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管理(资料)
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管理
(文本根据教师授课录音整理)
董国庆
同志们,下面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管理这一章。这一章共分四节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首先我们从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来看,2007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了5241952起,死亡98340人,接近10万人,每天死亡269人,可见每天约有269个家庭陷入悲剧中。有人估计,一个人的死亡会影响到近30个人,会给一个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个亿。美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仅死亡了162人。
我们再来看一则大的事故,特别是一些重大或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之大,社会影响之大,影响周期之长。
2004年11月21日,东航一架客机在包头失事,死亡55人,经济损失达10亿元,其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超亿元。2008年胶济铁路发生列车相撞事故,造成了72人死亡,416人受伤,有些人是伤势非常严重。可见经济损失之大。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引起广大市民恐慌及中外关注,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2007年,湖南凤凰县大桥坍塌事件给当地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我们再来看,1994年12月8日,新疆 “克拉玛依宫”
火灾死亡323人,其中在部分是儿童,受害者家属的悲痛至今难以平息。1979年,温州电化厂发生的氯气钢瓶爆炸事件,当场死亡59人,779人住院治疗,上万人在城市边缘地区动迁,目前还有很多致残的人员。所以说生产安全事故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之大,影响之大,周期之长,是我们大家还是记忆犹新的。
我们讲第一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特点。要讲特点我想要从我国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特点和浙江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特点从两个方面来讲。先来讲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特点,这里有第四。
第一,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的行业以及领域事故多发。在事故死亡人数的构成中,全国道路交通占了死亡人数的77%,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约占了13%,在工矿商贸死亡人数中,煤矿约占死亡人数的一半。特别是道路交通,全国10万人的死亡中,大约有8万人死在道路交通上。在近2万人工矿事故中,有近1万人的是煤矿事故死亡。在危险化学品或烟花爆竹这几年来也是事故多发、高发。
第二,受区域经济结构不均衡的制约,东部地区事故总量比较大,中西部地区特大事故比较多,单位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高。从2003年以后,事故死亡总数前四位的是广东、山东、浙江和江苏。这几年浙江省死亡人数都排在全国
第三位,而我们的经济总量是全国的第四位。这四个省都是经济大省,四个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了全国的一半,事故残废人数占了全国的1/3。特别是我们的东部,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死亡人数也和我们的经济增长基本一致,那么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但是他们这边的企业相对比较大,大企业多,小企业少,那么企业人数总数多,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就往往就是大的事故。
第三,从全国来看,小企业事故多发。小企业事故多发主要是由于安全投入少等等原因。从2005年1—5月小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18起,死亡401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煤矿同类事故的78%和59%。
第四,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特点,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都是违章所造成的,农民工成为事故伤亡的主要群体。农民工由于安全意识低,安全知识缺乏,违章作业频繁,发生事故后也不能正确施救。2007年1到7月份,浙江因硫化氢中毒不能正确施救共造成了死亡11人,所以从全国看,那么我们这里还可以举出很多事故的例子。
先看我们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事故大省。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浙江的安全生产事故与经济总量GDP增长相一致。2007年浙江死亡了7369人,事故死亡跟我们的经济增长成正比,经济增长的各城市死亡情况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去年
杭州市死亡了1031人排在第一位,宁波死亡1010人,排第二名,温州死亡873人,排第三名,再下来就是台州市,去年死亡820人,排到第四位,后面接着是绍兴、金华、嘉兴。所以跟我们各市GDP 的总量相对于成正比。这是在浙江的第一个特点。
浙江安全生产事故的第二个特点,交通是第一杀手。去年交通死亡是6328人,占全省死亡的85.9%,可见交通死亡是主要的杀手。浙江每天在道路交通上死亡的人有21、22人。是浙江事故死亡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经济企业占了死亡事故的98%以上。由于浙江的经济特色,大量的民营经济、大量的私营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温州、台州都是民营经济。由于民营经济先期投入少,人员素质差,造成了我们事故的高发。这是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浙江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主要集中在一些高危行业。高危行业死亡中现在建筑排第一,从大建筑来说一年大概有200多人死亡。
第二个行业是矿产,就是工矿行业中的矿产。浙江矿产企业大概有2000家矿产企业,其中地下矿产200家。去年浙江工矿死亡81人,高危行业总的死亡691人。也有相对比较高的比例。
高危行业还有危险化学品。浙江是一个化工大省,全省
有化工安生生产私营企业大概有接近2万家企业。我们化工一年也有几十个人的死亡。06年死亡是有30个人,07年死亡我们大概降到10个人左右。所以我们危险化学品也是我们死亡事故的高发行业,所以是浙江事故的第四个特点,浙江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主要集中在高危行业。
第五个特点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工矿事故中占的比列相对比较高。在769人的死亡中,外来务工人员大概要占到83%左右。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素质低,文化程度低,从事的岗位危险和辛苦,也缺乏安全知识的培训,所以外来务工人员是死亡的弱势群体。这是我们第五个特点。
第六个特点,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是责任事故。我们的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浙江这几年来发生的是事98%以上都是由于我们的管理不到位,由于我们的操作人员不到位,引起了事故发生。特别是我们的操作人员,我们的员工操作,违反三违,违反劳动纪律,违反规章指挥或违反劳动纪律,我们是叫三违。还有“三超”,交通事故是三超,超速,超载,超线,三超引起了我们的责任事故。所以大量的事故都是责任事故。浙江的事故特点主要是这六个方面。
我想从事故来看,我说主要是有这几个事故类型吧,我介绍一个这几年来浙江的事故的几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就是生产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有限的空间。
这几年来,每年都有五六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硫化氢中毒这种事故比较多地发生在有限空间。例如:
◆污水处理厂现场作业。◆在焊接过程中。
◆在一些酒厂、造纸厂的地窖。
第二个类型就是建筑事故主要是高空坠落。高空坠落倒塌事故,建筑事故中主要的事故特点。
第三个类型就是消防事故主要是由于线路老化,电线的问题,占了我们火灾事故的70%-80%这么一个高的比例。去年温州发生的12.12火灾事故,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一楼的多多鲜花店电线的问题,引起了二楼一个娱乐场所发生火灾,当时有200多人在里面跳舞。发生火灾以后,造成了21人死亡,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事故的特点也让我们很好地去分析,去应对和回避这些事故。这是我要讲的是第一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特点。
第二节要讲的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与预防。
我们首先来看预防的方针。2006年3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三十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反应了我们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方针。胡总书记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
真。胡总书记提出四个要:
一、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政府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职责,确保企业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这里胡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责任主体,三个自责。
二、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紧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增强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治观念,认真查处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要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纠正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四、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治本力度,加大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大力建设安全文化,形成有利于安全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预防的方针。我想我们胡总书记在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是很好的,反应了我们安全预防的方针。
