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意见(定稿)

时间:2019-05-12 02:2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意见(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意见(定稿)》。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意见(定稿)

长沙县农业局

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

认证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现就加快我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是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途径,是确保我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县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创建“三品一标”示范县的需要。县局将加大推进该工作的力度,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各企业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高认识,要明确专人负责,协同推进。

二、明确农产品认证工作的目标

按照《湖南省“三品一标”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湘农业绿„2014‟27号)和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我县建设目标是:年新增农业 “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0个以上;全县“三品一标”总数达200个以上;“三品一标”实物总量超过全县农产品商品总量的6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三品一标”种植面积与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值≧60%。具体到各镇(街)、各产业见附表。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农产品认证工作

(一)强化责任,明确分工 局市场信息科(绿色食品办公室)是“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三品一标”宣传、组织、申报和复查工作,协调粮食加工企业的申报工作。粮油站、蔬菜站、经作站等产业站需将“三品一标”的创建纳入到产业发展的总思路和总规划上,加强对企业申报“三品一标”的宣传、督促、指导。农环站要加强对产地认证的指导、服务工作。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把申报“三品一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做好本辖区的申报规划,组织申报事宜,完成申报任务。

(二)强化要求,提高企业的主动性

“三品一标”是衡量农产品的质量的一个标杆,申报“三品一标”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企业通过认证提高品牌,带动销售,提高效益的唯一正确途径。各企业必须将创建工作作为保证质量的最起码要求,纳入企业的生产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要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系列法律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加快申报进程,取得认证。

(三)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认证经费的补助力度 农产业发展必须与产品质量同步,县级资金中将优先对获得“三品一标”企业的产业扶持。

凡在我县注册登记的农业种植和加工企业(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首次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并通过认证的都将获得补助。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蔬菜补助申报费的100%,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补助申报费70%,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在产业发展 资金予以优先安排。粮食、经济作物申报费用在产业发展资金中一并安排

(四)加强检查、复查、监查,确保认证的真实性 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市场信息科,以及各产业站室要了解申报的进度,加强对获得认证单位的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视和督促,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达标,确保证书名副其实。

长沙县农业局 2015年5月30日

第二篇:“三品一标”水产品认证标准及程序

一、无公害水产品认证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标准

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技术应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要技术及要求包括以下3部分:

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技术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前提。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

淡水渔业水源水质要求包括水质的感官标准:色、嗅、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卫生指标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 养殖水质标准(SCl050-2001)》的规定;海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水质(SC/T2008,2001)》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了4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即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和氟化物(F)的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591996)》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规定了汞、镉、铜、砷、铬(六价)、铜、锌及六六

六、滴滴涕的含量限量。其残留量应符合《土地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R规定。无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加工技术等。在整个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引用HACCP体系,即对水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找出其关键控制点,以便对水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使水产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标准。

2.1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

①优良亲本培育技术 用于繁殖的亲本应来源于原、良种场,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亲本在培育过程中应投喂优质的、营养全面的饲料;不同种鱼类的亲本应在不同的池中进行饲养管理;人工繁殖后应及时对亲鱼建立档案,以供来年参考利用。

②规范的苗种繁育技术 亲鱼催产应把握好最佳催产时间,并使用符合规定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用量适量;鱼苗孵化时应控制好水温、水质;鱼苗出膜后应投喂足量、适口的开口饵料;同时进行病害防治,防治用药应符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③主要养殖品种的良种选育技术 水产苗种质量应符合水产原、良种的有关标准,选育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检验合格;水产苗种应加强产地检验检疫,检验合格方可出售或用于生产。

2.2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规范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渔药、饲料、农药、肥料等的使用。

①渔药使用准则无公害水生动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敌害生物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混养和密养,使用高效、低残留渔药;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禁止使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五氯酚钠和氯霉素。外用泼洒药及内服药具体用法及用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SCl051-200t)》的规定。

②饲料使用准则饲料中使用的促生长剂、维生素、氨基酸、蜕壳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的药物(如己烯雌酚、喹乙醇)作为防治疾病或促进生长的目的。其他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SCl051-2001)》的规定;不得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兽药。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使用的饲料卫生指标及限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SCl052-2001)》的规定。

③农药使用准则稻田养殖无公害水产品过程中对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有扑虱灵、甲胺磷、稻瘟灵、叶枯灵、多菌灵、井岗霉素,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具体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SC/T1054—2001)》的规定。

