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郑州召
开
4月29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郑州丰乐园大酒店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于国干、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刘国卯、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陈丛梅及厅直各单位负责人、地市负责人质检中心主任等近100人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精神等,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任务。郑州、鹤壁、焦作、固始县等7个市县农业局在会上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6个市县作了书面交流。
郑州市农委副书记楚万青第一个上台作典型发言,近年来,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多次受到农业部领导的肯定。其具体做法体现在:一是领导重视,统筹谋划,切实把乡镇监管机构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二是明确任务,强化措施,为建设乡镇监管机构注入动力;三是加强管理,强化责任,有效推进乡镇监管机构建设;四是开展培训,提高技能,建设高素质的基层监管队伍。之后又总结了在取得成绩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郑州市农委仍要深刻认识、创新制度、扎实推进,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努力开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紧接着鹤壁市农业局副局长秦学田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积极表扬了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二是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三是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明显加强;四是品牌认证步伐明显快;五是质量监管制度明显健全。主要做法体现在:一是抓好信息化建设,拓宽监管渠道;二是抓好投入品监管,把好生产源头;三是抓好标准化生产,强化过程安全;四是抓好质量安全检测,加强产后监管;五是抓好监管队伍建设,强化组织保障。焦作市、固始县、内黄县、武陟县、西峡县农业局相继作了典型发言,分析了各市县的具体做法,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做法,为各地学习提供了宝贵借鉴。
上午10点30分,省农业厅副厅长于国干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首先充分肯定了2013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一年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重点强化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省厅成立了由朱孟洲厅长任组长,7名厅班子成员任副组长,19个业务处室(站、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省厅部署,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示范带动。全省各级都将农业标准化、“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作为农业提质增效保安全的重要措施予以推进。如郑州市、洛阳市、武陟县、内黄县都安排了开发“三品一标”的专项资金,对获证单位进行奖励等等;三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开展风险监测;四是开展专项整治,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五是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六是广泛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会议指出,2013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辛勤工作的结果。但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对此,于厅长从“四个要”来分析当前农业形势,增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工作难题;要认真学习推广先进的监管理念;要树立“大安全”、“一盘棋”理念。今年的工作总体思路,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于厅长从8个方面重点安排部署了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具体工作:第一,深入开展突出问题治理;第二,精心推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第三,全面强化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第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第五,切实加强“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和认证管理;第六,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第七,加快基层监管体系建设;第八,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监管示范县活动。最后,于厅长谈了谈监管职能调整和转变作风的问题。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已明确了农业部门关于食用农产品的监管职责,切实搞好与食药监管部门的衔接。各地要正视和加以整改不良作风问题,切实转变作风,把各项决策落到实处。最终,齐心协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给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国家农业部对郑州市蔬菜、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2014年第二次例行监测
为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掌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风险隐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14年国家农业部继续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农产品中的药物污染开展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2014年5月6日开始,国家农业部对郑州市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质量进行今年第二次例行监测。
5月6日至8日,农业部农药残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家庄)抽检组对郑州市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蔬菜、水果和食用菌进行了随机抽样,共抽取48批次蔬菜样品、5批次水果样品和6批次食用菌样品。5月7日至11日,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分别在郑州市纬三路水产批发市场、柳林水产批发市场、桐柏中路、华润万家等地抽取鲤鱼、草鱼、鲫鱼、鲢鱼、虾、大黄鱼等水产品样品20批次。样品经农业部监测人员密封、编号后带回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由农业部统一向全国发布。
(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城镇化与减灾 农产品安全走在前
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切实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郑州市政府于5月11日上午在绿城广场开展了“城镇化与减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按照郑州市农委统一安排,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高度重视,组织理论知识丰富、检测技术过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讲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和现场咨询、现场检测等形式,广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知识、增强市民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的灾害意识,并现场为市民提供咨询、解答疑问100多次,发放宣传单600多份,现场检测6批次蔬菜、水果样品全部合格,并及时给送样市民反馈了检测结果,市民表示非常满意。
