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桥中学初中信息技术自查报告
高桥中学初中信息技术
自查报告
我校兴建于1976年,是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坐落在大关县高桥乡下街42号,占地面积17亩,学校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农远项目工程在我校配备了模式三的所有设施。我校的农远设施正常运行也有3年了,并真正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农远工程在我校的各项工作中,真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县电教室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我们认真对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三种模式应用考评细则》,对我校3年来的农远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明确任务,认真落实
我校对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迅速启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了争取主动,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远程教育项目有关工作。
2007年10月,我校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具体设备为接收天线、数字接收机、电视机、计算机等),并持续自行投入资金100000余元(具体投入:自行购买计算机12台,安装光纤每年付费30000余元,购买监控以及各种软件,购置多媒体教室桌椅30000余元等一系列设备),用于3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的建设。远程教育项目培训的启动,为我校接收教育资源获得 了大量资料,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我校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善制度,明细管理
经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由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与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管理全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组名单如下:组长:廖怡春 副组长:陈禄刚 祁斌
成员:汪一川 张永红
杨兴举。
同时依据上级的标准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桥中学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高桥中学远程教育项目应用考评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把远程教育的应用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学期考核之中,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明细管理。
三、认真整合,大胆运用
首先给予充分的时间做保证,每班除了每周一节的计算机课之外,另外为每班开辟了一节课时间,运用远程教育设备,我校充分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纳入到我校的教学计划当中。
充分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教研,发挥远程资源作用,学校能够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广大教师观看同步课堂,优秀课案例。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科教研组长的带动下,每位老师积极地学习电脑知识、多媒体知识,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农远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电化教学的能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 学,课堂上直接享受名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在运用远程资源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利用农远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次数不得少于2次,每学期的公开研讨课要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开展课程整合,课程研究活动。且要求每次都要在相应的表格做好记录,资料存档。
在德育方面,远程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下载的资源当中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资料,还有一些历史资料,政教处能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国旗下讲话,到各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资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四、及时清理,定期维护
在运用设备的同时,我们更注重设备的清理与维护,我校的专职技术人员,每周对设备都进行一次维护,确保农远设备的完好。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表册,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五、结合实际,合理规划
我校在远程教育设备开始运行以来,学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领导到教师,从培训到运用,从服务到维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了长进,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积极性有所增强,德育教育变得不在空洞了,教育科研的资料更加丰富了。
总之,在各级领导与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远程教育工作 开展的扎实有效,取得一些成绩,能够真正的服务于教学。为了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在我校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此项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发挥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源库和资源服务平台,使远程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高桥中学 2011年4月1日
第二篇:2014高桥中学工作总结
2014高桥中学工作总结
2014年来,我校继续本着“为学以理,积学精业”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切入点,抓管理,谋发展,求创新,不断推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稳步发展,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有了长足提升,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一、坚持校务公开,加强“家园学校”建设
校务会、行政会议、教工大会,及时向广大教师通报学校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评优评先、晋职晋级、考核等,实行政策公开、条件公开、指标公开、过程和结果公开。
学校从管理的“领导力、执行力、影响力”三力出发,以“文化认同”转化为“文化自觉”为管理目标,把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强调服务观念,确立“管理目标服务化、管理过程服务化、管理制度完善化的“三化”原则,崇尚“家园精神”的塑造和弘扬;注重师生共同愿景的构建,注重引导学校工作中合力的形成,彰显民主特色,建设“家园学校”。
高效准确完成2014社保基数调整的新基数的上报核查填报补缴等工作,学校为此开了校务会行政会教工大会进行了解读工作,学校党政工非常重视此项涉及到教职工利益的工作,教职工理解支持社保基数调整的工作。
在招生、收费等重大问题上,我校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合理公开使用资金。学校把办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己任,把规范教育收费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接受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中获得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二、角色培养,立德树人
2014年顺利完成了浦东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校创评工作、浦东新区法制教育示范校的创评工作,同时完成了《学生角色目标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及《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一)、常规工作
1、确保学生安全和学校和谐稳定,我校开展了安全教育的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了一次安全教育、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一次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训练、一次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全校性的安全教育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通过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弘扬法治精神、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我校开展了法制教育相关活动。今年,我校进行了法制教育展板的展示工作,学生踊跃参观,同事,响应新区的号召,组织了学生和教师参与了法制教育教材的问卷调查,在这些活动中,普及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同时也让广大老师意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3、校园文明礼仪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校貌建设最突出的体现,也是社会了解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不仅能为师生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塑造师生完美形象,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我们开展了第六届班主任节活动。本,结合学校的德育项目开展了以“感动高桥、感恩校园、感谢生活、感悟成长”为主题的感恩节活动,在活动中评选出张德俊等10名学生礼仪之星,评选出包括老师、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学生等感动高桥的系列人物。通过系列活动,促成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4、进一步推进“两纲教育”,构建学校“两纲”教育的社会化系统框架
