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19-05-12 02:4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篇: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

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

“>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2007-02-02 21:56:26

年,国家根据当时酒厂众多、良莠不齐的状况,出台了在原有税收基础上每斤白酒按元从量征收消费税和其它相关政策。看似区区五毛钱,引起了不仅业内人士的轩然大波,之后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也完全出乎当初政策的制定者的意料。

四年来,五毛钱的从量消费税使白酒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型企业生产中低价酒变成微利或亏损。以生产中低档白酒的中小企业全面亏损,大型企业为平衡税收增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纷纷减少优质中低价酒产量,发展高价位产品,导致高档白酒市场无序竞争。由于高档市场的容量有限,大型企业普遍存在库存增高,资金周转困难的

隐患。纳税规范的白酒企业不得不退出白酒低端市场,一些无证无照的小酒企乘虚而入,假冒伪劣低档白酒充斥市场,××××年多起毒酒案,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不安。

四年来每年的“两会”,都有针对白酒五毛钱从量消费税的相关提案,××××年,温家宝总理还对相关问题作了专门的批示。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单一税种何以受到如此的关注与重视?这实在是因为,这五毛钱不仅关系白酒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财政税收和地方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甚至关联到一个民族五千年的嗜好。

一、以优质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因素。

人的饮酒嗜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民族的,有遗传的,有环境的,总之是一种长期习惯使然。笔者认为国

家对白酒的限制政策应该是指导性的缓进的,不宜采用行政、税收等硬性的政策措施,这方面要吸取美、俄等国禁酒的经验教训。希冀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饮酒习惯,显然是我们主观上的一厢情愿,有时会势得其反。

酒和烟草同属奢侈品,历来是消费税的征收大户。消费税的本义是让高消费者多纳税。白酒双重纳税,从量是谁喝得多,谁纳税多,从价是谁喝得价格高,谁纳税多。喝六块钱一瓶的二锅头和喝六百块钱一瓶茅台从量计税都是五毛钱,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五毛钱从量纳税是从绝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兜里掏钱,违背了对高收入人群高消费者增加税赋的本义。适时取消白酒从量消费税正是体现了赋税公平这一原则。

白酒不仅中国人喜庆、节日、聚会不可或缺,也是很多劳动者消除疲劳、祛风御寒的常用饮品。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都认为适当饮酒对人体健康有益。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我国低收入人

群还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农村人口多,收入低,低档白酒仍占消费量的以上。生产物美价廉的低档白酒,满足绝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正是体现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

二、实现公平竞争,还白酒企业平等地位,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社会。

五毛钱的从量消费税,一方面把国家正规酒企优质低档白酒挤出市场,或是把低档白酒涨价变成中档白酒,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很多不规范的小酒厂、酒作坊迅速抢占市场。于是假冒伪劣横行于市,去年多起毒酒事件的发生,只是这种现象的冰山一角而已。

白酒从量计税这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扶优限劣、扶大限小”,遏制小酒厂对大型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白酒行业的生产秩序,优化白酒行业的发展环境。应该说这个初衷目的并没有错,但一开始的切入点就错了,把低档酒作为限制的对象。孰不知商品的高档与低档完全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是价格的

考量,低档并非劣质,只要有需求,就会有生存。而五毛钱变成了“扶高限低”的杀手锏。为减轻年新增从量消费税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国骨干白酒企业在被”逼上梁山”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走中、高档路线;二是提高现有产品销售价格,将不利因素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于是,近年我国白酒业发展中呈现了竞相“逐高”现象,表现出来就是各大名酒厂纷纷扩大高档酒产量,而将大量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低档酒弃之门外。

从××××年年初,茅台、五粮液和剑南春为首的国内白酒企业掀起了白酒涨价风潮。一家品牌名酒的经销商透露,××××年月仅一个月的时间五粮液价格每瓶上涨了元,剑南春和茅台价格上调幅度在左右。汾酒、沱牌曲酒等的价格也全面上调。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天价酒问世,一瓶酒贵过一桌席,一业内人士一语道破真谛:高价酒还不是冲着公款

