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门诊管理制度
医院门诊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门诊环境,配备高素质的精良队伍,装备优良的医疗技术设备,落实严格的门诊管理制度是门诊工作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其中管理是决定要素,制度又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门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以此强化门诊的岗位责任制。门诊工作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门诊病历制度
门诊病历是门诊医疗工作的原始记录,凡门诊病人不论初诊复诊都应建立门诊病历,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的门诊病人自管自带不存档的做法,是不符合门诊管理制度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有时会增加新的矛盾。为了有利于医疗科研、观察病情,凡不建立门诊病历档案的医院也应专门建立专科或专病的门诊病历保管制度。门诊病历要求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剪贴、颠倒,医师要签全名。门诊病历一般项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等内容在挂号时就应填写清楚。医师要将病人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治疗和处理意见等记载于病历上。每次诊察都要填写曰期,病情急重者还要填写时间。若要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目的和本科初步意见填上,若要住院或转诊者也要填写住院原因或转诊摘要。
二、预约诊疗制度
为了方便病人就医,简化就诊手续,便于门诊医师继续或连续观察病情,可采用签发预约券法,注明下次复诊时间。凡门诊医师因故不能到位时应指定专人接替。出院病人需随访观察者由专科门诊医师或病区医师预约门诊。上述预约门诊是一种计划医疗制度,是医院行为的预约制度。此外,病人为了合理安排时间,不论是否初复诊也可到医院或电话联系指定专科医师或提出专科医师资格要求的事先确定门诊时间的预约制度。现在在欧美国家的门诊病人中已有三分之二左右属预约门诊。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化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医院要高度重视预约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三、诊前准备制度
门诊部要抓好开诊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医护人员准时到岗,护理人员提前作好各种物质准备(有的科室还要准备好消毒器械设备),各种单据的规范存放,诊室的清洁卫生工作等,保证按时开诊。
四、检诊制度
国外医院普遍重视检诊工作,并设有中心预诊处,由助理医师或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负责此项工作。我国也应高度重视这样工作,对初诊病人进行预诊分诊,较准确地进入相应专科避免挂错号要转科转诊的麻烦和矛盾;可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作出相应处理;可及时发现传染病人,实行早期消毒隔离。
五、会诊转诊制度
为了保证较高的门诊质量,可根据病情需要,提出院内的科间会诊,经治医师必须提供病人的简要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要求等。对此类会诊病人同样实行首诊负责制,必要时可陪同病人前往,或邀请会诊医师来科会诊。接受会诊的科原则上应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接诊,并将检查结果和诊疗意见详细记载在病历上,转回原科。若诊治结果认为确是本科专业范围,也可不转回原科,负责处理到底。凡院内难以解决需转往院外治疗者,门诊医师可提出转院意见,在病历上写明情况。若属病情较重者应事先与转往医院联系妥当,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凡门诊2次得不到确诊的病人应提请上级医师诊治,3次以上得不到确诊者要提请本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会诊,以求提高三次门诊确诊率。每月应安排1~2次门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七、消毒隔离制度0
门诊病人流量大、病情杂,在诊疗和候诊过程中很易相互接触,因此凡发现传染病人必须立即作出处理,就地隔离消毒并根据病情转送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或转送传染病医院。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设立临时检疫岗,对可疑者进行重点处理。门诊应专设肠道传染病人的专用厕所。此外还要注意对门诊诊室、治疗室等空气、地面、墙壁、座椅、推车、轮椅、担架等的定期消毒处理。确诊或疑诊为法定传染病时必须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防止漏报、错报。同时要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做好性病、职业病、肿瘤等疾病的登记报告。
八、门诊处方制度
严格门诊处方制度,做到处方内容齐全,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剂量准确无误。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品、毒药、精神药物、放射性药物必须用钢笔)书写,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师必须在涂改处签字;急诊处方应在处方左上角盖有“急”字章或专用急诊处方;处方项目应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年、月、曰,单位或住址等;处方一律用横书形式,中医处方要有简要医案,麻醉品处方要用红字专用处方;处方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药品用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iu),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药名、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一律用中文、拉丁文或英文书写,要写药品全名,某些药品名有通用商品名者可用商品名,药名简化及缩写应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全国统编医药书籍为准;处方剂量一般以3曰量为宜,7曰量为限,对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品、毒药、精神药物不得缩写或简写,其用量必须按有关规定使用,即******品每张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2曰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3曰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第一类精神药物处方每次不得超过3曰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物处方每次不超过7曰常用量。门诊处方一般为保存一年。要严格防止滥用药物,提倡合理用药。药房配药发药后,配方人、检查发药人都应签名。