构建 “两纲”教育的社会化系统框架,实现学校、家庭、社区在“两纲”教育方面的同步性和一体化。同时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进行了相关的张贴、宣传活动。
(二)、特色工作
1、真我风采主题活动
一年一度的真我风采主题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环境教育,在此主题下,组织了才艺表演和辩论赛的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即使学业繁重,仍能接受艺术熏陶,同时加强环保意识,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呼应了本次“真我”的主旨。
2、清溪梦田社团
学生社团在不同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社员也对环保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从宣传百万植树计划,估测学校碳排放,制作手工皂,建立有机农场,到建设高桥鲜花港,DIY绿植,限塑号召等等。通过这样的社团使得学生加强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将环保意识向全社会推广。清溪梦田社团获得2014年上海市根与芽-“绿色先锋团队”。
3、学校官方微信平台的建立
为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现有的校园网资源,创建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展示校园风采,便于学校相关信息的公开。同时组织学生参与以“欢乐校园、美丽梦想”为主题的上海市影视教育微电影创作。
三、立足课堂,狠抓常规
我们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推进的重中之重。抓常规,促规范,谋发展,以教学过程“五环节”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积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建设,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深入实施。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五个环节入手,关注教学的过程性和有效性。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增强课后作业布置的选择性、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及时性、完善学生评价方法的过程性,全面、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课后有反思,学生有反馈”。坚持每学期一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活动”,通过教师的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的检查,有效监控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通过考试的质量监控,动态地把握各年级各班级的教学情况,以便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2、有效实施课后改进 实施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师要认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总结,以“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为原则,进一步剖析自己的教学优势,反思教学缺陷,明确改进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学校教导处,教研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改进措施的落实,改进目标的实施提供辅导,并及时检查落实情况。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继续探索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五环节”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在资源共享的进程中,营造互相学习、相互督促的良好教与学的氛围。深化和落实学校教科研课题成果,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
4、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变更新教学观念为课堂教学行为探索和教学策略研究。定期组织专题交流会、理论报告会和“高桥论坛”,把课堂外的先进理论的学习落实到课堂内的教学行为中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针对教学考核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完善教学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能力的考核机制。以“绩效工资”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考评考核系统,形成以教师自评、学生参与、组室互评,部门核准,学校审定的自下而上“三级评价”方式。为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作制度上的保障。
四、优化课程,打造体系
在高桥中学的“再次发展”中,我们始终把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两大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双翼”,不断强化校长对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力,团队对课程建设的研发力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执行力,以“项目引领,多方参与,整体推进,多力聚合”为方法,努力打造学校发展的“升级版”,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地域特征和学生特点的校本化课程体。
2014年5月17日,学校举行了“高桥好课程”的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学校开发的课本化课程,得到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好评。10月底,为进一步培养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区教研室“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施”的指导方针,结合“环境科学”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五、深化课题,科研助推
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引导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真正思考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得到发展。学校本着以“科研兴校,以研促教”为指导方针,实现 “研”与“教”的有效对接。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2014年学校有3个项目准备立项:
1、区级教育内涵项目《高桥中学研究型课堂的探索与实践》,2、市级创新实验室项目《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保障的实践与研究》,3、区级对外交流项目《中美国际A-School教育项目》。通过项目的立项和推进,不断加强教师间、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调动各种因素,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提升学习效率,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建设者。
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我校老中青教师年龄结构呈“凸”型分布。学校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业水平、处事能力、品行道德的持续提高,更是指教师的职业技能,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根据“创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规划,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在岗教师在职培训
加强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梯队建设,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在年龄段上的延续性。有力推进“高桥中学特级教师导师团”在学校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激发青年教师自发性社团——“清溪书院”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活水”作用;定期开展“高桥中学教师论坛”活动;从资金和制度上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课题研究和项目立项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持续发展。形成了“学校搭台,部门牵头,组室落实,教师参与”共唱一台戏的良好局面,学校的校本研修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强化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
我校被评为第二批“浦东新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2014年我校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努力实现由事务性管理向导师团队专业化提升的转变。坚持专业化课程和通识性课程“双轨并进”,坚持“平民化”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即“问题”源自于“课堂”,“问题”解决于“课堂”。鼓励见习教师发掘“身边”的问题,与带教教师共同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有效提升改善教学的针对性,大力推进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化发展。
回望2014年, 新一轮学校发展立足于学校高层次运行,对学校办学特色定位、学校课程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反思,力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特色品牌,建立特色课程和强势学科等路径,破除学校高端发展后的瓶颈,寻求办学质量提升的新增长点,办成人民满意、社会高度认可的区域性优质高中。全校上下深知压力与使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实现在平凡中“坚持”,在创新中“突破”。
第三篇:高桥中学学雷锋