第二个方面,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这里提出了五个主要环节。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环节,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人们对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程度和主观努力程度,是安全生产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入手。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能够形成这样的观念:第一个观念是以人为本,以安为先。第二个是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是最大的效应,这是第二个观念。第三个观念是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所以要形成这三个观念。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1.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特别是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通过政府网站、门户网站等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2.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寓教于乐地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千里行”等活动。
3.通过评选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全社会以“遵规守纪,安全生产”为荣的良好风气。
预防环节的第二个环节是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我想首先要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面就明确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宪法是我们的母法,是我们的国法。再来看我们的综合法律安全生产法。我们02年12月1号实施通过人大常委会产生的安全生产法,是我们安全生产的大法。还有专
门的法律,矿山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还有相关的法律:建筑法、电力法、民用航空法等,再有我们的国家公约,国际劳工公约等。这都是我们要遵守的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行政法规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07年刚刚经过重新出台的条例,对安全生生产的事故报告的要求,或调查处理都做了明确的要求。还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生生产许可证条例,美化安全检测条例,这是行政的法规。还有部门规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这是我们国家当时的安全生产局一号令就规定了,第一个令就是令。还有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这是我们06年11月1号开始实行的浙江省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这是我们建立健全法规,贯彻依法治安的方针。
我们当前在法治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是两个方面:一,加快安全生产法配套立法进度,二,当今的工作就是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是我们现在要加大安全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所以在当前的我们的方略,就是在方面。
第三个就是我们与防盗环节,重要环节,就是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那么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这里面有七大责任:
一、宣贯执行法律法规。不仅有有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浙江省的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行政来提高全体人们群众的
法律意识。
二、政策引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政策引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主要是要明确一些产业政策,包括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设备。特别是一些高危险性行业里,有些落后设备需要被禁止使用的。
三、依法行政许可,做好源头管理。依法行政许可,主要是要落实通过严格遵守条件,谁审批谁负责。
四、搞好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大投入,支持技术改造。基层基础工作,基础建设,是我们的安全生产的重点。
五、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我们安全生产管,叫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事中是我们的检查,事后是我们的救援。最后一道关口就是救援,前面我们出了问题,最后关口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建立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六、要加强对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培训是花钱最少,效果最好的安全监管的手段。我们这几年浙江省每年都要组织1000人的培训。这是第六。
第七就是依法查处事故。这是由政府来查处事故,落实对责任人的追究。这是政府监管的职责。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法》规定其主要负责人有六大职责。在安全生产法里明确规定。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这是第三个环节。
第四个环节推动安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也是安全监管突进本质安全的需要。安全生产状况的彻底改善和根本好转,最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当前科技进步,安全科技的状况有三种情况:
(一)基础薄弱,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
(二)缺乏政策支持,没有固定的安全科技经费渠道。
(三)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那么这是第五个环节就是要加大安全投入。目前我国安全投入所存着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仅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投入欠帐就高达500亿元。浙江仅有的一个煤矿也存在安全欠债。去年省政府下决心投入了5600多万资金,重点解决了它的安全隐患问题。
那么解决的方面,还是由国家、地方或企业这三个渠道,来加大安全投入。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加大财政投入。现在
国家对煤矿每年投入30个亿。现在地方建立固定安全生产经费支出渠道。这几年财政也开始重视了安全生产,省里每年为矿山应急救援投入一千万,每年投入应急救援基地的建设费用高达1500万。从今年开始,地方政府,像绍兴、宁波,财政也给予安全经费支出,上虞每年支出500万。当然根本还是在企业,企业要按规定标准,提起安全费用,专款专用,要确保安全费用的到位。主要是从这三个层面来解决,是第二讲。
第三节,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这里面主要是有三点,我想讲三点,一是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二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是事故现场救援三个方面来讲。
先来讲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体系建设我们哎哟贯彻三点原则,一是条块结合,熟地管理的原则,二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三是一专多能,平专结合的原则。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又要依托现有资源的原则。
那么在急救援体系框架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006年2月21日成立。目前,在矿山、消防、核工业、水上搜救、铁路、民航、国家电网等行业和领域,已初步建立了专业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区域性救援基地和救援队伍。但覆盖全国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尚未形成,集中指挥、协同作战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我国将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需要,在国家层面设立专业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再把全国分为6个大的区域,并分别在这6个区域设立6个大的应急救援基地。在这些大的区域的应急救援基地,设立救援培训、救援演练机构,并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每个省也要建应急救援中心,每个地级市也将建应急救援中心。这样,自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海事、消防、矿山等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大区应急救援基地,再到省、市成立的应急救援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援指挥体系。
我们浙江省安监局,也刚刚得到省政府的批复,成立浙江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给我们五个人员编制,中心一个主任,一个副主任,我们正在积极筹建。像一些大市宁波、杭州最近这两市都明确要建立市一级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省政府有应急办,每一个市有应急办。市应急办跟我们专业的生产安全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互相结合。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图,急救援体系框架图。是从我们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在它下面设一个区域应急救援基地或者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然后在到我们省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专业性应急指挥中心对下到地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这么一个框架建设、体系建设。我们在看应急相应机制。低下怎么进行响应,从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到应急救援的省级应急救援,或专业应急救援中心,在到应急救援的队伍,我们地区一级的和到县一级的,在到企业,我们应急相应机
制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那么从物质调动,和我们人员的调配,它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我们从上来看应急预案。
第二个就是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级别,目前我国分为五个级别。应急预案的级别一个是国家级预案,一个是省级预案、市/地级的预案,县/市级、企业的预案。省局、省政府现在都做了很多预案,包括我们的矿产,危险化学品,我们都了预案。地、市一级现在也在各行各业都有预案,特别是对高危企业的行业,我们现在都明确要求,作为一个许可证的一项条件,必须要有预案,而且预案都要是严密的预案,每年都要有每年的要求,预案不是编编给我们看看的,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能操作的预案,所以分为五级。关键的预案还是在企业,一般的事故要企业是第一反应,就地解决,最快的时间解决。是我们的事故应急预案。那么事故应急的基本内容,这里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应急组织,包括应急指挥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应急启动和行动程序、各部门职责、现场组织指挥负责人和关键人员姓名等。
