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

时间:2019-05-12 02:1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

第一篇: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

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

什么是乙型肝炎?它是怎样传播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已确定有五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它主要的传播途径以血液、性和母婴传播为主。一般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例如共同办公、握手、游泳、公用卫生间等。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传染性吗?

郑州中大中医肝病医院医生表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与一般健康人无区别。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大小,取决于体内乙肝病毒DNA水平的高低。由于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乙肝病原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或环境构成威胁。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加体能负荷超常的特殊训练或职业,不宜担任手术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外,其入托、升学、就业、婚姻、社会活动均不应受限制,更不得歧视。

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会通过精子传染给胎儿吗?

一般情况下,母婴围产期乙肝的传播机率较高,其中主要是产程感染和产后短期内感染,宫内感染一般仅占2~3%(〈5%),在宫内感染者中仅有极少数可能是父婴传播所致。所以,父婴传播的机率极低。

患有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能检出乙肝病毒DNA,随着精子进入卵细胞,尽管母亲没患肝炎,但这种受精卵在形成胚胎过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断增殖,有可能使子代成为乙肝患者或携带者,其传播方式称为父婴传播。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慢性HBV携带者表现为病毒标志长期阳性(HBVDNA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应作肝穿刺,以进一步确诊和治疗。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但HBeAg和HBVDNA阴性),转氨酶一直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损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无区别,其中少数人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

什么是慢性乙肝病人?

慢性乙肝病人,表现为乙肝血清学感染指标阳性,并且伴有反复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但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部分人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阴性,ALT一直在正常范围,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

哪些因素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主要与疫苗的剂量有关,还与受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接种剂量大,效果好,保护期也长。幼儿对疫苗产生抗体和保护效果的能力比成人强而迅速,年青人比老年人的接种效果好。女性相同剂量、相同条件接种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比男性要高。有免疫缺陷的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应答能力明显降低。经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则抗体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保护能力也相应较长。

按免疫规划要求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1)新生儿。如果父母乙肝检测均为阴性,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立即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时打第二针,6个月后再打第三针,一共3针,可用5~10微克重组酵母或1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对于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首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HBIG的接种时间在12小时以内越早越好;1月龄时再接种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6月龄时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00-200IU/针,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由家长决定,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剂量为10微克/针;使用CHO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为20微克/针。

(2)15岁以下儿童。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应进行全程补种,即按照0、1、6 月程序,接种三针,5微克或10微克。接种过1针次或2针次者,按程序补齐3针。

哪些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方面属于重点推荐人群?应该如何接种?

重点推荐人群是指某些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同家密切接触者

应进行HBsAg筛查,HBsAg阴性者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即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三针,(20微克/针)。

(2)医护人员(含护工)及其它高危人群

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针)。发现表面抗体阴转后应进行加强免疫(1针20微克)。其它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易发生外伤者、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3)大学入学新生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均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针)“

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乙肝炎疫苗不会引起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因为现在的乙肝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只含有很纯的表面抗原。

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但如果这些感染者接种了乙肝疫苗一般也不会引起不良副反应。

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或不产生抗体,被称为免疫应答迟缓或无应答,应重新进行全程免疫接种,(2)重新免疫接种时疫苗剂量要加大,儿童10微克/针,成人20微克/针,或更换疫苗种类,按0、1、6月程序接种。

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抗体滴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从群体角度而言,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取决于疫苗的保护效果。现有数据显示,乙肝疫苗保护效果长达10年以上,疫苗接种10年以内不需要再次接种或加强免疫。从个体角度而言,由于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记忆的存在,既使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在10毫国际单位/毫升以下,疫苗保护效果仍然存在,可不再接种疫苗。但是,多接种乙肝疫苗并无害处,如果测出乙肝抗体阴性或滴度小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高危人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针或3针。

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和其它疫苗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2小时内),越早越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全程免疫。(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200国际单位以上,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一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传播最有效的措施,但有一部分新生儿,通过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即对乙肝没有产生免疫力。发生这种情况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疫苗质量:乙肝疫苗属生物制品,需要在2℃~8℃冷藏保存,如果长时间放于常温或高温环境中,可能使疫苗变质;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疫苗;疫苗长时间放置后有沉淀现象,使用前未摇匀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②接种程序和剂量:目前多采用0、1、6月的程序接种,根据母亲乙肝五项指标情况决定接种剂量和时间,如果接种程序不对、剂量不足同样影响免疫效果。

③接种部位及方法:采取上臂三角肌注射的免疫效果明显高于臀部肌肉注射和其他部位注射。

④与孕妇较高的传染性指标(HBVDNA)有关。有文章报道,母亲的HBV高传染性是导致部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⑤与HBV的变异有关。

⑥与新生儿自身状况及遗传因素有关。有专家研究后发现被动吸烟,可使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肥胖的儿童被感染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挑食的儿童常有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而也不易产生抗体。”

请问打了三针乙肝疫苗后能维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需要再打疫苗?

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3月即可产生抗体。对于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的人群,疫苗保护效果长达10年以上,因此10年内不需要加强免疫。目前,全球范围内均不推荐开展乙肝加强免疫,我国也尚未出台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乙肝高危人群,有必要监测体内抗体水平,如果抗体转为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则有必要加强接种1针或再接种3针。对于其他人群,如果测出乙肝抗体阴性或滴度小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针或3针。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不是越早越好?