郑州市政府秘书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赵红军等领导来到郑州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展台前,饶有兴致地翻看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知识手册》,认为手册编写的非常实用,很有必要,并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为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郑州市农委)
郑州市农委农产品检测中心多措并举
确保五一期间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一节期间,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让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组织督查组认真检查了郑州市基地、批发、农贸市场和茶叶、干调市场、大型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执法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宣传,坚决防止不合格农产品进入百姓的餐桌,确保五一期间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严格实行“三级四层”农产品监管体系,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执法人员对市区6家全天候交易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24小时检测监管,对全市117家批发、农贸市场和61家大型超市加大抽检量,对检测出的不合格农产品进行无害化销毁。
二是加强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4月初,组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人员对郑州市12个县(市)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进行抽检,检测结果向当地政府通报。督查企业自检体系正常运行。
三是加强重点品种监管。根据春夏交替季节农业生产和消费特点,加大叶菜类蔬菜和精细菜农药残留检测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接受市民监督。保障节日期间百姓“菜篮子”安全。
(郑州市农委)
第二篇: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讲话稿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三品一标”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三品一标”工作成效和经验
“十二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三品一标”工作攻坚克难、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5年来,各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认真贯彻部党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数量规模稳步增长,“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0.7万个,比“十一五”末提高37.7%,产品产量、生产面积、获证主体数量等均有大幅度增长。质量安全稳定可靠,“三品一标”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15年超过99%。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据调查,消费者对“三品一标”的综合认知度已超过80%,无公害和地标农产品的价格平均增长5%-30%,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4383亿元,年出口额达到24.9亿美元。制度规范日益健全,部里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制订“三品一标”技术标准255项,两个中心制定制度规范数十项,各省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体系队伍不断壮大,部省地县“三品一标”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共培训检(核)查员4.2万人次,企业内检员16.4万人次。总的看,“三品一标”发展成效明显,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回顾“十二五”“三品一标”的发展,有五个标志性的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坚持严字当头,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产品质量和信誉是“三品一标”的生命线。部领导对“三品一标”提出“严格审查、严格监管”及“认证从紧、监管从严、处罚从重”的系列要求。各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管控,在审查把关、监测抽检、标志管理等方面不断强化,确保产品质量经得起各方检验。5年来,全国共对570个不符合要求的“三品一标”撤销了证书,维护了“三品一标”的品牌信誉。湖北省专门印发了“三品一标”认证规范、机构考评办法、质量控制记录册等,将“三品一标”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对获证产品综合检查率达100%。
二是坚持标准引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三品一标”在我国比较早地提出并践行了农业标准化的路子,将安全理念以一种制度化安排、标志化管理和品牌化运作的形式固化下来。我们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在操作规程、投入品使用、检验检测、包装标识、基地建设等方面推行标准化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近年来,又在示范创建、一体化管理、复查续展、标志使用推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措施,有力助推了“三品一标”的发展活力。陕西省通过“眉县猕猴桃”国家级地标示范创建,在制度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有效模式。
三是坚持“两轮驱动”,共同营造良性发展环境。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在“三品一标”发展中缺一不可。这些年,我们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创设力度,通过奖励补贴、项目配套、绩效管理等方式加强扶持,营造有利环境。目前,多数省份对“三品一标”认证登记都有补贴或奖励,奖励的力度和精度都在提升。如海南省对每个地标产品奖励一百万,上海市以产量为标准进行定量化奖励,有效调动了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让市场来说话,发挥“三品一标”在优质优价、便捷入市、国际对接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国内看,国家《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将“三品一标”作为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重要形式;国际看,绿色和有机已开展了海外产品认证,地标中欧互认谈判也到了提交名单的阶段,“走出去”步伐大大加快。可以说,“三品一标”搞得好的地方,都是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四是坚持品牌培育,努力打造产业精品形象。“三品一标”是国家培育起来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如何使这块牌子干净、没有水份,真正叫得响、过得硬,部里部署了“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一方面,全系统依法履职、依规办事,严格认证程序,强化证后监管,及时清理不合格产品,确保产品公信力。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品牌宣传,组织《农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推介。两个中心还通过出书、办展、拍片子、建网站等多方式加强“三品一标”推介。各地积极推进,开展了颁证、授牌、专营店、宣传周等大量宣传推广活动,如北京制作动画宣传片,浙江开展宣传月活动,黑龙江、内蒙古、xq等地连续多年在京举办优质特色农产品大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些活动,赢得了消费者口碑,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打造了“三品一标”产业精品形象。
