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气瓶充装监督管理办法
贵州省气瓶充装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省气瓶充装管理,保障气瓶充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活动及对气瓶充装活动的监督管理,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气瓶充装实行许可制度。
第四条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负责全省气瓶充装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核、批准、发证和对气瓶充装的监督管理。
市(州、地)、县(区、特区、市)质量技术监局(以下简称市级、县级质监局)负责本辖区内气瓶充装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充装许可的申请与审批
第五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取得与充装介质相应的立项、布点、选址,以及符合设计、建设、防雷电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批文或验收意见;
(三)具有与充装气体种类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及安全设施(包括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堵漏装置等),并能够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气瓶;
(四)具有与开展充装相适应的持证管理人员、持证专业技术人员和持证充装人员,且持证人员不得在外单位兼职;
(五)具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要求的充装质量管理体系;
(六)自有产权气瓶数量不低于下列要求:液化石油气瓶5000只,溶解乙炔气瓶2000只,永久气体气瓶2000只,液化气体气瓶500只;
(七)申请液化石油气充装的储存能力不低于50m3,储罐数量不少于两个,配备有相应的抽真空及残液处理系统,并有独立的残液罐;
(八)建立有气瓶电子档案及气瓶技术档案。
第六条
申请气瓶充装许可,应提交以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负责:
(一)《贵州省气瓶充装许可申请书》(一式四份)及其电子文档;
(二)工商营业执照(新取证还未取得营业执照单位应提交工商管理部门的单位名称预核准通知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单位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气瓶充装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新取证单位应提交有关政府部门批准的对应充装介质的立项、布点、选址等批文和自有产权气瓶数量的证明;换证单位应提交原充装证副本(附有四年年度监督检查结论)、气瓶使用登记证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不生产气体单位除外);
(五)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第七条 省质监局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发出《气瓶充装许可受理决定书》;对资料不全的,发出《气瓶充装许可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发出《气瓶充装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八条
申请单位应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约请具备鉴定评审资格的评审机构实施现场评审,约请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贵州省气瓶充装许可申请书》及受理通知书正本各一份;
(二)《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一式三份;
(三)质量管理手册一份;
(四)申请单位综合自查报告一份。
第九条
鉴定评审机构接受申请单位的约请,应向申请单位提供评审指南,明确有关评审要求,及时安排现场评审。
第十条
鉴定评审机构进行现场评审,应提前7日将鉴定评审工作计划通报省质监局及评审现场所在行政区域的市级质监局,并接受行政监察人员的现场评审督查。现场评审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第十一条 鉴定评审机构实施现场评审应作出现场评审备忘录和评审意见。
现场评审提出需要整改的,申请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并作出整改报告。鉴定评审机构自收到整改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整改进行确认,并在确认整改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评审报告,同时将评审报告分送省质监局和被评审单位。
现场评审为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在现场评审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评审报告,同时将评审报告分送省质监局和被评审单位。
第十二条
省质监局应当在收到鉴定评审报告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同时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单位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三条
申请单位对鉴定评审结论有异议的,应自收到鉴定评审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向省质监局提出复评申请,省质监局自收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查或指定鉴定评审机构重新评审。
第十四条 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气瓶充装单位应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省质监局提出换证申请。气瓶充装单位因不可抗拒原因不能按期换证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省质监局提出延期申请。省质监局应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延续时间不超过1年。有效期届满未获批准,继续从事气瓶充装活动的,视为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气瓶充装活动。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在充装场地明显的位置张贴或悬挂《气瓶充装许可证》,在核准的充装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工作,不得超范围充装。
第十六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对所属的或与订供气合同的瓶装气体经销单位加强安全管理,不得将气瓶交由未经有关政府部门许可的气体经销单位销售。
第十七条
气瓶充装单位不得转让、买卖、出租、出借、伪造或者涂改《气瓶充装许可证》。
第十八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在每年1月10日前向所属行政区域的市级质监局报告上一年度气瓶充装情况及气瓶电子档案
第十九条 气瓶充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发生变更时,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书面报省质监局备案。
单位名称、产权、场地等发生变更,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省质监局申请变更,省质监局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形式审查或组织现场审核,并作出同意变更或不同意变更的决定。
第二十条
鉴定评审机构应在批准的范围内,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办法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和鉴定评审结论全面负责。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质监局要按照《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要求,加强对气瓶充装单位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和年度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充装单位有下列情行之一的,该次检查结论判定为不合格,充装单位应承担有关法律责任。
