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时间:2019-05-12 02:4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第一篇: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一、诊疗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分室进行,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三、病人进行内镜诊疗前应进行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HIV等项筛查,并有记录。特殊感染者应专用或安排在每日的最后时段诊疗。

四、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2.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3.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及必备的清洗工具,禁止使用非流动水。

4.内镜用后立即用湿纱布除去外表面污物,按要求送清洗消毒室进行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并按要求计时、登记。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必须穿工作服、防渗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后,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六、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消毒、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无菌的物品要求进行储存。

七、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八、按要求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洁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毒剂或者2000mg/L过氧乙酸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九、每日定时检测消毒剂的浓度并记录,保证消毒效果。做好清洗消毒等各项登记工作。

十、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第二篇: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四川XX总医院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修订)

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医院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准备近期更换消毒液,特修订本制度。

一、内镜室设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清洗消毒室应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清洗内镜及其附件,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诊疗室设紫外线或空气动态消毒机消毒,确保室内空气物表清洁。

二、保持各区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三、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镜的清洗、消毒或灭菌、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知识,获得省、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从事内镜诊疗时,医护人员应戴好口罩和帽子,防止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四、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五、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六、内镜的消毒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消毒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胸腔镜、腹腔镜、活检钳必须使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浸泡时间必须达到10小时方可使用,或者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后才能使用。活检钳可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HBsAg阳性病人、结核杆菌、其它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诊疗操作,其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

七、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彻底清洗后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八、、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5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九、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十、一次性接口、抽吸管、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吸引器每次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后备用。

十一、无菌镊、棉球罐、纱布罐、治疗碗、弯盘及器械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内镜室应当做好交接登记工作。

十二、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规定的使用期限。

十三、治疗床上的床单、枕套,随脏随换。如检查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或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更换。

四川XX总医院 2013年11月20日

第三篇: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内镜检查与消毒要求

1、内镜室划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镜柜、贮存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无菌物品与一般物品分开放置。

2、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穿工作衣、戴手套(一人一副),对要求灭菌的内镜应按手术室要求进行穿戴与消毒。

3、检查床单、枕套应每天更换,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

4、给患者检查时应做到一人一口圈、一治疗单、一弯盘;行活检时做到一人一钳,内镜注水瓶应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注水瓶内的灭菌用水应每天更换。

5、内镜检查过程中如向活检孔道内注水,必须使用消毒注射器,注射器每天更换,所注入水为无菌用水。

6、清洗消毒过程中所用的棉纱垫也应每日消毒,以防其隐藏病原微生物。

7、检查结束后及时倾倒吸引瓶内污水,吸引瓶内倒入2000mg/L 含氯消毒溶液30 分钟刷洗干净后瓶内倒入2000mg/L 含氯消毒溶液盖上吸引瓶盖备用。吸引管用以上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备用,管子老化应及时更换。

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

1、消毒液应按说明书规定进向活化和稀释,保证有效浓度和有效使用时间。每天使用前应检测消毒液的浓度,浓度合格方可使用,检查例次多时,应在检查中间进行一次消毒剂浓度检测,必要时及时更换。应有消毒液的检测的记录,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2、每天检查前应先将内镜在消毒液(2%戊二醛)中浸泡消毒30分钟。为保证内窥镜管道的消毒效果,应拔去注水注气按钮,换上清洗专用按钮,以保证管及孔道内充满消毒液。浸泡消毒结束后取出内镜,在冲洗槽内用水洗净镜身及管道内的消毒液后用消毒干纱布和75%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后备用。

3、内镜清洗消毒方法:

①擦净与水洗:内镜检查结束后用纱布擦去附着的粘液,放入清洗槽内进行充分清洗。

方法为:去除活检孔阀门,在流水下清洗镜身并反复抽吸活检孔道,再用清洁刷刷洗活检孔道2-3次。为保证活检孔道能充分刷洗,洗刷中必须两头见刷头,流水洗刷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②使用酶洁液洗涤,预防有机物和蛋白凝固,避免注水注气孔堵塞和内镜表面发黄结痂。