五是坚持自身建设,强化体系队伍保障。“三品一标”体系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根基所在。目前,“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已基本健全,无公害农产品省、地、县工作机构分别达到68个、604个、5312个,绿色食品省、地、县工作机构分别达到36个、308个、1558个,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市县。同时,检测机构、技术专家、检查人员等支撑体系不断扩充和完善,绿色食品协会也在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内部和外部力量的不断强化,为“三品一标”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品一标”的发展,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系统的尽职尽责、积极努力。在此,我代表农业部监管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明确“十三五”“三品一标”工作目标任务
在分析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三品一标”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短板和问题。从生产经营主体看,有的企业存在“重认证、轻实施”问题,认证后没做到按标生产,个别的甚至以次充好、不讲诚信;有的对首次认证看得很重,但对标志使用或续标复审不积极;有的觉得用标收益不明显,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从自身工作开展看,有的地方存在“重发证、轻监管”现象,证后监管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有的地方人员、设备、条件薄弱,监管维权的“硬手段”比较缺乏,对违规用标行为没及时“亮剑”;有的地方品牌建设手段有限,“三品一标”公共品牌没有用好。从社会公众消费认知看,当前既有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信任度的问题,也有对媒体曝光的典型案例回应不及时带来的影响扩大问题,还有公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心存疑虑、消费信心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三品一标”工作现阶段的不平衡性,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乱”到“治”转型期的一个具体表现,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今年监管会上,陈部长在研究部署“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时专门指出,“农业提质增效,提高品质、创建品牌是重要抓手和途径。这是一条市场经济的路子,是一条生态环保的路子,也是一条产业振兴的路子。”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发布,部里正在抓紧编制“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我们要抓住机遇,研究规划好“三品一标”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十三五” “三品一标”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引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绿色化生产为核心,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为动力,以“促发展、严监管、创品牌”为主线,不断做大总量、做强品牌、做严监管、做优服务,大力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抓好5项工作:
(二)从严加强审核监管。中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四个最严”的总要求,“三品一标”发展需要继续坚持“严”字当头。一要严把审查准入关,坚持用标准说话,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强化制度安排及落地,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隐患。二要建立退出机制,对不合格产品要坚决出局。能不能做到一经发现就立即查处和淘汰出局,直接关系到“三品一标”的公信力,部领导对这个问题也高度关注。大家对各方面反映或曝光的问题,既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又要坚持信息公开,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回应。三要严查假冒伪劣,不能鱼龙混杂。对冒牌、套牌或超范围用牌等行为,内部能解决的,要主动进行处理;需要外部配合的,要用好打假平台,会同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
(三)加大品牌宣传培育。品牌是“三品一标”的价值所在,打品牌不能自娱自乐,关键要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信得过。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三品一标”的理念、标准、要求及实际实施情况更直观地宣传出去,让社会更了解、更信任。对一些不实炒作要主动发声,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二要加强品牌培育。将“三品一标”与各地品牌建设工作挂好钩,形成抓农产品品牌就是抓“三品一标”的共识和氛围;对获证主体也要做好培训和服务,让他们会用标、用好标,切实提升经济效益。三要做好市场推广衔接。目前,“绿博会”“有机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已经创出了牌子、搭建了平台,去年农交会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首次专展也一炮打响,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和提升,办出特色和水平。四要全力推动追溯。中央和部里对追溯工作很重视,我们正在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追溯信息平台,制定追溯管理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打算年底前启动全国统一试点。“三品一标”搞追溯最有条件、最有优势。希望大家及早准备,及时将“三品一标”纳入首批试点,实现从生产到市场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更安全、更放心。
(四)推动工作改革创新。“三品一标”是创新的产物,发展上也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一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积极融入农业农村工作大局。部里去年出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文件,我们考虑结合农业提质增效转方式的要求,出台一个关于促进“三品一标”发展的综合性指导意见,希望大家深入调研、献言献策,针对性提出一些含金量高的举措,并按照意见要求落实好各项措施。二要做好示范带动。目前部里正在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在去年首批107个县市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创建200个安全县。韩部长对安全县提出了“五化”及“五个率先”的总要求,局里将“三品一标”列为安全县创建的重要指标。大家要及时对安全县创建过程中“三品一标”发展情况进行跟进和对接,“三品一标”工作自身也要通过示范样板、绿色园区、原料基地县等形式,将现有的效益再放大,辐射带动更多地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要用好信息化手段。加强申报、用标、监管、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适应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不断提高“三品一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五)加强体系队伍建设。大家要巩固好已有体系基础,稳定好队伍,强化自身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管理。一是依法管理,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特别是在发证审核和查处核销上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二是科学管理,发挥专家和技术机构的“外脑”和“智库”优势,多为“三品一标”发展建言献策。三是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用好补贴手段,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希望“三品一标”工作队伍与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做好联动和衔接,对质量安全工作主动入位、积极承担,共同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第三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省委、省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们反复研究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天又专题召开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刚才,飞飞同志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没有发生大的质量安全事故。