(一)未经许可从事充装活动的;
(二)不再符合许可条件仍然继续充装的;
(三)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和非托管气瓶,以及充装未办理使用登记证气瓶的;
(四)充装非重复充装气瓶、改装气瓶的;
(五)未做充装前检查工作、检查记录的;
(六)未做好充装过程检查工作、检查记录的;
(七)未在气瓶上标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的;
(八)未建立气瓶技术档案、气瓶电子档案或充装设备技术档案的;
(九)发生单位名称变更、产权变更、充装场地变更未办理变更手续的;
(十)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
(十一)其它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不合格结论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当年年度监督检查结论不得为合格,应结合年度监督检查情况判定为整改合格或不合格。
第二十二条
市级质监局每年应对辖区内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年度监督检查情况应向社会通报,检查结论应记录在气瓶充装许可证副证上。年度监督检查结论为合格、整改合格和不合格。
市级质监局在每年1月20日前向省质监局报告上一年度市级及其所属县级质监局开展的气瓶充装单位年度监督检查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等有关情况,其中要汇总出该区域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气瓶充装单位名单、各类气瓶数量、气瓶使用登记情况和气瓶报废情况。
连续四年年度监督检查为合格的可以直接办理换证。第二十三条
充装单位在申请办理许可期间,擅自充装或伪造许可证,省质监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在1年内不再受理其新的许可申请。
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被依法撒销许可的,自撒销许可之日起3年内,省质监局不再受理其新的许可申请。
第二十四条 发证机关、监督管理部门和鉴定评审机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气瓶是指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仅在灭火时承受压力、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灭火用气瓶除外)。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实施。
原《贵州省气瓶充装管理暂行办法》(黔质技监特[2005]149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气瓶充装站管理制度.
气体充装站管理制度
编 制:张永林
目录
一、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制度
二、计量、仪表管理制度
三、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
四、岗位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五、消防安全制度
六、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制度
七、事故管理制度
八、气瓶管理制度
九、罐车管理制度
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十一、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十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十三、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十四、气瓶固定充装制度
一、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制度、在站长领导下,本岗位设备由技术人员和班长、检修人员、岗位操作负责维护、检修管理,技术人员安排计划检修,随机检修的检修计划,由检修班执行,并每日上岗检查,岗位操作人员班长分工管理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站长定期组织一次检修平衡会,总结、平衡检修计划。
3、岗位人员对分管的各类设备工具仪器衡器仪表做到定量管理,每天对它们擦拭一次,保持清洁,做到无油污、无锈蚀、无灰尘、不得与其他杂物混放。、设备仪器的使用者包机人,做到:“三懂”(结构、原理、性能)四会(操作、排除故障、修理、维护)。
5、工作前应先检查设备仪器是否良好,各部件是否完好,工作中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工作后要擦净设备上的油污,需要加油的要加油润滑。、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阀门要及时紧固或更换迫根。
7、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造成设备仪器损坏的,应在班级内出具损坏报告,由站长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明确责任,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站长组织每月一次的设备安全检查,班组每周对设备小查一次,对维护好的表扬,对维护不好的批评并结合责任制考核。、现场做到定置管理、满瓶空瓶、待充装瓶待试压瓶,自备瓶必须画框分类管理摆放。
二、计量、仪表管理制度
1、根据充装需要更新和新增计量衡器、流量计、压力表,由充装站提出申报、生产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由市场部根据审批的仪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采购订货。、正确使用维护计量仪器、仪表,不灵或超校验期的不准使用。3、地中衡磅秤、电子磅秤,应保持准确计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最大称重不得超过最大秤重量。
4、地中衡磅秤、电子磅秤校验期不超过一年。
5、压力表校验期(充装)为一年,平时发现异常情况,充装班电仪员及时送去校验。
6、磅秤使用前每天校零一次。
7、流量计每一年校验一次。
三、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
3.1 充装记录有: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记录,气瓶充装记录,槽车检查、充装记录,槽车超装卸车等,充装记录由充装站保管。3.2 气瓶、槽车档案由生产部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妥善地保管好气瓶、槽车原始资料,合格证等,保管年限为寿命期。3.3 气瓶、槽车充装记录保管年限为五年。
3.4 气瓶、槽车档案应摆放整齐定置管理,便于查阅。
3.5 各种记录字迹要清楚,标准化,班组每月对记录报表档案检查评比一次,车间每年一次,并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3.6 气瓶、槽车登记注册建档要凭合格证进行。3.7 建立气瓶档、槽车案框,把试压定检的日期记上。
3.8 气瓶、槽车档案只限本公司内查阅,特殊情况外借,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四、岗位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本岗位有充装、起重、压力容器等工种(工作)属特殊工种必须遵守下列制度确保安全充装。
1、需要培训的人员、工种、数量,计划每年初向公司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申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的定期的培训考核和复审。
2、充装等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并接受培训教育考核,未经教育不得上岗。
3、新人员(包括新调换工种人员)入站上岗操作前,必须经公司、站、岗位安全技术教育40小时,并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岗位操作。
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工教育的有关规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工程、安全技术人员每年订出充装安全技术、职工教育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保证工作质量。
