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地方如何建立中央八项规定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地方如何建立中央“八项规定”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和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作了严格细致的要求,这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更是一种郑重的宣言,充分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狠抓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好评如潮,寄予厚望。
“八项规定”颁布实行两年多来,各地积极跟进,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干部作风积极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惰性”、“变通”、“反弹” 甚至“抵触”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少数地方和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执行不严格,有的甚至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突出地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种现象削弱了制度刚性,助长了歪风邪气,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如何才能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使干部作风根本转变?笔者认为,必须着眼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在思想教育、管控约束、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狠下工夫,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要建立心系群众的思想教育机制
中央“八项规定”涉及工作作风的各个方面,看似琐碎,但细微之处见真知,字里行间饱含的是党中央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真诚与决心。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不端,作风难正。广大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首先必须从端正思想开始。只有从思想上增强群众观念,强化宗旨意识,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而不是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才能在工作中自觉转变作风,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把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因此,要建立心系群众的思想教育机制,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群众观念教育。
一是坚持正面引导。在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正面引导作用,在党员干部中选树群众观念强、群众评价高的先进典型,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为宣传,用身边的事感染教育身边人,使党员干部见贤思齐,群众观念入脑入心。
二是坚持实践教育。要组织开展常态化的群众观念实践教育活动,如“入户结亲”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每年结对帮扶一个城乡困难户,实实在在地帮助协调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又如“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走进村组、社区,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诉求,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此类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会群众的喜忧,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三是坚持反面警示。纪检监察机关要将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的人和事,及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不正之风的查处中吸取教训,从而自省、自警、自励,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批的作用。
二、要建立科学严密的管控约束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防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的随意性,在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实施办法的同时,要着眼于关口前移、源头控制,通过健全完 善有关管理制度,建立程序严密的管控约束机制。
比如,建立发文办会必要性审查制度,党委、政府发文和办会要由党委、政府办公室统一归口把关,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必要性审查,可发可不发的文坚决不发,可办可不办的会坚决不办。建立培训考察审批制度,各部门举办培训班和组织学习考察活动,必须报经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立项审批,从必要性和经费预算方面进行把关,防止以培训、学习为名变相公款旅游。建立出访量化管理制度,对党政干部出访明确一批控制性指标,从报批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停留时间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实行总量控制。建立行政经费预算控制制度,财政部门在编制党政机关单位下年度行政经费预算前,必须先由审计部门对该单位本年度行政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再剔除违规支出,从严从紧进行预算,特别是对于“三公经费”,原则上只减不增。建立公务消费卡制度,在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减少现金使用,规范公务支出,促进公务消费的规范透明。建立机关财务支出联合审批制度。在严格落实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规定的基础上,在财务支出审批中,除经手人、证明人签字,并由一名专职负责财务支出审批的班子成员在支出凭证上签字审批外,还必须由另一名班子成员(不确定具体人员)签字,从而加强财务支出的过程管控。建立公务车辆管理制度,设置统一的公车特殊标识、安装GPS移动定位系统,对公车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实时监控,积极稳妥地探索推进公务用车货币化、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等等。
三、要建立各方参与的监督检查机制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诚然十分重要,但外在监督的推动和保障同样不可缺少。我们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各方共同参与、内外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使监督如影随行,无处不在,督促党员干部自觉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
一是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纪、政纪检查的专门机关,是干部作风监督的主力军,要采取明查与暗访、平时与节假日、主动检查与受理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干部“八小时内外”作风的监督。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着力加强对机关单位“一把手”的监督,“一把手”往往权力集中,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乏力,而只要纪检监督机关加强了监督,“一把手”作风正了,又能对本机关单位干部作风起着立杆见影的示范作用。