《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指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

医学研究与实践表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时间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所在。因为大部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此时,乙肝病毒刚刚进入新生儿体内,尚未进入新生儿的肝细胞。如果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能很快将新生儿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中和掉,新生儿就不会发生感染(宫内感染者除外)。如果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得比较迟,乙肝病毒就可能已经进入新生儿的肝细胞,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会无效,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是无法进入肝细胞内的。所以,在出生后立即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注射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一般来说,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易感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重点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另一部分是成人重点人群,包括接触乙肝病人的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的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多性伴者,经脉内注射毒品者。注射乙肝疫苗前最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化验结果阴性者可以注射,两岁以内的小儿可以不用化验,直接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吗?

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在制备工艺中已增加了病毒灭活过程,没有传染性。

经3次全程注射乙肝疫苗还是没有抗体,为什么?

完成0、1、6月三针乙肝疫苗接种为全程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与疫苗的剂量、受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过去成人免疫剂量和儿童一样,也用5微克/针次×3,成人接种后由于疫苗剂量不足不产生抗体的情况较多。成人接种现已改用10微克/针次×3或20微克/针次×3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产生抗体的比例大大增加。儿童接种5微克/针次×3,也有少数不产生抗体的,加大疫苗剂量或改换疫苗种类均可解决。儿童接种10微克/针次×3比5微克/针次×3抗体水平高,免疫持久性长。

新生儿什么时候接种乙肝疫苗,三针接种间隔各为多久?

新生儿第1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1个月、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按0-1-6月完成三针接种即为全程免疫。第1针和第2针间隔1-2个月,间隔时间应≥28天;第3针和第1针可间隔4-8个月为及时免疫,12个月内接种完三针为完成全程免疫,超过12个月者应按0、1、6个月重新进行免疫接种。

注射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多长时间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被动免疫,等于直接注射保护性抗体;注射乙肝疫苗是主动免疫,注射后经过一定时间产生保护性抗体,二者要在不同部位接种但不需要间隔时间。对于职业暴露者或为了阻断母婴传播都要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职业暴露当天,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内越早越好)。

我是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我和丈夫都是乙肝携带者,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应该怎样预防乙肝的传染?

男女双方都感染了乙肝病毒,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新生儿,孩子出生后应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按照0、1个月接种2针,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接种3针,接种剂量和种类为10微克/剂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微克/剂CHO乙肝疫苗。

母亲为乙肝小三阳,孩子出生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检查抗体结果为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检查表面抗体阳性是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说明孩子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而且有了免疫力,而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是母亲从胎盘传给婴儿的。母亲传给孩子的抗体一般维持半年到一年便会自然消失。

孩子出生时按程序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但3岁时检测乙肝抗体五项全是阴性,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处理?

孩子出生按0、1、6月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如是酵母疫苗接种剂量均为10μg保护期可达10年左右,但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保护期有所不同。3岁时乙肝五项检测全阴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为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没产生抗体;或者孩子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了抗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滴度逐渐下降,到3岁时抗体下降到现有检测方法不能检出的水平。如果属于前者,建议增大疫苗剂量(可用10μg疫苗)或更换疫苗种类,按照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如果属于后者,可加强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最好于接种后1个月时检测一下抗体滴度,如果抗体滴度较高,证明有细胞免疫,疫苗保护效果存在。如果抗体滴度较低,建议按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疫苗接种。

孕妇化验乙肝抗体结果为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现在怀孕7个月,目前需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吗?

不建议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理由是:①对孕妇本身健康不利,因为接种后可以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体内脏器上,对脏器或关节有潜在危险;②对阻断母婴传播无明显作用,孕期接种免疫球蛋白后,血清中测不出抗-HBS,只能中和少量病毒,作用不大。

什么是澳抗阳性?

所谓澳抗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他们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但不一定是乙肝病人,也包括携带者。

什么是乙肝两对半?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两对半是指临床上为了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所作的化验指标,即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病毒感染者按血清中有无衣壳抗原(HBeAg)而分为两种类型:对e抗原阳性伴表面抗原、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俗称“大三阳”;对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者,俗称“小三阳”。二者都具有传染性,“大三阳”传染性较强,“小三阳”大多数传染性较弱。

二者都可以表现为长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也可能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的肝炎状态。认为“小三阳”没有传染性或“小三阳”优于“大三阳”,或者认为“大三阳”病情一定很重、预后一定很差,“小三阳”病情一定很轻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检测乙肝五项单纯核心抗体呈阳性,有什么临床意义?

检测乙肝五项单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表明是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者,也就是说本人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已消失,表面抗体尚未出现,即成为单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单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人,传染性很小或者传染性即将消失。

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表面抗体阴性和核心抗体阳性,这是怎么回事?

注射乙肝疫苗后经过1~3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阴性,说明尚未产生表面抗体,对乙肝病毒还没有免疫力。核心抗体阳性可能是检测试剂产生的假阳性,也可能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已经清除了乙肝表面抗原,留下核心抗体这一感染标志物。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疫苗非常安全,注射疫苗是不会导致人体内出现核心抗体的。需要重新接种大剂量乙肝疫苗或更换新的疫苗品种,使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后,化验检查结果为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与接种疫苗有关系吗?

一般情况下,接种乙肝疫苗后化验结果应该是表面抗体阳性,不会出现核心抗体阳性。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表明此人过去曾经隐性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产生了免疫力,与接种疫苗可能无关。

乙肝大三阳的母亲,小孩可以母乳喂养吗?

经血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尚无明显证据表明乙肝病毒可通过母乳传播。对于大三阳母亲所生新生儿,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母亲乳头是否有破溃,婴儿口腔黏膜是否完整。一旦母亲乳头有破溃或婴儿有口腔黏膜破溃,应及时停止母乳喂养,待破溃恢复后再继续喂养,避免经血传播的可能。如果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人工喂养的条件,为减少担心,也可以不进行母乳喂养。

乙肝大小三阳者能办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吗?

