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公出国审批工作流程
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系、室、所)、部门、群团组织、直属单位:
随着近年来学校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往来日益频繁,我校教职工因公出国(境)的类别不断增加,出国(境)人数迅速增长。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因公出国(境)的计划管理,规范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通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管理的实施办法》、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规范因公出访请示有关事项的通知》、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证照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南通大学因公出国(境)人员管理办法》、《南通大学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出国(境)审批和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因公出国(境)审批流程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南通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及赴港澳办理流程
1.因公出国或赴港澳90天以内(不含90天)的,按照此流程办理。2.出访任务为:校际交流、国际会议、合作科研、学术交流、访学、培训、讲学等。
3.赴美国者需至少提前3个月提交申请,赴申根国家者需提前至少2个半月提交申请,其他国家需提前2个月提交申请。
4.凡递交材料日期与出访日期间隔不足一月者,不予受理。
第一步:
因公出访申请人员需填写《南通大学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表》,注明出访时间、地点、目的和费用安排(需注明经费来源和项目代码)。出访人员应事先确定旅行路线,如必须过境签证,必须在报批时予以说明。由所在部门(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出国来华管理科初审。随表需附以下材料:
(1)《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备案表》或《因公临时赴港澳人员备案表》,此表一式五份,其中一份须由所在学院党委书记在人员派出单位意见一栏中签字、盖党委章,或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盖部门章;其余四份所在单位派出意见处空白。
(2)《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每个团组填报一份,电子版发到gjjl@ntu.edu.cn)
(3)《因公出国(境)信息公示表》(每个团组填报一份,电子版发到gjjl@ntu.edu.cn)
(4)邀请信复印件及翻译件
(5)身份证复印件
(6)研修计划或出访计划(出访时间在一个月及以上者提供)(7)文章或摘要录取证明(申请参加国际会议人员需提供)
注:以上各类表格均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网页出国出境--下载专区下载。
第二步:
申请人出国(境)材料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审核后,持《南通大学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表》及相关材料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部、人事处、科技与产业处、服务地方工作处,人文社科处、教务处、学科办等)签署审批意见,并携《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到财务处办理预算审批手续。
第三步:
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完毕后,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呈报校领导审批,并统一办理组织部备案手续和网上公示。
第四步:
学校审批手续完成后,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按人员类别向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或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行文打请示报告,并办理网上申报手续。省政府审批同意后,下达“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专办员定期赴南京取回。
注:校内行文时间约10天;请示寄出至取得批件时间约15天。第五步:
取得“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后,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向南通市外侨办申办因公护照或赴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办理因公护照所需材料:
(1)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原件1份
(2)备案表原件1份
(3)任务请示文原件1份
(4)签证事项表2份(南通市外侨办提供)(5)身份证复印件1份
(6)因公电子护照申请表(下载专区下载)
(7)申办出国手续历史情况登记表(下载专区下载)
(8)因公电子护照申请卡(申请人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填写)(9)因公护照或通行证照片2张(南通市外侨办现场拍摄)
其中5-9项由申请人完成后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注: 第一次办理因公护照或港澳通行证的申请者需携身份证原件至南通市外侨办录指纹。因公护照或赴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的办理时间约为7天。第六步:
申请人需根据不同国家申办签证的要求,填写签证表格,准备相关材料(具体要求参见南通市外侨务办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3)《因公出国(境)信息公示表》(每个团组填报一份,电子版发到gjjl@ntu.edu.cn)(4)邀请信复印件及翻译件
(5)身份证复印件
(6)研修计划或出访计划
注:以上各类表格均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网页出国出境--下载专区下载。
第二步:
申请人出国(境)材料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审核后,持《南通大学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表》及相关材料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部、人事处、科技与产业处、服务地方工作处,人文社科处、教务处、学科办等)签署审批意见,并携《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到财务处办理预算审批手续。
第三步:
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完毕后,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呈报校领导审批,并统一办理组织部备案手续和网上公示。
第四步:
学校审批手续完成后,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按人员类别向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或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行文打请示报告,并办理网上申报手续。省政府审批同意后,下达“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专办员定期赴南京取回。
注:校内行文时间约10天;请示寄出至取得批件时间约15天。
第五步:
申请人取得“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和签证后,在离校前一个月填写《出国(境)人员离校通知单》(下载专区下载),由所在部门(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人事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审批(中层以上干部还需组织部审批),审批完成后方可出访。
第六步:
参加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组织的出访行前教育,并办理借款手续。
三、南通大学因公赴台办理流程
1.因公赴台人员无论短期长期均按照此流程办理。
2.出访任务为:校际交流、国际会议、合作科研、学术交流、访学、培训、讲学等。