二是要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党员干部无法生活在真空中,对其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其实群众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和感知。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作风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事实上,群众对少数党员干部中的不正之风早已深恶痛绝,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媒体和群众对干部作风的监督积极性很高。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媒体和群众监督的热情和优势,建立实行包括财政预算公开、机关办事流程公开等在内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与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机制,并统一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群众举报逐件登记、一一核查,及时作出处理,及时向社会反馈,对举报属实的实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编织人人参与的监督网络,让监督无所不在,让不良作风无处藏身。
三是要发挥机关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相比社会群众而言,机关干部群众对本单位、本系统的干部作风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全。我们要重视调动机关干部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独特监督优 势,督促机关单位建立实行机关财务收支(含“三公经费”支出)定期公开制度,接受机关干部群众的监督。
四、要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评价机制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一贯坚持的标准。作风状况,反映了干部是否具有为民服务的公仆之心,是否具有执政为民的从政之德,无疑是干部“德”的重要方面。
组织部门要把作风状况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要创新评价方法,引入基层群众和管理服务对象评价机关干部的机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公开述职等方式,把干部作风的评价权更多地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的评议。
同时,要合理运用干部作风考核评价结果。对那些心系群众,作风优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反映好、评价高的干部,要重点培养、优先提拔重用。对那些脱离群众,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的干部,要严厉批评,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要严加问责,调整岗位,免除职务,直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要让作风状况成为干部使用的“分水岭”,形成泾渭分明的区别,从而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重作风的用人导向。
为人民服务无止境,作风建设同样无止境。中央“八项规定”吹响了作风建设的号角,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长效机制的建立运行,中央“八项规定”定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更优的作风、更佳的风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奋力前行!
第二篇:浅谈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
浅谈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
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表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亲民为民、求真务实的决心,体现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大政治觉悟,对全党干部也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油田和各单位积极跟进,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干部存在“观望”“避风头”的心态,认为“落实八项规定主要是做给领导看”,一些隐蔽吃请送礼现象开始抬头,还有的宴请改到食堂了,标准也不低。如何将这顺应党心民意的政治理念传承下去,不至于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成为“一阵风”,让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笔头嘴上;笔者认为,真正落实好“八项规定”形成长效机制,一定要立足实际、扩大领域、延伸触角、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真正赢得职工群众信任和拥护。下面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敬请批评指正。
一、领导高度重视。
油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党委、纪检部门对学习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坚持全覆盖,不留死角,使全体党员干部更好地领会中央的要求。通过学习“八项规定”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意义,切实在本职岗位落实“八项规定”,以良好的党风带作风促民?L。
油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和落实“八项规定”,身体力行践行“八项规定”,以身作则,把这种氛围扩大到每位班子成员、每个单位、部门、班组、车间、基层队。只要领导重视了,认真安排部署和带头践行了,那么,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就会将“八项规定”落实到位,就会长久。否则,就会使“八项规定”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中威信下降。
二、持续开展廉政教育。
(一)适时开展形势教育,确保学深学透。要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自觉的行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改进作风的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随着形势发展,适时加强政治教育,要求各级干部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把个人理想、人生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体实践中。加强职务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严守党纪国法,珍惜岗位,履职尽责。加强廉政教育,通过读书思廉、任前考廉、党课授廉、媒体宣廉、典型警廉等方式,强化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
(二)全方位宣传教育,确保入心入脑。在文件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优势,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力度;通过专题讲座、廉政承诺、文体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正反面典型通报等综合形式,特别广泛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大家来晒一晒、比一比,看看哪些单位、哪些部门做得好,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比赛的良好局面。广泛宣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好典型,弘扬先进、鞭策落后,营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浓厚氛围,确保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不懈怠、不敷衍、不打半点折扣。
(三)重点抓好“一把手”学习,确保令行禁止。俗话说,党风政风民风,就看“一把手”吹啥风。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上行下效,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对“一把手”加强教育,督促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抓好管辖范围内“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促使“一把手”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领下属严格遵守规定。
三、强化制度建设。
