下的农渠、斗渠等渠道虽纳入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但由于渠系众多,经费有限,渠系改造力度不够,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能力有限,农业节水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
在工业用水方面,随着近年来对工业用水监管能力和力度的逐步加强,不少企业工业用水工艺逐渐改善,工业用水逐渐趋向合理水平。
(3)水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备用水源地建设急需加强
根据近年来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六安市现状大部分水体水质较好,饮用水源水质良好。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及农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特别是沿河(渠)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河流(渠道)水环境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
目前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地较为单一,六安市区主要供水水源为淠河总干渠,应急备用水源为大公堰水库,大公堰水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仅满足短期应急供水需求,不能作为长期的补水水源,规划新增淠河橡胶坝拦蓄作为第二应急备用水源,远期则考虑响洪甸、佛子岭水库作为应急补充水源;其余县区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水源单一,应急备用水源地尚未规划实施等问题,一旦遇到水源地污染,则区域供水受到影响较大,备用水源地建设急需加强。
(4)水资源监测能力有待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六安市河流水库水资源量上的监测主要由水文部门承担;工业用水量监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农业灌溉主要渠道节点放水量监测由淠史杭管理总局承担;水质监测由省水质监测中心、环保部门承担,其中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主要由水质监测中心承担。近年来随着新建水文站点、对工业企业安装水量计量设施、水质监测断面的增加等,全市水资源在量和质的监测范围上均有所增加,但在社会公共用水(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等)、中小灌区农灌用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提高监测范围和能力。
目前六安市在水资源管理上通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调整水价、征收水资源费、贯彻水资源有偿使用、推广节水措施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配套法规和监督、协调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再加上六安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多,水资源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技术能力有限,难以顾及全方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5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1)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通过加强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市主要干渠及重要支渠的输水能力和渠道水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对全市重点缺水地区(特别是灌区尾端和供水能力不足的灌区外区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通过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改造、塘坝清淤扩挖等配套工程建设,增加区域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扩大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提高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逐步解决灌区末梢和灌区外的农田灌溉缺水问题,提高区域防旱抗旱能力。
(2)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能力和监测范围,加强用水考核 在现有监测能力和范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能力,扩大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范围。
在水资源量监测上,一方面逐步提高工业用水监测力度,逐步扩大工业企业用水在线监测范围,建立工业企业用水调查统计名录,实现年取水量在5万m3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作为工业用水的直接统计对象;一方面扩增生活用水监测范围,对年取水量在5万m3以上的服务业、建筑业、城镇供水企业、供水站等逐步实现监测。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中小灌区和干渠以下渠道的水量监测,完善全市水资源监测体系。
在水质监测上,在现有全市省控30个水功能区监测的基础上,依据《六安市水功能区划》选定市级水功能区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数量,尽快开展市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同时推进六安市水质监测中心建设,便于更有效的监测全市水功能区水质变化情况。
在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监测能力和监测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全市及各县区的用水考核,依据制定的县区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积极开展中水利用工程建设,探索研究雨洪资源利用方案
在全市积极开展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建立分质供水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污水具有不受气候影响,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城镇供水中有80%转化为污水,如经再生处理,70%可安全使用,估算相当于增加城市总供水量的50%,这部分水可作为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或城市公共及环境用水。
六安市城区目前已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能力近期达12万m3/天,远期将有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可达45万m3/天,估算中水产生量可达27万m3/天。完善中水利用设施,充分利用这些中水资源,一方面作为工业用水,满足城市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一方面用于城市绿地及道路浇灌,或者河道及景观补水,可大大减轻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在雨洪资源利用上主要是通过抬高沿淮湖泊洼地蓄水位,扩大常年需水面积等途径,提升湖泊洼地的需水量,缓解干旱年份的缺水压力,远期可探索研究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蓄水工程等,增强对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
(4)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一方面通过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依据区域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明确主要水污染排放控制指标,确保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另一方面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对入河湖排污口设置进行论证制度,不合理的则限制审批。
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在全市范围内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同时对重要水源地制定相关水源地保护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对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5)健全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水行政法规体系是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根本保证。根据颁布实施的《水法》、《安徽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已有的法律规章,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各项涉水的开发利用活动,针对水资源管理规程和标准薄弱的现状,制定规范供水、用水、节水和水资源保护以及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落实水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好的为六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篇:安康市水资源综合情况汇报