消费来的?如果说高价酒就是“公款消费,行贿受贿”,似乎是“一竹蒿打死一船人”,但取消白酒从量计税,让白酒回到“寻常百姓家”,却正是从税收角度体现了“公平正义”。

取消从量消费税,使生产低档酒变得有利可图,使国家白酒骨干企业重新夺回低档酒市场份额,使消费者享受到优质低档白酒。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遏制假冒伪劣白酒的蔓延。

三、增加白酒产业的利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每斤白酒按元从量征收消费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据国家统计局白酒业数据统计,××××年至××××年全国白酒销售收入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上缴税金则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自××××年国家上调消费税以来,国家白酒业税收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国家对白酒消费税进行调整以来,白酒行业的状况很不理想,没能达到预

期的目的。可以说部分白酒企业是在艰难中前行。全国万多家白酒企业,生产的是十元以下的白酒。消费税的调整,对他们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白酒企业加税以来,全国只增加了·亿元的税收,其中仅仅来自四川、贵州的就有·亿元。如此说来,税收增幅应该更大。这么多的企业,税收增幅却这么小,税都到哪儿去了?原因就在于加税后很多厂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市场让一些善于逃税的小厂家给挤占了,而本来要死掉的厂家,由于善于逃税,现在又死灰复燃了!

近来酒界有这样的说法,认为白酒从量计税几年来起到了抑制全国总产量的作用,白酒市场逐年萎缩,从原来白酒年产万吨,降到××××年的万千升,(相当于万吨),人们的饮酒习惯从白酒转向了饮用啤酒、葡萄酒等低度酒上来,于是白酒界一片惊慌,认为白酒业已经成为了“夕阳产业”。笔者对此颇有异议,实际上白酒的产销量基本上是稳定的。

那么如何来解释白酒产量的下降?理由有三点:

统计口径的改变。

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了最高峰,当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了万吨,年白酒产量是万吨,而年则降到万吨,相差近万吨,主要原因是从年起,国家统计口径的改变,销售额在万元以下非国有的酒企,不在列入统计对象。换句话说,年以后的统计数字是白酒骨干企业的产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白酒企业万余家,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的白酒企业约多家。尚不包括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排除了这么多小酒企的产量,只拿年万吨简单与以后的年产量相比,显然有了巨大的差距。严格意义上讲要在年以后的产量上加上万吨才更接近于合理。

无证无照小酒企挤占低端市场的产量并未进入统计范围。

从年施行从量从价双重消费税,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大中型白酒企业不得

以退出了白酒低端市场,产量逐年下降,而迅速挤占低端市场小酒企并未进入统计范围。造成了全国白酒产量逐年下降的假象。

白酒产量并不等同于销售量。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的权威人士分析,从年到××××年年间行业统计每年白酒产量都在万吨以上,白酒全国销售量基本稳定在万吨左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白酒产销量都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去年国家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开展酒类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中发现,一些地区假冒伪劣酒类屡禁不绝,无照无证经营严重,不法经营者偷税漏税,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按目前全国统计的白酒企业税额,实际上是白酒骨干企业的税额,并不包括万千升之外的部分,如上分析如实现对白酒实际产销量足额征收,税额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酒税在食品行业仅次于烟草的纳

税大户,白酒又占整个酒税的半壁江山。取消从量计税,可以使白酒骨干企业重回低端市场,使偷税漏税严重的小酒企失去市场。同时也相对减少税收征稽的难度,集中力量打击偷逃税现象。大幅度增加国家税收。

四、给正规县乡级酒企生存空间,增加地方财政,促进形成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我国产生万多家中小酒企是有一定的历史原由的。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化的国家有着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县市是从农产品加工业起步的。从上世纪年代一直到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粮食过剩,为解决卖粮难问题,酿酒行业的起步门槛低,建酒厂是个重要的途径,在一些产粮大县建起了几个、甚至几十个酒厂。这是造成上世纪年代白酒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酒企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被人们戏称为“酒财政”。

