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大纲
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在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社区实践培训,建立连续性医疗保健意识,掌握全科医疗工作方式,全面提高我省社区骨干医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已完成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拟聘任相关科室负责人或全科团队长的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在从事医疗工作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其中,临床技能培训不少于11个月,社区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
培训方式:采取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在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脱产培训。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临床技能培训
本部分分为临床基础培训(不少于40学时或1周)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其它科室4个月(选修)。
(一)临床基础培训
1、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发热、腹泻、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解读;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解读;门诊、住院病历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常用药物合理应用。
3、临床培训基地有关规章制度
(二)科室轮转
1、内科
(1)心血管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循环系统的体格检查;血压的测量、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早期识别、连续性随访管理、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的应急处理;心电图检查方法及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特征。
熟悉:心脏X线特点;超声心动图结果解读;心脏起博器安装的适应症及社区指导原则;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症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肺癌、胸膜
炎、呼吸衰竭。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痰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常见呼吸系统疾病X线判读;危重病人吸痰;正确吸氧的方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峰流速仪的使用;雾化吸入器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囊炎。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掌握腹部查体方法;安臵胃管、灌肠技术。
(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①实训内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血脂异常、痛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快速血糖测定方法;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尿微量蛋白试纸使用方法;糖耐量试验的测定方
法。
(5)泌尿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掌握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导尿术。
(6)神经系统疾病
①实训内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社区照顾原则。
③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
熟悉:眼底镜的检查技术。
2、急诊急救科
①实训内容: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难、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鼻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休克;各系统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伤害。
②基本知识:掌握上述急诊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及转诊流程。熟悉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药、镇痛镇静药、止血药、解毒药等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
③基本技能: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技术;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的原则与方法;理化因素所致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和转诊前的准备。
熟悉:电除颤的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3、外科
①实训内容:外科感染、甲状腺肿、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腹外疝、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③基本技能: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熟悉:外科清创原则与方法;小伤口的缝合技术。
4、妇产科
①实训内容:围产期保健、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宫脱垂、计划生育指导。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健康问题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熟悉青春期、围产期保健
方法与技术。③基本技能:掌握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
5、儿科 ①实训内容:新生儿黄疸、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症、佝偻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用药特点、药物剂量计算、小儿液体
疗法。熟悉:小儿病史特点、小儿急诊急救方法。
6、传染病
①实训内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7、精神科
①实训内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性痴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癔症、神经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等。
②基本知识:掌握上述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的临床表现。
③基本技能:
掌握:接触病人的技巧、精神检查的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规范。
熟悉:常用量表的临床意义。
8、其他选修科室。
根据岗位需求自选。
第二部分 社区实践培训
本部分要求学员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实践及预防保健相关工作。通过培训,让学员树立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形成对居民健康负责、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能力,培养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提升学员参与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技巧;以个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照顾方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时限;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
(二)社区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与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结合卫生主题日至少组织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营养指导的具体方法;社区慢性病的运动及心理指导原则与方法。
熟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社区常见疾病的筛查及管理,康复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规范。
(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掌握:重点为传染病的专病管理(如爱滋病、结核病等)。
五、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1、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由各市卫生局负责组织,且必须在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
2、转岗培训实行导师制,导师应接受过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组织的临床带教师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培训基地负责受训学员的全程管理,按照大纲和学员选修要求安排科室轮转,组织出科考核。
4、受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统一使用《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登记手册》。
六、考核与结业
1、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受训学员完成培训任务后,须参加省统考,省统考工作由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组织。
2、省统考内容:
(1)培训大纲完成情况考核,由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对培训基地执行培训大纲情况进行抽查,对《登记手册》进行审核。
(2)临床技能综合能力考核,采用人机对话模式,考核学员临床理论与技能。
3、按照培训大纲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并通过省统考者,将获颁《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转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转岗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性,重要性,在发展中定位,在发展中职能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培训过程中,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学专业的内容作了初步分析,总结,对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如何向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当今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中,医疗模式已发生改变。2006年2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以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等内容。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我院自2012年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医疗模式也在逐步改变。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如何向全科医生角色转换已势在必行。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