5、在安全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每年由生产部组织安全考试一次,并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
6、建立职工教育台帐,并作为职工晋升级别的依据之一。7、每周安全技术学习一次(二小时)学习《瓶规》、《气瓶事故通报》讨论不安全因素等。
8、职工教育培训以自学为主,坚持业余为主、鼓励自学的方针,各级领导、部门应为业余自学者创造条件,对专业对口,自学成才,学以致用者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
9、对培训不合格人员,要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并进行适当的补课复考,仍不合格者要停止其充装工作,经批评教育仍不称职者要调离岗位。
五、消防安全制度
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搞好本岗位消防安全文明充装,业务上接受生产部的监督和指导。
2、加强对各种安全装置,消防器材、防毒防护用品的管理,岗位上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经常检查使之处良好状态,人人会正确使用,同时岗位配备消防水管,消防CO2灭火器等。
3、进入充装岗位运输车辆需持当地安全部门危险品准运证,挂黄三色标志,汽车罐车要有用户经培训合格持证押运员方可充装发运。4、坚持定期组织班级安全活动、学习安全制度、安全知识充装安全规程,消防知识事故通报等,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消防安全的防范措施。
5、开展事故预案事故演习活动,充装时可能要发生难以预料或外部原因或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泄漏、软管爆裂等每年进行事故演习一次。
6、严格动火制度,检修动火必须办理动火手续,置换分析合格方可动火,并派人监护,落实安全措施。
7、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设备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列清单限期整改,并结合经济责任制度考核。
8、发生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重大事故要做好保护现场,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做好原始档案记录。
9、详见浙江凯圣氟化学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六、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制度、本站必须按质监部门监督检查,定期将充装情况向质监部门书面报告。、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部门有关气瓶、槽车充装的文件、规程、制度和规范。、本站接受充装单位资格申请允许,每四年换证复查一次。
4、本站接受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每年的监督检查。
5、在充装工作中碰到疑难问题无据可依时,应及时向部门请求报告,求得指示。
七、事故管理制度
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抢救切断阀门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2、立即报告公司,领导视情况立即报告气体防护站,消防、医院急救。、发生大小事故,未遂事故都要“四不放过”原则开会分析,查出原因,教育责任者和群众,提出防范措施。
4、按凯圣公司颁发的《安全管理制度》办理。
八、气瓶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气瓶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有关规定。气瓶的建挡标识、检查登记、不合格气瓶处理、使用、储存发送必须符合规定。
2、本制度只适用我公司充装站的无水氟化氢气瓶。
3、气瓶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对无水氟化氢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严重损伤等,应提前进行检验。
4、气瓶的建挡标识
4.1、生产部负责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挡登记; 4.2、充装站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 4.3、充装站标志报经省级质监部门备案。
5、使用前,应对气瓶检查登记: 5.1、所选用的气瓶漆色、字样与所充装的气体应符合规定。5.2、瓶阀材料必须根据气瓶所装气体的性质选用。
5.3、气瓶的安全附件要齐全、完好。瓶阀应有保护装置如气瓶配戴瓶帽等。气瓶上应配戴两个防震圈。
5.4、气瓶的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应符合检验期限。5.5、瓶体经外观检查无缺陷,能够保证安全使用。5.6、认真填写收发瓶记录和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表。
6、不合格气瓶的处理
6.1、不合格气瓶由充装站检查人员提出申请,技术负责人确认; 6.2、不合格气瓶由生产部负责送交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气瓶检验站报废销毁。
7、使用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7.1、禁止对气瓶敲击、碰撞、火烤。
7.2、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7.3、气瓶不得靠近热源。
7.4、严禁更改气瓶钢印和颜色标记。7.5、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处理。
8、发送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8.1、必须配戴好瓶帽、防震圈,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8.2、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爆晒。8.3、车上禁止烟火,并应备有灭火器材和防毒用具。
8.4、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9、储存气瓶应符合下列规定:
9.1、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
9.2、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或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必须分室储存,并在附近设有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9.3、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10、气瓶发生爆炸,瓶阀飞出,或因气瓶事故引起着火、中毒事故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九、罐车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罐车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各项有关规定。罐车的使用、运输、检验必须符合规定。
2、我公司符合规程所规定压力范围的罐车有无水氟化氢罐式集装箱。
3、罐车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定期检验分为检验、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5年进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2.5年进行一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做全面检验:
1、新罐车使用一年后的首次检验;
b、罐车发生重大事故或停用一年后重新投入使用的; c、罐车经重大修理改造的。
耐压试验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罐箱框架每5年至少一次进行全面检验,每2.5年进行一次中间检验(由船级社进行检验)。
4、充装前应进行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充装:
1、罐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的; b、罐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c、罐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的;