五毛钱的从量消费税直接影响了这些以生产低档酒为主的中小酒厂。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多数酒企限产、停产,直到破产,挣扎在死亡线上。工人下岗,财政无收,一些情况严重的县还发生了下岗工人围攻地方政府的现象。在市场对低档酒有着大量需求的情况下,取消从量消费税,让正规的县乡级中小酒企正常生存下去,理由至少有四点:

⒈范围广泛,影响面大。

从有关方面获悉,截止××××年月底,全国共发白酒生产许可证家,据了解这些白酒企业绝大多数是县乡级企业。这些有照有证的正规中小酒企,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县市。

⒉发展白酒产业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白酒产业是消化农产品的重要途径,农产品中的谷类、薯类、杂果类都是酿造白酒的好原料,生产白酒后的副

产品又是养殖业的好饲料,白酒酿造是农副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值增收,实现良性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人认为发展白酒产业会造成粮食紧缺,实则不然,酿造白酒所用的高粱、大麦、玉米等杂粮已经基本从居民的口粮中淡出。

⒊可缩小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白酒企业发达的地区基本属于中西部地区,酒企的利税占当地财政的比重大。增加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可为以后的经济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⒋可从源头遏制白酒市场的混乱。

县乡正规中小酒企是遏制那些无证无照以制造假冒伪劣私人作坊窝点的主力军。也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打击制假售假的积极性。

第二篇:浅谈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反腐倡廉 构建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要按照党章赋予的职能任务,更加注重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更加注重查处大案要案,更加注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更加注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

1.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只有党群关系和谐,才真正能够表明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党建设好。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考虑,必须把握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加强干部的管理监督。干部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造成干部队伍涣散、党群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要完善任前公示制,认真调查甄别公示期间群众举报问题,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干部任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教育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要把廉洁奉公作为为官从政的第一要义和基本素质。党员干部只有廉洁奉公,才能得到群众拥护。

2.注重查处大案要案,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把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又不断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新经济领域、资金高密集领域、垄断性行业案件频发多发、违纪违法人员作案手段趋向隐蔽化和高智能化的新特点,研究新政策,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查、破案经验,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集中力量,不断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震慑犯罪,遏制腐败,达到为改革开放排阻清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秩序的目的。

3.注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优化和谐的服务秩序。行业不正之风是行业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以权谋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是打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行业不正之风之所以发生,有体制不完善、制度不落实的问题,有领导管理工作不力、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差的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各级纪检检查机关要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制度等各项手段,多管齐下,抓好落实。要坚持标本兼治,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严肃处理违纪违法人员,让搞行业不正之风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使之不敢闯法律和制度的“红灯”。

4.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从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权利的本质是责任,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践行“三个代表”的基本准则。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发展改革稳定大局,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牢记人民群众

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呼声当作为第一信号来考虑我们的工作。二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三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要以强烈的事业心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感情上与群众相融,思想上与群众共鸣,行动上与群众合拍。四是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涉及群众利益事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使群众利益切实得到维护;要纠建并举,探索依靠改革和机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办法。

5.注重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体制机制制度日臻完善的社会。任何制度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曾经有效的制度措施,也需要针对腐败行为新的表现形式,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要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同时,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强化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强化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措施,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

6.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保证。构建和谐社会,从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是着眼于建设诚信友爱的社会思想基础,注重社会宣传效果,增强教育的本领。二是着眼于建设民主法制的政治基础,维护党内民主,促进民主法制,增强制度建设、依法执纪的本领。三是着眼于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维护群众利益,增强监督的本领。四是着眼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惩处腐败分子、纠正不正之风的本领。五是着眼于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干事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保护人才的本领。六是着眼于构建全社会反腐格局,善于调动全社会力量,综合组织协调反腐败的本领。

第三篇: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目录

摘要...............................1一、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1二、用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1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12、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

23、让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 ··············································································································

24、尽最大努力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

2三、物业管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功能.......................21、具有教化和益智的社会功能 ··········································································································

22、具有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功能 ······································································································

23、具有社交和繁荣文化的功能 ··········································································································

3四、目前河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

32、物管投诉多,社会认可程度低 ······································································································

33、相关政策配套法规规定实施细则滞后 ···························································································