3.需提前2个半月提交申请。
4.凡递交材料日期与出访日期间隔不足一个半月者,不予受理。
第一步:
因公出访申请人员需填写《南通大学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表》,注明出访时间、地点、目的和费用安排(需注明经费来源和项目代码)。出访人员应事先确定旅行路线,由所在部门(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审核。随表需附以下材料:
(1)《因公临时赴台人员备案表》,此表一式五份,其中一份须由所在学院党委书记在人员派出单位意见一栏中签字、盖党委章,或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盖部门章;其余四份所在单位派出意见处空白。
(2)《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每个团组填报一份,电子版发到gjjl@ntu.edu.cn)
(3)《因公出国(境)信息公示表》(每个团组填报一份,电子版发到gjjl@ntu.edu.cn)
(4)邀请信复印件
第二篇: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管理条例
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行使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因公出国(境)审批权,有效管理我校的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方便全校师生员工办理出国(境)手续,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接受教育部的监督和指导,审批归口部门为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国际处、台港澳办)。
第二章审批范围
第三条我校在编教职员工(含持外国永久居留证或已取得外国国籍在编教职人员)和全日制在校学生、因公出国(境),均由南京大学审批并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四条上述人员因公赴港澳考察、访问、与会等,在外停留时间超过30天者,由南京大学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
第五条上述人员赴港澳地区任教、培训、合作研究、应聘工作、就读等,在完成校内审批手续后(与因公出境校内审批相同),自行前往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事务管理处办理因私赴港澳通行证。
第六条涉及以下人员和情况的出访须报教育部审批:
1. 现职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因公出国和赴港澳台地区;
2. 学生或学生团组赴台;
3. 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如有关南沙群岛、钓鱼 — 1 —
岛主权、台湾、西藏以及我国与邻国领土纠纷等问题;
4. 人权问题,包括有关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等;
5. 民族、宗教、司法与法律合作、民主、人道主义干
预、国内选举问题等;
6. 台湾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国际组织举办的、或
台湾派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及研讨会可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
7. 有复杂政治、邪教背景的国际组织(如蒋经国基金
会、国际教育基金会及其它有“统一教”背景的各种名目的组织、国际大赦组织、扶轮社等)参与的国际或双边活动;
8. 同邻国关系中存在的敏感问题,如东南亚地区的华
人、华侨问题,某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疆界划分等;
9. 有关北约东扩和有关国家要求加入北约问题;
10. 国际上特别关注和有争端的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
及东北亚安全、国家间领土争议或国内民族矛盾等;
11. 前往处于战乱状态以及根据联合国决议对其实施
制裁或采取维和行动的国家和地区等;
12. 国家安全问题(如军控、裁军、军贸、军售等)及可
能影响国家关系的出访;
13. 同未建交国家之间的团组互访和人员往来;
14. 其他重大事务出国访问或与会。
第七条赴台人员仍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我校台港澳事务办公室视不同情况分别上报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三章审批程序
第八条申请人填写《因公出国、赴港澳校内审批表》,由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盖章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初审,并报校领导审批和校党委政审。完成校内审批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学校审批权限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
第九条短期因公出国(三个月以内)、赴港澳(不超过30天),由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审核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审批,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因公赴港澳30天以上,三个月以内者,在完成校内审批后,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同时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条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者,除由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审核外,还须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送人事处审批,并报分管人事的校领导批准同意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获得《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后须与学校人事处签订相关出国(境)协议。
第十一条凡在校学生短期或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由所在院系主管领导审核及学生工作处或研究生院会签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十二条现任各单位处级正职因公出国、赴港澳,由该单位的另一位正职审核(机关部处由副职签署)后,自行向分管校领导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副职因公出国、赴港澳,由该单位正职审核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 — 3 —
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同时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三条现任副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经分管外事和台港澳工作的校领导签署意见后送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审批,同意后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转国际处或台港澳办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南京大学人员参加跨地区、跨部委、跨单位团组因公出国、赴港澳,应持组团单位下发的《任务通知书》和《任务批件》的原件,完成校内审批程序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
第十五条在编教职工和全日制在校学生持因私证照或目的国多次入境签证,出国(境)执行因公任务,必须每次按校内程序审批。未经审批者,其所支付费用不予报销。
第十六条因审批、办理护照、通行证及签证所需,申请人须将有关材料最迟于出国(境)前一个月交国际处或台港澳办,赴台人员及办理签证须预约面谈的人员须提前三个月提交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南京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文号均为:南外出字[年号]序号及南外出确字[年号]序号;或南外港澳字[年号]序号及南外港澳确字[年号]序号。
南京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抄送单位为:1.江苏省外事办公室;2.校党委组织部;3.校人事处;4.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条例自2006年 3 月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条例在执行过程中,遇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调整时,由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4 —