根据2009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乙肝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可以从事食品行业的相关工作。

第二篇:乙肝常见问题精华问答

乙肝常见问题精华问答

0、乙肝的症状和体征:

不少人由于不知道乙肝有哪些症状,往往把什么不舒服都算在乙肝的头上。有的人主诉很多,但是医生检查后却正常;有的人则过于大意,直到出现了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才看病,延误诊治时问。知道乙肝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就可以了解自己病情的轻重和变化。也可以减轻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在医学上将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异常称症状,如恶心、肝区疼痛等;将医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称体征,如肝脏肿大、腹水等。症状和体征统称临床表现。

各型乙肝均有轻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症状: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尿液颜色变深,眼睛、皮肤黄染,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如果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

5.肝脾肿大:肝脏质地变硬、缩小,脾脏肿大„„

6.肝外表现:面色晦暗或黝黑,肝掌、蜘蛛痣,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

纤细资料:/Article/know/hbv/200612/20061212085411.htm1、什么是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DNA病毒,是一种复合体。HB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化学消毒剂均耐受。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和HBsAg的抗原性在对外界抵抗力方面完全一致。二者在37℃活性能维持7天,在-20℃可保存20年,100℃加热10分钟可使HBV失去传染病,但仍可保持表面抗原活性。HBV对0.5%过氧乙酸、5%氯酸钠和3%漂白粉敏感,可用它们来消毒。

2、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有哪些?

HBV具有三种抗原抗体系统: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

e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HBe);

详细资料:/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203、什么是大三阳?什么是小三阳?

首先要指出的是,大三阳和小三阳只是俗称,并非医学术语,也非病名。它是根据乙肝抗原抗体体系的检查结果来划定的:

“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为阳性。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为阳性。

特别提醒: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此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4、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

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传播乙肝。

5、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以后,一般不会再感染乙肝。没有抗体者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

6、乙肝发病原理?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一般认为乙肝病毒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而是通过机体的一系列免疫应答造成,通俗地说,就是免疫机制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破坏了肝细胞,从而引起肝脏炎症。

如果机体免疫机制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

如果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

如果免疫不应答,不造成肝细胞损伤,多形成携带者。

所以,发生乙型肝炎需要两个条件:

1、乙肝病毒复制;

2、免疫应答;缺一不可。

只有病毒复制没有免疫应答不会造成肝脏炎症;也就是说,病毒复制不能表示病情轻重,很多医生拿乙肝五项或DNA来议论病情,实在是一种误导,或者别有目的。

7、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没有产生免疫应答,没有出现肝脏炎症的人,不属于疾病状态。

临床判断依据:乙肝五项表面抗原阳性,其他检查如肝功能、肝胆脾B超等一切正常,没有症状体征,时间超过半年以上。

8、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不需要治疗?

既然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属于疾病状态,自然不必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9、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中国人多数是自小感染乙肝,当时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处于无应答状态,称为免疫耐受。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会逐渐从免疫耐受期进入免疫清除期,此时机体免疫会清除病毒,同时引起肝脏炎症,所以患者在肝功能正常时也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哪些项目需要定期复查?定期是多长?

常规检查有乙肝五项、肝功能、肝胆脾B超,其他有DNA、血常规、AFP等,具体项目听从医生的建议。

肝功能长期正常时,可以四到六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异常时遵医嘱。

11、什么是肝掌、蜘蛛痣?/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212、什么是PCR?

PCR全称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可以将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在短时间内倍增至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

13、PCR法检测的DNA数值变化的意义?

PCR检测将DNA倍增百万倍左右,故结果也会扩大很多。临床上将两次结果对照,变化在100倍以上才认为有意义。例如:1*10,增高为1*10或降低为1*10才有意义。

很多医生以数值的低幅变化来说明其疗效,是没有依据的。更有甚者,将化验单作假,患者服药时每次逐渐调低该数值,给患者以虚假的希望,长期服用药物,反而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14、如何看待病毒数量检测(DNA)?

很多患者把这个数值看得很重,其实是一个误区,更有很多医生也以此吓唬患者,借机推销药品,应该特别注意。从乙肝发病原理上可以看出,只有病毒复制没有免疫应答,不会引起肝脏炎症,也就不存在肝炎。所以当肝功能等指标长期正常时,多提示病情稳定,此时即使病毒复制程度再高,也不建议治疗。

15、乙肝根据病情可分为哪几类?

乙肝病毒携带者;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静止期); 79

5慢性乙肝(活动期)——分轻、中、重度。

16、何为慢性肝炎静止期?如何判断?

慢性肝炎静止期是指发生过肝脏炎症,但目前病情持续稳定的状态;

判断:发生过肝炎,或没有症状体征,但各项检查结果提示有过肝脏炎症,但目前肝功能、B超等检查持续稳定,没有进行性变化,没有症状体征。

17、什么样的乙肝不需要治疗?

(1)乙肝病毒携带者;

(2)慢性乙肝静止期:肝功能等长期正常,没有不适感、没有体征。

18乙肝的常规检查及意义?

乙肝五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能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

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目前DNA应该采用PCR定量检测,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也高,DNA一定要到大型、正规医院检测以避免误差。

肝功能:转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血清总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细胞损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

B超:肝脏影像学检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诊断作用。

以上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综合分析,不要盲目猜测。

详细资料:/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519、饮食、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以及含防腐剂的食品和饮料;

一些如“不能吃鸡肉、羊肉、海鲜”的说法多无科学依据;

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肝功异常、病情活动时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20、慢性乙肝的治疗: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尚属世界性难题,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所以市场上一切宣传“治愈乙肝”、“大小三阳转阴”的药品和疗法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要注意鉴别,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你的上当会助长欺骗的社会风气。

到正规的医院寻求专科医生诊治,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起居、乐观的心理状态都是治疗的有利因素。

21、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结婚、生育?