34、物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高,后劲不足 ·······················································································

35、融资困难 ········································································································································

36、特色企业文化未形成 ·····················································································································

3五、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31、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覆盖面 ··········································································································

32、拓展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 ··············································································································

33、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各方行为 ··········································································································

4六、结束语.................................4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消除社会矛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是一种充满活动和创造力,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和社区环境,有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就有什么样的社区环境,也决定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搞好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物业管理越来越为人们认同,成为了居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和谐社会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物业 物业管理 和谐社会业委会

社会的和谐,必须要求社会机制的科学合理、社会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人们生存环境的不断优化。而作为人们生存环境基本内容的居住环境——社区的和谐,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位置。而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这一过程中,当仁不让地承担着重要责任。

物业管理运用现代管理与服务技术,对各类物业实施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创造安全方便的居住和上作环境,提高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业管理不提供具体的实物产品,而是向业主提供劳务商品,为物业拥有者(即业主)提供方便,其经营方式是凭借自己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向业主提供综合性的劳务项目,创建一个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物业管理作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社区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把握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良好的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秩序,从而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园气氛,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途径。

一、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系。物业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从事的保安、保洁、绿化、房屋及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下作,正是社区建设中卫生、治安、环境等最基本的职能范畴。同时,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小组织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牛活,而且有助于促进邻里和睦,增强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社区建设反过来影响物业管理的发展。社区建设得好,社区功能完善,居民素质提高,各主体自觉履行职责,有助于物业管理制度的有效遵守和执行,有助于业主自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矛盾和纠纷的减少,物业管理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在流动人口的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方面,虽不属于物业管理服务的范围,但在政府授权和有偿服务的前提下,物业管理企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完成辅助性宫缩,客观上也推动了社区建设工作。由此可见,从根本上说,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区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建设文明社区,可以促进市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通过文明社区建设,在社区广泛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区成为培养居民正确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园地。文明社区的创建,有利于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利于物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展示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多种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使社区成为一个有利于人与入之间沟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人与文化融通的健康、开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一个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为安乐祥和、安居乐业的场所。因此,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用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

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提倡“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是和谐社区的第一要素。试想,如果社区的居民在穿过大

街上忙碌的人群,度过了办公室沉闷的氛围之后,当他从踏入规划整齐统一的社区大门开始,被一种舒适而平和的氛围包围时,社区内的一草一木就会变得无比生动。有生气的的绿化、尽职的小区管理人员、有序的停车场、干净的道路和楼道及可爱的小宠物无不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立即产生家的感觉。此时,业主会感受到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周到服务,认为你了解业主的需求,然后就会在在业主心目中树立起体贴、关爱、和谐的形象。物业管理企业随时为住户排忧解难,提供最佳服务,业主也会被这种感情投资所“感动”,同时也会给物业管理公司以丰厚的回报。

2、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物业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关系,缓解人们平日的工作压力,进而营造出一种氛围、一个“圈子”,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让业主对社区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全体社区成员对社会、对集体的高度热情,从而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发扬互助精神。邻里和谐是和谐社区的主要表现,“增进邻里感情,构建和谐社区”是让社区居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逐步清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冷漠、排斥状态,强化社会团结意识,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温馨感,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物业管理是建设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的重要尝试。

3、让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

参与社区事务可以使居民既可以分享社区内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内的责任。居民心目中的好社区往往都有着畅通的沟通渠道,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和有关服务部门十分重视让居民参与社区社区事务这一块,并且能够主动想方设法与居民沟通。和谐社区要求加强业主与业主、业主与开发商、业主与物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讲究诚信,避免信息不对称;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居民们增加了对管理、服务部门的了解,知道管理、服务部门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难,准备如何去克服。

居民不仅能够主动地参与管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服务部门也因此增加了透明度和亲和力。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大会的按期举行,给业主广泛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4、尽最大努力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和谐的定义要求每个个体都能实现安居乐业的愿望,只有每一个社区的个体细胞都和谐,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区的和谐。和谐的社区必须为业主提供全面基础配套设施(交通、医疗、卫生等),并能够对这些设备设施进行及时地保养和维护;和谐的社区还应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体系完备,为业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社区需具备酒店、会所、商场等场所,用以满足业主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建设和谐社区,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利益。这些困难群体往往无工作单位,社会活动的空间狭小,因此社区常常成为他们生活上的最重要依托,他们也会成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受惠者。