稻田养殖使用农药前应提高稻田水位,采取分片、隔日喷雾的施药方法,尽量减少药液(粉)落入水中,如出现养殖对象中毒征兆,及时换水抢救。

④肥料使用准则养殖水体施用肥料是补充水体无机、营养盐类、提高水体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施用不当(指过量)又可造成养殖水体恶化并污染环境,造成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施肥主要用于池塘养殖,针对的养殖对象主要为鲢、鳙、鲤、鲫、罗非鱼等。

肥料的种类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允许使用的有机肥有:堆肥、沤肥、厩肥、绿肥、沼气肥、发酵粪等;允许使用的无机肥有:尿素、硫酸氨、碳酸氢铵、氯化氨、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石灰、碳酸钙和一些复合无机肥料。肥料的使用方法及施用量可参照《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SC/T1016.5-1995)》要求进行。

2.3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准则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原料应来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品质新鲜,各项理化指标符合相应无公害水产品的品质要求;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鲜、保活措施;运输工具、存放容器、储藏场地必须清洁卫生。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工厂、冷库、仓库的环境卫生,加工流程卫生,包装卫生,储运安全卫生和卫生检验管理应符合《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CBl2694-90)》及《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SC?F3009-1999)》的规定。接触原料的刀具、操作台应使用不锈钢材料。存放容器应使用无毒、无气味、不吸水、耐腐蚀并能经得起反复冲洗与消毒的材料制成,表面光滑,无凹坑或裂缝。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CB5749-1985)》的要求;所用海水应符合《海水水质量标准(CB3077-1997)》规定的第1类;生产过程使用的冰应符合《人造冰(SC/F9001—1984)》的要求。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如果生产过程巾需要加入添加剂时,其添加剂总类、数量、加入方法等,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CB2760-1996)》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添加剂。

2.4包装要求

包装材料必须是国家批准可用于食品的材料。所用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在干燥通风的专用库内存放。内外包装材料分开存放,直接接触水产品的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能对内容造成直接的和间接的污染。

3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包括了水产品的感官指标、鲜度指标及安全卫生指标。

3.1感官指标无公害水产品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鱼类

外观 体表光泽无病灶、有鳞鱼鳞片完檗,无鳞鱼粘液混浊。眼球外突饱满透明,鳃丝清晰、鲜红或暗红

色泽 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内脏清晰可辨无腐烂

鲜活度 活体或刚死不久

贝类螺、蚬

外观 壳无破拗和病灶,受刺激后足部快速缩入体内,贝壳紧闭

色泽 外壳光洁亮泽,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休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右弹性 鲜活度 活体

甲壳类虾、蟹

外观 甲壳光洁、完好无损,眼黑亮,鳃乳白色十透明,反应敏捷,游泳爬行自如

色泽 虾:青灰戎青虢色 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呈半透明

鲜活度 蟹活体,虾活体或刚死不久

爬行类龟、鳖

外观 体表完整无损,鳖裙边宽而厚。爬行、游泳动作自如

色泽 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

鲜活度 活体

两栖类养殖蛙类

外观 体表光滑有粘液,腹部呈白色或灰白色,背部绿褐色或深绿色,后肢肌肉发达,弹跳能力强

色泽 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 鲜活度 活体

3.2鲜度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30mg/100L<海产品)、≤20mg/100g(淡水产品);pH≥6.3。

3.3安全卫生指标

水产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汞(以Hg计)≤0.3mg/kg;砷(以As计)≤0.5mg/kg(淡水鱼);无机砷≤0.5mg/kg(海水鱼)、≤1.0mg/kg(贝类等其它海产品);铅(以pb计)≤0.5m沙kg;镉(以Cd计)≤0.1mg/kg(鱼类);氟(以F计)≤2.0mg/kg(淡水鱼);铬(以Cr计)≤2.0mg/kg(鱼,贝类)。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限量:土霉素≤0.1mg/kx;四环素≤0.1mg/kg;磺胺类≤0.1mg/kg;氯霉素、青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已烯雌酚不得检出。

有毒有害物质:组胺≤100mg/100g(鲐够鱼类)、≤30mg/100g(其它海水鱼类);苯并芘≤5mg/100g;多氯联苯≤0.2mg/kg(海产品);N—二甲基业硝氨≤4μg/kg(海产品)、N—二乙基亚硝氨≤7μg/kg(海产品);二氧化硫≤100mg/kg(冻鱼、冻虾类)。

养殖水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敌百虫≤1.0mg/kg;六六六≤2mg/kg;滴滴涕≤1mg/kg;亚胺硫酸≤0.5mg/kg。

生物毒素及微生物批标限量:麻痹性贝类毒素(PSP)≤80μg/kg;腹泻性贝类毒素(DSP)不得检出;菌落总数≤1.0×105个/g;大肠菌群≤30个/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卫生指标具体可参见《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巾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C3013—2001)》及《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渔药残留最高限量(SC3012—2001)》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程序