方法为:将送水送气按钮换成清洗专用按钮,再按①的方法对内镜进行洗涤。酶洁液中见肉眼凝固物质即予更换,否则可每天更换一次。③水洗:同样擦洗镜身和抽吸活检孔道,清除残留酶洁液。④浸泡消毒:清洗后将内窥镜浸泡于消毒槽内,浸泡消毒10分钟,操作顺序同检查前准备。

⑤清洁水洗:用清洁水彻底清洗镜身和反复抽吸活检孔道,清除残留消毒液。如进行ERCP、EST术、治疗性内镜术(息肉摘除术、注射硬化剂等),要求活检孔道内抽吸灭菌水,每次量不少于300ml。

4、内窥镜检查结束后的终末消毒方法:清洗消毒过程同上,但消毒液内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①活检钳:每天检查结束后集中灭菌消毒处理。方法:活检钳清洗后浸泡于稀释的适酶溶液中,用小牙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再将活检钳放入超声振荡器中,加清水振荡10 分钟,清洗后挂起凉干或擦干,钳瓣处滴硅油以如润滑关节,处理完毕,将活检钳集中浸泡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10 小时,以无菌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后放入灭菌治疗袋中备用。

6、其他附件:如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应用过程中接触破损粘膜的机会大,均应彻底清洗后进行灭菌处理。

7、清洗刷:每次使用前必须在流动水中用手指揉搓刷头,以去除沾附的粘液等,使用后立即浸泡在消毒液中。全天检查结束后,置2%戊二醛内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取出,悬挂凉干,减少细菌滋生。

第四篇: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制定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镜室布局合理,设立患者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 2.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3.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或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清洗消毒应当采用相应的清洗消毒设备;

4.配置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量相适应,保证所用器械于使用前能达到规定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要求;

5.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使用的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 6.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7.医务人员在诊疗时应戴消毒手套、口罩,手套应每人每镜一换; 8.工作人员在清洗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衣、防渗透围裙、护袖,戴手套、帽子、口罩;

9.每天诊疗前测试消毒液浓度并记录,保证有效浓度,记录保持2年以上; 10.内镜一人一用一消毒,治疗附件一人一用一灭菌;

11.认真登记就诊患者姓名、内镜型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者签名; 12.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弯盘一人一用一消毒,咬口为一次性使用; 13.检查床床单、枕套定期更换,若有污染及时更换;诊疗结束后清洗消毒吸引瓶及吸引管,若为一次性的吸引瓶内胆和吸引管则废弃,及时对诊疗室台面、地面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并通风;

14.内镜注水瓶每天清洗消毒一次,灭菌水每天更换;

15.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每日诊疗结束后充分刷洗,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消毒槽在更换消毒液时彻底擦洗;

16.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17.储镜柜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一次,储藏室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18.消毒内镜、消毒液、注水瓶水细菌培养、洗手培养、空气培养每季度检测一次,保存检测结果并记录。

第五篇: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

永善县中医医院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二、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通风良好。

1、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相应清洗消毒设备。

(1)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硬式必备)、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2)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3)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与储镜柜应分开。

2、诊疗室应设置合理,配备基本设施。

(1)应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2)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

(3)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4)诊疗室的净使用面积≥20m2。

三、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应符合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原则。

四、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抗湿罩袍或围裙、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等。

五、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包括水洗、酶洗、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包括消毒和冲洗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六、浸泡消毒或灭菌内镜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七、消毒后的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活检钳及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

下载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室内严格划分工作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辅助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等)。各区域间有实......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生效日期:2007年3月20日 修订日期: 2011年5月12日 一、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筑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

    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参考版

    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内镜室设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二、保持各区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

    内镜室消毒制度(范文大全)

    内镜室消毒制度 一.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技术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执行。 二.室内保持清洁整齐。 三.桌面地面每日工作结束后,用含氯泡腾片消毒液擦拭。 四.操作间,洗消间每日用空气消毒......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内镜中心应设检查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区应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清洗内窥镜及其附件;严格划分清洗消毒室和诊疗室,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内镜的诊......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一、每年度制定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要求全科工作人员必须按科室统一培训要求参加有关感染知识培训。 二、科室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根据......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生效日期:2007年3月20日 修订日期: 2011年5月12日 一、血液净化室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及隔离病人净化间。血液透析治疗......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