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对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患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

关于父母婴相关问题资料:/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923、只有抗体阳性说明什么?(2阳性,2、5阳性,2、4、5阳性,2、4阳性,4、5阳性,4阳性或5阳性)

单纯表面抗体阳性:多为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或自然痊愈;

2、5阳性,2、4、5阳性,或2、4阳性,多表示感染过乙肝但目前已经痊愈,判断的标志是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同时又有其他抗体阳性。

只有4、5阳性,有两种可能:1、4、5阳性或2、4、5阳性,但第一项或第二项因为浓度较低检测不出,可以注射一支乙肝疫苗以激发免疫,过一个月后复查,如果表面抗体转为阳性,提示已经痊愈,否则多表示仍是慢性。只有4或5阳性意义同此。

第三篇:乙肝知识宣传

乙肝知识宣传

1.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有那些?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来自乙型肝炎急、慢性病人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在肝细胞里繁殖,然后入血。乙肝病毒在全身其他器官组织中也有繁殖,如小血管内表面的内皮细胞、肾脏、白血球、胰脏、肌肉、生殖细胞(指精子),肠子上的肌肉(平滑肌)里都有少量病毒。所以乙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不能供血,死后器官是不适宜捐赠的,因为它们都带有乙型肝炎病毒。

2.我国的乙型肝炎传染源有多大?

我国人口多,又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7.5亿人被感染,其中大约有1.2亿人是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病毒携带者中,大约2000万-3000万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也是我国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因此我国乙型肝炎传染源是十分庞大的,大约有1.2亿,占世界之首。

3.乙型肝炎是怎么传播的?其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不是经胃肠道、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它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从血液及体液排出体外,污染环境。这些病毒一旦进入破损的皮肤粘膜,就可以造成新的感染。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

4.什么是母婴传播?

母亲为乙型肝炎携带者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胎儿期、围产期(怀孕满7个月至出生后7天为围产期)以及婴幼儿期对自生儿童的传播。专家估计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的30%-40%,源于此类母亲的传播。这种感染是十分危险和严重的。因为被感染者的90%可以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围产期传播的宫内传播,即指胎儿期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它占围产期总传播率的5%-10%,这类传播在胎儿满6个月开始,随着月龄的增加,宫内感染率逐步上升。除宫内感染外,90%以上的围产期感染是分娩过程中的感染。既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皮肤擦伤,分娩时母血中的病毒从新生儿皮肤的破口中潜入儿体而感染,因此,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医学上叫暴露后免疫,即病毒感染先于疫苗免疫。出生后72小时打第一针是不行的,因为病毒已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并逐渐繁衍,加大其增值速度,疫苗免疫就要失败。

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病的关系如何? 虽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的直接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乙肝病毒与肝癌是关系密切的,尤其家族性肝癌大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子女在幼年期大部分被感染,并且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嫁娶后,新一代子女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大约40%,造成世代肝癌高发家庭。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实际上不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癌,大致需30-50年,因此婴幼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发生肝细胞癌的主要人群。国外报道婴幼儿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比例为30%,我国肝细胞癌的年病死率为14.82/10万。推算全国每年18.2万人死于肝癌,而肝癌病人中的大部分血中带有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密切。

6.怎样预防乙型肝炎?

我国乙型肝炎的预防任重而道远,全体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中之重。除新生儿免疫外,学龄前儿童是非新生儿免疫中的重点人群,必须接受乙肝疫苗免疫。第三层就是乙型肝炎高危人群的免疫。这三层人群都免疫了,才能使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在近期内下降。乙型肝炎预防有两种措施:一种是在生活上注意不要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用乙型肝炎疫苗或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预防。

7.什么是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是表面抗原亚单位疫苗,表面抗原本身是没有传染性的,所以疫苗是十分安全的。乙型肝炎疫苗所诱导的抗体是可以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可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故乙型肝炎疫苗又可以间接预防肝癌。所以在新生儿期及儿童期打满三针乙肝疫苗后,可以预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8.乙型肝炎疫苗给什么人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全部人群。

第一类新生婴儿是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最重要的人群,因为在此时期如果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90%可以变成无症状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后果十分严重。30%的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来源于新生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且发展为慢性肝炎的比例大。所以新生儿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中之重。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已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并规定所有新生儿必须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这是儿童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第二类重点人群是6岁以下的儿童。这类儿童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30%-70%的人也可以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第三类人群是医生,尤其是外科、妇产科、牙科、耳鼻喉科,从事血清检测的实验人员以及全体护士。如果没有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应当注射疫苗,除了保护自己外,还可保护病人的安全。另外,家里有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家庭成员除生活上注意外,都应当打乙型肝炎疫苗,以避免感染。第四类人群是重体力劳动、生活拥挤、容易造成劳动损伤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渔民等。第五类人群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肿瘤手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肾透析患者、经常要输血及血制品的血液病患者,他们的身体多不佳,抵抗力很低,一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果十分严重,应当打高剂量的乙肝疫苗。第六类人群为军队、某些专业的大学生,如运动。