一、认证申请

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具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有效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程序如下:

1、申请人向认证中心,分中心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部门领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有关资料。

2、申请人向所属行业的分中心递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以下材料: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和产地认定材料。

2)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3)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材料审查

各分中心收到上述材料后,由综合部登记、编号。当日移交给认证审查部。认证审查部接到申报材料后,填写认证报告第1页内容并准备材料审查表,组织检查员(2人以上)根据审查表内容进行材料审查,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填写材料审查意见。

分中心认证审查部综合检查员的材料审查意见,得出以下四种结论之一:

a)符合要求;

b)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充说明;

c)需现场检查;

d)不符合要求。

若结论为“符合要求”,则进行产品检测;若结论为“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充说明”,签发《补送材料通知单》,若结论为“需现场检查”,则在2个工作日内,材料审查人员编写现场检查表中的检查内容。然后进行现场检查;若审查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则签发不同意报批通知单。

三、现场检查

文件审查结果,如有必要进行现场检查,则组成现场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

1、检查组的组成:检查组成员由具备检查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并将检查员名单和现场检查计划书面通知受审核单位,得到受审核单位的书面确认。

2、现杨检查:检查组按现场检查表中的检查内容进行逐项检查,最终,每位检查员填写现场检查表和现场检查意见,各分中心根据现场检查表和现场检查意见出具分中心现场检查报告。

四、产品检测

对通过材料审查或现场检查(必要时)的企业进行产品抽样检验。产品检验将委托合格检测机构承担。检测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向认证中心出具《产品检验报告》。

五、认证结论

各分中心综合材料审查、现场检查(需要时)结论和《产品检验报告》对申报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分中心审查结论:同意报批或不同意报批,并将认证报告及相关材料汇总后报认证中心。

六、认证审核

认证中心对分中心提交的认证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在5个工作日将审核意见填入《认证报告》并报送技术委员会。

七、颁证

技术委员会对认证材料、产品检测报告和《认证报告》等进行全面评审,15个工作日内得出认证终审结论:同意认证;不同意认证。认证报告经认证中心主任审批后,将《认证结论通知单》寄送给申请者。

八、证书和标志发放

认证证书由认证中心主任签发。并根据获证方的生产规模和包装型式决定认证标志的发放数量。

九、备案

认证中心自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后30个工作日内,将颁发的认证证书副本同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十、续报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如需继续使用的,须在有效期满前90日按申报程序办理续报手续。

二、绿色水产品认证

绿色水产品的标准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2.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和标签规定。

这些仅仅是理论上的绿色水产品标准。由于绿色水产品的生产程序较复杂,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它不仅涉及到养殖业的养殖环境和条件,而且还与饲料加工、苗种培育、鱼药生产、环保科学、营养学、食品卫生科学相结合。

绿色水产品的养殖管理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符合绿色水产品的要求,我们大力提倡健康的养殖模式。健康养殖主要包括种质管理、环境管理、饲养管理和防疫管理四个方面。

(一)种质管理

1.选择无污染性病原携带的亲体。

2.受精卵消毒。

3.育苗用水需沉淀、消毒,使整个育苗过程呈封闭状态,无病原带入。

4.种苗培育过程不滥用防治药物。

5.保证使用成熟卵及精子,并投喂高质量饵料。

6.种苗出场前,进行严格检疫消毒。

(二)环境管理

养殖水体的要求必须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执行。该标准就渔业水质规定了33项限定指标,同时还增加了农药残留量的限定指标。

(三)饲养管理

在合理密度基础上,实施“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投饲,以及坚持清塘,重点检测,认真记录和及时采取措施的管理制度。还应使用高效、系数低、适口性好、稳定性高的配合饵料。因为饵料的利用率与养殖环境的好坏有密切关系。

(四)防疾管理

2000年9月7日,农业部渔业局发出的农渔养(2000)17号文件,列出了渔药推荐目录及使用方法,养殖防疫应以此为准。

绿色食品标志申请认证程序

一、申请认证企业向市、县(市、区)绿色食品办公室(以下简称绿办),或向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索取并下载《绿色食品申请表》。

二、市、县(市、区)绿办指导企业做好申请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对申请认证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和指导,明确申请认证程序及材料编制要求,并写出考察报告报省绿办。省绿办酌情派员参加。

三、企业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根据《绿色食品现场检查项目及评估报告》自查、草填,并整改,完善申请认证材料;市、县(市、区)绿办对材料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绿办。