但也应当看到,全市发展并不平衡,少数地方还没有真正引起重视,还存在基层监管体系建设滞后,监管制度不健全,检验检测手段不完善等问题,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所系,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政治大局。近些年相继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海南“毒豇豆”事件、台湾“塑化剂”污染事件、“地沟油”事件等等,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消费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使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严重受挫,造成消费心理恐慌。每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或大或小都会引起市场消费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的合谐稳定,同时也时刻拷问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执行力。所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所需,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事实证明,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从某个角度上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就是抓现代农业建设。一些地方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严重影响某个产业发展的教训非常深刻。产品质量是产业发展的生命,切实加强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紧迫任务和重要途径。
第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职责所在,必须义不容辞的担当起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农业部门的职责,确立了详细的监管制度,对监测制度有了具体规定,对检测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批发市场、超市明确了相关责任。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切实担当起责任,强化全程质量监管,全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看到农产品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和经营的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全面加强监管的难度很大;要看到工业“三废”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产地环境堪忧;要看到违法使用和滥用农药问题仍然存在,必须保持严厉打击的高严态势;要看到我们自身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监管检测体系还不健全,监管检测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标准化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姿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实抓好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
1、要加强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能力建设。一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监管体系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基础,尤其是乡镇监管体系,肩负着确保农产品生命源头质量监控的重要使命,责任重大。在体系建设上,省政府明确要求建立省市县乡并延伸到村组的监管体系,也就是要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监管机构,村级要明确1名监督员,组要明确1名协管员,省厅也要求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县、乡三级监管机构要全部组建到位,并将适时进行督查。目前,全市市、县两级监管机构都已成立,但乡镇监管机构由于全市撤乡并镇工作尚未完成而暂时没有成立。目前,全省已有1660个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从这一方面来看,相比全省其它市(州)我们的工作是滞后的,所以,今年我们要花大力气继续抓好乡镇监管站的建设,在全市撤乡并镇的工作完成后,结合我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要求所有涉农乡镇必须设立监管机构,在建立乡镇监管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延伸到村组的监管体系。这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回去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抓好落实。二要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目前,全市质检机构都已成立,但存在职能分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各县(市、区)农业、蔬菜质检中心要对照自己的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整合本地资源,争取人员编制,组织技术人员到位,改善实验室条件,添置与工作职能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争取工作(检测)经费足额到位并用于检测工作,争取早日通过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依法出具检测报告,充分发挥县级质检机构的监督检测作用。
2、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的必由之路。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真正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以标准化作为技术手段,对农业各环节、各部门、各层次紧密联系起来,将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浓厚氛围。第二,要完善工作机制。农业标准化是一项全局性的基础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履职,加大协调争取力度,抓紧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第三,要突出示范带动。各级农业部门要以水稻、蔬菜、茶叶、柑桔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各类标准化核心区建设,通过核心区建设,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探索农业标准化建设途径,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3、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这几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经销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等违禁物质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有一些不法分子仍然在挺而走险,不规范经销和使用农药的行为还普遍存在,我们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巩固已有专项治理成果,防止出现反复。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逐个企业、逐个产品排查问题和隐患,对查出的问题隐患,要一个一个地进行整治,整治一个巩固一个。要结合专项整治,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置,加大惩处力度,用重典治乱,震慑不法分子。