因此,推进社区建设,是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的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在做好日常服务的同时,可充分利用社区劳动就业中心,收集用工信息,进行职业介绍,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积极采取社区服务与再就业相结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再就业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办法,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法律援助网络等等。

三、物业管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功能

1、具有教化和益智的社会功能

小区的文化与品味、小区的情调、小区的建筑风格,会让住户有一种情感的归属。这样的物业管理,可以增长居民的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素养。

2、具有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功能

在衣食无忧的现代都市人群中,追求舒适、个性的生活小区正成为人们更高层次需求的集中表现。生活在高档小区,享受着高档物业管理,能产生“物我两忘”的身心体验。同样,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服务态度,会让居民感受到心情豁然舒畅,心胸开阔,身心健康。

3、具有社交和繁荣文化的功能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消费,与其他消费一样,存在着循序渐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螺旋式上升运动的规律。现代物业管理则能通过建立多种平台或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住户的交流,繁荣社区文化,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因此,物业管理消费促进了居民的社会交流和情感交融,更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目前河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普遍较小,开发方大多自行组建物管公司或成立物业管理处等,直接形成了一般物业企业难以快速实现高规格和大规模发展,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2、物管投诉多,社会认可程度低

物业投诉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物管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住户期望与理解产生了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没有足够重视所建物业后期管理需要的客观条件与运作成本。群众对物业管理消费没有形成正确认识,造成其社会认可度偏低。

3、相关政策配套法规规定实施细则滞后

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游戏规则”才能运行,而物业管理的配套法规出台较少,可操作性较低,这就造成出了问题难以统一思想与认识,并逐步使分歧加大,矛盾加深,个案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时间推移则会形成片面性问题。

4、物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高,后劲不足

有研究人员指出,规模化发展并不等同于规模效益。很多物管企业因摊子过大,管理跟不上,人才匮乏而运营不下去,再加上整个行业面临的共性现实困难问题,例如:一些急剧扩大规模的物业公司因其物业管理主业大多出现亏损,而不得不退出部份楼盘的管理。

5、融资困难

一个物业管理公司的资金能否顺利融通,以及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宏观因素(例如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微观因素(例如公司的经营机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两大类。因其宏观因素是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动,而影响融资的微观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需要长期积淀的,基于这些动态的因素,对于物业管理公司融资是有一定困难的。

6、特色企业文化未形成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 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同时,也应避免文化万能现象,即认为企业文化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实现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手段,软的是文化,硬的是制度。然而,目前部分公司的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有得形成和发展。

五、物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1、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覆盖面

目前,随着房改的深入,按照建设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的规定,绝大部分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小区面貌“一年新、两年旧、三年破”的状况,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原有房屋实施有效的物业管理,大势所趋,势在必行。1997年,推行物业管理计划,得到了广大住户的拥护和支持。近几年来,物业管理,不仅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城市的文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样板。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和覆盖面的提高,现存的城市单位型社区即可开始实现向真正意义社会型社区的转变,其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2、拓展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

一个和谐的社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社区。物业管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护、养护、管理;二是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包括物业管理提供的保安、保洁、绿化、交通及车辆管理等服务。从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物业管理范例来看,拓展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在建设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和谐社区中,是大有可为的。2002年1月,武汉市百步亭花园荣获建设部颁发的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物业管理的品牌。因此,在妥善处理基本的物业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关系时,还应做到在效率和公平之间选择平衡点,在提高物业服务的同时又能化解一些社会问题。

3、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各方行为

社会和谐的主体是“人”的和谐。抓好物业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各方的行为。作为政府的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持续深入开展对《物业管理条例》的宣传,使业主明确自己具有可以选择管理企业和不选择管理企业的权利,具有维护个人和公共的共同利益的责任、遵守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等义务。