高桥中学学雷锋“六个一”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学校开展学雷锋“六个一”活动。学生通过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事迹,通过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精神,通过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开展学雷锋实践,让“学雷锋”活动日常化、持久化。
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各年级特点,学校研究三个年级参与学雷锋“六个一”活动各有侧重。
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就是通过雷锋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和讲雷锋故事,让今天的中学生知道雷锋是如何对待学习、工作、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了解雷锋是怎样成长的。对这两项,重点检查初一年级开展情况。德育处定于3月26日召开“我所知道的雷锋故事”讲故事比赛,每级部选派5名选手参加,比一比看看那位同学对雷锋故事了解的多,对雷锋精神领会深刻,讲的投入、形象,生动、感人,学校评选3—5名讲雷锋故事大王,并颁发证书。
“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就是通过开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演讲等方式,组织今天的中学生充分讨论什么是雷锋精神,为什么雷锋精神能够历久弥新,怎样传承雷锋精神,并结合自身的成长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对这两项,重点检查初三年级开展情况。要求初三两个级部开展讨论,写出心得体会,3月底每班选送2篇参加校团委的评比,校团委讲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优秀作品学校结集印发,作为校本教材,让雷锋精神在学校一届届传承下去。
“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中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家庭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为同学、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在社区为邻居和孤寡残疾等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好事。对这两项,重点检查初二年级开展情况。要求初二两个级部建立好人好事登记薄,班级和班级比,级部和级部比,一个月后看那个班,那个级部做的好人好事多,同时利用班队活动课时间,两个级部个开展一次义务劳动,任务是捡拾学校花池内的垃圾,使学校以更加靓丽的姿态迎接新的春天。
该活动是学校结合全国三月学雷锋活动的新举措,是创新“学雷锋”活动的载体,要求各处室、各级部把“六个一”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将“学雷锋”活动推向一个更高水平,让雷锋精神,在高桥中学一届一届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高桥中学团委、德育处2012、3
第四篇:2010年高桥中学初中政治教研组总结
2010年高桥中学初中政治教研组总结
侯君龙
政治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教研组,全组老师本着“敬业、协作、奉献”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课题的探索和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断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现将本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开展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全组教师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全组教师学习中共十七大报告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内外大事,具有良好的政治学习风气。在加强师德修养、遵纪守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表率作用,全组教师相处和睦、团结互助,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具体做到: 第一,认真学习《师德规范》读本,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积极开展新课改活动,评选课改标兵; 第三,遵纪守法,勤奋敬业;
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师德建设,全组教师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奋踏实,面向全体学生。组内教师无违法乱纪和体罚学生的现象。
(二).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加强对新教学理念的学习研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学初将学习计划写入教研组计划,每半月集中学习一次,确立学习主题,阅读学习材料,然后交流写出学习体会。按时参加学校每一次业务学习和活动,按时参加市组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地学习《学与教心理学》、《课堂教育论》等教育教学理论及有关教学经验文章,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本学期在学习新课改理论、实施课改实验的基础上,政治教研组课改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良好成绩。
(三)、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校本研究的文章,了解课改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教法,掌握了校本研修的基本操作要求,在短时间内,七、八年级的任课教师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反复次课例设计和多次教学反思,特别是经过教研组同行集体反思,互助指导,寻找现有教学行为和新理念之间的差距,从传统教法到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动起来,再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每次课例都有很大提升,收获很大。
(四)、开展伙伴互助。课改中,各任课教师作为教学伙伴互相听课,一学期互听近10节课,每节课及时填写听课笔记,做好评课工作,互相交流,促进教法改进,优化了教学过程。本组主要开展了以培养
政治学科兴趣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该活动起到了两个方面的好作用,其一,促使老师想方设法,以激趣为手段,以提高效果为目的去从事教学研究活动;其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重视教学反思。我们组每位教师能根据学校要求,备课时在教案后及时写好教学后记,学期结束,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写出教学反思。这样做的结果,使我们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了教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六).重视上好新课改教材,开好教学研讨课。新教材比起传统教材,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改变,我组的任课教师,认真参加上级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将新理念新教法及时贯彻到教改实验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胆利用投影、录音、录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七).抓紧抓好初三教学,圆满完成学业考试。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教研组把抓紧抓好初三教学放在重要位置,采取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复习,统一测验和讲评,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抓两头带中间,结合国内外重大时政,结合社会热点和中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学生成绩不断提高。
(八)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我组成立了“时事论坛”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显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习。
(九)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和影评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组织学生认真开小会等读书教育活动和影评活动。在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做好书后练习和小论文;接着,评选优秀论文,予以表彰;最后,围绕读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教科研水平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教学工作的繁忙以及信息的闭塞,尽管政治组教师在教科研方面作了积极地探索和大量的尝试,但总体而言,水平不高,实践操作多,理论挖掘少;感性体会多,理性思考少,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较少。
各备课组的教学水平的发展还不平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努力方向
加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掌握教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方法,积极参加教科研方面的培训,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和处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既提高能力,又灵活运用了课本知识。为及时获得更
多教育教学信息,将尽一切可能的“走出去,请加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掌握教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方法,积极参加教科研方面的培训,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和处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既提高能力,又灵活运用了课本知识。为及时获得更多教育教学信息,将尽一切可能的“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科资源的共享。
第五篇:高桥中学地理作业
乐山市培第一次地理作业
高桥中学,地处山区,学生相对闭塞,要想让学生建立地球空间感,需要多下功夫!“地球形状”教学建议: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是:建议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是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