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帮扶自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02: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帮扶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帮扶自查报告》。

第一篇:2014年帮扶自查报告

务 实 创 新

金 针 度 人

——安宁区长风小学、榆中县兴隆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自评报告

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安排,安宁区长风小学与榆中县兴隆小学相互结为对口帮扶学校。结合两校实际,我们相互间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多方面构建帮扶机制,尽力使兴隆小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改革教育教学,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两校本着“真诚交流、勇于担当、乐于奉献、金针度人”的原则,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务求实效,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效果,实现了双赢。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评汇报:

一、建立机制,保障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全面、顺利实现结对帮扶工作目标,我们两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内部目标进行考核,形成了由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我们每年签订了帮扶工作协议,帮扶领导小组每学期根据协议制定《安宁区长风小学与榆中县

兴隆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计划》,长风小学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等方面对兴隆小学进行帮扶指导。兴隆小学也认真结合实际,依照帮扶的内容、计划、形式以及具体的措施、人员和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做到每一次的活动都有计划、有准备、有总结、有反思。帮扶领导小组则针对活动过程中的反馈情况随时调整计划,使帮扶工作顺利地开展。两校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积极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认真开展并落到实处。

二、狠抓落实,注重帮扶工作取得实效。1.注重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按照帮扶计划的统一部署,2014年以来,长风小学和兴隆小学制定了本年度的“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和计划,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且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按要求统一开展帮扶工作。长风小学积极向兴隆小学送研送教,促其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帮助兴隆小学制定、完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和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双方领导班子在2014年开展了较频繁的交流沟通。4月份两校商议制订了新学期帮扶计划,互相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训三风”、队伍建设、班子建设等经验;5月份,长风小学组织了“王春兰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教师送教到兴隆小学,长风小学何婧副校长前往开展教学交流,双方教师

交流了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同时何副校长作了有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讲座;6月份,兴隆小学中层人员前来长风小学学习借鉴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经验;2014年12月18日,长风小学组织中层领导在王春兰校长的带领下,前往兴隆小学,进一步考察兴隆小学的办学实际,兴隆学校的教学环境的变化,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学校的特色教育给长风小学的各位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两校也按要求每学期互派管理干部到对方学校挂职学习,兴隆小学张军选校长到长风小学挂职学习四周,促进了两校深层的学习交流。

2.注重开展课堂教学水平提升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结对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两校相关职能处室,每周都利用电话或其他通讯工具等联系方式,相互间保持联系与沟通,共同将结对帮扶活动的方案予以严格落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兴隆小学举行教研活动,长风小学派出了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长风小学举行教学新秀评比,兴隆小学派出了5位教师听了语、数、英研讨课,并与长风小学教师一起进行同课异构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年以来,两校主要通过随堂听课、参与评课、集体备课等基本的教研活动,面对面地交流,使两校教师能共同探

讨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结对双方站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以解决课堂上的具体教学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课堂亲身示范,借鉴研训教一体化的教研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科学性,改善了兴隆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了该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注重教研交流

在两校的共同努力下,兴隆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并联合开展了教学、德育主题教研活动,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通过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为两校提高和改进教学提供了最直观的参照。同时,两校还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优秀课件、优秀教案等教学资源的共通共享,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一次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力促两校抓好了教学常规,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注重资源共享

在一年来的帮扶活动中,两校分别在同一时间举行了运动会,艺术周活动,火热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吸引力。两校通过开展的活动,增长了学生见识,扩大了学生视野。长风小学还为兴隆小学送去一万元帮扶款,促进了该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三、且行且歌,保证帮扶工作的后续开展。

长风小学与兴隆小学的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德育活动、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双方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通过专业素养培训及“学习型”教师的培养,两校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学校在家长和群众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师资力量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在帮扶之中,兴隆小学提出了“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长风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及学校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们养成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的习惯。结合课题研究,加强了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两校开展的教研交流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兴隆小学周霞、张军选老师在省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

两校自“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帮扶目标的实现还有不小距离,我们将正视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从以下几方面更好的开展帮扶工作:

1.进一步加大对帮扶力度,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共同提高办学质量。

2.发挥好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通过进一步开展各项课题活动,带动两校教师深层交流,提升两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期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体系。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结对帮扶自查报告

“结对帮扶”自评报告

帮扶学校: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小学

帮扶对象: 榆中县上花小学

2012年12月24日

结对帮扶 互惠共赢

——龚三校、榆中县上花小学结对帮扶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兰州市教育局要求,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我校与龚三校结为对口帮扶学校。结合我校实际,为我校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构建帮扶机制,尽力使我校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改革教育教学,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帮扶双方学校本着“真诚交流、互相学习”的精神,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上下一心,为做好帮扶工作群策群力,务求实效,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效果。现从以下方面进行自评汇报:

一、健全机制,制度保障。

为全面、顺利完成结对帮扶工作目标,帮扶双方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龚三校王校长、上花小学白宗林校长为组长,其它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内部目标进行考核,形成了由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狠抓落实,务求实效。1.学校管理水平方面

按照帮扶计划的统一部署,双方领导班子开展了较频繁的交流沟通。3月10日,双方在我校召开联席会议及经验交流会,龚三校帮我校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并且王校长等人列席我校工作例会,指导工作。

9月15—19日,我校组织管理干部到龚三校学习图书、仪器、图书、电教、档案等岗位管理11月24日,龚三校管理干部到我校指导图书、仪器、图书、电教、档案等岗位管理工作。