第二十条本条例由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和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因公出国工作自查报告
因公出国工作自查报告
在县纪委指导下,寺庄乡严格按照《关于开展出国(境)证照管理及个人信息登记备案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乐反腐办20**1号)等文件规定,以完善出国境证照管理为抓手,不断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现将寺庄乡开展出国(境)证照管理及个人信息登记备案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切实加大管理力度。
乡党委充分认识到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实行由乡党委书记负总责、乡党委副书记亲自抓、单位负责人严把关、组织人事办贯彻落实的管理体制,并带头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切实加大了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力度。二、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在出国(境)的审批及证件使用过程,严格执行“四制”:预审制-在办理证件、签注前,按干部管理权限把出国(境)审批表送相关负责人、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办理;登记制-领用、交回证件均需在《领用证件登记册》上如实登记,并签名核实;限期交回制-因私出国(境)的,在回国(境)后15天内交回证件,因公出国(境)的,在回国(境)后10天内交回证件;专人负责制-组织人事办专职人员负责对党员干部的通行证、护照进行集中保管、使用登记、收缴汇总等工作,并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证件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自接到通知后以来,我乡对乡机关干部个人信息情况进行了登记备案。三、严格审批,加强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出国(境)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按审批权限,认真做好党员干部出国境审批工作,上半年我乡没有办理出国境证照人员。在证件集中保管工作中,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在出境回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出国(境)证件交组织办保管,并做好领用和交回证件的登记工作。四、强化责任,加强监督,落实责任惩处措施。
严格按照《关于开展出国(境)证照管理及个人信息登记备案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乐反腐办20**1号)等文件规定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建立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大对党员干部在出国(境)证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督力度,如出现党员干部出国(境)违法违纪行为的,除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外,还将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20**年4月27日第四篇: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管理条例
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行使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因公出国(境)审批权,有效管理我校的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方便全校师生员工办理出国(境)手续,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接受教育部的监督和指导,审批归口部门为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国际处、台港澳办)。
第二章 审批范围
第三条
我校在编教职员工(含持外国永久居留证或已取得外国国籍在编教职人员)和全日制在校学生、因公出国(境),均由南京大学审批并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四条
上述人员因公赴港澳考察、访问、与会等,在外停留时间超过30天者,由南京大学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
第五条
上述人员赴港澳地区任教、培训、合作研究、应聘工作、就读等,在完成校内审批手续后(与因公出境校内审批相同),自行前往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事务管理处办理因私赴港澳通行证。
第六条
涉及以下人员和情况的出访须报教育部审批:
1. 现职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因公出国和赴港澳台地区;
— 1 — 2. 学生或学生团组赴台;
3. 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如有关南沙群岛、钓鱼岛主权、台湾、西藏以及我国与邻国领土纠纷等问题;
4. 人权问题,包括有关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等; 5. 民族、宗教、司法与法律合作、民主、人道主义干预、国内选举问题等;
6. 台湾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国际组织举办的、或台湾派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及研讨会可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
7. 有复杂政治、邪教背景的国际组织(如蒋经国基金会、国际教育基金会及其它有“统一教”背景的各种名目的组织、国际大赦组织、扶轮社等)参与的国际或双边活动;
8. 同邻国关系中存在的敏感问题,如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华侨问题,某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疆界划分等;
9. 有关北约东扩和有关国家要求加入北约问题; 10. 国际上特别关注和有争端的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安全、国家间领土争议或国内民族矛盾等;
11. 前往处于战乱状态以及根据联合国决议对其实施制裁或采取维和行动的国家和地区等;
12. 国家安全问题(如军控、裁军、军贸、军售等)及可能影响国家关系的出访;
13. 同未建交国家之间的团组互访和人员往来; 14. 其他重大事务出国访问或与会。
第七条
赴台人员仍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我校台港澳事务办公室视不同情况分别上报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 2 — 办公室或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三章
审批程序
第八条
申请人填写《因公出国、赴港澳校内审批表》,由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盖章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初审,并报校领导审批和校党委政审。完成校内审批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学校审批权限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
第九条
短期因公出国(三个月以内)、赴港澳(不超过30天),由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审核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审批,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因公赴港澳30天以上,三个月以内者,在完成校内审批后,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同时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条 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者,除由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审核外,还须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送人事处审批,并报分管人事的校领导批准同意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获得《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后须与学校人事处签订相关出国(境)协议。