(二)保持通迅网络畅通
(三)特殊应急设备和设施的调度
(四)建立专家咨询系统
(五)发动志愿援助组织,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
所以我们一般要求预案就是这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就是我们来看一下事故现场的救援。事故现场救援的特点,主要是有三个特点,(一)迅速。建立快速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
(二)准确。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预测其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
(三)有效。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和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落实情况,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是现场救援的特点。
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一)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二)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三)消除危害后果(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防止对人和环境的继续危害),做好现场恢复;
(四)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这是事故现场的四个要求。
那么我们前面讲的是第三节。那么下面我讲第四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这是最后一节。这一节我想主要是看一下几个内容。第一,事故的分级。根据我们07年国务院新颁布的493令,事故调查,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的条例新出台,那么它对事故进行分级。目前事故分级主要分为四级,一般事故,三人以下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是三人至九人的事故;重大事故是三十人以下,十人以上事故死亡的重大事故;三十人以上是特别重大事故。这里我们分为四级,分为四级。这是一个事故的分级。
第二点就是事故报告。国家条例493号令都有明确的规定,事故的报告的要求就是逐级上报,然后一般事故就是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是由县级安监部门报给市级安监部门,再上报省级安监部门。较大的事故,是由省级安监部门向国家上报。重大的事故,就是要国家总局要保国务院,然后它在上报的时间上它都有明确规定,就是企业发生事故在第一时间就要向当地县级安监部门上报,县级安监部门向市级安监部门在两小时之内要上报,市级安监部门向省级报告也要两小时之内上报,省级安监部门向国家报也要两小时之内上报。所以在上报时间上,国家都有明确规定。所以我们是叫事故报告,都是要迅速的将事故报告。
第三点,接报处臵,就是接到事故报告怎么处臵。这里面有这么几点需要注意的,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这里就是第一个事故处理现场处臵的原则,要立即赶赴现场。
第二个就是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
故现场,就是对现场的有关的证据都要进行现场保护,便于后面的事故调查和处臵,能够取证。
第四就是事故发生的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主要是对事故责任人的控制,所以接报处臵当中主要是把握这三个原则吧。
第四节的第四点就是事故调查。事故调查首先要搞清事故调查的权限。现在根据493号令啊,事故调查的权限又进行了调整。死亡人数在3人以下是由县级人民政府,也就是死1人2人是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的。那么3人到9人的,是由市一级的人民政府来组织调查;省里是设10人以上,29人以下的,是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30人以上是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来调查。
一般政府调查都授权给我们生产安全监督部门来组织调查,那么事故调查,在事故调查当中现在主要是有这么几点需要进行注意的,第一,事故调查可以授权政府直接调查,也可以授权委托有关管理管理部门来进行调查。例如,交通就是公安部门,火灾就是消防部门来组织调查。
第二,上级政府认为必要时,可调查由下级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例如,媒体关注的事故,本来是由下一级调查,但是也可以让上一级来进行调查。
第三,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规应当由上级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四,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第五,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就是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部门也直接可以组织调查。
这里先要强调事故调查有三条原则,我想事故调查组成之前,还要讲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查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查清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重要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这是第一个原则,要以事实,要查清。
第二个事故调查组是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像负有道路监管的就是公安交通部门,像建设项目就是建设管理部门还有检测机关、公安机关 工委。我们按照国家现有的规定,最近的规定,还应该邀请人民监察院派人参加,邀请监察员参加。监察院主要是对我
们政府部门进行责任监管,到底政府有没有失职。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调查组的组成就是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三个原则,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五点,事故处理。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二,有关机关按照批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浙江省这两年以来大概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处理也有四五十个人了吧。
三,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企业里面,一般企业的法人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有时候老板也深有体会,挣了再多的钱,不安全生产,最后经济损失惨重,还可能负有刑事责任,所以教训深刻。
四,事故发生单位按照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重点还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
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四节的第六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工作。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我们还要妥善组织好事故的善后工作,特别是死亡家属和受伤人员的治疗工作,那么主要是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维持社会的稳定,所以媒体一方面要对事故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对社会稳定负责。所以这方面我们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做好宣传的舆论工作。
第二,做好遇难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稳定情绪。稳定遇难家属情绪。
第三,制定切实的事故伤亡经济赔偿政策。现在煤矿事故赔偿金额为20万。浙江的事故赔偿,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要30万以上。按照我们省领导的要求,赔偿金额还要提高,要提高事故的成本。还有企业抵押金制度,原来企业没有给留足钱,一旦出现事情他还承担不起责任,所以现在我们事先收取风险抵押金。
第四,对受伤人员要落实切实的治疗,落实治疗经费,尽量减少受伤人员的致残程度,是我们的责任。
第五,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所以善后工作也包括落实到整改措施,这是我想讲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管理,总的是四节。
那么最后一个小结吧:本章从分析我国及浙江省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特点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以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强化安全责任、推动科技兴安、加大安全投入来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通过高效的应急救援来减少事故发生所致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又通过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事故调查处理来达到整改隐患、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目的,事故预防、应急救援、事故处理,三管齐下,共同确保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
第二篇:集美区侨英街道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集美区侨英街道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与依据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福建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厦门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集美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辖区内以下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1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2)街道办事处有能力应急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3)街道办事处认为有必要响应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本预案中“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1.3预案体系
本预案系《集美区侨英街道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专项预案。