四、省绿办收到市、县(市、区)的考察报告、审核表及企业申请材料后,审核定稿。企业完成5套申请认证材料(企业自留1套复印件,报市、县绿办各1套复印件,省绿办1套复印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套原件)和文字材料软盘,报省绿办。

五、省绿办收到申请材料后,登记、编号,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下发《文审意见通知单》(附件6)同时抄传中心认证处,说明需补报的材料,明确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计划。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补充材料。

六、现场检查计划经企业确认后,省绿办派2名或2名以上检查员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并在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省绿办提交《绿色食品现场检查项目及评估报告》、《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

七、检查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同时进行产品抽检和环境监测安排,产品检测报告、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报告由产品检测和环境监测单位直接寄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同时抄送省绿办。对能提供由定点监测机构出具的一年内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的企业,免做产品认证检测;对能提供有效环境质量证明的申请单位,可免做或部分免做环境监测。

八、省绿办将企业申请认证材料(含《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有关材料)、《绿色食品现场检查项目及评估报告》、《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省绿办绿色食品认证情况表》报送中心认证处;申请认证企业将《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基本情况调查表》报送中心认证处。

九、中心对申请认证材料做出:“合格”、“材料不完整或需补充说明”、“有疑问,需现场检查”、“不合格”的审核结论,书面通知申请人,同时抄传省绿办。省绿办根据中心要求指导企业对申请认证材料进行补充。

十、对认证终审结论为“认证合格”的申请企业,中心书面通知申请认证企业在60个工作日内与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同时抄传省绿办。

十一、申请认证企业领取绿色食品证书.三、有机水产品认证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

1、一般原则

1.1有机水产养殖业是一种开放式或人为开放式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最大限度地限制使用化学药物、人工药物诱导生产的苗种、非天然原料制成的配合饲料,并利用水域的自然生产力来进行生产,以提供高营养、优质的水产食品为根本目的。

1.2有机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中应控制外来的投入品,保护利用植物、动物和天然水域的自然生产能力。尽可能持续利用并保护水域资源,维护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

1.3有机水产养殖涵盖的范围较广,它涉及的水域有淡水、海水、盐碱水和半咸水等;养殖的场地有水库、河流、湖泊、港湾、滩涂、近海和深海等天然水域;养殖的方式有网箱、网栏、网围及增殖放流等;养殖的对象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杂食性及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

1.4在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的水产生物可以作为有机水产养殖对象进行认证,但按照基本程序不能够检查的生物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2、转换期

2.1有机转换期的确定

转换期不应少于转换生物的一个养殖周期。转换期长短应由认证机构根据转换生物的种类、生命周期、环境因素、养殖场地、养殖水域、过去残存废物、沉淀和水质等因素具体制定。如果认证机构允许引入了其它常规生物,其转换期也应考虑新被引入的生物。

2.2转换计划

转换开始时应制定详细的有机转换计划,转换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和现状;

2)转换的时间表;

3)转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4)转换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2.3转换的内容

转换包括养殖水域的确定、养殖对象选择以及营养、疾病控制等养殖过程和水产品捕捞、运输、粗加工等。

2.4转换的条件

下列情况不需要转换期:

1)在水体自由流动而且未遭受本标准禁用物质影响的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生物;

2)有机生产的各种条件,如水质、投入品(饲料、药物和其它物质)可以被检查、监控,并符合相关标准。

2.5如果整个养殖水域不能够一次转换,那么被分割的各个小的转换水域应该保证能够满足所有的标准,且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常规和有机生产单元之间应该有明显特征的隔离带。

2)转换期内的各个生产过程不能够在有机与常规管理之间来回转换。

3、养殖场地

3.1原则

根据保护周围的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原则确定养殖场地。养殖场地(包括其相关附属场地)应该距离污染源和常规水产品生产有一定的距离并保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3.2养殖场选址的基本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

1)方圆100km以内无矿场、核电站等潜在的污染源,以及无废水处理不达标的化工厂、造纸厂、制革厂等;

2)流入养殖场地的地表径流不含有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物;

3)水源要符合GB11607中2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4)养殖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不可治愈的水产动物疾病;

5)养殖场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禁用的农药、化肥、兽药和渔药等。

4、养殖对象

4.1原则

养殖对象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包括环境条件、饵料生物的来源以及养殖对象和水域中和其它生物的协调等)生长的种类,苗种应该主要来源于天然繁育、人工捕捞;经认证机构的许可,也允许使用非自然生产的繁殖方法(如亲鱼的非药物方式催产、鱼卵的人工孵化等)获得苗种