1.1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和任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接的基层卫生服务。服务效果要及时,方便,有效,优质,价廉。
1.2 社区卫生服务在卫生服务中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第一线医疗照顾,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居民寻求卫生服务的门户,即可为居民提供首诊服务,他应能便捷,经济而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80-90%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需要帮助病人正确地选择利用其它级别或种类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健康为中心为病人个体和社区人群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服务,负责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管理等任务。而专科医疗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科医疗服务,主要负责组织少见病和疑难病的专家会诊,接纳转诊的住院患者,对基层医生的定期培训和职业素养指导等。
1.3 社区医疗服务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卫生服务团队可由以下人员构成:全科医师,社区专科医师,社区中医师,社区助理医师,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社区护士,药剂师,检验师,心理医师,康复诊疗师,医疗服务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全科医生是团队的业务骨干和团队发展的管理者。所以我们向全科医生的转岗是严肃而又严谨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培训
自2012年我院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各临床医生每年都要轮流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为期一年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了理论学习,临床培训,技能考核。学习完成后均需通过结业考试,合格后颁发全科医生证书。
2.1 理论学习
时间一个月,有资历高深的具有全科医生培训经验的讲师授课。内容有《社区预防医学》,《社区保健与康复》,《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疗》,做到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全科医生的职责,社区保健内容及全科医疗基本知识有明确的认识。对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工作任务与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使命有清晰的认识。
2.2 临床培训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市卫生局安排学习人员进入市级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基地培训,时间10个月。到各科室脱产学习,参加大查房,科室讨论,教学研讨,技能培训,系统的学习各科的常见病,疑难病,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夯实基础。尽量对每一科室的病种都要有所掌握。之后去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时间一个月。以一名全科医生的身份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对健康档案的管理,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充分体验到全科医生职责的重要性,责任性。
2.3 技能考核
经过一年多脱产学习,技能培训,首先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为理论学习内容。考试合格者再统一参加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心肺复苏。还有抽考内容,如换药技术,胸部检查,五官颈部及神经检查,社区患者的健康教育,社区常见疾病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肺阻塞性疾病,恶性肿瘤)。合格者颁发全科医生证书。个人角色的转换
3.1 外科医疗与全科医疗的区别
以前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科医疗服务,照顾范围较窄,仅局限与普外科和骨外科系统的疾病,服务内容是以医疗为主,服务单位是个人。而转换为全科医生后,他的照顾范围要宽,兼顾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是以健康为中心,全面管理,服务内容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服务的单位是个人,家庭,社区兼顾。
3.2 全科医生的角色
对于病人及家庭来说,全科医生是法定的首诊医生,负责病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并及时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必要时能够帮助病人联系会诊和转诊。全科医生是病人进入医疗保险的“门户”,承担着医生的角色,咨询者的角色,教育者的角色,朋友的角色,有效管理者的角色,还有协调者的角色。为社区,家庭和个人承担着三级预防任务,成为预防措施的实际协调人。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基层医疗服务中使用适宜的技术,服务于广大社区民众,通过密切接触将医生的爱心传递给病人,通过对病人提供关怀照料,使之获得诊治与慰藉。因此,重塑医生的良好形象,恢复密切的医患关系,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经济性,这一推进卫生改革的重任全科医生这支队伍也被寄予了厚望。
参考文献
[1]梁万年
外科学基础,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
[2]李鲁,社区预防医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3月
[3]张爱国,社区医学杂志 [J]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2011年4月
第三篇:社区卫生之全科医生的现状和发展
社区卫生:全科医生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现状与问题、建议及发展 摘要:全科医生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守门人”,主要负责基层的卫生保健工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主力军,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我国目前全科医生队伍还是有待壮大的,对于在发展全科医生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亟待解决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于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以及满足基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其主要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GP)为骨干的。其中的全科医生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又称“家庭医生”,是接受全科医学方面培训的新型医生,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和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从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成立标志着全科医学已经落户于中国,我国引入全科医学已经有20多年历史,然而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全科医生的缺乏
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要有足够的全科医生。但据来自卫生部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全科医生的需求面临巨大缺口。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要求,到2020年,我国全科医生要将达到30万人以上。但目前,中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仅7.8万人,占医生总人数的比重仅3%,这也是说我国现在还缺乏20多万全科医生。
二.全科医生被轻视
我国现在许多社区的全科医生不受居民的重视,认为这些社区全科医生的医术不可信,在他们生病时,大多数都会选择去专科医院。只有少数城市的部分社区才做到了较大的城乡居民人群服务率和参合率。总一句话说就是居民和他们的社区全科医师团队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不高。
三.我国现状的限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任何一个条率和法规传达下来,管理和实行起来都比较复杂,况且还是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事业。还有就是我国的农村人口众多,要想解决城市基层社区医疗问题,就的先解决农村的医疗保健问题。相关解决措施
对于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在还未有完美的解决措施,不过各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解决办法出台的。
首先,针对人员缺乏的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相关的几个解决措施了。在2010年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规划,首先是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第二是把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2010到2013年间在各省市的医学高校培养免费全科医学本科生,对于四川来说,这三年要通过高校直接培养的全科医生一共有1600名。我很幸运的就是其中一员;还有就是对现有城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全科医生”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其次,针对全科医生不受重视的问题,我总结了几项解决办法,一是要加大宣传,纠正社会上对全科医生的认识存在的种种误解,比如多数人望文生义,认为全科医生是“什么都能看,什么都不精通”的误解。二是要提升我国社区全科医疗工作者作为全科医生的价值,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力,如首诊权、处方权、检查权、治疗权等。全科医生要有首诊权。全科医生最大的权威在于首诊,如果没有,全科医生的力量就大大削弱了,大家自然也就不会想去他们那里看病了。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国已经在着手解决了,例如国家拨款培养的全科医学本科生都是定向在农村基层的,从这就可以看出,我国对农村基层医疗的重视。而且国家这两年都下达了许多文件来进一步实现全科医师的目标。
最后一点,作为一个未来的全科医生,我将来也是要投入到我国卫生事业中的。现在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也有着几点想法与要求:①.注重与社区居民信任度的建立,但要切记和居民的信任度建立困难,毁掉容易!②.要认真建立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档案,对于重要的、特殊的病人要上门问诊;③.要定时对居民宣传相关健康知识,让人们自己学会预防疾病,而不是等到病情严重了才看诊。
【参考文献】:
[1].梁万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52-256.[2]刘项楠,甄宏楠.《浅谈我国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临床研究,2011,14(2): 111-113.[3]袁于飞.《怎样缓解全科医生短缺状况?》.光明日报。2012年05月11日 [4]响石潭.全科要闻博客.2012-09-19 [5]响石潭.http://www.xiexiebang.com/成都试点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改革
[6]刘奎凤,刘君,《浅谈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与培养》.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2012年第8期
[7]陈妍.《浅谈我国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海军医学杂志.2011年11月32卷6期
第四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达到全科医生岗位的基本要求,以胜任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要求的临床注册执业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技能训练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不少于1个月,根据学员的实际培训需求可适当延长至2年。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理论培训、个别面授、科室轮转、基层现场指导、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实践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理论培训(1个月)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康复医学、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医疗信息管理和临床基本技能七个模块。为确保培训质量,理论培训集中在全科医学教育理论培训基地进行。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一.全科医学基本理论
(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熟悉: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人的生命周期、家庭生活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原则;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功能与服务体系;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COPD等慢性疾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重点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熟悉: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二)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熟悉:常见医疗纠纷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三)康复医学。
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四)心理卫生。
掌握:基层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熟悉:基层常见心理和精神问题筛检量表的使用。
(五)预防医学。
1.实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方法。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社区诊断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
了解:卫生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2.健康教育。
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病人教育的内容 与方法;健康行为干预的基本技术;社区营养指导。
3.突发卫生事件。
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内容、识别与处理原则。
(六)医疗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熟悉:计算机检索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二.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26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见附表)规范考前示范教学。三.岗前培训
熟悉:熟悉自己的角色;熟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临床岗位的要求。
第二部分 临床技能训练(10个月)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培训可分为临床基础培训(1周,或总学时不少于40学时)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2-4个月;急诊急救2-4个月;妇产科不少于0.5个月;儿科不少于0.5个月;外科不少于0.5个月;传染科不少于0.5个月;其它选修科室不少于0.5个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原来的专科,选择其中至少四个科室进行轮转。各科实习内容,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临床理论培训全省集中江西省全科医学培训临床培训基地进行。
(一)临床基础培训(1周)1.常见症状与鉴别诊断
掌握: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发热、腹泻、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的解读;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的解读;住院病历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常用 药物的合理应用。
熟悉:临床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二)科室轮转 1.内科(2-4个月)。(1)心血管系统疾病。
①实习内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循环系统的体格检查;血压的测量、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早期识别、连续性随访管理、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应急处理;正确认读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
熟悉:心脏X线特点;超声心动图结果解读;心脏起博器安装的适应症及社区指导原则。
了解: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症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
①实习内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癌、胸膜炎、呼吸衰竭。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正确痰标本的留取方法;常见呼吸系统疾病X线判读;危重病人吸痰;正确吸氧的方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峰流速仪的使用;雾化吸入器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统疾病。
①实习内容: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囊炎。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腹部查体的方法;安臵胃管、灌肠的技术。(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①实习内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血脂异常、痛风。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快速血糖测定方法;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尿微量蛋白试纸使用方法;糖耐量试验的测定方法。(5)血液系统疾病。
①实习内容: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其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判读。了解:骨髓穿刺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6)泌尿系统疾病。
①实习内容: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导尿术。(7)风湿免疫性疾病。
①实习内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②基本知识:掌握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基本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其预防。
③基本技能:
了解: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链“O”、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查的临床意义。
(8)神经系统疾病。
①实习内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社区照顾原则。
③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熟悉:眼底镜的检查技术。2.急诊急救科(2~4个月)
①实习内容: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难、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鼻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休克;各系统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伤害。
②基本知识:
掌握:上述急诊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及转诊流程。
正确使用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药、镇痛镇静药、止血药、解毒药等急救药物。
③基本技能。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技术;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的原则与方法;理化因素所致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和转诊前的准备。
了解:电除颤的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乡镇卫生院重点掌握乡镇卫生院服务任务数据库中75种急诊急救内容)
3.外科(不少于0.5个月)
①实习内容:外科感染、甲状腺肿、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腹外疝、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疾病。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③基本技能。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熟悉:外科清创原则与方法;小伤口的缝合技术。4.妇产科(不少于0.5个月)
①实习内容:围产期保健、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异常产褥、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宫脱垂、计划生育指导。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健康问题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熟悉青春期、围产期保健方法与技术。