三、强化责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农业部门必须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综合施策,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了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职责,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由专职人员负责。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争取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增加投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责任,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加强部门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必须部门联动、上下联手,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与工商、质监、食品监管、商贸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协调运转机制,推进联合执法与监管,形成部门合力,农业系统内部也要密切配合,统筹谋划,科学调度形成系统合力,共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要加强宣传培训。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要采取各种形式,深入社区、深入基地,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到广大消费者,培训到每个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增强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氛围。
第四,要加强执法监督。食品问题无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这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必须要严肃查处,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者,在教育的基础上,依法给予处罚。对销售违禁农药、伪劣种子的经营者,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最后,我还要着重强调一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关注度、敏感性强,如果处置不当,不仅造成社会心理恐慌,还会对产业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快提升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细化应急预警,做好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做到有备无患;要加强信息报送,确保问题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抓紧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高度重视和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队伍的作用,主动做好热点问题解读和科普宣传,决不能等到引起消费者质疑甚至是恐慌时,再去被动澄清、补救;要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和程序,决不允许擅自发布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误导公众。
同志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的工作姿态,扎实的工作措施,为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农牧局:
2012年4月17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西北宾馆举行,会议由省农牧厅主持,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食药局、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商务机、省卫生厅、以及部分市县农牧局长和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通报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2011年我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证书企业情况,颁发了获得农业部“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奖牌,与各市州签订了2012年目标管理责任书、**、**南等5个市、县做了典型发言,最后省农牧厅厅**文斌同志做了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精神,是在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安排部署的前提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根据这次会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就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高度重视,省市为此也做出了重大部署,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要求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属地管理,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
2、建立机构,完善制度。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部署,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省机构编委会《关于乡镇机构设置的意见》,加大力度、健全机构、配备人员、明确职能,确保2010年底80%的乡镇能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www.xiexiebang.com)要求每个县至少抓2个以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示范点,于每月8日前将各地截止上个月底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进展情况报送省农牧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同时,科学制定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努力抓好人员培训和日常监管工作。6月份,省厅将对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建设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的督导检查,并向全省通报。
3、配备人员,保障经费。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省上今年将对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的建立、人员配备、职能发挥、经费保障等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县上要在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的同时,加强与编办、人事、发改、财政等部门的衔接,认真制定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配备人员、落实经费,切实达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的“五有”标准。
4、推进“三品一标”,加强证后监管。今年农业部提出了开展“三品一标”品牌提升活动,要求各地立足实际,设立“三品一标”品牌产品发展专项资金,建基地、壮龙头、育品牌、拓市场,按照“严格管理、规范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扎实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工作,8月份,省厅对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5、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要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强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着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7月底,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和《整治方案》,省厅将对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一次督导检查,确保今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第五篇:“三品一标”农产品体验营销的策略
“三品一标”农产品体验营销的策略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
徐秀景