9.乙型肝炎疫苗有几种剂量?各适于什么人? 当前我国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疫苗有5微克/支,适于儿童使用;10微克/支,适于青年、成年人使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疫苗剂量越大,免疫后抗-HBs的阳转率越高,抗-HBs在血液中的水平越高,使全程免疫后对人体保护效期加长。10.如后进行疫苗免疫?首先要了解免疫对象的健康状况,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上的禁忌症,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检查疫苗出厂期及失效期,过期的疫苗不可以使用。船舷破碎、装量不足、有沉渣、过度混浊的疫苗也不能用。提倡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后进行销毁处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11.哪些人不能注射乙肝疫苗和无需注射乙肝疫苗?首先是发烧的人不能注射疫苗,退烧后再注射。其次是过敏体质的人,即对许多东西都过敏的人要慎用,实施免疫时要备有肾上腺素,以防意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患者用了乙肝疫苗也是不能诱导出免疫反应的。但疫苗对此类人群也没有有害反应。对于抗-HBs阳性,并且水平较高的人无需再免疫,因为他们体内已有保护性抗体。但果抗体水平很低,仍是疫苗免疫的适宜对象。

12.乙肝临床症状有哪些?

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6周,但也可能长达6个月。小孩感染常常无症状。但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儿童可以成为病毒慢性携带者。有症状的患者会感到虚弱无力,并出现胃部不适和其他流感样症状。还会出现尿色变深或灰白色粪便。常见黄疸(皮肤发黄或巩膜黄染)。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需经实验室血液检查方能确诊。成人大多数急性感染均能完全康复,但很多儿童却会变成病毒的慢性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康复后(并未变成慢性携带者)对该病具有终生免疫力。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肝肿大、肝区叩打痛、黄疸、尿色深等症状和现象。应做肝病检查和乙 肝血清学检测。

13.五项病毒学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急、慢性感染的最重要指标,阳性则肯定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它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中都呈阳性。但也有极小部分人虽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却查不到表面抗原,因为病毒变异或在血中的浓度太低,当前的试剂查不出来。e抗原: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力强的指标。血清中病毒含量高,少量的血就可以有传染性,也表示病毒在肝脏中正处于旺盛繁衍期,肝脏内及血液内有大量病毒存在。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是表面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他不能和表面抗原同时存在。表面抗体的出现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终止,是康复的信号,是防止乙型肝炎再感染的信号。我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就是为了得到这种抗体,有了它就不怕乙型肝炎再感染了。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是我们想获得的指标。e抗体:是针对e抗原所产生的抗体,这种抗体对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是没有意义的。但它告诉我们,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中的繁殖水平可能下降了,传染性降低了。并且有可能是走向康复的开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e抗原的消失和e抗体的出现,应视为好兆头,证明治疗已达到某些效果,也是临床治疗医生所追求的效果。应该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加,e抗体阳性率也增加。e抗体(抗-HBe)阳性并不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程的结束,对人体的损害并未停止。因此肝硬化、肝癌等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仍有发生,不可掉以轻心,应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核心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是核心抗原诱导出的抗体,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早出现的抗体,也是消失最晚的抗体。少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只出现核心抗体,其他均不能测出。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但它不能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14.乙肝疫苗应该接种多少针,接种部位?

孩子出生后按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三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一个月时接种第二针,六个月时接种第三针;成人和儿童按照0,1,6月程序进行接种,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侧肌肉注射,小年龄儿童也可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15.扩大免疫人群,全面控制乙肝。为加速控制乙肝,必须双管齐下,对新生儿及其他人群同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由于人群普遍获得了抵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因而避免了人们对乙肝的恐惧心理,减少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有关科学研究揭示乙肝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5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石油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换句话说,接种疫苗预防乙肝,可同时预防原发性肝癌。

16.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专项基金,保障经费投入,制定本地区的防治战略规划,多部门协调,共同做好肝炎控制工作。提高新生儿尤其是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推动其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降低病毒携带率。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与治理整顿,加大对血液、血制品和医疗机构消毒的监督管理力度。实施安全注射,提倡使用自毁型注射器;严防一次性注射器被再次使用。加强饮食卫生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肝炎的传播。做好饮水及粪便卫生管理,严防饮用水及水源被粪便污染,在农村要进行改水改厕,做到粪便无害化,加强水源保护,实行饮水消毒。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病意识开展肝炎发病及流行情况的监测、疫苗接种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深入了解和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与规律,为预测疾病流行趋势、合理分配资源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什么时候应该做血清学检查?为什么?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特别是母亲伴有HBeAg阳性者,要在1岁和6岁时进行血清学检测,以了解其是否产生了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如果没有,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因为这些孩子受再感染的危险性是HBsAg阴性母亲孩子的10倍。感染后容易变成HBsAg携带者。

18、为什么有些人对乙肝疫苗无应答或反应性差?注射3针乙肝疫苗后不产生表面抗体,称为无应答,注射后产生表面抗体但滴度≤IOmIU/mL为弱反应。无应答或反应性差在免疫人群中一般不超过10%,免疫应答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年龄因素。如40岁以上成年人、老年人对疫苗的应答较儿童差,疫苗剂量也是重要因素。一般讲低剂量疫苗的应答较高剂量疫苗免疫应答差。肥胖者、免疫缺陷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对疫苗免疫应答都较差。对无应答或反应性差的人常需进行加强注射,或加大接种剂量。

19、肝炎病毒是怎么进入人体的?

(1)甲、戊型肝炎急性期病人粪便里有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污染了饮水、食物、菜蔬、瓜果、河里的贝壳类、虾、蟹或日常家庭用具,没有感染过这两型肝炎病毒的人,饮用被甲、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吃生的污染蔬菜或接触污染的用具,病毒随饮食进入体内,形成感染。(2)乙、丙、丁型肝炎传播方式与甲、戊型肝炎不同,病毒主要在血液里,其次为月经、唾液、阴道分泌物和精液。这些含有病毒的体液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随血流入肝,造成感染,所以它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血传。20、儿童肝炎有何特点?

