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流程[精选]
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流程
一、办理部门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工作职责
受理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年审申请;审核企业提交的年审材料;组织实地抽查;签署审查结论并发放副本。
三、办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家质检总局第80号令)
(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质检总局第 79 号令);
(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年度报告及审查工作管理规定》(质检食监函 [2006]5 号)。
四、办理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申请。
五、办理条件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 1 年前的1个月内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年审申请。
六、办理程序
(一)申请
1、企业可到市质监局领取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年度自查申报表。
2、申请人向市质监局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按照下列目录提交相关年审材料:
(1)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年度自查申报表2份原件(在必要位置加盖企业公章、负责人和自查人都必须签名)(2)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3)企业有效期内营业执照 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4)企业有效期内组织机构代码证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5)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复印件(6)检验结论合格的带“*”号项目的检验报告2份复印件(委托检验报告或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报告)(7)企业年审年度内产品原始记录 2份原件
(8)企业年审年度内产品出厂检验报告2份原件(与产品原始记录一一对应)备注:
企业年度自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获证企业必须报告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
2、企业有否发生迁址、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等情况。如有,变更后是否能持续保持原有质量保证水平,是否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
3、原材料进厂验收和食品出厂检验实施情况,特别是如何保证出厂产品逐批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受控。实行自行检验的企业要如实提供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情况,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生产企业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应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方法规定分别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含出厂检验项目中带“ * ”号项目,即企业没有“ * ”号项目检验能力的,企业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需提供两份带“ * ”号项目的检验报告;
4、委托生产加工及其备案情况,包括:委托加工和被委托加工。如果有委托加工的,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复印件和标签;
5、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备案情况;
6、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及不合格整改情况;
8、社会监督情况。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及其后处理情况;
9、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应当说明的其他相关情况。
(二)受理
企业按要求递交相关年审材料,办理部门自收到材料3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三)审查
1、办理部门应在做出受理决定后5日内确定是否进行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抽查。实地抽查按实施细则要求进行,必要时可进行抽样检验。实地抽查时间一般不超过 1日。
2、仅进行书面审查的,办理部门应在收到企业年度报告材料后 15日内完成审查;进行实地抽查的,办理部门应在收到企业年度报告材料后 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企业整改时间不计算在内)。
(四)整改
在实地抽查和实地审查中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不符合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个月。
(五)审查结论
企业年度报告审查结论分为三种。
1、符合
企业生产经营全部符合规定的,企业年度报告审查结论为合格。
2、复查符合
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后达到要求的,企业年度报告审查结论为复查合格。
3、复查不符合
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或者经实地抽查企业的必备生产条件或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年度报告审查结论为复查不合格。
(六)发放副本
完成审查工作后 5日内通知企业领取副本。
七、期限
(一)受理期限
企业按要求递交相关材料,办理部门自收到材料起3日内。
(二)决定审查方式期限
办理部门在做出受理决定后5日内确定是否进行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抽查。
(三)书面审查及实地审查 书面审查期限:
办理部门自收到材料起 1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实地抽查期限:
办理部门自收到材料起 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企业整改时间不计算在内),实地抽查时间一般不超过 1日。
(四)整改期限
整改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个月。
(五)发放副本期限
完成审查工作后 5日内通知企业领取副本。
第二篇:食品生产许可证流程专题
哪些食品实行“QS”认证
乡镇及乡镇以上政府所在地以及街道、社区所辖区域在集中交易市场以外有食品经营项目的销售门店,不得销售应当取得而未取得“QS”认证的食品。实行“QS”认证的28大类食品目录如下: 1.白酒:白酒。2.小麦粉:通用小麦粉,专用小麦粉。3.大米:大米。
4.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5.酱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6.食醋:酿造食醋,配制食醋。
7.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肉丸、肉饼),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8.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乳菌、酸牛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9.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10.调味品:糖(白沙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味精。11.方便面:油炸方便面、热风干方便面。
12.饼干: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圆饼干、蛋卷、粘花饼干、水泡饼干。13.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14.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15.速冻面米食品:生制品、熟制品。
16.膨化食品: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17.糖果: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
18.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19.葡萄酒及果酒:葡萄酒、山葡萄酒、苹果酒、山楂酒。20.啤酒:熟啤酒、生啤酒、鲜啤酒、特种啤酒。
21.黄酒:黄酒[其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v/v)小于24%(v/v)。
22.酱腌菜:酱腌菜(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23.蜜饯:蜜饯类、凉果类、果脯类、话化类、果丹(饼)类、果糕类。24.炒货食品:烘炒类、油炸类。
25.蛋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冰蛋类。26.可可制品:可可液块、可可粉、可可脂。27.焙炒咖啡:炒咖啡豆、咖啡粉。
28.水产加工:干制水产品、盐渍水产品、鱼糜制品(熟制鱼糜灌肠、冰鱼糜制品
QS许可证的时间问题 证书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不同食品其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相应的规范文件中规定。换证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企业应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提出换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规定的申请程序进行审查换证。年审
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一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年审申请。年审工作由受理年审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年审合格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副本上签署年审意见。变更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种类食品的,应当在变化发生后的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受理变更申请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审查企业是否仍然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的要求。