d、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身携带的; e、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规定或与实物不符; f、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5、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装卸作业:
1、遇有雷雨天气或附近有明火时; b、周围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泄漏时; c、罐体内压力异常时。
6、罐车装卸作业后,应填写装卸记录并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1、按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关闭液相气阀并上闷盖; b、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c、检查罐体内介质压力; d、对罐车充装量进行复检; e、装卸记录由押运员送达卸液单位; f、按要求填写罐车检查记录表;
g、驾驶员必须亲自确认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口径妥善分离,才准启动车体。
7、罐车行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 b、押运员必须随车押运;
c、不准拖带挂车,不得携带其它危险品,严禁其他人搭车; d、车上禁止吸烟;
e、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等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
8、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阀每年检验一次。爆破片就定期更换,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为罐体设计压力的1.05~1.1倍,安全阀的额定排放压力不得高于罐体设计压力的1.2倍,回座压力应不低于开户压力的0.8倍,开启高度应不小于阀座口径的1/4。
9、充装用装卸软管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进行气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1.15倍罐体的设计压力。
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证其安全使用与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规定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及安全附件的购置、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检验及安全附件调校等管理内容。
2、管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主要依据是: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化工企业压力管道管理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起重机械监察检验规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条例、规定。
3、本制度的适用范围为符合上述依据中规定的各种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
4、设备副总经理是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技术总负责人,生产部是主管部门,负责全公司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并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实施监督。生产部应设专人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并做好检测计划的编制、落实和统计报表的编报;车间机械员在分管主任领导下负责本车间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日常管理。
5、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购置、安装与验收管理。
5.1需新购置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必须向有制造资格的厂家订购,并取得完整的技术资料。对重要压力容器,有必要时可派驻厂代表进行质量监督。
5.2不得安排无制造资格的单位制造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有制造资格的单位,必须有效地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建立完整的原始资料,确保制造质量。5.3新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在安装、投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核实出厂资料及其内容是否齐全正确,检查其规格型号是否正确、表面是否有伤痕、接管及法兰的规格与位置是否正确及其它质量要求是否达标等,并按规定决定是否进行无损检测复检。
5.4压力容器、管道安装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安装单位须提交全面的竣工资料。验收合格后,生产部将相关的压力容器资料逐级上报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试车、生产。
5.5压力容器(管道、气瓶)移装(变更工艺条件后)、调拨时应及时移交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事故等档案资料。
6、压力容器(管道、气瓶)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6.1生产部必须逐台建立全公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技术档案;车间建立本车间的压力容器(管道、气瓶)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压力容器(气瓶)登记表、使用证、制造安装相关资料、修理改造、检修检测、安全装置校验记录及压力管道空视图、安装管理系统等。
6.2市场部应建立气瓶台账,设专人负责产品气瓶的周转管理工作,负责收取气瓶使用押金、气瓶检验费、清洗费、损坏赔偿金的开票和催款,做好气瓶附件的管理、气瓶的周转返回工作,督促客户和承运单位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督》中有关“运输、储存和使用”方面的条款规定。
6.3压力容器(管道、气瓶)使用前,必须根据其技术特性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程内容至少包括操作工艺指标、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巡回检查的要求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与防范处理对策。
6.4压力容器(气瓶)操作(或充装、检验)人员必须掌握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主管部门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6.5落实压力容器、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责任,加强巡回检查。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防容器超温、超压运行。
6.6气瓶充装前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气瓶检查,确认为合格气瓶后方可充装。否则须经抽空清洗或检验,合格后方可充装。
6.7发生以下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员工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停止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行车)运行或气体充装:
6.7.1 工作压力或温度超过允许值,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6.7.2 主要承压元件或根部阀产生裂纹、变形、泄漏危及安全运行时;