首先,儿童期患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为主,而且多为黄疸型。起病较急,常有发热、腹痛。黄疸前期较短,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较明显,且肝脾肿大也较显著。大于6月龄的儿童发生重型肝炎较多,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外,小儿肝炎一般病程较短,恢复尚彻底。婴幼儿感染乙型、丙型肝炎后,易成为病毒的慢性携带者。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机率越大。围产期感染乙型肝炎的婴儿,80%可成为HBsAg持续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30%成为HBsAg持续携带者,且HBsAg转阴困难。这些病毒携带者还易重叠或同时感染其他病毒,如HDV的感染,可使肝病加重。

21、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预防乙型肝炎可采取两种措施:在生活上和集体环境中尽可能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到黑窝点去献血。、不要从事男同性恋和宿娼活动。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触性感染。另外就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高自生的免疫抗体水平。

22、慢性HBsAg和HBV携带者能否自然转阴?机率有多少?

自然转阴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由于是慢性HBsAg携带者,可携带数年、十几年或数十年,因此阴转的机率不是很高。阴转率的个体差异很大,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年龄、性别、感染的时间长短及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且与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等状态有关。一旦病毒的DNA与被感染的肝细胞基因合二为一(称为“整合”)时,这时病毒复制可能停止,但血清HBsAg可能持续阳性,且易发生恶性癌变。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基因变异也是长期携带病毒的原因之一,因为变异后的病毒,机体免疫能力不能识别出变异病毒,因此造成终身携带。

23、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健康的身份证接种疫苗,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保障。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也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出国的健康身份证。2006年颁布的《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要求教育和疾控部门实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对无证或未按规定完成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否则不准入托、入学。全国人大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第四篇:乙肝知识汇总

乙肝知识汇总

乙肝患者享受和健康人一样的各项权利,包括求学,就业和参与公共活动等,社会也一直在呼吁关爱乙肝患者消除歧视。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疾病,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闹闹,一.乙肝五项检查化验单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在医学上简称乙型肝炎两对半。通过抽取静脉血,经过检验获得结果。在老百姓眼里,是凡结果出现了红色“+”号,就认为身体出现了毛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乙型肝炎五项检查,根据阳性表现,可以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五项指标的说明

乙肝五项正常检验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杭体(HBcAb)-如果上述各项有阳性者,下面的表格将向您说明某些乙肝的得病情况。

1、俗称三大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处于活动期。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此状态可转变为肝癌,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柒期。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柒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惑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都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早期乙肝惑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以上说明仅作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请医生作具体分析。

其实即使感染乙肝病毒也不要紧张,据统计,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每年可有1%-2%的自然转阴率。如果肝功能有异常,则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高蛋白饮食、忌酒,并要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五项检查。

二.乙肝的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三.乙肝的预防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四.乙型肝炎临床表现

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

(1)黄疸型 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较甲型肝炎常见。其病程进展和转归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肝炎。

(2)无黄疸型 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病时发现,有单项ALT升高,易转为慢性。

淤胆型

与甲型肝炎相同。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而胃肠道症状较轻,肝脏肿大、肝内梗阻性黄疸的检查结果,持续数月。

慢性乙型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临床症状轻,无黄疸或轻度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脾脏一般触不到。肝功能损害轻,多项式表现为单项ALT波动、麝浊及血浆蛋白无明显异常,一般无肝外表现。

(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临床症状较重、持续或反复出现,体征明显,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多数脾肿大。肝功能损害显著,ALT持续或反复升高,麝浊明显异常,血浆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部分患者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结节性动脉炎等。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可阳性。也可见到无黄疸者及非典型者,虽然病史较短,症状轻,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及肝功能损害;或似慢性迁延性肝炎,但经肝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近年随着HBV-DNA前C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现有的学者主张按HBeAg及抗-HBe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种:①HBeAg阳性慢性肝炎(典型慢性乙型肝炎)由HBV野型株感染所致,其病程经过中有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两个阶段。符合既往的看法,HBeAg阳性代表体内HBV复制活跃,血清中HBV-DNA阳性,肝功能损害且有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当HBeAg转阴,抗-HBe转阳,代表HBV复制减弱或停止,血清中HBV-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组织病变改善。②抗-HBe阳性慢性肝炎(非典型慢性乙型肝炎)认为由HBV前C基因突变株感染所致。其血清中HBeAg阴性、抗-HBe阳性,体内HBV-DNA仍进行复制,肝脏显示进展的严重病变,易发展为重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高度乏力显著消化道症状,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于发病后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多数于病后

3~5日首先出现兴奋、欣快、多语、性格行为反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日夜倒错,视物不清,步履不稳等。定向力及计算力出现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兴奋、狂躁尖声喊叫,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脑水肿而致颅压增高症,如血压增高,球结膜水肿,甚至两侧瞳孔不等大,出现脑疝,因此预防和积极治疗脑水肿,防止脑疝,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肝浊音区缩小及明显出血倾向。一般无腹水或晚期出现,常于3内死于脑疝、出血等并发症。

(2)亚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与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于发病后10日以后病情加重,表现为高度乏力、腹胀、不思饮食、黄疸逐日加深,明显出血倾向为特点。至后期出现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病程为数周至数月。本型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后以肝性脑病为首发症状,只是病史超过期10日,其他均似急性重型肝炎。

(4)无症状HBsAg携带者 大多数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或部分有单项ALT升高。体征较少。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较缓慢,自觉症状轻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恢复慢,易慢性化,以重型肝炎及慢活肝发病率较高,其中以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较多见。