4.2苗种来源

1)应主要选择自然繁育或在已确认无污染水域捕捞的地方优良品种。

2)引入的外来生物应该来自有机生产养殖系统。

3)如果引入常规水生生物时要得到认证机构的允许,且在有机系统内至少生活三分之二的生命周期。引入的数量每年不超过养殖场同类有机水产动物的10%,但以下情况除外:

1)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或人为危害;

2)有机生产养殖场和有机生产规模扩大;

3)在养殖场内建立另一种新的水产生物的生产;

4)小规模生产。

4.3不允许选择的养殖对象

不允许使用多倍体、转基因技术以及性激素等禁用药物诱导生产的水产生物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5、管理

5.1放养基本原则

放养的模式、密度、规格和混养的比例等应根据水产生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性来制定。水产生物的活动应符合其天然生态条件下的行为方式。在引进外来生物时,应对当地原有水产生物的健康不产生危害。

5.2应有足够的措施避免下列情况发生:

1)放养对象的逃逸;

2)其它水域生物的侵入;

3)天敌对放养生物产生的影响。

5.3水质管理

1)养殖水质应达到GB11607的2类水质标准。

2)保护和加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间所有生物的良性循环。3)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禁止使用有机化学合成药物。

4)不在建筑材料和生产设备中使用影响水体环境和水产动物健康的物质(如含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材料和渗渍物质)。

5)制定防止水温剧烈变化的措施。

6)生产单位应定期进行养殖水质的检测并进行记录。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水产养殖生物出现反常行为,应根据生物的需求对水质进行检测,且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案。

5.4投喂

5.4.1基本原则

饲(饵)料应该营养全面、无污染、新鲜,并且根据水产养殖对象的生长和健康需求投喂。积极倡导使用天然饵料饲养,尽量减少残饲(饵)料流失到环境中。不适合人类消费的经有机认证的农、副产品和野生水产品可以用作有机水产养殖饵料使用。

5.4.2配合饲料的基本要求

1)饲料原料应该由经有机认证的饲料原料或野生饵料组成,经认证机构认可,允许5%(干重)的饲料原料来自常规系统。

2)可以用于制作配合饲料的蛋白源原料有:底层白鲑鱼类的鱼粉、多脂鱼类的鱼粉、海洋哺乳动物加工成的可溶性原料以及经有机认证的植物蛋白。在饲料的配比中,允许50%动物蛋白来自于不适合人类消费的并经有机认证的动物的副产品、下脚料或其它材料。

3)在遇到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情况下,5.4.2中2所提及的百分比允许超出。

5.5允许使用和不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

5.5.1允许使用天然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对人工合成或非天然形态的物质,在使用时应得到认证机构的认可。

5.5.2以下的原料允许使用: 1)供食品用的细菌、真菌和霉菌;

2)食品工业的废料(如糖蜜)

3)植物性产品。

5.5.3下列产品(或该产品的其它任何形式)不能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1)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和兴奋剂;

2)人工合成的诱食剂;

3)用溶剂(如乙烷)提取的饲料;

4)尿素;

5)纯氨基酸;

6)基因工程生物或产品;

7渔药,但不包括非化学合成的用于增强机体功能的营养性渔药;

8)本准则9.4.3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

5.5.4限制直接使用人粪尿及畜禽粪尿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饵料;在天然水域中禁止使用人粪尿及畜禽粪尿。

5.5.5如遇特殊天气情况,需适当使用部分人工合成的化学防腐剂,但应经认证机构认可。

6、疾病控制

6.1原则

疾病防治应重视维护环境和养殖对象微生态平衡的理念,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所有的防治措施应围绕抵抗病虫害和防止疾病的传染而进行。所有管理措施特别是生产水平和生长速度应根据生物的健康而定。应尽量减少活的水产生物的搬运,以免因损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选择疾病治疗措施的时候,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

6.2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

根据养殖对象可能发生的疾病预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生态防治、免疫防治以及非化学的药物防治。疾病发生后应查找原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治疗时,生物的方法和非化学药物的防治方法应首先予以考虑。疾病防治应尽可能减少对养殖对象和环境的危害与影响。对于不可治愈的疾病,应及时将养殖对象焚烧销毁。

6.3允许使用的药物和制剂

6.3.1提倡采用物理与生物的方法治疗养殖对象的病害。在控制得力的情况下,经认证机构认可,允许使用安全性高的部分渔药和天然植物药。

6.3.2如果本地区发生某种病害,在其它管理技术不能控制且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允许进行疫苗防治,但是活疫苗应无外源病原污染,灭活疫苗的佐剂未被水产生物完全吸收前,该水产生物不能作为有机食品。

6.4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制剂

1)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

2)抗生素、有机化学消毒剂和农药等;