第十一条
凡在校学生短期或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由所在院系主管领导审核及学生工作处或研究生院会签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十二条 现任各单位处级正职因公出国、赴港澳,由该单位的另一位正职审核(机关部处由副职签署)后,自行向分管校领导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
— 3 — 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副职因公出国、赴港澳,由该单位正职审核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同时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三条
现任副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经分管外事和台港澳工作的校领导签署意见后送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审批,同意后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转国际处或台港澳办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南京大学人员参加跨地区、跨部委、跨单位团组因公出国、赴港澳,应持组团单位下发的《任务通知书》和《任务批件》的原件,完成校内审批程序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
第十五条 在编教职工和全日制在校学生持因私证照或目的国多次入境签证,出国(境)执行因公任务,必须每次按校内程序审批。未经审批者,其所支付费用不予报销。
第十六条
因审批、办理护照、通行证及签证所需,申请人须将有关材料最迟于出国(境)前一个月交国际处或台港澳办,赴台人员及办理签证须预约面谈的人员须提前三个月提交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 南京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文号均为:南外出字[年号]序号及南外出确字[年号]序号;或南外港澳字[年号]序号及南外港澳确字[年号]序号。
南京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抄送单位为:1.江苏省外事办公室;2.校党委组织部;3.校人事处;4.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6年 3 月起实施。
第十九条
本条例在执行过程中,遇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调整时,由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和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山东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管理办法
山东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管理办法
(鲁组发[2003]58号
2003年10月2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明确因公出国(境)(以下简称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工作,更好地为全省加快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因公出国人员包括因公常驻国外人员和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因公常驻国外人员是指在国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外机构工作的人员;因公常驻国外人员以外的因公出国人员,均为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因公出国人员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由主管机关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办理其他出国手续。
第三条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审批的原则;把政治条件放在首位的原则;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的原则;严格审批,保证质量,手续从筒,方便基层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分管领导审签的原则。
第四条
因公出国人员条件:政治可靠,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健康,作风正派,遵守纪律;熟悉本职业务,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能够完成出国所担负的任务,常驻国外、参加国际专业会议和专业技术考察的人员,一般应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退(离)休人员和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即将退(离)休的人员,一般不再派遣出国执行公务。
第二章
职责任务
第五条 省委组织部是全省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全省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研究制定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的具体办法;指导检查出国人员审批工作,对严重违反外事纪律的问题进行查处;负责省委管理干部因公出国的审批工作;定期向中央组织部汇报全省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情况。
第六条 市委组织部在市委领导下管理本市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研究制定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有关政策规定的具体办法;适时提出出国人员审批单位调整意见;对各审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市委管理干部因公临时出国的审批,办理有关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审批事项;定期向省委组织部汇报全市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情况。济南、青岛两市除省、市委管理干部以外的其他处级干部的具体审批办法,由两市研究确定。
第七条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对出国团组和出国人员负有审查把关的责任。要认真审查出国团组是否符合要求,团组人员结构是否合理,出国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
第八条 因公出国人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根据出国任务和因公出国人员的条件确定出国人选;派出的团组和派出人员必须任务明确,有实质性内容;对出国人员的政治表现、思想道德以及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认真考察了解;报批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出国人员提出要求,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外事纪律、安全、保密教育。
第三章
审批单位
第九条 下列单位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后,可以行使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审批权:省直部门党委(党组),对外交往较多的省属事业单位党委,国有大型企业、对外交往较多的中型企业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企业党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出国任务较重的市外事、外经贸部门党委(党组);县(市、区)委和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开发区党委。