11月24日上午,两校召开经验交流会,龚三校颜校长做了题为《创建特色化学校 引领专业化发展》的讲座,毛校长做了《崇尚人文 以文化人》的主题讲座,指导我校文化建设。下午,龚三校颜校长、毛校长等人列席我校工作例会,指导我校日常管理工作。

我校徐巧英、杨志皎、郭东刚于9月15日-19日在龚三校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和龚三校的老师一起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的听评课教研活动,参观了学校兴趣队组的活动,并和各处室对接,对教学管理以及近期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互相听取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3月1日,龚三校指导我校制订少先队活动方案;4月20日,两校学生开展“手拉手”书信活动;5月12日上午,龚三校李天红主任在我校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培训,邹琴老师在我校公开校本课程示范课。5月29日,两校师生开展庆“六一”联谊活动;11月24日,两校学生开展“手拉手”书信活动;11月24日,双方在我校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龚三校为我校送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校本课程500余本。

3.教师专业素养方面

5月29日,龚三校李主任来校做了《老师怎样开展“有效课堂”》的报告;田悦老师在我校公开校本课程示范课。11月24日,龚三校教师指导我校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李天红老师在我校上《百分数的认识》示范课,和我校老师徐巧英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课后双方领导和教师共

同交流,研讨分数教学。11月24日,龚三校颜校长、毛校长在我校做专题讲座;两校教师在我校进行集体备课。

建成双方任课教师QQ群,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网络指导我校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目前,我校有二十位中青年教师已和龚三校老师在网上建立了长期互动交流机制,经常联系,商讨教学设计,共享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4月20日,我校李翠萍(数学)、徐巧英(数学)、牛青花(英语)、钱文芝(音乐)在龚三校进行公开教学,龚三校教师听评课;而且龚三校教师李天红(数学)、邹琴(数学)、田悦(英语)、朱希娟(音乐)为我们献课,并且由毛校长主持、组织评课,参加人员有市教育局的领导,有七里河区、城关区的部分小学校长和教师等。

5月29日,龚三校小李主任指导我校教师个人课题研究;11月24日,我校吕燕燕、丁红霞公开教学,龚三校教师听评课。

10月15日,我校教师到龚三校听课研修;11月24日,龚三校李天红指导我校李翠萍公开课《稍复杂的方程》。

4.办学条件援助

5月29日,龚三校教师生给我校送来了笔袋、书包、篮球、羽毛球拍等用品,还送来校本课程及相关的九连环、华荣道、魔方等智力玩具。12月10日,龚三校领导冒着严寒,不惧路途遥远,又为我校送来赠送电脑10台,校本课程等资料,学生体育用品篮球、足球、羽毛球拍等。

一年来,我校和龚三校主要通过随堂听课、参与评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面对面地交流,使两校教师能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共同研讨教学设计,共同交流教学反思。结对双方站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层

面上,以解决课堂上的具体教学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课堂亲身示范,借鉴研训教一体化的教研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尽力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成效显著,互惠共赢。

我校与龚三校的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双方的相互促进,我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1.教师专业迅速成长

通过专业素养培训、“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我校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学校在家长和群众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师资力量得到了整体的提升,社会评价也越来越高。

2.教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我校提出了“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实践总结活动,教师们养成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的习惯。结合课题研究,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培训,切实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3.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两校开展的教研交流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我校荣获兰州市“两基”及迎国检工作先进集体奖;我校教师李翠萍、徐巧英,获得榆中县教学比武小学数学二等奖,钱文芝活得小学音乐二等奖,李翠萍被评为榆中

县第十一届教学新秀。我校学生***、张彩玲获榆中县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奖;***同学获兰州市青少年书信文化大赛三等奖;***同学被评为兰州市三好学生;***同学被评为兰州市优秀学生干部。

四、善于自省,展望未来。

两校自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因各种原因,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双方学校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多采取网络方式进行沟通,教育教学交流还需加强。

2.由于地域环境差异和城乡差距,校本课程的开发,双方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

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进一步加强联系,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2.提高课题研究引领的作用,双方学校通过进一步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带动教师深层交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学习借鉴龚三校经验,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以期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4.共同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团队活动。

5.进一步沟通交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三篇:党建帮扶自查报告

XX开展党建帮扶和“进农家、助春耕、促发展”活动自查报告

县委作风办:

半年以来,XX党建帮扶工作按照党建帮扶实施方案,以“进农家、助春耕、促发展”活动为主要内容,采取镇党政班子成员和镇直各部门对口帮扶村,党员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为主要形式的“党建帮扶”形式,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解困,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员形象,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现就我镇党建帮扶和开展“进农家、助春耕、促发展”活动开展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领导。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成立了“党建帮扶”和“进农家、助春耕、促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镇党委书记为“党建帮扶”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镇党委把实施情况纳入了各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帮扶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效果差的单位和领导予以通报批 评;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党建帮扶”办公室设立了帮扶档案,实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一月一抽查,半年一督查,年终全面检查考核。

(二)结成帮扶对子,做到帮扶一个脱贫一个。一是帮扶对象落实。镇党委明确规定,镇党委及相关部门和各个贫困村、党员领导干部和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二是帮扶时间落实。每月不少于两次到帮扶村了解情况,与帮扶户交心谈心,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因地制宜帮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一是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解决贫困户住房难、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等方面入手,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发展环境。二是着力拓展致富门路。着重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上进行指导和服务;对经济发展缓慢村,指导选择发展突破口。对尚有劳动能力、没有致富门路的对象户,向其提供1至2项农业实用技术和种养增收项目,扶持带动致富;对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难以脱贫的对象户,着重在资金和实物上帮扶。三是着力提高综合素质。采取技术培训、骨干帮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让50岁以下的村民普遍掌握1至2门新型实用技术,培养“田秀才”、“土专家”。