五.症状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推荐阅读:手掌发红是乙肝症状吗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乙肝症状。

六.鉴别

1.药物性肝炎

特点为:①既往有用药史,已知有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致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服用双醋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砷、锑剂、酮康唑等可致淤胆型肝炎;②临床症状轻,单项ALT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③停药后症状逐渐好ALT恢复正常。

2.胆石症

既往有胆绞痛史,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3.原发性胆法性肝硬化

特点为①中年女性多见;②黄疸持续显著,皮肤瘙痒,常有黄色瘤,肝脾肿大明显,ALP显著升高,大多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③肝功能损害较轻;④乙肝标志物阴性。

4.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常有家族史,多表现有肢体粗大震颤,肌张力增高,眼角膜边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F环),血铜和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而慢活肝血铜和铜蓝蛋白明显升高。

5.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临床特点有:①发病初期有急性剧烈上腹痛,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②虽有黄疸很重,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国内报告此种现象也可见于急性重型肝炎,供参考;③常于肝功能衰竭出现前即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④B型超声检查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靠病理检查。病理特点为肝小叶至中带细胞增大,胞浆中充满脂肪空泡,无大块肝细胞坏死。

6.肝外梗阻性黄疸

如胰腺癌、总胆管癌、慢性胰腺炎等需鉴别。

七.治疗措施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1)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认的对HBV复制有一定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主要通过抗病毒蛋白(AVP),导致mRNA裂解,阻止HBV复制;②诱导受感染肝细胞膜Ⅰ类MHC抗原表达。促进Tc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效应。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1b、α-2a、α-2b。①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能,Intron A):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3~6月。HBeAg及HBV-DNA转阴率可达30~70%,抑制HBV复制效果肯定。但绝大多数仍HBeAg持续阳性,可能与HBV-DNA整合有关。②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干扰灵):每次200万~6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个月,近期HBeAg转阴率55%。

干扰素的疗效,各家报告不一,HBeAg阴转率一般在40%~50%。为了提高疗效,有用皮质激素撤除后再用干扰素,但需注意病情较重的慢活肝忌用,否则可使病情恶化。对认为 由前C基因突变的HBV感染者,即抗-HBe阳性、HBV-DNA阳性的慢性肝炎,采用大剂量干扰素,疗效不理想。β及γ干扰素对HBV复制疗效不如α-IFN。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①慢活肝优于慢迁肝;②女性较男性疗效好;③ALT增高者疗效优于ALT正常者;④HBsAg、HBeAg、HBV-DNA效价低者疗效较好;⑤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者疗效较用过无效者好;⑥剂量与疗程,大剂量与长疗程者似较好。

副作用与疗程长短、剂量大小有关。最常见是“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但继续应用或减量后常逐渐减轻。多为一过性发热,常见于首剂,未发现和疗效的关系。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常自然恢复,不能影响治疗。目前多认为与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联用、可能提高疗效。

(2)口服抗病毒药物:

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拉米夫定为代表,在中国上市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拉米夫定著名的4006研究证实服用拉米夫定3年可使肝癌,肝硬化的发生减少50%。由于乙肝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进展,所以要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目前在选择乙肝治疗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时专家推荐三少原则:

1)选择有临床数据能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即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2)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

3)选择花费少的药物

应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选择能够同时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药物

2.免疫调节药 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用法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3月。

(2)白细胞介素2(IL-2)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转阴。

(3)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

3.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强力宁 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宁。用法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钠症禁用。孕妇及婴幼儿不宜用。

(3)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重型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总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经药物研究指出,其关键在于药物能否抑制HBV的超螺旋共价闭合环形DNA(ccc DNA),而现有抗病毒药对肝细胞核中病毒cccDNA无作用,故停药后cccDNA重新工为病毒复制中转录的模板,病毒复制。近来肝炎的生物靶向治疗有报道,反义核糖核酸可封闭病毒复制的关键编码基因,这种基因水平的靶向治疗可能给乙肝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所以乙肝治疗还需注重对症支持疗法,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八.并发症

肝原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点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显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后胰岛素明显升高而C太峰值仍较正常稍低。是因为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低,促使胰岛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脏灭活减少,加以肝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产生抗力,因而虽胰岛素升高而血糖仍高;同时C肽受肝脏影响少,故C肽不高,提示β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异常。为与Ⅱ型糖尿病鉴别,可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

脂肪肝

机制尚不清,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单项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肝癌

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有一定协同作用。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九.饮食保健与治疗食疗

饮食禁忌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饮酒 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3、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4、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5、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6、忌高铜饮食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护理措施

错误一:道听途说,自作主张

有些乙肝患者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只相信别人的治疗经验,听到别人说这种药好就用这种药,听说这种药不好就排斥这种药。其实,药物的效应和毒副作用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有些患者意识不到这点,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选来选去,总是选不到自己称心的药。所以,建议患者在资深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复诊。

错误二:心理负担过重

慢性乙肝患者终究有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这种现象使许多患者忧心忡忡,情绪低落。其实,慢性乙肝罹患肝癌只是少数。对于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乙肝与肝癌的相关性,又要看到这种比例不是很高的现实。肝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免疫状态,而免疫状态又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心理负担过重只会影响预后,对病情毫无益处。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乐观地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明智的做法。

错误三:盲目忌口

民间向来就有患病要忌口的说法,不少人道听途说,轻信乙肝患者不能吃鸡肉、羊肉、鱼肉等。不少乙肝患者列出长长一条“忌食”单。结果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胡乱忌口,这样他们无法得到营养,几年下来,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些患者为了治疗肝病,天天“进补”,结果出现严重的脂肪肝。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