3)GMO方法产生的渔药、疫苗及制剂等。

6.5保存完整的疾病防治记录的档案。其中记录应该包括:

1)发病时间、症状、死亡情况、水质情况等;

2)疾病防治的细节,包括治疗用药的经过、治疗时间和疗程等;

3)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生产单位、产品批号和主要有效成分;

4)患病动物所在的养殖水域的标志或编号; 5)病原生物的鉴定。

7、捕捞

7.1原则

捕捞行为不应该对生产区域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只能在有机生产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捕捞。

7.2捕捞工具与方式

提倡网捕及钓捕等不损伤养殖对象的捕捞方式;开放式水体的捕捞量应保证不超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的产量。

7.3禁止采用的捕捞行为

化学诱捕、电捕、敲捕、鸬鹚捕及炸捕等。

8、活体运输

8.1运输原则

根据养殖对象、运输的水质、温度、溶解氧、季节、天气等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应该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和次数。尽量按照对水产生物最合适的方式运输,避免对运输对象造成不利影响和物理损伤,运输设备或材料不应该对运输对象有潜在的毒性。

8.2运输应考虑以下因素:

1)水质状况;

2)运输水体大小;

3)运输密度;

4)运输距离和时间;

5)防止运输对象逃逸的措施; 6)运输过程应该有专人对运输对象的健康负责。

8.3不允许的运输行为

8.3.1运输前或运输期间使用化学合成的镇静剂、麻醉剂、增氧剂和兴奋剂等。

8.3.2高密度和长时间运输。

9、粗加工(捕杀)

9.1原则

捕杀措施和技术应该根据生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性仔细考虑,防止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如毒素)等的自身污染,而且要考虑民族习惯。

9.2捕杀加工方式

在动物放血以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动物应该处于无知觉状态。采用迅速致死的方式杀死水产生物。

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一)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1、申请者向认证中心提出正式申请,填写申请表和交纳申请费。

2、认证中心核定费用预算并制定初步的检查计划。

3、申请者交纳申请费等相关费用,与认证中心签订认证检查合同,填写有关情况调查表并准备相关材料。

4、认证中心对材料进行初审并对申请者进行综合审查。

5、实地检查评估。认证中心在确认申请者已经交纳颁证所需的各项费用后,派出经认证中心认可的检查员,依据《有机食品认证技术准则》,对申请者的产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贸易等进行实地检查评估,必要时需对土壤、产品取样检测。

6、编写检查报告。检查员完成检查后,编写产地、加工厂、贸易检查报告。

7、综合审查评估意见。认证中心根据申请者提供的调查表、相关材料和检查员的检查报告进行综合审查评估,编制颁证评估表,提出评估意见提交颁证委员会审议。

8、颁证委员会决议。颁证委员会对申请者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认证中心的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是否颁发有机证书的决定。

9、颁发证书。根据颁证委员会决议,向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证书。获证申请者在领取证书之前,需对检查员报告进行核实盖章,获有条件颁证申请者要按认证中心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做出书面承诺。

10、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根据有机食品证书和《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办理有机标志的使用手续。

(二)有机食品认证流程图

(三)认证机构认证程序的时限

1.目的

认证机构检查和认证程序的目的是在客户与认证机构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和有效的建设性的调查和决策机制,以及在认证机构保证下对有机食品商业贸易的控制。该程序是为有机生产者、认证机构以及消费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2.认证程序的时限

2.1 申请(1周)

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机构将询问有关基础上的一些信息以便进行严格而可信的费用预算。

2.2 合同和费用预算(1周)

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第二周申请者会收到一份检查合同以及一份费用预算、检查程序、时间表和有关技术细节的说明。

2.3 检查(根据地区、产地情况时间可能不同3-7天)

认证机构指派一名有经验的检查员执行检查,他将提供一份详尽的检查时间表,并要求通知申请者在当地的合作伙伴等细节。

检查包括申请者的有机生产内部规章制度,生产地以及参观包装、房屋、仓库和加工厂,最新文件、记录和最终与申请者的讨论。

2.4 检查员报告(2周)

检查中的调查报告与有关文档一起寄到认证机构办公室。如检察员有疑问,可随时提出追加一次检查。检查员报告将在其检查完成后的2周内提交认证机构。

2.5 综合审查评估(3周)

认证中心将检查员报告的结果与认证机构《有机食品认证技术准则》进行对照,如经事先同意,还将应用附加标准。认证中心形成一份包括“有机生产是否符合准则要求以及改进措施”在内的“综合审查评估报告”。

2.6 颁证决议(2周)

认证中心将“综合审查评估报告”提交颁证委员会,颁证委员会将作出是否颁证的决议。

2.7 付款及颁证(2周)