(四)突出党建主题,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把“党建帮扶”与开展“进农家、助春耕、促发展”有机结合,确保活动开展取得实效。二是把“党建帮扶”与“六进村”和“四帮四促”活动结合起来,为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供阵地,帮助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三是把“党建帮扶”与深化“创先争优”结合起来,在帮贫扶困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取得的成效

(一)“党建帮扶”改变了帮扶村面貌,加快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今年来,全镇多渠道投入帮扶资金近20万元,目前,全镇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路。同时,为农村贫困党员户和特困户实施“危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通过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党建帮扶”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战斗力。俗话说:“送钱送物,不如选好村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实行“能人治村”战略,让被帮扶村的群众有了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领 路人,从而使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联合村几年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怨气村”,今年在党建帮扶中加强对村级组织建设的指导,经过第八届村级换届,致富能人张爱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头发展茶叶300亩,安排百余名村民就地就业,组织村上的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2对,帮助10户农户致了富,把一个“怨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们说:“有了这样的村支书,我们的好日子有盼头。”

三、“党建帮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把保持先进性体现在扑下身子真帮实扶之中,努力做到帮扶的心意更诚一点、路子更实一点、行动更快一点、效果更好一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在帮扶中,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也产生了积极变化,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镇畜牧站党员干部把1500对鸡苗送到了12户贫困户的家中;镇农经站在开展“进农家、助春耕、促发展”活动中共举办5共期农技培训和免费发放良种150公斤,及时为帮扶村送去了农用物资和农技技术。全镇有帮带能力的153户党员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已有20对大见成效。广大群众从自身所得到的实惠中,从党员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变化中,增进了对党的感 情,有人对此作了如下概括:“党员帮民心贴心,群众和党心连心。”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结束,积极采取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召开研讨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新任班子成员、其他村级成员进行系统培训,传授工作方法和农村实用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新一届村委领导的驾驭农村工作的本领和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诚实守信、无私奉献、本领过硬、品行高尚的农村干部队伍。

二是着力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规范村级制度。进一步对村内各项工作制度进行认真梳理,逐项完善;规范村级工作程序。健全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其他村级组织密切配合的村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规范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提升农村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集中推进实施一批惠民实事、好事。一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协调资金 5 协助村“两委”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清除街道、巷子中堆积的柴草及杂物,硬化主道路面,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二是积极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重点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协调发展资金,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产业,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四是帮扶一批贫困群众致富。根据贫困群众自身的专业技能、劳动力状况、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帮助帮扶对象确定科学可行的发展项目,找准困难群众脱困致富的“支点”,帮助他们尽快致富。

中共XX委员会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帮扶建设新农村自查报告

帮扶建设新农村自查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抽调精兵强将进驻濮阳市清丰县高堡乡西侯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确保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工作队员入驻帮扶村后,以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系统的调研摸底工作,掌握了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了帮扶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效果的角度,现将调研帮扶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侯村新农村建设现状西侯村位于清丰县东北部,北距高堡乡政府3公里,西邻106国道。

拥有居民260户,人口1110人(党员35名),耕地1450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xx年年人均年收入5680元。xx年年至今,西侯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科学规划,和谐发展”这个中心,依托河南工业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优势,研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积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工业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使本村的经济状况、村容村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焕然一新。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围绕“依托工业优势、发展劳务经济、调整农业结构、构建和谐农村”的经济发展思路,西侯村累计投资超亿元注册成立了河南省天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规模居全国第三,xx年年公司年产值达到3亿元,利税3000多万。公司的发展,不仅使本村三分之一的人口由农民转化为月入千元以上的工人,而且带动了附近交通运输、建筑、种植等产业的发展。目前,村内有乳胶粉厂、京风物流、玻璃加工、农产品加工等10多家私营企业,先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1200余亩,速生丰产林200亩,建设养鸡大棚2座(年出栏肉鸡50000余只),小型养猪场2个(年出栏成品猪1500余头)。经济的复苏及快速发展,使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xx年年5680,各种家电及现代化产品纷纷涌入第1页西侯村。截至xx年年7月,该村手机持有率达93%以上,电视拥有率为100%,拥有私人轿车或农用车180多辆,大型农机具4部,家用电脑35台,农用超市两个,村镇规划率达到了98%。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提高村民生活的便捷性,西侯村先后筹资6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硬化村内三横两纵五条大街(全长约3500米)及各个胡同,铺设沿街下水道3794米,安装照明路灯65盏,并栽植各种绿化苗木进行环境美化;通过打机井、铺管道等方法完成了安全引水工程,实施了“一池三改四清”工程,使全村人民在吃上自来水的同时用起了清洁能源,为全村接通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建起了占地15亩,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村中心小学和中心卫生所;完善了农田灌溉的沟渠连接建设和地埋线水电工程;投资70万元,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正在积极建设中。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西侯村的村容村貌,不仅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西侯村两委始终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播放新农村数字电影、建设新农村文化书屋、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青年、文明户评比、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形式,引导村民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积极提高自身各种素质,主动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风尚。