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安康市水利局
一、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安康市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在我市境内流长340公里,区内河网密度1.43公里/平方公里,呈“叶脉状”排列。全市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951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74条,5~100平方公里的有867条,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26.2毫米,降水总量216.6亿立方米,受地形影响,地区之间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秦岭南坡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川道丘陵区在700~900毫米,大巴山区在1000~120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春季占20~25%,夏季占40~47%,秋季占28~33%,冬季占2~4%,汛期(5~10月)占年总量的60~70%,甚至高达80%。经计算,本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6.5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7.5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05亿立方米,另有过境客水144.79亿立方米,共计水资源总量252.27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4546处,其中:水库110座,塘池15349座,渠道4660条,抽水站800处,机井3444眼,喷滴灌站99座,水轮泵站85座。各类水利工程可控制利用水量为55000万立方米,占自产水资源量4.4%,其中蓄水工程12000万立方米,引水工程28000万立方米,提水工程5000万立
方米,其他工程5000万立方米。在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中,地表水为50000万立方米,占90.9%,地下水为5000万 立方米,占9.1%,各类水利工程供给工业用水2500万立方米,占4.55%,供给乡镇企业500万立方米,占0.91%,农业灌溉45000万立方米,占81.82%,供给城镇生活用水2000万立方米,占3.64%,农村人饮用水5000万立方米,占9.09%。
二、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本市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水资源按耕地平均每亩水量为2624立方米,按人平均每人3650立方米,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是我省丰水区之一。但就各县来看,由于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不均,亩均水量最高的宁陕为9614立方米,而最低的白河、旬阳县为1420和1471立方米。人均水量最高的宁陕县为19648立方米,而最低的汉滨区为1638立方米。
(二)水资源调控设施少、规模小、调蓄供水能力弱,开发利用程度低,难以满足全市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的需求,属于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与农业生产需水量极不协调,一年当中,冬春主要用水期供不应求,秋收秋播少用水期供大于求,中、高山区秋季雨涝;低山夏季干旱,川道丘陵夏季旱涝交替,年径流的60~70%集中在汛期,常为暴雨、连阴雨形成的洪水,难以利用。旱涝灾害,特别是旱灾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50至70年代,我市主要集中在川道丘陵区和部分容易开发的浅山区建设了一些水利工程,由于
总耕地面积的75%以上是坡地,且零星分散,加之山高水低,灌溉条件差,形成了“水在河里流,人在山上愁”的自然特点,今后水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
(四)水污染趋于严重。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加之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水体受到污染,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汉江安康以上沿岸直接或间接排入汉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达516万吨,安康以下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0.6万吨,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九五”以来,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人民在历届市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为了解决水的问题,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兴建了大小水利工程5万多处。特别是“九五”以来,我们坚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投资7亿多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4.7亿元,进行水源工程、防洪保安、水土保持治理、城乡供水、水电开发等方面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在抗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兴水治旱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我们确立了蓄、引、提结合,库、塘、井配套,大、中、小并举的“小工程、大群体”的水源建设思路,进行了安康水利建设的“二次创业”。兴建了恒惠渠加坝加闸工程、黄石滩水库工程、观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旬阳县西惠渠、紫阳安午堰等39处省、市级重点工程和3000多处小型群体灌溉工程,新建和整修了1万多口堰塘,在安康的旱腰带上新修了30多万口水窖。新增水田面积30多万亩,水浇地48万亩,为解决城乡人饮问题兴建甘露工程913处,西部人饮解困工程292处,对9个县城的供水水源、管网、供水厂进行了新建和扩建,新增日供水能力2万多吨,新建了155个重点乡镇供水工程,解决了近40万人的饮水困难。
(二)以堤防工程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防汛安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九五”以来,开工建设了旬阳县下菜湾、岚皋县肖家坝、城区南山排洪等防洪工程,新修和加固堤防250多公里,修复河堤89.9公里。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汉江干流安康段重点防洪工程项目已报国家计委、水利部待批,项目投资1.62亿元,首批资金已经下达,在防洪信息体系建设上,争取国家投入322万元,已建成宁陕、紫阳、石泉三县雨量遥测速报系统,23个雨量监测点全部投入使用,市防汛办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站,为40多个暴雨高值高频区乡镇配备了海视卫星电话,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汉滨、岚皋两县雨量监测速报系统和汉江干流四县城防汛预警系统。
(三)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全市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和朱 基同志“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工代赈”的十六字方针,重点建设了100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并
启动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加快了“五荒”治理步伐,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2002年通过国家卫星遥感测试,我市水土流失极强度区面积明显减少。
(四)地方小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效显著。全国第三批电气化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去年我市又有5个县列入全国第四批电气化县项目。已建成骨干电源工程5处,总装机3.82万千瓦,在建电源工程8处,总装机13.3万千瓦。随着以电代燃工程的启动,今年计划开工的骨干电源工程6个,装机0.5万千瓦,总投资3200万元。
(五)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近年来,我们按照《水法》及国家确定新的治水思路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优化配置相结合,通过水法规宣传教育,水事案件查处等方式,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通过颁发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调整水价,征收水费、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杜绝无证、无序取水,防止水资源浪费现象。全市共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518本,审批取水量2.222亿立方米,每年开展取水许可证的审验工作,通过年审对取水单位的计划用水、退水水质、取水量进行综合把关。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安康市制定了《安康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针对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人口的增长,水土流失的加剧,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河道垃圾乱倒,水质已经受到威胁,制定了水