(2)要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市场的监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对物业管理企业行为实行监督管理,为他们从事市场活动提供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同时,要加大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的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企业资质管理。要大力开展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建立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物业管理的市场环境。

(3)要引导物业管理企业创省优,创国优,培育物业管理示范项目,提升物业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为推进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赢得社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树立榜样。

(4)要协调好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六、结束语

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具体实施,为实现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除了能提供合同约定、可量化的服务之外,其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还应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尤其是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努力创建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的新机制,以物业管理服务推动社区服务发展,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党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基层党风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官渡区双桥中心学校 罗倩雯

【摘 要】邓小平常用陈云所说过的一句话告诫全党: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的确,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阶段的新探索、新实践。【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重要性

方法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

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本要素,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党员素质和作用发挥在相当程度上支撑着执政党的执政,直接关系到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程度的高低。党的纲领主张代表了全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而且是靠无数党员为实现党的纲领英勇斗争争来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使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的高度信任和拥护,确立了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并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威。

然而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动态变化的,影响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因素也是各方面的。特别是其中的腐败之风,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影响更大。所以,陈云曾强调: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尽管改革开放经济上去了,但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由党风不正、党内腐败而导致的社会公平问题的话,那么同样会极大地动摇党的执政“合法性”。汲取这个教训,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是否代表和能否代表,不是由党来自封,而是要由人民来认可,由实践检验,由历史评判。人民凭什么来认可?实践凭什么来检验?历史将怎样评判?一切都取决于执政党的实际活动及其成效。由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来不断提高党执政的“合法性”程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党的全部理论、全部政策都要由党员来贯彻实施,没有党员,党的一切纲领和政策都无从付诸于社会实践。党员素质和作用的发挥对党的执政活动有直接影响。

执政党要有效执政,必须巩固执政基础,扩大党对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力,把执政党的根基牢牢扎在社会之中。这有赖于全体党员的积极活动与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广大基层党员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要求,使党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党员分布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遍布于各个行业,生活于各种人群之中,同群众有着广泛而直接的联系。他们比较容易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容易把握住群众的意愿要求,能够为党的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提供实际依据,使党的政策更能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同时,党员又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帮助群众了解掌握党的政策,使党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赞同、所接受,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且,党员又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正确与否,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政策中,更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活动中。人民群众更多的是通过身边党组织与党员的具体活动来了解党、认识党、评判党的。党员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着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最终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试想,一个贪污腐败成风的党在执政期间,能有多少人去心甘情愿地去配合他干好各方面工作?这难道不影响该政党的执政能力吗?

(三)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执政党完成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要完成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很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改革的过程就是调整利益的过程,这触及到千家万户,人人概莫能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里,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协调整合社会利益方面,执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这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执政党协调兼顾利益的难度越大,越需要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与信任。这就严重地考验着党和人民群众的坚强团结与血肉联系,检验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威信和人心凝聚力。在许多情况下,群众不是只听上面宣传怎么说,更多的是看党员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做,往往取决于党员做得怎么样。党员带头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带头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带头舍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处处为群众着想、为大局着想,就会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榜样示范作用,群众就会把党员当作自己的贴心人,党组织就有活力,就有分量,有号召力。这就能够影响、带动群众理解执行改革政策,为推进改革,解决各种复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条件。