在村两委干部及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西侯村尊老爱幼、科学致富、爱集体、爱家园等良好风尚已巍然成风,村内涌现出了自发学习多、关心政策多、科技富民多、争当先进多、好人好事多、尊老爱幼多、致富能人多、公益健身多、文明新风多等“九多”现象,该村也因此先后荣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濮阳市绿色家园示范村及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四)村务管理渐趋民主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顺利推进该项工程,除了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帮扶工作队的帮扶引导外,还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村民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其中来。

西侯村两委建立起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员议事制度,在制定规划、确定项目和工程等涉及村情村务的事情上,严格按照“4+2工作法”的要求即党支部提议、两委干部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并且事前及时公布方案、事后如实公布结果。这种民主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村民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减小了工作实施的阻力,形成了人人为发展、发展为人人的良好风气,该村党支部也因此被评为河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濮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濮阳市‘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和谐发展的过程,建设初期受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硬件设施、居民素质、政治观念、管理模式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其在获得发展的突破性进展之时,难免遇到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

西侯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发展性问题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一)资源优势不够突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增收困难

西侯村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涉及大麦、高粱、红薯、大豆、绿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辣椒、向日葵、油菜、芝麻,除此之外没有相对突出的农业资源。在种植结构上,该村90%的农户仍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上,受土地流转速度和农户承包规模的影响,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种植难以形成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效益,伴随着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种植成本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农民投身农业生产、挖掘农业经济增长点的积极性;在畜牧业养殖上,受资金和技术制约,仅有的养殖户规模小且抵御传染病等灾害能力弱,难以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该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除了在天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打工外,大部分都选择外出务工,工作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收入的稳定性。近年来,国家虽然制定出台了农业税减免、农业种植补贴、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农民保值增收,但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并未真正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民的经济增收问题仍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民的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就谈不上高高兴兴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改革与发展中去,也就无法心甘情愿地主动配合建设和谐社会。

(二)农村改革观念老化,村民参与意识淡薄,建设推进缓慢谈到新农村建设,两委干部往往把精力更多倾注于村容村貌的改观上,普遍认为只要街道宽了、房子新了、村庄绿了、路灯明了、网络通了等硬件设施好了,新农村建设就实现了,而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的软着陆。

此种观念致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整洁”被无限扩大化,各个村庄一味的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盖楼房,毁旧路、铺新路,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四个方面却直至后方。此种观念,忽视了村民的内在需求,消弱了村民建设自我家园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导致新农村建设出现“干部做干部的、村民做村民的”两张皮现象,难以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新农村建设,外界力量是引导,村民自我是主体。因此,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必须在思想引导和观念改变上下大力量,推进各项工作时必须帮村民之所需,扶村民之所想,方能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和谐实施。

(三)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村民素质提高缓慢,和谐发展不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民增收问题难以解决,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难以迈上新的台阶。

受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制约,西侯村村民目前的休闲娱乐时间短且形式内容单一匮乏,仍以传统的电视、聊天、扑克牌、麻将为主要方式,外界注入的休闲娱乐方式难以融入其中,这不仅影响了村民身心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减缓了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西侯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摸索出了诸多新方法和新手段,如好媳妇、好公婆、好青年、文明户评比、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形式,但村民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娱乐休闲习惯仍未形成,距农村城镇化尚有很远的道路要走。除了以上问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有信息不对畅、基础教育条件匮乏、农村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将不断涌现。

三、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西侯村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显性化的大问题,但却以隐性的方式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进程,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去应对这些问题。

(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积极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提高经济收入是关键。

只有大胆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带动全体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才能提高政策的导向力和工作的执行力。如实行村民务农、务工、创业培训一起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其及时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经济创收力;调动激发农民自主创业潜能,引导鼓励农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各尽所能,长短结合,选准创业门路,积极兴办各类家庭手工业、加工作坊和运输、流通、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二、三产业,加速传统产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

依托帮扶工作队积极推进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提高村民的科技致富能力等。只有村民的经济收入上去了,他们才能紧紧跟随国家方针政策的向导,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发展中,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才会有外推转化为内进。

(二)物质改善与精神建设并举,大力推进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都是物质改善中的应有之意,也是广大村民比较关心关注的焦点,因此包括“乡风文明”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往往被忽视。

物质改善是精神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包括文化、教育、风俗、法制等诸多方面,具有凝聚力量、整合资源、规范村民行为和心理等多种功能,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建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有,只有物质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才能在物质发展的前提下,形成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文化观念,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新农村建设深入持久的推进下去,最终建成绿色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村务制度,确保村民权益村两委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广大村民是建设的骨干力量,只有积极转变上级政府对农村及村干部对村民的管理方式,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大胆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积极提高村民参事议事的主体地位,确保村民的各种权益,可采取的措施如实行政务公开、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积极推进“4+2工作法”等民主化、公开化的管理方法等。

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建设力量和创业潜能,从而最终让广大农村丰富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竞相迸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当然,新农村建设中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届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全民参与、全民关注,才能最大化的科学处理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所有的障碍和问题。河南工业大学驻村工作队在对西侯村的帮扶工作中正是秉承“务实、高效、勤奋、廉洁”的指导思想,坚持“工作队引导,村民主体”的帮扶思路,在理思路、抓帮扶、促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既有教育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环境美化等“硬件”方面的帮扶,也有教育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发展思路、科技培训等“软件”方面的帮扶,可谓软硬并进,成绩斐然。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攻坚工程,河南工业大学作为西侯村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单位,我们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扎实工作,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成为惠及每一位民众的民心工程,彻底将西侯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篇: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 4 督查组:依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展开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督查的通知》,我乡高度重视,对比督查内容,全面展开自检自查,现将情况汇报以下。