街道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本预案、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街道有关部门(单位)事故应急预案、各社区的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重大活动事故应急预案等组成。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街道领导和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街道安委会”)组织协调下,各社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生产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发生事故的企业是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事发地的社区为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有关部门应当与街道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和预案演练等工作。
2.组织体系
全街道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为街道安委会,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为设在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街道安委会指导协调街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街道有关部门、各社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各自的职责,负责建立相关专业的指挥机构以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制订、管理并实施本部门相关应急预案,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的事故应急处置组织协调工作。
2.1街道安委会职责
负责领导、指挥、协调辖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对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街委的决策部署,领导、组织、协调辖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灾难应对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适时发布启动本预案和终止应急响应状态的命令。
(3)向街委和区安委会报告事故和救援情况,必要时,请求协调支持。
2.2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职责
(1)承担辖区生产安全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2)在街道安委会的领导下,组织协调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工作。
(3)组织督导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监测和预警系统。
(4)综合监督、指导各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组开展活动,建立健全辖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评估分析一般事故风险隐患,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5)组织开展辖区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组织辖区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辖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牵头组织生产安全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6)对本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和监督检查。(7)承担街道安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2.3有关部门(机构)职责
(1)党政办:负责组织指导事故应急救援相关的新闻发布、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协调解决新闻发布、报道中出现的问题。(2)派出所、边防所:牵头负责道路交通、民爆物品等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以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的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
(3)消防中队:承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
(4)区重点建设项目的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由项目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协调。
其它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和处置工作的需要,在街道安委会的组织、协调下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
2.4专家组及职责
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和部门应急救援职责,参与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工作;参与事故调查。
2.5各社区职责
各社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办事机构,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职责,做好辖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对工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所属社区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并根据需要成立本级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未开设之前)。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处置、救援、善后、保障工作;及时向应急领导机构及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报告事态发展及应急救援情况。2.6生产经营单位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责任主体,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预警措施,健全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资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做好事故应对工作。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负责本单位受灾难威胁人员的疏散、物资转移、关停设施,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协助事故应急救援,做好自救工作。
3.预防预警与信息报告 3.1预防与监测
(1)有关部门及社区应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及监管领域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普查,建立健全并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进行风险分级,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有效的监测监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建档,进行监控并定期检测、评估,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及时汇总分析事故隐患和预警信息,认为可能发生事故的,应当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按照规定向街道安委会办公室以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2)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街道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包括事故灾难信息接收、报告、处理和统计分析等。加强同各类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联系,及时获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相关部门和单位发现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险情,或者其它灾害、灾难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时,应及时通报社区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并同时报送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属于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灾难风险信息的,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应及时上报区政府和区安委会办公室。
(3)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设立24小时隐患举报电话(6155001),接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事故信息报告。各有关单位和社区要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对本行政区域及监管领域内的重大危险源单位定期进行检查,责令有关单位采取防范措施。
(4)有关部门和各社区应制定并完善本部门、本区域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安排应急资源储备,做好应急保障各项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按有关法规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制订应急管理制度,建立本单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证处于良好、可用状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依法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加强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教育,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救援程序,掌握防护装备和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5)有关部门和各社区接到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信息后,应立即研究应对方案,报送相关信息,通知有关单位采取相应行动,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事态严重时向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上报区政府和区安委会。
3.2预警与应急准备
Ⅳ级预警(蓝色预警)根据区政府或区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并适时解除。