实际上,乙肝患者的饮食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基本原则是综合营养,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都需要,但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品。

十.日常调养

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已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妊娠期的女性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供给要比正常食物孕妇多,对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一旦患者在孕期出现营养不良,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使其抗病能力减弱。妊娠期女性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肝炎的病理改变,体征,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生理要求制定的调补措施。为了促进患者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同时也为了使胎儿获得充足的热量个营养,乙肝患者应该在饮食调养上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是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的关键

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医学还有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下消化的食物。

二、控制好饮食总热量: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不可缺少的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一般来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果患者出现血氨升高的情况,发生了肝昏迷的前期症状,就应该及时限制或者停止蛋白质的供给,特别是动物蛋白质。

三、应该适当的摄入维生素和充足的微量元素

妊娠期乙肝患者必须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因为妊娠期的患者需要大量的维生素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需要大量的维生素,此外,维生素也的摄入还有助于预防胎儿出现畸形,患者可多食用一些瘦肉,动物的肝脏等。

十一。保肝的食物有哪些

1、海鲜类,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

2、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4、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5、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

6、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绿茶对肝脏有好处。

7、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

8、如果是虚证、寒症引起的肝脏不适,保肝护肝时应该多吃牛肉、猪肉、鱼肉、大蒜、韭菜、红萝卜、刀豆、黄豆、油菜、香菜、龙眼肉、黑枣和核桃。

9、如果是热证、实症引起的肝脏不适,保肝护肝时应该多吃水鸭肉、兔肉、鳖肉、牡蛎、冬瓜、茄子、苦瓜、黄瓜、竹笋、菠菜、白菜、豆芽、芹菜、苋菜、紫菜、西瓜、梨、柚子、柿子和绿豆。

10、如果是一般原因引起的肝脏不适,保肝护肝时应该多吃鲫鱼、鲤鱼、墨鱼、禽蛋类、牛奶、黑豆、四季豆、丝瓜、木瓜、百合、莲子、大枣、马铃薯、花菜、黄花菜、葡萄、杏仁、桃子和无花果。

十一。乙肝严重吗

肝病专家表示,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传染性也很强。至于乙肝严重吗这个问题需要根据肝功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的综合检查结果来判断是不是严重。如果乙肝患者的肝功异常,乙肝病毒DNA阳性,B超检查显示肝脏有轻微的纤维化的病变,那此时的病情就相对严重了需要马上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如果肝功是正常的,而且乙肝病毒DNA检查是阴性,则说明病情不严重,暂时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检查肝功。

十二。乙肝患者能活多久

乙肝患者能活多久与受感染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一旦感染乙肝后治疗比较困难。由于成年人免疫系统完善,大多数被感染者出现急性乙肝的症状,经过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只有不到10%的人转变为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不能正确有效的治疗也最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直接可以致命。

乙肝患者能活多久与接受的治疗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都伴随或轻或重的肝纤维化.年龄越大的患者肝纤维化往往越明显。如果不加以防治,很可能会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是有一部分甚至部分患者消极悲观,经常处在绝望中,而不加以治疗,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乙肝患者能活多久,大大缩短了乙肝患者的寿命。

十三。乙肝患者不能从事什么职业

2011年02月17日卫生部发文《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已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的说明》

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因职业特殊确需在入学、就业体检时检测乙肝项目的,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研究报告和书面申请,经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检测。经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由卫生部向社会公布。军队、武警、公安特警的体检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目前,经卫生部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和可以开展相关检测的行业有:

1.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公务员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乙肝病原携带者,特警职位,不合格。”

2.根据《卫生部关于民航空勤人员体检鉴定乙肝检测调整意见的复函》要求,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可以保留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

3.血站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根据《卫生部关于修订<血站质量管理规范>“8·4”条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69号)要求,血站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对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者,征求本人意见后,应当免费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2011年2月17日发布)

十四。没有了,呵呵

第五篇:最终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

1、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多长时间?

答: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2、你能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答案: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

3、党的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

4、什么事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

答案:鞋底破了

5、申请入党的年龄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18周岁。

6、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但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发现脚印,为什么?

答案:他在倒着走

7、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镰刀和锤头。

8、一位卡车司机撞倒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卡车司机受重伤,摩托车骑士却没事,为什么?答案:卡车司机当时没开车

9、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个人空肚子最多能吃几个鸡蛋?

答案:一个。因为吃了一个后就不是空肚子了

1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几年举行一次?

答:五年

用什么可以解开所有的谜?

答案:答案

12、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几年?

答:两年

下载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乙肝相关知识问答总结最新经验-郑州肝病医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知识问答

    后勤产业集团员工“六常管理、员工手册、职业道德教育问答竞赛”的策划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和努力,员工群体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道德),又势必对企业的形象、业务等方面带......

    知识问答

    “九一八”事变 2010-10-14 15:51:1050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

    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五十题 一、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答:毛泽东同志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

    重庆国医堂肝病医院简介

    重庆国医堂肝病医院简介-国医精诚、健康大众 【医院精神】国医精诚、健康大众 重庆国医堂医院自建院伊始,就重视引进重庆市名老中医等国医大师,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结合......

    禁毒知识问答

    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答: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的对待吸毒者,即不要......

    电影知识问答

    一. 电影知识问答 游戏规则:由主持人读下列问题,台下观众进行抢答,答对有奖。 题目: 1.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A )的主题曲? A风......

    知识问答 十九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 答:1921年。 3、中华人民......

    不动产知识问答

    不动产知识问答 问:不动产统一登记大事记有哪些? 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施统一登记度。”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