1、督查工作落实情况(1)产业扶贫工作 2019 年全乡产业扶贫工作以“稳粮、促特、强畜、兴果、融会”为思路,以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致富为途径,结合我乡资源散布和区位状态,依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思路,在落实产业普惠政策的同时,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政策叠加扶持,引导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 1 个以上延续稳定增收产业。

1、抓实计划方案,以计划引领产业扶贫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产业计划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公道安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科学选择和实行产业发展项目。1 是结合资源优势和传统种养习惯,依照“1 村 1 品”思路肯定产业发展项目,制定完善了《xx 乡扶贫产业发展方案》和村、组、户 3 级产业发展计划。2 是扎实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及后续产业发展计划工作,制定了《xx 乡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实行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切实加强贫困户后续产业扶贫工作,进 1 步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贯彻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政策。1 是加大到户扶持力度,扶持1 户 1 业增收产业。依照“发展生产脱贫 1 批”的目标,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2019 年上半年,依照《xx 乡 2019 年产业扶贫验收工作方案》,于 3 月 20 日⑷月 20 日组织工作组对贫困户养殖业出售、产仔情况展开了 2019 年第 1 次集中验收,全乡 728 户贫困户中,出栏生猪 105 头,产仔猪 580 头,羊出栏 252 只,产仔羊 2297 只,牛出栏 101 头,产仔牛 189 头,豪猪产仔 18 头,新建圈舍 357.35平方,预计实现产值 378.56 万元,预计户均增收 5200 元,预计兑补嘉奖扶持资金 109.3 万元,预计户均第 1 季度可享受扶持资金 1500 元。2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2019 年已落实中央及省财政农业支持耕地地力保护资金、中央财政农机购机补贴、粮改饲、草原生态修复等相干政策,相干补贴资金将逐 1 兑补到农户,进 1 步增加农户转移性收入。3 是认真落实小额信贷资金扶持。截止 2019 年 7 月,完成新增 3 年期小额贴息贷款 600 万元;对存量及过往小额信贷资金管理使用资金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小额信贷使用合规、发挥效益。

3、抓实主体培养,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1 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7 个村居委会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实现了 2 个贫困行政村及 5 个深度贫困村成立 1 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2019 年内上半年,7 个专业合作社运行正常,但作用发挥不整齐。以资金入股带动发展有 30 户 105 人,带动大众户均增收 0.2 万元;以定单方式带动发展的有 20 户,带动大众户均增收 1万元;解决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 3 户 3 人,带动大众户均增收 1 万元。2 是加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和管理。加强 1 户龙头企业的管理,带动贫困大众 70 户 285 人,实现户均毛收入 0.15 万元;在全乡扶持发展种养殖大户 61 户,带动贫困大众 112 户 436 人,户均增收 0.3 万元;扶持发展家庭农场 10 个,带动贫困大众 41 户 156 人,户均增收 800 元。3 是加大“1 股了之、1 分了之”的整改。针对 216年入股新街砖厂及嘉宏纺织厂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大众知晓入股情况,且本着自愿的原则,每一年收益按入股股本的 7%进行分配,大众取得了收益,截止 2019 年 6 月底,入股期限全部到期,已返还股本。针对大众 2017⑵019 年入股到合作社情况进行梳理,目前合作

社运行良好,大众参与度较高,但受市场制约,合作社效益产出较低,大众受益较小。

(2)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严守易地扶贫搬迁“4 条红线”,全面落实“双点长”制和“5 包”责任制,全方位展开“保母式”服务,2016、2017 两年共实行易地扶贫搬迁 124 户 511 人,县城集中安置62 户 249 人,比例达 48.72%。2016 年 22 户 84 人搬迁农户已于 2017年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2017 年 102 户 427 人搬迁农户现已全部入住,入住率 100%。易地搬迁户中没有举债建房、超面积、超标准建房情况。

截至 2019 年 7 月,我乡 124 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已撤除旧房 122户,未撤除旧房户 2 户,未撤除旧房户均为县城集中安置户,未完全撤除旧房户 49 户,复垦复绿 62 户。易地搬迁户中共有务工人员 109户 149 人,县城安置农户 62 户实现就业 93 人,实现户均 1.5 人务工。分散安置户中 xx 乡内务工 31 人,大姚县内务工 46 人,外地务工 72人。务工触及公益性岗位、服务业、建筑业等,有力保障搬迁户家庭经济收入。分散安置的 62 户农户实行了产业扶持政策,通过产业发展增加收入。

(3)就业扶贫工作。

深入实行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个专项行动”,2019 年上半年举行各种技术培训班 4 期,培训人数 1023 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 500 余份,墙报 3 期,推荐就业岗位 400 余个。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培训、公益性岗位引导培训实现了全覆盖,到达两个 100%要求;2018 年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已全面结束,档案资料全部归档。2019 年职业技能培训正在展开,档案资料还没有完善;在 8 摸清的基础上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近就地等 5

个 1 批台账的建立完善,上半年全乡贫困人口中就近就地、外出务工、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实现转移就业 356 人,其中县城安置实现就业103 人。

(4)“夏季攻势”工作。

1、加强政策学习,领会会议精神。6 月 1 日组织州县挂包单位、乡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总计 119 人召开了脱贫攻坚推动会议,会前要求干部职工学习____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会上原文组织学习了杞永斌副县长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9 年第 9 次会议上发言、《大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展开 2019 年脱贫攻坚“夏季攻势”的通知》和《大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展开遍访农村大众和贫困户工作的通知》,提高广大干群思想认识高度,对全乡2019 年遍访农村大众和贫困户工作及夏季攻势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确保镇村干部从思想上对脱贫攻坚工作有 1 个新的认识。