在重大节假日、重要会议、特殊季节,或者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其它突发事件尤其是台风、暴雨、寒潮、雷击、滑坡等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时,以及在本行政区域内连续发生多起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外地发生有特别影响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同一原因造成多起事故时,根据上级指示、气象预报、或者以往预防事故的经验,街道可采取召开会议、下发预警通知、约见、群发短信、网上公告等方法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提出预防措施和要求,必要时采取专项检查、治理等措施,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在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发布预警信息,进入预警状态后,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有关部门和事发地社区应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和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①组织加强对事故发生、发展情况的评估和预警工作,随时掌握事态进展情况。
②针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并妥善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
③通知有关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集结待命状态,调集应急所需的物资装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④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
⑤不能保证安全的,应报请区政府或区安委办督促生产经营单位采取立即整改、局部停产或撤出人员、全部停产等紧急措施。
3.3信息报告
(1)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规定在1小时内向街道及安监部门、主管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事发地社区、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处理并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同时抄送区安委会办公室。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处理,并在1个小时内负责对口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详细地址、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2)各社区和有关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信息后,应当立即分析处理,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3)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接到社区及有关部门转来的事故灾难信息后,应立即核实处理并及时反馈。
(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区安委会办公室、有关部门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资料。
(5)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中的伤亡、失踪、被困人员中如有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人员或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或有关部门,应及时通报区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处置。
(6)如发生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街道安委会办公室、相关部门,要及时向街道党政办通报情况,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按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附件)实行分级响应,响应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Ⅱ级、Ⅲ级、IV级:
(1)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安全事故时分别启动I、Ⅱ级响应,按《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福建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厦门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集美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执行,街道及其相关部门、事发地社区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援,并立即向区委、区政府、区安委会报告。当发生的事故超出本区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请求区政府及区安委会协调支援。
(2)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安全事故时启动Ⅲ级响应,事发地社区应立即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同时向街道及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报告。街道安委会事故分别对口上报,并立即采取处置措施,超出街道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或事故灾难进一步扩大时,街道安委会应立即请求街道协调支持,由有关部门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3)发生或可能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时启动Ⅳ响应,街道应迅速组织有关力量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区政府及区安委会办公室报告。
4.2应急响应程序
(1)街道安委会办公室的应急响应程序
进入Ⅳ级以上的响应时,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进行以下响应:
①及时向区政府和区安委会办公室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②加强与事发地社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③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与、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按照街道安委会领导的指示,组织街道安委会有关成员和专家现场研究应急救援方案。
④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机构、专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待命,或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援,为现场应急指挥提供支持和保障。
⑤必要时,报请区政府调配救援物资装备和人员。⑥对可能或者已经引发其他突发事件的,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同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
⑦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2)相关部门的应急响应
进入Ⅳ级以上的响应时,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进入响应状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区政府及区安委会办公室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申请组织协调。
(3)事故发生单位和所在社区的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发单位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应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控制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不论事故的影响范围、事发地社区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边处理边报告,不得隐瞒、拖延、贻误救援时机。4.3现场处置措施 4.3.1指挥和协调
(1)事故应急救援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由街道安委会主任或者指派有关人员直接指挥协调。在街道安委会派出或指定现场指挥人员之前,事发地社区主要负责人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
(2)当国家、省、市启动应急处置程序时,服从国家、省、市有关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
(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按相关应急预案及现场应急方案迅速、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事发地社区及有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全力控制事故灾难发展态势,防止事故扩大。同时,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应急救援队伍进入救援现场。
(4)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根据事故灾难的情况,按照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参与或者直接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5)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本系统和其它参与部门应急力量对本领域(行业)事故实施应急救援,派出部门负责人、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向街道安委会办公室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6)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现场情况,会同有关专家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救援需要成立相关专业救援工作组,按照分工开展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同时,组织事发单位和事发地社区,严格保护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改变事故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记、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制作现场视听资料,做出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4.3.2紧急处置
(1)当事故灾难现场事态出现或者可能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2)本区行政区域内、跨社区的影响较大的紧急处置方案,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出,报请区政府批准后实施。跨本区行政区域、跨领域的影响重大、特别重大的紧急处置方案,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出,通过街道报请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4.3.3安全防护
(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①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②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负责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必要时,通过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及市安委会协调支持。