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名称后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QS许可证申办程序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到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2.企业填写申请书,准备相关材料,名后报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知后,邻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4.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 5.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即可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QS许可证的申领进度 申请阶段(15个工作日)
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含个体经营者),应按规定程序获取生产许可证。新建和新转产的食品企业,应当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组成审查组,完成对申请书和资料等文件的审查,企业材料符合要求后,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20个工作日
企业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通知起,在2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审查阶段(40个工作日)
企业的书面材料合格后,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规则,在40个工作日内,企业要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现场审查合格的企业,由审查组现场抽封样品。10个工作日(1)
审查组或申请取证企业应当在10个工作内(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10个工作日(2)
经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合格而符合发证条件的,地方质量技监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统一汇总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家质检总局。
10个工作日(3)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监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准。发证阶段(15个工作日)
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省级质量技监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向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QS审核流程 许可证申办程序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到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2、企业填写申请书,准备相关材料,然后报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知后,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4、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
5、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即可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办证工作日须知
一、申请阶段 15个工作日
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含个体经营者),应按规定程序获取生产许可证。新建和新转产的食品企业,应当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市(地)级质量技监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组成审查组,完成对申请书和资料等文件的审查。企业材料符合要求后,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20个工作日
企业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通知起,在2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
二、审查阶段 40个工作日
企业的书面材料合格后,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规则,在40个工作日内,企业要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现场审查合格的企业,由审查组现场抽封样品。10个工作日(1)
审查组或申请取证企业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10个工作日(2)
经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合格而符合发证条件的,地方质量技监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统一汇总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家质检总局。
10个工作日(3)
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监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准。
三、发证阶段 15个工作日
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省级质量技监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向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许可证相关时间 证书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不同食品其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相应的规范文件中规定。换证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企业应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换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规定的申请程序进行审查换证。年审
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年审申请。年审工作由受理年审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年审合格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副本上签署年审意见。变更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种类食品的,应当在变化发生后的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受理变更申请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审查企业是否仍然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的要求。
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名称后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
申办食品包装生产许可证(QS)企业应准备的文件
根据《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教程基础篇》、《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教程塑料专业篇》及相关标准等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企业要想获得QS许可证,一定要尽早完善和准备好下列29种文件资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4、当地环保部门核发的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环境影响批复及验收报告或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5、企业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规定、安全卫生要求的《企业自我声明》;
6、企业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时,提交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7、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8、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标签;
9、质量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项目关系,特别是检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
10、质量考核办法;
11、清洁生产制度;
12、生产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等);
13、检验仪器、设备清单(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等);
14、现有标准清单;
15、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16、工艺文件目录明细表、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
17、文件管理制度;
18、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19、原辅材料合格检验证明或报告; 20、原辅材料供方评价准则;
21、原辅材料使用台账;
22、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
23、工艺流程图及标注关键控制点;
24、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控制程序;
25、检验管理制度和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26、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27、销售记录、已售出的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28、退货品管理制度;
29、安全生产制度。