2、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在县级整理下提问题清单的基础上,我乡组织人员气力对问题清单进行了重新整理细化,结合我乡脱贫摘帽整组推动集中攻坚战发现的问题,整理分为乡、村、户 3级问题,其中乡级问题清单 144 条,村级问题清单 42 条,到户问题1398 条(重点户 376 户,1 般户 1022 户),乡级问题清单分解到相应班子成员及相应的办公室、中心(所),村及到户问题分解到 7 个村委会及相应的片区工作组。在成立 xx 乡问题整改销号清零领导小组的同时,依照“1 村 1 个工作队、1 组 1 个工作组”分组包片责任制的要求,建立了网格化整改销号体系,将每个问题整改销号清零的责任细化到了责任领导及个人,依照分组包片责任制,21 个片区工作组依照问题清单分组分户入户展开工作,再次逐 1 摸清村组情况和农户现状,对“4 有 5 净 1 规范 1 增强”巩固工作再跟进再做细,构成未完全销号清单报乡党委政府再研究再落实,确保问题不过夜,整改不拖沓,问题及时“清零”。

3、建立“动态监测”、掌控脱贫风险。依照脱贫退出标准和县委政府“村村达标、户户达标、项项达标”要求,结合脱贫退出“回头看”、遍访农村大众工作和“夏季攻势”等工作,建立了《xx 乡脱贫退出动态监测工作方案》,对“两不愁 3 保障”中可能会存在的看病、就学、住房、饮水、车祸等 8 种可能会致使返贫情况进行周监测、月调度研判,解决存在问题,避免返贫现象产生,近期通过再次逐户摸排,全乡脱贫成果巩固难仍然存在,因病、因学、因婚等不可预感因素,致使有返贫风险,发现问题户 35 户,通过及时采取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控辍保学等有效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4、以巩固“10 星级文明户”为着力点,激起大众内生动力。在1 季度“10 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基础上,全面展开 2 季度动态管理,全乡 2088 户农户已完成“10 星级文明户”动态管理工作,对已巩固或提升的6⑴0星级文明户1864户依托“爱心超市”进行了组内表彰嘉奖,并在组内进行张榜表扬。通过工作的展开,大众争星创星 10分积极积极,大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起,有力的推动了脱贫攻坚“4有 5 净 1 规范 1 增强”工作的展开,增进了乡风文明,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2、上半年工作亮点及特点(1)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成效明显严守精准方略,紧盯“两不愁、3 保障”核心指标,以脱贫摘帽整组推动集中攻坚方式,抓实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全乡脱贫质量进 1 步提升。

“整组推动制”——精准精确作战。1 是定方案。为精细掌握全乡 2088 户农户,53 个村民小组详细情况,乡党委政府制定了《xx 乡整组推动脱贫攻坚实行方案》,以村委会为单位,整合县乡村组干部

气力,分成 7 支工作队,对全乡 53 个村民小组水电路人居环境等 11项内容进行全方位摸排,对 2088 户农户严格依照“两不愁 3 保障”标准进行逐户入户摸排,只要有 1 项不合格就必须列为问题户和问题村。2 是细摸排。通过两轮摸排,全乡共筛查出问题村 11 个,问题户 1369 户,其中必须要重点整改的重点户 347 户(住房问题 186 户,收入低于 3600 元不达标 112 户,已达 7.5 岁还未上学的 8 人,患大病 39 人,子女不供养老人 7 人,4 有 5 净严重不达标 128 户,户口问题 59 户,家庭负担非常重 1 人,满意度极为不高 20 户,不懂政策的 16 户,未享受政策 3 户),1 般整改的 1022 户(其中住房漏雨 22户,收入刚刚到达 3600 至 3800 元的 36 户,医疗负担大的 4 户,4有 5 净不达标的 590 户,户口问题 394 户,家庭负担重的 10 户,满意度不高的 48 户,政策不熟习的 89 户,3 卡有问题的 64 户),乡党委政府完全掌握了全乡每个村、每户的实际情况。3 是列清单。对深挖细找排查出的每户每村的问题,乡党委政府逐 1 列出清单,直接交办到挂点人员(贫困户包挂干部)和分组包片人员,同时将整改清单挂图公示,限时整改到位。4 是抓销号。对比各村各户清单,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督查究,先由各村各挂包人员上报整改销号情况,乡督查究随即派出督查人员入户进行现场督查,对已到时限的进行全面督查,通过 1 户销号 1 户。5 是抓纪律。对未按时进行整改销号的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并对其绩效进行扣减,触及州县部门的向部门主要领导进行通报,同时展开回头看督查工作,对已整改销号的农户,乡督查究不定期依照每村 10%的样本再进行随机抽取,督查整改巩固情况,若巩固不到位的责令相干干部再整改,并进行问责,确保问题销号不反弹。截止 6 月底,11 个问题村和 1369 户问题户已基本督查整改终了,目前正在展开销号回头看工作。

?