(2)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有:
①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方法、范围、路线、程序。
②指定有关部门负责组织群众疏散、转移。③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④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4.3.4警戒保卫
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部署下,由派出所或边防所及事发单位保卫机构组织实施:
(1)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区域内人员及财产的安全。(2)负责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现场警戒封闭,阻止未经批准的现场拍摄、采访等活动;控制旁观者进入事故现场和事故危险区域。
(3)负责交通管制,进行人员、车辆疏导和分流等工作。
(4)防止和处理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其它刑事、治安案件。
4.3.6社会动员 街道视情况需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它物资,要求有关单位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
4.3.7监测评估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成立事故现场监测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和评价监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影响,为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4.4应急终止
(1)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即为应急终止:
①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和隐患已经消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②遇险人员获救或部分失踪人员经全力搜救、确认无生还希望。
③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已经消除,无继发可能。(2)应急终止的程序
①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或事故责任单位提出,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报请启动机构批准结束应急处置工作,并宣布终止应急状态。
②由现场救援指挥部向各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灾难,街道配合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
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由街道及其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需要上级援助的,由区政府提出请求报市政府决定。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由事发地社区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需要相关部门援助的,由街道提出请求报区政府决定。
善后工作涉及商业保险的,相关保险机构应当及时开展保险理赔工作。
5.2事故调查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由区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5.3总结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结报告由街道报区政府,同时抄送区安委会办公室。必要时,由街道安委办公室对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行动组织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意见,并报街道及街道安委会办公室。
6.保障措施 6.1技术保障
街道安委会办公室组织成立区安全生产专家组,充分发挥各专家组作用,研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重大技术问题,建立应急信息数据库,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各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积极采用应急救援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强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2应急队伍保障
(1)孙坂消防中队为街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核心力量。街道依托消防大队建立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各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专业救援队,作为辖区事故灾难的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2)危险化学、建筑施工、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或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专兼职救援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使应急救援人员掌握应急管理和救援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事故及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先期处置和配合、协助专业应急队伍开展救援的能力。
(3)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负责检查并掌握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准备情况。6.3物资保障
(1)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或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2)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监督和掌握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6.4资金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无力承担的,由区政府协调解决。政府处置事故所需工作经费按照财政有关规定办理。
6.5通信与信息保障
(1)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建立辖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通讯录,掌握安全生产专家的联络方式。各级、各类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地或本领域参与应急部门、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以及备用方案。
(2)街道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负责建立健全本部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信息系统,为应急救援提供信息保障。
6.6宣传、培训与演练(1)宣传
各社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进行应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危险意识和应急知识;各种媒体提供相应支持。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当与所在地社区建立互动机制,向周边群众宣传有关应急知识。
(2)培训
有关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行业领域专、兼职的应急队伍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技能与实战能力;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应当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内容列入行政干部培训课程。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本单位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3)演练
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指导、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其中,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街道要根据本辖区的应急工作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各企事业单位也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依法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演练。要通过应急演练,使参与应急救援的机构和人员熟悉应急程序和各自职责,掌握应急救援的技术、方法;检验应急预案,发现不足之处,加以修订完善;发现应急指挥协调、人员队伍、装备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加以改进。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实施或演练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街道安委会办公室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报区政府审批后实施。
各社区、各部门和专业应急机构应按照本预案相关内容,制定本社区、本部门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报区政府备案,同时抄送区安委会办公室。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1)对在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负责人,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依法参与、支持、配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提供便利条件。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依法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车辆、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或拒绝。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合理补偿。
7.3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街道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7.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8.附件