在检查开始之前须付款50%,当认证决议生效时必须付清余额并得到发票。认证机构将会在检查员检查后90天内颁发证书。

四、中国地理标识认证 中国地理标识认证程序

地理标志产品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审核。其审批过程一般有三道程序。

首先由地方质检局等机构提出申请,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初审通过后予以公示。

公示期最短为三个月,如果无异议的话,国家质检总局将会正式批准,并确定保护区域。

此后,该产品将会制定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企业按国家标准通过评审后,可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权。

第三篇:Ungpuz三品一标认证申请表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第四篇:“三品一标”农产品体验营销的策略

“三品一标”农产品体验营销的策略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

徐秀景

改革开放以来,生鲜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生鲜农产品时会选择安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和原产地标志产品,这些被称为“三品一标”农产品。然而,与工业产品相比较,“三品一标”农产品是一种细胞组织,企业很难控制其外观、口感等生物特性,加之其具有易腐性和易损性,“三品一标”农产品很难从外观上判断其真正的品质。“三品一标”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相对升高,产量相对降低,导致在市场营销中体现出较高的销售价格,所以使其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以及生产与市场的规模受到限制。“三品一标”农产品市场营销应树立差异化的营销观念,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与普通农产品或食品分开营销或进行专门营销,针对“三品一标”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外观差异性较小的情况,企业可以运用体验营销的理念,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加快购买行为的发生,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1.体验营销概述

体验营销是美国学者James H.Gilmore和B.Joseph Pine在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合作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并在1999年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出版后,才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综观国内外对体验营销的研究,体验营销可以认为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互动,感受,值得消费者回忆的一种营销活动活动”,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参与和亲身体验,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构建起产品信息的良性循环系统,利用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和评价去激发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其购买行为实现的一种营销方式。在体验营销中,实施体验营销的企业或组织为顾客提供机会,使其加入产品或服务的勾画设计,让顾客亲自体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令其产生美好的体验感受,在营销中享受这种过程,从而加深对产品的印象。消费者的“主动参与"是体验营销的根本所在。消费者通过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会对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这种从而体现出顾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关注产品本身功能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购买的体验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的满足和愉悦,企业从出售产品转变成出售体验,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在增加顾客让渡价值的同时企业的收入也增加了。体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

2.“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一)重视感官体验,扩大消费者的需求。

所谓的感官体验就是指用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或肢体来感知事物,通 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为顾客提供亲身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机会,降低其购买风险,不但可以促进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能提升顾客满意度。比如有一浙江人在养地方品种庄河大骨鸡时,在开发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原因是这个地方品种鸡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所以在上市时价格高,在市场上和普通笼养鸡从价格上比没有竞争优势,而鸡的口感和风味从外观上又看不出来。为了让消费者真正的了解和购买庄河大骨鸡,这位浙江人采用了体验营销的策略。他开了一家门店,门店的一半是餐馆,专门烹饪大骨鸡让消费者来品尝,门店的另一半是销售大骨鸡产品。当客人吃到大骨鸡确实好吃的时候,他就会买一些大骨鸡产品回去自己食用或者当做礼品送人。采用这种餐饮方法销售,使他的当月销售额就达到15万元,几年没有解决的销售问题通过这种体验营销一下子就解决了。

(二)以情景为舞台,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只有在情境中主动参与才能导致体验的产生。企业应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使之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突出顾客参与性、互动性。为消费者设计和提供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休闲项目,让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产生互动,从难忘的经历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留下美好的回忆。北京有一家养鹿场,为了吸引顾客,把鹿散养,使得客人到鹿场后可以自己饲喂小鹿,定期举行小鹿运动会和小鹿才艺表演,小孩骑鹿等,由于有了自身的参与,游客从中获得了快乐,放松了身心,愉悦了心智。通过这样的愉悦体验加深顾客对公司价值观、文化和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同,培育顾客忠诚感。

(三)以知识为道具,启发消费者思考体验营销。

有不少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消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不乏爱思考或者喜欢追根朔源的人,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和一些好奇心重的市民。台湾的农产品体验营销做的就很成功,在很多不少城市郊区的农民或者一些旅游景区,就让消费者亲自来种植或者养殖,从播种或者某一小动物刚出生时开始,亲眼见证动植物的成长过程。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农产品企业会在有关的电视栏目中开展营养知识竞赛等来宣传“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品牌。可以和一些中学和大学联合,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请一些专家学者来企业考察调研,形成有影响力的结论,这些权威的人士的亲身体验,更容易让他们作为案例来宣讲,是一种无声的广告,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胜过你做的广告。特别是现在的个人媒体时代,一个微博大号可以影响到大几千万人。