6.7.3 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已威胁到安全运行时; 6.7.4 发生安全操作规程中不允许继续运行的其它情况。6.8严禁将压力容器和管道用作起重作业的锚点、电焊零线。
7、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的检验与维修管理 7.1生产部每年11月15日前负责编制下压力容器的检验计划,经设备副总经理批准后报衢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并负责组织实施。
7.2压力容器必须按照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定期进行检验,在使用过程中有严重损伤或腐蚀的应提前检验。
7.3在进行设备大、中修和系统停车检修时,必须落实并完成相关压力容器的检验检修工作。
7.4压力容器的改造、缺陷返修方案与压力容器的降级、报废,实行分级审批的办法:
7.4.1、I、II类压力容器的检修方案由车间机械员提出,车间分管主任批准后实施,报生产部备案;III类压力容器的检修方案由车间机械员提出,车间分管主任审查后,经生产部审核、设备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7.4.2、压力容器的改造与压力容器的降级、报废办理设备变动手续。
7.5车间根据气瓶周转情况,检验本公司到期瓶,并做好台账记录,每年12月底上报生产部:
7.5.1气瓶检验数量; 7.5.2、全年气瓶附件使用量; 7.5.3、全年气瓶防腐情况; 7.5.4、全年气瓶周转情况;
7.6压力容器(管道、气瓶)发生事故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8、压力容器(管道、气瓶)的安全附件管理
8.1安全阀(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泄放量。选型和配置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规格型号或拆除。确需变动的,必须进行校验或提出申请,并报设备副总经理批准。
8.2安全阀与容器之间及安全阀后装设截止阀的,运行期间必须处于全开位置并加铅封。如需动用该阀,应经车间分管主任审核后,指派专人操作,并做好操作台账记录。
8.3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其开启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05-1.1倍,其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并作好铅封和台账记录。保管好安全阀校验报告并及时登记记录,存档保存至年底汇总,交生产部存档。
8.4爆破片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已腐蚀或超压未爆的爆破片应及时更换。8.5压力表的精度等级,I类容器不低于2.5级,II、III类容器不低于1.5级;其量程应为量高工作压力的1.5-3.0倍;其大小和位置要便于观察。压力表按定检要求定期检验,并应有铅封和有效标签。
8.6液位计的承压部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1.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强度试验,对用于易燃、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上的液位计应尽可能改用自动液位计。
9、起重机械(行车、电梯)的管理
9.1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都要按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装设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9.2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并执行起重机械的操作维护、检修检验和交接班等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在起重机械的明显位置应设置金属标牌,标明名称、型号、额定起重能力等内容。
9.3起重机械安装或购置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生产部将起重机械的相关资料逐级上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取得起重机械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试车、生产使用。
9.4使用单位负责其分管的起重机械登记建档,并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等。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所使用的起重面机械必须做到“四懂三会”(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9.5起重机械的工作地点要有足够照明和吊运通道,并应与附近设备、建筑物和电气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9.6生产部负责对起重机械逐台进行登记和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技术资料,以及历次技术检验报告、大(中)修理记录、改变原设计性能及事故记录等。生产部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要求,编制起重机械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9.7起重机械的大、中修计划列入设备检修计划,由生产部委外实施,检修单位必须持有起重专业安装、检修许可证,检修完毕由生产部、使用单位共同验收。
9.8如需对起重机械进行重大改造或改变原设计性能时,必须根据《起重机械设计规范》由生产部提出改造方案、委托设计图纸、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经设备副总经理审核、批准,并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后,方可投入改造。
9.9应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和检验,检查和检验的周期与内容按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十一、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1、市场部营销人员在进行我公司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应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2、用户反馈的内容:
1)、对本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
2)、对本公司生产及销售工作建设性意见的反馈;
3)、对其它相关工作的反馈。
3、用户可利用电话、口头或书面等方式反馈信息。
4、市场部应及时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登记,对用户提出的质量疑问或投诉,应与相关部门协商妥善解决,并认真填写《客户意见处理表》。
十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1、为增强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特殊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3、应急演练时间安排在每年五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进行。
4、应急演练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落实。
5、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十三、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1、充装站必须向用户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
2、协助解决用户在使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向用户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4、配合气瓶安全事故的调查。
十四、气瓶固定充装制度
1、根据国家新《瓶则》规定认真执行固定充装制度,不得充装其它单位和个人的气瓶。
2、积极主动和客户签定固定充装协议,做好优质服务。
第三篇:气瓶充装总结2013
鄢陵五洲燃气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气瓶充装工作总结
许昌市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鄢陵五洲燃气有限公司位于县城北关三里冢,现有职工51人,CNG汽车加气站管理人员3人,充装工6人,拥有产权气瓶600余只。