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将“八项规定”细化和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一)细化制度规范,避免“搞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制度细则,以制度来规范约束各级领导干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在具体贯彻实施细则中明确限定具体行为,对规范内容进行全面具体细化,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落实风险点,弥补漏洞,不给“变通”行为提供半点余地。
(二)严格党纪法规,避免“阴奉阳违”。在制度建立和细则制定过程中,针对不同性质的违规行为参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和函询暂行办法》等法纪条规予以界定,还要设计具有执行力的追责机制,组织和纪检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一旦有党员干部违反规定和条例,对“阴奉阳违”,特别是大搞“变通”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和所在单位主要领导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手软,切实把惩处利剑悬在“顶风作案”人员的“官帽”上,让那些只把规定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停在嘴上,并没有真正地落到日常工作中的单位和个人尝到“变通”行事、不作不为的“苦头”。
四、持续强化监督检查。
(一)横向监督,不留死角全覆盖。通过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预决算、审计等部门职能监督与群众举报监督相结合;效能监督与网络监督相结合;传统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公开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让权力曝光在阳光下,让违规行为无立足之地。扣住重点时段实施监督检查,在法定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加强对公款消费,公车使用等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二)纵向检查,推进工作常态化。重点在监督检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上下功夫,通过明察暗访、不定期抽查、专项审计、定期督查、及时公开等督查形式,确保八项规定落实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三)畅通渠道,引进全社会监督。落实“八项规定”,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加强群众监督,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置于群众“雪亮眼睛”中。要加强舆论监督,在各种媒体上经常曝光那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保持高压态势。
五、牢记以人为本。
(一)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落实完善联系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的各项制度,勤于深入基层一线、居民家庭之中,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疾苦,并及时帮助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要认真做到,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凡是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二)抓住务实这个关键。改进公务接待,转变文风会风,狠抓落实,倡导和树立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多办实事、力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三)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接访机制。与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化解职工群众心中的怨气,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疑难信访问题。坚持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职工群众呼声、体察职工群众情绪、关心职工群众疾苦,严格落实困难帮扶机制,多办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职工在油田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中央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提出了“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的18字要求,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长效机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做好宣传教育、考核竞争和监督惩处的同时,还要逐步建立各项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具体落实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措施,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中取得进一步的成绩,也一定能够营造出风清气正、干群鱼水的和谐环境。
第三篇:落实“八项规定”重在建立长效机制(定稿)
落实“八项规定”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八项规定”是十八大后我党在新时期为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而制定的,体现了中央政治局在作风工作建设上的鲜明态度,并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下大决心改进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各地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采取了各种措施在抓落实,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调查研究上进行了具体部署,在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杜绝图形式、走过场上进行了具体要求;对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上进行了精简,倡导要开短会、讲短话,并严肃查处制造虚假政绩、骗取利益和荣誉的行为,绝不允许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应该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重点。
一个地方和单位对“八项规定”落实与否,落实是否持续,关键是一个地方和单位的一把手是否高度重视。一把手认识上去了,认真安排部署和带头践行,作风转变工作就会长久。要对已经形成的制度对照“八项规定”进行认真的修改,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全方位的督导检查。不仅明察暗访各种活动是否按要求执行治标,更重要的是扩大明察暗访检查的内容,并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一同追究,这样才能保证“八项规定”落实成为长期工作、常态工作,最终实现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第四篇:中央八项规定
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新规定—①调研轻车简从不安排迎送②未经批准不出席剪彩奠基活动③不发无实质内容文件简报④规范出访 不安排留学生迎送⑤减少管制一般情况不封路⑥会议据新闻价值决定是否报道⑦个人原则上不出书不题词⑧严格执行车房待遇等有关规定!看完激动的泪流满面!
第五篇:中央八项规定
中 央 八 项 规 定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七条意见
一要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要科学安排,轻车
简从,简化接待,注重实效,改进警卫。
二要坚持统筹协调,规范会议活动。要减少会议活动数量和频率,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和时间,提高会议活动效率和质量。
三要坚持质效并重,精简文件简报。要减少文件简报数量,提高文件简报质量,压缩文件简报篇幅,严格控制文稿发表。
四要坚持正确导向,改进新闻报道。严格会议活动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五要勤俭节约,严控公务支出。要合理安排出访,控制公务消费。
六要坚持规范务实,简化考核评比。要严格审批,优化指标。七要坚持以身作则,确保取得实效。要发挥表率作用,强化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