“片区责任制”——精准压实责任。1 是划片区精准压实责任。以村为单位,将 2 至 3 个村民小组划分为 1 个片区,全乡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了 21 个片区,每一个片区设立片区工作队,由乡班子成员、第 1 书记、工作队长担负工作队长,乡村组和驻村队员为队员,对该片区脱贫攻坚工作和其他工作负责,并明确各片区工作队工作职责。将工作责任压实到了第 1 线。2 是“双督查、双推动”责任落实。乡级层面实行乡党委第 1 书记、第 1 副书记、工作队长、乡党委书记、乡长、副书记各自挂钩 1 个村进行工作督查推动工作,村级层面各挂点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组成村级督查组,对每阶段工作实行村级交叉检查,推动工作,确保了脱贫任务的落实。

(2)特点产业发展效应初显。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xx 耕地多以山地为主且分散,气候冷凉,在巩固以核桃、花椒、土豆、西岳松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生态种养殖为特点的豪猪养殖业、蔬菜种植业、中药材(重楼)、树葱、樱桃种植等产业。2 是 1 村 1 策部署产业。在中海拔(2000—2200米)的海古簸、赤石岩、小兴厂、xx 部份地区,大力发展蔬菜和养殖业,在高海拔(2200—2400 米)的麻秸房、子米地、菜西拉部份地区大力发展树葱、重楼、黄精等种植业,每一年根据各村情况出台产业发展方案和产业扶贫验收方案。3 是因户施策发展产业。将产业项目罗列成“菜单”,充分利用分组包片制,深入农户让大众自主选择 1—3 项产业发展项目,并依照测算到户的资金,填写产业扶贫到户项目申请表,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4 是创新产品销售模式。为切实解决好产品销售问题,拟计划借助扶贫电商平台在县城 2 个小区展开特点蔬菜配送试点,现已和优合电商平台初步达成协议,我乡特点生态蔬菜产业将作为优合电子商务平台的产业基地,优合电子商务将

对种植面积和品种进 1 步计划和优化,提升产品效益。

截止 6 月底,依照计划已完成土豆种植 9620 亩,百合种植 2420亩,魔芋种植 1010 亩,山药种植 350 亩,高山生态蔬菜 72 亩,玉米365 亩,合计完成春种作物面积 13985 亩。其中旱粮作物 9985 亩,经济作物 4100 亩;完成中药材种植 3100 亩,其中重楼种植面积 652亩,树葱种植面积 1159 亩。

3、存在问题(1)产业扶贫。1 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通过最近几年的努力,人畜饮水问题已得到全面解决,随着产业发展工作的深入推动,部份村产业发展实现了范围化发展,产业扶贫效益明显,但由于生产用水需求猛增,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产业发展较好的子米地村委会、小兴厂村委会均出现了季节性缺水问题,产业发展出现了瓶颈。2 是大众增收难度依然较大。xx 乡是典型的山区乡镇,虽然培养了核桃、花椒、土豆、白云豆等产业,但产业发展仍显现小、散、弱现象,管理粗放,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差,利益联结不紧密,质量和效益依然不高,增收难度依然较大。3 是农特产品附加值不高。大众种植农产品跟风现象严重,致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质不高,缺少商品效应,大多还停留在低级农产品行列,没有构成品牌效应和商品效应,市场竞争弱,没法与市场建立有效的链接,存在产供销脱节,农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不能有效抵抗市场风险。4 是搬迁安置户脱贫巩固难度大。县城搬迁安置户搬迁安置后,缺少行之有效的产业巩固计划,搬迁大众增收难度仍然存在。

(2)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 是安置房难于满足实际居住人口需求。县城安置点农户搬迁安置后,部份搬迁户家庭人口因婚因育产生变化,分配安置的住房难于满足实际人口住房需求。2 是县城搬迁安

置农户产业资金使用难于操作,发挥效果不明显。县城安置户搬迁至县城安置后,大多家庭都选择了外出务工或就近就地务工增加收入,相干产业扶持资金兑付仍然在原居住地村委会,享受产业扶持资金政策不方便且难于操作。且搬迁后农户经济林果、土地等依然留在迁出区,部份农户不愿流转,整合难度大。3 是部份农户受风俗和特殊情况的影响,在迁出区还留有少数生产用房放置棺木和老人的灵位,致使生产用房撤除不完全。4 是县城安置户受益人口已搬迁至县城,但其户口还在原居住地,户口与居住地不 1 致致使农户办理相干证件不方便。

(3)就业扶贫。1 是基础信息数据不够精准。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信息的调查、登记、录入工作已基本完成,但仍存在原始数据资料不完善,数据收集质量不高的问题。如:转移就业实名制标识不精准,就业去向不清晰。2 是就业引导和跟踪服务不到位。1 方面没有把岗位需求和大众需求有机统 1 起来,没有完全做到“定单式”培训、“菜单式”选修,培训与转移就业脱节。另外一方面,接受了培训以后,部份大众依然没有进行转移就业,针对这部份大众不愿外出的现象办法不多。3 是转移就业稳定性不够。少数贫困劳动力存在等、靠、要思想,终年生活在大山深处,缺少知识和技能,习惯安于现状,少数劳动力虽有外出务工意愿,但由于语言不通、环境不适应等缘由,还没有实现转移就业。还有部份农村贫困劳动力不安心在外工作,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岗位,好不容易动员出去,半年又回来了,乃至有的 1 个月不到就跑回来。

(4)“夏季攻势”工作。1 是理论武装还有差距。乡党委政府随高度重视,常常性组织学习,大多数党员干部和职工能够熟习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学懂弄通上狠下工夫,结合实