二、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以廉为乐的精神境界和良好氛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一)在道德意识方面,要修身立德,强化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政当先重修德。“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进一步深化“读书思廉”,把读书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行大力提倡,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加强领导干部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按照“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重点,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在社会影响方面,要拓展领域,形成声势,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把廉政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教育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营造尊廉崇廉社会风尚等方面的作用,使清廉之风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进社区。就是把廉政文化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在社区开辟廉政宣传栏、设立廉政公益广告、建立廉政书屋、定期播放廉政电教片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活动,发挥社区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廉政文化可以进学校。就是把尊廉崇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并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学科渗透、班队主题活动等过程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体会诚信、正直、清廉是做人的根本,从小根植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三是进企业。把廉政的要求融入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遵纪守法和廉洁诚信教育,促进广大民营企业主合法经营、诚信从业,共同营造领导干部从政的良好环境。四是进家庭。通过争创文明家庭、廉内助评比、廉政教育培训等形式,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进行贤良廉洁、崇尚文明、遵纪守法的家庭美德教育,营造“家庭设防线,常敲廉政钟”的良好氛围。五是进农村。通过开展廉政文艺下乡、村干部廉洁工程等举措,普及党纪政纪条规知识,普及法纪知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在内容形式方面,要改进方式,争创特色,不断取得廉政文化建设新突破。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先进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突出廉政文化的个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特色,打造精品。一是要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乡土气息的廉政文化。我国的传统廉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老区,对于现在的党员干部具有重大教育意义。二是要弘扬时代精神,不断赋予廉政文化新的内涵。新时期共产党人任长霞、郑培民等展现的“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尚风范,都是我们廉政文化应予吸收的时代营养。三是运用丰富多彩的载体,在方式方法上争创特色。在载体上,着手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的群众对廉政文化的需求,以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抓手,与建设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相结合,创作一批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叫好叫座、可持续供给的廉政文化产品。在方法上,既要强化“灌输”,坚持完善廉政教育培训、正面典型宣传和廉政公益宣传、党纪政纪条规学习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又要加强“互动”,在廉政网站上开辟交流平台,提高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民主性和参与度。在阵地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展览馆、图书馆、文化宫、广场舞台、农村文化俱乐部、农民读书社等文化设施,通过举办展览、举行讲座、放映影视作品、提供图书资料等形式,扩大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覆盖面。

(四)在建设力量方面,要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要让全党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把廉政文化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以点带面,着力推进。开展好领导干部“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活动,充实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开辟和制作廉政专题栏目和公益广告栏目,坚持以反腐倡廉理论武装人,以权为民用的舆论引导人,以廉政勤政的精神塑造人,以腐败可耻的典型案例教育人,以清廉光荣的榜样鼓舞人。鼓励和扶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和参与廉政文化活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各级纪委、党校、文化部门要加强廉政文化科学的研究,使之逐步完善和系统化,构建起一个包括廉政观念、廉政意识、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精神、廉政文学、廉政风尚、廉政作风在内的廉政文化学科框架,引导廉政文化建设迈向更高更新的平台,深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员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承认和尊重党员个人的正当愿望和物质需求,对一些党员为社会,为党和国家做出突出的劳动贡献,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给予党员相应的利益回报。这不仅有利于激励党员发奋工作,多做贡献,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在党内和社会会上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鼓励更多的人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从而使党内和社会充满创造性活力。

其次,严格党内的纪律约束,强化约束机制。党风不正在相当大程度上还由于党纪过宽过松所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央纪检委不断颁布新的纪律、规定,但党内违纪现象依然不少,有的甚至明目张胆顶风违纪。究其原因,就在于党内约束机制偏软。尤其对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和党员干部不敢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约束。要真正反腐倡廉,就必须树立制度权威,建立刚性的制度,首先要管住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在党的制度面前,党员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违反党纪就一定要追究处罚,越是党员领导干部就越要从严处理。只有建立了功过分明、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在党内形成健康、积极的良好风气。

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反对腐败,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其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自觉性;通过健全法制和监督机制,有效地预防、监督、查处和惩治腐败行为。将反对腐败的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参与和监督,坚决遏制腐败现象,保证我们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第五篇: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尊重、激发、鼓励和保护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策和体制。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是停滞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标,“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马克思肯定的配第的名言。充满活力的社会,会使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可以干成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的障碍。这些障碍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比如,社会阶层之间在人才流动和才华认可方面还存在鸿沟。过去长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式,使得其他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

由职业人员等)的社会身份和创造性认可度有待提高。又比如,在一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具活力的创造群体,然而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享受的权益却同他们创造财富的贡献不

相称。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建立健全保证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

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

人机制;建立健全保证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从而

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实现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体制。

一个稳定、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悬殊过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机会均等,每一个社

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社会公平。当前的突出矛盾是机会不均等。今天社会存在的许多怨气和矛盾,根源在于政策