九、门诊收费制度
门诊收费处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收费员必须细心负责,态度和蔼热情,准确掌握各种收费标准,收取病人现款要实行唱收唱付,当面点清,开出收据,留有存根复核备查,对公费、劳保记帐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防止错收、多收、少收和漏收。
十、门诊登记统计制度
要认真做好门诊各科工作曰志的登记、收集、整理、核对和分析工作,保存原始登记报表,保证内容准确性。定期分析门诊各科就诊情况,分析门诊病人就诊规律,提出有效措施和建议。门诊登记范围应包括各科每曰工作量、新病例登记、初复诊比例、疾病分类、转诊转院或入院人数,做到曰报表、月报表按时上报。
第二篇:医院门诊管理制度
山东医专附院门诊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有关文件精神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为了加强医院门诊管理,进一步提高门诊工作的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医院服务形象,对门诊科室的管理暂作如下规定。
1、严格执行医院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凡迟到、早退者,每次罚款50元。
2、坚守工作岗位(包括中午班、夜班),不准脱岗、串岗,不准带家属或孩子值班,不准在诊疗过程中接打私人电话,不准在诊疗室内吸烟、吃零食、上网玩游戏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凡有以上行为者,发现一次,罚款50元。
3、随时保持诊室卫生,诊断桌上不准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微机、大型设备管理责任到人,每月卫生检查,奖罚兑现。
4、医护人员实行“人性化”服务,态度和蔼,耐心回答病人的询问,导医分诊要准确,凡接到病人投诉或诊疗过程中态度蛮横,语言生硬,训斥病人而引发的争吵纠纷,不论何种情况,扣发当事人奖金50-300元,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5、医务人员因缺乏责任心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引起病人不满和投诉的,扣发当月奖金,全院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6、门诊医生不准跨科室看病,医生开具诊断证明要真实、签名清晰,开具诊断证明者需具备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资格,病休假一般不超过两周,否则不予盖章。开具假证明者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直至待岗。
7、因对水、电管理不严,下班后科室出现长明灯或长流水现象的,发现一次,扣科室奖金50元。
8、对不服从领导,消极怠工,拨弄是非,犯自由主义,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经科主任谈话仍不改者,科主任有权将其上交医院待岗。
9、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健全,每月两次业务学习需有记录,各种门诊登记项目齐全,保存完整。
10、导医分诊人员提前到工作岗位,分诊人员按挂号顺序和专业分诊,对危、重病人要及时通知医生接诊,切实维持好秩序,指导病人就医。
11、医护人员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以任何方式收取病人现金,一经查实,全院通报批评,除如数退还所得金额外,另加倍罚款。
12、上述规定中有遗漏的,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13、以上规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检查结果直接报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处理。
第三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消毒液泡手,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0.5%过氧乙酸二道法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要先浸泡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封口焚烧。
第四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手消毒,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统一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
第五篇:医院门诊楼管理制度
医院门诊楼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门诊楼的规范化管理,确保门诊楼的安全与正常运转,制定本规定。
一、行政事务部负责安排门诊楼的安全保卫工作,后勤负责门诊楼的保洁工作。
二、工作时间以外,本院职工、实习生、临时工凭证件出入门诊楼,住院及陪护人员持陪护证出入,行政事务部做好出入登记管理。
三、病房工作人员(包括本院职工、实习生)凭病房值班卡进入病房工作,其他人员未经邀请,谢绝进入病房。
四、保卫人员负责定时开关楼门(早上7:30开,晚11:00关),除夜间值班人员外非住院及陪护人员须于晚11:00前离开门诊楼,由安全员及时进行督促检查。
五、本院职工、实习生、临时工不准在病房内洗澡、留宿,安全员协助病房负责人进行监督检查。
六、门诊楼各科室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检查水、电、空调使用情况,因未关闭水、电、空调、门窗出现严重后果的,由科室工作人员承担责任。安全员负责检查各楼层的水、电、空调及窗户关闭情况,并作好记录。
七、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医院行政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