安全事故等级标准 8.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2)国内外民用运输航空器在我市境内发生的,或我市民用运输航空器在境内外发生的坠机、撞机或紧急迫降等情况导致的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3)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或单船10000吨以上国内外民用运输船舶在我境内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以及港口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水上突发事件。
(4)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遭受破坏,造成行车中断,经抢修48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5)重要港口瘫痪或遭受灾难性损失,航道发生断航24小时以上。
(6)造成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30%以上,或造成城市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0%以上;或因重要发电厂、变电站、输变电设备遭受毁灭性破坏或打击,造成区域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的20%以上,对区域电网、跨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7)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遭到破坏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通信事故。
(8)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造成全市支付、清算系统瘫痪的事故。
(9)城市5万户以上居民供气或供水连续停止48小时以上的事故。
(10)造成特别重大影响或损失的特种设备事故。(11)大型集会和游园等群体性活动中,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事故。
8.2重大安全事故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事故。
(2)国内外民用运输航空器在我市境内,或我市民用运输航空器在境内外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3)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3000吨以上、10000吨以下的非客船、非危险化学品船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水上突发事件。
(4)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遭受破坏,或因灾严重损毁,造成通行中断,经抢修24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5)重要港口遭受严重损坏,航道断航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
(6)造成跨区电网或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10%以上、30%以下,或造成城市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50%以下。
(7)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信、信息网络、特种设备事故和道路交通、城市供水、燃气设施供应中断,或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停水、停气24小时以上的事故。
(8)大型集会和游园等群体性活动中,因拥挤、踩踏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9)其它一些无法量化但性质严重,对社会稳定、对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8.3较大安全事故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元以下的事故,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事故。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或500总吨以上、3000总吨以下的非客船、非危险化学品船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水上突发事件。
(3)繁忙干线铁路行车中断6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其它线路铁路行车中断10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公路主干线遭受破坏,或因灾遭受损毁,造成交通中断,经抢修12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行。
(4)造成跨区电网或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以上、10%以下,或造成城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10%以上、20%以下的事故。
(5)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的通信、信息网络中断及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城市供水、供气等事故。
(6)大型集会等群体性活动中,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8.4一般安全事故
(1)造成3人以下死亡(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或1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或500总吨以下的非客船、非危险化学品船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威胁的水上突发事件。
(3)公路主干线遭受破坏,或因灾遭受损毁,造成交通中断,经抢修6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行。
(4)造成跨区电网或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以下,或造成城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10%以下的事故。
(5)大型集会等群体性活动中,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第三篇:灾难应变和生产恢复管理程式
災難應變和生產恢復管理辦法
一.目的:
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出應急和回應,以降低可能發生事故後果,特制定本應變措施。
二.範圍:
本措施適用於公司區域內有可能發生的工傷事故火災、爆炸事故以及特殊的氣候﹙如颱風、暴雨洪水等﹚緊急情況。
三.權責:
1.後勤部門負責制定重大事故的應急計畫。
2.後勤部門負責進行安全消防技能培訓和消防演習。發生火災時組織救護工作。
3.後勤部門負責與消防、醫療單位聯繫。
4.辦公室、生產處、後勤部門負責遭受颱風襲擊或發生洪水災害時組織搶險工作。
5.後勤部門主管負責應急現場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工作。
6.管理部負責組織救災工作,審查相關重大報告、採購協議、協調後續工作…等。
四.定義:
一般事故︰擦傷、挫傷、割傷、燒燙傷(一級)等。重大事故︰四肢骨折、眼睛失明、危及生命…等。
五.應急作業流程︰
1.公司成立應急準備領導小組,由組長擔任,組員由全
體員工組成。
2.是故意發生部門成立應急隊並落實應急措施。
3.每年舉行一次應急演習,驗證應急計畫和措施。
4.後勤部負責製作消防隊、醫院等單位以及公司相關部
門、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的通訊聯絡表,並與勞工局、衛生局等保持聯絡,已獲取安全及衛生方面的相關訊息。
※ 火災發生事故時:
a.火災發生時,發現人員應迅速將資訊傳遞給 後勤部,由後勤部聯絡各部門及消防隊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災。
b.若火勢不能控制。再應急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隊,報警時必須講明起火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公司電話號碼公司電話號碼公司電話號碼公司電話號碼等詳細情況,公司電話號碼公司電話號碼等詳細情況並派人到路口接警。
c.後勤部負責組織人員將受傷者送醫院獲通知 院趕赴現場進行緊急救護。
※ 工傷事故發生時:
a.生產發生工傷事故時,最接近傷害者之同事或幹部應立即反應部門主管,並立即反應後勤主管進行後續處理。
b.如重大工傷事故者,後勤主管應立即安排車輛緊急送醫治療,並通知負管理代表進行後續問題。※ 自然災害發生時:
a.自然災害指水災、地震、颱風、人為不可抗拒的災害。
b.如可預知的自然災害(颱風、水災),後勤部主管應事前做好預防通知與準備。
c.自然災害發生時,後勤部主管應組織就災工作,並進行後續工作。
六.糾正與完善:
事故發生後後勤部應組織進行原因分析,填寫(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紀錄),針對導致以外事故的原因,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培訓等,應採取糾正措施。
七.生產恢復流程:
※物資損失的補救:統計物資損失數量,並填寫報
告、報送相關主管審核。
資財部填寫物資採購申請單,報送相關主管辦理採購業務。
※ 設備的損失補救:由組長報告損失情況,送達公
司高級主管審查。由組長填寫採購申請單,報送採購等相關部門辦理購置業務。
※ 人員的補給調配:統計人手情況,報由公司主管
討論人員增補和調派工作,或招聘新進人員。※ 工作設施環境的補救行動:由總務部統計並報告
工廠基礎設施及環境受損情況,由高級主管部門審查做補救。
※使用檔:
1.資產管理制度
2.設備設施維修制度
3.採購管理程式
4.人力資源管理
5.其他文件
八.使用表單:
※ 資產統計表
※ 設備設施清單
※ 設備報廢(維修)申請表 ※ 人員培訓紀錄表 ※ 其他表單
第四篇:社区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社区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本社区居委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职责,规范消防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编制依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消防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消防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广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惠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惠州市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惠东县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消防工作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消防工作的决定》和《平山街道消防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发生在本社区辖区内安全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消防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后勤保障组、资金保障组、新闻报道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置各项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社区居委会副书记或副主任担任。
2.社区居委会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1)组织指挥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处理消防安全事故,负责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统一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态蔓延和扩大。
