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2 02:0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篇: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诊疗操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切实落实手卫生和标准预防。

2.所有就诊病人均使用一次性检查盘。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消毒灭菌物品标识齐全,按要求专柜专区有序存放。

3.使用后诊疗器械按照“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SOP”进行预处理、回收清洗、灭菌流程进行。

4.三用枪、光固化、洁牙机手柄、椅位拉手等使用一次性套子。干罐持物钳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台面治疗巾每日更换,预污染随时更换。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6.高速手机部件、低速手机部件:每次使用后要继续运转20~30s,以排出内腔水和气,同时也能将进入轴承、气路的污染物自然排除,然后由供应室统一收集处臵。

7.消毒浸泡液管理:全部消毒、灭菌浸泡液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更换,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每个容器均要贴上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使用时间,并设立登记本,对每次更换时间、每天监测所得消毒液的浓度、每次浸泡物品的起始时间均要进行登记。

8、修复科、正畸使用的印模托盘每次使用后清洁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消毒后清水清洗、干燥。金属托盘实行高压蒸汽灭菌。

9.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清洁,每天进行开窗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针对气、水枪、高速涡轮机钻使用时,对环境中空气和物品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以及用后的器械粘有血液、唾液、分泌物等,是细菌繁殖的重要培养基的原因。要求护士要及时回收医生使用后的器械,密闭存放送供应室统一处理,室内空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并登记。地面、物面每天清洁打扫、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未消毒处理。10.防护管理:为了更好地保护医患双方,防止交叉感染,在可能接触血液、被血液污染的唾液或口腔黏膜时,医生必须戴手套。诊治每例病人前须洗手和更换新手套,医生在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和帽子,必要时戴防护镜,在操作时被液体污染或沾湿时立即更换,防护镜则先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毛巾擦净,再用清洁剂洗涤。

11.严格做好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日产日清等长效管理。12.加强监控: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口腔科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等工作进行相关项目的微生物监测,如:空气、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每半年一次,高压消毒灭菌效监测:化学监测每包每锅,生物监测每周一次,以及随时检查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并将监测、检查结果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改进。

标准预防防护制度

1.工作前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完全覆盖鼻部和口腔)、戴防护眼镜和乳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面部保护罩。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操作前洗手、干手、护手、戴手套。手套疑有破损应及时更换;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或手消毒。4.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5.操作者手部皮肤如有破损,清洁后立即用防水敷料包扎,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或防刺穿手套。

6.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避免交叉感染。7.遵守锐器管理原则,防止锐器伤。

8.发生锐器伤,遵循“职业暴露处理程序”:急救,报告,紧急血液测试,跟进或预防用药。9.定期体检,做好个人免疫接种。10.11.常规的环境清洁与消毒,避免空气污染。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臵医疗废物,特别是锐器及化学性液体,保持环境安全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1.手术室、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合格的非手触式水龙头、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②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②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④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②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洗手方法:

①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②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③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六步洗手法): A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3。

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④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6.手消毒方法:

①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②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步骤进行揉搓。

③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7.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先洗手,后消毒。

②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8.外科手消毒的洗手方法与要求

①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②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③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④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9.外科手消毒方法

①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②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10.外科手消毒注意事项

①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②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③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④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⑤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已知传染病患者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为已知的传染病人如HIV、HBV阳性、等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口罩、帽子、穿防渗透隔离衣、眼罩或防护面罩、双层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操作结束后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2.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消毒液揉搓消毒2min后,再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3.连续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病人时,接触一个病人后以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抗菌消毒剂搓擦2min。4.手直接接触污染源者,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含醇或碘手消毒剂搓擦2min再用皂液流动水洗净。5.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和皮肤可采用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min-5min,或用乙醇、异丙醇与醋酸氯己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min-5min。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可用除菌皂液流动水洗手后用5000mg/L的碘伏消毒或乙醇、异丙醇、醋酸氯己定消毒液搓洗5min,然后用水冲洗。6.对结核病人污染的物体表面,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或二溴海因消毒液擦洗。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体

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1000mg/L-2000 mg/L作用30min消毒。

如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病人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流水冲净,干燥,耐高温的器具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含二溴海因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60min后,流水冲净,干燥,清洁、干燥、消毒、灭菌依次完成。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

一、HIV暴露应急处理 1.保持镇静。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3.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6.尽早实施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第6周、第12周及6个月,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暴露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8.登记和报告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 1.保持镇静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3.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以流动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周围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洁受伤部位。

4.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5.登记和报告

三、登记和报告制度

1.登记内容: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HIV暴露还需登记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2.报告制度: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科(或医务科)→HIV阳性职业暴露报区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血液及体液外溅的应急处理

1.外溅物仅是少许点状飞溅,立即戴手套用75%酒精纸巾擦拭,再用清水清洁、干燥;丢弃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2.如果飞溅物较多,立即戴手套用吸水性能强的纸巾或一次性 洁布擦拭外溅物后丢弃,再根据污染部位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地面或设备表面:用浸满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清洁布浸泡该区域3-10分钟,丢弃该清洁布,再用清水反复清洁、干燥;丢弃手套、帽子、口罩,更换工作服,洗手或手消毒。

(2)裸露的皮肤: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再用洗手液和清水反复清洗并干燥;丢弃手套、帽子、口罩,更换工作服,洗手或手消毒。

(3)工作服:立即脱下工作服,用1000mg/L(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洁剂及清水反复清洗并干燥。

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一、保存的方法及要求:

消耗性材料(各类调拌材料、光固化材料及粘结材料)应保存在干燥防潮处,清洁保存。

二、使用过程的感染控制要求及方法: 1.要求:避免材料污染而引起交叉污染。

2.方法:①取用调拌材料时,要求手部清洁,并用消毒干燥的器械按需取出适量材料后立即上盖,一经取出不能再回收。②取用光固化材料时要求手部清洁,并用消毒干燥的专用器械取适量材料放于干燥、消毒处,一经取出不能再回收。③使用粘结材料时用一次性小毛刷、滴板,可重复使用的滴板使用后需送高压蒸汽灭菌。

三、消耗性材料的外包装及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每次使用后需用化学擦拭消毒(如75%酒精等),所有化学消毒液不能接触材料,以免材料变性。

重复使用器械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1. 器械使用后椅旁预清洁。

2. 保存与运送:密闭保湿保存及运送,到供应室清点数量。3. 清洗:机械自动化清洗:超声清洗,漂洗,养护,烘干一步完成。

手工清洗:预消毒,加入多酶水下刷洗,漂洗。4. 干燥:机械烘干或手工擦干。5. 养护:机械养护或手工养护。6. 包装:纸塑包装或存放器械盒。

7. 灭菌:耐高温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空心器械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器械采用化学消毒法,有条件者可采用等离子灭菌或EO灭菌。

8. 发放:按回收数量等量发放,无菌车(容器)密闭运送到使用单位(科室)。

9. 贮存:专用无菌物品储存柜保存,纸塑包装保存期6个月,布类包装保存期一周。裸露灭菌保存时间不超过4小时。10.定期对灭菌后器械进行抽样无菌检测并记录。

第二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消毒液泡手,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0.5%过氧乙酸二道法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要先浸泡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封口焚烧。

第三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手消毒,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统一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

第四篇: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肠道门诊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二)、肠道门诊分设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有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更衣室、储藏室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候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药房、专用厕所等。要求三区划分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

(三)、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配备痰盂、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四)、肠道门诊应当配备经过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医师、护士和检验人员。

(五)、所有就诊腹泻病例(包括初诊和复诊病例)必须登记,按肠道门诊登记表规定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六)、采样检测

1、实行“有泻必采,有样必检”,粪检率达100%;腹泻病人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采集粪便标本,做好标本登记和送检工作。

2、发现临床疑似霍乱病人,应及时采样送检。

3、凡血性大便病例及症状可疑者必须采样。

(七)、肠道门诊发现的各类法定传染病(包括丙类传染病)均需按要求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六)消毒与个人防护

1、肠道门诊污水排放符合国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2、诊疗器械在腹泻病人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医护人员要做好手卫生,专用厕所进行随时消毒,有专人负责肠道门诊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具体消毒方法参见《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穿白大衣或隔离衣,佩戴外科口罩和帽子。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物时应戴手套;处理频繁呕吐患者时,建议在隔离衣外穿戴塑料围裙并戴眼罩。

(八)、肠道门诊应设置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和“病人就诊须知”,做好就诊引导和告知工作。肠道门诊开设期间,腹泻病人实行归口管理。在抢救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做好消毒隔离等处理工作。

(九)、建立健全病人登记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五篇: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发热门诊管理

1.1、发热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有独立的肠道门诊。1.2、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做到无交叉。1.3、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1.4、就诊病人要求戴口罩,家属及陪同者在诊区外等候,如病情需要时,经医生同意可留一人陪同。发热门诊空气消毒

2.1、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1次,每次60分钟,然后开窗通风。

3、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

3.1、地面要湿式拖扫,有疑似病人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3.2、桌、椅、窗台、柜、门(把手)、治疗车等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

4、其他物品的消毒

4.1、每个诊室备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消毒,体温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4.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一次性管道,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反复使用的接头等部件能高压的尽量高压灭菌。

4.3、病人吸氧用一次性湿化瓶、鼻导管等,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4.4、运送传染病人的平车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干净。

4.5、工作人员使用后的隔离衣等,装入双层污衣袋扎紧袋口,用密闭物品拖运,经高压灭菌→清洗后才能使用。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

5.1、留观病人床旁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2000mg/L含氯消毒液,用做病人呕吐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30—60分钟,倒入厕所。

5.2、排泄物: 尿液:每1份尿液加1份2000mg/L含氯消毒液混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粪便:每1份粪便加5份2000mg/L含氯消毒液搅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6 污物的处理

6.1、发热门诊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垃圾。

6.2、用后的防护服、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它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可超过3/4满,扎紧袋口。

6.3、注明警示标识。

6.4、由专人拖运到医疗废物暂存处。

7、医护人员防护

7.1、工作服:上班时穿普通工作服及隔离衣,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防护围裙。

7.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病人时,应戴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7.3、工作帽:工作人员上班时应戴帽子。

7.4、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7.5、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应洗手或免洗速干手消毒剂。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

院感科

2015年1月5日

下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范文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门诊与急诊科、儿科门诊分开设置,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做好消毒。 2工作人......

    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门诊相对独立,有明显就诊标志;设专人发放口罩和就诊须知,负责咨询、引导分流患者。 2、“三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设......

    2016年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最终定稿)

    1. 目的: 规范口腔门诊消毒隔离操作规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 范围: 适用于口腔门诊。 3. 定义:无 4. 内容: 4.1 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原则 口腔诊疗器械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

    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 二、发热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

    2014年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相对独立,与其它门诊、急诊相隔离,有明确标识。分设病人、工作人员入、出口。 2、应分区明确,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

    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合集5篇)

    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试行) 1、按医院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2、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各区的清洁卫生用具分开使用与放置。 3、各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

    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合集五篇]

    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相对独立,与其它门诊、急诊相隔离,有明确标识。分设病人、工作人员入、出口。 2、应分区明确,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

    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防控(含五篇)

    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防控 作 者:汉中市勉县医院 江宁 编 辑:董宏亮近日,悉尼四家牙科诊所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规范,导致约1.2万名患者面临感染艾滋病和肝炎病毒的风险。 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