(四)以情感为纽带,满足消费者的关系体验营销,关系体验营销超越了个人的感情、人格和行动,它将消费者的个性和企业品牌结合起来,并且消费者将这种体验作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关系体验营销针对个性化的消费者以自我为中心的需要,要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企业通过关系体验让消费者和一个群体产生关联,从而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联,形成一个稳定的顾客群。我国的农产品企业体验营销这方面的案例还很少,这也是我国农产品体验营销的方向,发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利用消费者希望完善自我,被他人理解和接受,使消费者通过产品与社会联系起来,比如消费者在消费“三品一标”农产品时,会映射自己是一个环保人热爱大自然的人士,满足了自己对最终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三品一标”农产品带来的功能价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追求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三品一标”经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不仅要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更要重视消费者对体验、情感、品牌和沟通的需求。因此,“三品一标”农产品经营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体验营销的作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情景为舞台、以情感需求为突破口、以品牌为纽带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以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

第五篇:三品一标工作方案

永兴县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做好2012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认证及监管工作,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为目标,强化证后监管,扎实推进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新增农业“三品”认证产品3个以上,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三品”复查换证率、续展率和保持认证率达到70%以上,“三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推广农业标准(规范)2项次以上,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次以上。

三、组织领导

成立“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李元胜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局属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局属相关单位要紧密配合,共同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和培训。一是积极动员和组织“三品”认证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推介活动,不断加大产品促销力度,促进企业宣传与推介,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对“三品一标”相关知识、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进行广泛宣传,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对“三品一标”的认知度,营造全县发展“三品一标”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检查员业务培训和企业内检员培训,逐步提高检查员、监管员及企业内检员业务素质,逐步建立健全检查员负责制和企业质量安全承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2、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三品一标”开发。绿办积极主动为企业开展 “三品一标”认证服务。一是继续深入农产品企业宣传“三品一标”知识,为有意向认证的企业参照认证所要求的条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积极为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创造条件。二是积极为申报企业完成申报材料的编写和修改以及形式审核进行指导。

3、依法加强证后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全县“三品一标”工作要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确保认证产品不出现较大的质量安全事故。为此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抽检力度,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加强例行抽检工作,对有效期内的农业“三品一标”实施质量监督抽检,全年开展2-3次“三品一标”的专项检查行动,抽检比例要达到认证认可数的30%以上;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抽检任务,抽检完成率要达到100%;对不合格产品,要依法予以查处,切实维护认证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二是坚定贯彻落实企业年检制度。把企业年检工作与绿色食品续展、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有机食品保持认证工作相结合,抓住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控制、投入品使用、标准化生产和生产档案记录等重点环节,把现场检查、证书有效期内质量安全事故和监督抽查等方面情况作为审核的重中之重。三是企业自查自律。帮助和督促企业建章建制,完善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四是切实加强标志监管工作。加强包装标识管理,对市场上的标志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历打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农产品认证标志行为,维护获证单位、标识使用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企业自律为基础,行政执法监督为主导”的标志监管长效机制。

4、加强政策引导,实行奖励机制。为加快农业“三品”认证的步伐,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对企业“三品”认证按以奖代投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5、项目申报与“三品”认证挂钩。各农业项目申报单位要把项目申报与“三品”认证结合起来,把产品是否取得“三品”认证作为农业项目申报的优先条件之一,以大力促进我县企业申报“三品”认证积极性,提升我县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促进我县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下载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意见(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意见(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品一标”政策摘录

    “三品一标”政策摘录 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品一标工作方案

    镇原县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做好2015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认证及监管工作,加快“三品一标”认证......

    三品一标工作汇报

    通道侗族自治县“三品一标”工作汇报 通道县农业局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南楚极地,北越襟喉”之称。全县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辖21个......

    三品一标工作汇报

    通道侗族自治县“三品一标”工作汇报 通道县农业局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南楚极地,北越襟喉”之称。全县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辖21个......

    三品一标工作总结

    “三品一标”工作总结 “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必须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质量监管上来,严格审查,严格监管,全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随着“三品一标”认......

    三品一标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标准

    三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标准 绿色食品 一、基地类(必须县级人民政府进行创建) 1、环境检测费:11000元/3万亩〃监测点。 2、3—5人检查组吃住行费用。 3、创建期满一年后,3—5人......

    三品一标申报程序大全

    “三品一标”申报程序 一、无公害农产品首次产品认证 企业或个人可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业务通过县级工作机构、地级工作机构、省级工......

    三品一标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模版)

    1、什么是“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2、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