际展开了系列工作,但仍存在少数人员在学以致用,理论指点实践方面做得不够,习惯于听从安排,安排了动 1 动,不安排不知道怎样动,思想办法不多,见子打子现象存在,特别是省检过后,乃至有歇 1 歇的想法,致使工作展开起来不平衡。2 是脱贫攻坚任务还很重。现在剩下的 25 户 74 人未脱贫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大多数,虽然健康扶贫力度很大,报销绝大部份医药费用,但未脱贫贫困户中因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时间外出看病,耽搁家庭发展生产,也因主要劳动力长时间生病,劳动力较弱,导致种养殖业发展的较差,家庭可安排收入较低,依托本身脱贫或简单的政策兜底脱贫难度极大,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3 是脱贫成效巩固难度仍然存在。部份大众自我发展能力低,未脱贫人口脱贫难度大,各类矛盾风险交织显现,延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全面实现小康时间紧、任务重,继续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效任务依然 10 分艰巨。4 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脱贫攻坚以来,随着扶贫项目资金的大量投入,虽然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良,但受自然环境、区位、交通等因素影响,与逾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4、下步工作措施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巩固好脱贫退出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牢固建立“4 个意识”,全面压实脱贫责任。1 是严格落实主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压紧压实乡级直接责任、村“两委”工作责任、挂包单位挂包干部包保责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责任,做到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层层增加动力,确保脱贫不脱钩。2 是压紧压实政策及工作责任落实。推动“4 定 3查 2 履行 1 绩效”脱贫工作机制,以村和站所为单位进 1 步压实政策

及工作落实的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村级脱贫攻坚分组包片联系制度,站所脱贫攻坚行业政策落实包干制度,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依照“双督查、双挂钩、双推动”督查通报制度,进 1 步落细落实工作。

(2)狠抓产业就业扶贫,确保大众延续增收。坚定不移把产业就业作为增强贫困大众“造血”功能,实现延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1 是抓实产业扶贫促增收。充分发挥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作用,通过“贫困户+村两委+合作社+公司”等模式,以“海古簸村豪猪、小兴厂肉牛、赤石岩土鸡、子米地百合”等基地为依托,以“入股份红、销售定单”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农特产品进超市,互联网+农业,设置固定销售点等方式脱贫拓宽我乡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确保每一个行政村最少有 1 项增收产业、最少有 1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 100%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巩固“两个全覆盖”成效,带动贫困大众稳定延续增收;2 是抓实就业扶贫促增收。加强贫困劳动力排查、转移就业培训、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增进贫困劳动力有序输出、稳定就业创业,采取务工经纪人、集中外出务工、干部带领外出务工等方式积极向发达地区外输送贫困劳动力,针对不能外出的就近就地联系岗位,实行季节性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提高收入,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户均转移就业1 人以上。

(3)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全力打牢脱贫基础。1 是健全完善项目库建设。以脱贫措施“户户清”为抓手,做实《xx 乡脱贫攻坚 3年行动计划方案(2018⑵020)》,延续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提高到户巩固措施、村级施工图、乡级线路图的精准度,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坚实基础;2 是抓好行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切实抓好教育、健

康、光伏、生态、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落实,全方位保障贫困大众延续增收、稳定脱贫,预防出现返贫现象。3 是做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进 1 步健全完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认真清洗问题数据,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全面消除“错漏”风险;4 是抓实扶贫党建双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役堡垒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役力,全面提升村组自治能力,全力改良村组人居环境,营建文明新风,全力提升脱贫质量。

(4)激起大众内生动力,全面提升能力素质。1 是深入展开“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抓实“10 星级文明户”创评,认真展开“4 有 5 净 1 增强 1 规范”,应用好“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彝乡爱心公益超市”,将“奖勤罚懒”红黄榜落实到位,把大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进 1 步加强村组自治能力,营建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2 是要加强文明习惯的培训及教育引导,扎实展开脱贫攻坚论坛活动,推动贫困大众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苦干意识、积累意识,减少或杜绝因婚因丧、人情来往等致贫返贫。

5、要求上级解决的问题 1、县城安置点农户搬迁安置后,部份搬迁户家庭人口因婚因育产生变化,分配安置的住房难于满足实际人口住房需求,现阶段,大众购买住房及租房的能力有限,为确保搬迁农户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要求帮助解决廉租房房源或赐与租房补助。

2、县城搬迁安置农户产业扶持资金使用难于操作,发挥效果不明显。县城安置户搬迁至县城安置后,大多家庭都选择了外出务工或就近就地务工增加收入,相干产业扶持资金兑付仍然在原居住地村委会,享受产业扶持资金政策不方便且难于操作。要求将搬迁农户产业

扶持资金调剂至迁入区当地政府组织实行。

3、县城搬迁安置农户已搬迁至县城,但其户口还在原居住地,户口与居住地不 1 致致使农户办理相干证件不方便。要求尽快明确将农户户籍迁移至迁入区进行管理。

下载2014年帮扶自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帮扶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口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对口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年,市认真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始终秉承“真情援建、务实援建、科学援建”的工作理念,紧扣......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根据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统一安排,我与XX县XXX乡XXX村贫困户XXX结成“一帮一”对子开展帮扶工作。现按照市委组织部排查问题和工......

    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查报告

    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查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局积极落实万源市委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局机关社会主义......

    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1 按照景洪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部署,20xx年3月13日,xx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对3人进驻xx市xx族乡xx村委......

    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局积极落实万源市委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局机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由一位......

    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局积极落实万源市委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局机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由一位......

    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供大家......

    帮扶建设新农村工作自查报告(最终版)

    帮扶建设新农村工作自查报告 帮扶建设新农村工作自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局积极落实万源市委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