体制上没有完全提供机会均等的机会。在政策体制上,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

政支持等关系到大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存在“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的情况,某些群体或

明或暗被剥夺了平等争取机会的权利。

必须看到,完全平均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贫富有差距,是人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

象。试图建立一种“均富贵”、人人过着一模一样生活水平的社会,只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活

力。正因为如此,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中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

同时又要看到,由于存在劳动者劳动的差距、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二元经济结

构和自然地理位置差异,以及政策体制上的某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

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必须引起执政党和全

社会高度关注的警戒水平。

因此,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需要抓紧解决社会公平制度建设。当前最为重要是抓紧

做好以下两条:一是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

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加强和规范

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社会成员通

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财政投入要更

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二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通过清晰界定产权、明确权责关系

和依法严格保护产权,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

业、经营者和各阶层劳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信用基

础和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资本实现优化配置,保护和促进各个阶层人员、各类企业和各个地区推动

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使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的管理职能,可以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应该看到,经济调

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各级政府已

经较为熟悉,调控和应用的能力较强;而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职能还较为薄弱。如何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正确地

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各级

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强社会管理,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种社会组织

涌现、多种所有制发展、“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对社会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提供公共服务,包括

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

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

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

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

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

慈善事业相互配合、互相衔接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在全社

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整合社会管理

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

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三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体系,加快公共服

务体制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人,引入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部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机制。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公共安全事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迅

速上升。为什么日益富裕的社会,反而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以前我们讳言这样的问题。

然而,世界经验表明,从贫穷迈向富裕阶段,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时期。世界发展进程的历史表明:

一个国家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后,在人均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即意味着该国社会进人

复杂多变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个阶段,伴随着结构激烈变动、差距扩大、利益关系复杂、人们的政治

参与要求增大,与上述四大现象相伴,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非常容

易出现“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管理失控、社会伦理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频

繁发生。各国的历史表明,这个阶段是一个“坎”,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一种情况,顺利实现经济转型,迈过这道“坎”,经济发展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另一种情况,没能顺利越过这道

坎,出现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好面对如何顺利跨过这道坎。中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

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

到3000美元。我国正好进入各种社会矛盾频繁发生、各种社会风险不断出现的时期。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民内部矛盾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比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

待遇、就业再就业等等。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而

且,这种利益矛盾有时会通过群体性矛盾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

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

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为了保证我国社会顺利越过复杂多变时期的这道“坎”,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抓紧建立健全以下两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建群众利益正常渠道诉求机

制。通过这套机制,为社会提供一条反映情况、消解怨气、化解矛盾的通道,通过这套机制,推动领

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

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会始终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包

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自然的以及来自国际的风险,必须时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

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经常进行社会风险情况的搜集、分析和判断,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范围,等级、发生时间和区域及时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第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体制

和机制。

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表现为社会关系融洽、社会活动有条不紊、社会机体运转灵活、社会秩序

井然有序,说到底,表现为社会政治的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在历史上,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

代,都是社会比较稳定,人们得以致力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这就

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在当代中国,要依靠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顺乎

民意、体现民心的政策,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自家的长治久安,保持社

会政治长期稳定。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广大群众在经济发

展中得到实惠,在发展中化解各类矛盾。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

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第三,发挥党

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

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第四,依法规范社会行为,通过舆论、宣传、教育

和引导,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

益矛盾。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下载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酒从量税与构建和谐社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以人为本”浅淡和谐社会的构建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从“以人为本”浅淡和谐社会的构建从“以人为本”浅淡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来,“......

    构建和谐社会也要从小事做起

    当前位置: 首页>>阿凡提评论>>网友言论 >> 正文 天山网--新疆重点新闻网站、新疆网络第一媒体 构建和谐社会也要从小事做起【稿 源】 作者来稿 【作 者】 【发表时间】 2007......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防沙治沙

    全国有近1/5的土地沙化,且90集中在西部地区,近4亿人口受其影响。土地沙化恶化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是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200......

    构建和谐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精选合集)

    构建和谐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本站推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重大意义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调查时间2013-10/01——11/05调查地点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领队姓名高远刚指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