③基本技能。
掌握: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5.儿科(不少于0.5个月)
①实习内容:新生儿黄疸、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症、佝偻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③基本技能。掌握:体格检查、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小儿液体疗法。
熟悉:小儿病史特点、小儿急诊急救方法。6.传染病(不少于0.5个月)
①实习内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手足口病。
其他传染病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安排。
②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
7.其它选修科室。根据岗位需求自选。
第三部分 基层实践(1个月)
基层实践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员直接参加社区全科诊疗实践和病人管理活动,使其树立以个体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培养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整体服务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形式有临床实践、讲授、演示、观摩、案例讨论等。社区培训在江西省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一)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技巧;以个人为中心的照顾方式;家庭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病人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至少组织实施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
熟悉:1.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儿童免疫规划知识和预防接种技术要求;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规范;重性精神疾病 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二)社区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COPD、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与连续性综合管理技能;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营养学基本知识;社区慢性病的膳食、运动及心理指导原则与方法;社区居民群体和病人个体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方法。
了解:冠心病、COPD、脑卒中等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方法。
(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保健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要求;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处理及居家照顾、家庭病床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
了解:传染病的防控体系及工作流程;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体系、内容与方法。
(五)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熟悉:基层卫生服务中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基层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技术。
了解: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五、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一)理论培训: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江西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培训基地)。
(二)临床技能培训: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江西省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培训基地)。
(三)基层实践: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基层培训基地进行(江西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培训基地)。
六、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江西省全科医学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考核内容分为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和理论两部分,技能操作占总成绩60%,理论占40%。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第五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要点
卫生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略)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 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具体培训细则如下:
(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掌握: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接诊技巧和工作方式。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概念、原则与基本方法;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
熟悉: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二)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
熟悉:社区常见医疗纠纷及其预防、处理。
(三)社区康复。
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
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医药传统康复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四)社区心理卫生。
掌握: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临床特征、处理及防控原则。熟悉:基层常见心理和精神卫生问题筛检量表的使用。
(五)预防医学。
1.现场流行病学与实用卫生统计学方法。2.健康教育。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六)卫生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利用与管理规范。
熟悉:计算机检索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七)基本药物制度
(八)临床基础知识:
内科
外科 急诊急救 妇产科 儿科 传染病 精神科
第二部分 临床培训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可分为临床基础培训(不少于40学时,或1周)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精神科等共3个月(选修)。学员应当根据原有专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其中至少4个科室进行轮转,所选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周。
(一)临床基础培训。
(二)科室轮转。1.内科。
(1)心血管系统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5)泌尿系统疾病。(6)神经系统疾病。2.急诊急救科。
(工作在乡镇卫生院的学员重点掌握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系列教材急诊急救指导手册》中75种急诊急救内容。)
3.外科。4.妇产科。5.儿科。6.传染病。7.精神科。8.其它选修科室。根据岗位需求自选。
第三部分 基层实践培训
基层实践培训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员直接参加基层全科医疗实践及预防保健相关工作,使其树立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培养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整体服务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一)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技巧;以个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照顾方式;家庭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观察;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时限。
熟悉:
1.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流程。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二)社区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与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结合卫生主题日至少组织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营养指导的具体方法;社区慢性病的运动及心理指导原则与方法。
了解: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规范。
(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老年保健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要求;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处理及居家照顾、家庭病床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
了解: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职能、主要科室设置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当承担的预防保健工作;传染病及非传染性疾病(包括慢性病)的防控体系、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体系、内容与方法。
(五)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熟悉: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基层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它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技术。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五、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管理方案。
(一)理论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承担。
(二)临床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承担。
(三)基层实践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基层培训基地承担。
六、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