(2)负责对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3)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消防秩序的工作。
(4)建立消防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信息。
(5)在本辖区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质、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并负责督促事故单位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6)办理社区居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7)必要时,调集社区民兵预备役力量参加应急救援工作。3.各专业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消防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应急指挥中心有关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党委、社区居委会关于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指示和批示,组织召开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现场会议。
(9)事故调查组: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街道办应急指挥中心。
(10)善后处理组:社区居委会应急指挥中心责成有关人员负责,及时、妥善处理伤亡人员的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1.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简称现场指挥部),作为指挥中心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
现场指挥部设立指挥长,实行指挥长负责制。
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当指挥长没有到达现场前,出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暂时履行指挥长的职责。
指挥中心领导抵达现场后,现场指挥部随即接受指挥中心指挥。
2.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1)协调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领导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现场指挥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组人员进行抢险救援,明确各组人员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组织划定事故现场的范围,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强制措施。
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单位请求,通知社区居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或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2)社区居委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援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向领导反馈情况。
(4)按照有关规定,社区居委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消防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限内立即上报街道安委会和街道直属有关部门。
4.事故现场保护
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四、【应急救援处理】 1.预警应急
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当事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的部门确定较大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时,应当立即向社区居委会提出启动社区居委会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社区居委会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
(9)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认真履行职责,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各项工作。
3.各类事故的救援
消防安全事故的专业抢险救援工作,应由事故发生地的社区居委会全力配合各类事故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参加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等有关规定,及时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非抢险救援责任单位应当服从本社区居委会应急指挥中心及社区居委会的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抢险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后期处理】 1.善后处置
负责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疏散人员回迁、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确保社会安定,恢复正常秩序。.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按程序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事故现场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形成总结报告报送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援队伍资源信息情况,并督促检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准备情况。
4.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社区居委会要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对消防安全事故的救治能力。加强对应急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实施监督管理,保证所有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掌握卫生资源信息,尤其是专科医疗救护方面的资源信息,其中包括职业中毒治理医院、烧伤专科医院的列表,如数量、分布、可用病床、治疗能力;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供应的城市及来源。要组织医疗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了解辖区内主要危险对人群造成伤害的类型及正确的消毒和治疗方法。
5.应急财务保障措施
消防经营单位应当做好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社区居委会协调解决。
6.要与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建立互动机制,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安全危机意识,尤其是位于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人群,要了解潜在的危机性质和对健康的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各部门、各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含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增强应急救援意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各专项应急指挥中心依据专项预案的内容,应当定期组织
1务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3)拒不执行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质的。(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的行为。
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消防安全事故调查过程中,故意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当事人,由公安和安全消防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法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x社区居委会
****年**月**日
第五篇:铁矿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铁矿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做好事故调查与处理,吸取事故教训,提高事故预控能力,保障职工安全与生产稳定,根据钢政发[2021]85号《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理的原则,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四条事故发生后,事故首先发现者,立即报告班组长(工段长)、车间调度。车间调度应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并逐级向上“口头报告”与“书面报告”。报告时要报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职称、伤害程度及初步了解事故简要经过和原因。
第五条安全环保科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环保部及有关部门,并在24小时内报送事故快报。
第三章
事故抢救
第六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联系矿职工医院,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
第七条职工医院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按工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做好准备工作,及时有效救治伤员。
第八条事故发生单位要有效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警戒区域,未经事故调查组批准,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第四章
事故调查
第九条轻伤事故,由安全环保科和车间负责人组织安全员、工段长、班组长等有关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十条重伤事故,由生产副矿长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十一条一般死亡事故,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重大死亡事故,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系统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二)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人;
(三)提出对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四)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四条事故调查的程序
(一)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