源地保护方案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水资源保护对策及措施,此《规划》已经省上专家审查,待修改完善后市政府颁布实施。宁陕县政府下发了《鱼洞河水环境保护办法》,镇坪县制定了《城镇人饮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同时,各县区结合水土保持对城镇人饮水源地上游进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域,并树碑立界。据统计,全市城市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87.3%。
四、几点建议
在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其调水总量我省约占70%,汉江安康段占水源段总长的37%,安康10县区占丹江口库区上游县区总数的32%。因此,加强汉江中上游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保持一江清水送北京是安康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肩负的责任很大,压力更大。但该项目的实施,对安康目前本已十分脆弱的工业企业将受到严重限制,有的甚至将会取缔,在短期内对地方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一定制约影响,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营绿色安康的发展战略,我们将进一步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国家在制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案时,将安康境内汉江干支流水资源保护治理和水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列入中线调水工程规划之中,统盘考虑,同步设计,超前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配有偿使用制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制定对区域经济和地方工矿企业发展的补偿办法或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对重点治污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加大治污力度。
(三)鉴于安康以旱为主,旱涝交替,灾害频繁的实际,请求将一些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处理、沿江县城防洪工程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范畴,给予项目资金上的支持。
(四)安康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目前已开发量为本115.85万千瓦,仅占开发量258.25万千瓦的45%,开发潜力很大,建议国家在实施以电代燃项目时优先安排,以保护生态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源含养能力。加快汉江干流梯级开发速度。
(五)建议在汉江干流统一合理布设水质监测网站,为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资料和依据。
第五篇: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方针,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编制规划的主线,从彭州市实际出发,坚持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通过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并适当超前。彭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2、坚持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的原则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
3、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统筹协调彭州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全市地表水与地下水、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等多种水源,对供需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在重视彭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积极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治水的原则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针对彭州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和管理的有关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活动,发挥市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5、坚持科学治水的原则
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彭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有效改善水环境,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管理水资源和水环境,以科学技术成为实现彭州市现代化水利的重要支撑。
6、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彭州市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同时,要充分考虑需水的增长及国家和地方财力状况,界定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二、规划的总体目标、思路和任务
彭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将以彭州市河流流域系统为基本单元,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从供需两个方面协调水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水资源与土地等其他自然的匹配程度,对规划范围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环节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体策划,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水环境的保护,协调防洪除涝、节水灌溉、城镇供水、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基础,为未来30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一)规划的总体目标
彭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在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二)规划的总体思路
综合规划的编制将根据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彭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以及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三、水资源分区和计算分区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将流域水系与行政区划有机结合,以提高基础资料的共享性和各种规划成果的可比性,主要是为了水资源基本资料统一,以便于进行不同时期规划成果的分析比较。
由于水资源综合规划同时涉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料和数据一般以行政分区为基础,而有关水资源的各类信息多以流域为基础,因而水资源规划分区要同时适应区域与流域两种统计口径。根据不同的统计渠道和统计数据,本次规划对已有的数据按照其来源渠道进行了不同的分区。
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的要求,根据彭州市水系、工程布局和供用水情况,本规划在进行供需水预测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时,进行了水资源利用计算分区,共分为6个计算分区。主要做法是:以彭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水系套县行政区为基础,将彭州按流域、灌区分成6个区,即:通济区、湔江灌区、湔江丘陵区、土溪河区、人民渠灌区、天彭城区。
四、规划水平年
本规划中所指的现状水平年为2003年,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2020年。
五、规划依据和主要基础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试行),3、历年《彭州统计年鉴》
4、《彭县水利电力志》
5、《四川省沱江水系湔江水资源综合规划》
年8月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