改革开放以来,生鲜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生鲜农产品时会选择安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和原产地标志产品,这些被称为“三品一标”农产品。然而,与工业产品相比较,“三品一标”农产品是一种细胞组织,企业很难控制其外观、口感等生物特性,加之其具有易腐性和易损性,“三品一标”农产品很难从外观上判断其真正的品质。“三品一标”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相对升高,产量相对降低,导致在市场营销中体现出较高的销售价格,所以使其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以及生产与市场的规模受到限制。“三品一标”农产品市场营销应树立差异化的营销观念,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与普通农产品或食品分开营销或进行专门营销,针对“三品一标”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外观差异性较小的情况,企业可以运用体验营销的理念,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加快购买行为的发生,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1.体验营销概述
体验营销是美国学者James H.Gilmore和B.Joseph Pine在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合作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并在1999年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出版后,才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综观国内外对体验营销的研究,体验营销可以认为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互动,感受,值得消费者回忆的一种营销活动活动”,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参与和亲身体验,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构建起产品信息的良性循环系统,利用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和评价去激发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其购买行为实现的一种营销方式。在体验营销中,实施体验营销的企业或组织为顾客提供机会,使其加入产品或服务的勾画设计,让顾客亲自体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令其产生美好的体验感受,在营销中享受这种过程,从而加深对产品的印象。消费者的“主动参与"是体验营销的根本所在。消费者通过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会对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这种从而体现出顾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关注产品本身功能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购买的体验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的满足和愉悦,企业从出售产品转变成出售体验,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在增加顾客让渡价值的同时企业的收入也增加了。体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
2.“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一)重视感官体验,扩大消费者的需求。
所谓的感官体验就是指用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或肢体来感知事物,通 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为顾客提供亲身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机会,降低其购买风险,不但可以促进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能提升顾客满意度。比如有一浙江人在养地方品种庄河大骨鸡时,在开发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原因是这个地方品种鸡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所以在上市时价格高,在市场上和普通笼养鸡从价格上比没有竞争优势,而鸡的口感和风味从外观上又看不出来。为了让消费者真正的了解和购买庄河大骨鸡,这位浙江人采用了体验营销的策略。他开了一家门店,门店的一半是餐馆,专门烹饪大骨鸡让消费者来品尝,门店的另一半是销售大骨鸡产品。当客人吃到大骨鸡确实好吃的时候,他就会买一些大骨鸡产品回去自己食用或者当做礼品送人。采用这种餐饮方法销售,使他的当月销售额就达到15万元,几年没有解决的销售问题通过这种体验营销一下子就解决了。
(二)以情景为舞台,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只有在情境中主动参与才能导致体验的产生。企业应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使之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突出顾客参与性、互动性。为消费者设计和提供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休闲项目,让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产生互动,从难忘的经历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留下美好的回忆。北京有一家养鹿场,为了吸引顾客,把鹿散养,使得客人到鹿场后可以自己饲喂小鹿,定期举行小鹿运动会和小鹿才艺表演,小孩骑鹿等,由于有了自身的参与,游客从中获得了快乐,放松了身心,愉悦了心智。通过这样的愉悦体验加深顾客对公司价值观、文化和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同,培育顾客忠诚感。
(三)以知识为道具,启发消费者思考体验营销。
有不少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消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不乏爱思考或者喜欢追根朔源的人,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和一些好奇心重的市民。台湾的农产品体验营销做的就很成功,在很多不少城市郊区的农民或者一些旅游景区,就让消费者亲自来种植或者养殖,从播种或者某一小动物刚出生时开始,亲眼见证动植物的成长过程。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农产品企业会在有关的电视栏目中开展营养知识竞赛等来宣传“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品牌。可以和一些中学和大学联合,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请一些专家学者来企业考察调研,形成有影响力的结论,这些权威的人士的亲身体验,更容易让他们作为案例来宣讲,是一种无声的广告,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胜过你做的广告。特别是现在的个人媒体时代,一个微博大号可以影响到大几千万人。
(四)以情感为纽带,满足消费者的关系体验营销,关系体验营销超越了个人的感情、人格和行动,它将消费者的个性和企业品牌结合起来,并且消费者将这种体验作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关系体验营销针对个性化的消费者以自我为中心的需要,要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企业通过关系体验让消费者和一个群体产生关联,从而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联,形成一个稳定的顾客群。我国的农产品企业体验营销这方面的案例还很少,这也是我国农产品体验营销的方向,发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利用消费者希望完善自我,被他人理解和接受,使消费者通过产品与社会联系起来,比如消费者在消费“三品一标”农产品时,会映射自己是一个环保人热爱大自然的人士,满足了自己对最终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三品一标”农产品带来的功能价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追求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三品一标”经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不仅要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更要重视消费者对体验、情感、品牌和沟通的需求。因此,“三品一标”农产品经营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体验营销的作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情景为舞台、以情感需求为突破口、以品牌为纽带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以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