以上是一些必备的文件资料,具体核查时还要查阅子文件以及有关纪录文件,并且按照细则的53项要求进行详细考核和评比,只有积极投入,认真落实才是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企业须知
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须知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证报告及审查工作管理规定》:
一. 获证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企业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情况的报告。企业提交报告时须附以下资料:
1.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自查申报表(一式三份);
2. 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 企业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代码证复印件;
二.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获证企业必须报告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
2. 企业有否发生变迁、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
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等情况。如有,变更后是否能持续保持原有质量保证水平,是否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
3. 原材料进场验收和食品出厂检验实施情况,特别是如何保证出厂产品逐批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受控。实行自行检验的企业要如实提供原材料进场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情况,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生产企业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应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方法规定分别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果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发证产品或者相关参数的比对验证的,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括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企业还须提供两份带“*”号项目的检验报告;
4. 委托生产加工及备案情况,包括:委托加工和被委托加工。如果有委托加工的,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备案情况:提供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及备案表;
6. 塑料包装容器的备案情况: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
7. 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提供每个产品品种的食品标签);
8. 行政机关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及不合格整改情况(提供每个季度的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9. 社会监督情况。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及后处理情况;
10.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应当说明的其他相关情况。(提供1份近期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生产加工用水水质检验报告)。
11.提供实验室计量器具检定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第四篇: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企业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一、(一)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自查申报表(一式三份);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获证企业必须报告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
(二)企业有否发生迁址、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等情况。如有,变更后是否能持续保持原有质量保证水平,是否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
(三)原材料进厂验收和食品出厂检验实施情况,特别是如何保证出厂产品逐批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受控。实行自行检验的企业要如实提供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情况,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生产企业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应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方法规定分别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果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发证产品或者相关参数的比对验证的,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含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企业还需提供两份带“*”号项目的检验报告;
(四)委托生产加工及其备案情况,包括:委托加工和被委托加工。如果有委托加工的,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备案情况;
(六)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及不合格整改情况;
(八)社会监督情况。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及其后处理情况;
(九)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应当说明的其他相关情况
第五篇: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应准备的材料
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应准备的材料
(一)《食品生产许可证监督审查企业自查申报表》3份;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1份、副本复印件1份;
(三)有效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1份;
(四)有效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1份;
(五)近2个月的台帐(原辅料进货和验收台帐、食品添加剂进货和验收台帐、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销售台账、包装物进货验收台帐、包装物使用台帐);
(六)主要原辅料的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各一份;其官方的检测报告1份(近一年的);原辅料的进货验收记录(近1个月的);
(七)提供2份企业出厂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2套;
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分别提供企业一年内自行检验的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各两套。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含“QS”审查细则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企业还需提供一年内不低于两批次“*”项目的检验报告;
(八)存在委托或被委托加工生产行为的,必须提供已经备案的食品《委托加工备案申请书》;
(九)定量包装和出厂检验用计量器具检定证书复印件;
(十)获证企业主要产品最小包装物或标签;
(十一)化验员证复印件、车间洁净度报告各复印件1份;
(十二)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材料。如执行标准变更、厂房产权变化等,如果有的话;
(十三)QS审查报告1份。
(一)获证企业必须报告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
(二)企业有否发生迁址、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等情况。如有,变更后是否能持续保持原有质量保证水平,是否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
(三)原材料进厂验收和食品出厂检验实施情况,特别是如何保证出厂产品逐批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受控。实行自行检验的企业要如实提供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情况,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生产企业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应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方法规定分别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果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发证产品或者相关参数的比对验证的,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含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企业还需提供两份带“*”号项目的检验报告;
(四)委托生产加工及其备案情况,包括:委托加工和被委托加工。如果有委托加工的,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备案情况;
(六)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七)行政机关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及不合格整改情况;
(八)社会监督情况、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及其后处理情况;
(九)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应当说明的其他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