第十条 省属单位申请授予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审批权,由单位党委(党组)报送授权请示;省委委托企业工委管理的企业申请授予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由省委企业工委报送授权请示;市属单位申请授予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由市委组织部报送授权请示。省委组织部研究同意并报中央组织部备案后,行文授权。
第四章
报批程序
第十一条 常驻国外人员中,市厅级干部由市和厅局党委(党组)提出意见,报省委审批;县处级干部由市和厅局党委(党组)提出意见,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其他人员由厅局党委(党组)和市委组织部审批。
第十二条 因公临时出国人员
1.正县(处)级及以上人员。市县和省直部门(单位)正县(处)级以上干部(含企业比照管理的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在出国任务批件下达后,由干部所在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报主管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签章后,办理其他出国手续。省直驻济单位的省管干部直接报省委组织部备案签章,省直驻其他市和各市的省管干部委托市委组织部备案签章,并报省委组织部存档。
2.副县(处)级及以下人员。副县(处)级及以下人员因公临时出国,须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填写《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提出审查意见,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报请由省委组织部批准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审批。审查批件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三年。有效期内再次出国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报送原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备案。
3.借调人员。跨地区、跨部门长期借调的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原则上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办理审批手续。工作满6个月以上并有正式借调合同的,在征得借出单位同意后,也可由借用单位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
4.招聘人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派遣招聘的流动人员因公出国要从严掌握。被招聘人员须在聘用单位正式工作一年以上(以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为准)方能派遣因公出国。人事档案材料在聘用单位的,由聘用单位负责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人事档案材料仍在原单位的,由聘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征得原单位的意见后,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原单位有正当理由认为不适合出国的人员,聘用单位不得派遣出国;人事档案材料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及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由其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机构)负责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或提供材料由聘用单位办理审批或报批手续。
5.跨地区、跨部门组团人员。须凭据出国任务批件,按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办理审批手续。中央驻鲁单位人员,须由其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出具委托函,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方可凭据出国任务批件和呈报单位党委(党组)的审查意见办理有关手续。省直单位驻各市人员,一般不再委托市委组织部办理审批手续。派驻国外及港澳特别行政区中资机构工作的人员,必须按行政隶属关系办理审批手续,不得跨地区、跨部门审批,也不得委托审批。
第十三条 申办出国审查批件,应由出国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向出国人员审批单位报送以下材料:(1)出国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请示。(2)出国任务批件。(3)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二份,不得上报复印件)。
申报备案的,应由出国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向出国人员审批单位报送以下材料:(1)出国任务批件。(2)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不得上报复印件)。
第五章
审查办理
第十四条 副县(处)级及以下初次出国人员。
1.审查上报材料。(1)出国任务批件一份;(2)党组织请示。内容包括:出国人员表现情况、派往国家(地区)、执行何种任务、业务能力水平、在外时间、党组织意见,要重点写明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和反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中的表现情况。(3)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二份。要审查所填出国人员的单位、姓名、职务是否与任务批件和请示相一致;现实表现填写是否全面、详实;业务技术水平是否胜任出国所担负的任务;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是否有重大问题;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党组织是否有明确意见,是否加盖了公章,党组织负责人是否签字。
2.起草审查批件。审批单位组织、人事处(科)负责同志对出国人员的政治、业务条件和呈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审查合格后,起草审查批件,送分管领导审签。
3.印发审查批件。审查批件使用全省统一的《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审查批件、审查表须加盖审批单位党委(党组)印章,发干部所在单位各1份。审查批件发颁发护照机关、出国安全教育部门各1份。
4.材料归档。归档材料包括出国人员审查批件、请示、任务批件、出国人员审查表各1份。
第十五条 正县(处)级及以上出国人员(含企业比照管理的人员)以及副县(处)级以下再次出国人员。审批单位审查同意后,在备案表上加盖审批单位党委(党组)印章。《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由审批单位存档、一份交安全教育部门、一份用于办理证照、一份存入本人档案。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的领导,审批单位党委(党组)要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分管,并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要实行审批工作责任制,分级负责,层层把关。
第十七条 严格区分因公出国和因私出国的界限。出国执行公务,必须按公派出国的程序和规定报批,不准假借自费名义,通过旅行社渠道出国。各旅游部门和旅行社不得办理公费出国的有关事宜。
第十八条 因公临时出国和常驻国(境)外人员期满回国(境)后,要在规定期限内将证照交由发证机关指定的部门统一保管。
第十九条 办理出国人员审批手续使用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由省委组织部提供统一式样,各审批单位负责印制。
第二十条 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单位,须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情况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各市、大企业、高等院校和省直各单位的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工作综合情况,于每年的2月10日前书面报送省委组织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未涉及事项,仍按照中央、省委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