2013年在市、县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落实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气瓶管理的各项规定,并依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狠抓气瓶安全管理,建立了气瓶充装管理体系,并不断探索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积极消除充装站一切安全隐患,取得了各项工作好成绩。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安全工作认识、加强安全常识宣传教育
我们深知气瓶安全管理工作不但关系公司利益,更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在CNG充装站门口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版面,向司机宣传气瓶充装法规,和燃气安全使用常识等内容,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公司定期不定期经常开展安全知识、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评先依据,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针对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抢险预案二次进行了抢险、灭火演练。积极参加各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的作业人员培训,所有作业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
三、严把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关
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是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为此公司特指派有资格、有责任心的人员负责,对不符合充装要求的气瓶,特别是没有使用证的车用气瓶,更是严格把关。对充装检查合格气瓶按规定粘贴警示标签充装合格证,并填写好充装前后检查记录。
四、严把气瓶检验关
公司不顾经济利益,严格按照检验周期让车主到指定检测站接受检验,对到检气瓶提前通知车主,对没有检验的用户不予加气耐心教育劝其检验。
五、加强设备管理、定期进行检验
天然气充装设备、压力容器均由安全员每天进行检查测漏,定期负责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各种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对各类压力容器做到了登记并按时检验、校验,保障了设备的正常有效使用。
总之,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认为还有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距市、县技术监督局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计划在2014年新的一年里一如既往的做好气瓶的充装安全工作,消除气瓶安全隐患,重点加强充装站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努力将气瓶安全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2013年11月6日
第四篇:2015气瓶充装工作报告
2015气瓶充装工作报告
株洲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今年本厂气瓶充装工作在地、市两级质监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实现全年充装气瓶50余万只,未发生一起职工伤亡、中毒、泄漏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及时更新、修订法规制度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以及《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的规定,本厂组织相关责任人员认真对充装工作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进行了辨识和更新,并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对《充装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了评审修订,保证了充装管理工作使用的法规、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气瓶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气瓶整治
气瓶安全管理是本厂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气瓶充装和使用安全的基本保障,在这一点上本厂的思想认识是十分清楚的,针对气瓶管理,我们主要实行“三定期”管理,即定期开展气瓶普查整治,定期对气瓶进行检验,定期对气瓶清洗保养。截至12月底,全年共检验气瓶 3484只,清洗保养气瓶 1159 只,报废处理不合格气瓶683 只,这样以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气瓶质量出现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充装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及相关法规规定,本厂建立了以厂长负责的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部门安全责任制度,制定了气瓶建档标识、充装检查、气瓶定期检验与维护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编制了各岗位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根据《条例》和《许可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厂认真开展相关作业人员资格培训和设备注册登记工作,按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持了去年“四个100%”,即人员持证上岗率100%,设备注册登记率100%,设备检验率100%,安全附件检验率100%,实现了“三落实、二证、一检验、一预案”管理。
在2011年充装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部门的标准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安全工作仍艰巨而繁重,譬如: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还比较落后,不仅人力投入大,而且实际操作性不强。另外,气瓶使用单位(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在气瓶使用过程中不留余压、气瓶倒放、混放、场地紊乱等情况严重,加之国家没有完善的针对气瓶使用的强制性法规,气瓶使用单位(操作工)自律性差等因素,造成气瓶充装单位的充装风险增大、气瓶报废率高、安全投入增大。如何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气瓶使用效率,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加强气瓶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株洲市华龙特气 2015年6月23日
第五篇:气瓶充装单位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气瓶充装单位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截至至今本小组共检查泰安市金通燃气有限公司、泰安中油华气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第二供应站、山东省昆仑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3家单位,检查中共发现安全隐患3处,现场整改完成。
其中泰安市金通燃气有限公司符合监督检查要求,泰安中油华气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第二供应站充装记录不完整且保存不完善,站前检查点未发现醒目标志,山东省昆仑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充装记录保存不完善。
201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